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市政府令)

时间:2019-05-14 11:3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市政府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市政府令)》。

第一篇: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市政府令)

无锡市政府令(第103号)

《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9年2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毛小平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

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口管理,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口素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外来人员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申领、发放、使用等相关管理与服务活动。

本办法所称外来人员是指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人员。

本办法所称居住证是指《无锡市居住证》和《暂住证》。

第三条 居住登记及居住证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服务便捷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居住登记及居住证管理的组织协调,确保本办法得到有效实施。

第四条 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是居住登记及居住证的主管部门,负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申请受理、发放等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房产、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为本办法的施行提供保障。

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服务组织应当为居住证的使用提供便利。

第二章 居住登记申报与居住证申办 第六条 外来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报居住登记或者申办居住证。

第七条 需在本市居住3日以上不满30日已满16周岁的外来人员,应当于居住之日起3

日内到居住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

居住在用人单位或者由学校等提供居所的外来人员,由用人单位或者学校等负责统一申报居住登记。

第八条 居所发生变更的,居住登记申报的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在变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到新居住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办理居住登记变更手续。

第九条 下列外来人员按照如下规定申报居住登记:

(一)居住于宾馆、酒店、旅店、招待所等居所内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住宿登记;

(二)住院就医人员办理住院登记;

(三)流浪、乞讨等居无定所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由相关部门负责登记。

按照前款规定申报居住登记的,除与居住信息服务系统实行实时联网的单位以外,登记单位应当在办理登记后3个工作日内将登记情况提交公安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条 需要在本市居住30日以上已满16周岁的外来人员,应当于居住之日起10日内到居住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领居住证。

未满16周岁的外来人员不申领居住证,由监护人负责为其申报居住登记并承担管理责任。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聘)用外来人员并统一安排住宿的,由用人单位负责统一申领居住证。

在锡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专、职高、技校等)的全日制在校学习的外来人员,由学校负责统一申领居住证。

第十二条 已满16周岁,在本市有合法固定居所、稳定收入、参加社会保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外来人员,可以申领《无锡市居住证》:

(一)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投资者在本市兴办实业投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并连续两年年纳税3万元以上的;

(二)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个私企业业主连续两年年纳税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并在本市已有自购住房的;

(三)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务工人员被本市企业合法招(聘)用并按照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2年以上的;

(四)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务工人员具有中专或者技校毕业以上学历、被本市企业合法招(聘)用并按照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

(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务工人员在本市拥有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成套商品住宅(含二手房)房屋产权并有稳定职业的;

(六)属本市引进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及各类技术人员但达不到人才引进入户条件的;

(七)获得本市市(县)、区以上党委、政府、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表彰、嘉奖或者荣誉称号的;

(八)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

(九)符合国家、省和本市户口迁入规定而本人不愿意将户口迁入本市的;

(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符合申领《无锡市居住证》条件的外来人员应当申领《暂住证》。

第十三条 领取《无锡市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的配偶可以申领《无锡市居住证》。第十四条 申领居住证应当提供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和固定合法居所证明,并填写申请表格;已满20周岁,不满49周岁的已婚育龄妇女还应当提供经其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镇)以上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查验的婚育证明。

申领《无锡市居住证》的,除提供前款规定的证明外,还应当提供符合第十二条规定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 取得《暂住证》后符合《无锡市居住证》申领条件的,经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可以申请直接换领《无锡市居住证》。

第十六条 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办理居住证申请后,对材料齐备的,应当受理。符合《暂住证》办理条件的,于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发证;符合《无锡市居住证》办理条件的,于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发证。

对材料不齐备的,应当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交的材料。

第十七条 为外来人员提供居所的房屋出租人、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应当书面告知并协助承租人按照规定申报居住登记或者申领居住证。

外来人员居住满7日未申报居住登记,或者居住满30日未申领居住证的,房屋出租人应当报告公安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章 居住证使用与管理

第三章 居住证使用与管理

第十八条 居住证是外来人员在本市居住的合法有效证件。外来人员在享受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时,应当出具居住证。

