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高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
西安高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西高新发〔2009〕61号)
为适应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需要,加大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力度,更好地为西安高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制定本政策
第一条 为适应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需要,加大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力度,更好地为西安高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 本政策中的高层次人才,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中国大陆籍者年薪15万元人民币以上,境外籍者年薪30万元人民币以上(以上年薪为工资性收入,不含股金分红);
(二)所在企业工商注册、财税关系及个人纳税关系在西安高新区;
(三)所在企业属于西安高新区扶持产业领域,具体指通讯、光伏、电子元器件、软件与服务外包、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创新型服务及大型总部企业(不含房地产企业);
(四)与所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
第三条 高层次人才奖励
(一)奖励内容及标准:
1、对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参照其本人当年度工资性收入(不含股金分红)个人所得税缴纳金额的3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2、年薪200万元以上高层次人才(高级研发人员或高级职业经理人),因本人做出的巨大贡献,使所在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并为当地做出重大经济贡献或 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高新区给予企业100万元特殊奖励,用于高层次人才本人的年薪补贴。针对同一高层次人才的特殊奖励不超过2次,且不重复享受个人所得 税奖励。
3、其高中以下子女入学在高新区所属学校优先安排(不含插班生)。
(二)申报审批程序:
1、申报、初审:所在企业于每年一季度向高新区人才中心提交上年度高层次人才奖励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申报材料包括:《高层次人才奖励申报表》(附表 1)、《高层次人才奖励申报汇总表》(附表2)、企业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需要子女优先安排入学的,还需同时提交 户口本复印件。
2、复核、审批: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并将复核奖励建议提交主任办公会审议批准;
3、公示、兑现。对申报人公示无异议后,印发奖励决定,高新区财政局向企业(或奖励对象)拨付奖励补贴资金。需要优先安排子女就学的,由教育局协助办理。
第四条 高层次人才寻访费补贴
(一)补贴标准:
管委会对高新区企业从市外寻访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寻访费用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实际支付人才寻访费用的50%,每人次补贴最高限额为5 万元,每家企业每年补贴总额不超过30万人民币元。
(二)申报审批程序:
1、申报、初审。企业于每年第一季度向高新区人才中心提交上年度寻访高层次人才费用补贴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申报资料包括:《高层次人才寻访费补贴申请表》(附表3)、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人才寻访合同及付费发票、劳动合同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
2、复核、审批。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并将复核补贴建议提交主任办公会审议批准;
3、公示、兑现。对申报企业公示无异议后,印发补贴决定,高新区财政局向企业拨付补贴资金。
第五条 人才中介机构房租补贴
(一)补贴标准:
管委会对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才中介机构给予每年房租费用50%的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1、具有合法资质,工商注册及税务关系在高新区且以人才寻访为主营业务的人才中介机构;
2、每年为高新区企业引进15名以上市外高层次人才。
(二)申报审批程序:
1、申报、初审。人才中介于每年第一季度向高新区人才中心提交上年度房租补贴材料进行初审。申报资料包括:《人才中介机构房租补贴申请表》(附表4)、企业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人才寻访合同、租房合同及发票、被寻访人劳动合同复印件;
2、复核、审批。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并将复核补贴建议提交主任办公会审议批准;
3、公示、兑现。对人才中介机构公示无异议后,印发房租补贴决定,高新区财政局向人才机构拨付补贴资金。
第六条 以上奖励及补贴不得超过企业对高新区的年度财力贡献。
第七条 对于弄虚作假者,管委会有权取消企业、中介机构及个人奖励申报资格并追回全部奖励补贴。
第八条 本办法由管委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西安高新区高端人才优惠政策的通知》(西高新发〔2008〕55号)同时废止。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如有变动,以当年发布的条件为准。
第二篇: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出台吸引高端人才优惠政策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出台吸引高端人才优惠政策
2005-3-30 来源:人民网
日前举行的“西安高新区企业与高端人才联谊会”上,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新出台的两项优惠政策引起大批来自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关注。
两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一是对加盟高新区建设的高端人才,3年内每年补贴工资性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缴纳金额的40%。其中中国大陆籍者年薪10万元至30万元人民币以内,境外籍者年薪50万元至100万元人民币以内的补贴金额,用于其个人在高新区租房居住、购买住房和小车。
二是对通过人才中介机构寻访的高端人才,企业可申请高端人才寻访费用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个聘用高端人才寻访费用的50%,最高为5万元。同时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向高新区企业举荐高端人才。高端人才举荐成功者将获得1000元奖励。
农历正月初五,高新区管委会利用春节探家访亲的机会,邀请、组织回来省亲的在外陕籍、西北地区的各类专业人员和高新区企业代表举行联谊会。5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和200多名留学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的高端人才集聚一堂,听取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景俊海的情况介绍,参观了高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基础教育环境以及新区产业布局。耳闻西安高新区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举措,目睹西安高新区的飞速发展,与会 的海内外专业人员及企业代表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加盟西安高新区开发建设,为祖国的振兴贡献自己的才智。
据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璟介绍,被补贴的高端人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被聘企业财税关系在西安高新区;
二、被聘企业为研发机构、外资软件企业;
三、所属专业为软件类、工艺工程设计类、产品设计开发类、企业管理类、市场营销策划类等高端人才紧缺专业。
四、聘用期限不低于一年;
五、具有三年(软件企业2年)以上企业中高级管理工作经历,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者。
常熟经济开发区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
常开管[2008]6号
关于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意见
(试行)
各局室、集团有限公司,各有关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高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科技新材料、光电信息等产业,加大对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引进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效聚集研发机构、企业、人才等科技资源,大力培育具备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全面提高我区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条 设立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
