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天津考研心理学基础笔记:情绪理论试题
2015年天津考研心理学基础笔记:情绪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中,属于凋亡的是 A:脂肪空泡形成 B:嗜酸性小体形成 C:Mallory小体形成 D:病毒包涵体形成
2、风心二尖瓣狭窄患者,突发心悸,心率为150次/分,律齐,压迫眼球后心率降为8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房扑伴2∶1房室传导阻滞 D:阵发性心房颤动 E:室性心动过速
3、肝性脑昏迷病人治疗,为了取代脑部假性神经传导介质,应选用: A:多巴胺 B:谷氨酸钾 C:精氨酸盐
D:去甲肾上腺素 E:以上都不是
4、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使输卵骨平滑肌活动增强
B: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 C: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D:子宫内膜增生变厚,腺体分泌
E: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
5、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局部体液调节 E.自动调节
6、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A.大叶肺炎
B.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浸润型肺结核
7、急性细菌性痢疾早期的结肠病变为 A.假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卡他性炎 D.表面化脓性炎
8、女性,40岁。平素健康,此次因寒颤发热10天入院。体检发现:心脏有器质性杂音,脾肿大,皮肤有紫癜,白细胞升高,高度怀疑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真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双球菌 E:肠球菌
9、患者男性,70岁,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心电图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此时不宜选用下列哪种降压药物? A:巯甲丙脯酸 B:β-受体阻滞剂 C:硝苯地平D:哌唑嗪 E:利尿剂
10、电击头部或脑震荡可能导致 A:逆行性遗忘症 B:顺行性遗忘症 C:近期记忆受损 D:远期记忆增强
E: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11、下列哪一项是临界性高血压的特征? A:血压波动较大,sbp升高较明显 B:血压波动较小,脉压差减小
C: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正常人 D:舒张压升高较收缩压升高多见 E:以上都不是
1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排出量增加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动脉血压升高时 C:由直立转变为平卧时 D: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时
13、心血管疾病中,引起脑血管栓塞的原因,下列哪项最常见? A: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房颤动 B: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C:主动脉瓣狭窄
D:高血压病、动脉硬化 E:心力衰竭
14、男,40岁。有慢性肝炎病史14年,近来腹胀、消瘦。查体巩膜黄染。右上腹部触到拳头大、质硬、表面不光滑包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 B:转移性肝癌 C:慢性活动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5、在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 A:自身调节 B:反射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
16、下列有关HMGCoA还原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 B.HMGCoA还原酶经磷酸化活性增强 C.甲状腺素能诱导肝中该酶的合成 D.肝中该酶可被胆固醇反馈抑制
1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周围血管征的原因是 A:周围动脉硬化 B:周围动脉弹性增加 C:心排血量增大 D:回心血量增加
E: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
18、女性,35岁,因一小时前呕吐咖啡色血性物500ml并排黑便一次急诊求治。既往有“胃病”史9年,曾发生类似黑便两次,三个月前患“肝炎”,药物治疗及隔离一个月已治愈。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溃疡病出血 C.胆道出血 D.胃癌出血
19、下列哪种疾病不宜做肛门指诊 A.内痔 B.肛裂 C.直肠癌 D.肛瘘
20、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影响血流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管半径 B.血流形式 C.血液黏滞度 D.血管长度
21、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主要由哪种激素刺激引起的 A.孕激素 B.催乳素 C.雌激素 D.生长素 E.甲状腺激素
2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____ A:心房收缩的初级泵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血液的重力作用 D:肌肉泵作用
23、破坏下列哪一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A:边缘叶
B:中脑网状结构 C:延脑背侧区 D:下丘脑外侧区 E:下丘脑腹内侧核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A.经血传播 B.性传播 C.母婴传播 D.粪口传播
2、腹腔积液产生的原因为
A.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渗透压升高 B.低蛋白血症
C.淋巴液生成增加
D.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
3、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的肿瘤有 A.肾母细胞瘤 B.网膜母细胞瘤 C.骨母细胞瘤 D.神经母细胞瘤
4、血浆中能结合运输胆红素、磺胺等多种物质的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运铁蛋白 C.铜蓝蛋白 D.纤维蛋白
5、下列哪些属于变异型的R-S细胞 A.陷窝细胞 B.泡沫细胞 C.爆米花细胞 D.镜影细胞
6、在一定血压范围内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靠____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多种调节
7、下列关于TATA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操纵子的第一个结构基因处 B:属于负性顺式调节元件 C:能编码阻遏蛋白
D:发挥作用的方式与方向无关 E:能与RNA聚合酶结合
8、下列选项中,符合tRNA结构特点的是 A:5’-末端的帽子 B:3’-末端多聚A尾 C:反密码子 D:开放读码框
9、细胞在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____ A:为零
B:约为K+通透性的2倍 C:约为K+通透性的1/2 D:约为K+通透性的1/100~1/50 E:约为K+通透性的1/1000
10、栓子的最确切定义是 A: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 B:阻塞血管的液态物质 C:阻塞血管的固态物质 D:阻塞血管的气态物质 E:阻塞血管的脂肪
11、肝硬化患者出现血性腹水,应首先考虑肝硬化合并 A:自发性腹膜炎 B:继发性腹膜炎 C:结核性腹膜炎 D:原发性肝癌 E:血液系统疾病
12、当刺激感受器时,如果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
A:传导阻滞 B:衰减性传导 C:疲惫 D:适应
13、下列关于酶的Km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时的底物浓度 B:不能反映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C:对有多个底物的酶,其Km值相同
D:对同一底物,不同的酶有不同的Km值
14、冈崎片段是指
A:复制起始时,RNA聚合酶合成的片段 B:两个复制起始点之间的DNA片段
C:DNA半不连续复制时出现的DNA片段 D:DNA连续复制时出现的DNA片段 E:coli复制起始点oriC的跨度为245bp片段
15、ABo血型的分类是根据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6、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 A:呼吸肌运动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D:气体的分压差 E:以上都不对
17、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____ A:人体血压稳定
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 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18、老年人高血压中部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原因是 A: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B:合并肾动脉狭窄 C:大动脉弹性减退 D:阻力血管张力增加 E:心排血量增加
19、肝中富含的LDH同工酶是 A:LDHi B:LDH,C:LDHa D:LDHs 20、中度持续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则是 A:长期口服5-10mg强的松 B:长期吸人二丙酸倍氯米松
21、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 B:k+通道开放 C:CA2+通道开放 D:mg2+通道开放 E:Cl-通道开放
22、下列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中,与化生密切相关的是 A:子宫内膜样腺癌 B:浆液性腺癌 C:透明细胞癌 D:鳞状细胞癌
23、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____ A:因子Ⅰ B:因子Ⅱ C:因子Ⅳ D:因子Ⅹ
第二篇:情绪心理学笔记珍藏版
