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市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

时间:2019-05-14 11:2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衡阳市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衡阳市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

第一篇:湖南衡阳市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

湖南省衡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请注意: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

上。(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恩格斯指出,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①自然界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均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据英国《卫报》报道,近年来,南极洲一处企鹅繁殖地附近一座罗马大小的冰山由于气候变暖坍塌,企鹅们不得不跋涉60公里到海里寻找食物,这导致了约15万只阿德利企鹅死亡。这表明()

①生态失衡是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的结果

②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②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③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④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这表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8、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愚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A.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解除所有的迷惑

C.改变自己的愚昧无知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9、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10、2017年1月1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预计1日8时至2日8时,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东部和中南部、山东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②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国际地质类著名刊物《地质学》2016年8月刊封面刊登了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段鹤维的绘画作品一—《生物大灭绝与复苏的阴阳哲学》。该作品受启发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换的思想,呈现了早三叠世时期,在地球与火星轨道相互作用的影响下,灾难与复苏的角力与轮回。从中可以推导出

A.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B.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作用 C.哲学可以揭示出地质学中的本质和规律 D.中国古代哲学包含着科学的内容

12、乔布斯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乔布斯的话意在说明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③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推动哲学进步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6年5月26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发现首例“无敌细菌”病例。“无敌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有一个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现在又干涉中国南海领土争端„„在他们看来“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 目的决定的”。这种观点()A.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B.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 C.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D.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

15、“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6、阴阳学说源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们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由此,中医学发展出以人体阴阳虚盛为判断疾病与治疗方向的指标。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中医阴阳学说()①把物质归结为物质具体形态,本质上是错误的 ②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进行了初步结合 ③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 ④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特拉维夫大学的丹·皮尔、利莫纳·马格利特研究出一种可以直接把化疗药物输送到癌细胞,避免与健康细胞发生互动的“纳米车”,这种方法可在增加化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副作用。从哲学角度看,“纳米车”里的纳米粒子是()A.物质 B.世界的本质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8、2017年9月,某大学新生报到宿舍分配现场,有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宿舍门牌号“424”“454”等带有两个“4”的数字后,声称宿舍号码不吉利,拒绝让孩子入住并坚决要求负责安排新生宿舍的辅导员调换宿舍。下列观点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的是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物是观念的集合

19、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2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 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欧洲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太空真空环境中生存的动物——缓步类,也被称为水熊。不仅仅是太空,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同时在真空和太阳辐射条件下生存,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生物的存在与神灵有关 ③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使之更好的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A.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B.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C.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3、人类需要伟大思想家的指引。中国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正是有了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人类才从根本上告别了荒昧,走向人文、理性、高贵。社会永远在变化,而今该怎样让人类告别战争、贫穷、恐怖、灾害„„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智慧、新的真正哲学。要能指引当代人类,这要求新的智慧 ①能够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要求和历史趋势 ②能反映新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状态 ③能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④能正确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具体领域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7.美国某教会建造了一座尖顶的教堂,主教请当地一位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工程师揶揄地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上帝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完全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也是上帝的旨意。”这则材料说明()A.科学和神学的对立正在消失 B.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阵地正在日益缩小 C.神学已向科学投降 D.越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其宗教势力越强大 2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④人的意志不能影响和决定社会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在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中,农业发展尤为重要。中国农业目前依然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注定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这个事实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D.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 30、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中国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从哲学上看,这佐证了()①物质世界的演变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 ②这种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③这种物质是由人创造的 ④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

材料二: 霍尔巴赫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材料三: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得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5 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他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他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1)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2分)

(2)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出简要评价。(12分)

32.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存在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轰呜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哪些哲理?(12分)

33.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14分)

2017年高二10月月考考试政治答案

1-5 ACBAA 6-10 DCDCC 11-15 BBABC 16-20 CCABD 21-25 BBBDC 26-30 CBCC

31、【答案】:(1)(2分)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2)(12分)①材料一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从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材料二的观点虽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这一观点是在结合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猜测性,但又把世界的物质属性等同于原子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基本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材料三的观点恩格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的第三种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2、【答案】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4分)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4分)③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分)

33、【答案】(1)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4分)因此,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2分)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6分)

(3)这种观点混淆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2分)

第二篇:湖南衡阳市祁东2017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文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政治(文科)