领导小组负责区域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编制、政策及产业导向制定和组织协调,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工作等。
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制订与本意见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及政策落实、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第二条 重点扶持产业和重点扶持对象。
重点扶持的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科技新材料、光电信息及开发区所确定的其他产业。
重点扶持的对象:进区或在区内设立研发项目(课题)的各类科技专家(两院院士及国家知名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或省级以上科研成果拥有人);高新技术企业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研发人才等创办的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及院校合作项目。
第三条 加大对重点载体平台的建设力度
重点加大“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将其打造成为常熟经济开发区乃至全市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并力争在三年之内成为江苏省认定的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第四条 加大对重点扶持产业、对象的财政扶持力度
每年将不少于5%的可用财力充实科技三项资金(暂定2008年至2010年),主要用于对研发机构、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申报、人才引进以及开发区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平台建设等的资金奖励、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及其他形式扶持。
第五条 加大对重点扶持产业、对象的政策鼓励力度
经认定的企业、机构,除享受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外, 还可继续享受下列区内鼓励政策:
1、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院校、研发机构来区内创办研发机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对经认定的常熟市级研发中心给予1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对经认定的苏州市级研发中心再给予1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对认定为省级研发中心再给予8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对认定为国家级研发中心再给予1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
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在开发区设立分支非独立法人研发机构,经办公室审核确认的,给予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
对新建研发机构在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规划区域内购买土地,将视具体情况给予不超过地价20%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2、鼓励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等积极申报国家各类科技项目。
对已经列入国家科技项目计划的,按项目下达部门要求,必须有地方资金进行配套的部分,原则上由开发区按一定比例给予配套,配套形式为拨款、贷款贴息等。
3、鼓励区内企业加大引进科技产业化项目的力度。
对引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且符合开发区重点扶持产业对象的科技产业化项目,开发区将积极协助企业落实国家、地方相关配套政策,并视情况给予贷款贴息等方式的扶持。
4、鼓励和支持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
对于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企业,给予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对于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企业,给予累计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对于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成功的企业,给予单个产品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对于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成功的企业,给予累计单个产品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开发区给予对申报成功高新技术产品的奖励不纳入对申报成功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
5、鼓励和支持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入驻开发区。
对在区内注册并为区内企业提供科技中介、咨询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自注册之日起三年内,按其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不超50%给予奖励。
6、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入驻开发区。
对在开发区注册设立的创业投资公司,其投入到区内高新技术项目的资金占当年总投资40%以上的,按企业当年对开发区地方财力实际贡献份额的80%予以补助。
对在开发区注册设立的担保公司,其当年开发区范围内高新技术项目业务量占其当年业务总量40%以上的,按企业当年对开发区地方财力实际贡献份额的80%予以补助。
第六条 加大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鼓励力度
鼓励区内企业加大力度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具体界定另行解释)。
1、对当年引进满3名高层次人才的企业,且其人才作用发挥较好并取得明显效益的,由开发区予以重点表彰,除符合市规定条件奖励外,开发区再给予2万元人民币奖励。
2、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与区内企业签订聘用(劳动)合同的,开发区在前三年内按1万元人民币/年至5万元人民币/年不等的标准发放生活津贴。
3、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凡落户籍于常熟且购买常熟市滨江新市区中心区区域内商品自住房的,除享受开发区滨江新城房地产开发相关优惠政策外,连续工作满三年后,开发区另给予2万—5万不等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4、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开发区给予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不超过50%比例的补助(个人所得税补助涉及的有关政策不重复使用)。
5、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省、市奖励的,或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或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人才,由开发区参照各级政府奖励标准的50%,另行予以一次性奖励,最高限额不超过10万元。
第七条其他
1、本意见自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暂定三年不变(2008年至2010年),原有意见与本意见相抵触的,均以本意见为准。
2、本意见适用区域包括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滨江新市区中心区、新龙腾工业园及城区现列统企业,各配套工业区可自行参照执行。
3、本意见由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八年二月十八日
池州开发区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端
人才
2011-09-15 16:19:07阅读: 260 次作者:来源: 池州日报
“机关工作人员取得博士学位的,每人每月给予发放1000元人才工作津贴,试用期满,经考察合格,享受机关副处级经济待遇,优秀的报请研究提任副处级职务……”为鼓励高层次人才到开发区创业成长,日前池州开发区出台人才工作新政策。
新政策对园区各类高级人才在收入所得、政治经济待遇和人才工作津贴方面制定明确规定和办法。按照规定,园区企业取得博士学位或教授级高工以上职称的各类管理及技术人才,个人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由园区财政按全额奖励给本人。园区企业凡取得博士学位的法人代表,开发区优先推荐为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或其他荣誉。取得硕士学位的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月给予发放300元人才工作津贴,试用期满,经考察合格,享受机关副科级经济待遇,优秀的可提任副科级职务。