情绪心理学笔记(孟朝兰)1.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2.情绪在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论据:1情绪作为适应的手段,起着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作用2情绪作为一种状态,经常存在于脑的活动过程中3情绪作为一种特质,为构筑人格的框架增添重要的成分4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源
3.情绪的功能: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2情绪是唤起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4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手段 4.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主张使人激动的外部事件所引起的身体变化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
5.新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观1情绪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和表情2开始重视情绪行为产生的外因,如对外界刺激的知觉3动机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4知觉可以是无意识的过程,是情绪的引发源,但不是决定因素5注意到意识层中的内容6丰富了对情绪各成分的认识,承认情绪不只是能量,还包括表情,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的组合物
6.探索情绪基本性质和机制的途径包括心理学的,神经学的和行为学的7.情绪在神经学上的划分1一类水平反射性感情反应2二类水平一级情绪3三类水平高级情感
8.情绪脑的主要结构涉及杏仁核和以杏仁核为核心的广泛连接的神经环路:前额叶皮层,包括眶额回皮层,扣带回皮层,特别是前扣带回皮层,下丘脑,杏仁核,腹侧黑质,隔区和中脑边缘核团等部位。
9.丘脑-杏仁核投射是一条“小路”,或称捷径,丘脑-皮层-杏仁核投射是一条“大路”或称为“绕行路”双通道作用在于1“捷径”通道保证更快地检测来自环境的威胁刺激;对低等动物检测环境有重要作用2“捷径”对信息的评价是初步的,它对大声刺激在细胞水平上就足以惊醒杏仁核预示危险3双通道像是一个干扰装置,通过杏仁核-皮层投射使皮层转移并集中注意于外界的危险刺激。
10.情绪环路的路径是:情绪刺激从感官经感觉丘脑皮层携带信息首先到达杏仁核并立即触发先天性粗略的情绪。同时刺激从感官经感觉
丘脑皮层呢过到达前额叶等交级区域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向下传递到杏仁核产生精细的情绪以及对刺激事件意义的意识。
11.脑的最初情绪系统1寻找-期望系统2狂暴系统3恐惧系统4育幼系统5痛苦系统6愉快系统
12.体验:情绪在意识层面上的感受。情绪体验就是达到意识觉知水平的脑的感受状态。
13.人类的情绪体验在心理上有着多水平的整合,它可以发生在感觉水平,也可以发生在认知水平;可以发生在意识下水平,也可以发生在意识上水平;可以发生在非语词意识水平,也可以发生在语词意识水平。换言之,人类的情绪体验可以在意识水平上出现,也可以在意识水平下出现。
14.表情是情绪的外显行为,体验则是情绪的心理实体。15.情绪体验和外显表情的先天一致性,内在体验与外显表情在社会交往中整合 16.外显表情与内在体验的整合可归纳如下:1表情是情绪信息的携带者。表情的内导与外导是人际感情交流的工具。表情外导是体验的外显行为,内导加强或削弱情绪体验。2体验由环境影响通过表情动作的复合内导刺激所引起。体验是带有特定色彩的一种感觉状态,体验在情绪系统中起核心作用,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3体验 的自我觉知使人脑内的感情性信息与认知的高级功能相联系。
17.反馈理论可分为维度假设和类别假设
18.面部表情的社会化1面部表情的复杂性2面部表情的随意性3文化差异影响情绪表达
19.论述文化差异影响情绪表达: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同步的,由于地区隔离和语言上的差异,文化,习俗和教育逐渐分化而各有不同。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中,尽管基本情绪的表情是泛人类的,但情绪的信号作用仍然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民族之间,人么通过表情传递可以达到相互了解,但是在某些局部的、个别的或极端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排除语言交际的作用,人么之间的某些表情信号可能是不相通的。
20.由感情反应所形成的图式,即被充予了感情的图式,或被称为热图式,另一种是对没有引起过感情反应的物体所形成的图式,即中性图式,或称冷图式。21.非情绪性刺激的转化有刺激并列,刺激构造,刺激的语义解释
22.影响记忆准确性的条件1发生的事件必须是突出的,发生时有强烈情绪伴随着的2生活中关键时刻的关键事件,如转折点,某阶段的开始或在以后生活中起工具性作用的3事件是独特的,不会与其后发生的类似事件相混淆。
23.结论--------------P106 24.情绪在儿童生存和生长中德意义1情绪是早期儿童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2情绪是儿童应对社会生活情境的能力来源3情绪是组织儿童认知活动的心理激发者 25.导致儿童痛苦的诱因是1与亲近的人的分离2失败3遗弃
26.恐惧发展经历1本能的恐惧(0~4个月)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6个月)3陌生人恐惧(6个月到2岁)4预测性恐惧(2岁以后)27.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基本过程1无分化社会性反应阶段(出生至2个月)2分化性社会化能力发展阶段(1~2个月至6~7个月)3依恋特定对象的持久感情联结发展阶段(7~24个月)4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4~30个月以后)
28.第一位把好奇心视为心理构成的学者是本能论者麦独孤
29.兴趣不同于惊奇-------------
30.兴趣的意义1兴趣在人际间传递有益的信息2兴趣在建立和维持人际联系中起作用3兴趣有利于有机体的生理激活4兴趣为人提供观察、探索、追求和进行创造努力的可能性5兴趣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31.真正的快乐来源--------------
32.快乐的功能1快乐增进人际间的社会联结2快乐增强人的自信3快乐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
33.快乐的调节机制1设定目标2设定目标的策略3个人自我效能感4个人条件与客观标准之间的差距5社会供给
34.痛苦的功能1痛苦表情能引起他人的同情和帮助2痛苦是一种可以忍受的情绪3痛苦有利于群体的联结 35.诱发恐惧的心理原因分为天然线索和文化影响 36.情绪、行为与目标联系的途径:情绪是行为与目标之间的中介;以情绪为中介的行为与达到目标之间,更重要的是不可避免地与目标有关的信念和期待相联系 37.情绪社会化的途径:直接教导、间接教导、期望交流 38.情绪社会化发展模型1惟我型2行为型3社交中心型 39.基本情绪被界定为先天的、在进化中为适应个体的生存演化而来的一种情绪,每种具体情绪都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具体情绪可以在没有认知参与下自发地发生。复合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并在社会情境中经过自我的认知评价而派生出的情绪;每种复合情绪均以个体的认知评价为中介,由构成自我的文化结构的渗透而形成40.爱分为激情爱和陪伴爱,爱包括五种情绪的原型:爱与快乐和怒、怕与悲伤。41.激情爱的发生条件:1失去安全感2失去自尊感3焦虑4剥夺
42.陪伴爱的形式1母婴陪伴爱2夫妻间的伴侣爱3陪伴爱的升华
43.敌意:1敌意由愤怒转化而来2敌意是愤怒与厌恶和轻蔑的结合44.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45.情绪调节依据调节努力的程度分为减弱型调节、维持型调节和增强型调节 46.格鲁斯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在情绪发生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情绪调节,即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 47.情绪调节的策略1认知重评2表达抑制
48.情绪理论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把情绪过程分解为表情和体验,以其在神经生理上行动的轨迹。包括下列三个集中点1动机-分化理论同认知-评价理论相对立,明确提出情绪的作用问题,向情绪的副现象论提出了挑战。它发挥了关于情绪适应性功能的论点,提出情绪是基本动机的醒目命题2继承和发展达尔文关于表情的学说,认真对待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的通讯作用和面部反馈对情绪体验发生的机制问题3从进化的观点引申出情绪的分化观,深化了各种情绪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观点。
49.理论评价,优点:该理论是当前最完善,最有价值的理论,既继承了情绪有生物成分和进化价值的观点,又重视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结构等对情绪的知觉作用,他强调情绪受主体认知功能的调节,是一种较全面的理论,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集中点;不足在于1该理论夸大了情绪在人格系统中德作用,人也不是由情绪所驱策的奴隶2把基本情绪都看成是先天的,具有明显的遗传决定论倾向,情绪尽管具有先天的神经生理基础,情绪产生时神经激活会导致
相应的面部姿势活动,但并不能说情绪的表达是后天习得的3强调与传统外周理论对立,其实不然,它主张情绪产生于面部肌肉模式运动的内导反馈面部表情行为是情绪体验的反馈激活器,这与外周理论强调情绪产生于内脏,腺体,血管得变化实质上并无不同,两者都主张生理变化导致情绪,都忽视了认知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面部表情的反馈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或削弱某种情绪,但它只是情绪的伴发生理论吸纳想和副产品4该理论设计的领域过于庞大,层次分析过多,并经常是推测性的,缺乏实际依据。
情绪心理学(另一
份)
单项选择:
1、提出情绪三维学说的是冯特。
2、经常被用来描述社会性高级感情,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感情性反映叫做情感。
3、詹姆士首先提出了情绪的发生与身体变化相联系的观点。
4、佛络伊德把情绪放在他的基本概念中,也就是把情绪放置在内驱力和无意识框架内。
5、伊扎德认为情绪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核心作用。
6、在突然发生的情况下直接产生的情绪反应是反射性情感反应。
7、情绪在神经学上第三类水平划分是高级情绪。
8、情绪在意识层面上的感受被称为体验。
9、情绪体验具有泛人类性,是指情绪体验具有不变性。
10、情绪的外显行为被称为表情。
11、不同文化民族人类的基本情绪表情是一致的。
12、婴儿前语言发育阶段的基本情绪表情是先天的。
13、涉及情绪的记忆会使回忆的准确性增加。
14、在外来信息与认知活动之间,情绪起着中介作用。
15、沟通成人与婴儿交往的媒介是他们之间心理通讯,这种心理通讯的最初信号是感情性信息。
