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九)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九)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行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亿股,每股股价为20元,现在甲公司有一项大型建筑项目,需要筹集资金16亿元。甲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董事会决定采用股权筹资来获得此次投资所需资金。公司总经理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1配股:以公司目前总股本10亿股为基数,拟每10股配1股向公司所有股东配股,配股价为当前市场价格的80%。
方案2定向增发:向公司前12位大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参考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的股票均价18元/股,以低于均价价格的15%即15.3元/股发行股票。并且还与参加购买股票的投资者约定,可以自发行股份起6个月内转让其所持股份。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假定甲公司拟采用配股方式来筹集资金,在所有股东均参与配股的情况下,计算配股除权价格和配股权价值。
(2)假定甲公司所有股东参加配股后,甲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下降为19.8元/股,判断股东是填权还是贴权,总经理拟定的配股方案是否可以吸引投资者。
(3)判断总经理拟定的筹资方案2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4)简述公司进行定向增发的目的。
【正确答案】
(1)配股除权价格=(20+0.1×20×80%)/(1+0.1)=19.64(元/股)
配股权价值=(19.64-20×80%)/10=0.36(元/股)
或:配股权价值=20-19.64=0.36(元/股)
(2)由于配股后股票价格变为19.8元/股,高于理论配股除权价格19.64元/股,股东参加配股会使股东财富增加,因此是填权。总经理拟定的配股方案可以吸引投资者。
(3)①向公司前12位大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对象不得超过10名。
②以15.3元/股的发行定价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的股票均价的90%,此次定价发行价格为其的85%,低于标准不合理。
③投资者可以自发行股份起6个月内转让其所持股份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股份12个月内(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
(4)公司进行定向增发主要出于以下多层目的:
①项目融资。②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改善公司治理与管理。③整体上市。④股权激励。⑤资产收购。⑥资本结构调整及财务重组。⑦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需要。
案例分析题
L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业务,是国内的行业龙头。L集团主要股东包括集团创始人Z先生和另外八位公司关键管理人员。L集团的业务包括以下四个板块,在集团管理架构中分属于四个事业部。
1.通用机械。L集团在创业之初是从生产通用机械起家的。产品包括各类通用型的机床、磨床等生产设备,其制造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型企业,并由于质量稳定、价格适中,一直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在国内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每年无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即可为L集团带来稳定而可观的收益。但由于通用机械国内总体市场增长缓慢,因此L集团这一板块的业务增长也较为缓慢。
2.专用机械。从20世纪90年代,L集团开始进入利润更高、增长更快的专用机械市场。与通用机械不同,专用机械应用于特定行业,一般按客户订单生产,需要符合客户特定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公司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量的投入。L集团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其生产的专用机械在国产专用设备市场上的份额已跻身前三,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速度。然而L集团的管理层也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技术水平虽然在国内居于领先,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仍相差甚远,高端领域的客户仍然毫无例外地采购欧美进口的专用设备。虽然专用机械业务有着很好的长期发展前景,但此项业务的长期发展还需L集团持续地加大投入。
3.配件及服务。这一业务板块主要是销售上述两类设备的配件,以及提供维修、保养、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目前这一业务板块在L集团总体销售收入中的比例不到5%,市场份额很低,增长缓慢,并处于亏损状态。管理层通过调研发现,配件及服务市场整体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事实上,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同行们在配件及服务上取得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总体销售收入的20%以上,并且利润率非常可观。他们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L集团应当可以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客户基础将这一业务板块发展起来,形成新的增长点。
4.钢材贸易。L集团在2000年左右开始涉足钢材贸易,初衷是通过这一业务,一方面获取贸易利润,另一方面服务自身的原料采购。然而,由于钢材贸易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该业务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可获利润很低却反而常常需要占用的营运资金却很多,而且也并没有服务L集团自身的原料采购。由于其并非L集团的核心业务,公司无法投入相应足够的资源去支持这一业务板块的发展。
要求:利用波士顿矩阵(瘦狗、金牛、明星、问题)对L集团的四个业务板块作出分析:指出这四个业务板块分别属于波士顿矩阵中的哪一类型业务并简要阐述判断依据。
【正确答案】
(1)通用机械属于“金牛”业务(或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
通用机械业务总体市场增长缓慢,并且L集团的该业务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每年为L集团带来稳定而可观的收益,而无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反而能为企业提供大量资金,所以属于“金牛”业务。
(2)专用机械属于“明星”业务(或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
专用机械业务处于一个利润更高、增长更快的市场,并且L集团的该业务已跻身全国前三,在L集团的四个业务板块中专用机械业务有着极好的长期发展前景,但需要公司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量的持续的投入来支持其发展,所以属于“明星”业务。
(3)配件及服务属于“问题”业务(或高增长—弱竞争地位的业务);
配件及服务业务整体市场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而L集团此项业务的市场份额却很低,而且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属于“问题”业务。
(3)钢材贸易属于“瘦狗”业务(或低增长—弱竞争地位的业务);
钢材贸易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L集团该业务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可获利润很低却反而常常需要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所以属于“瘦狗”业务。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二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八)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八)案例分析题
