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时间:2019-05-14 10:3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理数乘方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第一篇: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谨此向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学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我在设计中力求“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接下来我将对本节课的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⑵、过程与方法:

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活动,不断创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结论。教给学生多观察、勤动手、大胆猜、肯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与发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游戏,引入新课:

首先借助多媒体及课前准备好的硬纸片让全体学生共同做两个折纸游戏。

游戏一是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得出算式: × × × ×;游戏二是让学生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将得到的所有纸片重合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如此操作五次之后共有多少张硬纸片?得出算式:2×2×2×2×2;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其从直观上理解了乘方运算的特点,并为后续学习起到了导航作用。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算式特点:① × × × ×,②2×2×2×2×2,③(-3)×(-3)×(-3)×(-3),④(-0.3)×(-0.3)×(-0.3)接着让学生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的关系,正方体体积与棱长a的关系,得出:a·a=a ,a·a·a=a。然后让学生类比出上面四个算式的记法与读法,最后引导学生猜想:a·a·……·a的结果,总结出幂、底数与指数的概念。n个a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游戏结果出发,通过正方形面积与正方体体积的表示方法,类比出乘方的表示形式,总结出相关概念。既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渗透了转化思想。

3、迁移训练,总结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把算式①﹙-4﹚×﹙-4﹚×﹙-4﹚,②﹙-2﹚×﹙-2﹚×﹙-2﹚×﹙-2﹚,③﹙-﹚×﹙-﹚×﹙-﹚,④﹙-﹚×﹙-﹚写成乘方的形式,并说出其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接着评析例1,结合例1的解题结果,总结出负数的幂的正负的规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将例1各题的底数换为正数或0,结果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练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即: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最后结合例2,要求学生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并运用计算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变换例1的条件让学生加以练习,进而归纳出结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初步接触到数学的奇妙,提高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本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两组练习,第一组练习是以运用符号规律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计算﹙-2﹚、-2、﹙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符号规律的运用方法,并使其在对比﹙-2﹚ 与-2,﹙ ﹚ 与 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第二组练习是以乘方的实际应用和综合应用为目的而设计的,共两个习题。希望借助第一题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树立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而第二题则是乘方与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应用,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分析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5、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首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然后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接着布置本节课的课内与课外作业;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确定适当的起点与目标。内容安排是从引入概念出发,到有理数乘方符号规律的发现与应用,逐步展示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及学具辅助教学,展示图片与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从简单的折纸游戏中就可得出不同类型的运用乘方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探索、研究和解决。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 第5节 有理数的乘方 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我对教材的认识、对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评价、开发、板书等七方面分别介绍我对本节课的处理及其依据。

一、教材分析

【内容、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1、从认知结构的角度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相反数、有理数的乘除等知识为有理数的乘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们在小学时也已经接触过自然数的平方和立方的基本运算。引入负数后,数域的扩充将更新学生的旧有观念,使学生对乘方运算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2、我们学校的特色做法

根据我校“利用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我们将全班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由4人组成,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除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考虑学生的性别、个性特点等其他因素。

为了便于小组开展活动,我们在教室中采用的是“卡包座”的形式。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激发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培养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为: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教学难点为:负数的乘方运算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情况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学习目标】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掌握幂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模式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我校的“双主互动”——和谐教学模式

本模式的基本理念、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和谐教学

这个模式下的数学新授课的基本模式是: 1.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2.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3.归纳总结

教师点拨 4.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5.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不同的授课内容,可在此基础上灵活变通,即一科多模、一模多法,据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学以致用,交流提升 5.达标检测、及时反馈

四、说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在讲新课之前,告诉学生,折纸27次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并由此展开对乘方运算的学习。(1分钟)

意图:单纯的运算往往略显枯燥,以颠覆常识和视觉冲击,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为后面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二)、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利用知识树向学生呈现本节课所在单元的整体结构,及本节课在本单元所处位置,随后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分钟)

意图:这样设计的主要意图就是想通过知识树让学生能够将本章内容前后逻辑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以便于学生可以将知识由点到线的联系起来。学习目标不仅利用大屏幕展示,在学案中也有明示,以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核心环节)

(一)诊断补偿

(二)探究新知

(一)诊断补偿(3分钟)

通过学案的4道乘法题,复习乘法法则,尤其是对结果符号的判断;

学生通过观察结构特点,发现特殊的乘法算式,继而自然引到乘方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2分钟)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内容,将乘方的表达式、意义、概念和基本构造能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理解,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从数字的归纳过渡到字母的总结,在概念形成后,通过小例题,达到巩固概念、强化认知的效果。因此,在时间的安排上,会尽量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一段连续的时间,同时利用实物投影订正答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问题点并立即解决,随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适当点拨。最后利用PPT进行基础知识点的强化练习,夯实基础。四)、学以致用,交流提升(20分钟)