第十九条 居住证实行统一编号、一人一证。《暂住证》换领《无锡市居住证》的,原证件应当注销。

第二十条《无锡市居住证》有效期为10年,每5年审验一次;《暂住证》的有效期为3年。

居住证持有人未按照前款规定审验、换证的,其居住证自动失效。

第二十一条 居住证遗失的,应当及时办理挂失和补领手续;居住证严重损坏或者居住证主要信息发生变更影响使用功能的,应当申请换领新证或者变更信息内容。

第二十二条 居住证持有人因情况发生变化不符合持证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其居住证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注销。

第二十三条 申领、补领、换领《暂住证》和审验《无锡市居住证》不收取费用;申领、补领、换领《无锡市居住证》其工本费的收取,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无锡市居住证》采用内置IC智能卡,并分表面视读信息和内芯片机读信息详细载明持证人的基本情况。

视读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个人相片、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居住地址、签发机关、签发日期、编号等信息。

机读信息包括:视读信息及联系方式、从业状况、社会保险状况、婚姻状况、计划生育状况、子女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诚信或者违法行为记录等信息。

《暂住证》的样式由市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冒用、骗取居住证或者买卖、使用伪造、变造、骗取的居住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扣押居住证。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居住证管理、使用过程中所获悉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擅自披露,不得进行买卖,不得用于法定职责或者使用授权以外的用途。

第二十七条 未申报居住登记或者未申领居住证的外来人员受到处罚的,有关部门应当将处罚信息通报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第四章 居住证功能

第二十八条 持有《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在本市享有如下权益:

(一)免费享受计划生育、生z保健的宣传咨询服务和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服务及孕前优生检测;

(二)免费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规定范围内提供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三)免费享受法律咨询和按照规定享受法律援助服务;

(四)享受本市户籍人员同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免费享受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检查服务,并按规定免费为随行适龄儿童提供一类疫苗的接种;

(五)依法享受本市户籍人员同等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 六)为其随行子女向公办学校申请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七)依照规定,申领本市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 八)参加科技发明、创新成果申报;

(九)按照规定办理因私商务出境手续;

(十)参加本市有关评先评优活动;

(十一)国家、省和本市规定的其他可以享受的q益。第二十九条 持有《无锡市居住证》的外来人员及其未成年子女除享受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q益外,还可以享受如下待遇:

(一)居住满5年的困难家庭户,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享受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

(二)免费享受婚前检查;

(三)在房屋拆迁安置上与本市户籍人员同等享受购买zf定销商品房待遇;

(四)未满18周岁子女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障;

(五)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子女直接免除学、杂费并在所属学区就近入学;

(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享受办理本市公共交通学生卡待遇;

(七)本市规定的其他可以享受的q益。第三十条 市、市(县)人民zf各有关部门应当逐步完善居住证使用功能,保障居住证的使用。

增加居住证使用功能应当经市人民zf批准。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zf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外来人员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办理居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办理或者注销、撤销居住证的;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在居住证管理、使用过程中所获悉的信息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房屋出租人对承租的外来人员逾期未申报居住登记或者未申领居住证,不向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涉及人数每人100元处以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居住证数量每份200元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变造、骗取或者买卖伪造、变造、骗取的《无锡市居住证》的;

(二)冒用他人《无锡市居住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骗取的《无锡市居住证》的;

(三)非法扣押居住证的。

伪造、变造、骗取的居住证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或者撤销。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鞍山市牛羊屠宰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2005]145号)

鞍山市牛羊屠宰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

[2005]145号)第一条 为了加强牛羊屠宰与检疫、检验管理,防止牛羊传染病的传播,避免牛羊产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牛羊屠宰及牛羊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第三条 市、县(含海城市,下同)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是牛羊屠宰加工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牛羊屠宰厂(场)设置的规划编制和实施、行业发展计划制定、牛羊屠宰厂(场)管理以及牛羊产品市场监督检查等工作。规划、工商、动监、卫生、环保、民族事务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牛羊屠宰管理工作。