近年来,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区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大对创新的扶持,取得显著效果。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15%。目前区内企业拥有专利技术89项,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省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8家,国家重点新产品6个,有力促进了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篇:佛山市顺德区吸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
佛山市顺德区吸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顺德创业、工作和服务,加快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集聚,再造强势的引才局面,根据《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决定》(顺发〔2011〕29 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层次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或管理岗位上有较深造诣和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能承担重要任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我区高层次人才分为国家级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杰出人才和优秀大学生四个类别,通过认定和评定两种方式产生。认定是指对人才已获得的荣誉、称号、资格予以直接承认确定,评定是指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学科、行业专家组成评委会和专家组,对人才根据有关标准进行评审确定。具体条件见《佛山市顺德区高层次人才确认细则》(附件,下称《确认细则》)。
第三条 吸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坚持“重点突出、科学评价、优先引进、以用为本”的原则。政府发挥引导和综合服务作用,区财政在每年全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安排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经费,用于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工作。
第四条 突出用人单位在引才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我区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人才载体、行业协会和其他各类组织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通过人员聘用、项目合作、项目开发、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入股、咨询顾问、学术交流等形式,为用人单位的新产品开发、技术转型升级、人员培训等提供智力支持。鼓励高层次人才到我区注册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实施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第五条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统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他区属部门负责本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具体业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 国家级人才引进
第六条 国家级人才分为国家级顶尖专家和国家级顶尖人才两大类别,其中国家级顶尖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顶尖人才包括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前5 名完成人等。
第七条 对国家级人才实施特别津贴制度。符合我区高层次人才确认条件的国家级顶尖专家,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每人每月3 万元的特别津贴;属国家级顶尖人才的给予每人每月2 万元的特别津贴。特别津贴发放期最长不超过3 年。用人单位给予国家级人才的津贴与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投入比例不少于1∶1。
第八条 鼓励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人物,自带成果和项目团队到我区创新创业。有关扶持办法按本办法第六章“创新创团队引进”实施。对以户籍或人事行政关系在我区的人才为第一完成人、同时注册地在我区的企、事业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区政府一次性给予该单位工作经费1000 万元。对户籍或人事行政关系已在我区,以在我区工作期间的主体成果申报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各类人才,区政府一次性给予个人工作经费800 万元和成就奖励金200 万元。
第九条 对于国家级人才在我区企、事业单位担任研发项目负责人,经评审后可给予科技项目研发资助。第十条 国家级人才在我区工作期间,参与与业务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短期进修等学术研修活动,给予学术研修经费补贴。按广东省外中国境内(含港澳地区)、境外亚洲以内、亚洲以外的不同会议地点,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分别给予一次性2000 元、5000 元、8000 元的补贴,每人每年申领额度不超过2 万元。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学术研修基金,支持国家级人才开展学术交流。
第十一条 举办国家级人才休假联谊活动。每年由政府组织一批区内国家级人才外出休假,经费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安排。
第三章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第十二条 海外高层次人才对象包括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入选者、获得“国家友谊奖”和“南粤友谊奖”,且在我区工作的国(境)外高级专家等。
第十三条 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部门设置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国(境)外专家特聘岗位”,聘请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规划、建设、环保、水务、交通、城市管理、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工作,实行协议薪酬制。
第十四条 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实施特别津贴制度。符合我区高层次人才确认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每月2 万元特别津贴。特别津贴发放期最长不超过3 年。用人单位给予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津贴与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投入比例不少于1:1。
第十五条 鼓励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领军人物,自带成果和项目团队到我区创新创业。有关扶持办法按本办法第六章“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实施。
第十六条 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我区企事业单位担任研发项目负责人,经评审后可给予科技项目研发资助。
第十七条 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我区工作期间,参与业务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短期进修等学术研修活动,给予学术研修经费补贴。按广东省外中国境内(含港澳地区)、境外亚洲以内、亚洲以外的不同会议地点,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分别给予一次性1000 元、3000 元、5000 元的补贴,每人每年申领额度不超过1.5 万元。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学术研修基金,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交流。
第十八条 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休假联谊活动。每年由政府组织一批区内海外高层次人才外出休假,经费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安排。
第四章 杰出人才引进
第十九条 杰出人才对象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杰出人才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二类杰出人才包括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等,三类杰出人才包括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技师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的高技能人才等。
第二十条 对在职一类杰出人才实施特别津贴制度,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每月5000 元的特别津贴。特别津贴发放期最长不超过3 年。
第二十一条 鼓励以杰出人才为领军人物,自带成果和项目团队到我区创新创业。有关扶持办法按本办法第六章“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实施。
