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年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整体解析
2019年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整体解析
2018-2019海淀初三期中语文考试已经尘埃落定,本次的语文考试,分值100分,分值分配与中考相似,总题量依然为25道题。下面来看海淀初三期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分析
本次的语文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考察,诗歌鉴赏难度加大,部分题型灵活多变。从试卷的各模块看,基础部分的总分值15分,题量没有增加,但涉及的知识点更多,而且知识面较往年更广,出现题型的组合考察,比如将对联和文常结合、名著和皮影结合,考察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寓意,基础部分还首次出现了信息提炼总结题。
同时诗歌鉴赏难度加大,从之前的对学生要求会简单的背诵、默写,对句意、主题的了解,逐渐向高中题型靠拢,需要掌握诗歌的语言技巧和鉴赏诗歌的解题技巧了。
文言文部分体现了文言文考查一贯方向——课本知识的积累。材料链接涉及到两个课外文段,加大了难度,而且出现了议论文中的题型——论证思路题,论据还是课外文言文,这是一个小的创新。
名著部分不再是简单的文本信息的考查,而是更注重名著的主题理解。另外,本次考试还将《论语》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结合考察,难度提升。
三大阅读部分,题型变化不大,较往年更侧重文本的内容的把握,对文意的理解。小作文取消后,变成语言应用题呈现在非连续性文本第三题和议论文最后一题。
最后的作文部分,题型依然是二选一的类型,难度不大。第一个标题是常规类记叙文,可写范围较广,没有任何限制。第二个是想象类作文。
二、考点分析
期中到期末学习建议
1、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分值占比为15%,比2018中考增长2个百分点,考查点也更加全面,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占比较高,涉及“非遗”、皮影、对联、传统吉祥图案寓意这些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基础进行更全面的复习。如果出现来自阅读中的题型,要准确判断题型,选择恰当的方式解答。
2、注重课内古诗词的理解
古诗文阅读在背诵、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课内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理解,还需要掌握诗歌的语言技巧和鉴赏诗歌的解题技巧。
3、注重文本内容的理解
既要求学生对常规高频题型的熟练掌握,更需要学生掌握题型的变化问法,对文本细节的关注,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更注重训练学生文本解析的能力。
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要注重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更加注重学生情怀的培养。
第二篇:无锡滨湖区2014年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4年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2014.11 注意事项:
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
(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玲珑剔透(tī)
姿(zì)睢
B.销声匿(nì)迹惬(xiè)意 C.鞭僻(pì)入里拮据(jū)
D.言简意赅(ɡāi)
褴褛(lǚ)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启动应急预案,为接治伤员做好准备。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各地客商的青睐。
C.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持续低迷,投机性房产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D.《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A.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
B.尉果笞广笞:竹板 C.寻病终寻:不久
D.猛浪若奔奔:奔马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①⑤③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②⑤③⑥ 5.下列句子中对名著《格列佛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B.格列佛在飞岛国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母。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D.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分别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二、阅读与赏析
(共49分)
(一)(12分)石蜡大义灭亲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①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蜡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②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蜡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③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石蜡使其宰孺羊肩涖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注释】嬖(bì)人:低贱而受宠的人。这里指宠妾。②昣(zhěn):克制。③涖(lì):前来。6.下列句中的“以”与“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杀之以应陈涉
B.策之不以其道
C.祭以尉首
D.庄姜以为己子 7.下列各项分析中,对原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州吁,是庄公的妻子庄姜所生,最受庄公喜爱,残忍暴戾,喜欢谈兵动武。
B.石蜡的劝谏入情入理,他分析了由“宠”导致灭亡的必然性,可惜卫庄公没有听进去。C.桓公,庄姜的养子,被州吁杀害,后来卫人派右宰丑将州吁杀死。D.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然而卫国大夫石蜡为杀死弑君自立的州吁,却不得已杀死了追随州吁的亲生儿子石厚。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去顺效逆去:②所以速祸也速:
③厚从州吁如陈如:④恶州吁而厚与焉与: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者,鲜矣。(2分)
②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2分)
(二)(4分)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通判,居镜湖三山时所写。②玉瀣(xiè):一种美酒。③黄庭:道经的名称。④元,同“原”。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①请赏析“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这句话中“卧”字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4分)
