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

时间:2019-05-14 11:4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

第一篇: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

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09-10 16:09:20| 分类:论文|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通电、通讯(程控电话、通路(公路、通有线电视到道路硬化、税费取消、合作医保等,使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值得一提的是,顺应农村发展形势的以专业协会、行业组织等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而且充当了配置利用农村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荒坡地等的生力军,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供领导和有识之士参考。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它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它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里的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指的是村经济合作社。再根据《浙江省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第四条规定:设立村经济合作社,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经济合作社社长为法定代表人。这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应是村经济合作社,其法定代表人应是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而不是村党支部书记,也不是村委会主任。

从浙江浦江县农村的调查情况看,全县409个行政村中,有80%以上的行政村设有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有专职的,也有党支部书记兼的,也有村委会主任兼的(有的乡镇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文公布,但至今没有一个村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过村经济合作社。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全县409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都不健全,其法定代表人资格都未确立。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党支

部唱主角呢?还是村委会唱主角?或是村经济合作社唱主角?调查发现,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领导村级工作。这样的村,支部书记能力较强,威信也高,集体经济的主导权也掌握在支部书记手中;二是以村委会主任为核心,领导除党务以外的村级工作,这样的村,支部往往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支部书记或年纪大、或能力低,经济权掌握在村委会主任手中;而没有一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是由专职的村经济合作社社长领导掌权的。一句话,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个问题上,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三者关系及其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含糊不清。正因为这样,自农村改革相当长时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既开放又自由,既无组织领导又无组织监管的状况。如发展高山蔬菜、服装加工﹑

茶叶加工、水晶加工等。

在农业由第一次飞跃(建立并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第二次飞跃(顺应社会化、市场化、效益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转向的过程中,在农民的市场意识越来越浓的背景下,农民们不靠村支部、村委会而自发组织并成立了专业协会、行业组织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申请注册组织机构、吸收同行的农民会员、统一质量标准、注册商标,并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服务模式,使行内农民充分受益。于是这种形式的组织迅速向邻村邻乡扩展,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的农村组织形式。如浦江县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一个村发展到现在的四个乡镇三十余个村,涉及社员上千户。该组织有自己的商标、加工厂房、管理营销网络,从规划种植、管理、采收、销售等,形成一体化的服务模

式,已真正成为引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组织。还有葡萄协会、蜜梨协会、花卉苗木协会、水晶行业协会等。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前景。

浦江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源自上世纪末,从它迅速发展的情况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其发展的美好前景。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以浦江县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说明: 第一,运用了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给其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潜力。在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力逐年外出经商打工的情况下,如何经营好耕地,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留守农村农民的最大问题。浦江县杭坪镇寺坪村几户农民率先利用山区气候的有利因素,反季节种植高山蔬菜,结果当市场蔬菜进入供不应求的季节时,这些高山蔬菜就卖了好价钱。于是由几户发展成几十户,最终全村都种上了高山蔬菜。大量的高山蔬菜由各家各户经营入市,也出现了因品种、管理差异而导致质量、价格的差异,出现了因价格低卖菜难、菜贱伤农的问题,而且各家各户拉菜进城,运输成本又大。时任村支部书记的葛就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几经谋合,成立了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合作社成立之初,一些农户不愿入社,当看到合作社运营规范、遵守信用、收益明显后,都纷纷要求入社。不到四年时间,该合作社就扩大到相邻的四个乡镇、三十余个村庄,入社会员达到一千余人。近两年,该社还投资300余万元实现了土地整理、安装了高山蔬菜滴灌系统,保证了早涝保收;建立了高山蔬菜干、鲜加工生产线。这样,当市场价格低时,就加工成干菜,如土豆干片、四季豆干、葫芦干片、萝卜干片等;当市场价格高时,就组织鲜菜上市,从而保证了菜农的利益。目前,该社组织生产的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十几个品种,一年四季种菜不断,产品运销上海、杭州、金华、义乌等城市,成为带领山区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第二,解决了留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门路,并使其增收,赢得了他们的无限支持和赞誉。山区农民靠山吃山,加上传统的耕作模式,只能维持他们的温饱,如遇天气、自然灾害等原因,连温饱都维持不了。因此农村改革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淘金”,留守的农民要通过耕种过上小康生活更难,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合作社有组织、有规模的组织农民种植、生产和管理,使农民卸掉了卖农产品难的包袱,使留守山区的农民充分实现了就业,使农民实现了

