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末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末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2.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3.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比欧洲早()
A.300多年 B.500多年 C.1000多年 D.1500多年
6.纺织业中使用提花机,发生于()
A.春秋时期 B.商朝 C.战国时期 D.汉朝
7.董必武同志有诗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昭君出塞时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
8.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A.秦朝的统一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丝绸之路的开辟
9.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
A.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能够测定地震方向 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
10.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语出()
A.司马迁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12.“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是指()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1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中没有()
A.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C.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
D.南方遍布人工运河
14.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15.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⒈战国时期,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______,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__________,它的复制品已在2001年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复制品被命名为“中华世纪鼎”。
⒉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⒊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________;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________。
⒋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____________。
5.我国被定为世界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分别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 和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
三.成语对应(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事件用线相连)(5分)
揭竿而起 刘邦兵败垓下
草木皆兵 刘邦入咸阳,收买人心
约法三章 陈胜、吴广起义
四面楚歌 淝水之战
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
四、列举题:(13分)
1. 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名称和时间。(8分)
2.列举我国古代以今天洛阳为都城的朝代。(5分)
五.材料分析题(22分)1.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
⑶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于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4分)
2.请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昭君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塞和亲的?(3分)
(2)材料一上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2分)
(3)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
(4)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3分)
(5)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2分)
六、问答题(20分)
1.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怎样看?(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10分)
2、概述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影响。(10分)
六.附加题(20分)
1.历史诊断(请指出下列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并改正)(9分)
①小红问:“小明,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明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诊断结果:
②小红问:“小明,我想了解一下北魏的历史,我该看什么书呢?“
小明拍拍胸脯答道:“那还不简单,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诊断结果:
③小红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结果:
2.史海拾贝(11分,若1、2小题写出5个以上,可奖励1分。)
①你知道多少古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你最喜欢的是谁?从他身上你可以得到哪些启迪?(4分)
② 你知道多少三国时期历史故事?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4分)
③你知道多少我国古代使用过的货币?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都可以。(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B B C D C D D C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B D D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⒈都江堰 司姆戊鼎 ⒉秦始皇 汉武帝 ⒊张仲景 王羲之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5.孔子 屈原 三.成语对应(5分)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
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约法三章——刘邦入咸阳,收买人心 四面楚歌——刘邦兵败垓下
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
四、列举题:(13分)
1.巨鹿之战 前207年 官渡之战 200年 赤壁之战 208年
淝水之战 383年(时间与名称个1分,共计8分)2.东周 东汉 三国中的魏 西晋 北魏(5分)
五、材料分析题(22分)
⑴北魏孝文帝(1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分)。
⑵迁都洛阳;穿汉服(1分);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1分);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1分);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1分);
⑶立场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2分)。立场二:他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弱和鲜卑族的消亡。(2分)
2.①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同西汉订立了和好盟约。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3分)②材料一认为昭君出塞使北方边镇安定,社会生产发展,匈奴与汉朝友好相处。(2分)③前两句反映的是西汉武帝时与匈奴的战争,后两句指的是昭君出塞。(2分)④持赞同态度。(1分)因为昭君出塞平息了汉匈之间的战争,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2分)⑤两段材料都表达了希望边镇安宁,社会秩序安定,民族友好交往和相处的愿望。(2分)
六、问答题(20分)1.表明观点。(只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得1分;只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得1分;认为他既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又是一个暴君,功大于过者得2分。)
功:①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②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1分)。③统一车辆形制、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2分)。
过: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1分)。②徭役繁重,赋税沉重(1分)。③刑法严酷,生活腐化(1分)。(写出课本以外的条目可奖励1分。)
2.发展状况:①北方匈奴严重地威胁着秦汉政权,北方人民深受其害,因此秦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朝组织了反击;(2分)②西汉时期张骞、班超等人通西域,设都护,加强同西域的经济交往和西域的管理:(2分)③秦征服南方少数民族,还迁徙人民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分)
影响:①促进了中原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扩大了我国版图;③有利于民族融合;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4分)七.附加题(20分)1.历史诊断
①错误。造纸术是西汉前期,由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东汉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3分)
②错误。因为《史记》记载的是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并不包含北魏的历史。(3分)
③错误。因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才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3分)
2.①写出三个以上得3分,不足三个,则一个1分,“启迪”写得合理得1分。
②写出三个以上得3分,不足三个,则一个1分,“启发”写得合理得1分。
③圆形方孔钱 刀形币 铲形币 彝鼻钱 秦半两 五铢钱等,只要写出或画出三种即可。(3分)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1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和“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北京人虽然还有许多和古猿的相似之处,但却被称为人,是因为()A 会使用火 B 会直立行走 C 会说话 D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2009年12月31日,河南省文物局向新闻媒体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但时至今日,关于曹操高陵的真伪却争论不断。历史上,称雄一时的曹操没能做到()
