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11:4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

第一篇: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

姓名: 班级:临床11班 学号:

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斗争和认识生命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其核心是科学发展的医学观,它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研究医学的属性,功能,结构和发展规律。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演变。研究者先后提出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科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其中前四种为传统医学模式,第五种为现代医学模式。

随着死因谱和疾病谱的转变,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从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病,如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意外死亡等。这些疾病的病因已不是单纯的生物病因所能解释的了,还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的运用在单纯的生物因素解释疾病的病因和控制慢性传染病的发展和发生。即使是从生物因素为主导的一些传染病,如性传播的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也明显受到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的作用,许多疾病的生物因素要通过社会和心理因素而发挥作用。疾病的变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多果发展。医学进步呼唤着更加完美的医学模式,与此相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一,现代医学产生的背景医学发展的趋势

医学社会是指从个体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医学活动。长期以来,他局限于个体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个体治疗与预防行为,限制了其他社会系统的参与,限制了卫生服务社会的进程。随着城市的发展,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社会化经常加速,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社会化作用日益明显。二,疾病谱和死因谱转变

在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以控制传染病性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次卫生改革命,需要借助现代医学模式提供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指导,从生物,心里和社会的角度采取综合性社会防治策略。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卫生革命,更加显示出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性。三,健康需求普遍提高

为了应对人们健康的需求的变化,卫生系统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卫生服务系统的四个扩大,强烈体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卫生系统不失时机的进行改革,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变化。

四,医学学科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相互渗透

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相关学科交叉,相关知识的融合渗透,才能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生不仅需掌握诊治疾病和健康维护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掌握相关科学的知识。由于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心理及行为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学会利用相关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解决疾病和健康问题。所有这些医学学科领域的融合和外部的交叉,将人们观察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视角从生物医学领域转向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领域。五,健康因素多元化

(一)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中水,空气和食物的污染,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噪声及不安全的公路设计等均可能构成对健康的威胁。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收入,居住条件,营养状况及文化程度等均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二)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吸烟,熏酒,滥用药物,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对健康带来危害。

(三)生物遗传因素

有些疾病如血友病,链状细胞贫血症,蚕豆病,精神性痴呆和基因缺陷等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是否合理,群众就医是否及时,方便,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高低,包括药物滥用及院内感染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转变疾病谱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医学社会文化趋势日益增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交叉。现代医学模式正是在这种变化中逐渐形成,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六,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1)现代医学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现代医学模式不是以心理和社会因素取代生物因素,也不否定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而是对单纯研究生物因素这一不合理框架的修正,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对象中应有的地位。因此,现代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补充与发展。

(2)现代医学模式更加标准的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现代医学模式在强调心理,社会因素的时候,是以肯定生物因素为前提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大脑,躯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伴行,彼此相互作用。疾病及损伤生理过程,也造成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也会引起躯体的负性反应,乃至导致疾病。社会因素不仅指社会环境而言,它包括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为个体本质的东西,以及个体的社会实践,社会角色,文化素养,社会职业和个体间独特的关系。综合地体现出认识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最终是通过个体生理及心理变化发挥作用。

(3)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系。医学模式是在重视生物因素的前提下,把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置于社会系统中去理解,把生物的人如实的放置在他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这样,呈现在医学家面前的不仅只是向生物医学模式中作为健康与疾病载体的人体,而是现实的具有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人。人的健康与疾病离不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健康的恢复也离不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支持。生物因素是和社会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生物因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社会性的人或人群发生作用,疾病诊治及健康保护都是在人际关系中进行的,都会被及一定范围的医学。七,肯定了生物学模式的价值

人的生物学特性肯定了生物学模式的价值,以及具有不可替代的精髓,并且加以继承发扬。人们接受新的医学模式,不是为了否定旧的医学模式而是在生物学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八,揭示了医学馆的发展性

应用科学观考察医学模式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从生物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生物医学模式以前各种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更长时间,这种由远到近,时间由肠道段的演变过程相似于科学发展的路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现代医学模式的出现以及被人们普遍认同,表现了医学模式是发展的,被动的,适应科学发展的规律。

