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心里学论文
个性形成及发展完善
摘要: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起着知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关键字:体会感受形成原因个性长短处发展完善
1.心理课体会感悟
自我价值这面旗帜像太阳一样在头上升起。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
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
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自我价值的内心定位,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成就。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价值的程度,或者说是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就会喜欢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产生努力上进的想法和压力。当一个人缺乏自我价值感时,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无意义,会厌倦生活,会瞧不起自己,导致自暴自弃不负责的行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孩童的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和如何做出反应的行为,决定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自我价值就是自信、自爱、自尊。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具备所需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不能
对别人有信心,别人对自己也不会有信心。
自爱就是爱护自己。一个人不爱自己,就不能爱别人,别人也不能爱他。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能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在一个人的人生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就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信念系统,也就决定了他能掌握一些什么样的能力,有怎样的行为和怎样支配他的环境中的一切事物。
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事某些人而搞得心中不快。每个人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尽不相同,有时候我们会在一些人际交往中产生一些令自己不开心的事,甚至是难以接受的言行,此时心中自然会很堵,或许会因为冲动而用语言去回驳去攻击。说出口的话是收不回来的。语言是把利刃,使用不当便会成为可怕的凶器。因为一句话的差错可能会失去一生的挚友。一次擦肩而过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其实,当事人目的并非要惹你不开心,大多是无心只过,只是因为我们太去追究细节,未站在言者的角度去考虑、体会,从而莫名其妙的产生了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何必呢?
一个人心中充满了怨,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每天心事重重又如何快乐的起来?这种想法只是单方面的想法,苦了自己却不能改变什么。只会给人压力。对于别人的过失,在适当的范围之内,给予宽容和理解,心里的郁结打开了,心情自然就好转。
2.个性形成原因以及长短处
人的性格和主要和遗传和环境有关,其中又以后天的因素为主。遗传因素使我们不能左右的,也不会因人的主观改变而改变,所以在此我主要是谈谈环境因素即是后天因素对人性格形成的影响。
(1)遗传因素对我的影响
在我的大家族当中,我发现每一个成员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情绪波动幅度小,通过他们反观自己,才知道我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们这些特点。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令人激动的、悲伤的,开心的与不开心的,很少会引起我内心的波澜,或者是那种感情的表达只在一瞬间,很快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内心都会恢复以往的平静。有人说,这是一种成熟理智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是感情不丰富或是内心世界不愿外露的表现,不管哪种说法,这只是别人的一种观点而已,最重要的是当事人自己的感想,我个人认为,这种表现有利有弊,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或是比较紧张的场合(如:面试),我一般都会比较紧张。然而,当与同伴们碰到一件比较惊奇或令人激动的事情,我往往又会表现的太过平静,好像事情发展到某一个程度,有什么样的结果是想当然的,根本不用表现得那么夸张(也许这就是粘液质类型的人吧)。这使得周边的人觉得我很“深沉”„„
(2)家庭环境
说起家庭环境,我不知道该用哪种方式来形容,也许“专制型”最适合吧。我记事比较早,但从我开始记事的印象里,挨打与吃药占据了我半个童年时期。记得我每次从外面玩回到家,准会被揍一顿,那时也就三四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常听到家里人说我的一句话就是:不爱笑。至于这点,我也说不上原因。但性格当中的一点我认为是继承了母亲的因素:上高中前我脾气很不好,容易生气,碰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心烦。这似乎和我前面提到的我不易动感情有些冲突,其实不是的,我善于克制,克制自己不表达内心的情感。但真的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我也会爆发出来,周围的人可能会惊异我平时那么“深沉”,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脾气。
正如每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样,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尤其是父亲,从初中到大学,我似乎一直在沿着父亲的心愿走。我似乎是想尽孝心的耽误了两年时间才来到这。在外求学的六七年父母很少关心我求学的过程,更多的在意的是结果。而我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很少追求自己的爱好,培养自己的其他兴趣。除了学习,我很少干其他的事,包括关心身边的事情。
(3)学校教育
在我生活的这二十几年里,除了家,待的最多的就是学校了,学校的环境、教育对我的性格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在学校里,我们学习数理化,这训练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养成了坚韧、细心、镇静、理智的良好品质;我们学习语文、政治、历史,这使我们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还使我们感情丰富,富有正义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的集体生活让我们富有集体荣誉感,学会了以集体利益为重。学会了与人保持融洽的关系,学校的集体作用对我的性格的形成有特殊的意义,集体生活培养了我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了我关心他人和集体的品质,增强了我的组织纪律性。学校的体育活动,劳动锻炼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我从小学起就一直是班里成绩好又听话的学生,所以老师跟我关系很好,我也
一点都不怕他们,这让我在学习时没有太多痛苦,对我的性格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为我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升级”了。一直优秀的我突然变得普通了。本来我很自信,但是大学的环境让我渐渐变得有些自卑,也更稳重了。性格也可以因环境而改变。
我的性格测试结果是16p;14c;7m;3c,属于粘液质和胆汁质。
粘液质的人优点是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定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种人具有与兴奋过程相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会为无谓的诱因而分心。黏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做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能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他因循守旧,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具有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性格上表现出一贯性和确定性。
其缺点是不够灵活,有明显的惰性。由于不够灵活,故在集中注意力或转移注意力到别的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时间。惰性使他们的创造性差,比较守旧。
3.个性发展完善
儿童对性格形成其重要的作用,但并不完全决定人的性格。随着人的慢慢长大,人的性格会在儿童时代的基础上不断的形成,无论怎么样,人性格的形成始终跟他接触的社会坏境息息相关,当然还跟每个人具体的精力阅历有关。在人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同时,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