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
①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二维码,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也正因如此,二维码才被称为不含电子芯片的廉价存储器。
③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Quick Response,译为“快速反应”)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加之其过于便捷,易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④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1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2.结合文意,说说二维码暗藏什么“杀机”。(2分)
(四)(4分)
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②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或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所以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一般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试用这个公式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讲张思德烧炭,是事;沉痛哀悼,是情;为人民服务,是理;引司马迁的话,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是典。“五诀”俱全,如山立岸,沉稳雄健,生机勃勃。
③“文章五诀”说来简单,但它是基于平时对形、事、情、理的观察提炼和对知识典籍的积累运用。如太极拳的掤(bīng)、捋、挤、按,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综合运用。高手运笔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雳闪电,忽如桃花流水。13.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14.本文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五)(15分)夜宿乌镇 朱希和
①我是在谷雨之后走进乌镇的。高速公路两边的青山绿树烟湖和被称为“江南”的无锡、苏州、嘉兴、杭州都在身后淡远,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都市的繁华早已厌倦,我的目的地是心仪已久的乌镇——那个目前还相对古朴的江南水镇,那个孕育了茅盾、老通宝和春蚕的小镇。②进入乌镇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立刻给我一种江南水乡风韵的惊喜。明清建筑“屋檐相连、沿河而居”,过街砖拱洞横跨其间,精致的石拱桥、河埠头随处可见,老屋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居民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仿佛还有一点茅公笔下老通宝养蚕的味道。最迷人的是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
③在石板桥上踱了几个来回,夕阳不经意间便滑落下去,倏然暮云四合,那一种幽暗我无从表达。我去过无数江南小镇,同里、周庄、西塘、南浔,无非是狭窄的老街,风情的茶楼,有点大同小异,而乌镇是不一样的。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
④晚饭后我去夜游,这是乌镇最富于诗意的时刻。走在小河边、深巷里,深吸一口,都会闻到一缕南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幽暗气息;若再转悠到蚕室、缫丝间或传统的印染作坊,你又会与幽暗不期而遇——蓝印花布垂天而下,蓝色的幽暗之下,你的心也变得幽蓝了。少年太子早已死去,但他精心编纂的《昭明文选》却依旧存活下来,被小镇之外普天下的读书人视为瑰宝。那个生于斯地名叫沈雁冰的文人,无数次走过小镇,他看见了运载蚕丝、棉布的木船以及林家铺子里楚楚动人的女孩,嗅到了子夜里散发的腐朽气味。然后,他也消失在岁月的迷雾里,他的那幢用《子夜》稿费修葺的故居,成为游客们窥视并评说功过的景点。暗夜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勾勒出木屋和石桥的轮廓,那些明清建筑在新雨后仿佛被洗净了的器物,它们的细节被微光放大后点燃,甚至那些青瓦、木纹和窗页的转轴,都在蜿蜒的明暗中悄然显现,像雾气一样弥漫在古镇,向过往的岁月无限延伸,仿佛都在暗溢出一种情致,一种氛围。⑤在暗夜里看沿河泛舟,是西栅最迷人的景象。船橹的咿呀声,混合着水被划动的声响,构成了声音细小的社戏。小船穿越被泛光灯照亮的窄街、游廊、高低错落的屋檐和爬满青苔的石阶等等,犹如穿越制作精美的电影布景。西栅没有酒肆的喧闹,小鼓发出的乐声,也没有歌女的低吟浅唱,只有岁月嬗递时偶有的时尚之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上。智慧的传承伴随着脉脉书香,在这里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一位儒雅的长者站在桥上对我说:“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犹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晨光中一支摇曳的玫瑰。”
⑥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很快就醉入了梦乡。夜梦里,我于烟雨濛濛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寻找那江南二胡的一抹忧伤。与其说是寻找二胡的一抹忧伤,还不如说是寻找江南文化的残梦。忽又觉得天上飘起了细雨,我撑起一柄油纸伞,倘佯在杏花春雨的小巷,却始终未寻见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我这才明白,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我不仅是惆怅,更多的是伤感。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光彩,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15.文章第③段说:“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乌镇“古朴的幽暗”的?(4分)
16.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7.从全文来看,文章第⑥段写作者的梦境有何作用?(4分)18.请说说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六)(10分)19.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君子好逑。(《诗经·关雎》)②,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⑥,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⑦月黑雁飞高。(卢纶《塞下曲》)⑧愿将腰下剑。(李白《塞下曲》)。⑨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三、表达与交流
(共66分)(一)(6分)20.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一个时期以来,商业利益的触角以空前的气势,无孔不入、不择手段、丧心病狂、穷凶极恶地侵蚀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如地沟油、假羊肉走上我们的餐桌,假种子、假农药坑农害农,不法商贩以假冒伪劣攫取利益,无良厂家以偷工减料、克扣工资追求利益最大化,贪污腐败之徒以权力寻租中饱私囊,人性泯灭之医竟贩卖婴儿换取金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被人遗忘,现实的利益被无限放大。2013年5月22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请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字数120字左右。(6分)