九,确定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地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清楚表明了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决定性影响得以确立,心理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密切关系得到肯定。医学社会化,多学科融合兼收并蓄,士官大医务工作者应用大卫生观点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医学科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卫生事业去的史无前例的成就。十,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卫生事业的影响

(一)对医疗工作的影响

临床医学要求医生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同时,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治,从而制定有效的,全面的治疗方案。

(二)对预防工作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导的思维模式扩大到生物,心里,社会的综合预防策略和措施,已经一部提高预防保健工作的效果。

(三)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是疾病谱变化及需要层次多样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强调生理服务重要性的条件下,特别注重心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3)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医院服务模式从医生在医院内坐等患者上门求医转变为医生走出医院,深入社区为广大人民五福是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展的结果。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科学和社区服务适应了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4)从医疗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框架下,单纯的技术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社会心理服务充分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第二篇:社会医学小论文

社会医学小论文

第一临床学院2010级全科医学班

人口与健康

摘要:中国目前总人口数量早已超过13亿,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而且有逼近14亿的趋势。人口的过快过多增长对于国家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带来诸多健康问题。关键词:人口 健康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中国人口问题:人口与老龄化,人口与素质,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与老龄化

我国现在已经迈入老龄化阶段。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问题也成为热门话题。人口老龄化首先加重社会负担,老年人增多,老年人退休,势必会减少家庭劳动力,家庭收入也会减少,反过来还要消耗家庭或者社会资源,而若不赡养老人,则会加剧社会和国家负担。有的老年人需要人的照顾,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则需要人照顾,更是加重了家庭负担;如果生病了,小病要花钱要吃药,重则要住院治疗,而且人老了,身体机能减退,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出现,一般老人若患了重症,基本上整个家庭会陷入财政危机,整个家庭就不会和谐;若不治疗,则是老人的痛苦。所以,老年人占据了相当大部分的医疗资源,卫生医疗资源消耗巨大。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流行跳广场舞,而且参与者主要是中老年人,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老年人群的身体素质,也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或者减缓疾病的发生,从侧面也反映出人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所以,解决老龄化问题需要国家适当加大对养老基金的投入,或者延长退休年龄,还必须在中老年人群倡导一种健康锻炼理念,也务必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人口与素质

人口过多,教育资源不够,而且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也不对等。那么每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其素质也会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其健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风俗习惯,减少暴露于健康危险因素的频率,懂得锻炼,懂得如何保健(如:妇幼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懂得如何养生养颜,更能明智判断出正确的就医方式等等。

在农村有个说法,“坐月子”不能着风着凉,不能碰冷水,一个月不洗手不洗澡,禁止运动。然而,健康的做法是:室内保持一定通风,减少细菌滋养;必须洗手洗澡,保持身体干净;适量运动,加快恢复。所以,对于老一辈的来说,在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但实际并不科学,这就在于素质的高低。所以,为了全民健康,必须提高全民素质。

三、人口与环境

人口过快过多增长,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加速了废物的产生,也加速了环境的污染。中国有13亿人,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要浪费多少粮食,每天公汽要排放多少尾气,每天要使用多少多少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每天要使用多少购物袋等等,任何东西乘以十三亿就都是巨大的数字,而且中国人现在的消费观念转变迅速,什么东西都要足,就怕不够,所以多余的就都浪费了。尽管国家规定了尾气的排放标准,限制购物袋的使用,限制了。。。但是它无法限制人的需求和欲望。于是,浪费是必然的,垃圾也是必然的,环境污染也是必然的。

但是,人们也渐渐看到了自己无意识的环境破坏,以及环境给我们生活和健康带来的诸多问题。于是,绿色生活的理念应运而生,绿色,环保,无污染。可是由于近几十年生态环境的破坏,即使我们如何治理修复,也没法一下子彻底恢复其最初的环境,所以这是一个长期巨大的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和行动。我们自己种下的因,我们自己吞下苦果。

总而言之,人口的增长是必须稳定的,提高人口素质是一定的,保护环境是迫切的,这样全民健康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李鲁.社会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李宁秀.社会医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三篇: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