大学时期是完善人的性格的重要一个阶段,大学在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大学生活跟社会比较接近,同时,大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有了对任何事物基本的判断能力,在一些立场问题上能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做出的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性格不断形成的一个过程。而且大学是走向社会的一个中转站,事关很多人的前途问题,如何选择则体现了不同的性格取向。另外,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对自己的性格的缺陷也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看法,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愿和努力来有意识的完善自己的性格。不可否认,人有些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但会不会终生不变,则取决于你,或则说取决于你的决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确实要改变本性是很难的,但并不是不可能。在我们性格确实存在缺陷(包括先天的和早期形成的)时,我们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决心和努力改掉的。如果把抽烟比作人的性格的话,那改变性格就是戒烟,虽然很难,在过程中或许还要承受不小的折磨,但最终还是能把烟戒掉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塑造性格”。
4.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个性的形成所进行分自我剖析,人想完全认清自己太难了,所以我的分析可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片面的。要塑造健全的性格,就要努力是自己内部心理和谐发展,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有效地把智慧和能力运用到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从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动的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稳重,考虑问题全面的优势,避免自己的短处,适应生活。
第二篇:情绪心里学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
情绪心里学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 情绪心里对消费者行为处事的影响的研究 学生专业与班级 : 09级市场营销班
学生姓名与学号 : 曾强 091102263
授课教师 : 罗嗣明老师
完成时间 :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目录
【摘要】...................11-
一、高三和同学的一次肢体冲突................2-
二、我在暑假的情绪调整..............3-
三、调节方式总结..................3333-
情绪心里对消费者行为处事的影响的研究
学校班级:江西师范大学09级市场营销班
姓名学号:曾强 0911022263指导老师:罗嗣明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小事都与情绪有关,其实小小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生活中的大道理,我们要从中学会反思。而生活中的点滴往往和情绪有关,我们就要更好的认识和调节、控制情绪才能更好的更和谐的过好每一天。本文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感想的描写,主要用实例例举和前后对比的方法有力的阐述了情绪控制的重要性,得出了情绪对人们行为处事有重大影响这个结论。
【关键词】
日常生活小事情绪调节控制
前言
古往今来,情绪似乎对人们的行为有着绝对的控制力,野史有云曹操发起赤壁之战,为的是咽不下大小乔被江东所有。更有吕布怒斩自己的义父袁绍,也是为一己私欲。在今天,因为情绪而以身试法的更是屡见不鲜。情绪的对行为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虽然在社会中都已经有无数例证,但是仍然缺乏理论基础,本为正是对此展开研究。在这之前已有多位学者对此或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人正是在他们的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论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高三和同学的一次肢体冲突
这是一个夏天,天气比较闷热,在经过一天的紧张的高三学习之后,似乎每个人都想放松自己,而对于一个承受着重大的学习压力的我来说,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拿着球去球场,和那些球友们好好的打上两个小时的球。
同样,和前面几个星期一样,每个星期星期五都是我们这些毕业班的同学最欢喜的一天,因为周五晚上不要上课,一周的七天七夜,只有这唯一的一个晚上是不用上晚自习的,所以这天对我们来说是特别的珍贵,我们也是倍加珍惜,下
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一响起,我们几个就冲向了球场,生怕去晚了没位置。
篮球对男生的吸引不但在于它的竞争性,更是在于它的对抗性。在场上的同学们都无比的亢奋着,我也一样。这次不同的是和另外一群不认识的同学打球,听说是三班的,和陌生人打球这都是常事,开始还是打的比较轻松愉快的,我在一次上篮时候不小心撞了对方一下,而且这也是在篮球规则上的正常碰撞,在平时打球时也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可能是因为对方在学习上的压力加上在球场上的发挥不得力的情况下,他火冒三丈,带着责怪的口气,在喋喋不休的说着什么,我当时没理他,认为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后来他似乎看到我这样无所谓的样子,火更大了,就过来推我一把。这时候我就很是气愤了,我一直都没有错,一直都在篮球的规则内打球,我当时心里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也就回击了他,用更重的力气推他,直接吧他推到在地上,之后的形势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我们就打在了一起,基本上都是互殴,最后在同学的劝阻和拉扯下才分开。
最终这个球场打架事件闹到了年级组中,我和对方都受到了记过处分和通报批评,这对于我的高中生涯来说是很不利的,还不知道有没有留档。在毕业的这一年,出了这样的事,对我的学习成绩也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好在这事没有让家里知道。
1.1从这件事中得出的感想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了不少的感悟,可谓是吃一堑长一智。在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这时候如果性急或者情绪控制不好就酿成较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拥有宽广的胸怀,这样才能顺利的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个障碍。
二、我在暑假的情绪调整
如果说学校的时光是美丽的天堂,那么在暑假的日子就是靓丽的苏杭。作为一个大学生,暑假是我们不可忽略的生活,在暑假有的人呆在学校学习,有的人参加了培训,有的人在学车,有的人会去找份工作,干上两个月。而我呢,同样是这样,通过同学介绍,我去了江西的某城市开办暑期辅导班,我和我的几个同班同学都去到了那里,前景似乎一片光明。开办辅导班最难的不是教学,而是招生,这次也是这样,招生的环节给我们沉重的打击,因为我们的招生环节并不理想,开始时报名的人数极少。我情绪有点低落了,我们的股东看到我这幅摸样,很是无奈,她对我说,“怎么感觉你好无奈啊”,同事也说的却我看起来很无奈,我只有一笑。实际上,招生的不景气是导致我无奈的因素,但是我没说。股东也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就对我们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充满激情去工作,去招生。后来经过调整,我们全队都信心满满,最后我们拥有了一个完美的暑假。
2.1暑期的收获
通过这件事,同样让我有了一些些的感想,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怀着积极的情绪去工作、去实践,这样对工作是好的,而且对自己也是好的。
三、调节方式总结
在第一个故事中,我的调节方式是尽量淡忘,时间是治疗一切不良影响的良药,所以在那次的不愉快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尽量使自己充实起来,从而来淡忘那次的不愉悦。
第二个故事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往好的方面想,不想坏的,以此来保持自己的积极的心态
四、现在的我现在正在江西师范大学上大三的我,没有了高三的那个冲动,显得更是平易近人,处事更加稳重了。同时,现在的我没有了暑假时遇到困难就情绪低落的那种无奈,更多的是积极思考与行动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这对我的人生应该至关重要吧。
结论
情绪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可以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通过反省和自我清点,人们同样可以让它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少华.《情绪心里学》.济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62—183
[2]曾强.情绪心里对消费者冲动购买的影响研究.2011年11月.4-5
附件
无
第三篇:教育心里学
第一章 教师与教育心理学
专家型家师的特点:1能运用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三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个人因素,情景因素,系统过程(有目的影响教师成长的专门方法和手段)
教师成长的阶段(福勒和布朗):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微型教学训练,教学决策训练,反思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反思的类型 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反思的内容 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奇提出: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教师参与研究
教学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变化和发展规律
