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七)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七)案例分析题
甲单位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计提折旧。2016年年末,甲单位总会计师主持召开会议,听取财务处、资产管理处本年度工作汇报,研究讨论有关事项。
(1)下属A事业单位因申请银行借款请求该局提供担保。会议经充分讨论,决定上报本局局长办公会同意后,以本局的一栋闲置旧办公楼为A事业单位提供借款担保。
(2)甲单位“职工食堂防水维修”项目在2016年5月底提前完成,形成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剩余资金20万元。财务处经进一步测算,下达的“办公楼保洁服务外包”项目预算控制限额80万元不足,预计完成“办公楼保洁服务外包”项目需要经费支出100万元,于是直接将“职工食堂防水维修”项目剩余资金20万元安排用于追加到“办公楼保洁服务外包”项目。
(3)2016年3月,甲单位根据需要购买一批专用检测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该种设备本地供应商有一家,国内另外2家供应商在偏远省份。财务处建议直接联系本地供应商采购该批设备。
(4)2016年6月,甲单位由于一辆公车发生交通事故报废,收到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赔付的车损款15万元,财务处将这笔款项计入修购资金处理。
(5)甲单位2016年上半年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3000万元,超出预算400万元。7月,甲单位根据非财政补助收入实际超收数额,决定调整增加下半年人员经费基础支出预算中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00万元。
(6)2016年8月,采用公开招标采购一套仪器设备,已同中标的B公司签订了总价400万元的政府采购合同,由于该设备需要同与其配套的设备组装后才能正常投入使用,为此本年度预算安排了配套设备购置资金45万元。为了满足服务配套的要求,财务建议同B公司再次签订设备的采购合同。
(7)2016年9月,甲单位购买一套需要安装的仪器设备,设备价值150万元,设备款项已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9月底设备验收合格但尚未安装,财务处对购设备做增加事业支出、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50万元,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积极150万元的会计处理。
(8)2016年10月,在资产清楚工作中,主管部门查出账外设备一台,设备的重置成本为15万元。在主管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复前,财务处做增加固定资产和待处置资产损益各15万元处理。
(9)2016年11月底,甲单位因开展日常事业活动购入一批价值6万元的办公用品,款项已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所购办公用品当月全部被各部门领用,12月初,甲单位发现该批办公用品存在质量缺陷,供货方统一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2万元。甲单位收到2万元支票存入银行,财务处做增加银行存款和事业收入各2万元处理。
(10)2016年9月,甲单位经公开招标将一栋综合业务楼配楼新建工程项目出包给C公司承建,并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在基建账套单独核算。甲单位于年初收到财政批复的综合业务楼配楼新建工程项目财政直接支付额度。11月,根据合同要求和施工进度,甲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了工程款500万元。甲单位就此在基建账套中做增加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减少零余额用款额度各500万元的处理,在单位“大账”中做增加在建工程和财政补助收入各500万元的处理。
要求: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会计制度、内部控制等有关规定,逐项判断事项(1)至(10)的处理决定或处理建议是否正确。对于事项(1)至(6),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对于事项(7)至(10),如不正确,分别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1)事项(1)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担保,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2)事项(2)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年度预算执行中,因项目目标完成,不需要继续支出的预算资金,中央部门应及时清理为结余资金并报财政部,由财政部收回。
(3)事项(3)的建议不正确。
理由:该局所采购设备存在多个供应商,不符合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条件。
(4)事项(4)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保险理赔收入属于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应当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或应当上缴国库]。
(5)事项(5)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预算执行至发生的非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则上不再安排当年的基本支出,可报财政部门批准后,安排项目支出或结转下年使用。
(6)事项(6)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添购设备合同金额超过原采购合同采购金额的10%,不符合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条件。
(7)事项(7)的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增加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各150万元;同时,增加在建工程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各150万元。
(8)事项(8)的处理正确。
(9)事项(9)的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冲减事业支出各2万元。
(10)事项(10)的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在基建账套中做增加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基建拨款各500万元。在“大账”中增加在建工程、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各500万元。在“大账”中增加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收入各500万元。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于201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母公司是P公司,2016年甲公司发生的与股权投资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6年1月1日,P公司支付现金6000万元自外部集团购入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相关的产权交接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10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8元)自身普通股为对价自P公司购入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相关的产权交接手续办理完毕,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按购买日(2016年1月1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为取得此项投资甲公司发生审计、评估、法律费用等150万元,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承销商佣金、手续费等100万元。此项合并交易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过其他交易事项。