16、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是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17、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分化性社会化能力发展阶段发生在1——2个月至6——7个月。
18、选择性注意发生在新生儿时期。
19、自我把精神宣泄用于抑制过程,形成一种反宣泄作用以抑制那些不被接受的本我的精神宣泄。
20、第一位把好奇心视为心理构成的学者是麦孤独。
21、人们生活在舒适条件中感到愉快是感觉愉快。
22、快乐的原型显示为额头平展、眼睛闪光而微眯,面颊上提;嘴角后拉、上翘如新月。
23、儿童从观察他人的情绪而不是根据自身的体验表达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属于行为型。
24、情绪社会化的途径有直接教导、间接教导期望交流。
25、情绪社会化指人在长期与他人的关系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
26、下列属于复合情绪的是恋爱。
27、焦虑是人受到威胁和处于危险情境中的退缩或逃避的体验和行为。
28、敌意是愤怒与厌恶、轻蔑的结合。
29、激情爱的后果有爱的代价和爱的回报。
30、依据调节努力程度,可以将情绪调节分为减弱调节、增强调节和维持调节。
31、安慰自己不要生气,是小事,无关紧要属于认知重评,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调整的策略。
32、你的情绪被一个热烈的群体性公益活动场合所激起,增强了你的热情,这就属于反应调整。
33、移情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产生的情绪性反应。
34、虚拟内疚理论的创始人是霍夫曼。
35、自豪认为是一种必要的良好的正性情绪,产生于对其体行动的成功结期待果的认知评价。
36、爱的五种情绪原型有:爱与快乐和怒、怕和悲伤。
37、研究表面人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即趋向积极。
38、不同学习焦虑水平学生在能力归因倾向向上有显著差异反映了学习焦虑水平对归因起的指导作用。
39、情绪的重要功能不包括持续性。
40、情绪与记忆的关系不包括下列哪个特点持续性。
41、任何情绪的生成都是有原因我们把这种原因称之为诱因。
42、运动员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由积极的参赛欲望,精神饱满,力量增强,身心协调,这是一种运动振奋情绪体验。
43、在跳伞、登山、赛车等危险的运动项目中,冒险行为与下列那种唤醒水平有关极高。
44、下列哪个理论否认中等唤醒水平较低或高的唤醒水平而言,更有利于操作这一看法是最佳状态焦虑理论。
45、过渡应激实质上是一个
人对哪种认知消极评价的结果,环境。
46、反社会情感犯罪的特点不包括不稳定性。
47、当人在升学、就业、加等要求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时,引发的报复行为是由失望所导致的犯罪。
48、易于发生冠心病的人格特征A型人格。
49、具有高控制的人使用哪种控制威胁性诱发的负性情绪正性想象。
50、习得性无助状态是由塞林格曼提出的。
51、贝克的复合认知模式解释抑郁时,认为人们是按照下面的哪项去判断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图式。多项选择:
1、情绪心理学的创始人有达尔文、詹姆士、佛洛伊得。
2、属于认知情绪理论的有阿得诺的评价——兴奋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林和诺尔曼的信息加工学说。
3、情绪由身体变化的、有意义的体验、认知成分构成的。
4、母婴依恋可分为安全性依恋、不安全——反抗性依恋、不安全——回避性依恋。
5、本我、自我、超我都能对精神宣泄起作用。
6、亨特的内在动机包括的因素有环境刺激因素、情绪唤醒因素、认知评价因素。
7、惧怕的诱因有分离、失败。
8、快乐的功能有快乐增强人的自信、快乐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快乐增进人际间的社会联结。
9、下列属于基本情绪的是愉快、悲伤、愤怒、恐惧。
10、陪伴爱的形式有母婴陪伴爱、夫妻间的伴侣爱、陪伴爱的升华。
11、焦虑的发生经历着一系列的脑的活动包括自主性生理激活、选择性注意、无意识知觉加工、期望评估。
12、情绪的自我调节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调节的方式包括控制调节、预期调节、探索性调节。
13、阿尔伯格通过研究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道德判断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道德判断的发展与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关、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虽然不能改变道德发展的顺序,但可以影响发展速度。
情绪追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制约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绪追求与教学的可接受性、情绪追求与学习动机的内化、情绪追求与学生的意志努力、情绪追求与学习行为的自我调节。
14、从外部因素看高中焦虑着将更多的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
15、表演艺术的种类包括抒情、叙事。
16、情绪记忆的特征主要有形象性、偶然性、可变性。
17、运动竞赛的特点包括结果的不确定性、紧张激烈的竞争性、突出的社会功能。
18、运动员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体验,包括着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9、下列那些因素的作用,会影响到比赛的发挥唤醒水平、注意的范围、情绪体验的性质、技能水平和经验。20、情绪型犯罪的人的消极情绪具有的特点包括表面性、非原则性、高强度性。
21、下列哪些情绪、情感与犯罪有关自卑感、爱、希望与失望、妒忌。
22、自卑感容易在个体太敏感、他人的负强化下产生。
23、情绪的三级水平包括原始情绪、基本情绪、社会化复合情绪。
24、抑郁症的核心情绪是痛苦、忧伤。
25、认知论对情绪的核心情绪思想是,认知是下列哪些内容的决定性因素行为、心境。填空
1、情绪代表着感情性反应的过程。
2、情绪与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间互相交往的通讯智能。
3、弗洛伊德认为情绪是受无意识控制的,但都是在意识中发生的。
4、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
5、情绪所携带的特定情绪色调永远不变,这意味着情绪体验的泛人类性。
6、情绪监控和认知加工是脑的心理功能的核心机制。
7、情绪不仅在量上影响认知,而且影响认知的结构。
8、人性学理论强调学习和互动两者对情绪的后果和适应作用。
9、享乐主义根据情绪的享乐性质,把情绪界定为,人们的需要和期望决定情绪反应的方向。
10、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是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11、情绪感染是早期婴儿情绪交流的基本媒体和首要对象。
12、笑是婴儿出生后发出的第二个有效信号。
13、情绪是长期积沉在神经系统和脑机构中的一种最有用、最有效的独特属性。
14、兴趣的基本情绪的性能有适应性和动机性品质。
15、兴趣的原因既可来自外界,也可来自内部的想象和记忆。
16、马络斯认为在即兴和灵感阶段中,个体被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所激活。
17、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成分——快乐能对紧张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18、痛苦作为一种动机力量,驱使人去应付和改变导致痛苦的因素,以改善人的处境。
19、恐惧可能是习得的,还可由想象或认知过程诱发。20、基本情绪依赖于杏仁核环路、人类前额叶腹测区域损伤导致失去感受复合情绪的能力。
21、情绪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婴儿的工具性模仿、幼儿的情绪变式和社会情景关系的内化。
22、爱可以分为激情爱和陪伴爱。
23、自豪被认为是一种必要的和良好的正性情绪,产生于对其体行动的成功结果的认知评价。
24、情绪调节的复杂性是由脑核心边缘结构与额叶新皮层的神经通路极为复杂作用的结果。
25、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
26、认知调节是通过改变认识而进行的情绪调节和不良调节。
27、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28、情绪的外部表现为表情。
29、虚拟内疚理论的创始人是霍夫曼。
30、一般来说学生的意志努力总是在符合积极情绪追求的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31、学习焦虑作为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并指向未来的情绪预期反应是联系过去与未来、可能与现实、计划与行动的心理纽带。
32、兴趣因具有独特的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神经生理学而被视为人类的基本情绪。
33、再创造时的情绪必然会受作品的制约和限制。
34、竞赛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信号功能和组织功能。
35、耶克斯——道森定律认为,运动成绩与运动员负情绪激活水平呈倒U形曲线。
36、对运动员来说,典型的应激情境是比赛。
37、产生了破坏性应激的内部原因是消极性思维。
38、反社会情感指相对于正常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性质相反的情感。
39、情绪性犯罪行为特征包括盲目性、冲动性、戏谑性、隐蔽性、情绪性和残暴性。40、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的情绪。
41、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42、个人企图控制体验愿望之所以不起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主系统活动的过度激活与中枢过程的割裂。
43、工作——努力模式与应激-痛苦模式是产生高能量
激活的两种模式。
44、快乐是人的生活和心理和第一需要和需要满足的标志。判断题:
1、情绪过程和认识过程一样都是脑的功能。对
2、环境刺激能直接决定人的行动。错
3、达尔文是情绪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对
4、冯特的心理学观点重视感情在意志中的作用。对
5、海马在确定感觉事件意义上起重要作用。错
6、在确定是感觉事件的感情意义上起重要作用的是杏仁核。对
7、情绪的不变性是指每个人的情绪是一致的。错
8、动物没有情绪。错
9、人类的面部表情由大脑中的不同区域控制。对
10、人类的面部表情是遗传的。错
11、涉及负性情绪的记忆会降低回忆的准确性。错
12、物理刺激直接产生感情性反应,可能是无条件的,也可能是有条件的。对
13、从行为趋势中推演情绪的研究方法,成为研究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手段。对
14、基本情绪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出现,它们的出现有时间的顺序,个体显现的时间也没有差异。错
15、新生儿发出的第一个有效信号是哭。对
16、情绪的进化和分化同脑的进化和分化同步。对
17、兴趣趋势注意有特定的指向性,许多不相关的刺激从而可以被筛选掉。对
