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科书问题解答(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1:5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科书问题解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科书问题解答》。

第一篇: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科书问题解答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教科书 课本问题解答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问题思考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1)下面是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2.课后活动

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C是尖状1(2)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问题思考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2.课后练习

(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口内划√。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口城市的出现。(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亻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第3课远古的传说 问题思考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化,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比如传说黄帝开始挖掘水井,就有考古资料作为证明。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发现的古代第一口井是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水井。还有距今约4000年前,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水井的出现,说明人们定居生活已经较稳定,具有了利用水源的能力。又如炎帝发明砭石疗法。砭石疗法又名热熨法,顾名思义就是把石头或砂土加热,用植物茎叶、织物、毛皮包裹后,敷于身体疼痛处,可消除或减轻疼痛。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将焚烧的植物、药物进行局部适宜温热刺激,医治效果更臻完善,这就是针灸法的开端。热熨时所用的石子,古代医家称之为“砭石”。砭石在湖南长沙下麻战国墓地曾被发现。砭石的发现,证明了中医学在炎帝时期已开始有了萌芽。

2.从大禹治水的事迹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

1:在探究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时,可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活动。教师用纸写好一个小故事,传给第一位学生,第一位学生看过之后小声讲给第二位学生,第二位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告诉第三位学生,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学生讲出他所听到的故事,由此来体会传说与史实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活动

2:讲述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时,可举行《我自豪,我是炎黄子孙》的短时即兴演讲,培养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第4课早期国冢的产生和发展

1.材料研读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2.问题思考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1)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自上而下分别是国王、诸侯、卿大夫、士。

(2)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仔细观察下面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课后活动酒器、炊具、礼器

2.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B.水C.猪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材料研读

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2.问题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3.课后活动

(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什么问题?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2)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霸主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问题思考: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2.材料研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胆;出自战国时期的有: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纸上说 3.课后活动

(1)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出自春秋时期,哪些出自战国时期? 出自春秋时期的有: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令五申、卧薪尝(2)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第8课百家争呜 1.材料研读

(1)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4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才算真正的大丈夫。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2.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坐购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课后活动

(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指导意义: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在面对生死义利的时候,要学会取舍,善于抉择,但一定要权衡价值,守住道德底线。(答案不是唯一的。要鼓励同学大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9课秦统一中国 1.问题思考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材料研读

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课后活动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

秦朝

周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 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总之,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材料研读

(1)这一记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说明秦朝的法律非常残酷。

(2)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文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的辅佐。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人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2.问题思考

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 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对秦朝施政的反抗。3.课后活动

(1)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哪些?试在右侧的口中画√ 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的关系 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 修建长城√ 强征赋税√ 严刑苛法√ 开拓交通√ 修骊山陵√

(2)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水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由于秦朝暴政以及多年战乱,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芫,荒、乱使人口锐减,社会不稳定。

2.课后活动

(1)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路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问题思考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汉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权力和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2.材料研读

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经历了长期战乱后的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粮食生产。如果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就会导致粮食缺乏,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但是长期过度强调重农抑商,也会抑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后果。3.课后活动(1)材料分析

①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一反映出在西汉初期分封制度下,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西汉王朝。②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1是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的建议,让诸侯王推及皇家恩德,把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子弟。这样,王国的数量大大增加,而管辖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少;汉武帝还采取措施取消了许多诸侯王的封国和土地,剥夺他们的爵位,从政治上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府的威胁。量障题,(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量金簧的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正,币《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指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第13课东汉的兴亡 1.材料研读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童谣鲜明地勾勒出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平:刚正不阿者,冤死于道旁;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这是沉痛的呼声,也是愤怒的呼声。2.课后活动

(1)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东汉后期10个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为9.5岁,平均寿命24岁。(2)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肆意搜刮,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已被逼向死亡的边缘。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材料研读

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2.问题思考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3.课后活动