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

湖医药第一临床学院gcy

【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更加依赖设备,重医疗技术轻沟通和解释,不太重视病人及家属的反应和感受,从而减少了医患双方语言沟通的机会。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大量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医学活动的直接当事人,医患之间的关系必然受到医学观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随着医学模式的演进而发生变迁。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福岗宣言”的具体表现,也是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人们观念、行为上的改变,更意味着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医学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是在社会思想进步、科技水平提高、认识层次深化、疾病构成变化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强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适应现代人类保健观念的新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不仅是由各种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实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该模式主张将人体和环境统一起来,从生物圈——社会——家庭——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分成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来综合分析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综合作用。加强医患沟通是发现和解决患者社会心理问题,有利于疾病康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医学模式本质上转变的需要。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特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医学从纯自然科学回归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各个方面乃至医患关系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1)医患关系的人文性

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体。这一模式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是人性的复归。医生眼里的患者不再是被分割的机体组织、送检物、病原体或数据,而是一个有尊严、自由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医生在诊治时,更加重视人的价值,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加理解和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眼里的医生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使用者、设备操作者,而是有血有肉、富有同情心的人,从而有助于医患关系从戒备、对峙走向理解、和谐。2)医患关系的平等性

这一模式强调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因而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医者在诊疗中不能惟我独尊,把应尽义务视为对患者的恩赐和施舍,而应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自主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以赤诚之心换取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建立平等参与、互敬互爱的医患关系。

3)医患关系的双向合作性

现代社会强调人的权利,患者不再安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是享有知晓病情、参与整个医疗过程的权利,从而使医患关系由单向治疗转为双向合作。医患关系由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主被动模式,发展为指导——合作模式或共同参与模式。4)医患关系的多元性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深化了人们对于健康和医学目标的认识,扩大了医学的职能和范围,使医学的对象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服务的内容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单纯的治疗扩大到预防、康复、保健等。这一切都将推动医患关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医患关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2.医患沟通是架起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桥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其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病人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病人“义务本位”向“权力本位”转化,权力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日益重视自己的就医权力,这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一种表现。一项医疗活动的完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医务人员正确的诊治及患者的全力配合,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医患双方获得尊重、理解、信赖的心理需求,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我们要用现代医学、技术、知识为病人服务,很多新技术、新方法、新药品、新设备要使用,如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诊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医生的自身价值也就无法得以体现。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我们沟通,二千年前希腊的医学和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讲过,医生有三样法宝:药、手术刀、语言,语言就是沟通。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医患沟通的目的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医疗目的,满足病人医疗需求,促进病体康复,二是得到病人理解,协调医患关系,临床医生通过医患沟通达到认知病人心理和了解病人需求,最终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合作,参与医疗过程。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艺术成为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载体和桥梁,促进医生站在病人及其家属的角度思考和处理医疗问题。

1)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工作、保证医疗质量的需要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这样不仅保障了广大病人的利益,又实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

2)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疗过程中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这种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更显的重要。3)加强医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

患者找医生看病,希望能得到医生的尊重,对自己的病情有知情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就不容易理解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纠纷。医务人员如能告之真实病情,更能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医院服务的对象是患者,由于疾病,他们在心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这时往往迫切需要关爱,这时医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患者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4)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医务人员为了有效地和不同层次知识水平的患者进行沟通,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通过与患者沟通,使自己成为患者满意的医师,提高患者对自己的信任度,是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医患沟通是引导病人排除心理障碍、增强治疗信心的有效途径

生活在现代社会强大的压力之下,人们的忧虑感愈发沉重,“亚健康”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病人的心态极为复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阶段折射出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心情急躁,焦虑不安,希望早看早知道,早看早放心;在就诊过程则表现得较为紧张,期望值过高,一方面害怕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另一方面总希望医生医术高明,手到病除。所以在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生的责任首先应该通过有效地沟通帮助病人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的心态来认识疾病、对待疾病,然后再对病人进行药物、手术治疗。而且在医疗活动中,有效地沟通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医患沟通是增进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传统意义上的医患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之间的猜疑、各种医疗纠纷、滋事取闹甚至是暴力伤残事件频见报端。这种不信任、不和谐的结果致使一些医生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医疗工作,而且对病人也极为不利。首先,医患沟通是双方取得“共识”的前提。其次,医患沟通是争取病人信任的有效途径。不管医生的医疗技术如何,治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建立信任依赖的治疗同盟的能力。