保收增收的梦想,有些村庄在蔬菜采收季节还出现劳动力紧张的状况。如该社下属的大畈乡海红村,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200余亩山垅田山弯田因无人耕种几近荒芜,该社组织人员承租了这些耕地,每亩年租金就达200元,再雇用该村一些留守的劳动力为其耕作、管理、采收,每人每天30元,采收季节,大卡车开到该村运蔬菜,使该村农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据初步结算,前后一比,该村农民人均收入净增加200元

左右,导致邻近的几个村纷纷响应,要求入会。

第三,承担了乡村两级的部分职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如前所述,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从规划管理到组织销售等,已承担了乡、村两级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部分责任,已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角色,而政府只能是服务,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角色,从而走上了市场参与唱主角,政府提供服务的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康道路。不仅如此,专业合作社还承担了政府在村庄整治、土地整理、合作医疗保险、培训农村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因为由合作社出面做工作,农民的利益与合作社是连在一起的,就比政府出面做工作省心多了。特别是专业合作社在其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中,自身不断积累了经验和做法,而且这些经验和做法在企业化管理的运作下,正不断被越来越多的社员接受和拥护,尽管合作社的生产是专业的,但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 的作用正在不断扩大和延伸。

三、新农村建设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经济基础的话,那么其上层建筑就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就是乡镇党委政府,甚至是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说县、乡、村三级组织应承担农村经济发展暨新农村建设的责任的

话,那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为跨村、跨乡镇的组织后,对乡、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就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具体工作及实践中,发生和面临的几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山区农村。

一是乡村两级组织的设置面临变革。在协调处理乡村组织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中,有的村两委、乡镇政府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干涉了我村我乡的内政。自己无能无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增效不说,跨村跨乡镇的农民经济组织将其发展的触角延伸到本乡、本村又加以干涉,特别表现在规模经营或承租土地、改变本村本乡传统的耕作模式等方面。而山区农村的党员干部大多外出经商务工,使村党支部、村委会等组织形同虚设,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又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因此,把支部建在村上、划村而治的形

式在山区农村已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实行企业化管理和以人为本应成为农村工作的新理念。在农村,首先,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就是一个好的带头人,同样一个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代表,就是这个组织所辖区域的带头人;其次,这个组织应是诚信、维护该组织成员的权益、以绩效考核为先的组织;第三,有一套长效管理并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总之,将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奔小康这条主线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生命线,将复杂的农村工作置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应成为新的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首选,而泛政治化的、传统说教式的﹑计划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已不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工作。

三是如何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应引起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从调查情况看,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员中,有一批党员,他们的组织关系在村支部,但工作、利益都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由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没有建立党支部,因此无法开展组织生活,党员中致富能人也难以通过组织的形式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一些积极要求进步的会员也因所在村支部工作陷于瘫痪状态而无法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因此,在农村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限于村内的,可由村党组织管理;跨村但限于本乡镇范围内的,由乡镇党委管理;跨乡镇的,可由县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党组织管理,以“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把党组织的优势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09-10 16:09:20|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通电、通讯(程控电话)、通路(公路)、通有线电视到道路硬化、税费取消、合作医保等,使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值得一提的是,顺应农村发展形势的以专业协会、行业组织等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而且充当了配置利用农村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荒坡地等)的生力军,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供领导和有识之士参考。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它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它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里的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指的是村经济合作社。再根据《浙江省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第四条规定:设立村经济合作社,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经济合作社社长为法定代表人。这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应是村经济合作社,其

