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知识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1.(2016·郴州学业考)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北京周口店„„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可知B符合题意,A、C、D与此无关。故选B。
2.(2016·衡阳学业考)“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故选B。
3.(2016·聊城学业考)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故选D。
【拓展延伸】古人类能够过定居生活的条件(1)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2)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3)会建造房屋,会挖掘水井等。
4.(2015·烟台学业考)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响强烈,剧中提到黄帝被尊称为
()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发明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故选B。
5.(2015·东营学业考)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A.炎黄战蚩尤
B.黄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禅让制”是原始社会的一种民主推选制度,出现在尧、舜、禹时期。因此通过分析,C是正确的。A和B不是发生在尧、舜、禹时期,与禅让制无关,而D标志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排除。知识点二 夏、商、西周的兴亡
6.(2016·临沂学业考)右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
B.舜 C.禹
D.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有财产更多,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选C。
7.(2016·连云港中考)“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选A。
8.(2016·安徽中考)《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分封制,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题干关键信息是“武王既胜殷,邦诸侯”,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秦朝推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故选A。
9.(2015·潍坊学业考)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A.交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巩固政权。周天子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拱卫王室。故选C。
知识点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0.(2016·临沂学业考)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分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选B。11.(2016·德州学业考)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成语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诸侯兼并争霸的特点。故选D。
12.(2016·株洲学业考)读图,图中①④代表的诸侯国是()
A.秦国楚国
B.齐国楚国 C.秦国韩国
D.魏国赵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战国时期形成了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它们的位置可凭“东南西北到中间”记忆。故选A。
13.(2016·菏泽学业考)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故选D。
【知识延伸】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3)商鞅本人敢于同旧势力斗争的精神。(4)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14.(2016·青岛学业考)《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因为商鞅变法中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触及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商鞅最后惨遭车裂,故说明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从而分析各备选项,由此判断D正确;商鞅变法成功了,没有失败,故A不符合史实;B与题意不符;处死商鞅并不是顺应民心的行为,C不符合史实。知识点四 中华文化的勃兴
15.(2015·海南学业考)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铜文化,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应注意区分备选项文物的类别。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由此判断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16.(2016·东营学业考)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本题的关键词是“孟子”,他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主张“仁政”。A是墨家墨子的思想,C是法家韩非的思想主张,D是道家代表庄子的思想。故选B。
第二篇:第一单元_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1.有关人类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列说法科学的一项是()
A.西方人认为,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
C.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D.外星人创造了人类
2.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
B.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
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
3.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
A.一大群男女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猪,想将它赶到预先设好的陷阱中去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肿骨鹿
C.十几个男女老幼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吃完晚饭后,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6.下列远古原始人类,就其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类
7.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干栏式房子
B.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C.半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子
D.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8.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9.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 ②过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山顶洞人相比,说法错误的是()
A.工具的制作技术更先进
B.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D.贫富分化距离进一步拉大
11.《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14.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怀念先辈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的中国人,包括许多的海外华人,都要聚集到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庙,举行隆重的祭陵仪式,来表达对这位华夏之祖的景仰之情。人们祭拜的历史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大禹
15.“禹穴居时,以
为兵。”“
”应该填入的是()
A.木棒
B.石器
C.铜
D.铁
1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
A.炎黄族
B.半坡氏族
C.华夏族
D.元谋人
17.“禅让制”曾是原始社会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对这一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挑选的是有才有德的人 ②受到百姓的爱戴 ③新一任首领在以前都经过了长期实践的锻炼和大家的考察 ④新一任首领的产生,都要经过各部落首领商议后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古书《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段古文描绘的是什么社会的情况?()
A.原始社会
B.理想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9.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在进行环球旅行时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欧洲人到南美洲的火地岛,将一条被子送给岛上一位土著居民,这位居民将被子撕成一条条布片,平均分给了氏族的每一个人。这表明()
A.火地岛气候炎热,不需要外人送的被子
B.火地岛上的居民道德水平高,没有私心
C.原始社会早期还没有私有观念,平均分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D.火地岛的居民没有认识到被子的真正价值,所以随意处置
20.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材料解析题(21题18分,22题18分,共36分)
21.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遭受水土流失的土地,不仅庄稼长不好,连野草也不愿在这里扎根。
──初中语文三年制自读课本《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它们的伟大成果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历史》第一册
阅读材料一后,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是什么?(6分)
(2)古代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必然原因?(6分)
(3)读了上述材料后,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的感想。(6分)
22.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的文物是在我国某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3分)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9分)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呢?(举出两例即可)(6分)
三、动脑探究(12分)
23.下图展示的是某一远古原始人类遗址出土的遗物。
陶鬶,最先是原始人使用的一种煮水器,前面有斜伸出来的长嘴,后面有一个把手;椭圆形的肚子下面连着三只空足。陶鬲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着三只空足。请观察上面的陶器,分析一下:为什么原始人要设计这种样式的陶器来烧水、煮食物?