2016年12月31日(合并日),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1)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000万元[(8-1)×1000];
(2)增加管理费用250万元(150+100);
(3)确认长期股权投资6000万元(6000×100%)。
2.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购买了某非关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丙公司的全部股权。2016年12月31日(购买日),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万元,丙公司账面记录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均与经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相等,除在账面记录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外,丙公司还拥有:(1)一项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150万元的专有技术;(2)一项可能需代丙公司承担的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或有负债。甲公司认为该项专有技术并非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不能单独确认,同时,认为代丙公司承担的或有负债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也不应予以确认,故在201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对丙公司的合并商誉200万元。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4000万元现金购买丁公司40%股权,对丁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核算。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015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此之外,丁公司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16年1月1日,甲公司又斥资2500万元从非关联第三方购入丁公司20%股权,此项股权交易后,甲公司取得了对丁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原4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7500万元(2500+5000)。
4.甲公司于2016年7月31日通过定向增发自身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对戊公司(非关联公司)进行合并,取得戊公司100%股权。甲公司共发行了3600万
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10元)普通股以取得戊公司全部18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20元)普通股。甲公司合并前的股本为3000万股。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1)至(3)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给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根据资料2,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判断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判断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分别确定:(1)该项合并中的购买方与被购买方;(2)该项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
【正确答案】
1.(1)第(1)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6500×100%+(6000-5500×100%)]-1000×1-100=5900(万元)。
(2)第(2)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增加的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50万元。
(3)第(3)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6500×100%+(6000-5500×100%)=7000(万元)。
2.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不正确。
理由:专有技术虽然并非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但是它是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转移、授权许可、租赁或交换的资产,是需要区别于商誉单独确认的无形资产;同时,对于购买方在企业合并时可能需要代购买方承担的或有负债,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负债单独确认。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应为150万元[1000-(800+150-100)]。
3.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不正确。
理由: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400万元(4000+1000×40%)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2500万元之和6900万元,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1)对于该项企业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甲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戊公司原股东控制,戊公司应为购买方,甲公司为被购买方。
(2)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戊公司原股东增发了36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戊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4.55%[3600/(3600+3000)],如果假定戊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戊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1500万股(1800/54.55%-1800),其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1500×20),企业合并成本为30000万元。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二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5.13)
案例分析题
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造纸为主业的集团企业。近年来,其业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已涉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李莫,在对2016年及以前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后,对公司的风险情形进行了归纳:
(1)近年来,随着造纸产业环保标准逐步提高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造纸行业经营困难。甲公司为积极应对这一情况,扩展经营范围,涉足建材销售、提供装修服务等多元化经营以减少造纸行业的经营风险。
(2)甲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要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加工一部分产品。与甲公司合作的委托加工企业共有10家,其中9家长期合作。经查,新增的一家管理较松懈,对检验工人的操作规范要求不达标。甲公司检验部门与该公司沟通后不明显,甲公司已经拒绝与其合作。