法定代表人应是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而不是村党支部书记,也不是村委会主任。

从浙江浦江县农村的调查情况看,全县409个行政村中,有80%以上的行政村设有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有专职的,也有党支部书记兼的,也有村委会主任兼的(有的乡镇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文公布),但至今没有一个村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过村经济合作社。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全县409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都不健全,其法定代表人资格都未确立。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党支部唱主角呢?还是村委会唱主角?或是村经济合作社唱主角?调查发现,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领导村级工作。这样的村,支部书记能力较强,威信也高,集体经济的主导权也掌握在支部书记手中;二是以村委会主任为核心,领导除党务以外的村级工作,这样的村,支部往往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支部书记或年纪大、或能力低,经济权掌握在村委会主任手中;而没有一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是由专职的村经济合作社社长领导掌权的。一句话,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个问题上,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三者关系及其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含糊不清。正因为这样,自农村改革相当长时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既开放又自由,既无组织领导又无组织监管的状况。如发展高山蔬菜、服装加工﹑

茶叶加工、水晶加工等。

在农业由第一次飞跃(建立并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第二次飞跃(顺应社会化、市场化、效益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转向的过程中,在农民的市场意识越来越浓的背景下,农民们不靠村支部、村委会而自发组织并成立了专业协会、行业组织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申请注册组织机构、吸收同行的农民会员、统一质量标准、注册商标,并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服务模式,使行内农民充分受益。于是这种形式的组织迅速向邻村邻乡扩展,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的农村组织形式。如浦江县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一个村发展到现在的四个乡镇三十余个村,涉及社员上千户。该组织有自己的商标、加工厂房、管理营销网络,从规划种植、管理、采收、销售等,形成一体化的服务模

式,已真正成为引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组织)。还有葡萄协会、蜜梨协会、花卉苗木协会、水晶行业协会等。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前景。

浦江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源自上世纪末,从它迅速发展的情况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其发展的美

好前景。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以浦江县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说明:

第一,运用了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给其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潜力。在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力逐年外出经商打工的情况下,如何经营好耕地,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留守农村农民的最大问题。浦江县杭坪镇寺坪村几户农民率先利用山区气候的有利因素,反季节种植高山蔬菜,结果当市场蔬菜进入供不应求的季节时,这些高山蔬菜就卖了好价钱。于是由几户发展成几十户,最终全村都种上了高山蔬菜。大量的高山蔬菜由各家各户经营入市,也出现了因品种、管理差异而导致质量、价格的差异,出现了因价格低卖菜难、菜贱伤农的问题,而且各家各户拉菜进城,运输成本又大。时任村支部书记的葛就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几经谋合,成立了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合作社成立之初,一些农户不愿入社,当看到合作社运营规范、遵守信用、收益明显后,都纷纷要求入社。不到四年时间,该合作社就扩大到相邻的四个乡镇、三十余个村庄,入社会员达到一千余人。近两年,该社还投资300余万元实现了土地整理、安装了高山蔬菜滴灌系统,保证了早涝保收;建立了高山蔬菜干、鲜加工生产线。这样,当市场价格低时,就加工成干菜,如土豆干片、四季豆干、葫芦干片、萝卜干片等;当市场价格高时,就组织鲜菜上市,从而保证了菜农的利益。目前,该社组织生产的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十几个品种,一年四季种菜不断,产品运销上海、杭州、金华、义乌等城市,成为带领山区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第二,解决了留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门路,并使其增收,赢得了他们的无限支持和赞誉。山区农民靠山吃山,加上传统的耕作模式,只能维持他们的温饱,如遇天气、自然灾害等原因,连温饱都维持不了。因此农村改革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淘金”,留守的农民要通过耕种过上小康生活更难,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合作社有组织、有规模的组织农民种植、生产和管理,使农民卸掉了卖农产品难的包袱,使留守山区的农民充分实现了就业,使农民实现了保收增收的梦想,有些村庄在蔬菜采收季节还出现劳动力紧张的状况。如该社下属的大畈乡海红村,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200余亩山垅田山弯田因无人耕种几近荒芜,该社组织人员承租了这些耕地,每亩年租金就达200元,再雇用该村一些留守的劳动力为其耕作、管理、采收,每人每天30元,采收季节,大卡车开到该村运蔬菜,使该村农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据初步结算,前后一比,该村农民人均收入净增加200元