四、问题解决题(12分)
24.今年清明节(2006年4月5日),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炎黄子孙齐聚陕西黄陵乔山,公祭黄帝。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海外人士来陕西祭拜黄帝?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公祭活动,有什么意义?
OLDSRC=W0200811***495.jpg _fcksavedurl=“../../system/read_image.jsp?FileName=U0200811***046.jpg” v:shapes=“_x0000_i1027”>
拜祖大典盛况空前
台湾同胞祭祖团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答案:1.C2.C3.B4.D5.C6.D7.B8.D9.C10.D11.C12.D13.C14.B15.C16.C17.D18.A19.C20.D
21.答案:(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有着必然原因的。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
(3)感想:我国境内早期的原始人类大都生活在大河流域。如元谋人生活长江流域,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等。这充分说明: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源。2.生态环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前途和人类命运。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3.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6分。说出两个给满分。
(2)满分6分。采意给分,能说出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等即可。
(3)满分6分。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1)山顶洞人(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
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了爱美等。
(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3分。
(2)满分9分。说出磨制、钻孔技术,给4分;说出缝制衣服和爱美给4分。采意给分。
(3)满分6分。能举出2种途径,即可给6分,酌情给分。
23.答案:三足造型稳定。空足的设计,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时候,因为同火的接触面比较大,所以能够很快地把水煮沸或把食物煮熟。把手安在背上,防止烫伤手。造型美观等。
评分说明:总分12分。
采意给分,能说出2个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24.参考答案:清明祭祖活动对于提高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意义重大。黄帝作为华夏族的祖先,在当时凝聚起了族人的创造力,开启了中华5000年文明。我们缅怀和祭祀他,就是要继承黄帝的“凝聚”和“创造”的精神,把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评分说明:满分12分。
答案多元,采意给分。能围绕“祖先”“凝聚”“团结”去说更好。
第三篇: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华夏之祖
清河开明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历史学案(3)
编写:刘益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华夏之祖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帝以及他对华夏族形成的所作的贡献,以及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史实。
2、理解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对华夏族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3、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自我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涿鹿之战的对阵形势正确的是()
A、炎黄部落联盟对阵蚩尤
B、黄帝对蚩尤
C、炎帝对阵黄帝和蚩尤
D、黄帝对炎帝和蚩尤
2、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下列史实符合此话含义的是()①发明舟车②创造宫室③养蚕缫丝④发明文字⑤编出乐谱⑥冶炼青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⑥
3、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当国王
B、禅让制被破坏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贫富分化的出现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 “人文初祖”
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6、下列对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
B、建立于公元前20世纪70年
C、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D、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二、材料分析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镙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祀记礼运篇》(1)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什么?举例说明。
(3)上述办法是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第四篇:鲁教版中考真题七年级第一单元(二)
鲁教版中考真题七年级第一单元
(二)一、选择题
1.大学生闫某与其朋友王某掏鸟窝,并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犯非法猎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2015年5月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半和10年.这警示我们 ①要珍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②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伤害小鸟是犯罪行为,必然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有价值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临沂2015)2014年3月1日晚,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有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多名暴徒手持长刀,在短短12分钟的时间里,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下列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严重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这说明恐怖主义依然存在,我国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③是非正义行为,一定会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④这说明当今时代的主题已经发生了变化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潍坊市:3.小辉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 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A.人生的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己 B.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C.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我 D.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4.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青州市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事迹引起了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5月17日,上万人自发走向街头,洒泪为英雄送别。学习沈星的事迹后,你最想说的是 ①他以瞬间义举,诠释了生命价值的真谛 ②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可以轻易放弃生 的希望 ③青年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实事、好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中学生小强,最近经常逃课到学校附近的网吧玩游戏。一天,为争一个游戏座位被他人敲诈30元。第二天他找了几个无业人员把敲诈者暴打一顿。你对小强行为的看法是 ①育少年认识能力低,有点过激行为可以谅解②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用不恰当的手段③没有很好的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④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且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其他地市:6.社会上人民群众对“酒驾”深恶痛绝。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八),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并规定了量刑标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酒驾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 ②酒驾是犯罪行为,应受到严厉制裁 ③严惩酒驾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酒驾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越是短暂的生命,越有价值 B.承担责任就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C.加大生命的宽度会缩短生命的长度 D.要珍爱生命,努力追求生命的质量
8.近年来,我市政府为中小学生的安全出台了很多举措,比如配置了“大鼻子”校车、要求中小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开展“安全自护进校园活动”等。以下最能概括上述主要内容的是 A.保护生命健康 B.维护人格尊严 C.保护智力成果 D.保护私有财产 9.2016年3月28日,是全国第21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市各中小学校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主题,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这些举措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④从根本上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情景一:李丽与父母参加聚会后,父亲觉得只喝了几杯啤酒,开车没问题,坚持要自己 开车回家,李丽坚决反对,打电话找了代驾。
判断:
理由: 11.◆事实一:马航失联后,李克强总理表示“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决不放弃搜救”。一个月内,中国动用21颗卫星、11架军用飞机、4架民用飞机、14艘舰船参与搜救,范围达48.5万平方公里,费用占了全部搜救费用的一半。事实一体现了什么道理?
12.(泰安2010)2009年10月24日,2名少年落入长江,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挺身而出,投入到生命大营救中。6名同学不约而同地从不同地方向跳入险不可测的江水中,奋力游向困在漩涡中的少年;9名不会游泳的同学,手挽手结成“人链”,向江中延伸,协助营救。2名少年得救了,而3位同学终因水深流急、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吞没。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抢救落水少年英勇献身,有人说:“三个大学生的宝贵生命换取了两个孩子不值得。”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9分)
七年级第一单元
(二)答案
1-5ACBAC 6-9CDAA 10.(1)判断: 正确。理由: 既符合法律的要求,又维护了家人的生命健康权。11.①事实一:我国政府以人为本,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府关爱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或: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1)这个观点不正确。(1分)
(2)①社会需要坚持正义、为人正直得人,我们要为正义高歌。(2分)②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交换,他们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升华了生命的价值。(2分)③他们在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用实际行动保护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2分)
④他们的感人事迹必将教育并激励更多的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分)⑤他们的事迹教育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2分)
第五篇: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七年级3单元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共38小题)1.(2018•南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那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秦朝郡县制。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解答】《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那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选:B。
2.(2018•大庆)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人物是()
A.夏启 B.商汤 C.商纣 D.秦王嬴政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知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
【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选:D。
3.(2018•株洲)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他的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文字 C.开疆拓土 D.焚书坑儒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过失,不是功绩。
【解答】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过失,不是功绩。故不能反映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的是焚书坑儒。故选:D。
4.(2018•齐齐哈尔)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春秋期 C.秦朝 D.西汉
【分析】本题考查皇帝的称谓的由来,考查秦朝的知识。【解答】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故选:C。
5.(2018•衡阳)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敗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刑部 【分析】本题以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解答】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故选:B。
6.(2018•南充)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分析】本题以四副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D选项是圆形方孔半两钱。故选:D。
7.(2018•咸宁)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解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故选:D。
8.(2018•黑龙江)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故选:D。
9.(2018•菏泽)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
【分析】本题以政论家贾谊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解答】由材料“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可知,这反映的是王国问题。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故选:C。
10.(2018•青岛)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刘裕
【分析】本题考以“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为切入点,查西汉建立时间。【解答】以“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秦与新朝之间为西汉。故选:A。
11.(2018•娄底)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A.“推恩” B.“无为” C.“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汉武帝的思想统治措施。【解答】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选:D。12.(2018•海南)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A.半两钱 B.五铢钱 C.蚁鼻钱 D.铲形币 【分析】本题以汉武帝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为依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解答】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他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下令废半两钱,统一铸造五铢钱。故选:B。13.(2018•聊城)如图为汉朝一官职的印文。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A.负责军政 B.监察官吏 C.管理赋税 D.掌管礼仪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朝政治制度的认识。把握司隶校尉的主要职能。【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隶校尉是汉代至魏晋时监督京师和地方的检察官,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至东晋罢废。故选:B。
14.(2018•杭州)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某位学者“罢黜百家”的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这位学者是()A.张骞 B.董仲舒 C.司马迁 D.张仲景 【分析】本题以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某位学者“罢黜百家”的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为依托,考查科举制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B符合题意。故选:B。
15.(2018•安徽)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 B.战乱额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避讳,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但最终演化为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工具。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性质,而且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故地名的变化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故选:C。
16.(2018•广东)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分析】本题以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为依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朝初期货币可以私铸,政府对经济掌控的能力影响下降,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进禁止民间铸钱和地方郡国铸钱,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掌控,最终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
17.(2018•沈阳)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儒家思想 【分析】本题以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为依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可知,材料说明了汉武帝重视人才,重视选拔人才。故选:B。
18.(2018•定西)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件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隋唐创立科举制
D.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分析】本题以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为依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B符合题意。故选:B。
19.(2018•济宁)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分析】本题考查了儒家学说,注意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
【解答】题干材料特别强调了“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据此可排除A;“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表明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是由于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题干材料未提及佛教和道教及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故选:B。