(二)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情感的穿越,心灵的震撼。那些新闻背后,那些人生背后,那些情感背后,那些聚散背后,那些眼泪与笑颜背后„„有无言的震撼,有拈花的感动。请以“背后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第三篇:昆山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qiè▲意②隔mó▲③一ch6u▲莫展④登峰造jí▲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秋天的山色,没了夏时的黛青浓绿,变得班斓,变得多彩。绿叶渐渐少去,有的调落,有的枯萎,也有的一如即往地保持着绿意。火红的枫叶,被这秋的绚烂感染,燃烧着生命的激情,绽放着青春的色采。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②(《诗经蒹葭》)
③寡助之至,(《孟子》)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
⑤笛中闻折柳。(李白《塞下曲六首》)
⑥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
⑦()
⑧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阅读《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
①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自由,格列佛用什么办法来讨好小人国的臣民们?②在语言学校里,教授们就如何改进本国语言提出了怎样的计划?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史铁生散文的四个特点。(4分)
翻开史铁生的散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被他那平实的文字所吸引,更会情不自禁地被作 1
品中的真情所打动。哲理一词似乎是神秘的深奥的,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史铁生用他的笔在平实的叙述中向人们阐述了人生的哲理。画家会用浓重的色调和奇特的视觉构图抒发悲怆情感,而史铁生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述他的特殊经历。其作品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充满悲怆,这悲怆弥漫在整篇作品中。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2分)
A. 猛浪若奔.
B. 急湍甚箭 . 素湍绿潭(《三峡》).
D. 窥谷忘反 .虽乘奔御风(《三峡》).C. 猿则百叫无绝.
绝巘多生怪柏(《三峡》)反归取之(《郑人买履》)..
7.下列句子中哪一项加点字的用法没有变化?(2分)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C.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D.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8.作者写山突出了它的高陡、险峻之后,为什么又以几个特写镜头,分写了群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和山猿?(2分)
9.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生发了怎样的感慨?你怎样理解作者这份内心的独特感受?(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②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阅读《鼎湖山听泉》中的几段文字,完成第11-13题。
①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呜。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②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③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11.山泉本无生命,作者却把它化为了怎样动人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与山泉有什么相似之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2.第②段中引用补山亭内的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有何作用?(2分)
13.第③段中描写了鼎湖山的哪三种绿?本文题为“听泉”,在这里却着力描绘山间之绿,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 ~16题。
黑森林的猫
安轶
①从小受到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有13亿人口,那些资源如果平均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就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值了。
②同样是创造l万美元的价值,中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是日本的11倍多。近些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70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断冲高的油价必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呈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回报、低效益的局面。针对现状,政府指出“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这一切都说明: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
③这让我想起以前曾经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据说日本人煮鸡蛋用的锅非常讲究,煮一个鸡蛋,用煮一个鸡蛋的锅,煮三个鸡蛋用煮三个鸡蛋的锅。而且煮鸡蛋的水刚好没过鸡蛋,不多不少。假设煮鸡蛋九成熟最好,日本人会在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燃气关掉,用开水的余温将鸡蛋继续煮熟,既节省了燃气,节约了水,鸡蛋煮得又恰到好处。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怪事:在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家猫很多都没有尾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由于黑森林地区冬季很寒冷,每家都要开暖气。猫出来进去都要开门,而猫的尾巴很长,开门的时间也就长了,暖气就会流失,最终就浪费了能源。所以抠门的黑森林人就把猫的尾巴截了下来。这些人的做法的确有些极端,但从一个侧面也显出德国人的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④我们经常能够在电灯开关边看到“节约每一度电”的宣传口号,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房间开着空调却同时开着大门,以及人去而灯不灭的现象,这都是生活的细节。这些看似渺小,但是如果全国13亿人都这样做,你还敢忽视它吗?我们粗放豪爽、大手大脚的习惯该改改了!