左右,导致邻近的几个村纷纷响应,要求入会。

第三,承担了乡村两级的部分职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如前所述,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从规划管理到组织销售等,已承担了乡、村两级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部分责任,已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角色,而政府只能是服务,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角色,从而走上了市场参与唱主角,政府提供服务的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康道路。不仅如此,专业合作社还承担了政府在村庄整治、土地整理、合作医疗保险、培训农村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因为由合作社出面做工作,农民的利益与合作社是连在一起的,就比政府出面做工作省心多了。特别是专业合作社在其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中,自身不断积累了经验和做法,而且这些经验和做法在企业化管理的运作下,正不断被越来越多的社员接受和拥护,尽管合作社的生产是专业的,但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正在不断扩大和延伸。

三、新农村建设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经济基础的话,那么其上层建筑就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就是乡镇党委政府,甚至是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说县、乡、村三级组织应承担农村经济发展暨新农村建设的责任的话,那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为跨村、跨乡镇的组织后,对乡、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就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具体工作及实践中,发生和面临的几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山区农村。

一是乡村两级组织的设置面临变革。在协调处理乡村组织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中,有的村两委、乡镇政府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干涉了我村我乡的内政。自己无能无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增效不说,跨村跨乡镇的农民经济组织将其发展的触角延伸到本乡、本村又加以干涉,特别表现在规模经营或承租土地、改变本村本乡传统的耕作模式等方面。而山区农村的党员干部大多外出经商务工,使村党支部、村委会等组织形同虚设,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又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因此,把支部建在村上、划村而治的形

式在山区农村已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实行企业化管理和以人为本应成为农村工作的新理念。在农村,首先,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就是一个好的带头人,同样一个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代表,就是这个组织所辖区域的带头人;其次,这个组织应是诚信、维护该组织成员的权益、以绩效考核为先的组织;第三,有一套长效管理并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总之,将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奔小康这条主线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生命线,将复杂的农村工作置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应成为新的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首选,而泛政治化的、传统说教式的﹑计划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已不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工作。

三是如何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应引起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从调查情况看,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员中,有一批党员,他们的组织关系在村支部,但工作、利益都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由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没有建立党支部,因此无法开展组织生活,党员中致富能人也难以通过组织的形式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一些积极要求进步的会员也因所在村支部工作陷于瘫痪状态而无法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因此,在农村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限于村内的,可由村党组织管理;跨村但限于本乡镇范围内的,由乡镇党委管理;跨乡镇的,可由县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党组织管理,以“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把党组织的优势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目前,丰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212个,社(会)员数达4、87万人,带动农户10万多户,年购销农产品37万吨,年经营销售额4、6亿元,社(会)员人均年增收600元。丰县致远牛蒡协会带动了全县牛蒡产业的发展;孙楼镇芦笋协会促进了周边地区芦笋产业扩张;小琳洋葱协会、大沙河果品营销协会、绿养羊协会等等,不仅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树立了样板,而且,组织农民联手调结构、扩规模、闯市场、跑订单、签合同,充分彰显了合作的优势,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分散的农户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利益为纽带,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单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按订单或合同生产,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可以有效地解决政府工作部门“包”不了、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许多事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主体地位。农民有了自己的组织,也就有了为他们说话的集体,农民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团结起来应对外部的侵害,保护自身的利益。既能加强逐民(包括政府)在国际国内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又能作为一个组织,一种手段更好的利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

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连市场、下接农户,信息比较灵通,通过提供信息、技术、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及时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变“我能生产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经营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很难做到直接指挥各家种什么、养什么,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将从事同一类农产品的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对相关市场信息全面、系统的搜集和整理,通过“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传播效应,指导和引导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减少盲目性,把农民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使高科技含量,发展“优、新、特”品种,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洋葱种植,先是同外商签订定单,然后把种子、肥料赊销给农户,并同农户签订保护价回合同,然后无偿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发放各种信息资料,在洋葱收购时扣除种子和肥料款,消除了农民种植的后顾之忧,带动了全县洋葱产业的发燕尾服,使全县洋葱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3.8万亩发燕尾服到当前的15万亩,形成了区域化规模优势。

三、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高,是农业综合效益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中,“公司+农户”是一种比较早的模式,但两者之间却缺乏一种利益分配和约束机制,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公司控制不了农户,农户也指望不上公司保护其利益,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平等的谈判竞争主体地位,增加了组织成员的收入,促进了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双赢“,从而有效促进了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