(3)甲公司在本年年初试运行一条新生产线,由于工人操作初期对新生产线和操作规范不熟悉,加上处于生产高峰期,一位工人手指受到伤害。考虑到公司业务繁忙和更换新生产线的频率会加快,因此,甲公司为所有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4)内部审计部门正就旗下造纸厂排放的污水处理情况进行测试。内部审计部门发现,公司针对污水处理情况向外公布的信息与内部记录的实际数据有重大差异。内部审计部门经理表示,测试样本显示的污水处理实际达标情况低于对外公布的数据,有可能涉及虚假披露和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虽然已向董事会和经理层报告,但该公司未采取改进措施。
要求:
(1)针对事项(1)至(3),判断甲公司针对各种情况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项(4),简要说明企业在该事件中所暴露的与风险相关的主要问题。
(3)针对事项(4),简要说明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方面提出哪些改进措施。
【正确答案】
(1)①事项(1)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是风险降低。
理由:风险降低是指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具体包括风险转换、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甲公司近年来由于造纸产业环保标准逐步提高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造纸行业经营困难,为了应对给公司长远发展带来的风险,公司扩展应经营范围,形成多元化经营体系,分散造纸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②事项(2)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是风险规避。
理由:风险规避是指企业主动回避、停止或退出某一风险的商业活动或商业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承受者。合作的一家公司管理较松懈,对检验工人的操作规范要求不达标。甲公司检验部门与该公司沟通后不明显,将给甲公司带来风险,因此甲公司应拒绝与其合作,以规避风险。
③事项(3)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是风险分担中的风险转移。
理由: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转移风险不会降低其可能的严重程度,只是从一方移除后转移到另一方,主要包括:保险、风险证券化和合同约定风险转移等。由于工人操作初期对新生产线和操作规范不熟悉,加上处于生产高峰期,该公司员工手指受到伤害,考虑到公司业务繁忙和更换新生产线的频率会加快,因此,甲公司为所有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2)事件中暴露与风险相关的主要问题:
该事件所暴露出来的可能风险:①战略风险与市场风险。虚报/错报事件对公司的公众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有可能影响其造纸产品的销售,对公司业务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②运营风险。对外错报或虚假报告可能表明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轻率态度,从而影响公司的运营。③法律风险。违反环保法规可能会导致企业受到法律的制裁。
(3)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方面的4个改进措施:
①建立反舞弊机制。
明确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包括,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不正确、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漏报,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权限,以及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措施。
②倡导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并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
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注重“上下结合”,更应注重企业治理层和经理层的示范作用,绝不纵容虚假报告,并可考虑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违反道德原则的后果和纪律处分。
③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
包括新员工的试用期和岗前培训制,对试用人员进行严格考察,以减低在各业务流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
④强化内部审计机制,保证其独立性。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功通过高会考试的人,一定是付出过努力的。更多习题欢迎查看:高会案例分析题。
第三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九)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九)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行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亿股,每股股价为20元,现在甲公司有一项大型建筑项目,需要筹集资金16亿元。甲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董事会决定采用股权筹资来获得此次投资所需资金。公司总经理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1配股:以公司目前总股本10亿股为基数,拟每10股配1股向公司所有股东配股,配股价为当前市场价格的80%。
方案2定向增发:向公司前12位大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参考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的股票均价18元/股,以低于均价价格的15%即15.3元/股发行股票。并且还与参加购买股票的投资者约定,可以自发行股份起6个月内转让其所持股份。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假定甲公司拟采用配股方式来筹集资金,在所有股东均参与配股的情况下,计算配股除权价格和配股权价值。
(2)假定甲公司所有股东参加配股后,甲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下降为19.8元/股,判断股东是填权还是贴权,总经理拟定的配股方案是否可以吸引投资者。
(3)判断总经理拟定的筹资方案2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4)简述公司进行定向增发的目的。
【正确答案】
(1)配股除权价格=(20+0.1×20×80%)/(1+0.1)=19.64(元/股)
配股权价值=(19.64-20×80%)/10=0.36(元/股)
或:配股权价值=20-19.64=0.36(元/股)
(2)由于配股后股票价格变为19.8元/股,高于理论配股除权价格19.64元/股,股东参加配股会使股东财富增加,因此是填权。总经理拟定的配股方案可以吸引投资者。
(3)①向公司前12位大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对象不得超过10名。
②以15.3元/股的发行定价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的股票均价的90%,此次定价发行价格为其的85%,低于标准不合理。
③投资者可以自发行股份起6个月内转让其所持股份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股份12个月内(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
(4)公司进行定向增发主要出于以下多层目的:
①项目融资。②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改善公司治理与管理。③整体上市。④股权激励。⑤资产收购。⑥资本结构调整及财务重组。⑦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需要。
案例分析题
L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业务,是国内的行业龙头。L集团主要股东包括集团创始人Z先生和另外八位公司关键管理人员。L集团的业务包括以下四个板块,在集团管理架构中分属于四个事业部。