注意事项:

1、试题满分为100分,时量为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48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卷中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2016年10月26日祁东二中师生齐聚会议厅参加祁东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商业银行吸收居民存款 ③中国女排第四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⑤祁东二中第38届校运会于10月23日隆重举行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2.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是物质力量,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①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15年8月30日,为期5天的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据初步统计,博览会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4 721项,比2014年增长8.6%。中文图书版权输出成果进一步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一成就说明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③文化在创新和发展中实现传播和交流 ④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6.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中徘徊。此观点说明

A.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越来越重要 C.文化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决定作用 D.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镌刻在联合国的大厅上。这说明:

A.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8.广大劳模以其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克服一切困难,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说明了劳模精神 ①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②促进人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③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④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2015年11月1日,韩国首尔韩电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旅游年”闭幕仪式。李玉刚应邀为国际友人献唱《梨花颂》、《莲花》等东方唯美歌曲。他的妆容歌舞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诠释令中韩嘉宾赞叹不已。李玉刚的表演:①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④创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1.中国人过春节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西方人过圣诞节要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各民族的文化是不会相互交融的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诗经·小雅·鹤鸣》说“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C.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全盘吸收 D.“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

13.2015年8月19日,“2015中国文化行”完美福建海丝文化营活动在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训练馆启动。来自美国、台湾、澳门的110位青少年营员及本校夏令营营员共13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做死就不会死)”,2014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词典Urban Dictionary,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这表明:①文字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高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D.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16.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催生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段文字说明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C.生产力推动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D.社会实践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1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格言,它最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之口。现在这句经典仍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具体深刻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相对独立的特点

18.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们应该①弘扬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坚持爱国主义精神 ④树立忧患意识,主导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重伦理、尊重传统。这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 A.中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

C.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

20.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1.湖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湖湘文化、湘南文化和湘西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爷爷的偶像是江姐,爸爸的偶像是雷锋,我的偶像是杨利伟。”年代不同,一家三代的精神偶像也不同,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①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随着时代变迁其基本内涵不断更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用自己的科研之路告诉我们,一个科研工作者,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③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④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特色文化是群众文化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要繁荣、发展群众文化,必须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民俗特点的文化品牌。衡阳市的湘剧,祁东的渔鼓、祁剧,常宁的雕刻、版画,衡东的花鼓、剪纸,衡山的皮影、乐器加工,衡南的七巧龙、杂技等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和开发,维系着衡阳特色文化的命脉。衡阳市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花大气力培植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农村文化乐园,让有市场前景的历史文化“富”起来,让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历史文化“火”起来,把珍贵稀有的历史文化“养”起来。衡阳地方特色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衡阳市推进农村文化乐园建设的依据。(12分)

26.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让这一“正能量”不断放大和传递下去。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这一“正能量”不断放大和传递下去。?(14分)

27.(26分)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材料一:随着历史上大批华人向海外的迁徙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走红”。春节的“走红”,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春节所蕴含的祥和、和谐之美,反映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渴望。

材料二:2015年春节上演了一场网络“红包大战”。线上红包派得给力,线下春晚摇得热闹,金额之大、规则之多、参与范围之广史无前例。红包文化源自于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传统,送红包和收红包是国人长久以来的习俗。各类“新春红包”,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现实中你可能不会在意的几角钱几元钱,在网上却可以被朋友们抢得不亦乐乎,伴随着一次次的抢红包行为,人们找回了孩童时代的心性,或开心或懊恼,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心情,与朋友交流联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春节能够成为世界性节日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新春网络红包的认识。(14分)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高二政治(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B D D D C 6——10 D B B A C 11——15 C A A D B 16—20 A C B D B 21——24 B C C B

二、分析说明题:(共52分)

25.(12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建设农村文化乐园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分)②文化塑造人生。推进农村文化乐园建设有利于传播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建设农村文化乐园能对衡阳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4分)

26.(14分)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②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弘扬劳模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4分)③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分)

27.(12分)(1)答: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春节所蕴含的祥和、和谐之美,反映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渴望。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和认可。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历史上大批华人向海外的迁徙,中国春节文化随之大规模向世界传播。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春节的“走红”,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每点4分)