第二十二条 对于杰出人才在我区企事业单位担任研发项目负责人,经评审后可给予科技项目研发资助。第二十三条 一类和二类杰出人才在我区工作期间,参与与业务相关的国内外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或应邀到国内外著名机构或者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参与技能技艺交流等活动,或代表我区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给予学术研修经费补贴或参赛津贴资助。按广东省外中国境内(含港澳地区)、境外亚洲以内、亚洲以外的不同会议地点,由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分别给予一次性1000 元、3000 元、5000 元的补贴,每人每年申领额度不超过1 万元。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学术研修基金,支持杰出人才开展学术交流。
第五章 优秀大学生引进
第二十四条 优秀大学生是指在国内“211 工程”普通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在读或已毕业、并符合《确认细则》相关条件的大学生。
第二十五条 鼓励用人单位对适用型人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加大对适用人才的前期投入,抢占人才引进先机。
第二十六条 设立“智造顺德”奖学助学金,扩大与有战略合作关系高校的深度合作。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支持每校每年10 万元专门对在校成绩优异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奖励,对生活贫困优秀学生实施助学帮扶。
第二十七条 扶持大学生创业。支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设立优秀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为在校期间拥有研究成果的在校学生提供创业资助、小额贷款、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引导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在我区进行创业,实施成果的定向孵化。
第二十八条 优秀大学生进入我区博士后工作站、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人才载体创业或工作的,享受我区相关的人才载体扶持政策。
第六章 创新创业团队引进
第二十九条 大力扶持以高层次人才为领军人物的团队来我区创新创业。我区在启动资金、项目孵化、创业投资、场地安排、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在选题立项、人才配置、经费使用、奖励分配等方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让领军人物享有充分自主权。
第三十条 按照《中国南方智谷引进创新团队和项目扶持办法》的要求对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进行认定,分为世界一流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和国内优秀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以及优秀初创型团队项目五大类别。
第三十一条 经评审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参照南方智谷的相关扶持办法,在项目启动、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资金扶持,对实现产业化项目提供贷款贴息,对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的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区财政按省资助额度的50%分阶段提供配套资金。对特别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第三十二条 场地支持。经评审获得创业资助、团队资助和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资助的企业,免费提供最高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或按企业实际支出的场地租金连续3 年给予50%的补贴,每年最高8 万元。
第三十三条 引导社会资金扶持团队创新创业。鼓励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创新创业团队的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区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给予不少于风险投资基金首次投资总额10%且最高300 万元的配套投资。
第三十四条 鼓励金融机构扶持团队创新创业。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为创新创业团队创办的企业和项目建立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支持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向研发成果转化提供融资。区政府对积极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信贷和担保支持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
第三十五条 创新创业团队设立的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享受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六条 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进入我区的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享受孵化器提供的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优先申报各级科技经费。
第七章 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第三十七条 高层次人才享受人才安居政策。对不同层次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不同标准,分别给予免租入住人才公寓、提供租房补贴或购房补贴的安居方式,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我区优质公共服务,在入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出入境等方面享受相关优先优惠待遇。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获得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具体按相关管理办法实施。
第三十九条 经我区确认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我区事业单位工作,可按照有关规定不实行公开招考。对于杰出人才进入已满编事业单位工作的可申请专项编制,需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而暂无空缺职位的,可申请特设岗位破格聘任。
第四十条 建立区领导定期听取国家级人才意见制度。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期收集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意见,及时办理解决。推荐各类高层次人才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和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
第四十一条 加强顺德区域人才优势宣传推介和人才招聘对接活动。全面开展顺德城市形象、产业发展和人才专题的推介活动。每年定期自行组织或委托法定机构、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等组织开展顺德“研交会”、行业性、专业性招聘会等活动,打造顺德企业与各地高层次人才对接交流的平台。开展企业“千里求贤”,密切我区用人单位与人才聚集地区的长期联系,到境外开展紧缺人才定向招聘。
第四十二条 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通过信息库搭建平台,收集国际、国内、省内和珠三角地区的人才供给情况,发布我区的紧缺人才目录以及用人单位招才信息,加强企业和人才的信息对接。
第四十三条 广泛开辟招才纳贤渠道。借助顺德海外社团,设立一批人才工作站;加强与高校合作,设立一批引才联系点;及时向人才工作站和引才联系点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对协助开展招才引智工作的人才工作站、引才联系点、中介机构、服务机构等给予相应工作经费补贴,每年每个机构最高补贴10 万元。
第四十四条 鼓励用人单位以各种方法激励人才。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鼓励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和年薪制,以高薪引才、高薪留才。鼓励以科技成果、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股权,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期权激励。引导企业实施年金制度,为人才购买商业保险,加大人才保障力度。
第八章 资格确认
第四十五条 根据《确认细则》,经过认定或评定的相关程序,符合我区高层次人才条件的申请人,可享受本办法的有关优惠和待遇。第四十六条 高层次人才从已在我区工作或来我区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申请人中认定或评定产生。高层次人才条件的认定和评定不受国籍、户籍、地域限制。其中对符合《确认细则》所列认定条件的直接进行认定确认;对不符合《确认细则》所列认定条件,但其实际贡献、业绩及专业水准已达到或接近相应层级高层次人才评定条件的,通过评定予以确认。