7)医患沟通是体现人文精神理念的重要方式

医患关系是一种契约性质的法律关系,更是一种情感关系,所以医患关系中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理念。沟通,是加深医患双方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医疗服务人文精神理念的重要体现。首先,沟通是医患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医院亲情化服务的一种方式。医患交流,除了工作上的关系,还能够建立良好的私人感情。医生关心病人的身体状况、治疗反应和环境适应情况,病人向医生交流自己的身体变化、治疗效果和内心想法。其次,沟通和交流是对病人的尊重。现在病人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人性化,如治疗的参与性、经费的透明性、隐私的保密性,诸如此类的问题,病人都要求自己明白,自己选择,体现人文关怀。

3.医患沟通是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现代医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已被广泛认同,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层出不穷。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五星级医生”作为全球性策略,提出未来医生应是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世界医学教育会福岗宣言指出,如果你不懂得与病人的沟通和共鸣,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同你在技术上不够一样,是一种无能力的表现。然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主要停留在医学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上,近年来各院校已经开始注重医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开设了大量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医学心理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等成为专业课程之一,但医学语言、医学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尚未予以重视。国外不少医学院校专门开设了“沟通技能”课程,特别注重低年级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的培训与引导,这对于学生医患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临床能力的提高以及

今后成为一名良医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回答并解决这个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自然会大幅度减少。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目的、患者权利与医生责任、医学心理与伦理学等知识的再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改革,对医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和临床示教,进行医学人际交往的培养,使之成为构建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才能主动适应和实现医学模式的转换。我们认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发展整体、群体或综合的医学,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方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把专科封闭式的学院办成开放式的综合大学,建立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包括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理医结合、工医结合,文医结合,也可使学生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想为医院培养出好的临床医生,我们一定要从医科生的培养抓起。通过加强医患交流,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维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新要求,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德才兼备的白衣天使。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医患沟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福岗宣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真正实现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新宏等主编.社会医学新视野[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2.屈会起,张金钟,邱明才.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8:16—18.

3.陈刚摘译.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态度和自身能力的差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47.

4.胡凯.2l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4:225.

5.孙英梅,岩磊,张更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7:414.

6.冉云霞,唐贵忠,陈乐,唐毅红.医患交流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8:182.7.冉云霞,卢仲毅,王兴勇,冉素娟.医患交流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地位.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4:182.8.张育红.浅析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J].现代医院管理,2007,(18). 9.李颖,牛淑琴.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应用.中外医学,2011:29.

第四篇: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摘要: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一种从生物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统一来看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它出现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辩证否定。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第一次表达了这种医学模式的基本思想。1977年美国医学家G.L.恩格尔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在医学界引起广泛注意,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探讨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这种新医学模式的特点是,沿着系统论思路,把人理解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种属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是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水平来理解和防治疾病。它主张在已有生物医学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研究和调控,相应地发展了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医学社会学和社会医学。

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资料、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容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维基百科)1 大数据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近年来在物理、天文、生物、统计等学科领域和金融、气