当前,农产品品质问题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必需向无害化方向发展,要实现农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就必必须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我国现行农业生产主要要家庭的、分散的形式,难以实现生产技术、生产品种、农业投入品和产品包装等的统一。而要实现种植(养殖)品种、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单靠技术推广单位或行政手段难度很大,农民被动应会,而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落实,使之成为组织成员自己的的事,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则相对要更灵活、更容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统一品种、统一配药施肥、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从而有利于逐步形成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带,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五、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以服务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服务的专业化、系列化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把服务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与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把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快了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如丰县绿缘养羊合作社以推广种草养羊为切入点,推行了统一配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防疫、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统一利润返还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开展了品种改良、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活羊及加工产品销售等服务,近年来向社员提供市场、技术、产销信息2600多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8万份,改良本地山羊36万只,生产波尔羊杂交后代100余万只,外销各类肉羊120万只,带动8000多农户走上了养羊致富之路。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成员和维护成员利益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对内产前为会员提供种子、利苗,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提供产品销售等服务,对外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会员得到更多的经营收益。一是通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二是通过参与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使会(社)员分享到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增值利润;三是通过规模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增加了成员收入;四是按照WTO规划,政府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可以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来实现,减

少财政运作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从近几年的调查统计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与一般农户比较,人均纯收入通常要高出10%-40%。

第四篇: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年4月26日,按照乌苏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第十六期中青班赴山东考察学习,考察目的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转变观念,更好地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5月3日,我们对寿光市展览馆、寿光的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和三元朱村冬暖大棚蔬菜种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通过看专题片、阅读资料、听讲座等,对寿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引发了对自己所从事的妇女工作的思考,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寿光三元朱村基本情况及新农村建设成果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坐落在渤海湾南畔,寿光市最南端,紧靠济青公路,南靠胶济铁路,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是一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早在五千年前就受到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熏陶,是巾帼英雄陈少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就是出生并成长在这片热土上。

三元朱村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在王乐义书记的带领下发展特色经济取得辉煌成就,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之路。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三元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冬暖蔬菜大棚,1989年由17名党员带头建的17个大棚,创造了平均每亩收入2.7万元的世界最高水平,1990年该村又建了181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寿光全市已建冬暖式大棚5130个,当年为寿光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现在的三元朱村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服务站和蔬菜加工厂,乐义品牌蔬菜销往世界各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低效问题。目前,三元朱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期工程,全村81栋楼房已经完工,幼儿园、敬老院相继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重要项目高科技示范院开始动工建设。

王乐义说:“三元朱村的发展关键是靠生产的发展,我们有了好的政策,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起一支好的队伍,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结构上调整了三次,这个村的经济上了三大步。”

三元朱村发展经验,一是立足实际确定发展方向;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走特色农业、科技农业之路;四是把握时机,发展外向型农业;五是坚持科学规划村庄,立足长远发展。这个村在发展过程中,妇女能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真正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乌苏市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智慧、参与和创新。为全面掌握当前我市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职能作用,引导广大妇女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依据我市各乡场镇妇联有关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汇报,通过座谈、走访了解、数字统计等形式,对全市20个乡场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1、农村妇女致富本领显著增强。近年来,乌苏市各级妇女组织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把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妇女工作的首要任务,深人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和“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加强妇联组织网络建设,采取上下联动,着力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三大网络,建立以农村妇女学校为重点、各类教育培训基地为补充的科技培训网络,形成了文化教育、实用技术、绿色证书、职称评定和学历教育五个梯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2005年组织讲师团深入20个乡场,培训了村级妇女科技推广骨干2000多人。广大农村妇女立足各类活动载体,在劳动中学,在学中做,目前全市有70%以上的妇女接受政策规定、农业科技培训,60%的农村妇女掌握了2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树立妇字号龙头大户27户,“新农村巾帼示范村”20个,“巾帼科技示范村”6个,全市派出第一批4名女农民参加了全国女农民经纪人培训,并取得全国农民经济人证书。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本领普遍增强。