A、大败袁绍
B、统一北方
C、大战赤壁
D、建立魏国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秦朝雕塑艺术水平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7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 8春秋时期,与齐恒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A、退避三舍 B、尊王攘夷 C、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9某文化馆展出了一件著名文物青铜立人像,该文物造型非常独特,是古代蜀文化的代表?它的发现地点应在()A、黄河流域 B、关中地区 C、淮河流域 D、成都平原 10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它融入了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等艺术
形式,其中“京”字字体第一次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国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而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几句话反映的是孔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A 政治思想 B哲学思想 C教育思想 D 经济思想
12、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灭亡,它实际存在()A、211年 B、210年 C、212年 D、193年 13、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当兵建立军功 C、经商发财致富 D、大量开垦荒地 14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15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含义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观点不能体现和谐的是()A、“仁政”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D、兼爱非攻
16、下列物产中,有些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它们是()
①葡萄 ②石榴 ③苜蓿 ④核桃 ⑤水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7、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昭君出塞属于()A、和亲政策 B、武力进攻 C、拉拢政策 D、妥协政策 18、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A、盘庚迁都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司马睿迁都
19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
A、黑陶
B、白陶 C、红陶 D、彩陶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0、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________。(2)史家之绝唱,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________。(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______________。
(4)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 _______ _______。
(5)北魏郦道元的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是 ________。
21、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华夏民族的开创者,后人尊奉的“人文初祖” ________。(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政治家 ——————-(3)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 _____________ _______。
(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的发明者 ________。
22、依据提示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战役——————
(2)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最南面的是——————————(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关键战役是——————————--(4))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的是——————————————
三、辨析改错(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用心
爱心
专心
2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1)我国古代在成都平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灵渠。
改正:
()(2)南朝的数学家贾思勰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改正()(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及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改正:
()(4)东汉华佗看病时使用的麻醉药剂是麻沸散,他创制的医疗体操是望闻问切。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4小题13分,第25小题14分,共27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于奴仆卫青,做到了大将军。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秦王扫六合的关键战役是————————,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是————------,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2)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那些措施?他在位时全国的最高学府是——————————(5分)
(3)对沟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依据材料三 写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4)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图》 请回答:(1)三国到南北朝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或长江流域 1分)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东汉结束的标志是————————(1分),三国正式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材料一中,夷洲是今天的 ___________;(1分)建业是今天的 ___________ 。(1分)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我国有怎样的特点?(2分
3)在材料二图中,用箭头画出民族流动的趋向。(1分)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高潮在 ___________ 末年。(1分)这一时期民族迁徙有何历史意义?(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分析与探究(14分)
27、依据所学的知识探究我国古代改革的相关问题。(14分)
(1)在我国古代使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我国古代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6分)
(3)在我国古代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改革中,将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 ___________ ,该改革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战国时期主张改革的思想家是 ___________ 。(1分)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5 CDBCA 6-10 DBBDB 11-15 CBACC 16-19 DACD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0、(1)《齐民要术》(2)《史记》(3)《孙子兵法》(4)《伤寒杂病论》(4分)《水经注》
21、(1)黄帝(2)诸葛亮(3)冒顿单于(4)张衡
22、(1)巨鹿之战(2)赤壁之战(3)官渡之战(4)淝水之战
三、辨析改错(8分)
23、(1)× 灵渠改为都江堰(2)×贾思勰改为祖冲之(3)√
(4)× 望闻问切改为五禽戏(8分,每小题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13分,第24小题14分,共27分)(1)长平之战 公元前221年(2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2分)
(2)措施:
汉武帝政治上,改革仁进,选拔人才;解决王国问题,推恩削藩;经济上,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统一铸“五铢钱”。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兴办太学。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4分)太学(1分)
(3)张骞(1分)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由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2分)
(4)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分)(1)黄河或北方(1分)北人南迁增加了劳动人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2)曹丕建立魏国 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台湾 南京(4分)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2分)(3)
(4)西晋(1分)促进了民族融合,为江南地区开发奠定了基础。(2分)
五、活动与探究(14分)
26、(1)管仲改革(1分)
(2)商鞅变法(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③奖励耕战;④建立县制。意义:①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②使秦国国富兵强;③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元 民族融合(4分)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他们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2分)法家(1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斑羚飞度期末阅读练习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斑羚飞度期末阅读练习
(一)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已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请你根据这几段选文复述一下斑羚飞渡的场景。注意要用到“咩了一声”、“应声”、“差不多同时”、“跃”、“紧跟”、“猛蹬”、“笔直坠落”等关键词。
2.这篇课文三处提到了彩虹,请将选文中两处描写彩虹的地方划出来,并指出这样描写彩虹的意义。
3.“镰刀头羊”在文中是个十分引人注意的角色,作者在它身上倾注了强烈的赞美之情。你认为镰刀头羊最令人敬佩的行为有哪些?应该怎样概括其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4.读了本文之后,我们首先应该为人类残忍地对待动物而惭愧,但是在这种居高临下的惭愧之余,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斑羚们所具备的那种精神呢?到底是什么精神?
