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师德之灵魂
爱,师德之灵魂
人们都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担负着的是“为人师表、“铸人灵魂”的神圣职责。虽然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就象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水晶纯净,没有宝石艳丽,更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但是教师的事业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付出。所以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伟大的爱心,因为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孩子们的成长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就更需要我们处处用爱去铸造师魂。
自从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爱心大使”,即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教育都有不同的见解,有潜心栽培的,有拔苗助长的,还有恨铁不成钢的,但我们总能够找到殊途同归的理由,因为这就是爱的初衷。
首先,教师得从心里去爱学生、爱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只因有了爱,教师的职业才显得无比的高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严肃的、可畏的、不可亲近的,学生难以产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衷肠。这就要求每一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要具有开朗、乐观的性格。宽广的胸怀,积极的情绪、热情的情感、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使学生受到感染,从心里接受你,喜欢你,从而为课堂营造出和谐、愉快、亲切、友好的气氛。
其次,爱是宽容,是博大无私的体现。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但老师的严并不是容不得任何过错的苛求,而是体现在对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组织纪律的正确引导。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给与他们的不仅是知识,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孩子有了错,老师要心怀宽容。慈祥的目光,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善意的批评,这些往往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他们的心田。曾经
有一篇报道说,一位女老师正在上公开课,外面下着大雨。一个学生迟到了,当时女教师正在教室感情饱满的边走边朗读课文,只是当走到那位迟到的同学身边时,却悄悄地掏出手绢递给他……我们都会有这种情绪,学生迟到,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是最令人讨厌的,心中的无名之火,往往会形于色。而这位老师不但没有发火,反而递过去一方手帕,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那么亲切、自然。爱在不经意中,爱在极细微处,爱的悄无声息。只有教师真心爱学生,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才能付之以真爱。
第三,爱要体现出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还是美丽的使者。具体表现为教师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教态美。课堂上用简洁生动、幽默恢谐的语言进行教学,就会把无声的文字讲的有情有理,有声有色,这就是语言美。讲课时做到端庄中见微笑,严肃中见柔和,以举止大方、乐观开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情态、风度、品格教学,给学生以自然、亲切、明朗、舒畅的审美联想和体验,这就是教态美。在经济转型期,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社会风气冲来时,不受外界干扰,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这就是心灵美。“躬身捡起一片废纸,结净一片蓝天”,这就是行为美。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
最后,爱要大度。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特别是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关注并帮助后进生完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并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不懈追求。
师德是爱,这爱是对孩子的爱。面对祖国的未来,春天的花朵,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能获得爱的回报。师魂是爱,这爱是春天的爱,爱那些最艳丽的花朵,也爱那些青青绿草。因为有了爱,教师的职业才显得那么的诱人。走近他们吧,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师生之间将没有距离,我们的面前将是同一片蓝天。爱他们吧,哪怕是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你都会欣喜,你都会振奋。爱他们吧,哪怕幼苗长得太慢,哪怕嫩叶上有了病虫,只要你细心呵护,只要你勤于耕耘,他们都会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爱,是教育之灵魂,是师德之灵魂。
第二篇:师德-----教育工作者之灵魂
师德-----教育工作者之灵魂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工作者之魂。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想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教师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教师的 “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在行为语言甚至仪表上都应得到提高,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无声的命令,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仪表、教态。
二、关心学生,当一个好园丁
园丁的责任要呵护好每一个花朵,教师就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关心学生必须从小事做起。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三、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创新思维,创新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教师完善自身,发扬师德的根本所在。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创新,是展示师德的最好方法。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创造性学习,学会创新思维。如果能够教给学生一种全新而又有用方法,这是师德的最大体现,这也必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说方法的教育是最高超的教育,德育的教育是最深奥的教育,我们要不断的创造新的方式方法,新的理念规范,这样一定会取得新的成果和奇迹。在创新中我们才能把师德发扬光大,才能让青春闪耀光芒,才能让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
“教之道,德为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多学习,勤请教,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使师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使师德成为教育之魂。
第三篇:爱—教育之灵魂
爱——教育之灵魂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提升,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教师队伍师德修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是高瞻远瞩、语重心长的。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教育成功的核心所在。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爱是责任的代名词,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教育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在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哈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的确,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耐心、爱心,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师的爱应该是公平的。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拥有博爱思想。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
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另外,一定要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经常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这本身就为健康的师生关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师的管和学生的被管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本人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
教师的爱应该是饱含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教师的爱的最大体现。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魅力。教师应该主动地、经常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教师的爱应该是饱含对学生的宽容与谅解。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该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好一个“问题学生”肯定要比教育好其他学生付出更多的辛劳,而且大多“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许多优秀的教育家,都是在改造“问题学生”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为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待那些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教师则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以肯定性的评价,少用并且最好不用否定性评价,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更是一种关爱。