A公司是一家生产番茄酱的公司。该公司每年都要在12月份编制下一的财务预算。为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该公司正在逐步调整预算方式,以期实现业务与预算的高度融合。
(1)在2016年11月召开的2017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启动会议上,部分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总会计师甲指出,应规范全面预算编制方式,逐步改变“由各个层级的经理和关键员工一起共同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保留最后的批准权”的模式。并且甲指出,预算编制应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营业收入增长8%,利润总额增长5%。
财务部经理乙指出,2016年,公司总部进行了流程再造,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及人员配备发生了重大变化:2017年的预算费用项目及金额与往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总部各部门费用预算不应该继续采用增量预算法,而应采用更为适宜的方法来编制。
(2)A公司2016年预算分析情况如下:
2016年预计营业收入为700亿元,预计实际可完成营业收入为750亿元。2016年预计利润总额为65亿元,预计实际可完成利润总额为78亿元。
要求:
(1)计算A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的预算目标值。
(2)指出A公司之前全面预算编制的方式以及此方法存在的缺陷。
(3)指出A公司2017年总部各部门预算应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2017年营业收入的预算目标值=750×(1+8%)=810(亿元)
2017年利润总额的预算目标值=78×(1+5%)=81.9(亿元)。
(2)预算编制方式:参与式预算。
在参与式预算(自下而上的预算)中,各个层级的经理和关键员工一起共同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保留最后的批准权。在这种预算编制中,当上下级之间存在信息非对称时,心理因素就会导致行为扭曲,如高层管理者过严或过松的审批会引发预算松弛或预算操纵问题。
(3)公司2017年总部各部门预算应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法。
理由:2017年的预算费用项目及金额与往年不具有可比性。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中央企业,在国内拥有多个子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国。为强化企业预算管理,2015年起甲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如下:
(1)全面预算工作组织:企业财务部负责企业预算的编制、审核、控制、调整、分析、考评等日常工作,并对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2)全面预算编制范围:涵盖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上述预算共同构成公司的全面预算。
(3)全面预算调整流程:预算一经正式批复下达,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数据。公司接到各子公司的预算调整报告后,应进行审核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提交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后下达子公司执行。
(4)全面预算的基本任务:确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并组织实施;明确公司内部各个层次的管理责任和权限;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监督和分析;保证公司预算的全面完成。
要求:
(1)判断甲公司的全面预算工作组织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判断甲公司的全面预算结构是否完善,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判断甲公司全面预算调整流程是否存在缺陷,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判断甲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中“保证公司预算的全面完成”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甲公司的预算工作组织不合理。
理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对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而非企业的财务部。
(2)甲公司的预算结构比较完善。
理由:企业的总预算由业务预算、专项预算和财务预算组成。业务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供应预算、费用预算和其他业务预算等。专项预算包括投资预算(即资本支出预算)和融资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和现金流量表预算等。该公司的全面预算涵盖了业务预算、专项预算和财务预算。
(3)全面预算调整审批流程存在缺陷。
理由:公司全面预算调整流程是由预算执行单位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预算申请,而该公司是由预算执行单位直接向总经理办公室审议批准,预算管理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甲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中“保证公司预算的全面完成”不合理。
理由:预算管理制度不能够“保证公司预算的全面完成”,只能通过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预算目标。
案例分析题
F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多种日用商品的大型企业,按照产品事业部的形式构建了甲、乙、丙三个分部。F公司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部分情况如下:
(1)公司设立了一个由总经理与各事业部负责人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预算管理的所有工作。
(2)甲事业部根据预算制定了详细的资金支出控制制度。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不久即发现大量例外事项,部门负责人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审批日常事务方面。
(3)乙事业部根据预算制定了详细的资金收支控制制度,但负责人认为像甲事业部那样严格执行全面预算控制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没有督促其所在事业部实施。
(4)丙事业部负责人在编制本部门预算时认为,弹性预算运用灵活,因此,在前一固定预算的基础上规定一个0.8~2.0的系数,以实际执行数是否落在上下限之间来判断预算执行是否正常。
要求:根据资料(1)~(4),指出F公司及其事业部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事项(1)存在的问题: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理由: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F公司除了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之外,还应当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
(2)事项(2)中存在的问题:过于强调预算的刚性。
理由:当企业运营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管理者应及时、主动地调整预算。
(3)事项(3)中存在的问题: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重编制,轻执行。