2、农村妇女致富渠道明显拓宽。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在更广阔的生产领域中实现增收致富。形成了蔬菜种植业、养殖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发展势头。八十四户乡妇联积极贯彻该乡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方针,结合本地优势和产业方向,把农村妇女组织起来,带头种植“绿色蔬菜”,带头销售农副产品,她们兴办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为农村妇女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夹河子乡面向市场,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向妇女推广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标准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新技术,仅葡萄保鲜技术就使该乡80名妇女受益,靠保鲜技术平均每户收入 2万元。皇宫镇、百泉镇、四棵树镇开展科技养殖竞赛,引导妇女发展名优新特品种养殖,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涌现出象许云霞、加玛力汗、王亚萍等一批年产值10万元以上专业大户,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1%。另外,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村妇女的又一条增收渠道。古尔图镇一次为汇通棉纺厂输送30名女工,2005在农牧区开展了“转变观念走出去,艰苦创业为家乡”活动,我市输送到乌鲁木齐市从事宾馆服务、家政服务的女工32名,2006年实现市乡转移1530人次。

3、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广大妇女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市妇联抓住时机,适时引导,组织学习,相互观摩,使各类女农民经济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市场信息和最新技术传递,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各乡场妇联积极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知识培训,大胆尝试成立了适合妇女群众的专业协会32个,初步完成了制定规章、召开理事会、成立专业小组、建档、营销活动等工作。其中,八十四户乡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协会、西大沟镇的番茄协会、石桥乡的手工艺品协会、古尔图镇的大芸中草药协会、百泉镇的巾帼奶业协会等协会较为成熟。据调查显示,随着各类农村妇女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广大妇女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能力较以前明显增加。

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历史原因,农村妇女工作中还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妇女总体素质偏低。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与男性相比,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平均少于男性。二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仍然存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认为致富兴家是男人的事,满足于自家经营和操持家务的小视野,主动性较低,严重制约妇女的发展潜能;三是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生产技能等,不能有效地掌握,对一些生产经营、政策措施、网络信息等,更是知之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

2、妇女就业观念保守和懒惰思想还很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靠近家门的就业机会虽然增加了很多,但仍有不少农村妇女观念保守,认为自己没什么文化和本事,只能在家做家务,尽管有很多活儿可以做,但她们嫌挣的钱太少,大事做不来,小事也不愿做,一有时间沉缅于麻将桌上,生活满足于过得去就行。

3、妇女获取信息渠道闭塞。由于信息不畅,缺少行业协会的帮助等原因,农村妇女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致富信息主要来源于“你种什么,我也种什么”、“别人赚钱了,我也跟着干”,造成生产的盲目、被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欠缺。

三、今后工作的思考

1、继续强化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要在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网络的基础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分层次培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培养合格新型女农民为主要任务,创新教育培训思路。具体操作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式多样,以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需要。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保证妇女占一定比例。

2、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妇女致富意识。鼓励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增收渠道,要广泛树立妇女致富典型,大力宣传她们的创业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实现自主创业,要充分利用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农村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帮助做好创业前的培训、资金扶持工作等。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要促其向规模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

3、大力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要结合地区妇联的要求,各级妇联组织特别是乡场镇妇联要着力抓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出能带领广大农村妇女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示范村,使“三学三比”活动的对象由示范户到示范村,带动效应由点到面,发展当地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壮大和培育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各级妇女组织要成立女经纪人联谊会和女能手协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突出抓好结构调整、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建设,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5、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要充分发挥妇女劳务输出基地的作用,加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畅通输出渠道,做好权益维护,为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大跨度、大规模、有组织的转移创造条件,通过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同时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第五篇: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观能动性发挥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观能动性发挥

2戚中美,陈明华

(1,2东华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江西 抚州 344000)

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JL03)

Shallow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farmers subjective play QIZhong–mei,ChENMing–hua

(JiangX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research departments ,FuZhou,344000,China)Abstract:Thi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20 words goal request, expounds the farme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fully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nd analyz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restrict peasants' subjective factors of correct play, and on this basis, reached some Suggestion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of farmers, correct subjective initiative, promoting the new countryside building smoothly.keyword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Farmers subject、Subjective initiative 摘要:本文从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要求出发,论述了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思考建议,以充分、正确的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主观能动性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农村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民收入相应增加,生活宽裕;团结和睦、乐于助人、邻里之间一片和谐的良好风气基本形成;新农村村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呈现整齐干净的局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科学民主, “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群众积极参与、农民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农民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党和国家针对新农村建设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在财政上给予极大的支持,提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农企合作”等政策性口号。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概念,更加突出了“农民”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的重要性,而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显得尤为重要。