教师的爱应该包含教师对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理解。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教师的爱应该能体会到这种付出的幸福感。教师的付出就如十年磨一剑,学生的成才是教师的最大安慰。教师用爱筑造出来的硕果背后常常饱含辛酸,但酸和有价值。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爱,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一辈子受益匪浅的教育。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
不心罚。
“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我认为,学校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学生的成长成材为根本目的,始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教主任主抓纪律,自然和学生容易产生矛盾。
第四篇:爱 ,师德之魂
爱,师德之魂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作为教师,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从教师的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首先必须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们事业有成的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 “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
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无怨无悔。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们无悔于我们的生命,更无悔于我们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第五篇: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牛栏江镇古城小学 代有宏
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我们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吧——平凡而谦逊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的明天,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身边太多的事例令我感动,太多美好的镜头令我难以忘怀。在被不断的感动包围的同时,我也一天天加深着对师德的理解,师德什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近代学者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好极了,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师德的核心,正是那份炽热,执着的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为师执教,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教之以事,还要喻诸于德。是啊,学生心灵的塑造和陶冶,需要教师的言行一致并且体现真、善、美的情操。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弱智的学生。如何和他相处呢?我伤透了脑筋。一开始我对他敬而远之。可渐渐地我发现,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吓人,却总有别的小朋友欺负他。看到他可怜无助的样子,我心里难过极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发现我是一个很不负责的老师。我变了,我不再冷落他,而且在班上召开了一个“如何关心帮助别人”的主题班会。孩子们都是纯真善良的,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欺负他了。而我也发现,他也变了。有时他甚至会对我微笑了。有一天,他突然给我带来一把“拐枣”,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打开后上面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代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时我才知道,即使是一个心灵残缺的人,他也懂得什么是爱。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我在这些乡村教师们的身上体会到了这种神圣的爱,它不求回报,象阳光一样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可见,教师热爱学生这种态度和行为对于育人是多么重要。但是有人说:“爱好学生当然容易,爱差生就难了。”作为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教育爱的思想要求教师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在教师面前,教育对爱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在同一片蓝天下,“丑小鸭”同样希望得到跟“小天鹅”一样多的爱。“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它不仅包含着教师对一切学生的爱,也包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当一个教师具备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时,它就会将师德的原则,师德规范自己内化于心。常言到:“家有三斗粮,不要去当孩子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压力,也可以知道教师的清贫。一首歌却是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但却有许多人,甘于守住那份清贫,淡泊名利,勤于奉献。那么,是什么使得千千万万的教师们以苦为乐,甘为人梯呢?那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著的爱,他们用这份爱,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无怨无悔。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师德的真谛。
是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说明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而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一个好的老师,他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现在,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讲台。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象我的老师那样,付出自己全部的爱:爱我的工作岗位、爱我的教育事业、爱我的学生。我知道:为了占领这块领土,党付出了代价,人民付出了代价。我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深切期望,教育好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我还要树立正确的师德义务观念,用我的爱,使师德之树常青!
有位教师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的领路人。”还有另一位教师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谋求幸福。”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岗敬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试想:如果一位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一千秋大业毫无兴趣或兴趣不大,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即使通过僵化手段把他们留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也会因“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无心工作。他们也不会造 2 就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于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才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正确选择。”师德的灵魂,是爱与责任。教师只有爱这份职业,才会担负起这份责任,才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用大爱做小事,是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偏僻的山村角落,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他们终其一生,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们的工作是那么的普通、那么的平凡。他们每天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性劳动单调、乏味,也没有什么新鲜、刺激感。而且,至少目前来说,跟别的单位比,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也不是很高,社会上许多人对这一行业还存在着偏见。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的教师尽职尽责、淡薄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我认为:那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有了爱与责任,教师就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来做。他们以苦为乐,认真地对待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功夫。他们会跟孩子们一起歌唱,一起快乐;他们会为了学生的一点进步而高兴地鼓掌;他们也会为了如何教育好孩子而苦苦思索,寻找良方妙药。就这样,他们在享受着自己幸福的同时,也在在简单而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许许多多的教师们,他们以良好的师德,以爱和责任,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托起明天的太阳!。“万紫千红随风去,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就是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关爱的呼唤,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