第四十七条 对高层次人才的确认申请长年受理,认定工作原则上每个季度集中进行一次,评定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由用人单位和本人提出申请,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确认细则》的条件和程序组织实施。
第四十八条 经认定或评定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给“德才卡”,并凭卡享受我区优秀人才优质公共服务。
第四十九条 对于落户南方智谷并经区政府按《中国南方智谷引进创新团队和项目扶持办法》认定的创新团队,不再对其团队成员资格进行重复认定,以不重复享受经济待遇为原则,其团队成员享受本办法中的公共服务、参评奖励等扶持政策。
第九章 经费申请和管理
第五十条 凡符合相应资格的高层次人才,可申请特别津贴、学术研修津贴等经费;政府委托开展引智招才活动的各类组织,可申请工作经费补贴。
第五十一条 有关扶持经费申请原则上每个季度集中受理一次。由用人单位或高层次人才提出申请,按照条件初审、拟定资金扶持方案、公示等程序后,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后拨付资金。
第五十二条 在高层次人才工作组织实施、认定评定和考核管理等业务工作过程中支出的相关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从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五十三条 有关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财务制度规定,按照有关专项资金的要求管理。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资金预算申请,区财税局进行资金预算审核、拨付、监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项目自评后,区财税局对相关项目进行再评价。
第五十四条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停止发放所有资金,追回已拨付的经费,并严格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同一项目(身份)重复申请扶持的; 2.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资金的; 3.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 年12 月31 日止。
附件 佛山市顺德区高层次人才确认细则
根据《佛山市顺德区吸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一、高层次人才分类和申请对象
(一)分类。我区高层次人才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国家级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杰出人才和优秀大学生四个类别。其中国家级人才分为国家级顶尖专家和国家级顶尖人才两类,杰出人才分为三类。
(二)申请对象。凡在我区工作或来我区创新创业的人员,以及我区高新技术、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柔性引进(与该单位签订3 年以上协议,每年在我区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6 个月;对国家级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可放宽至签订2 年以上协议,每年在我区工作时间不少于6 个月)的人员,达到高层次人才确认标准的,均可申报认定或评定。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不受国籍、地域、户籍和身份的限制。
二、高层次人才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2.近5 年来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和成果,其从事的主要工作与本人专业专长高度相关且专业水准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业内具有较高声望。
3.符合规定的年龄要求。申报认定或评定为“国家级人才”者,不受年龄限制。申报认定或评定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或“杰出人才”者,年龄应在60 周岁以下;有特别突出贡献者,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二)分类条件。1.第一类别:国家级人才
(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属国家级人才中的“国家级顶尖专家”类别: 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②中国科学院院士; ③中国工程院院士;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 ⑤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属国家级人才中的“国家级顶尖人才”类别:
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领军人才; ②近5 年,获得以下奖项者:
i.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前5 名完成人;二等奖前3 名完成人; ii.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前5 名完成人,二等奖前3 名完成人; iii.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5 名完成人,二等奖前3 名完成人; iv.长江学者成就奖; v.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vi.中国专利金奖(须为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 vii.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
viii.获得“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③近5 年,担任以下职务者:
i.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且项目通过验收; ii.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负责人;
iii.国家“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承担研究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 iv.国家“863 计划”领域专家组组长、副组长;
v.国家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vi.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vii.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viii.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3)申报评定为“国家级人才”类别人才的标准为:近5 年来,在工作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做出重大的贡献,或拥有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项目且项目发展潜力巨大,实际专业水准、业绩和贡献达到或接近国家级人才评定标准,在国内相关业界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
2.第二类别:海外高层次人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类别: ①近5 年,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入选者;
②在海外拥有国际发明专利或拥有核心技术国内发明专利在我区创业,企业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在1 亿元以上企业的海外归国人员;
③获得“国家友谊奖”和“南粤友谊奖”,在我区工作的国(境)外高级专家;
④担任过世界500 强企业区域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或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受聘本区规模以上企业;
⑤担任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样委员会委员;
⑥受聘于我区科研学术与教育卫生机构,获得以下奖项者: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国家技术创新奖章;法国全国科研中心科研奖章;英国皇家金质奖章;科普利奖章;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阿贝尔奖;拉斯克奖;克拉福德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邵逸夫奖;
⑦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取得专科医师资格的人员;或在以上8 国获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并在原卫生部直属11 所医学院校博士毕业,取得国内三甲及以上综合医院或副省级以上城市专科医院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第三类别:杰出人才
根据不同的资格条件,杰出人才分为三个类别: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于杰出人才中的“一类杰出人才”类别: 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②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③近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前5 名完成人; ④近5 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