象、军事、通讯行业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已经形成了大数据现象,需要处理的数据容量发展如此之快,已经不能再用GB和TB为单位来衡量数据的存储容量,以P(1000个T),E(一百万个T)或Z(10亿个T)为计量单位的应用也将会十分常见。但是大数据真正被多数人认识和关注则是由它在互联网出现而开始的。首先是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使用网络的时间的增长使用户行为数据激增,其次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多媒体化,网络数据由纯文本演变为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造成数据量大增。另外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云存储的出现和发展,互联网节点由单一的PC机变为包括PC在内的各种智能终端,用户随时随地在线,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充满海量信息流的立体网络。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Web2.0峰会上宣布,根据Facebook统计数据,社交分享信息量以倍数增长,今天分享信息总量比两年前增加了两倍,从现在开始后的一年,用户所产生的信息分享总量又将会翻番。互联网上不断增加的数据为互联网公司提供了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物质基础,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对用户网络行为数据的分析来了解用户的网络行为习惯,改进服务推广模式和广告推送途径,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目前我国大型的网络运营、电子商务企业都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包括门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SNS等业务产生的数据对用户的网上浏览、购物、娱乐习惯进行分析,为各种服务的精准投放提供决策依据,去适应或者影响用户的网络活动习惯,从而在互联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大数据时代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数据应用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大数据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医疗信息化带来机遇

大数据在许多行业和学科领域的深入应用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手段方法都带来了改变。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常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处理和分析科学实验或者临床研究的数据,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分析抽取样本的数量越来越大,而网络和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技术与医学的结合使生物研究获得大数据

更加方便和迅捷,生物医学的研究开始基于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存储和大数据样本进行。例如2009年谷歌公司根据用户上网搜索内容对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与暴发进行了预测,使公共卫生机构的官员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我国深圳国家基因库中的样本量已达130万份,其中人类样本115万份,动植物、微生物等其他样本15万份。至2013年底,预计可有1000万份溯源生物样本,2015年底达到3000万份生物样本。而美国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DNA序列总量在2002年就已超过了280亿个碱基对。生物医学研究因为样本数据资源的极大丰富而更容易获取成果,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的生物医学研究已经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美国一个医疗小组对一名“腓骨肌萎缩症(CMT)”病人和他的10余名亲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随后使用专用设备和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数百G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很快就精确地获得了致病基因和发生突变的位点,为该疾病的预防提了可靠的遗传学依据。乔布斯在患胰腺癌以后也曾做过基因测序,希望能够通过找出DNA中有缺陷片断的方法来战胜癌症。目前我国深圳国家基因库以生物基因资源为依托,开始了大数据与医学和其他产业的整合与应用,如“全国出生缺陷样本联盟”,针对我国高发的出生缺陷、单基因遗传病、原因不明的妊娠异常在全国10个重点省市收集3万份临床样本及表型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影响出生缺陷的遗传机制和环境因素,提升我国生育健康研究的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性支持,推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防治技术研究。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管理和物联网的应用,医疗护理工作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地被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和存储。医院信息中心存储的不仅是医嘱、护理记录、药物使用等诊疗数据,而是所有医患角色、医疗设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在医疗系统中所产生的所有数据。在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要求之下,医院基础数据的存储量已经可以用TB甚至PB来计量。针对医院的大数据应用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于医院管理,如对用药、流程等进行挖掘和分析;另一种是用于临床支持,如用于临床科学研究,或者用于实时的辅助临床支持。医院决策系统是基于前者的应用,它能够提供对医院各个单位和医疗活动各个环节的整体评价分析,从而为决策者进行医护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医院在接诊、治疗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第一手临床诊断、治疗数据则除了为医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信息之外,还为医疗科研提供了最真实准确的样本数据。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家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并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推动大数据在我国临床医疗和科研中的应用。3 大数据时代医学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医学信息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1)数据共享的问题。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存储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领域的海量数据,其数据是对科学家无偿提供的。但是根据规定,美国科学家要想拿到政府经费,必须在申请课题时就承诺在课题完成后,将详细的研究数据提供给NCBI,这是NCBI获得大量数据的根本保证。而我国生物医学科研部门和医疗机构所积累的海量科研和临床数据目前多数仍然处于孤立使用的状态,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应用非常有限,数据孤岛现象限制了提高生物医学研究效率、建立社会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和减轻病人重复消费的经济负担。而这些机构因为利益的原因,对于拥有的医学科研数据和诊疗资料都持保护态度,不愿意向社会和同行提供数据服务。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让医学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数据相互共享,真正形成生物医学研究、国民健康档案和医药信息大数据平台。