这个环节安排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探究和掌握后,以组为单位,对本节课涉及到的易混点、易错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辨析和分步理解。首先利用学生在之前练习中的易错题型,引出对

负数乘方的辨析,考虑到学生刚开学,在校时间仅有15天,对学案的使用和小组合作仍在适应阶段,故在此利用学案给予学生提示,从底数、指数、读法、计算结果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分辨,合作讨论,得出结论。然后给出分数乘方的辨析,使学生自然利用上题中的思路来分析本题,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组内代表发言,总结出“遇到负数或分数的乘方应加括号”这一非常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并辅以PPT练习题加以强化。

其次,对于“幂的符号规律”这一难点,由于之前已有许多铺垫,故在安排学生自学书中内容后,只需稍加辅以求正数和0的乘方练习,便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到符号规律。随后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从“有理数乘法法则”中对于符号的确定这一方面加以解释即可。最后辅以PPT练习题加以强化,使本节课能够时时达到“精讲多练”的要求。

当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完成后,教师便以课程刚开始时的实际问题来回扣课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达标检测、及时反馈(5分钟)

一节课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达标检测,可及时的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具体达标过程为:学生独立完成试卷—教师批改样卷,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标准答案,学生交换批改—组长汇报达标情况—组内互助达标—教师点拨评价。

意图:巩固认知、形成能力,强化知识的落实,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说评价

我校提倡评价要始终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活动的特点,采取组内评——组间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根据这样的评价方式,本节课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

回扣学习目标,自我评价方式。利用大屏幕重展学习目标,由学生自检是否达标。达标检测评价方式。通过查看学生检测小卷作答情况,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做评价。小组积分制激励方式。通过小组得分评价小组学习的有效性,积分时,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每组四号组员发表合理见解、讲台前面向全班讲解等情况会有适当加分奖励。

六、说开发

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解决授课难点,这里我主要谈一下PPT辅助教学。由于学案内容有限,而本课需通过大量练习来强化概念

和运算,故在本课的每个环节中都穿插着大量的练习,利用PPT的形式,通过学生口答,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同时,利用PPT凸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学生记忆深刻。

七、说板书

以上说课只是我在课前通过预想设计出来的一种方案,一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三篇: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乘方说课稿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谨此向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学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我在设计中力求“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接下来我将对本节课的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

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活动,不断创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结论。教给学生多观察、勤动手、大胆猜、肯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与发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游戏,引入新课:

首先借助多媒体及课前准备好的硬纸片让全体学生共同做两个折纸游戏。

游戏一是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得出算式: × × × ×;

游戏二是让学生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将得到的所有纸片重合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如此操作五次之后共有多少张硬纸片?得出算式:2×2×2×2×2;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其从直观上理解了乘方运算的特点,并为后续学习起到了导航作用。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算式特点:① × × × ×,②2×2×2×2×2,③(-3)×(-3)×(-3)×(-3),④(-0.3)×(-0.3)×(-0.3)

接着让学生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的关系,正方体体积与棱长a的关系,得出:a·a=a ,a·a·a=a。然后让学生类比出上面四个算式的记法与读法,最后引导学生猜想:a·a·……·a的结果,总结出幂、底数与指数的概念。

n个a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游戏结果出发,通过正方形面积与正方体体积的表示方法,类比出乘方的表示形式,总结出相关概念。既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渗透了转化思想。

3、迁移训练,总结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把算式①﹙-4﹚×﹙-4﹚×﹙-4﹚,②﹙-2﹚×﹙-2﹚×﹙-2﹚×﹙-2﹚,③﹙-﹚×﹙-﹚×﹙-﹚,④﹙-﹚×﹙-﹚写成乘方的形式,并说出其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接着评析例1,结合例1的解题结果,总结出负数的幂的正负的规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将例1各题的底数换为正数或0,结果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练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即: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最后结合例2,要求学生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并运用计算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变换例1的条件让学生加以练习,进而归纳出结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初步接触到数学的奇妙,提高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本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两组练习,第一组练习是以运用符号规律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计算﹙-2﹚、-2、﹙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符号规律的运用方法,并使其在对比﹙-2﹚ 与-2,﹙ ﹚ 与 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第二组练习是以乘方的实际应用和综合应用为目的而设计的,共两个习题。希望借助第一题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树立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而第二题则是乘方与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应用,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分析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5、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首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然后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接着布置本节课的课内与课外作业;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确定适当的起点与目标。内容安排是从引入概念出发,到有理数乘方符号规律的发现与应用,逐步展示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及学具辅助教学,展示图片与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从简单的折纸游戏中就可得出不同类型的运用乘方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探索、研究和解决。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谢谢!