1.通用机械。L集团在创业之初是从生产通用机械起家的。产品包括各类通用型的机床、磨床等生产设备,其制造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型企业,并由于质量稳定、价格适中,一直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在国内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每年无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即可为L集团带来稳定而可观的收益。但由于通用机械国内总体市场增长缓慢,因此L集团这一板块的业务增长也较为缓慢。
2.专用机械。从20世纪90年代,L集团开始进入利润更高、增长更快的专用机械市场。与通用机械不同,专用机械应用于特定行业,一般按客户订单生产,需要符合客户特定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公司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量的投入。L集团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其生产的专用机械在国产专用设备市场上的份额已跻身前三,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速度。然而L集团的管理层也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技术水平虽然在国内居于领先,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仍相差甚远,高端领域的客户仍然毫无例外地采购欧美进口的专用设备。虽然专用机械业务有着很好的长期发展前景,但此项业务的长期发展还需L集团持续地加大投入。
3.配件及服务。这一业务板块主要是销售上述两类设备的配件,以及提供维修、保养、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目前这一业务板块在L集团总体销售收入中的比例不到5%,市场份额很低,增长缓慢,并处于亏损状态。管理层通过调研发现,配件及服务市场整体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事实上,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同行们在配件及服务上取得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总体销售收入的20%以上,并且利润率非常可观。他们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L集团应当可以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客户基础将这一业务板块发展起来,形成新的增长点。
4.钢材贸易。L集团在2000年左右开始涉足钢材贸易,初衷是通过这一业务,一方面获取贸易利润,另一方面服务自身的原料采购。然而,由于钢材贸易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该业务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可获利润很低却反而常常需要占用的营运资金却很多,而且也并没有服务L集团自身的原料采购。由于其并非L集团的核心业务,公司无法投入相应足够的资源去支持这一业务板块的发展。
要求:利用波士顿矩阵(瘦狗、金牛、明星、问题)对L集团的四个业务板块作出分析:指出这四个业务板块分别属于波士顿矩阵中的哪一类型业务并简要阐述判断依据。
【正确答案】
(1)通用机械属于“金牛”业务(或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
通用机械业务总体市场增长缓慢,并且L集团的该业务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每年为L集团带来稳定而可观的收益,而无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反而能为企业提供大量资金,所以属于“金牛”业务。
(2)专用机械属于“明星”业务(或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
专用机械业务处于一个利润更高、增长更快的市场,并且L集团的该业务已跻身全国前三,在L集团的四个业务板块中专用机械业务有着极好的长期发展前景,但需要公司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量的持续的投入来支持其发展,所以属于“明星”业务。
(3)配件及服务属于“问题”业务(或高增长—弱竞争地位的业务);
配件及服务业务整体市场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而L集团此项业务的市场份额却很低,而且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属于“问题”业务。
(3)钢材贸易属于“瘦狗”业务(或低增长—弱竞争地位的业务);
钢材贸易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L集团该业务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可获利润很低却反而常常需要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所以属于“瘦狗”业务。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四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四)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四)案例分析题
甲单位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实行内部成本核算。2017年7月2日拟集中在本月完成几项业务,甲单位组织召开了由财务处、资产管理处机关人员参加的工作会议,就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转让、资产出租的问题进行沟通。形成有关决议如下:
(1)拟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一批特殊实验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但金额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该设备具有特殊性,规格、标准不统一,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经调查该种设备本地供应商有两家,国内另外2家供应商在其他省份。会议决定向四家潜在供应商发出询价通知书,通过询价方式确定最终的供应商
(2)拟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一台公务车(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为提高政府形象,该单位认为按照经批准的预算标准,同等价位的进口车较国产车在性能上更优,会议决定向接受委托的集中采购机构提出购买进口车的要求。
(3)拟用财政性资金购买机房专用电源(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由于单位负责人张某与新华采购代理机构比较熟悉,所以未进行讨论,由张某直接指定新华采购代理机构为该电源的采购代理机构。
(4)甲单位拟以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为下属单位提供贷款担保,会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决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实施。
(5)因下属单位资金不足,会议决定把处置国有资产收入拨付给下属单位。
(6)甲单位拥有一台闲置设备,会议决定,将其调剂到外省某事业单位。
要求:
根据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规定,逐项判断甲单位上述会议决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该单位向四家潜在供应商发出询价通知书的决议不正确。
理由:该设备具有特殊性,且规格、标准不统一,这样导致价格并不固定,所以不应当采用询价的方式确定供应商。
(2)单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购买进口车的决议不正确。
理由:除需要采购的货物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外,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
(3)单位负责人张某直接指定新华采购代理机构的决议不正确。
理由: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代理机构。
(4)甲单位提供担保的决议正确。