2)标准化的问题。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基因组科学部主任鲁宾(Rubin)表示,理想状态下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这些信息应该有统一的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各个医院存储的数据标准不同,而且不同系统存储的信息也不一样。目前不同系统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数据标准很难统一,这主要是由于设备生产厂商、软件供应商之间技术标准不统一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方法各异造成的,例如不同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子病历数据格式和标准不同,信息中心的数据存储设备的架构也有可能不同,这造成医院间的数据信息无法流通和共享,这就为同一病人在不同医院进行治疗制造了障碍。因此大数据要在医疗信息领域得到应用,必须打破技术壁垒,解决信息标准化的问题。中国科学家更应该积极加入国际标准的讨论、设计和制定,更多参与国际上的生物医学信息共享。

3)医学大数据应用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医学信息学是生物医学与信息技术、统计、管理等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在应用领域里真正掌握精通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知识的人才少而又少。为促进多学科研究和教育,美国2009年在特拉华大学创立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中心(CBCB),由来自5个学院的60多名教师组成,并创立或负责多个生物信息学教育项目。目前我国很少有高校设置生物医学与信息得学相交叉的学科专业,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里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多数是自学或者由不同学科的导师共同培养的,这种情况造成了目前医疗大数据应用缺乏人才推动力的困境。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4 结束语

目前我国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应用还属于起步阶段,如上所述所面临的共享壁垒、标准统一和人才短缺的问题制约着大数据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医疗信息化发展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在政策推动和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大数据在医学信息化中的应用将会不断深入,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发挥作用。参考文献 [1]李新华.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通讯世界:下半月,2013(6):60-61.[2]许德玮,桑梓勤.基于云计算的医疗卫生位置服务平台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6):8-13.[3]高汉松,肖凌.基于云计算的医疗大数据挖掘平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5):7-12.[4]李华才.大数据挑战医院信息化服务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3(4):1.作者简介 李国栋(1972-),男,河南南阳人,馆员,硕士,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技术部主任,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情报学。4.1 应用实用化、智能化

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集管理、监控、指挥、调度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复杂系统,目前,大多管理系统呈现复杂化的状态,这对于管理操作人员来说,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因此,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必将朝着实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能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且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出错概率,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2 规模不断扩大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配电网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具体表现在接入信息的种类、信息量、范围与以往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应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运用,达到提高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目的。4.3 系统间交叉面扩大

目前来说,很多自动化系统大多为对信息的接收、发送,难以适应当前复杂的信息量要求,因此,新的调度系统不仅是机械的对信息进行转发,更应该具有实时的、分布式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新一代的自动化系统对信息的接入能力要求更强,不再是一点多向的,而是进行多点多向流动。

第五篇:自我意识,心里论文

自我意识,自我性格剖析,是对我自己及自己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评价。这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点、多层次心理系统,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正处于成长期的我来说,“认识自己”堪称是一道难解的人生方程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人生教科书。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说实话我总觉得对自己不够了解,自己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或许这个谜底永远在我内心深处。但是我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毕竟旁观者清,当然我也能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么一类人。

我够自信,乐观开朗,每天你都可以听得见我独特的笑声,感受我一天的喜悦。我总认为自己不是最差的,相反,还可以是最好的。还有就是我够果断,但我觉得这是建立在我自信的基础上的。我做事有个特点,那就是当我真正决定做某件是后,不管己做的对与错,我都坚持走下去,而且永不后悔。或许是我自己逃避吧,我不喜欢总是幻想“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情我现在会怎么样”。我一直认为,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还有就是当你选择了一方后,必然会有失有得,所以我们要学会舍得。我另一个特点就是我积极主动。说实话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我只是觉得我做的是我分内的事,我只是将我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或许这跟我做事风格有关。我喜欢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工作日之前做好,而且追求完美,力争做到最好。我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为了我的奋斗目标我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我坚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自信,有目标造就了我如今工作狂的我,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之下,我总是以工作为先,学生工作中我能感受到以后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让身心疲惫的我可以继续保持一点点的活力。