⑤近5 年,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于杰出人才中的“二类杰出人才”类别: ①省工艺美术大师;省名中医称号获得者; ②近5 年,获得以下奖项者: i.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ii.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前5 名完成人、一等奖前3 名完成人、二等奖首名完成人; iii.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前2 名完成人。③近5 年,担任以下职务者:
i.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ii.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课题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iii.国家“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课题组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iv.国家“863 计划”专题组组长、业务副组长,且专题通过验收; v.“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第一负责人,且项目通过验收;
vi.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方项目第一负责人,且完成项目通过验收;
vii.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业务副主任前2 名,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viii.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项目第一负责人;
ix.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x.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④近5 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
⑤近2 年的中国专利优秀奖、省专利奖金奖(须为专利发明人及设计人);
⑥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且近5 年获得国家级先进(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或奖励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⑦具有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资格,且近5 年获得国家级先进(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或奖励的高技能人才;
⑧在文体艺术、教育卫生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造诣较高并取得显著成果,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且近5 年内获得过国家级先进(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或奖励的社会科学人才。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于杰出人才中的“三类杰出人才”类别: ①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②具有技师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的高技能人才,或者省级技术能手、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前3名的高技能人才;
③取得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且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④外国专家;
⑤属我区急需引进的其他短缺专业人才。(4)申报评定为“杰出人才”类别的标准为:
近5 年来,在工作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或做出较大的贡献,或拥有处于省级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项目且项目发展潜力较大,实际专业水准、业绩和贡献达到或接近杰出人才评定标准,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人才。
4.第四类别:优秀大学生
在国内“211 工程”普通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就读,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大学生,可申请评定为我区高层次人才中的“优秀大学生”类别:
(1)获得本院(系)一等奖学金两年以上的在读生;(2)被评为学校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毕业生。
三、确认程序
(一)确认方式。
我区高层次人才的确认分为认定和评定两种方式:
1.认定。认定是指对人才已获得的荣誉、称号、资格予以直接承认确定。具体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个人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本《细则》上述所列指标或资格条件的,予以直接认定,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发给“德才卡”确认。认定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2.评定。评定是指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学科、行业专家组成评委会和专家组,对人才根据有关标准进行评审确定。对高新技术、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秀人才,虽不符合本细则所列认定条件,但其实际贡献、业绩及专业水准已达到或接近相应层级高层次人才评定条件的,通过评委会评定。高层次人才评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
(二)评定机构。
高层次人才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评定高层次人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聘请省内外各相关专业领域及有关行业中的优秀专家,组建评委会和各专业评委库。每次评审前,在监督员的监督下, 评委会办公室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评委组成评委会和专业组。
(三)评定程序。
评定工作按照公告、申报、初审、评定、核准、公示、审批、发证的程序进行。1.公告。向社会发布评定公告,宣传有关政策,公开评定时间、条件和程序。
2.申报。采取所在单位推荐的方式进行。个人填写《申报表》,提交学历(学位)、主要业绩、成果、贡献的相关证书及证明材料。由所在单位核实申报材料,并将申报材料同时在单位显著位置张榜和单位网站首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 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由单位加具推荐意见,送主管部门或所属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汇总后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初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重点审查能证明申报人学历(学位)、主要业绩、成果、贡献的相关证书及证明材料是否属实,是否符合评定条件,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
4.评定。对申报评定的申报人,由评委会按以下程序进行评定,提出候选人。
①专业组提名。各专业组根据评审条件,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全面审阅。在对申报人业绩、成果和贡献等进行充分讨论和评议基础上进行投票。专业组根据专业、层级分配名额1:2 的比例,按得票多少确定提名人选,提名人选得票必须达到半数以上。
②评委会评定。评委会认真听取专业组对提名人选的评议汇报,审阅提名人选的材料,在充分讨论和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评委会根据专业、层级分配名额,按得票多少确定候选人,候选人得票必须达到半数以上。
5.核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候选人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核准。
6.公示。对通过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核准的人选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 个工作日。
7.审批。经公示无异议的人选,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8.发证。对审批通过的高层次人才,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德才卡》。
四、考核与管理
(一)、建立我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服务。高层次人才在我区工作服务期间,达到更高层级条件的,可按规定申报相应层级人才确认。经确认的高层次人才享受有关优
惠待遇。
(二)、对高层次人才进行考核管理。由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考核,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所在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实施。重点考核创新成果、业绩贡献、人才培养等内容,考核结果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考核结果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考核工作每年组织一次。