(1)想一想,张骞通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另一方面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下列图片中的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它们为什么都以“胡”字命名呢?你知道它们现在的名字吗? 胡豆,今名蚕豆。胡麻,今名艺麻_。胡桃,今名核桃。你还能想出一些以“胡”字命名,而且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东西吗? “胡”在中国古代泛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人。这些食物以“胡”字命名,正说明它们最初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的。以“胡”字命名,从西域传入内地的东西还有胡椒、胡萝卜等。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材料研读

(1)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哪一年? 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年号为元兴的。105-105年,东汉汉和帝刘肇,第二个年号元兴,用了9个月;264-265年,三国东吴末帝孙皓,年号元兴;404-406年,东晋,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元兴。显然,这里的元兴元年,指的是105年。

(2)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固:本来。或:有的人。重于:重量相比。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五岳之一),比喻伟大。鸿毛:鸟的羽毛,比喻渺小。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2.问题思考

司马迁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3.课后活动

(1)右图是根据华佗五禽戏绘制的。你能说出图中人物各模仿的是哪种动物的动作吗? 虎、鹿、熊、猿、鸟。

(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第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文字发明后,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来记载,显然过去的甲骨、金石、简帛都有很大的缺陷。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超过了其他的文明。晋代盛行的读书、抄书和藏书之风都得益于纸的普及和推广。抄经热、藏书热和因传抄左思《三都赋》而出现的洛阳纸贵,都是纸普及后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景观。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以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了人类清洁卫生问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3)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庙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请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其文直—文章直白。其事核——所记载事情都准确无误。不虚美—不凭空加以赞美。不隐恶——不掩饰坏的事情。故谓之实录—一因此称它为符合实际的记载。第16课三国鼎立

1.问题思考歌,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来着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义》是一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其中作者为了增加小说的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一些文学创作,这些内容当然不会见于史书记载。但1是,这些内容在另一方面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助1我们理解某些史实。我们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润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例如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于木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但是, 国润义》1中曹操却被描写成为反面人物的代表。2,课后活动(1)结合《里行》,思考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结《步山夏门行》,分析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作者实现了吗?原因又是什么? 《蒿里行》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做、人口减少和百处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原因在于东汉木年州收郡守即兵割据、战乱不断。《步出夏门行》诗中“壮心”指的是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曹操并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占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两个战没的理败主要原因在于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心态等方面。,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材料研读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2.问题思考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八王之乱的发生与西晋实行于分封制是有关系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 ,从制度层面上讲,西晋大封同姓诸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拱卫了西晋王室,但是同时么埋下了诸侯王实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的隐患,另一方面,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晋武时期陆续派遣诸侯王据守州郡重镇,即“移主封于就镇”,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为其叛乱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认识到西晋糟糕的社会状况和迟钝昏庸的晋惠帝,也是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 3.课后活动

(1)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于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分封制之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礻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2)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 自己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为了证明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材料研读

想一想,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其次,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最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课后活动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中描述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问题思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2.课后活动

(1)右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2)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材料研读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掌握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支客观规律),劳而无获。意思是,种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于”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可自由发挥)2.课后活动

(1)想一想,北方的农林品种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了什么? 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317年,东晋建立后偏安于江南,人们纷纷南迁,给贫瘠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很多北方的农林品种就出现在了南方。这反映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2)中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请你试着为这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他学识渊博,主要著作是《缀术》,制定出当时于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最突出的成就是把 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1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和“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北京人虽然还有许多和古猿的相似之处,但却被称为人,是因为()A 会使用火 B 会直立行走 C 会说话 D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2009年12月31日,河南省文物局向新闻媒体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但时至今日,关于曹操高陵的真伪却争论不断。历史上,称雄一时的曹操没能做到()

A、大败袁绍

B、统一北方

C、大战赤壁

D、建立魏国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秦朝雕塑艺术水平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7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 8春秋时期,与齐恒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A、退避三舍 B、尊王攘夷 C、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9某文化馆展出了一件著名文物青铜立人像,该文物造型非常独特,是古代蜀文化的代表?它的发现地点应在()A、黄河流域 B、关中地区 C、淮河流域 D、成都平原 10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它融入了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等艺术