20.(2018•福建)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分析】本题以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为依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如图所示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独尊儒术。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选:C。21.(2018•郴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北击匈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大一统,可用排除法解答。
【解答】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大一统无关,据此可排除ABD三个选项。故选:D。
22.(2018•湖北)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解答】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选:B。
23.(2018•广东)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汉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解答】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政局动荡战乱频繁。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故选:A。
24.(2018•黔南州)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秦统一六国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立 D.宣政院的设立
【分析】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道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故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西域都护的设立。故选:C。
25.(2018•临沂)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
【分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知识。考查识记能力。
【解答】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就是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丝绸之路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故选:D。
26.(2018•德州)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促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A.蒙恬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分析】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历史上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随着交往越来越密切,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故选:B。
27.(2018•泰州)“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岀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鉴真 C.戚继光 D.郑成功
【分析】本题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演讲为依托,考查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答】据材料“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我们的先辈…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与张骞有关。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故选:A。28.(2018•黄石)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分析】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道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汉朝。
【解答】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故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汉朝。故选:B。
29.(2018•衡阳)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 B.伊型将军 C.西域都护 D.宣政院
【分析】本题考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的知识。考查识记能力。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故选:C。
30.(2018•眉山)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地区,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 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C.唐朝设立北庭都护府 D.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以新疆地区的专史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域都护的设立。
【解答】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地区,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之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A。
31.(2018•怀化)下列有关丝绸之路正确的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B.长安一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南亚、西亚一大秦 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重→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D.洛阳→中亚、南亚、西亚一河西走廊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把握丝绸之路的路线。
【解答】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向西穿过河西走廊,达到新疆地区、中亚、南亚、再运往西亚,最后转运到欧洲的大秦。
故选:B。
32.(2018•大庆)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下列事件与汉代丝绸之路开辟有关的是()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来 C.册封**、** D.修缮故宫
【分析】本题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两汉时期西域是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解答】与汉代丝绸之路开辟有关的是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故选:A。
33.(2018•连云港)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分析】本题考查了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解答】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它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供和扶植。故选:B。
34.(2018•菏泽)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较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劳动人民的伟大 【分析】本题以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反映出秦朝的君主专制逐渐摆脱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浓厚的神权色彩,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故选:A。
35.(2018•湖北)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是()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埃及
【分析】本题以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为切入点,考查纸的发明。
【解答】西汉前期,我国人民发明了纸,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故选:A。
36.(2018•绥化)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是()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 D.祖冲之
【分析】本题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选:C。
37.(2018•泰安)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名句所关联的人物及事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嬴政与统一国家建立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与《资治通鉴》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与抗元斗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史实。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的《报任安书》一文。故选:B。
38.(2018•绥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分析】本题考查医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39.(2018•衡阳)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是从王国中分出许多侯国以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一种政策。√ ] 【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政治措施﹣﹣推恩令的知识。考查识记及理解能力。【解答】为了削弱诸侯王封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推恩令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故答案为:√。
40.(2018•怀化)右图人物是 秦始皇。
【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知道公元前221年,嬴政(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解答】右图人物是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嬴政(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故答案为: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