有理数乘方说课稿2

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化归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分析:

(1)、知道乘方、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化归、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学生尝试利用知识的迁移获得新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规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

1、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求正方形的面积及正方体的体积,具备求一个正数的平方和立方的知识水平,且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乘方的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但学生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掌握上会有难度,对于这类计算容易混淆,是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方定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形成与运用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观察、比较、归纳,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3×3可以记作___,读作_________.

(2)、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3×3×3可以记作___,读作_________.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自主探索形成新知

观察下列各式有何特征?

(1)2×2×2×2=

(2)(-3)×(-3)×(-3)=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归纳乘方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明确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

3、应用新知巩固概念

练习1、2巩固乘方定义及乘方表示的注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题进一步强化乘方运算

4、探索研究发现规律

通过题组训练,探索规律,合作交流,获得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分类的数学思想。

5、应用新知巩固训练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符号法则的运用及利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拓展思维知识延伸

利用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的热情。

7、课堂小结归纳反思

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

教学评价分析:

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参与及与同学合作交流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1)关注学生的智力参与度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的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

【有理数乘方说课稿】相关文章:

1.《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2.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

3.《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

4.《有理数的乘方》评课稿

5.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

6.《有理数加法》说课稿

7.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8.《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9.《幂的乘方》的说课稿

第四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乘方》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谨此向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学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我在设计中力求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接下来我将对本节课的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

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活动,不断创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结论。教给学生多观察、勤动手、大胆猜、肯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与发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游戏,引入新课:

首先借助多媒体及课前准备好的硬纸片让全体学生共同做两个折纸游戏。

游戏一是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得出算式:;

游戏二是让学生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将得到的所有纸片重合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如此操作五次之后共有多少张硬纸片?得出算式:22222;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其从直观上理解了乘方运算的特点,并为后续学习起到了导航作用。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算式特点:①,②22222,③(-3)(-3)(-3)(-3),④(-0.3)(-0.3)(-0.3)

接着让学生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的关系,正方体体积与棱长a的关系,得出:aa=a ,aaa=a。然后让学生类比出上面四个算式的记法与读法,最后引导学生猜想:aaa的结果,总结出幂、底数与指数的概念。

n个a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游戏结果出发,通过正方形面积与正方体体积的表示方法,类比出乘方的表示形式,总结出相关概念。既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渗透了转化思想。

3、迁移训练,总结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把算式①﹙-4﹚﹙-4﹚﹙-4﹚,②﹙-2﹚﹙-2﹚﹙-2﹚﹙-2﹚,③﹙-﹚﹙-﹚﹙-﹚,④﹙-﹚﹙-﹚写成乘方的形式,并说出其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接着评析例1,结合例1的解题结果,总结出负数的幂的正负的规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将例1各题的底数换为正数或0,结果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练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即: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最后结合例2,要求学生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并运用计算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变换例1的条件让学生加以练习,进而归纳出结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初步接触到数学的奇妙,提高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本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两组练习,第一组练习是以运用符号规律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计算﹙-2﹚、-2、﹙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符号规律的运用方法,并使其在对比﹙-2﹚ 与-2,﹙ ﹚ 与 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第二组练习是以乘方的实际应用和综合应用为目的而设计的,共两个习题。希望借助第一题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树立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而第二题则是乘方与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应用,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分析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5、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首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然后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接着布置本节课的课内与课外作业;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确定适当的起点与目标。内容安排是从引入概念出发,到有理数乘方符号规律的发现与应用,逐步展示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及学具辅助教学,展示图片与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从简单的折纸游戏中就可得出不同类型的运用乘方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探索、研究和解决。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第五篇: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 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设计

下载有理数乘方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理数乘方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章 有理数乘方教案

    第周第节 §1.5.1有理数乘方(2)教案 备课人:李冶 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 方的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推理的能力。......

    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一、 学什么1、 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 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二、 怎样学归纳概念n个a相乘......

    《有理数乘方》教学反思

    有理数乘方教学反思 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掌握幂的符号法则. 数学思考:培养观察.类比.......

    《有理数的乘方》案例分析

    模块三《有理数的乘方》案例分析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 答: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使用了以下这几种教学模式: (1)、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让学生动手操......

    《有理数的乘方》总结帖

    《有理数的乘方》总结帖 临西县樊村校区 徐连强 从11月6日到11月12日这一星期,我们C组同学认真学习了模块三相关知识内容,并认真参与回答了《有理数的乘方》这个案例分析提出......

    《有理数的乘方》案例分析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答:我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使用了“探究性教学模式”。首先,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陈老师创设情......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含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1)×(-5)÷[(3)+2×(5)]; 32(2)一1一(1—0.5)×413×[4一(一2)]; 3(3)4-(-4)+(-3);2(4)(4)()30(6); 34(5)(+3)+(-5) -4-(-2); (6)2(7)((8) (3)2÷试卷第1页,总2页 341134×(-)×÷; 561151111+-)÷(-); 6321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