第四条 牛羊屠宰厂(场)应当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流通、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立,并且符合城乡规划、卫生防疫、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五条 牛羊屠宰厂(场)的设置审批实行并联审批制度,按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原则进行。申请设置牛羊屠宰厂(场)的单位和个人向市、县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驻市、县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提交书面申请和有关资料,市、县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组织规划、工商、动监、卫生、环保、民族事务等部门进行审批。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审批不得从事牛羊经营性屠宰。

第七条 牛羊屠宰的检疫及监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执行;牛羊屠宰的卫生检验及监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执行。牛羊屠宰厂(场)屠宰的牛羊,应当经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

第八条 屠宰厂(场)屠宰牛羊,必须符合下列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一)屠宰前应当按照技术规程对牛羊检疫检验;

(二)牛羊屠宰前应当冲洗体表,清除血块污垢;

(三)屠宰用水应当符合饮用水标准;

(四)屠宰操作过程中禁止牛羊着地,宰后胴体应悬挂在通风、阴凉、清洁的场所。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得被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污染;

(五)禁止对牛羊和牛羊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六)胴体及内脏不得带血、毛、粪、污、伤斑、病灶和有害腺体,屠宰后的牛羊胴体应经冷却排酸处理;

(七)屠宰操作结束后,对屠宰场地、设备、工具必须清洗干净并做消毒处理;

(八)禁止健康牛羊和病畜混宰,对病畜应当根据疾病性质按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死畜按国家规定做无害化处理;

(九)符合卫生、环保、动监等部门有关食品加工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

第九条 牛羊屠宰厂(场)应当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肉品品质检验必须与牛羊屠宰同步进行,肉品品质检验结果及其处理情况应当进行登记,并按规定报市、县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牛羊产品,由检疫部门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牛羊屠宰厂(场)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并分别出具《畜禽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产品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牛羊产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无害化处理。未经检疫、检验或者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牛羊产品,不得出厂。

第十一条 牛羊屠宰厂(场)对未能及时销售或者及时出厂的牛羊产品,应当采取冷藏或者冷冻等必要措施予以储存。

第十二条 在市场上销售的牛羊产品必须具备《畜禽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产品检验合格证》。从事牛羊产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饭店、宾馆、集体伙食单位,使用的必须是符合前款规定的牛羊产品。

第十三条 牛羊产品的运输必须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专用运载工具。城区内运送牛羊产品,必须使用防尘并设有吊挂设施的专用车辆,不得敞运。铁路、公路、水路长途运输应当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车、船。运输牛羊产品的运输工具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认定,经认定合格的运输工具应当悬挂卫生合格标志。

第十四条 供少数民族食用的牛羊的屠宰及牛羊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经营,应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并符合《辽宁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 牛羊屠宰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可以采取感官检查、取样化验、查阅资料、询问、查验证件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不得阻碍和拒绝。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接到举报的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对查证属实的,应当对举报人予以适当奖励。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未经审批擅自屠宰牛羊的,由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根据情节轻重,对个人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牛羊屠宰厂(场)出厂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牛羊产品的,由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法律、法规、规章有规定的,由商业、工商、动监、卫生、环保、民族事务等部门按各自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罚;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由上述部门按各自管理权限,根据情节轻重,对个人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对阻碍、拒绝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行公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牛羊屠宰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牛羊产品是指牛羊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脏器、血液、骨、头、蹄、皮。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武汉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

武汉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

政府令第21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的居住登记及居住证的申领、发放、使用等相关管理与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居住登记及申领居住证。

住院就医和在旅馆及其他可供住宿的经营性服务场所居住的人员的居住登记,以及流浪、乞讨等居无定所人员的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香港、澳门、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居住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人才引进的非本市户籍人员,按照《武汉市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执行。

第四条《武汉市居住证》是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居住和享有居住地公共服务的合法凭证。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将制作居住证所需费用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制作、发放以及居住信息管理等相关工作。

市、区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房管、教育、人口计生、国有资产管理、工商、民政、卫生等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的有关工作。