18、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产生快感,称为感觉愉快。错
19、人们在玩笑和娱乐中产生的快感,称为趋力愉快。错
20、恐惧是最有害的情绪,强烈的恐惧所产生的心理震动会威胁人的生命。对
21、痛苦的诱因有分离和失败。
22、儿童从观察他人的情绪而不是根据自身的体验表达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属于唯我型。错
23、不同的情绪行为可用于达到同样的目标,同样的情绪行为也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对
24、愉快和悲伤、依恋和恐惧都属于基本情绪。错
25、恋爱对象的选择在类型上必然是一对一的关系。错
26、激情爱仅仅发生在两性之间。错
27、敌意是愤怒与厌恶和轻蔑的结合。对
28、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错
29、情绪的自我调节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错
30、反应关注调节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包括对情景的选择、修改,注
31、意调整以及认知策略的改变等。错
32、每个人的品德特制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错
33、品德是个人性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对
34、情绪与情感是相同的概念。错
35、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道德情感上的认同向道德观念的应当过度过程。对
36、低中焦虑者的能力归因倾向显著高于高焦虑者,低、中焦虑者的心境归因倾向显著高于高者。对
37、个体是不情愿轻易为失败承担个人责任的,除非失败的内在特点较为明显。对
38、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过程中,需要借助动机来调节学生的意愿,使之与社会要求相切合。错
39、情绪记忆的特征表象在形象性,偶然性,可变性。错
40、创作心境是指当主体产生一种爆发性的,强烈的而短暂的冲动。错
41、兴趣是一种经常与快乐交替出现的正情绪。对
42、利普斯认为移情是一种内模仿。错
43、运动竞赛的结果主要是由实力所决定的,所以比赛一定和预期相符合。错
44、到U型曲线假说认为,唤醒水平越高,运动员的表现就越好。错
45、焦虑的特异性会随不同的体育项目而转移。对
46、放松训练用于比赛时,要有一段时间间隔,否则就会影响比赛。对
47、自卑感往往不会直接引发犯罪。它总是转化为挫折感后才会引起犯罪。对
48、心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为,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具体对象。错
49、应激引起的犯罪较多是发生在过失犯罪中的。对 50、情绪与疾病的关联总是直接的。错
51、情绪是一个复杂,分等级的过程,不能把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放在单一水平上进行分析。对
52、情绪既可以具体的单一情绪起作用,也可以以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发挥影响。对
53、精神性抑郁症主要是外源性的,由环境压力引起的应激所导致的。错
54、快乐是可以自发产生的。错
名词解释:
1、依恋:是本能的反应,由环境中的合适刺激所引起,是一种对维持婴儿生存和安全具有直接意义的行为控制系统。
2、社会性参照的特异性是指成人发出的情绪信号成为儿童理解和行为的参照系。这种参照系把婴儿引向发布信号的对象、指向环境特殊事件。
3、精神宣泄是1938年布瑞尔(Brill)在解释弗络伊德的“besetzung”概念时引进精神分析学文献的。它的含义是能力的释放。
4、情绪社会化:指人在长期与他人的关系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
5、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基本情绪的对象指向情绪的多元复合的产物,它们依赖于意识评价。包括关爱、恋爱、愤慨、焦虑、傲慢等。
6、内疚的体验产生于个体评价自己的行为导致失败或导致伤害了他人。
7、傲慢:傲慢通常被认为来自得到表扬、奖励或报酬给予自我的放大了的自信。
8、情绪调节的个性特征:是指情绪调节过程或情绪调节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9、情绪修正:情绪修正是通过改变和修正诱发情绪的情境的某一个方面和特点,而使情绪发生改变的努力和策略.10、控制调节:控制调节是短时的心理或生理状态调节的工具行为,可以发生在一定程度的自动过程之中,也就是一定程度的自发的自我控制.11、移情是对他人的情绪状态引起的基本情绪反应。
12、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转换为个体内在需要和动机的过程。
13、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极为普遍的反应,它一方面反映R学校教育中的现实竞争压力以及学生再次遭遇失败、挫折的担忧、恐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对特定学习结果的情绪性预期,因而通常以状态的形式构成学生竞争的情绪背景。
14、归因倾向: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纳为内控或外控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
兴趣是一种经常与快乐交替出现的正情绪。
15、创作激情是指当主体产生一种爆发性的、强烈的而短暂的冲动时,情绪处于一种高强度的状态。
16、耶克斯.道森定律:唤醒水平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激活的不同状态。倒U型假说认为,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这一理论也被称为“耶克斯.倒森定律。
17、唤醒水平: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
18、情绪性犯罪:又称情感性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19、反社会情感:指相对于正常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性质相反的情感。20、自卑感:指一种自我评价较低,自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萎缩甚至是灰心的复杂情绪。
21、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引起的高度紧张和带有压力的情绪。
22、习得性无助:塞林格曼提出了一个包括学习和认知理论对抑郁的解释,并建立一种很有影响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其要点在于:抑郁是习得性无助的结果。当人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情境是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时,产生一种无助感,从而被动的接受这一情境的压力而陷入抑郁。
23、心理疲劳:心理疲劳是身体和心理疾病的信号。它是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和反复出现的不良情绪刺激的积累而形成的。
24、图式:贝克认为,在人的信息加工图式中,有一个由认知所决定的如何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和世界的复合“图式”。人们经常按照这一图式去判断自身和周围世界。
简答题:
1、简述情绪的功能。答: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2情绪是唤起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4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手段。
2、简述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
答1阿诺德把环境影响引向认知,把生理激活从自主系统 推向大脑皮层。通过认知评价——皮层兴奋的模式,把认知评价和外周生理反馈结合起来,并据此强调,来自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主体评估情境刺激的意义,才能产生情绪。
3、简述情绪调节对记忆的影响。
答情绪调节海马的记忆功能可能有多种机制,只有其中一部分与杏仁核有关。情绪调节使海马功能得到加强。这种加强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当事件被编码之后的一段时间,海马的记忆会变得更长久。因此,对情绪或中性刺激在编码时间过程的不同点上,影响记忆的强度有所不同。
4、简述面部表情社会化的含义。
答随着内外刺激的持续作
用,由感觉输入诱发的情绪和表情,逐渐显示类别的增长和强度的变化,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既表现在基本情绪类别上更多的成熟和显现,增长着它们的适应性功能,又表现为面部表情的社会化。//面部表情的社会化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1面部表情的复杂性,随着儿童的身体、认知和语言的成长和发展,地理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儿童的基本情绪数量在增长,并产生维量上的变化和复合化;2面部表情的随意性:鉴于面部表情是通过骨骼肌系统的随意运动而实现的,随着儿童的成长,表情因情境,人际关系和个人特征的不同,表现上的随意程度之增大。情绪和表情从它以有的先天反应的特性转化为对社会情境事件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3文化差异影响情绪表达:尽管基本情绪的表情是泛人类的,但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同步的,所以情绪的信号作用仍然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5、简述情绪对记忆的影响。答人倾向于保持正性情绪而忘掉负性情绪,从而与正性情绪相联系的信息储存得到再编码的机会与负性情绪相联系的信息提取。而且,对正、负性情绪的认知结构可能有所不同;在认知系统里,正性情绪材料比负性情绪材料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精细的加工,而负情绪缺乏“修补负性心境”的结构。很多实验也证明:涉及情绪的记忆会增加回忆的准确性。
6、影响情绪调节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情绪调节的因素有:气质和依恋类型。
7、情绪的分化要点有哪些? 答情绪的分化要点有:通过骨骼肌随意运动系统实现的面部运动模式的分化;面部运动模式在进化中储存与皮层下神经结构;面部表层的皮层反馈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8、快乐的功能有哪些? 答1快乐增进人际间的社会联结;2快乐增强人的自信;3快乐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
9、简述综合理论取向的三种情绪的划分。
答1基本情绪:基本情绪是先天的,在人类社会是普遍的。它包括愉快和悲伤、愤怒和恐惧。2对象指向情绪必然与一定的已知对象联系着。如依恋、哺育、性要求、厌恶和拒绝。3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基本情绪和对象指向情绪的多元复合的精致产物,它们依赖于意识评价。包括关爱、恋爱、悔恨、愤慨、焦虑、傲慢等。