⑤如果我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不经意间既省了钱又节约了能源。省的钱是有限的,但节能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是公家付费还是私人付费而有所区别,因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14.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全篇的中心?(2分)
15.选文第③段列举了日本人和德国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16.根据选文内容,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说说我国在节约能源方面要做好哪些工作。(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是祖母种的。
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遥远的他方有什么?一定是爱情。我相信南瓜是一个痴情女子,在一路的追寻中,绽开大朵大朵黄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鸟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疼。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①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②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
瓜子,原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③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开,在祖母的心里面。
17.请从修辞的角度对选文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作赏析。(3分)
18.选文题为“祖母的葵花”,却为什么花了很多的笔墨来写记忆中的其他黄花?请结合相关内容作具体分析。(3分)
19.文中写到梵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20.分别说说你对下面三个句子中加点的“香香”的理解。(3分)
①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②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③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21.作者说“我总是要想到葵花”,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与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第四篇:初三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20分)
1、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嗜好(hào)破绽(dìng)迸流(bèng)随声附和(hé)
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ǔ)
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
D.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iǎn)
2、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纠葛(gé)债券(juàn)亲昵(nì)侃侃(kǎn)而谈
B.静谧(mì)饶恕(shù)蹉(cuō)跎 良莠(xiù)不齐
C.炽(zhi)热 栖(qi)息 摩挲(suō)拈(zhān)轻怕重
D.匀称(chèn)造诣(yì)湮(yān)没 危言耸(sǒng)听
3下列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心旷神怡(tái)
B.绽(dìng)出 打折(zhē)了腿 怪癖(pì)
C.嗟(jiē)偃(yǎn)旗息鼓白驹(jū)过隙
D.阴晦(huí)惘(wǎn)然 一蹶(jué)不振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和谐 别出新裁谈笑风生B.风彩 扣人心弦 舍身取义
C.陶冶 脍炙人口 出类拔萃D.真谛 呕心沥血 一愁莫展
5、下列加粗宇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欣慰 馨香 薪水辛苦B、娴熟 和弦 头衔 嫌疑
C、起哄 洪水 拱桥 烘托D、阴谋 殷切 音讯 原因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荼毒生灵虚张声势姹紫嫣红栩栩如生
B.裨补缺漏莫名其妙随机应变自出新裁
C.大是渲染不能自已改邪归正抑扬顿挫
D.敝帚自珍谈笑风声触目伤怀不屑置辩
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购药协议既无单位负责人或经办人签名,又无落款时间,也不加盖行政公章。
B.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C.到目前为止,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D.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8.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之后,全面奔小康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陈明的行动像一面道德的镜子,衡量着我的行为。
C.在世界杯足球赛上,中国没有夺得“世界冠军”。
D.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鱼。
9.对句子中“活”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冲锋的动作真猛,活像一只刚下山的小老虎。(逼真地)
B.王老师的座右铭:“活到老,学到老。”(生存)
C.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移动)
D.做学问,既讲究实,也讲究活。(活动)
10.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墨池记》的作者是王羲之,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B.《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C.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杜牧、陆游、李商隐都是唐朝著名诗人。
D.《白杨礼赞》《藤野先生》《变色龙》《雨说》的体裁分别是散文、人物传记、小说、诗歌。