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便民原则,可以委托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从事居住登记、居住证受理与发放及持证人住址变更等工作。区公安机关应当在本辖区内通过公告等方式告知居住登记、居住证的办理方式和办理地点。

公安机关和受委托从事居住登记、居住证受理与发放及持证人住址变更等工作的组织以下统称受理机构。

第二章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办理

第七条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拟居住3日以上的,应当自到达之日起3日内,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向居住地受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填写《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

在本市旅馆及其他可供住宿的经营性服务场所居住办理了住宿登记的,或者住院就医办理了住院登记的,或者在民政部门的救助机构办理了救助登记的,不再申报居住登记。

第八条居住登记由受理机构负责办理。办理、变更居住登记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九条居住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居民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住址、现居住地住址、婚育状况、服务处所、居住事由、联系方式等。

第十条已登记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的居住【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结婚登记处】|电话|地址发生变动的,应当自变动之日起3日内到新居住地受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或者学校提供住所的人员,由用人单位或者学校分别到用人单位、学校所在地或者住所所在地的受理机构办理居住登记。

前款规定以外的人员由本人到居住地的受理机构办理居住登记。

第十二条房屋所有人或者承租人为非本市户籍人员提供居住条件的,应当督促居住人员在3日内按照规定办理居住登记;居住满3日仍未办理居住登记的,房屋所有人或者承租人应当向受理机构报告居住人员的情况。

第十三条办理居住登记后,受理机构应当出具登记证明。

第十四条年满16周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因务工、经商、就学等拟在本市居住30日以上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居住证;申请办理居住证的,不再另行办理居住登记。

来本市探亲、访友、旅游、出差、就医的,按照本办法申报居住登记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住宿、住院登记的,不办理居住证。

第十五条申请办理居住证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用人单位应当自招(聘)用人员之日起30日内,到受理机构为其申请办理居住证,被招(聘)用人员也可以自行申请办理居住证;

(二)在本市接受全日制教育的人员,由学校统一申请办理居住证;

(三)其他人员由本人申请办理居住证。

第十六条已满16周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居住满30日仍未申请办理居住证的,为其提供居住条件的房屋所有人或者承租人应当报告受理机构。

第十七条受理机构收到申报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对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应当提交的材料。受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发放居住证。

第十八条居住证一人一证,首次申领免收证件工本费。丢失补领、损坏换领居住证的证件工本费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居住证载明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本人相片、居民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住址、现居住地住址、签发机关、有效期限、证件编号等信息。第三章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

第二十条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以及商业服务组织应当为居住证的使用提供方便。

第二十一条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二)居住地教育部门按照规定安排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就读;

(三)在居住地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四)享受居住地传染病防治和儿童计划免疫保健服务;

(五)按照规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居住地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或者考试、职业(执业)资格考试或者职业技能鉴定;

(六)按照规定参加本市相关荣誉称号的评选,参加就业单位、居住地社区组织的活动,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待遇;

(七)按照规定在居住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

(八)持有居住证1年以上的企业人员可以按照规定在本市申请赴港澳商务签证;

(九)居住证持有人符合市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办理本市常住户口;

(十)享有本市规定的其他待遇。第四章居住证管理

第二十二条居住证有效期为1年。期满后持证人继续居住的,可以多次延期使用,每次延期期限为1年。第二十三条居住证有效期满的,持证人应当在期满前30日内到受理机构办理延期手续;未按期办理延期手续的,停止计算连续居住期限。

第二十四条居住证遗失、污损的,持证人可以到居住地受理机构办理补办或者换领手续。

第二十五条居住证持有人离开本市居住的,应当到原受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再次来本市居住的,办理居住登记手续后,居住期限从登记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二十六条居住证持有人应当随身携带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向受理机构查询或者授权他人查询本人的居住信息,受理机构应当提供服务。

居住证持有人发现本人的居住信息不真实、准确的,可以提供证明材料向受理机构申请更正。凡审核属实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依法可以查验居住证。