(2)(14分)答:①春节是我国的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各类“新春红包”,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领略中华民族的韵味。(3分)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众多社交软件的出现,推动红包文化方式的创新。(3分)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送红包和收红包是国人长久以来的习俗。新春网络红包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继承性。(3分)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新春网络红包文化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中不断发展。(3分)⑤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依托网络平台,众多社交软件的出现,推动春节红包文化的传播与交流。(2分)

第三篇:湖南益阳市2017高二政治下学期9月月考

2017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计52分。)1.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C.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3.网络曾出现“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作用。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4.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5.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缅怀追思。材料表明()①纪念日深刻影响国家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意在形成本国的公共文化 ④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6年央视春晚回归和创新并重,以不同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形式,展现了不同年代的 不同流行元素,使不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这折射出()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春晚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于一定的文化 ④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

8.“不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不会阅读的国家是没有生命的国家!”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列选项中,对核心素养认识正确的是()A.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核心素养 B.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培育核心素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核心与标志

11.2017年为农历鸡年。鸡,在中国被赋予“文、武、勇、信、义”五德,而韩国人谈到鸡时,一般会与“活泼”、“吵闹”联系在一起。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理解()A.说明生肖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 B.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C.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D.表明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联

12.歌曲《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科技在推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②文化要为大众服务。

③文化回归是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传统文化都是国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④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2016年10月29日,“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湖南大学举行。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张岂之获得“国学终身成就奖”。张岂之先生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坚守它,做好传承工作。我如果生命还能延续下去,还要在这六个字上下功夫:传承,创新,发展。”由此可见()①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②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 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半湖月色偏宜夜,十里荷香已欲秋”。一曲琵琶演绎的《春江花月夜》拉开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的序幕。以天为幕、以桥为景、以湖为台,各方来宾置身于湖光山色中,聆听中国经典名曲,观看水上歌舞表演,感受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晚会的成功表明()

A.体现民族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的目的和归宿 C.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繁荣的根源 D.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16.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以及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这告诉我们()①透过物质载体,可以认识和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②在城市化进程中全部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才能弘扬传统文化 ③城市发展要自觉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 ④城市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继承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 鲜明的民族性 C.较大的包容性 D.较强的保守性

18.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包含的生活智慧,焕发出灿烂的光辉,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幸福和和谐安宁。但当狭隘民族主义与道教极端主义相结合时,就有可能产生很大的破坏力。这启示我们要

3()

①发挥传统道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杜绝其消极作用 ②分清传统道教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去其糟粕、择善而从 ③保持和发扬优秀道教文化,让传统道教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④全面继承道教文化,辩证认识道教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故乡是文学创作离不开的母题,时代发展了,现代人的乡土情结也变得多种多样。乡土文学不能仅仅是怀旧的风景式、景观式静态书写,社会的高度流动与开放,要求作家敏锐捕捉当下现实的活跃及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纵深开掘乡土题材。这表明()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文学创作的发展取决于文学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用现代元素取代传统元素是文学创作的需要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③④

20.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B.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C.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D.形式创新,新奇吸人

21.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①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③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22.屠呦呦,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作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长期在制药厂工作并虚心向老药工请教中药炮制经验;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追踪国外最新科研成果,终于提取出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迹对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尊重文化差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 ③批判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坚实根基 ④吸收外国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中国绘画强调表现,但从不脱离客观现实;而西方绘画偏重再现,但也总是力图将自己 的情感、意识倾注其中。这说明()

A.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形式各具特色 B.不同的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中西画作都强调尊重客观事实 D.中西绘画逐渐和而归于统一

24.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从而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伟大精神。以下诗句内涵与此不一致的是()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25.“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①使各族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②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③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没 ④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A.①② B.①② 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A.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突出成就的解读和肯定 B.有利于全面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C.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D 表明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二、简答题(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每题12分共48分。)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7.材料:益阳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我市农村农民的积极影响。

28.材料:桃江县素有中国竹子之乡之称,竹加工由来已久,竹文化远流长。近年,该县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努力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 5 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禀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倡导竹文化精神,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目前,A县占全国1%的立竹量产出了全国20%的竹产值。竹服饰、竹饮食、竹建筑、竹交通工具、竹娱乐品等在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竹文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竹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理由。

29.材料:《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喜爱与鼓励,其收视率和影响超越了电视剧和综艺选秀,成为最热的文化现象之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30.材料:司马光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德”与“才”的辨证关系。