形式,其中“京”字字体第一次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国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而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几句话反映的是孔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A 政治思想 B哲学思想 C教育思想 D 经济思想

12、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灭亡,它实际存在()A、211年 B、210年 C、212年 D、193年 13、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当兵建立军功 C、经商发财致富 D、大量开垦荒地 14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15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含义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观点不能体现和谐的是()A、“仁政”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D、兼爱非攻

16、下列物产中,有些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它们是()

①葡萄 ②石榴 ③苜蓿 ④核桃 ⑤水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7、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昭君出塞属于()A、和亲政策 B、武力进攻 C、拉拢政策 D、妥协政策 18、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A、盘庚迁都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司马睿迁都

19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

A、黑陶

B、白陶 C、红陶 D、彩陶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0、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________。(2)史家之绝唱,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________。(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______________。

(4)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 _______ _______。

(5)北魏郦道元的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是 ________。

21、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华夏民族的开创者,后人尊奉的“人文初祖” ________。(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政治家 ——————-(3)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 _____________ _______。

(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的发明者 ________。

22、依据提示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战役——————

(2)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最南面的是——————————(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关键战役是——————————--(4))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的是——————————————

三、辨析改错(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用心

爱心

专心

2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1)我国古代在成都平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灵渠。

改正:

()(2)南朝的数学家贾思勰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改正()(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及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改正:

()(4)东汉华佗看病时使用的麻醉药剂是麻沸散,他创制的医疗体操是望闻问切。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4小题13分,第25小题14分,共27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于奴仆卫青,做到了大将军。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秦王扫六合的关键战役是————————,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是————------,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2)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那些措施?他在位时全国的最高学府是——————————(5分)

(3)对沟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依据材料三 写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4)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图》 请回答:(1)三国到南北朝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或长江流域 1分)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东汉结束的标志是————————(1分),三国正式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材料一中,夷洲是今天的 ___________;(1分)建业是今天的 ___________ 。(1分)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我国有怎样的特点?(2分

3)在材料二图中,用箭头画出民族流动的趋向。(1分)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高潮在 ___________ 末年。(1分)这一时期民族迁徙有何历史意义?(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分析与探究(14分)

27、依据所学的知识探究我国古代改革的相关问题。(14分)

(1)在我国古代使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我国古代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6分)

(3)在我国古代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改革中,将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 ___________ ,该改革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战国时期主张改革的思想家是 ___________ 。(1分)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5 CDBCA 6-10 DBBDB 11-15 CBACC 16-19 DACD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0、(1)《齐民要术》(2)《史记》(3)《孙子兵法》(4)《伤寒杂病论》(4分)《水经注》

21、(1)黄帝(2)诸葛亮(3)冒顿单于(4)张衡

22、(1)巨鹿之战(2)赤壁之战(3)官渡之战(4)淝水之战

三、辨析改错(8分)

23、(1)× 灵渠改为都江堰(2)×贾思勰改为祖冲之(3)√

(4)× 望闻问切改为五禽戏(8分,每小题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13分,第24小题14分,共27分)(1)长平之战 公元前221年(2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2分)

(2)措施:

汉武帝政治上,改革仁进,选拔人才;解决王国问题,推恩削藩;经济上,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统一铸“五铢钱”。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兴办太学。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4分)太学(1分)

(3)张骞(1分)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由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2分)

(4)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分)(1)黄河或北方(1分)北人南迁增加了劳动人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2)曹丕建立魏国 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台湾 南京(4分)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2分)(3)

(4)西晋(1分)促进了民族融合,为江南地区开发奠定了基础。(2分)

五、活动与探究(14分)

26、(1)管仲改革(1分)

(2)商鞅变法(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③奖励耕战;④建立县制。意义:①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②使秦国国富兵强;③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元 民族融合(4分)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他们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2分)法家(1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三篇:人教新版七年级古诗文(定稿)

观沧海

【作者】曹操 【朝代】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朝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秋词(其一)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竹里馆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朝代】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潼关