理由: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可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评三个阶段。全面预算执行、分析与控制是实现预算目标的关键步骤,也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4)事项(4)中存在的问题:对弹性预算的认识错误。
理由:弹性预算是和固定预算相对应的一种方法,即基于弹性的业务量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简单地用固定预算指标乘上弹性系数作为预算的上下限范围,这种做法并不是弹性预算。并且事业部弹性系数的确定太随意,缺乏科学依据。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三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一)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题
甲单位为一家省级事业单位,按其所在省财政厅要求,执行中央级事业单位部分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6年12月2日,甲单位新任总会计师张某召集由财务处、资产管理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的工作会议,了解到以下情况:
(1)甲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来的补助款300万元,将其计入事业收入。
(2)甲单位用事业经费购入一项价值为40万元的办公设备,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甲单位在减少银行存款的同时,增加了固定资产40万元。
(3)经批准,甲单位将其拥有的一项软件技术无偿调拨给其他单位使用。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为5万元,已经摊销2万元。调出时,无相关税费发生。甲单位就此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3万元,借记“累计摊销”2万元,贷记“无形资产”5万元。
(4)12月4日,甲单位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工资发放明细表”,通知书和明细表中注明的工资支出为150万元,代理银行已经将150万元划入甲单位职工个人账户。甲单位将150万元的工资支出确认为事业支出,同时减少银行存款150万元。
(5)接受其他单位捐赠的打印机10台,价值5万元,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相应增加5万元。
要求:请分析判断甲单位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简要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1)事项(1)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事业收入是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通过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核算。
正确的处理:甲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来的补助款,应计入上级补助收入。
(2)事项(2)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采用双分录核算,应相应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
正确的处理:甲单位用事业经费购入设备,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同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3)事项(3)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事业单位处置资产时应先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
正确的处理: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3万元,“累计摊销”2万元,贷记“无形资产”5万元;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3万元,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3万元。
(4)事项(4)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事业单位对于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应通过财政补助收入核算。
正确的处理:将150万元的工资支出确认为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
(5)事项(5)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需确认事业支出和其他收入。
正确的处理:借记“固定资产”5万元,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5万元。案例分析题
甲单位是一家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6发生部分事项如下:
(1)2016年3月甲单位经批准将一台专业设备用于对外长期股权投资。该设备原始价值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已使用4年,累计折旧80000元。该设备评估价为140000元,发生手续费3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2016年6月甲单位收到半年付息一次的公司债券利息1000元,款项已打入单位账户。
(3)2016年7月10日甲单位购入不需要安装的事业用设备50000元,取得全款发票(发票金额包括质量保证金),发生相关的运输费1000元、装卸费500元。甲单位扣留质量保证金5000元,扣留期为2个月。相关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4)2016年12月末,甲单位将“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贷方余额90000元和“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支出)”借方余额50000元结转。
(5)2016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是1000000元,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为900000元。甲单位财务人员对财政直接支付的结余资金进行年终结转。
要求:
请编制上述事项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
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
143000
143000
3000
3000 120000
80000
20000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1000
(3)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515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
支付质量保证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4)
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支出)
51500 51500 46500 5000 5000 5000 90000 90000 50000
50000
(5)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1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00000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四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三)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题
甲单位为中央级环保事业单位,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17年7月10日,该单位总会计师组织有关人员就下列事项进行研究。
(1)本甲单位本级退休费预算600万元(该单位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2)6月,收到2017上半年办公楼闲置楼层出租租金款120万元,财务处李某将收到的租金作为其他收入处理。