10、愤怒的原因有哪些? 答1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常是愤怒的来源;2情绪本身也能成为发怒的原因。
11、简述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答1维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2良好的调节促进心理健康;3情绪的自我调节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12、简述移情的的道德功能。答:1移情于道德价值观2移情于道德判断3移情于道德行为。
13、简述情绪追求的教学意义。
答1 情绪追求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影响,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学生最容易在适合其情绪追求的各种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动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导动机常常与某种能给自己带来即时的积极情绪体验的情境性活动相联系。因此我们应情绪追求的内在驱动和自我调节功能,加强教学过程本身的情绪吸引力,使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积极满足,从而使其学习动机能从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2情绪追求的“趋乐避苦”特性和自我调节功能及其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影响,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学生不能从学习过程本身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那么他势必会到学习过程以外去寻求这种体验。因此,要想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或转变“差生”,一个重要的方法或基本的前提,就是能使他们从学习过程本身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3 情绪追求是把“双刃剑”,在强调情绪追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对情绪追求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之引导到教学目标所指引的方向上。
14、简述演员是怎样进入角色的世界,把握角色的情绪的。
答:1对于演员来说,通过认知作用,将自身的情绪转换成角色情绪,也是决定演出的优劣成败的必要条件。演员在生活遭遇中有自己的情绪,除非巧合,这种情绪与他所扮演的角色情绪不会完全一致,甚至会全然相反。2换起情绪记忆在情绪与创作中,很重要。在表演艺术中总要注意。3气氛渲染在叙述类表演艺术中,演员的表演不是孤立进行的。他受到由导演和服装、道具、美工人员营造的氛围的影响,更与同时登场的其他演员相互感染,这一切对角色情绪的调动都非常重要。
15、注意是怎样影响到运动员的表现的答一般研究承认唤醒水平与
注意范围有密切关系,运动员掌握和控制注意过程的能力显然对其运动成绩至关重要。此外,注意指向也对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有很大影响。个体的技能水平和经验的差异也可能会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这在倒U型假说中并未得到说明。
16、如何预防情绪性犯罪? 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恰当评价自我;培养积极的自我体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维持健康发情绪状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作用,促进矛盾及时解决。
17、情绪与疾病的关系。答情绪作为疾病的诱因,情绪既可以作为致病的前提条件起作用,也可以与疾病之间发生间接的作用。情绪作为疾病的结果。同疾病有关的直接的生理联系或间接的认知或行为联系所引起的情绪有可能成为疾病的原因。情绪过程对广泛范围的刺激发生敏感,但并不必然引起疾病。
论述题:
一、试述情绪的动机主义理论。
答1情绪的动机理论:A赫尔的动机观点:赫尔认为生理需要驱策有机体行动的过程是:内驱力激起有机体习惯行为的强度,使之成为反应势能。B汤姆金斯的情绪动机理论:汤姆金斯强烈的反对了把动机与内驱力等同的观点,特别强调情绪的动机作用。C冯特的意志论:“简单的”意志行为起源于原始感情,可以引起冲动,如好奇:“复杂的”意志可以引起有意行为和选择行为。2情绪的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思路来自达尔文的适应原则,情绪是为有机体的生存服务的。功能主义描述的情绪的适应性在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二、论述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一般结论。答:1从认知对情绪的影响方面来看:首先,从情绪——认知关系的机制上看,认知加工过程对情绪的影响是在认知从低级的,无条件刺激或说感觉水平上到高级的、意义评价水平上发生的,其中包括知觉初级加工、记忆提取、语词概念分析等不同等级的加工方式。这些认知加工的不同水平制约着情绪的等级水平,受年龄、感性/理性差别的制约。认知与情绪二者的发生统一在它们整合的神经结构的操作之中,以及发生在不同的神经结构的操作之中。其次,从刺激物的性质上看,刺激物与个体的关系之间的影响上
制约着所发生的情绪的本质。2从情绪对认知的作用方面来看:首先,情绪作为一种脑中持续存在的状态,从整体上影响信息加工的发动、干扰和结束。这意味着情绪的适应性价值和组织性作用随着对人的认知加工和行为反应发挥作用。其次,情绪随时通过心理的各种操作方式监视着个体对环境的反应,实现着人类的基本生理满足和社会活动需要。个人的一般行为、接受文化熏陶与道德教育、艺术欣赏或经济活动,均在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之中实现。由此可见,人类之所以成为人,是通过在进化和实践中形成的脑实现的。脑的独特的心理功能是人类的主宰;情绪监控与认知加工是脑的心理功能的核心机制。
三、试论兴趣对个性倾向发展的影响。
答:兴趣各维量的阈限有先天个体差异,也因情境和所从事活动和教育训练的影响而改变。人的兴趣和认知的相互作用经常导致一种恒常而稳定的兴趣——认知倾向。兴趣——认知的个性倾向有以下几种类型:逻辑思维优势型;操作活动优势型;感情体验优势型;社会交往优势型。
四、试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痛苦。
答: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是生活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饱受痛苦的人需要慰藉、同情和帮助,以便找到和消除引起痛苦的来源。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相互关心和同情的感情联系,不仅能帮助人们解除痛苦,密切联系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塑造人、影响人的成长。对经受痛苦体验的人施以训斥或惩罚将使其痛苦加剧。
五、举例说明文化对情绪的影响。
答1社会的约束性特征。人们的情绪由认知解释和符合一般规则的思维所制约,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因而,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是一种有形无形的大背景,他使人们的情绪在特定情境中,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恰当的表达。2文化与复合情绪。复合情绪依赖于意识的认知评价,它们被社会规则所规范,因此对它们的体验依赖于社会结构。它们也依赖与基本情绪和对象指向情绪。而有些复合情绪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定型的。
六、试述情绪在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的丰富内涵。答案要点:1学生主体意义的建构。2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七、试述情绪追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制约或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情绪追求与教学的可接受性。2情绪追求与学习动机的内化。3情绪追求与学生的意志努力。4情绪追求与学习行为的自我调节。5情绪追求的教学意义。
八、论述创作激情与创作心境之间的关系。
答:任何情绪都有不同的强度,艺术创作中,当主体产生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冲动时,情绪处于高强度的状态,也就是有了创作激情。而当主体情绪比较微弱、平和,却又比较持久,并带有渲染性时,可以说是处在一种创作心境中。激情对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调动个体的巨大潜能,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一方面,人对高强度情绪激起的生理反应不可能长时间忍受,另一方面,激情爆发时大脑皮层对情绪中枢的抑制机能被兴奋机制所遏制,个体的理性分析能力会急剧减弱,而这对于较长,较复杂作品的创作的不利的。这时候个体需要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创作心境。需要进入的是一种艺术沉思的境界,以便运用匠心来梳理、解决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激情与心境并不矛盾。在持续的心境中可能突发激情,随后又恢复到心境。而在不同作者、不同样式作品的创作中,情绪的强度表现也不一样。
九、注意是怎样影响到运动员的表现的?
答唤醒水平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倒U型假说认为,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这一理论也被称为“耶克斯——道森定律”。该假说认为,运动成绩与运动员的情绪激活水平呈倒U型曲线关系。倒U型假说第二个理论预测,涉及任务难度对唤醒水平与运动员的成绩关系的重要作用。1情绪体验的性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不是唤醒水平的高低,而是运动员怎样感知造成焦虑的运动情境以及怎样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处理比赛压力。2注意范围。一般研究承认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有密切关系。运动员掌握和控制注意过程的能力水平和经验的差异也可能会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这在倒U型假说中并未得到说明。//每个个体有一个自己的理想机能区段。当焦虑水平处于这一区段时,可获得最佳操作。该理论否认中等唤醒水平较之低或高的唤醒水平更有利于操作,而强调个体差异。它认为,不同的运动员有不同的最佳状态焦虑,即运动员能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竞技
水平的焦虑程度。突变模型行为。
是解释生理唤醒、认知焦虑
十一、怎样认识自我调节与和操作成绩之间复杂关系的健康的关系?