教学心理学性质:较强的教学应用性,不是普通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简单组合,而是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情境或关系中,由学习而引起的人的心理或行为.教学心理学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①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帮助教师解决了实际的课堂问题 ③提供各种研究方法与角度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强调对照处理的不同效果分析,分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和个案实验)2相关研究(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正相关,负相关和无相关,相关系数取值1~ —1程度,越近1相关越大。)3描述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创建阶段: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命名的书,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命名的专著,世界公认最早的的教育心理学专著发展阶段:维果茨基主张把其作为独立学科研究,强调在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关注教育实际应用和课堂学习研究 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 发现学习法 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和保持。90年代关注学科心理学的学习和认知研究。从实验室转为对现实情境的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广义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身的心理变化 狭义 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
心理发展基本特征:1,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2,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 3,具有不平衡性4,具有个体差异性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1少年期(初中 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内心冲突:普遍存在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2青年初期(高中 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为主内心冲突: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常冲突,易与生活脱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创立“发生认识论”,他认为,青少年认知的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依赖于助理对周围环境的操纵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认知发展必经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2)-形式运算阶段(11,2岁以上)。详解:感知觉认知—语言应用单向思维—守恒观念形成与具体思维—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 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在认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该理论的教学法:活动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同伙影响法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他被供认为是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念: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教学法:活动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同伙影响法)2 教学促进认知发展(教学支架 指在儿童试题解决超过她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人格: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它是人在先天秉性的基础上受教育,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动态复合系统。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包含有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相互而又独立的过程,是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强调自我成长,提出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期:婴儿期(0-1)信任感与不信任感的建立(主要任务是形成信任感。学会分辨人,哭和笑)幼儿期(1-3)自主感的形成羞耻感和怀疑感(学会走路和自己动手玩玩具)儿童早期(3-6)主动感对内疚感 主动探索—好问—好动—好说(角色认知)儿童晚期(6-12)勤奋感对自卑感 在幼儿园完成学习任务受奖励(学业成就)青少年期(12-18)自我同一感(个体组织自己的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关于自我一致性的形象)的建立,和自我同一感的混乱的矛盾初中和高中阶段 同伴与人生观 青年期(18-24)亲密感对孤独感 大学阶段,友谊与爱情(社会化 成家)成人期(24-65)繁殖感与停滞感 老年期(65---)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除社会因素外还有遗传因素)
培养(健构)健康人格的途径:1重视青少年人格的整体调节2帮助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评,获得自尊感3建立良的人际交往环境4引导青少年正确应对挫折5引导青少年进行人格的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调控系统,是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分类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从自我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指导: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a 教师家长应对其作出适当的评价与期望 b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自我体验 a尊重学生人格 b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a帮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其自我控制能力b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与方法
中学生的认知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a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指人们对客观事务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于自己内部的线索作为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b 冲动型于沉思型2智力差异 a智力的个体差异(IQ 智力测量结果的表示):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
分布b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了解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同质分组,如分快慢班)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3 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 通过教学机器和程序的教科书来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渐进的个别学习)
多元智力: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省智力。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差异的表现:1特征差异 2类型差异【机能类型说(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向性说,独立一顺从说】
性格的性别差异:麦考比和杰克林认为男性更具有攻击性。女性比男性更好社交,更容易受暗示,自信心比男性差,更倾向于解决简单的墨守成规的问题。
性格差异的教育上的意义 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人类的学习:指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在学习师生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学习的分类:根据学习内容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和态度的学习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立之间联结。用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来解释学习过程。)
巴甫洛夫 经典条件作用(狗闻铃声掉唾液,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规律: 泛化、辨别、消退
桑代克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是通过肓目尝试与错误而渐进的过程。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率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强化说)一个操作出现后如果有强化刺激尾随,该操作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是增加概率的手段.个体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学习行为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包括正强化、负强化