(三)、对离开我区或不再与我区用人单位履行工作协议或合作协议的,以及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高层次人才,终止其“顺德区高层次人才”资格,并终止其享受的相关优惠待遇。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其“顺德区高层次人才”资格,收回“德才卡”,终止其享受相关优惠待遇,并按要求追回其所享受的物质待遇:
1.学术、业绩、成果弄虚作假的;
2.服务期内受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3.出现其他不适宜继续享有高层次人才荣誉称号的情况。| 更新时间:2013.09.15
第四篇:关于给予医院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的请示
关于给予XX医院高层次人才及急需人才引进优
惠政策的请示
县政府:
我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承担着海丰县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医疗保健服务。近年来,我院加强内涵化建设,加快学科建设,拓展新医学技术项目,业务规模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床位数已增至738张。医院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医院新时期发展需要。尤其是体现在高层次及业务骨干人才的短缺上(高级职称7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9.9%;硕士研究生8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1%;具备主任医师职称只有4人;中级职称业务骨干人才134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17.5%。),已严重影响新技术项目的拓展及学科建设,阻碍医院发展的步伐。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经我院充分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及业务骨干急需人才。
高层次人才及业务骨干急需人才的引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医院自身努力外,还需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根据《汕尾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汕委办[2011]19号)文件精神,为使高层次人才及业务骨干急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请县委县政府给予我院如下优惠人才政策:
1、在我院高层次及业务骨干急需人才引进过程中,协调有
关部门尽量简化手续,建立起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由我院确定人选后,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海丰县引进高层次人才登记表》,经审核同意后按程序办理调入。
2、在完善规范人事政策的基础上,给我院在选人用人自主权,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
3、给予引进人才解决编制问题,不受单位人员编制数限制;聘任专业技术岗位时,可按原技术资格聘任,个别表现突出的还可实行低职高聘,不受岗位职数的限制。
4、引进的人才,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随迁来我县。由我单位、公安及教育等相关部门为引进人才妥善办理入户及其配偶的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子女入学入托我县公办学校可自主择校,不受限制,且不得收取政府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
5、引进人才与我院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除享受国家及本地区规定待遇外,享受如下待遇:
属高层次人才的,每月享受1000元岗位补贴,并提供过度性住房,主任医师给予一次性发给安家费20万元,副主任医师给予一次性发给安家费15万元;属业务骨干急需人才(包括硕士研究生)给予一次性发给安家费3万元。人才引进的各项费用,可由我院建立“高层次人才及急需人才专项基金”加以保障。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重庆工商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及管理办法
重庆工商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及管理办法
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及管理办法
(2013年10月29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我校“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顺利实现,加快学校“转型升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将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使人才引进工作为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必须服从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着力引进学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领军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紧缺的学术骨干。
第三条人才引进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既要考察引进人才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要考察其政治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
第一章引进条件
第四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分为高级专家和博士。高级专家人才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国内公认的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一流专家; 第二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第三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第四类:优秀教授。博士人才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杰出博士; 第二类:优秀博士;
第三类:教学科研急需的博士; 第四类:符合基本引进条件的博士。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其他不能归入各类的高层次人才,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定其引进类别。
第五条引进高级专家中的第二类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第三类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第四类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引进博士中第一、二类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第三、四类人才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第六条引进博士须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相关科研成果,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基本要求是:
1、按第一类人才引进的,原则上须发表C类及以上期刊论文5篇(其中A类论文至少1篇);
2、按第二类人才引进的,原则上须发表C类及以上期刊论文4篇(其中B1类论文至少1篇);
3、按第三、四类人才引进的,原则上须发表C类及以上期刊论文3篇;
4、若不符合上述条件,可综合其他科研成果认定学术水平;
5、教学效果突出的,可适当降低科研条件,按第四类人才引进;
6、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特殊学科专业人才科研条件根据具体情况认定。引进人才以上科研成果类别根据学校科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学校以引进博士在校长办公会讨论之前已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作为认定具体引进类别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引进待遇
第七条引进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根据《重庆工商大学引进高级专家优惠待遇》(附件1)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特别情况可面议。引进博士根据《重庆工商大学引进博士优惠待遇》(附件2)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
第八条学校鼓励引进的各类人才积极申报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引进海外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重庆“百人计划”,以及其他人才项目计划,并积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第九条对可选择优惠购房的博士,若不选择优惠购房,则追加安家费10万元。第十条引进高级专家可考虑安排配偶工作,引进博士原则上不安排配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确需安排的,引进待遇可作适当调整。