第二十八条办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虚假材料。

第二十九条受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居住信息采集、管理、使用过程中所获悉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擅自披露、不得进行买卖或者牟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骗领居住证或者冒用他人居住证,不得买卖、使用伪造、变造、骗领的居住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扣押居住证。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居住登记申报义务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居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未申报登记人数每人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数额处以罚款。

第三十二条居住证申办义务单位和个人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申办居住证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个人处以100元罚款,对单位按照未申办人数每人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数额处以罚款。

第三十三条伪造、变造、骗领居住证或者买卖伪造、变造、骗领的居住证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伪造、变造、骗领或者买卖的居住证数量每份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数额处以罚款。

冒用他人居住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骗领的居住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非法扣押居住证的,由公安机关责令交还,并按照非法扣押的居住证数量每份200元处以罚款。

伪造、变造、骗领的居住证由公安机关收缴并销毁。骗领的居住证还应当予以注销。

有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受理机构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居住证管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

(二)利用制作、发放、查验居住证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或者牟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三)违规查验、扣押居住证的;

(四)泄漏因办理居住登记和制作、发放、查验居住证而知悉的流动人口个人信息,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

(五)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工作中,其他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招用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口是指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2011年3月15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发放的《武汉市暂住证》,持证人可凭《武汉市暂住证》免费换领《武汉市居住证》。

第四篇:南通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通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3月15日市十三届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施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南通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口,是指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人员,以及具有本市户籍在县(市)之间或者在县(市)与南通市区之间流动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居住证,是流动人口在本市居住的证明和享有国家、本省及本市规定权益和公共服务的凭证。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以及居住证的申领、发放、使用等相关服务与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外国人、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不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制作、发放以及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民族宗教、民政、司法、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交通运输、卫生、人口计生、工商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及其他组织,应当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等部门做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将居住证管理以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七条

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应当实现市、县两级政府及其政府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其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安全保障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

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

第八条

流动人口应当在到达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其委托办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并填写《流动人口居住登记表》。

用人单位或者学校为流动人口提供住所的,可由用人单位或者学校集体申报居住登记。

第九条

年满16周岁的流动人口,拟在居住地居住30日以上的,在申报居住登记的同时,应当申领居住证。

第十条

房屋所有人、承租人或者房屋中介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居住服务的,应当督促居住人员申报居住登记;居住满7日仍未申报居住登记的,房屋所有人、承租人或者房屋中介机构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报告居住人员情况。

第十一条

对申报居住登记的下列人员,除本人提出申领,可以不发放居住证:

(一)未满16周岁的流动人口;

(二)探亲访友、就医、旅游、出差的;

(三)在本市全日制教育机构学习或者在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

(四)已办理旅馆业住宿登记的。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和申领居住证的,除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居住处所证明外,还应当根据情况分别提供下列材料:

(一)在本市有固定职业的,由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证明;

(二)携带未满16周岁子女的,提供子女户籍证明或者户口簿;

(三)18至49周岁的成年女性提供婚育状况证明。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流动人口提供的材料进行审验,材料齐全、有效的,当场给予居住登记。

申领居住证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发给居住证。

对提供材料不齐全的,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应当提交的材料。

第十四条

居住证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居民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等主项信息发生变更影响使用功能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7日内到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换领居住证。

居住证持有人居住地址、工作单位、政治面貌、婚育状况等登记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0日内到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

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申领居住证时,应当真实、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虚假材料。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可以委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站)、综治工作中心(站)、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用工单位等从事居住登记、居住证受理、发放等工作,并在辖区范围内予以公告。

第三章

居住证使用

第十七条

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按规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

(二)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有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按规定享有传染病防治和儿童计划免疫保健服务;

(四)按规定申请参加本市组织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职业(执业)资格考试或者职业技能鉴定;与本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

(五)参加本市组织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的评选;

(六)符合条件的可接受免费法律援助;

(七)依法参加就业单位、居住地社区组织有关社会事务管 理和党团组织活动;

(八)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达一定年限,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依法纳税且无违法犯罪记录的,可按当地规定申请保障房待遇;