联结学习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1、塑造或促进良性行为a普雷马克原理促进低频行为b行为塑造、连续接近法c及时表杨
2、消除不良行为a餍足b代价c孤立3程序教学:把教材内容分解成很多小单元,并按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又难到易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顿悟学习认为是一种知觉经验的变化过程,不靠渐进的偿试错误,由突然的顿悟(一种突然的领悟与理解,是对情境全局的知觉,是对问题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实现。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过程,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阶段,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实现
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论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的学习便产生.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
1、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2、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3、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观念利与新观念联系。学习是一种同化过程,同化方式包括含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组合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 1重视对关系的了解 2重视结构和顿悟的作用 3背景知识与先行组织者4发现学习(通过自己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方式学习;培养发现探索精神)与接受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经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让学生将知识“内化”)
现代学习论的发展
加涅信息加工论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来类比人脑的认知过程,用信息的接受存储和提取来解释学习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存贮,认知过程3元认知
建构学习论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来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体系,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须重视学生的经验,它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提倡把学生自身的努力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应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协商和合作面对复杂环境解决真实的不明确的问题。不同建构学习论的共识:知识观 学习观 学生观 教学观建构学习论教学应用1研究性学习(教师提供问题情景,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验证假设来解决问题)2合作学习(几个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3教学对话(学生通过与老师其他同学交流来学习,分“教学”和“对话”)
第四章学习动机
动机:直接推动人类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构成: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诱因指为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如他人的奖励和表扬等。
学习动机的种类:1内部学习动机(如好奇心)和外部学习动机(如名次)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如马上的考试)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如前途)3认知内驱力(如好奇心),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地位 如名次)和附属内驱力(从长者处得到赞许)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支持性条件,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学习过程,二是影响学习效果
耶克斯—多德森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种曲线关系,唤起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能引起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也得不到最佳绩效;动机的最佳水平还与课程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对简单的任务,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对复杂较难的任务,随动机的增强反有下降的趋势。
学习动机的理论
动机的强化说:斯金纳(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强化说—强调外部诱因的作用)认为学习活动中,强化是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
动机的需要论:马斯洛(在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动机—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成长需要:认知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的归因理论:海德和韦纳(对学业的归因解释会对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能力V努力)
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动机=成功的主观可能性×成功的诱因价值(应用于努力程度的激励)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部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外部因素1学习任务(任务的性质/价值/维度)2教师内部因素1兴趣2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否胜任任务的主观估计或能力判断)3归因与习得性无助(由于学习者长期把学业的失败归因为稳定不变的不可控制的内部因素,既能力缺失,其结果使他们产生了这样一种信念:无论怎样努力都避免不了失败的结果)4能力观(既认为能力是不变还是可变的)与目标定向(指向学习内容既掌握目标,指向学习结果既表现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②、帮助学生自主设置合理目标③、进行归因训练
2、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①、使学习更有趣②、设疑引发认知冲突③、合理使用表扬、有效应用表扬、合适的反馈
第五章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的种类:根据迁移的效果分为:正、负迁移(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根据迁移的方向分为:顺、逆迁移(学习过程顺序)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横向迁移(又叫水平迁移,指先前学习的内容与后继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属于同一水平层次上)纵向迁移(又叫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逐渐的相互影响)根据迁移的内容分: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又称为特殊迁移)(举一反三与跳水组合)依据迁移自动化程度---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认为个体心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官能,这些官能可以想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得到发展的加强。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以在与该官能有关的所有情境中自动地起作用。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与伍德沃斯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的迁移。
经验类化说: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能概括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贾德通过水下击靶实验提出,共同要素只是迁移的前提,关键是从两种活动中获得概括性的经验和原理。享德里克森进一步实验后得出,概括化过程不是自动的,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关系转化说:顿悟要素、经验、原理与情境的整体关系是迁移的关键。
影响的迁移的要素:1相似性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原有的经验水平/原有经验的组织性/原有经验的可利用3学习定势(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也称之为心向)