政治模块结业考试参考答案

1------5:DCABC 6----10:DBDCB 11----15:CAACD 16-----20:DABCA 21----26:ABBCDC 27:(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2)文化塑造人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通过增加文化投入,改善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精神需求,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净化了农村社会风气,改善了村民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8(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竹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推动下,使竹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竹文化越丰富越活跃,竹产品品种越丰富,竹产品贸易越频繁,竹产业越发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就巨大,魅力非凡。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我对中文化具有较强的认同感。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力在提高。30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才”在当代是指科学文化知识与修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有助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才者,德之资也”。

“德”在当代是指思想道德修养,提高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德者,才之帅也”。

第四篇:高二政治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年的11月20日是彝族年,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体现的文化属于

①物质文明

②意识形态文化

③广义的文化

④非意识形态的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010年寒假即将来临,全国各地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有益的文化活动,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这样要求的道理是

A.参加有益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B.文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丰富多彩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3.2010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重庆主持召开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调研座谈会时强调,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我国重视文化的发展,是因为 ①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成为现代经济总体格局的重要部分,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竞争力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经之路,但这注定也是一条艰险之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企业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这体现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不同的文化差异巨大,无法相互融合 D.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实践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成语与题意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0年12月11日,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华同旭表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的主旋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精神世界 C.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全面发展 D.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7.2011年新年来临,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音,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8.文化传播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活动。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商贸活动

②网络互动

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

⑥南极科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联合国通过文化遗产名录的形式,持续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答9~10题。9.保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继承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一切文化遗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联合国这样做

A.是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 B.会改变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 C.是改造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发展 D.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1.2010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大会,隆重庆祝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嫦娥二号的成功

A.说明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B.是社会实践基础上科技创新的结果 C.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说明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2.“智能”“海量”成为新型技术手机的共同特点,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融合各种形式信息的交流,对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体现了

A.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C.信息技术使全球范围的联系日益密切 D.网络技术使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13.漫画《锁》反映的现象,危害是

A.否定实践作用,不利于文化创新 B.不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家之长 C.坚持“封闭主义”,阻碍文化传播 D.不利于文化创新,阻碍实践发展

14.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中国成为世界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举世无双

D.中华文化成为主流

15.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独树一帜,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与女娲传说有关,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姓氏,都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征。这体现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字是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入乡随俗”要求人们尊重文化的差异。从文化上看,“入乡随俗”体现了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C.各民族文化构成中华文化 D.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010年6月26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宣教委、环球文化网在北京举办“文化凝聚力量·祈福2010甘露行动——暨首届中国文化扶贫慈善盛典”。回答17~18题。

17.中华文化的力量

①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③无所不能,激励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

④是中华民族不竭的力量之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扶贫、慈善体现出中华民族

A.爱好和平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就是 ①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人民日报》在重要新闻中引用网络语“给力”,引起热议,网络对文化发展的意义不可忽视。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

①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要

②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方式传播文化

③使文化发展保持正确的方向

④助推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周立波“脱口秀”节目吸引了许多观众,但他“口无遮拦”的风格也引来众多批评。对“周立波现象”正确的评价是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周立波现象”有正常的一面

②文化市场越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对群众反对的文化现象应加以整顿

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④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010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普及是重要途径。回答22~23题。

2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就是要求人们形成相同的价值观

②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抓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关键,应该

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②以集体主义为着力点

③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④以“五爱”为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要做到“德才兼备”,就要

A.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B.通过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5.2010年10月18日,主题为“推动全民学习,让生活更加美好”的2010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正式开始,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强调终身学习是因为

①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③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④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春节期间,我国民间仍流传着跪拜长辈的风俗。大年初一,晚辈要挨家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给年纪小的晚辈压岁钱。这样更加融合了家庭亲情,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1)拜年继承了哪些传统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什么特点?(4分)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文化对人有怎样的影响。(6分)

27.文化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实现了“嫦娥二号”的“九天揽月”,高速列车不断创造世界最高纪录,大飞机实现100架订单。(1)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什么?(2分)(2)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0分)

28.下面是某中学网站发出的通知: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引导我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让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进而内化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学校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教育。(1)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3分)(2)该中学开展的活动有什么意义?(11分)

29.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材料一: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街头巷尾,看手相、相面、测字、看风水等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开起了门店。