1、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创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世界文明。从洪荒之世到现代科技革命,从蔡伦造纸到飞船

12遨游太空,无不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也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劳动者的农民在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根据现实的原材料,对新农村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以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抽象思维,概括整理大量的感性材料,达到对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完成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服务 于新农村建设实践。

2、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彻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对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可以在党的方针政策影响下,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显然,广大农民积极学习新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专业技能等,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主动与农业科技大篷车接触;返乡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业,开设禽畜养殖场、水产养殖等;坚持走我省农业标准化道路,继续建设出像全南县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区,新余蜜桔标准化示范区等示范区;勇于科技创新,打造农民自己的品牌,依靠科技提高农业产业积聚力等等,是与农民主动、积极发挥能动性分不开的。如果广大农民群众,不积极主动,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好的政策,再多的财政投入,也只能解新农村建设的燃眉之急,也只是取得象征性的成绩,不会触及到真正的新农村建设。

3、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推动农民开拓创新 古人云:“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人身不能久安,有疾所当治也。”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每一次重大创新的出现,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每一次创新的出现,将时代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就这样推动社会螺旋式向前发展。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需要创新精神,而且出现的创新越多,新农村建设就越有活力,就越充满希望。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2】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新农村建设,不会自动满足农民的需要,而是要靠农民大众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开拓,去创造,更需要创新,需要解放思想,需要在新农村创造一片新天地。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而不只是技术创新,还需要思想创新,概念创新,方法创新,农产品创新和理论创新。这些创新只有依靠处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当中的农民才能实现,这是一批与新农村建设有直接接触,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最为熟悉农村的环境,对其中的一些东西最为了解,也有一个比较清楚直接的认识,而且他们长期处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他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全新、正

确的认识,加上具备上述一定的优越条件,推动创新。

4、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维护自身权益

新时期,农民传统观念要转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要保持城乡相对平衡,摆脱以往所处的劣势地位,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促使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

【3】转移,有效杜绝伪劣农用产品,抗衡农村工业化、产业化过程中恶性污染,这要靠农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真正地自我管理,学会民主化,促使自己成为有组织能力的农民,以有效保护自身的权益。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4】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促使他们建立一个自己的组织,走联合互助的道路,像我们的工人的组织叫工会,民营企业家的组织叫工商联,那我们的农民自己的组织就应该叫农【5】会。农民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联合互助,走

公司化道路,切实保障自身的权益。

二、制约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

1、农民主观能动性发挥受自身素质的制约

【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在生理、心理素质相同的条件下,农民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方面素质直接决定着其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的方向和实践活动类型的选择。而具有严重的单家独户经营观念、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农民,和过着缺乏创新、对土地有着严重的依赖意识,目光短浅、懒于竞争的传统劳动生活的农民来说,他们显然是不能正确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农民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方面的素质是与他们的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大小成正比的。诸如“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先烂”的观念在广大农民中普遍存在,这严重增加了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精神负担,促使他们甘愿于固步自封,自给自足;严重阻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致使农民主体不断重复在土地上的单调实践活动,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的思想或行为也被扼杀在这种落后观念造成的精神负担之中。

2、农民主观能动性发挥受资金、创业风险、政策方面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制订了很多优惠政策,也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但农民自主创业缺少资金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变,一部分有思想有胆识的有志农民想要创业,但苦于缺乏资金。农民家庭收入有限,基础薄弱。如果脱离农业生产,转向其他行业或产业经营,所承担的风险太大,一旦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失败,他们就可能面临家庭破产,连带的负担大,比如父母孩子的生活问题方面就会失去保障。成功的机会和承担的风险几乎相当。一部分农民想有所作为,想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摆在面前的困难重重,诸如相关的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漫长;公职服务人员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基层干部并不能真正保护农民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吃喝拿现象严重等。