(九)申请办理车辆登记和机动车驾驶证;

(十)享有当地规定的公共交通乘车优待;

(十一)享有当地规定的惠民殡葬、文明办丧补贴待遇;

(十二)享有当地规定的急难险困、重大疾病等临时性救助,特困家庭妇女可参加两年一次的免费妇科疾病检查;

(十三)随行子女接受学前、义务教育的,由居住地教育部门等相关单位根据居住证持有人现居住地幼儿园和学校分布情况以及招生计划,按照相对就近、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入托、入园和入学;

(十四)国家、省、市和居住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权益和公共服务。

居住证办理未满6个月的,不适用本条第八项至第十三项的规定。

第十八条

居住证持有人符合本市居住地户口迁移政策的,可以申请本市居住地常住户口,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充分研究、拓展和完善居住证的使用功能,并适时将变化扩展的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的相关权益和公共服务事项向社会发布。

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商业组织和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要求流动人口使用居住证,不断拓展居住证的使用功能。

第四章

居住证管理

第二十条

居住证由公安机关每年签注一次,居住证持有人应当自居住证签发之日或者信息变更、签注之日起的第12个月到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其委托办理机构办理签注手续。逾期不办理签注手续的,居住证使用功能自动中止。

对使用功能中止的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自中止之日起30日内办理恢复使用手续的,其居住证的使用功能恢复,在居住地的居住期限连续计算;居住证持有人自中止之日起30日内未办理恢复使用手续的,其在居住地的居住期限自居住证的使用功能恢复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注销居住证:

(一)居住证持有人有关情况发生变化后不符合居住证申领要求的;

(二)居住证持有人在申领时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居住证的;

(三)其他情况需要注销的。

第二十二条

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流动人口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和联通共享。

第二十三条

国家行政机关、其他履行法定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在履行法定职责时可以查询、使用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居住信息,相关单位应予以配合。

居住证持有人向公安机关查询或者授权他人查询本人居住信息的,公安机关或者其委托办理机构应当及时提供服务。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执行公务时,可依法查验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不得拒绝。

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关服务需要明确流动人口身份等信息时,可以查验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应当配合。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在居住证制作、管理、使用过程中获悉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进行买卖,不得擅自披露,不得用于法定职责或者居住证持有人授权以外的用途。

第二十六条

首次申领居住证以及办理居住证签注、信息变更的,不收取费用。

居住证遗失、损坏的,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及时申请补领或者换领。因遗失、损坏而补领、换领居住证的,应当根据价格部门核定标准缴纳工本费。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依法申领暂住证的,在暂住证有效期内可以继续使用;暂住证持有人也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其委托办理机构换领居住证,视作首次申领。

第二十九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可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武汉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

《武汉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0年10月14日 12:13 阅览:33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武汉市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的申领、发放、使用以及相关管理服务。

第三条《居住证》是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居住和享有居住地公共服务的合法有效证件。

第四条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居住登记及申领《居住证》。

在旅馆及其他可供住宿的经营性服务场所居住人员的居住登记,流浪、乞讨等居无定所人员的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居住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作为人才引进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同时适用《武汉市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等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将制作、发放《居住证》所需费用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

1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制作、发放以及居住信息管理与保护等相关工作。

各级财政、国资、劳动人事、教育、人口计生、工商、房产、民政、卫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有关的工作。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便民原则,可以委托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受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申领、发放及持证人住址变更等辅助性工作。

第二章居住登记

第七条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拟居住三日以上的,应当自到达之日起七日内,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申报居住登记,填写《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表》。

第八条居住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证号码、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现居住地住址、婚姻状况、服务处所、居住事由、联系方式等。

第九条登记居住人员居住地住址发生变动的,应当自变动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办理变更登记。

第三章《居住证》的申领、发放

第十条因务工、经商、就学等,拟在本市居住一个月以上,年满十六周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在申报居住登记的同时,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探亲、访友、旅游、出差、就医的,按本办法申报居住登记或者按有关规定办理了住宿住院登记的,不申领《居住证》。