我是一个优点不少,缺点也很多的这么一个女生。我做事情很强制,同时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压灌输与他人。还有就是我做人做事很少关注细节,很少关注别人的想法,简言之就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一点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不喜欢将自己喜怒哀乐全部表现在脸上。但是恰恰相反的是我就是很明显的显示在我的脸上。我喜欢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然后找一种方法将自己的不开心的事情散去,比如逛沃尔玛等等。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我发现,这可能和我生活的环境有关。学校、家庭、社会等等对我影响是在不小。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中,我的爸妈从来不会要求我做什么,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玩上面。整天不见人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给我一直营造一种那个轻松的氛围,而且是随心所欲,者可能和我后来养成的缺点有很大关系,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最近我的好朋友对我评价说我太善良了,不会拒绝别人,朋友哪怕是很普通的朋友让我做件事,我总是觉得我应该竭尽全力去做,而不是拒绝。可是我发现这个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有些时候有些忙我不应该帮,而且应该制止。针对这一问题我现在非常后悔,我将是这改变自己,学会拒绝,但是这个问题的存在可能与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有关,从小我找别人帮忙他们每次都是义不容辞,尽量帮我,在我的观念里我找他们帮忙他们找我帮忙都是一个观念,我们是好朋友,只有朋友才会提出请求,求助。而卧自己也是尽可能不要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到玩不得以就不要。

从小到大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一路走来的老师,特别是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我现在的一言一行跟我的老师的教导师离不开的。记得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他一直对我要求很高。他不仅要求我学习成绩好,还要求我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要得到锻炼,因此学生会是他给我报的名,他还为我创造舞台,让我自己尽情发挥,参加给类演讲比赛和主持活动。这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解释了很多好朋友,还让我体会到了痛并快乐着的感受,在高三的学习压力下我要坚守学生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事实证明,我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我让热爱紧张的充实。“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让我感受颇多,也真是这句话也是的我让成了现在做任何事情我都要自己脑子里过一遍的习惯,虽然细节还是不那么关注。“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伴随了我高中三年,一直到现在。这也是我高中班主任教导的,感谢您,老师!

我觉得我现在的个性的养成与我结交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我认识朋友每一位都是那么善良,简简单单,质朴。他们的思想方式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感谢我的朋友。

针对我以上的各种缺点,我觉得首先要认清这是否是自己的错误。找出这个缺点的根源出处。首先我觉得我不用悲伤,每个人都有缺点。虽然不能完全改掉这个缺点,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更加完善自己。我应该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别人给我提的意见要学会分析,再三思考后做出再做出抉择。当然也不用全盘吸收,要批判的吸收。要多多关注细节,学会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凡是要懂得再三思考,多和别人讨论,不同的思想碰撞后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还有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多和高手交流经验,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工作中的。最后要做到的一点是做什么事情只要对的起自己就好,自己开心快乐了,别人才会感受你的快乐,开心。

下载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论文[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绪心里学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 情绪心里学结课论文论文题目 : 情绪心里对消费者行为处事的影响的研究 学生专业与班级 : 09级市场营销班 学生姓名与学号 : 曾强 09110226......

    模式生物小结

    模式生物 摘要:模式生物的研究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探索生物起源奥秘、治疗疑难杂症以及解密奇特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能够代表一类生物......

    青年心里学论文[5篇模版]

    个性形成及发展完善摘要: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起着知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关键字:体会感受形成原因个性长短处发展完善1.心理课体会感......

    生物论文专题

    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 蒋涵涵涵 摘要在农村高中的长期教育实践中曾在只注重高考升学率,而忽视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结果失得其反升学学生很少,回到农村的学生也不懂如何致......

    关于生物论文

    关于生物论文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于中国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几点思考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法制建设 膜生物反应器在中水......

    生物论文

    找好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作为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生物组教师们来说,面对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世界充满好奇的13、14岁少......

    生物论文

    关键词:诱导不同品种同一祖先的口育鱼杂交试验物种爆发原因生物多样性 论文内容摘要:由雌性口育鱼可以根据雄口育鱼臀鳍上的卵斑而避免与其他鱼类交配,设计了一个通过卵斑迷惑,......

    生物材料论文

    生物医用材料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龙庭 9***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材料,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可以是天然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