(5)处置国有资产收入拨付给下属单位的决议不正确。
理由: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6)甲单位对外调剂设备的决议不正确。
理由: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当报同级或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
案例分析题
甲科研所为一家省级事业单位,所属预算单位包括一家研究生院,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6年11月该科研所财务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汇总编制了本单位及所属预算单位2017的预算草案。预算草案中的部分事项如下:
(1)甲单位本级人员工资及 “五险一金”预算800万元(其中:工资500万元;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预算200万元;住房公积金预算10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2)甲单位本级员工宿舍的物业管理费预算1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城乡社区支出”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3)甲单位报发改委安排的新建实验室项目预算3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教育支出”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其他资本支出”类。
(4)所属研究生院报教育部安排的信息网络更新预算10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科学技术支出”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其他资本支出”类。
(5)甲单位认为本单位人员经费标准偏低,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限额内对支出的构成比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人员经费预算,减少了日常公用经费预算。
(6)甲单位A实验项目(全额由财政以授权支付方式拨付,已收到全部的授权支付额度200万元)在10月份已经完成,由于单位节约开支,所以尚有授权支付额度结余30万元。甲单位B实验项目由于研究中出现了不可预测的困难,可能无法如期完成,但原预算已经不足,甲单位领导在预算草案中确定B项目直接使用A项目的授权支付额度结余。
要求:
1.请根据《201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逐项判断上述事项(1)至(4)中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指出正确的分类科目。
2.请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规定,逐项判断上述事项(5)、(6)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1)事项(1)中,有关的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有关的工资及“三险”的支出经济分类正确;有关住房公积金预算的支出经济分类建议不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工资及 “两险——基本养老、失业保险费”预算应列入“科学技术”类、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应列入“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住房公积金预算应列入“住房保障支出”类。按支出经济分类,住房公积金预算应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2)事项(2)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支出”类;
按支出经济分类,应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3)事项(3)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支出”类;
按支出经济分类,应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4)事项(4)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教育支出”类。
2.事项(5)不正确。
理由:预算单位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之间不得自主调整。
事项(6)不正确。
理由:预算执行中,因项目目标完成、项目提前终止或实施计划调整,不需要继续支出的预算资金,中央部门应及时清理为结余资金并报财政部,由财政部收回。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五篇: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六)
201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
(六)案例分析题
甲单位为一家省级行政单位,按省财政厅要求执行中央级行政单位部门管理、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2017年2月,甲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该单位2016财政项目预算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了以下事项:
(1)甲单位的办公楼改建项目原计划于4月到5月进行,经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为200万元,全部由财政以授权支付方式拨付,甲单位已收到200万元授权支付额度。由于该项目的设计存在问题,无法如期实施,该单位直接将该项目的资金用于正在的进行的业务楼配套设备购置的项目。
(2)2016年9月,该单位“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改造”项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发现原设计方案及技术参考上有不合理之处,以致该改造项目停工,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对原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及该项目预算做出一系列修改与调整,并对该项事宜向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说明预算调整的事项及原由,并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重新上报了绩效目标,并进行了论证。
(3)2016年10月,甲单位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原因,直接用2016的基本支出结转资金中的公用经费结转资金提高人员经费开支的标准。
(4)2017年11月,甲单位在购置某软件产品时,优先购买了A单位的自主创新产品,因为购置该产品超出了采购预算,因此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预算的申请。
(5)2017年,甲单位经内部会议决定,直接将一处闲置房产出租给C单位。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有关规定,逐项指出事项(1)至事项(5)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事项(1)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根据规定,项目资金应按规定使用,原则上不得调整用途;在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用途的,需报财政部门审批。
2.事项(2)无不当之处。
3.事项(3)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基本支出结转资金原则上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用于增人增编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间不得挪用,不得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
4.事项(4)无不当之处。