三维突变模型。认知焦虑是答自我调节与健康
(一)提指由于个体对自己能力消极高情绪心理对疾病的发生影评价引起的焦虑。根据该模响的认识。
(二)重视疾病型,当认知焦虑较低时,操发生的社会原因。1心理疲作成绩与生理唤醒的关系类劳。2社会环境大变迁与社似于平滑的倒U型曲线。马会支持不足。
(三)环境目斯腾提出将运动竞赛焦虑分标。人们需要达到的三个目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标:生存目标、关系目标,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自我目标。
(四)情绪调节。面。根据这三个维度各自的快乐是生活和心理的第一需性质,以及它们各自随时间要和需要满足的标志。变化的模式,多维焦虑理论对每一个维度与操作活动的 关系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多
维焦虑理论提示,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可能会对运动员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强度
方向频率观点认为,应当重视运动员对竞赛时焦虑体验的方向性解释,即应当分析他们是将竞赛焦虑体验为积极的、对运动成绩具有促进作用的,还是将竞赛体验为消极的、对运动成绩有阻碍作用的情况。
十、情绪型犯罪的各种负性情绪,类别以及它们与犯罪的关系。
答:
(一)反社会情感与犯罪。1情感的反社会性;2情感的固着性。3情绪的狂暴性,4犯罪人反社会性人格倾向显著。
(二)爱、恨与犯罪。因爱而引发的犯罪行为大多都因为行为人在强烈的爱的情感支配下,无法正确地把握情与法之间的界限,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很多种类的情绪情感都会通过恨这一形式为中介引起报复性犯罪。
(三)自卑、挫折与犯罪。自卑感往往不会直接引发犯罪,它总是在转化为挫折感后才成为引起犯罪的一种情感因素。由挫折引发的攻击性犯罪行为可能直接指向阻碍目的的实现的人或事物,也有可能转向攻击社会中的其他无辜对象。
(四)希望、失望和嫉妒与犯罪。
(五)激情和应激与犯罪,激情犯罪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冲动性、无预谋性和疯狂性的特点,其侵犯手段往往残酷、涉及面广、危害性严重。在应激的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在自身受到侵害和袭击时产生的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在应激状态下所采取的行为有时会超过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从而构成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犯罪。
(六)消极心境和情绪障碍与犯罪。消极心境引起的犯罪主要是行为人长期处于一种比较微弱、持久的抑郁、忧愁与不满的心理状态下,以致在某种外界的刺激下,长期积累的消极的情绪能量转化为直接的犯罪动机而出现的犯罪
第三篇:心理学基础笔记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给一个概念下操作定义,并且发展测量用的测验和技术。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测量到了所需要测量的东西
3.心理学的对象: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同时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是社会群体内个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学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学科性质又具有社会学科性质的中间或交叉学科,也称之为边缘学科。
4.心理学的流派:
①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他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② ⑴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⑵机能主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
立的⑶格式塔心理学 或叫完型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⑷行为主义 美国 华生 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
⑸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 弗洛伊德
⑹认知心理学 美国 奈瑟西蒙
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
⑺人本主义心理学 美国 马斯洛、罗杰斯 20世纪50年代创立。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年代较精神分析学说与行为主义晚,故而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5.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一)适应实践需要,继续分化
(二)提高理论水平,高度整合(三)树立大心理学观
(四)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
(五)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多元与整合现代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研究取向,即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
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六)心理教育的兴起
第二章 脑与心理
1.人的心理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脑是心
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分成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交感神经在唤醒时活动,副交感神经在安静时活动。
3.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植物
性神经(下丘脑是其主要管制中枢)三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
4.大脑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皮层及其覆盖着的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
组成。
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其数量不存在个体差异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存在个体差异
5.大脑分区:左半球:运动性言语中枢—额叶的后下部-布洛卡区;听觉性言语中枢—颞
叶的后下部-温尔尼克区。右半球:躯体感觉中枢--顶叶;视觉中枢—枕叶。
额叶(语言智慧运动中枢)顶叶(躯体感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
6.脑与性别的差异:男女在成熟时间、脑结构、智力方面、语言方面差异
7.脑潜能开发的途径:
(一)保护和利用大脑:①锻炼与大脑 ②睡眠与大脑 ③营养与大脑 ④烟酒与大脑 ⑤疾
病与大脑 ⑥学习、记忆与大脑
(二)脑潜能的开发:⑴大脑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空间
⑵挖掘大脑潜力:①敞开心灵的大门 ②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 ③让
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使大脑不断获得有益的刺激 ④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人类行为一切动力都源起于需要
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
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
3.需要的种类: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按需要起源的角度)生物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
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所指向的对象的角度)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七个基本层次:前四个是(基本需要)后三个是(成长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
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其支持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又称认知和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是指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行为完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来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对称的一切活动。
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3.七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基本需要、成长需要。
5.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动机产生的条件: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6.诱因是指所有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正诱因: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负诱因:驱使个体逃离或回避目标者
诱因期待,也能使需要转化为动机。期待是个体对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动机是行为活动的内在原因
7.动机三个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8.动机冲突:双趋动机冲突(两个有同等的吸引力)、双避动机冲突(同时面临两个具有
威胁的的目标都避开)、趋避动机冲突(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的既好而趋之)
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是同步进行的,目标确立在动机冲突的最后,目标确立是动机冲突的结果。
9.动机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
10.动机理论(有5个方面理论):①强化动机理论--种类:
外部强化和内部(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强化是指凡是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景均可称为强化
成就动机的概念是默瑞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兰德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
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模型
阿特金森讲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的动机—避免失败者。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力求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在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要安排竞争少或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的环境
对学生除了尽可能让他们避免失败,还应立足于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使他们不以避免失败为满足,而应以获取成功为快乐。
③期望理论
④归因理论—韦纳-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内在,稳定,不可控)、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提出。习得性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表现:1.动机降低2.认知出现障碍3.情绪失调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1.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
2.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
⑤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个体成败的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
11.学习动机的激发(重点)(92):①设置合理目标②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③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④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⑤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⑥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⑦增加自我效能感⑧进行归因训练。
第四章 认知过程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征
2.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有意后注意(有无预定目的,需不需要意志努力)
3.注意特征: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4.注意的机制:过滤器模型(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提出)、衰减模型(特瑞斯曼)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的测量
1.感受性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性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数值上反比关系,即E=1/R
1.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感觉出的同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反比关系。刺激增加量△I,原刺激量I,K=△I/I,K为常数,韦伯常数。
6.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①后像—注意发光灯泡几秒,再闭眼,就会感到一个同灯泡
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背景(正后像);再将视线转向白背景,感到明亮背景上有黑色斑点(负后像)。②感觉适应—白天看完电影走到大街时外面明亮的阳光次的睁不开眼,过会就适应了(明适应);从光线充足的大街进入电影院时,起初什么也看不清,过会就可以看清物体轮廓(暗适应)。③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器官)对比--灰色对象在红色背景下,看起来带有青绿色;融合-(不同感受器官)感觉掩蔽现象。联觉是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感觉现象。
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8.知觉特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9.知觉类型(p125)
10.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在0.5秒以内。声像记忆的时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达4秒左右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约15~30秒。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代码方式编码,视觉代码、语义代码和AVL单元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代码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也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方式是意义编码
11.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遗忘规律:遗
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12.影像遗忘的因素主要有:①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②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
容易遗忘。③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的慢;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的慢;熟练的动作技能遗忘的最慢。④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⑤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13.增进记忆的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14.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过程有两个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15.思维的过程:①分析和综合②比较③抽象和概括(抽象是概括的基础)④具体化(是重
点)--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在教学中:1.引证具体事例来说明理论问题2.应用一般原理来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16.(p133)思维的类型:根据物与思维的形态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分:形式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不同分:集中思维、分散思维
17.问题解决过程:①提出问题②分析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18.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①迁移的作用
②原型启发
③定势的作用(是重点)—定式是指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