(一)附答案 1.略2.(1)“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烘托了斑羚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2)“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此处的描写渲染出了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3.(1)镰刀头羊在困境中迅速找出了自救的方法,它在两队羚羊数量不等时,领头走入需要牺牲的一队;最后只剩下它一只羊时,便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死亡。
(2)富于智慧,有决断力和组织能力,遇事镇定,临危不惧,从容不迫。
4.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生灵,我们人类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大肆屠杀、掠夺动物。从斑羚身上我们既可以学习到牺牲精神,还有那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
(二)①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②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③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④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⑤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⑥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⑦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⑧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1.概括选文的内容。
2.将文中连续两次运用“目瞪口呆”,换成“赞不绝口”好不好?为什么? 3.前文写到彩虹,这里又写“那道绚丽的彩虹”,有什么用意?
4.文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很是精彩,而⑤⑥两段则运用了________描写,它通过作者的________,赞美了斑羚的精神。
5.第⑦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换成描写好吗?说说你的看法。6.《斑羚飞渡》描写了什么? 7.《斑羚飞渡》这篇文章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8.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主要出自作
用心
爱心
专心 者的想像?
(二)附答案:
1.斑羚飞渡悲壮的场面(符合文义即可)。
2.不好,目瞪口呆从侧面准确写出了斑羚精神令人震惊。
3.前面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飞渡作铺垫,这里渲染了悲壮的气氛。4.侧面
心理活动描写 5.说得有道理即可 6.《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7.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8.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取得种群中大多数成员生存机会的事实;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三)①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已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②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
用心
爱心
专心 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⑥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叫。
⑧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⑨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上文中多处用了修辞手法,请照下列指示各找一例句。(1)设问:(2)比喻:(3)拟人:
(准确选用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更富有感染力)2.上面选文共9段,请按照下列要求用段落序号表示。
(1)叙述段有:
(2)议论段有:(3)抒情段有:
(4)描写段有:(5)详叙段是:
(6)略叙段是: 3.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所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附答案: 1.(1)文中设问句只有一例,即“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
(2)文中比喻句不只一例,有借喻,也有明喻,下面各举一例。借喻修辞句有:“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像的镜头出现了,……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明喻修辞句有:“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3)拟人修辞句如:“但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2.(1)①②⑤
(2)③④
(3)⑥
(4)⑦⑧⑨(5)①
(6)②
3.回答此题要把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拟人化来理解,所谓动物的语言,其含义可以使我们理解为:孩子,准备好了吗?一定要踩着我的背飞过去!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一个感叹句,其作用是:以我认为的“绝对不可能”反衬出斑羚的聪颖及伟大的献身精神。
5.只要认真阅读课文,找到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不难的。上文第②段的首句“试跳成功。”是一个标志,即意味着从第①段中找。这样,很容易就能看到第①段的末句,那么,这句话就是点明试跳成功的句子,即“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文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一个撼天动地的特写镜头,找出来后仔细研读,完成下面各题 ①它的内容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②其中点示老斑羚所起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中一句相当于电影中“旁白”的解说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④举例说明其中比喻手法的精巧。
附答案:
1.斑羚飞渡(或试跳成功,成功飞渡等均可)。2.孩子,准备好了吗?一定要踩着我的背飞过去!
3.一反问一感叹,以我认为的“绝对不可能”反衬出斑羚的聪颖和伟大的献身精神。4.略
5.①从“老斑羚凭着娴熟的……”到“笔直坠落下去” ②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③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完成了对接一样 ④略
(五)⑴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班羚调队。
⑵它们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⑶绝大部分老班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⑷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在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用心
爱心
专心 ⑸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⑹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教。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侨。
⑺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段(1)作者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其用意是什么?
2.段(3)中加点的“只有”一词有何表达作用?