5.事项(5)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于201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母公司是P公司,2016年甲公司发生的与股权投资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6年1月1日,P公司支付现金6000万元自外部集团购入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相关的产权交接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10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8元)自身普通股为对价自P公司购入乙公司10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相关的产权交接手续办理完毕,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按购买日(2016年1月1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为取得此项投资甲公司发生审计、评估、法律费用等150万元,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承销商佣金、手续费等100万元。此项合并交易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过其他交易事项。
2016年12月31日(合并日),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1)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000万元[(8-1)×1000];
(2)增加管理费用250万元(150+100);
(3)确认长期股权投资6000万元(6000×100%)。
2.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购买了某非关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丙公司的全部股权。2016年12月31日(购买日),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万元,丙公司账面记录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均与经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相等,除在账面记录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外,丙公司还拥有:(1)一项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150万元的专有技术;(2)一项可能需代丙公司承担的经评估确认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或有负债。甲公司认为该项专有技术并非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
他法定权利,不能单独确认,同时,认为代丙公司承担的或有负债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也不应予以确认,故在2016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对丙公司的合并商誉200万元。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4000万元现金购买丁公司40%股权,对丁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核算。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015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此之外,丁公司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16年1月1日,甲公司又斥资2500万元从非关联第三方购入丁公司20%股权,此项股权交易后,甲公司取得了对丁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原4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7500万元(2500+5000)。
4.甲公司于2016年7月31日通过定向增发自身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对戊公司(非关联公司)进行合并,取得戊公司100%股权。甲公司共发行了36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10元)普通股以取得戊公司全部1800万股(面值为1元,公允价值为20元)普通股。甲公司合并前的股本为3000万股。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1)至(3)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给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根据资料2,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判断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判断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分别确定:(1)该项合并中的购买方与被购买方;(2)该项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
【正确答案】
1.(1)第(1)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6500×100%+(6000-5500×100%)]-1000×1-100=5900(万元)。
(2)第(2)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增加的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50万元。
(3)第(3)项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应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6500×100%+(6000-5500×100%)=7000(万元)。
2.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不正确。
理由:专有技术虽然并非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但是它是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转移、授权许可、租赁或交换的资产,是需要区别于商誉单独确认的无形资产;同时,对于购买方在企业合并时可能需要代购买方承担的或有负债,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负债单独确认。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丙公司的商誉应为150万元[1000-(800+150-100)]。
3.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不正确。
理由: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400万元(4000+1000×40%)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2500万元之和6900万元,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1)对于该项企业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甲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戊公司原股东控制,戊公司应为购买方,甲公司为被购买方。
(2)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戊公司原股东增发了36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戊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4.55%[3600/(3600+3000)],如果假定戊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戊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1500万股(1800/54.55%-1800),其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1500×20),企业合并成本为30000万元。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