第十一条引进人才安家费按总计金额在5年内按月平均发放。房屋产权证暂由学校保管,服务期满后交给本人。
第十二条科研启动费按学校科研启动费管理办法执行,科研启动费项目立项支付60%,结题支付40%。
第十三条未取得正高职称的博士,如成果达到我校晋升校内正高职称要求,经学校按相关程序确认后,校内岗位津贴可享受校内正高待遇。未取得副教授职称的博士,校内岗位津贴可按副教授标准执行1年;如成果达到我校晋升校内副高职称要求,经学校按相关程序确认后,校内岗位津贴可享受校内副高待遇。
第十四条配偶双方皆为引进人才的,除住房待遇就高外,其他待遇分别享受。第十五条学校积极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等问题。
第十六条引进人才是单职工的,与学校签订5年服务合同;是双职工的,与学校签订8年服务合同。
第十七条引进的第二、三、四类博士原则上须以非事业编制方式先聘用半年——1年。优惠购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引进待遇须录用为正式事业编制后方予以兑现。
第十八条引进博士可报销一次来校考察及来校报到硬卧火车票。
第十九条符合重庆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的人员,除享受学校引进人才优惠待遇外,由学校向重庆市有关部门申报,经审查批准后享受有关待遇。
第三章引进考核程序
第二十条应聘人员根据学校公布的招聘计划向各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填写《重庆工商大学应聘人员信息表》,同时递交详细应聘材料(含电子材料和各类资格材料、各类成果材料复印件)。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对应聘材料(含真实性)进行审查,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考核,并将初步意见向应聘人员反馈,并报人事处备案。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要及时通知应聘人员参加考核。由用人单位的院长、书记、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相关系部主任、相关专业教师、相关督导专家、教务处、人事处工作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应聘人员进行全面考核,用人单位考核小组人员不得少于5人。
用人单位的考核一般包括:
1、通过面谈,深入交流,了解应聘人员的相关情况;
2、通过试讲,考察应聘人员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了解其教学水平;
3、通过双语教学,了解应聘人员的双语教学能力;
4、通过学术专家委员会对学术成果的鉴定,了解应聘人员的科研水平。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通过全面深入细致考核后,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对应聘人员教学水平、双语授课能力、科研水平、心理健康、思想素质等作出综合认定,填写《重庆工商大学引进人才教学考核听课记录表》、《重庆工商大学应聘人员考核表》、《重庆工商大学应聘人员考核情况汇总表》等有关内容并由党政负责人签字盖章,连同应聘人员所有材料交人事处。
第二十四条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成员,根据用人单位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应聘人员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对应聘人员进一步考察,同时进行背景调查,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综合意见后将拟同意引进人员报校长办公会研究。
第二十五条 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引进的人员,人事处根据校长办公会决定办理签约、调动等手续。
第二十六条 对于特别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通过引进人才快捷程序,由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成员、分管校领导、校长讨论并签署意见后执行,事后向校长办公会通报。
第四章聘后考核及管理
第二十七条引进人才应积极履行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公共服务等职责,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学校应尽可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配套措施。
第二十八条引进高级专家根据协议内容进行考核管理;引进博士来校工作的前6年作为引进人才考核期,每年进行常规考核,满3年进行一次中期考核,满6年进行全面期终考核。学校根据考核结果执行有关引进待遇。
依照本章规定执行的待遇不影响学校科研配套或奖励等其他有关待遇的执行。第二十九条学校根据科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设定引进博士在考核期内的两类科研考核标准。不能归入相应类别的科研成果,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
第Ⅰ类: 1、1篇A3类论文(独立或排名第一); 2、1项发明专利授权(独立或排名第一); 3、1部学术专著(独立或排名第一,且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4、主持省部级重点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
5、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或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三);或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二);或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排名第一)。
第Ⅱ类 1、1篇A2及以上层次论文(独立或排名第一); 2、1部学校指定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3、主持省部级重大及以上项目、国家级重点及以上项目;
4、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排名前十);或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二);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一)。
第三十条引进博士来校工作3年内完成前条第Ⅰ类成果之一的,追加科研启动费1.5万元,完成第Ⅱ类成果之一的,追加科研启动费3万元,可累计。3年工作期满,根据成果完成情况一次性追加科研启动费。
因教学效果突出而降低科研条件按博士第四类人才引进的,须补足引进要求的基本科研条件后,超过的科研成果方能申请追加待遇。
在职培养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3年内完成前条规定科研成果的,参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引进博士属于下列情况的,经学校审核批准,扣减相应引进待遇。
1、第一、二类博士来校工作3年内完成科研成果不符合第Ⅰ类任一条件的,扣减安家费3万元。
2、引进博士在引进人才考核期内,每年完成科研工作量须不低于其所在相应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定额,当年未完成的,暂缓发放当年安家费;6年内完成相应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定额合计标准120%的,按照追加或扣减后的实际标准发放安家费。
第三十二条引进博士来校工作6年内未完成相应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定额合计标准的,学校可解聘。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坚持续聘的,其所有待遇由学校和所在学院分别承担一半。
第三十三条引进博士中期考核、期终考核程序为:
1、引进博士在聘期满3年、6年时分别提交工作总结,填写《重庆工商大学引进人才中期(期终)考核表》并提供相关详细支撑材料。
2、用人部门对引进博士进行中期3年、期终6年履职情况综合鉴定。
3、教务处、科研处对引进博士教学、科研情况进行认定。
4、人事处对引进博士履职情况及是否追加或扣减引进有关待遇提出意见。
5、校长办公会审定。
6、人事处根据校长办公会决定执行有关引进待遇。第三十四条引进人才属于特殊学科专业的,或是教学名师及其他各类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待遇、聘后考核标准等有关事项另行商定。
第三十五条引进博士在非事业编制期内,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教学效果良好,无教学事故;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公开发表较高水平学术成果;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态度积极的前提下,可申请录用为学校正式事业编制人员。
附则
第三十六条人才引进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对不按要求和程序办理的,应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的行为,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经2013年10月29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自2013年10月29日起施行。自2013年10月29日后来校报到工作和在职培养获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的人员均适用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