(3)2017年6月,甲单位根据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预算资金支出审批流程和授权审批额度,其中采购合同金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由单位资产管理处处长审批;采购合同金额10万元以上、25万元(含25万元)以下的,由分管采购业务的行政副职审批,采购合同在25万元以上的,由行政一把手审批。
(4)甲单位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6月,以政府集中采购方式购入非自用材料一批,价值总价11.7万元(含税价),款项已经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材料已经由供应商交付甲单位。甲单位做增加存货和财政补助收入11.7万元的处理。
(5)7月,编制下预算工作中,预计总支出超出总收入,在对本单位各业务部门申报的新增专项事业发展任务及用款需求分析后,甲单位建议优先保障新增重大专项事业发展任务所需要的项目支出。
要求:
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相关规定,逐项判断事项(1)至(5)中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事项(1)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的退休费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节能环保支出”类;按照支出经济分类,应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2)事项(2)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收入应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或应当上缴国库]。
(3)事项(3)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采购合同金额超过25万元的,只由行政一把手一人审批存在不当之处,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大额资金支出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4)事项(4)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应当以不含税价确认存货,购入时缴纳的增值税应通过“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核算。
(5)事项(5)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预算资金安排应优先保障单位的基本支出的合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安排项目支出。
案例分析题
乙单位属于某省级交通厅的下属事业单位,2017年初召开由各部门领导参加的讨论会,主要议题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主要领导发言如下:
(1)领导A发言: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具有稳定性,一经确定,则在3~5年内不得改变。
(2)领导B发言:公司大额资金的使用、大宗设备的采购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3)领导C发言:为节约人力资源,出纳可以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但不得兼管稽核、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4)领导D发言: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发表意见。
要求:
上述领导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不正确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领导A的发言不正确。
不正确之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具有稳定性,一经确定,则在3~5年内不得改变。
理由:内部控制应当符合适应性原则。控制制度应当随着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2)领导B的发言不正确。
不正确之处: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
理由: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3)领导C的发言不正确。
不正确之处:出纳可以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
理由:出纳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出纳和会计档案的保管属于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控制。
(4)领导D的发言不正确。
不正确之处:评价报告应当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发表意见。
理由:评价报告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五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六)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六)案例分析题
甲单位为一家省级行政单位,按省财政厅要求执行中央级行政单位部门管理、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2017年2月,甲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该单位2016财政项目预算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了以下事项:
(1)甲单位的办公楼改建项目原计划于4月到5月进行,经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为200万元,全部由财政以授权支付方式拨付,甲单位已收到200万元授权支付额度。由于该项目的设计存在问题,无法如期实施,该单位直接将该项目的资金用于正在的进行的业务楼配套设备购置的项目。
(2)2016年9月,该单位“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改造”项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发现原设计方案及技术参考上有不合理之处,以致该改造项目停工,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对原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及该项目预算做出一系列修改与调整,并对该项事宜向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说明预算调整的事项及原由,并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重新上报了绩效目标,并进行了论证。
(3)2016年10月,甲单位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原因,直接用2016的基本支出结转资金中的公用经费结转资金提高人员经费开支的标准。
(4)2017年11月,甲单位在购置某软件产品时,优先购买了A单位的自主创新产品,因为购置该产品超出了采购预算,因此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预算的申请。
(5)2017年,甲单位经内部会议决定,直接将一处闲置房产出租给C单位。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有关规定,逐项指出事项(1)至事项(5)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事项(1)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根据规定,项目资金应按规定使用,原则上不得调整用途;在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用途的,需报财政部门审批。
2.事项(2)无不当之处。
3.事项(3)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基本支出结转资金原则上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用于增人增编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间不得挪用,不得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
4.事项(4)无不当之处。