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它有时有助于问题解决有时妨碍。
④情绪与动机
19.问题解决策略:算法、启发法则
第五章 情绪
1.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2.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 情绪分为五类:情调-伴随感觉而产生的情感、激情-一种持续时
间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情操-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所怀有的复杂情感。
3.情绪性是指一种未分化的、一般的情绪唤醒状态,也常常把它作为恐惧来看待。
一般都认同情商,EQ的主要因素有五个部分:
1自我意识 2自我激励 3情绪失控 4人际沟通 5挫折承受能力
4.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①正确的人生追求②宽广的胸襟③理性地适应生活④寻找身边的欢乐
5.不良情绪的控制(是重点)(p171)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综合症。包括三方面心理障碍:①心境障碍②思维障碍③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不是单一的情绪状态。主要是痛苦,其次是厌恶、轻蔑和愤怒。后三者结合构成敌意。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2.智力不仅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而且情绪在智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智力反应了个体对情绪的有效运用和思考。
3.智力的理论:①因素理论--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群因素论:瑟斯顿 七
种平等的基本心理能力: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计算N、空间直觉S、记忆M、知觉速度P、推理R。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卡特尔 随年龄增长,15岁之前两智力都快速发展,晶体智力达到最高点的时间比流体的晚,流体在40岁以前就开始下降,晶
体在年老时还保持较高水平。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弗农、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吉尔福特③信息加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 七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三元智力理论-滕博格 三部分控制的理论:成分智力、背景智力、经验智力。
4.常用个体智力测验:①斯坦福-比纳量表 智商是智力年龄与识记年龄之比,也称比率智
商,IQ=MA/CA*100②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S
5.创造力-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对发散思维的质量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方面
衡量。
6.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①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家庭、学
校)②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改革评价机制、改革现有课程、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③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智力激励法(脑风暴法或脑轰炸法)、信息交合法、联想法、综摄法
第七章 人格
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人格的形成:
一、遗传的作用(①艾森克理论②气质:外向性与神经性在人身上形成四
种典型组合:外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稳定、内向-不稳定,分别对应四种古希腊体液假说: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③遗传对人格的影响:双生子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的人格特点都比异卵双生子的更为接近,进一步证实了遗传对人格的形成作用。)
二、环境的作用:产前环境、出生过程,家庭,学校,社会阶层,社会文化
3.人格测验:自陈式测验(234)
第九章 学习与人生
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的分类:依据学习目标,布鲁姆讲起分为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3.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①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观:研究不同强化在塑造和改变
行为中的作用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观察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
4.认知主义的学习观: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基本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三基。
5.迁移的种类:①根据影响效果,分正迁移、负迁移②根据影响方向,分顺向迁移、逆向
迁移③根据发生的水平,分横向迁移、纵向迁移④根据迁移的内容,分一般迁移、特殊迁移
6.对迁移现象的解释,早期的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说。
7.促进迁移的教学:①改善心智的功能②传授基本知识③有效的指导④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⑥设计情境性教学
8.认知风格是个体组织和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第十章 教学心理
1.了解学习准备:(310)
2.选择教学策略:提供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指在上课前为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学习内
容的从总体上组织起来的引导性材料。奥苏伯尔
3.说明性组织者:以概括性语言对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介绍的组织者。
4.比较性组织者:对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的组织者。
第四篇:心理学基础笔记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给一个概念下操作定义,并且发展测量用的测验和技术。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测量到了所需要测量的东西
3.心理学的对象: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同时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是社会群体内个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学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学科性质又具有社会学科性质的中间或交叉学科,也称之为边缘学科。
4.心理学的流派:
①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他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② ⑴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⑵机能主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
立的⑶格式塔心理学 或叫完型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⑷行为主义 美国 华生 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
⑸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 弗洛伊德
⑹认知心理学 美国 奈瑟西蒙
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
⑺人本主义心理学 美国 马斯洛、罗杰斯 20世纪50年代创立。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年代较精神分析学说与行为主义晚,故而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5.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一)适应实践需要,继续分化
(二)提高理论水平,高度整合(三)树立大心理学观
(四)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
(五)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多元与整合现代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研究取向,即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
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六)心理教育的兴起
第二章 脑与心理
1.人的心理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脑是心
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2.脑潜能开发的途径:
(一)保护和利用大脑:①锻炼与大脑 ②睡眠与大脑 ③营养与大脑 ④烟酒与大脑 ⑤疾
病与大脑 ⑥学习、记忆与大脑
(二)脑潜能的开发:⑴大脑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空间
⑵挖掘大脑潜力:①敞开心灵的大门 ②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 ③让
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使大脑不断获得有益的刺激 ④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人类行为一切动力都源起于需要
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
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
3.需要的种类: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按需要起源的角度)生物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
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所指向的对象的角度)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七个基本层次:前四个是(基本需要)后三个是(成长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
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其支持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又称认知和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是指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行为完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来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对称的一切活动。
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3.七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基本需要、成长需要。
5.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动机产生的条件: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6.诱因是指所有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正诱因: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负诱因:驱使个体逃离或回避目标者
诱因期待,也能使需要转化为动机。期待是个体对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动机是行为活动的内在原因
7.动机三个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8.动机冲突:双趋动机冲突(两个有同等的吸引力)、双避动机冲突(同时面临两个具有
威胁的的目标都避开)、趋避动机冲突(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的既好而趋之)
动机冲突与目标确立是同步进行的,目标确立在动机冲突的最后,目标确立是动机冲突的结果。
9.动机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
10.动机理论(有5个方面理论):①强化动机理论--种类:
外部强化和内部(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强化是指凡是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景均可称为强化
成就动机的概念是默瑞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兰德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
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模型
阿特金森讲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的动机—避免失败者。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力求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在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要安排竞争少或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的环境
对学生除了尽可能让他们避免失败,还应立足于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使他们不以避免失败为满足,而应以获取成功为快乐。
③期望理论
④归因理论—韦纳-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内在,稳定,不可控)、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提出。习得性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表现:1.动机降低2.认知出现障碍3.情绪失调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1.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
2.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
⑤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个体成败的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
11.学习动机的激发(重点)(92):①设置合理目标②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③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④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⑤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⑥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⑦增加自我效能感⑧进行归因训练。
第四章 认知过程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征
2.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有意后注意(有无预定目的,需不需要意志努力)
3.注意特征: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4.注意的机制:过滤器模型(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提出)、衰减模型(特瑞斯曼)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的测量
1.感受性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性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数值上反比关系,即E=1/R
1.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感觉出的同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反比关系。刺激增加量△I,原刺激量I,K=△I/I,K为常数,韦伯常数。
6.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①后像—注意发光灯泡几秒,再闭眼,就会感到一个同灯泡
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背景(正后像);再将视线转向白背景,感到明亮背景上有黑色斑点(负后像)。②感觉适应—白天看完电影走到大街时外面明亮的阳光次的睁不开眼,过会就适应了(明适应);从光线充足的大街进入电影院时,起初什么也看不清,过会就可以看清物体轮廓(暗适应)。③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器官)对比--灰色对象在红色背景下,看起来带有青绿色;融合-(不同感受器官)感觉掩蔽现象。联觉是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感觉现象。
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8.知觉特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9.知觉类型(p125)