怎样促进迁移(为迁移而较)1在真实生活中学习2注意最初的学习程度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为学习提供多元化的环境4教授学习方法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本质: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联系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种类:从反映活动和深度看分为感性知识(对活动的外贸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应)和理性知识(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从反映活动的内容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从反映活动的形式分为陈述性(又称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
知识学习的类型:根据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分为: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是学习的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产生的)
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知识直观类型: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提高直观方法:a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b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c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d培训学生的观察能力e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知活动过程概括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适
有效的概括方法a用好正反例证b正确的运用变式c科学的进行比较d自觉概括
错误观念:个体日常直觉经验中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
错误观点转变的条件:1不满现有观念2新观念可理解性3新观念的合理性4新观念的有效性
促进错误观点转变的教学1创设开放接纳的课堂气氛2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3引发认知冲突4鼓励学生交流
记忆系统分类: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视觉0。25~2秒 听觉大约4秒容量无限大 短时记忆5秒~1分钟 容量7加减2个组块 长时记忆1分钟~终生 容量无限大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均衡,先快后慢,呈现负加速型
遗忘理论: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在“练习律”中提出 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适于机械学习过程)同化说: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积极遗忘和消极遗忘)动机说:遗忘是记忆被压抑(弗络伊德提出)
促进知识保持的办法1深度加工(如意义联想与举例推理)与主动参与(记笔记,相互提问,操作讨论)2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的过度学习(达到150%时效果最好)5合理的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尝试背诵)
第七章 技能
技能: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2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3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技能的种类: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和操作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纵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技能的作用:1调节和控制动作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前提条件 3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动作技能的形成:操作的定向(讲解示范),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怎样培训动作技能:①准确示范和讲解②必要适当的练习(预防过度练习造成错误动作定型化/高原现象)③充分而有效地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的形成:加里培林的五阶段论:活动定向/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有声外部言语/无声外部言语/内部言语心智技能的三阶段论:由我国学者重新合后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阶段论安德森的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怎样培养心智技能:1遵循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2注意原型完备性独立性概括性3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4创设实践,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第八章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重复、抄写、记录、划线等)精加工策略(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等)(记忆术: 位置法、首字母法、关键词法、谐音法、引申提问)组织策略(群集策略、概括法、图解法、网络法、比较法、提纲)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设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等)监控策略(自我检查、集中注意等)调节策略(调整阅读速度、复查等)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建立时间表、设置时段或限时目标)学习环境管理(寻找固定安静的地方等)努力管理(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强化等)他人支持(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合作学习)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量身定做)生成性原则(再加工)效能性原则。
策略训练三要素:一是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自我监控执行;三是了解策略的价值及适用范围。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区别:学习策略的使用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技能而学习方法是一种称述性知识的习得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训练;
2、程序化训练模式(即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教学生总结,提问,析疑,预测策略)
5、合作学习模式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面对的情境
问题的成分:
1、给定的条件(问题的起始状态)
2、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状态)
3、存在的限制或障碍(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问题的分类常见分类:复杂问题和简单问题 具体问题和抽象问题材 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 综合分类:结构良好的问题:条件和目标都明确,解法规范,答案的确切性(唯一性)结构不良的问题:条件和目标模糊
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将问题从起始状态变成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指向性 2认知性 3序列性
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理解和表征问题→提出假设(算法和启发式)→检验假设(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1算法式2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纽厄尔和西蒙提出:找到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减少差距的手段)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特征
2、知识经验
3、定势和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定性: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
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2、教学生运用策略
3、促进基本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
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创造: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意志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一定价义的成品的活动或过程。
创造性:即指个体产生独特性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的分类:真创造(人类首创)和类创造(个人首创)
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份:创造性想象: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认为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高度灵活,新型独特的思维方式。美.吉尔福特提出创造性思维的结构:集中(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核心 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智力(智力与创造性的一定的相关非线性关系)/ 个性