二.填空题(10分)
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古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7题。(30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脸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吁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洪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8、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_,这是他继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创作的又一篇白话小说。本文体裁是_______________,是一篇讨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斗檄文。(5分)
9、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穿长衫”说明他、_______,“唯一”说明他________。(3分)
10、“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______,“破”说明他。(2分)
11、“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句表明了孔乙己_________。“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能算偷吗?”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己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4分)
12、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用意在于()(2分)
A、突出酒店气氛和谐。B、表明当时社会人与人间的冷漠无情。
C、说明人多管闲事。D、说明孔乙已是个快活的人,能引人发笑。
13、“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的深刻含义是()(2分)
A、表明讲信誉,从不赊帐。B、表明孔乙己有钱。
C、孔乙己显阔,故意炫耀,非常得意。D、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对短衣帮有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
14、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孔乙己便涨红了脸”的“涨”字,说明孔乙己被指到痛处,表现了内心的羞耻。
B、“额上青筋条条绽出”的“绽“字显示了孔乙已的恼怒。
C、“窃书不能算偷”,说明孔乙己的辩解是自欺欺人,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
D、店里的人拿孔乙己取笑,说明孔乙己的人缘好。
15、此段文字刻画孔乙己,使用的描写方法有()(2分)
A、肖像、语言、动作 B、肖像、语言、心理
C、动作、心理、语言 D、心理、语言、肖像
16、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思维的跳跃 B、表心情的矛盾 C、被抢白而话没说完 D、表思索正在进行。说明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4分)
①、“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
②、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17、你对孔乙己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4分)
我的看法:
四、作文题目: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漏与个人相关的信息;
(3)不得抄袭。
(4)DDCCCAAADB
(5)温故而知新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二、(一)
8、鲁迅 《孔乙己》 《狂人日记》 小说 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
9、穷 自命清高,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 身分特殊
10、懒 穷
11、常受欺凌 爱面子,掩饰错误 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12、B
13、D
14、D
15、B
16、CD
17、略
(6)
第五篇:初三语文试卷
为了每一份希望
新开中学九(8)班罗军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哼着小曲,心里还沉浸在国庆喜庆的回忆之中,想着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心里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自豪感、使命感……
十月的天气,秋高气爽,听着树上小鸟的歌唱,闻着田里的稻香,看着棉田雪白棉花的绽开,心里头涌出美妙的感受,惬意极了。回味刚从学生家家访时的情形,我又踏上了另一学生——邓先强家访的路途了……
该名学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可与同学不大合群,穿着朴素,甚至于有些寒碜。事先并没有通知这位学生,我决定来个突然造访,一探究竟,还未进墩,便发现棉田里一老一少两个身影进入眼帘,仔细一看,却是他,我走上前去,他也看见了我,叫了一声老师,他的奶奶听见后,便停下来热情地相邀到他家中。这是个怎样的家呀,低矮而破旧,进门连插脚的地方都找不到,孩子端茶递水,很礼貌地端来椅子在外面坐下,听他奶奶介绍了情况,原来他父亲长病在床,母亲天亮就出去做小工,家里就由奶奶照料,孩子很乖,双休日就帮奶奶做帮手……说话间,他奶奶眼里满是泪花,临别时他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感谢老师,即使我们再苦,也不会苦了孩子的教育……望着这一老一少那坚定的神情,我心头一阵颤动,多么淳朴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这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全社会的希望啊,她的话,让我陷入了一种沉思。
归途中,阳光更加灿烂,但我心里涌动着一份莫名的沉重和焦灼,脚步显得有些沉重,仿佛我沉甸甸的心——千家万户家境各不相同,但追求知识的心是相通的,家访的过程就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我要家访每一个家庭,为了每一份希望,再累再苦,也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