10.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在0.5秒以内。声像记忆的时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达4秒左右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约15~30秒。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代码方式编码,视觉代码、语义代码和AVL单元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代码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也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方式是意义编码
11.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遗忘规律:遗
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12.影像遗忘的因素主要有:①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②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
容易遗忘。③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的慢;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的慢;熟练的动作技能遗忘的最慢。④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⑤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13.增进记忆的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14.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过程有两个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15.思维的过程:①分析和综合②比较③抽象和概括(抽象是概括的基础)④具体化(是重
点)--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在教学中:1.引证具体事例来说明理论问题2.应用一般原理来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16.(p133)思维的类型:根据物与思维的形态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分:形式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不同分:集中思维、分散思维
17.问题解决过程:①提出问题②分析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18.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①迁移的作用
②原型启发
③定势的作用(是重点)—定式是指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
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它有时有助于问题解决有时妨碍。
④情绪与动机
19.问题解决策略:算法、启发法则
第五章 情绪
1.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2.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 情绪分为五类:情调-伴随感觉而产生的情感、激情-一种持续时
间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情操-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所怀有的复杂情感。
3.情绪性是指一种未分化的、一般的情绪唤醒状态,也常常把它作为恐惧来看待。
一般都认同情商,EQ的主要因素有五个部分:
1自我意识 2自我激励 3情绪失控 4人际沟通 5挫折承受能力
4.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①正确的人生追求②宽广的胸襟③理性地适应生活④寻找身边的欢乐
5.不良情绪的控制(是重点)(p171)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综合症。包括三方面心理障碍:①心境障碍②思维障碍③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不是单一的情绪状态。主要是痛苦,其次是厌恶、轻蔑和愤怒。后三者结合构成敌意。
第五篇:黑龙江2015年考研心理学基础笔记:问题解决考试试题
黑龙江2015年考研心理学基础笔记:问题解决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脊髓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C: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节作用 D:失去了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E: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
2、患者,男,41岁。因发热、咽痛10天来诊。化验WBC89×l09/L,疑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下列选项中,支持CML慢性期的化验结果是 A:血小板降低
B:NAP阳性率明显降低 C: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 D:骨髓中巨核细胞减少
3、一35岁病人,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应用抗生素治疗,一周体温仍未下降,突然出现左上腹剧痛伴压痛。体检脾区闻及摩擦音,最可能的原因为 A:左下肺炎 B:脾栓塞 C:胃穿孔
D:肠系膜动脉栓塞 E:急性胰腺炎
4、下列哪项表现临床听诊可有心律不齐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2:1心房扑动
D.心室率慢的心房纤颤 E.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5、关于臂神经丛阻滞,正确的是 A.臂神经丛由C8和T1组成
B.肩部手术可选择肌间沟径路阻滞 C.锁骨上径路更适用于尺侧手部手术 D.腋窝径路阻滞更适用于桡侧手部手术
6、关于酶的化学修饰的特点,错误的是 A.最常见的化学修饰是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B.是与酶蛋白水解无关的可逆共价修饰 C.不改变酶的构象
D.酶以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形式存在
7、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下述何种症状为重症和预后不佳的征兆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低钾血症 D:低镁血症 E:低钙血症
8、膀胱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____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移形细胞癌 D:腺鳞癌
9、痛觉的感受器可能属于 A:机械感受器 B:化学感受器 C:温度感受器 D:触压感受器 E:牵张感受器
10、妊娠期甲亢的首选治疗措施是 A.放射性碘治疗 B.丙基硫氧嘧啶 C.普萘洛尔(心得安)D.甲巯咪唑(他巴唑)
11、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____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12、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是一种 A:除极化慢电位 B:超极化慢电位
C:先除极化后超极化电位 D:锋电位
E: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3、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
A.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室间隔增厚,舒张期其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值≥1.3 B.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
C.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D.心脏有舒张功能障碍
14、心动周期中,心脏瓣膜的活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 A:房室瓣关,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关 C:房室瓣、动脉瓣都开 D:房室瓣、动脉瓣都关
15、有关炎症介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引起组织增生 B.可引起血管扩张
C.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D.可具有趋化作用 E.可引起发热和疼痛
16、关于骨骼肌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B.牵张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
D.α和γ纤维是与牵张反射有关的传出纤维
17、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____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18、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中,下列最有利于临床诊断的是 A:抗结核治疗2 一6 周有效 B:PPD 试验阳性 C:有肠外结核
D:有腹痛、腹泻、右下腹压痛
19、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密码子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B.密码子阅读有方向性,5’端起始,3’端终止 C.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组以上的密码子 D.一组密码子只代表一种氨基酸 20、引起α僵直的神经结构是____ A:前庭神经核 B:脑干网状结构 C:小脑
D:纹状体
21、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主要区别在于 A.疼痛持续时间≤20分钟
B.血中心肌梗死标记物的升高与否 C.48小时内是否有多次心绞痛发作 D.是否在安静状态下疼痛
22、关于肾上腺髓质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输出量增加 B:血压升高
C:冠脉血流量减少 D:代谢增强 E:以上均错误
23、下肢组织中由毛细血管内转移至毛细血管外的液体量 A:在下肢微动脉收缩时增加
B:比由毛细血管外转移至毛细血管内的液体量多 C:在下肢运动时减少
D:在体位由平卧变为直立时减少 E:与体位变化无关 24、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 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 D.抑制胸腺嘧啶的合成
25、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病理类型 A.脂性肾病
B.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肾炎
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6、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少量失血而动脉血压无明显改变时,向中枢传送失血信息的主要是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腹腔大静脉牵张感受器 D:心肺感受器
E:脑内渗透压感受器
27、窦房结细胞的起搏活动是由于 A:k+递减性外流 B:k+递减性内流
C:k+递减性外流+nA+内流 D:k+递减性内流+nA+内流
E:k+递减性外流+nA+内流+CA2+内流
28、肺心病患者测血pH7.25,paCO260mm Hg,BE-10mEq/L, Pao250mm Hg.诊断是 A:失代偿呼吸性酸中毒 B:代偿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硷中毒 D:呼酸合并代酸 E:正常。
29、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是 A:Bloom综合征 B:着色性干皮病 C:Fanconi贫血
D:神经纤维瘤病I型
E: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下列哪项不是胆汁的作用
A: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 B: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C:作为运输脂肪分解产物的运载工具 D: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手术前准备的最根本目的是 A:促进切口愈合 B:防止切口感染
C: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D:预防术中各种并发症 E:促进术后康复
3、心电图Ⅱ、Ⅲ、aVF、V6、V7导联运动后出现ST段水平下降,最可能涉及的冠状动脉有 A.右冠状动脉 B.左前降支 C.左回旋支 D.左主干
4、与肾性高血压有关的致血压升高的生理活性物质有 A.血管紧张素Ⅱ B.前列腺素 C.醛固酮 D.心钠素
5、左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在出现右心衰时,减轻的原因是 A:体循环水肿 B:血压降低
C:右心排血量减少 D:肺动脉压降低 E:以上都不是
6、肺间质水肿典型x线表现为 A:肺门阴影呈蝴蝶状 B:kErlEy B线 C:肺纹理增粗 D:肺不张
E:局限性肺大泡
7、近球小管对nA+的重吸收量经常是nA+滤过量的 A:55%~60% B:65%~70% C:75%~80% D:85%~90% E:95%~99%
8、胆固醇在人体内可转变为 A.维生素D B.胆汁酸 C.雌激素 D.胆红素
9、下列哪些符合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改变 A.胃黏膜点片状出血 B.胃黏膜多发糜烂
C.病变多见于胃底及胃体
D.病理检查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10、以下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哪项不正确? A:上消化道出血 B:结核性腹膜炎 C:肝肾综合征 D:原发性肝癌 E:肝性昏迷
11、下列哪一种疾病可出现奇脉 A:二尖瓣狭窄 B:病毒性心肌炎
C: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 D: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E: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2、副交感神经对体循环的主要作用是影响 A:心肌收缩力 B:外周血管阻力 C:血管顺应性 D:心率 E:心房容积
13、急性普通型肝炎的典型病变是____ A:肝细胞广泛水样变性伴点状坏死 B: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点状坏死 C:肝细胞广泛水样变性伴桥接坏死 D: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碎片坏死
14、下列关于TATA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操纵子的第一个结构基因处 B:属于负性顺式调节元件 C:能编码阻遏蛋白
D:发挥作用的方式与方向无关 E:能与RNA聚合酶结合
15、关于微动脉,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在调节动脉血压中起主要作用 B: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主要作用
C:其管壁厚度和管腔直径的比值比中动脉的大 D:收缩时组织液的生成量减少
E:其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是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16、与视锥细胞相比,视杆细胞的特点是 A:数量少
B:对光敏感度高 C:能产生色觉 D:分辨能力强
17、女,36岁,原有心脏病,自觉心绞痛,于服用硝酸甘油后恶化,超声心动图见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后壁之比>1,31,收缩期lovt狭窄,CD段前凸(sAm),可能的诊断是 A: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B:冠心病 C:心脏神经官能症 D:急性心包炎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8、心房扑动最有效的治疗是 A:奎尼丁 B:昔蒂洛尔 C:维拉帕米 D:毛花甙丙 E:直流电复律
19、下列选项中,符合前B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叙述是 A:,老年患者多见 B:,95%T*T阳性
C:白细胞计数超过100×/L D:Bcl-2蛋白过度表达
20、柠檬酸是下列哪种酶的变构激活剂? A:6—磷酸果糖激酶—1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乙酰CoA羧化酶 E: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21、下列化合物中,不含高能磷酸键的是 A:1,3-二磷酸苷油酸 B:1,6二磷酸果糖 C:二磷酸胞苷 D:二磷酸鸟苷
22、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慢,是由于窦房结细胞发生下列哪种改变所致? A:K+通透性降低 B:K+通透性增高 C:Ca+通透性增高 D:Na+通透性增高 E:CI—通透性增高
23、女性,32岁,妊娠30周出现心悸、多汗、手颤。辅助检查示血FT3、FT4升高,TSH降低,诊为Graves病。合理的治疗方法是____ A:口服丙硫氧嘧啶 B:口服甲巯咪唑 C:131I治疗 D:手术治疗
24、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非条件反射
25、神经垂体激素是____ A:催乳素与生长素 B: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 C:血管升压素与催产素 D:催乳素与血管升压素
26、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少量失血而动脉血压无明显改变时,向中枢传送失血信息的主要是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腹腔大静脉牵张感受器 D:心肺感受器
E:脑内渗透压感受器
27、窦房结细胞的起搏活动是由于 A:k+递减性外流 B:k+递减性内流
C:k+递减性外流+nA+内流 D:k+递减性内流+nA+内流
E:k+递减性外流+nA+内流+CA2+内流
28、肺心病患者测血pH7.25,paCO260mm Hg,BE-10mEq/L, Pao250mm Hg.诊断是 A:失代偿呼吸性酸中毒 B:代偿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硷中毒 D:呼酸合并代酸 E:正常。
29、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是 A:Bloom综合征 B:着色性干皮病 C:Fanconi贫血
D:神经纤维瘤病I型
E: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