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创造适宜的环境: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个性的塑造:保护学生好奇心/接纳学生想法/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3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第十章品德的形成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这是核心)2道德情感:包括直觉式道德情感: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尤为重要)想像式道德情感:张思德、刘胡兰、雷锋 伦理式道德情感: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 3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阶段(10岁以前)-自律阶段(10岁以后)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发展论: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三水平六阶段①前习俗水平:一阶段是惩罚取向,以果(行为结果会否受罚?)判断;二阶段是功利取向,以需判断。前习俗水平,主要是以个体自身感受为主的道德水平,即对自己所恐惧的和所快乐的为取向。
②习俗水平:三阶段是社会认可取向,以因(是否社会所期望的?)判断;四阶段守法取向,社规判断。习俗水平,主要以社会规范对个体的要求和期待为主的道德水平,表现为是否服从和维护社会规范。③后习俗水平: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公正为取向,可维护也可修改,六阶段以人伦原则为取向,行为自律。后习俗水平,认识到法律和社会规范只是一种社会契约,以良心公义人权伦理超越规范自律行为。
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认为社会参与活动是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人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尊重品质。1社会参与经验:可以促使青少年联系他人反思自身,促进并可预测其后来的道德发展。2有助于道德同一性的形成:自我认同和寻求超越性意义(社会历史定位)。3培养青少年对人性的尊重:道德同一性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他人的尊重,二是对社会的尊重。道德同一性的两层涵义:自我认同和对人性的尊重
中学生的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a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b自我意识增强c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由初中时道德发展的动荡性走向高中自律为主发展的成熟过渡。
品德学习的形式: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其中观察学习又分为示范学习(榜样行为)和替代学习。
品德学习的过程:依从、认同和内化三阶段。
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个人信念和发展水平。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1、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
2、榜样示范
3、价值澄清(三阶七程:选择阶段、赞赏阶段、阶段行动),4、群体约定
5、赏罚控制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调和1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保障中中学生心理健康健康的客观需要,2是时代的呼唤,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3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A、个人因素:生物学方面和心理方面 B、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父母期望/教养方式(鲍姆林德的四类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专断
型:子女常不满,有畏缩,不信任人的个性缺陷。苦大仇深型,能忍耐。放任型:散慢的个性,生活少乐趣,悲观失望,敌视抵触,个性不成熟,长不大的孩子。权威型:子女能获得足够的安权感,自立自信,有探索精神和心满意足。民主型:子女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个性意识,善于与人交往和取悦他人)/父母个性C、学校因素:教育方式,同伴关系,学习负担D、社会因素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1隐匿性和突发性2多元性和单一性3无知性和盲目性
中学生典型的心理问题:
神经症:抑郁症(持久心境低落)恐怖症(社交恐怖、物体恐怖和处境恐怖)强迫症(强迫观念、行为)焦虑症:(急性焦虑发作和广泛性焦虑症)神经衰弱(易疲劳难记忆,易激惹头晕睡眠障碍)
人格障碍:偏执型(偏信自己执迷不悟)、反社会型(粗暴不守法无内疚)、冲动型(情绪冲动不计后果)、强迫型人格(刻板固执过分谨慎多虑)、回避型人格障碍(懦弱胆怯易惊恐,自卑回避与人交往)
性心理问题:手淫和早恋,同性恋。
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原则: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原则+重点咨询和整体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保密性原则。
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理论和方法:1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释梦、阻抗、移情分析、解释)2行为主义治疗(行为疗法:脱敏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强化法(行为塑造/消退法/代币法))等。3认知--行为治疗:美国艾斯创设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4个人中心疗法: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人本主义非指导性支持疗法。
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1参与性技术:包括倾听技术、鼓励和重复技术、反应技术2影响技术:包括指导技术(言语干预/给予建议/自由联想解释/角色模拟替代/训练式指导)面质技术(指出其言行中的矛盾,激励来访者面对掩饰的问题)自我开放3非言语技术:包括目光注视/身体姿势/声音特征
第十二章 群体心理与课堂管理
课堂群体分类: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作用:以感情和兴趣爱好一致为纽带,有非正式领导起辅助作用或抵触作用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群体对个体的作用是助长还是惰化--→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活动的难易程度+竞赛动机的激发与否+对周边评价的态度+注意的干扰
群体的凝聚力:如何提高?了解现有状况→整合群体目标→引导情感归属→促成价值认同→及时反馈强化
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者态度从原来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
从众:人们在群体影响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课堂气氛: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课堂气氛分类:分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方式影响课堂气氛:勒温,将其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集权型:教师为主,听教师的,学生易产生压抑和抵触放纵型:教师对学生无所求,易造成纪律涣散,学生各行其是干扰多,易成为对抗型气氛 民主型:师生间相互尊重,易形成相互信任,支持的积极课堂气氛。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3教师的移情4教师的焦虑水平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教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课常里的人际关系表现: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课堂管理的目标:
1、争取更多时间用于学习;
2、争取更多学生投入学习;
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方式(普雷斯顿划分为参与式和监督式)
2、班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3、对教师的期望
课堂管理的策略:明察秋毫、一心多用、整体关注、变换管理
课堂纪律类型:美·林格伦把课堂纪律分为四类: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结构: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情境这三者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的课堂情境结构的创设 控制班级规模,建立课堂常规、合理分配座位
课堂教学结构的创设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科学编制课程表。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
第十三章 教育测量
教学测评: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搜集学生信息,描述,分析和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活动。
测量、测验、评价三者相互联系:完整的教学测评包括测量和评价两部份,测量可由系列测验组成,更侧重搜集资料的过程,评价可分为:常模参考评价和标准参考评价。测评的分类:根据发生的时机,教学测评可分为:诊断性测评(教前)形成性评价(教中)总结性测评(教后)根据测试解释标准分为:常模参照测评和标准参照测评(自我参照测评)根据测评的严谨程度分为:正式评定和非正式评定
测验的功能:
1、鞭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2、促进教师的教学;
3、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4、作为教育评价的依据
测量的局限性:
1、测验结果的相对精确性。
2、导致测试分数取向教育。
3、不可测试的因素。
测评的方法:
1、标准化成就测验 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一致性,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和常模资料。(适于大规模测试)测验标准化的程序:①制定目的②修改项目③扩大样本④确定常模 标准化测试的优点:客观性/可比性 缺点:难于及时诊断、反馈和支持教学活动/可能欠公平2自编测验 指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适于小规模的学习评定)步骤:1确定测验的目的2确定考查的学习结果3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4写出考试计划或细目表5针对测量目标,选择适合题型。自编测评的分类:分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和主观题(论文)有效自编测评的必要条件:效度 信度和区分度 自编测评编制时注意:a测验应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b测验必需是教学内容的良好取样c根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结构e注意测验的信度,在解释结果时应慎重f测验应该能促进学生学习
第四篇:海员心里学论文Microsoft Word 文档
海员身体与心里健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船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船员的工作量和强度越来越大,难免在船舶工作中产生“心理障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船舶思想政治工作适当增添心理学的内容,针对安全生产中容易引发船员心理和生理变化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规律性,提高预见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船员特别是年轻船员进行心理辅导。只有让船员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才能保证船员的生理健康,确保船舶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船员、贴近生活),以此打开船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从关心船员的需求、兴趣、情绪、个性等方面入手。摸清脉搏,查明症结,把船舶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
单调的海上生活对海员的心里有何影响。海员远航时,由于长期与社会、家庭分离。结婚不久的海员要比其他人忍受更多的分离之苦。远航期间,工作形式固定呆板,缺少丰富多彩的生活,外界信息闭塞,不能见到亲朋好友,不能领略和体验尘世的喧闹,周围环境天天如此,同样的海,同样的住舱、灯光、颜色、气味和饮食,同样的娱乐,甚至连完全的休息也没有。
每天以固定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工作生活,结果是有限的同样的感觉直觉贯穿于全部心理活动。而人们在陆地生活中已习惯的经常体验的感觉直觉却严重匮乏,由于这种感觉知觉负荷不足的心理状态的发展,有的海员可能出现紧张疲劳、焦虑、寂寞、抑郁、悲观、情绪紧张过度与能力降低,出现视听错觉,自我感觉差,应急主诉增多,情绪不稳定;有的海员甚至导致观察、操作行为中的疏忽大意与失误,以及放松警惕性和应付复杂情况的能力下降。
国外对海员进行专门医学调查的结果表明,同样的航海条件和枯燥的海上安全生活,每个海员的反应并不完全相同。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安心和不满意的人,在完成单调工作时,常会感到非常烦闷。渴望与外界积极接触的人对航海环境非常敏感。注意力集中于内在心情的人(内向型)受航海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选拔航海人员时,应考虑他们对单调工作性质的敏感程度。自航海实践中,要减轻海员单调性心理感受的方法很多,如选择合适的工作速度和节律、合理地分配工休、交替不同的活动、变换劳动的方式和调整周围工作环境(如合理照明、多样性色彩装饰和适宜的温、湿度等)均可作为改善航海环境的补充措施,那种试图通过随意增强心理紧张的方法来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的做法,只能得到暂时的效果。如何做好海员心理健康工作?笔者建议,在船上适当开展“零距离对话”。从贴近人心开始,只有温暖人心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下面是我任船舶政委期间与某一船员的一段对话,虽然不具普遍性,但也代表了一部分船员的心态。
30岁刚出头的海海(化名),出生在一个至今也不太富裕的农村。高中毕业后,他凭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取了海运学院。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很快被公司录用,当上了一名国际海员。他告诉我,当时他很庆幸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份理想的工作,不但能“免费出国旅游”,还能拿到令当地农村人十分羡慕的美金和薪水。可是几年过去后,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永远是那样单调,那样按部就班,成天与海洋做伴,没有任何新鲜感。还有国际航运环境的复杂化,全球恐怖活动的猖獗,突发事件的增多,港口国检查的严格,都快要把人压趴下了。海海说话时一直半闭着眼睛,脸色带着倦意,感觉精神很颓废。他说,一年到头总感到自己很忙,在船忙,休假回家还忙,最重要的是忙了半天却没有忙出什么名堂来。他说,“我的一些同学有的在地方公司早提了,有的有车、有房子,星期天、节假日老婆孩子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而我却至今还‘寄宿’在老丈人家,更没有许多时间去享受生活”。海海还告诉我,近一两年他总是睡不好觉,情绪很低落,行为也变得有些古怪,经常
发一些无名火,要说这几年公司效益好,钱也没少拿,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海海最后很沮丧地说:“我现在很忧伤,总觉得自己像一潭死水,没有新鲜的活水来补充,也没有任何的波澜和起伏,似乎在等待枯竭的那一天”。
通过海海这段毫不掩饰的谈话,使我想到近年来船员的思想波动变化确实很大。的确某些刚毕业的海运学子,刚一上船,都有一个由自己编织的美丽的梦,对海员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兴趣,甚至说,心里酝酿着一首奋进的诗。但是,随着人生的各种难题纷至沓来,那种多维的进取心理有的趋于成熟,有的却随着环境、时间、困难、挫折一点点地被磨损,并在习惯惰性的诱惑和攻击下,迷惘、动摇、失望、冷却而舍弃初衷。类似海海这样的情况在目前船员队伍中还有不少,且各年龄段的人都有,用心理学家的话讲,这叫做“心理障碍”或者叫“工作倦怠”。
造成这种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工作客观环境所造成。由于常年生活在海洋上,航行在波涛浪涌中,经受着狂风恶浪的袭击、烈日的曝晒和冰冻霜打,以及来自大自然和社会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忍耐着长时间的噪声、震动、颠簸和空气污染;事故的威胁;亲人的分离以及社会信息的阻塞;加上时差对身体生物钟的影响和单调重复的值班劳动,导致对船员岗位工作和生活的厌倦。二是个人主观因素所影响。认为职务不能及时获得提升;工作标准高、压力大、负担重,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有的对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认为建议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规章制度不够合理,个人与企业所强调的价值追求相距甚远;也有的与家人的关系不融洽,觉得社会人际关系很伤脑筋等等,造成对理想、前途悲观失望。
这种“心理障碍”虽然不是病,但对人的身体和工作却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轻的不仅会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很强的疲劳感,还会出现消极怠工。严重的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食欲降低。长期处于这种“亚健康”状态,不仅会诱发出各种慢性疾病,对船舶安全生产也是一大隐患。
如何消除上述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状态呢?我以为不妨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学会自我调节,以积极心态工作、平常心态生活。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常八九,没必要太介意,更没必要苛求。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如期望值不能过高,要学会转移情绪,消除怨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且每个人都会受能力所限。对个人的目标定得过高,工作非但不能带来愉快,反而会经常体验挫折。其次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人的一生中,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公平、不公正或者不合理的事。如坚持原则,埋头苦干的人,某些场合可能会遭到非议;有才华,有创建的人,可能会受到埋没;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人,可能难以得到理解和尊重;面对官僚主义严重、专横跋扈的少数领导,原本合理的要求,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这些现象尽管不是生活中的主流,但确实存在,有的甚至很严重。面对这些不公平或自己本身遇到的坎坷,不要消沉,悲观失望,更不要怨天尤人。要经得住成败的考验、时间的考验。人生要想获得成功,归根结底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靠诚信来发展人生,靠知识来改变命运。