3、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主体的农民与客体之间的能动与受动关系的制约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这是由人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不是截然独立的,而是和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在与自身身心矛盾过程中得到发展。农民主体与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表现在农民与自然、农民与社会及农民与自身身心的一定关系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就与客体形成了能动与受动的客观存在的双向关系,农民在认识和改造客体,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受制于新农村建设这一客体。农民即是 “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又是“受

【6】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农民的能动性与受动性始终既相矛盾又相统一。农民主观能动性能否正确发挥及发挥程度如何,主要受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能否突破来自自

【7】然界、社会的外界受动性和来自自身内在受动性的双重制约。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的几点思考

1、作为建设主体的农民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解放思想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要自觉提高自身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因科学文化知识欠缺而对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主体自身的影响,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如果农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会有开阔的眼界,对事物就可能有科学的认识,才可能正确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才有可能使主观能动性朝正确的方向发生作用。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说:“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

【8】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的“想”与正确的“做”两者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主观随意性和自发盲动性。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建设主体的农民坚持不随波逐流,以正确的“想”和正确的“做”,正确挖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思想掌控自己的未来,以行动为思想插上翅膀,实现“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解放思想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分不开的,解放思想的同时要把获得的直接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理论,自觉消除社会上一切不良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武装自己,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国家要为农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相关条件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上述的情况,我们要继续推行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农民提供资金保障;继续完善农村保险业,为农民积极创业把风险减少到最少最低;为有志农民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缩减相关审批手续,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农民提供服务保障,为新农村建设铺平道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9】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农民主体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而这些条件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目的、方法、形式、能力等。农民主体在立足现实,充分借助现有的条件和相关制度保障进行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的同时,还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利用既有的条件,积极认识和改造世界,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条件,为主观能动性能不断正确的发挥下去再创造新的条件。

3、正确处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客观规律对实践活动的制约作用 新农村建设活动,要使农民认清自身和客体的关系,解决好在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与客体之间的能动与受动关系,即农民要突破来自自然界、社会的外界受动性和来自自身内在受动性的双重制约,还要认清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绝不可忽视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搞主观随意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恩格斯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客观规律性,他强调:“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10】确运用自然规律”。同时要把抽象出来的真理性认识与客体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找解决新农村建设当中的现实问题的方法。即根据新农村建设客体的现状、特点及规律,人为地改变规律赖以发生作用的条件,限制客体运动变化的速度、方向、形式、范围等,把对农民主体

【11】最为有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四、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农民的作用,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实践者。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由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12】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顺利进行,就要靠农民主体掌握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武装自己,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修订版.第49页 [2]列宁全集[M].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3]世纪大讲堂[D].第11辑.凤凰卫视编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第108页

[5] 世纪大讲堂[D].第11辑.凤凰卫视编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第42卷.第167页

[7]于维民.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J],甘肃社会科学,1998(5)10.11 [8]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人民出版社.第445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60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518页 [11]于维民.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J],甘肃社会科学,1998(5)1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460页

作者简介:戚中美,男,1986年4月生,安徽濉溪人。东华理工大学思政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联系电话:***

陈明华,男,1967年4月生,江西乐安人,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农村问题研究。

下载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县以上各级政府会在政策、项目建设、资金上予以帮扶,也可发挥协调指导的积极作用。而乡镇政府本级财力拮据,无力支持农村,政策......

    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

    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县以上各级政府会在政策、项目建设、资金上予以帮扶,也可发挥协调指导的积极作用。而......

    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调研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妇女半边天,新农村建设离不......

    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分析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要务。这是一种符合潮流的全新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

    如何发挥林业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是基础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我市林地面积1561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75%。60%的农村人口拥有林地,可以说林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的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在新农......

    发挥妇联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

    发挥妇联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 一、围绕大局,提高认识,增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910万人口中有640多万是农民,其中农村妇女劳动力......

    充分发挥青年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5篇

    突出抓好青年农民的培训和就业工作,促进农村青年的增收成才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说到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必须将促进农村......

    申论:发挥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精选5篇)

    申论范文:发挥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部为全力实施好发展中西部农村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确保2007年完成西部“两基”攻坚任务,继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