第十一条申领《居住证》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居住在居民家中的,由申领人持户主的户口簿或者其他相关户籍证明材料办理;

(二)居住在房屋出租户的,由房屋出租人带领申领人并携带房屋租赁合同办理;

(三)居住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或者工地、工场、水上船舶等场所内的,可以由单位或业主登记造册,提交申领人就业、就学等证明材料,统一办理。

第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或者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收到申报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发放居住证。对材料不齐全的,及时书面告知需补充的材料项目及要求。

第十三条《居住证》一人一证,首次申领免收证件工本费,丢失补领、损坏换领《居住证》,应当缴纳证件工本费。

《居住证》工本费标准,由物价、财政部门核定。

第十四条 《居住证》载明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个人免冠一寸彩色相片、公民身份证号码、常住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地址、签发机关、签发日期、证件编号等信息。

第四章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

第十五条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为居住证的使用提供方便,保障居住证的使用功能。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服务组织应为居住证的使用提供便利。

第十六条居住证持有人员在证件有效期限内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按照本市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二)居住地教育部门按照规定安排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就读;

(三)在居住地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基本项目的服务;

(四)享受居住地传染病防治和儿童计划免疫保健服务;

(五)按照本市规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六)参加居住地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或考试、职业(执业)资格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

(七)按规定参加本市相关荣誉称号的评选,参加就业单位、居住地社区管理等活动,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待遇;

(八)按照规定在居住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

(九)持有居住证一年以上的企业人员可以按规定在本市申请赴港澳商务签证;

(十)《居住证》持有人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申请办理本市常住户口;

(十一)享有本市规定的其他待遇。

第五章居住证管理

第十七条《居住证》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持证人继续居住的,可以多次延期使用,每次延期期限为一年。

第十八条《居住证》持证人居住期间,居住证有效期满的,持证人应在期满前三十日至期满后十五日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办理延期手续。未按期办理延期手续的,停止计算连续居住期限。

第十九条《居住证》遗失、污损的,持证人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社

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办理挂失、补办和换领手续。

第二十条《居住证》持证人员离开本市居住的,应到原登记领证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再次来汉居住的,办理居住登记手续后,居住期限从登记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二十一条《居住证》持证人员应随身携带《居住证》,接受合法查验。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未按照本办法申报居住登记、申领《居住证》、办理居住地址变更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一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居住证》的;

(二)非法扣押他人《居住证》的;

(三)出租、出借、转让《居住证》的。

第二十四条冒用他人《居住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住证》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骗领的《居住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第二十五条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变造的《居住证》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

(二)用制作、发放、查验《居住证》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或者牟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三)违规查验、扣押《居住证》的;

(四)泄漏因办理居住登记和制作、发放、查验《居住证》而知悉的流动人口个人信息,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

(五)超越法定职权对流动人员或者相关单位实施处罚的;

(六)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工作中,其他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发放的《暂住证》,持证人可凭《暂住证》换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转办本市常住户口的具体条件,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下载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市政府令)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市政府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

    天津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境内来津人员合法权益,规范本市人口服务管理,合理控制人口总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85号)(合集)

    【发布单位】广东省深圳市 【发布文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85号 【发布日期】2008-05-22 【生效日期】2008-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深圳市......

    北京工作居住证管理 暂行办法

    http://edu.sina.com.cn/j/2005-07-27/1716123487.html 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工作居住证》的暂行办法 (1)关于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暂行办法......

    荆门市政府合同管理暂行办法

    荆门市人民政府令 第32号 《荆门市政府合同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4年9月13日市八届人民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肖菊华2014年9月18日......

    无锡市限购令政策

    无锡出台楼市限购令:本地人禁买第三套住房中新网2月23日电 中新网房产频道从无锡市政府办公室获悉,无锡市近日发布了《市政府出台十条措施贯彻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从2月21......

    无锡市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无锡市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服务农村经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228号)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28号) 深圳《深圳市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二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6月......

    无锡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46号)

    无锡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146号) 《无锡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8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先予公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