【作者】谭嗣同 【朝代】清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晚春

【作者】韩愈 【朝代】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贾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约客

【作者】赵师秀 【朝代】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上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单选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

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D)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榆率团首站拜祭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是(D)

A.文字的发明者B.曾打败了炎帝C.制造出指南车D.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

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B)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极大的推动了物质文明发展。据此回答5—7题。

5.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C)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6.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A)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C.青铜树D.四羊方尊

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D)A.孟子B.司马迁C.孔子D.屈原 8.有谚语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了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你知道 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何时吗?(C)

A.夏朝B.商朝C.战国D.西周9.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张,不要 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D)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10.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

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D)

A.孙膑B.孔子C.韩非子D.孙武

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唯物史观认为:虽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杰出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11—15题。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他”是(B)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12.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

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B)A.禹B.李冰C.商鞅D.李春 1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14.京剧多用脸谱刻画人物形象,如红脸的关公,蓝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其

中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下列事件与曹操有关的是(B)①三顾茅庐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魏国建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5.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题目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是谁?”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C)A.贾思勰B.顾恺之C.祖冲之D.王羲之 16.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

A.汉武帝B.汉景帝C.汉文帝D.汉高祖

17.2010年5月17日至19日,新疆工作会议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

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B)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 18.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

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C)A.《尚书》B.《春秋》C.《史记》D.《道德经》 19.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

离乡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结果是(C)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20.某校七年级二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主持人说:“他是东晋人,创造出一种新颖秀丽的书法,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B)A.颜真卿B.王羲之C.黄庭坚D.董其昌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秦朝统一后,官员王绾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请回答:

(1)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5分)

①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大臣们持不同意见。(√)②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③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④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⑤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2)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2分)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1分)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评价的?(2分)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评价“秦皇”?(2分)“秦王”、“秦皇”指的是秦始皇(嬴政)。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不一样。

李白的情感是褒扬(或答从正面),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或答从反面)。一分为二的方法(或正反两方面、或辨证的方法)。

(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2分)

秦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4)“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4分)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或答:秦统一六国)。(2分)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等等。22.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2)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8分)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3)江南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3分)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4分)

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

2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请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22分)材料一:~ 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材料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哪些具体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汉姓,说汉语。

(3)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魏主”改革的措施还有哪些?(8分)

穿汉服;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国。

(4)请说出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2分)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2分)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5)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几种?(4分)

民族迁徙(或答:民族迁移);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间通婚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C A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A B C C 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21.(20分)

(1)①√;②√;③×;④√;⑤×。(5分)(2)秦始皇(嬴政)。(2分);不一样(1分)李白的情感是褒扬(或答从正面),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或答从反面)。(2分)一分为二的方法(或正反两方面、或辨证的方法)。(2分)

(3)秦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2分)(4)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或答:秦统一六国)。(2分)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等等。(只要答出任意4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22.(18分)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3分)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

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8分)(3)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分)

(4)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4分,每要点2分,答对两个

要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3.(22分)

(1)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只答少数民族内迁也可)(2分)(2)北魏孝文帝;改汉姓,说汉语。(也可用课本原话回答,每要点2分,共4分)(3)穿汉服;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

国。(也可用课本原话回答,每要点2分,共8分)(4)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5)民族迁徙(或答:民族迁移也可);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间通婚等。(每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4分)

第五篇: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工作总结

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___,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下载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科书问题解答(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科书问题解答(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计划(历史---上) 一、学生分析 1 . 新生总体感觉很好,但每个班总有一到两个非常调皮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很聪明,好好培养成绩会有起色,所以对他们......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总结

    七年级上历史工作总结 时光转瞬即逝,我在教师岗位上平凡地走过了一个学期。在这学年里,本人负责初一7.8.9.10.17.18班的历史教学任务。自始至终从事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本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夏 家 堡 镇 初 级 中 学 董 淑 云 2017年8月28日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2017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试卷

    邵武六中教研片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六中教研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检测 历 史 试 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命题:曹老师 审核:七......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7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修改后》《语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