5.事项(5)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于201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母公司是P公司,2016年甲公司发生的与股权投资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6年1月1日,P公司支付现金6000万元自外部集团购入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相关的产权交接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10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8元)自身普通股为对价自P公司购入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相关的产权交接手续办理完毕,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按购买日(2016年1月1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为取得此项投资甲公司发生审计、评估、法律费用等150万元,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承销商佣金、手续费等100万元。此项合并交易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过其他交易事项。
2016年12月31日(合并日),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1)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000万元[(8-1)×1000];
(2)增加管理费用250万元(150+100);
(3)确认长期股权投资6000万元(6000×100%)。
2.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购买了某非关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丙公司的全部股权。2016年12月31日(购买日),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万元,丙公司账面记录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均与经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相等,除在账面记录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外,丙公司还拥有:(1)一项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150万元的专有技术;(2)一项可能需代丙公司承担的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或有负债。甲公司认为该项专有技术并非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
他法定权利,不能单独确认,同时,认为代丙公司承担的或有负债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也不应予以确认,故在2016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对丙公司的合并商誉200万元。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4000万元现金购买丁公司40%股权,对丁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核算。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015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此之外,丁公司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16年1月1日,甲公司又斥资2500万元从非关联第三方购入丁公司20%股权,此项股权交易后,甲公司取得了对丁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原4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7500万元(2500+5000)。
4.甲公司于2016年7月31日通过定向增发自身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对戊公司(非关联公司)进行合并,取得戊公司100%股权。甲公司共发行了36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10元)普通股以取得戊公司全部18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20元)普通股。甲公司合并前的股本为3000万股。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1)至(3)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给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根据资料2,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判断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判断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分别确定:(1)该项合并中的购买方与被购买方;(2)该项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
【正确答案】
1.(1)第(1)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6500×100%+(6000-5500×100%)]-1000×1-100=5900(万元)。
(2)第(2)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增加的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50万元。
(3)第(3)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6500×100%+(6000-5500×100%)=7000(万元)。
2.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不正确。
理由:专有技术虽然并非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但是它是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转移、授权许可、租赁或交换的资产,是需要区别于商誉单独确认的无形资产;同时,对于购买方在企业合并时可能需要代购买方承担的或有负债,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负债单独确认。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应为150万元[1000-(800+150-100)]。
3.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不正确。
理由: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400万元(4000+1000×40%)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2500万元之和6900万元,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1)对于该项企业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甲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戊公司原股东控制,戊公司应为购买方,甲公司为被购买方。
(2)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戊公司原股东增发了36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戊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4.55%[3600/(3600+3000)],如果假定戊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戊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1500万股(1800/54.55%-1800),其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1500×20),企业合并成本为30000万元。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