材料二:长期以来,一些不法网站大肆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严重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文化?(2分)(2)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12分)

第五篇:高二政治哲学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

命题人

王中印

2013-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总分60分)

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源于人们的惊讶和困惑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D.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2.人们对大自然产生惊奇与敬畏,需要哲学家指点回答,这是因为哲学()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④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哲学的任务是()A.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B.使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智慧之学或者追求智慧之学 D.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表明()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5.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你认为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 C.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D.都是回答和揭示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6.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零散的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④哲学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学问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C.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D.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学问

1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都表达了()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2.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下列理解最切合题意的是()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

13.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14.下列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分歧的是:()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与“心外无物”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 “理生万物”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源”与“原子是宇宙之源”

15.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16.庄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

()A.道不离器,无器则无道 C.虽未有物,已有物之理

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D.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17.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 A.正确揭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20.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 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的观点代替旧的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2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下列都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黄河、中国共产党、香蕉 B.《英汉词典》、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 C.桌子、民族精神、美国 D.宗教、电脑显示器、克隆技术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C.世界万物都是永恒发展的 D.脱离物质的运动不存在

24.在火车未开动之前,常因邻近车厢的移动,觉得自己车厢已经开动。关于这种运动 错觉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火车的运动是绝对的,可见错觉不是对火车的反映 C.运动错觉的产生体现了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

D.运动错觉是大脑将感觉到的事物属性,经过综合分析而产生的

25.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通影),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B.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26.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7.下列成语与“揠苗助长”表达的哲学寓意不一致的是()A.缘木求鱼 B.欲速不达 C.急于求成 D.望梅止渴

28.国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C.人脑主观自生的

29.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30.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 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 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1.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 B.主观和客观具有统一性 C.意识具有反作用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2.“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33.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在事物 C.人为事物不具有客观性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

3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 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5.报载,奥运期间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预报能准确掌握“老天爷”的脾气,其精细化程度甚至可以为某一个奥运场馆提供实时气象预报。这主要体现了()A.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36.2012年1 1月,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梦”之所以能激励人民,从哲学上看,是因为:()①先进的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 ②先进的意识总是社会中的主导性意识 ③先进的意识是人的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7.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①坚持解放思想 ②从直接经验入手分析客观规律 ③按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办事 ④不断研究新的情况和解决新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盆景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树木,在人的精心雕琢下,或雄奇遒劲,或苍茫蓊蔚,或空灵娟逸,或潇闲秀雅„„这说明制作盆景重在()A.野趣天成,崇尚自然 B.直中求曲,师法造化 C.削繁就简,动静和谐 D.顺势而为,因材施艺

39.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0.2013年9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三季度例会强调: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上述材料体现了()①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共4题,总分40分)

41.材料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材料二: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12分)

42.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它给你的启示。(6分)

4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盟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回答: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历史过程。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0分)

44.材料一: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材料二: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12分)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答题卷

41题(12分)

42题(6分)43题(10分)

44题(12分)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 D D B D B A D B B 11-20 B B A B A C B C D C

21-30 B A A D B D D B D A 31-40 A C B A A D C D C C

二、简答题

41.①哲学源于时代,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4分)

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成为自己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4分)

42.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重要的目的是要改变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3分)

我们要自觉地把学到的哲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改造我们的生活。(3分)

43.①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拒绝这一进程。(5分)

②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5分)

44.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些地方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实际和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5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实践。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5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2分)

下载湖南衡阳市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衡阳市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2019学年高二月考政治试卷

    大连市一0三中学高二年级月考 政治学科试题 2018-10-22 试题难度:0.6-0.65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湖南张家界市2018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8分。 1、“今天,你跑步了吗?”随着人们生......

    2010高二第二次段月考政治试卷(本站推荐)

    2010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高二政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3小题66分。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文化生活(含答案)

    吴起高级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题(卷)(人教版)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王晓宁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必修3。 2、本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3、......

    山西榆社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

    山西省榆社县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我校开展全校学生演讲比赛 ②中共中央政治常委召开......

    重庆市万州区2018高二政治10月月考

    重庆市万州区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选出来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若要真正懂得......

    辽宁大石桥市2018高二政治9月月考.(模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第I卷 一 选择题(共30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文化生活试题 2017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文化生活试题2017.3.28 第一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