二、学会自我激励,培养良好的心理应变能力和遭遇挫折的耐受力。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或干扰,许多人都会得过且过,无声无息地走完平庸的人生之旅。学会自我激励,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自强不息,终成大器。所以,悟性高的人要经常自我激励,自强不息;有血性的人要主动接受外在的激励,化压力为动力,以使我们的心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组织关怀,坚持做好“三个贴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消除船员心理障碍,避免工作倦怠,除了个人自我调节外,组织的关心爱护,坚持“三个贴近”,做好船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三个贴近”的核心是贴近船员。只有真
正了解船员的意愿和需求,想船员之所想,急船员之所急,办船员之所盼,关心船员疾苦,说真话、办实事、重实效,才能给船员的心理健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贴近船员的关键是贴近人心,因为人与人之间最易拉近的是人心,最易疏远的也是人心。做得好,能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得不好,则适得其反。要赏不因喜,罚不因怒,奖不遗疏远,惩不避亲贵。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人心服口服。
马斯洛认为,人到了一定阶段就有被尊重和被认同的需求。当前船员的素质普遍较高,要求被尊重和认同已成为船员工作是否心情舒畅的最基本要素。仅将“以人为本”挂在嘴上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领导者要做到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体贴苦衷、交流感情;指出不足、肯定成绩。要让船员都能感觉到船舶领导是重视自己的,公司领导也是关心自己的。被尊重和被肯定的结果必将会激发更高的工作激情。调节好船员的心理状态,调动起船员的积极性,船舶的安全和效益就增添了一份保障,公司的发展就有了后劲和活力。随着航线的延伸,服务周期的延长,以及大型船舶自动化程度加大带来的船舶配员的减少,我们必须重视船员的身心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由于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加大,对船员产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进行科学的引导,在船员培训中增加心理学内容,重点提高船员的自我调适和人际相处能力。公司党组织和各级领导要从政治上关心、物质上保障、精神上鼓励等方面入手,改善船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积极为他们提高待遇,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船员能够高高兴兴上船,踏踏实实工作,心甘情愿地为“一流企业、一流员工”而建功立业。
第五篇:自我意识,心里论文
自我意识,自我性格剖析,是对我自己及自己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评价。这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点、多层次心理系统,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正处于成长期的我来说,“认识自己”堪称是一道难解的人生方程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人生教科书。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说实话我总觉得对自己不够了解,自己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或许这个谜底永远在我内心深处。但是我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毕竟旁观者清,当然我也能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么一类人。
我够自信,乐观开朗,每天你都可以听得见我独特的笑声,感受我一天的喜悦。我总认为自己不是最差的,相反,还可以是最好的。还有就是我够果断,但我觉得这是建立在我自信的基础上的。我做事有个特点,那就是当我真正决定做某件是后,不管己做的对与错,我都坚持走下去,而且永不后悔。或许是我自己逃避吧,我不喜欢总是幻想“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情我现在会怎么样”。我一直认为,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还有就是当你选择了一方后,必然会有失有得,所以我们要学会舍得。我另一个特点就是我积极主动。说实话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我只是觉得我做的是我分内的事,我只是将我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或许这跟我做事风格有关。我喜欢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工作日之前做好,而且追求完美,力争做到最好。我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为了我的奋斗目标我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我坚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自信,有目标造就了我如今工作狂的我,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之下,我总是以工作为先,学生工作中我能感受到以后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让身心疲惫的我可以继续保持一点点的活力。
我是一个优点不少,缺点也很多的这么一个女生。我做事情很强制,同时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压灌输与他人。还有就是我做人做事很少关注细节,很少关注别人的想法,简言之就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一点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不喜欢将自己喜怒哀乐全部表现在脸上。但是恰恰相反的是我就是很明显的显示在我的脸上。我喜欢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然后找一种方法将自己的不开心的事情散去,比如逛沃尔玛等等。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我发现,这可能和我生活的环境有关。学校、家庭、社会等等对我影响是在不小。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中,我的爸妈从来不会要求我做什么,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玩上面。整天不见人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给我一直营造一种那个轻松的氛围,而且是随心所欲,者可能和我后来养成的缺点有很大关系,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最近我的好朋友对我评价说我太善良了,不会拒绝别人,朋友哪怕是很普通的朋友让我做件事,我总是觉得我应该竭尽全力去做,而不是拒绝。可是我发现这个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有些时候有些忙我不应该帮,而且应该制止。针对这一问题我现在非常后悔,我将是这改变自己,学会拒绝,但是这个问题的存在可能与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有关,从小我找别人帮忙他们每次都是义不容辞,尽量帮我,在我的观念里我找他们帮忙他们找我帮忙都是一个观念,我们是好朋友,只有朋友才会提出请求,求助。而卧自己也是尽可能不要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到玩不得以就不要。
从小到大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一路走来的老师,特别是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我现在的一言一行跟我的老师的教导师离不开的。记得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他一直对我要求很高。他不仅要求我学习成绩好,还要求我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要得到锻炼,因此学生会是他给我报的名,他还为我创造舞台,让我自己尽情发挥,参加给类演讲比赛和主持活动。这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解释了很多好朋友,还让我体会到了痛并快乐着的感受,在高三的学习压力下我要坚守学生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事实证明,我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我让热爱紧张的充实。“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让我感受颇多,也真是这句话也是的我让成了现在做任何事情我都要自己脑子里过一遍的习惯,虽然细节还是不那么关注。“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伴随了我高中三年,一直到现在。这也是我高中班主任教导的,感谢您,老师!
我觉得我现在的个性的养成与我结交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我认识朋友每一位都是那么善良,简简单单,质朴。他们的思想方式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感谢我的朋友。
针对我以上的各种缺点,我觉得首先要认清这是否是自己的错误。找出这个缺点的根源出处。首先我觉得我不用悲伤,每个人都有缺点。虽然不能完全改掉这个缺点,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更加完善自己。我应该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别人给我提的意见要学会分析,再三思考后做出再做出抉择。当然也不用全盘吸收,要批判的吸收。要多多关注细节,学会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凡是要懂得再三思考,多和别人讨论,不同的思想碰撞后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还有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多和高手交流经验,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工作中的。最后要做到的一点是做什么事情只要对的起自己就好,自己开心快乐了,别人才会感受你的快乐,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