3.段(4)中两个“我没想到”“我更没想到”连用好吗?为什么?
4.请从选文中找出一句最能体现的“斑羚”精神的话:
5.选问中两处描写了彩虹,请把有关的描写用“~~~”划出来并谈谈这样描写彩虹的作用。①
。②
。6.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当时的狩猎者之一,看到斑羚飞渡的壮举,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五)附答案:
1、作者对老斑羚是否会全体献身表示怀疑,但事实证明,老斑羚没有贪生怕死,由此更突出作者对他们的敬意。
2、“只有”说明老斑羚和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失败的概率很低。
3、好。使意思层层递进。突出了“我”对斑羚绝境求生时所表现出的智慧和献身精神由衷心的敬佩,及对老斑羚死亡的痛惜。
4、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在机会。
5、(1)烘托了斑羚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壮美。(2)渲染出了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6、略。
7、选文是写因狩猎队的追赶,斑羚被迫飞渡。而资料一是说明羚羊的特点、习性等。二是说明近年来人们重视保护动物,很多珍贵动物群扩大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四篇:人教新版七年级古诗文(定稿)
观沧海
【作者】曹操 【朝代】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朝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秋词(其一)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竹里馆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朝代】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潼关
【作者】谭嗣同 【朝代】清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晚春
【作者】韩愈 【朝代】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贾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约客
【作者】赵师秀 【朝代】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上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单选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
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D)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榆率团首站拜祭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是(D)
A.文字的发明者B.曾打败了炎帝C.制造出指南车D.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
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B)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极大的推动了物质文明发展。据此回答5—7题。
5.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C)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6.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A)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C.青铜树D.四羊方尊
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D)A.孟子B.司马迁C.孔子D.屈原 8.有谚语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了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你知道 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何时吗?(C)
A.夏朝B.商朝C.战国D.西周9.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张,不要 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D)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10.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
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D)
A.孙膑B.孔子C.韩非子D.孙武
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唯物史观认为:虽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杰出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11—15题。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他”是(B)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12.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
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B)A.禹B.李冰C.商鞅D.李春 1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14.京剧多用脸谱刻画人物形象,如红脸的关公,蓝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其
中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下列事件与曹操有关的是(B)①三顾茅庐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魏国建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5.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题目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是谁?”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C)A.贾思勰B.顾恺之C.祖冲之D.王羲之 16.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
A.汉武帝B.汉景帝C.汉文帝D.汉高祖
17.2010年5月17日至19日,新疆工作会议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
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B)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 18.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
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C)A.《尚书》B.《春秋》C.《史记》D.《道德经》 19.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
离乡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结果是(C)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20.某校七年级二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主持人说:“他是东晋人,创造出一种新颖秀丽的书法,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B)A.颜真卿B.王羲之C.黄庭坚D.董其昌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秦朝统一后,官员王绾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请回答:
(1)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5分)
①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大臣们持不同意见。(√)②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③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④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⑤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2)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2分)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1分)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评价的?(2分)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评价“秦皇”?(2分)“秦王”、“秦皇”指的是秦始皇(嬴政)。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不一样。
李白的情感是褒扬(或答从正面),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或答从反面)。一分为二的方法(或正反两方面、或辨证的方法)。
(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2分)
秦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4)“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4分)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或答:秦统一六国)。(2分)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等等。22.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2)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8分)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3)江南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3分)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4分)
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
2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请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22分)材料一:~ 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材料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哪些具体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汉姓,说汉语。
(3)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魏主”改革的措施还有哪些?(8分)
穿汉服;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国。
(4)请说出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2分)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2分)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5)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几种?(4分)
民族迁徙(或答:民族迁移);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间通婚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C A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A B C C 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2分,共60分。21.(20分)
(1)①√;②√;③×;④√;⑤×。(5分)(2)秦始皇(嬴政)。(2分);不一样(1分)李白的情感是褒扬(或答从正面),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或答从反面)。(2分)一分为二的方法(或正反两方面、或辨证的方法)。(2分)
(3)秦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2分)(4)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或答:秦统一六国)。(2分)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等等。(只要答出任意4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22.(18分)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3分)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
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8分)(3)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分)
(4)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4分,每要点2分,答对两个
要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3.(22分)
(1)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只答少数民族内迁也可)(2分)(2)北魏孝文帝;改汉姓,说汉语。(也可用课本原话回答,每要点2分,共4分)(3)穿汉服;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
国。(也可用课本原话回答,每要点2分,共8分)(4)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5)民族迁徙(或答:民族迁移也可);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间通婚等。(每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