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
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县以上各级政府会在政策、项目建设、资金上予以帮扶,也可发挥协调指导的积极作用。而乡镇政府本级财力拮据,无力支持农村,政策上又没有决定权,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为此,乡镇政府至少可从四个方面力求创新。
一、努力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政
策信息的宣传渠道主要是电视传播、书报传播、会议传播。农民因其自身条件的局限,通过书报主动学习政策、寻求致富信息的人较少,电视传播又缺少系统性,从其它先进媒体中获取信息的可能性也很少。而乡镇政府组成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高,又有一定的时间系统研读政策文件,向上获取的信息量也大,加之乡镇政府面对的就是农民,完全能在向农民宣传政策信息、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方面做出成绩,从而赢得农民的认可。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组织指导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编制建设规划可以防止建设杂乱无章,机械模仿,浪费人力物力。乡镇政府直接领导农村,对地域历史、现状和特点十分清楚,对上面政策也十分熟悉,乡镇政府应按因地制宜、突出特点、整体推进、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指导各村及早编制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三、努力发挥桥梁作用。乡镇政府向上联系的是县及县以上各级政府部门,向下面对的是群众。为此,乡镇政府可以从以下做起:一是将各级政府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向及时整体向下传输,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向上申报、储备一批能切实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并努力协助村组做好争跑工作;二是深入村组、农户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分析掌握农村建设中的经验,政策运行、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农民的意见建议并迅速向上级反映,以便调整决策,破除障碍,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四、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物质建设又有精神建设。在物质建设方面,乡镇政府因财力不足等原因好范文版权所有,难以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完全有可能掌握主动权,乡镇政府完全可以在“乡风文明”上做出成绩。新农村建设不光是发展经济,还要提高农民素质。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许多传统陋习以新的形式出现,传统美德日渐丧失。统筹城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因此,乡镇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强化对农民的教育,逐步树立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良好集体观念,克服各自为政、集体观念淡化的不足,树立起文明向上的美德;克服狭隘落后、斤斤计较、弃老欺弱的陋习,树立起团结互助、尊老扶弱的意识,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篇: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县以上各级政府会在政策、项目建设、资金上予以帮扶,也可发挥协调指导的积极作用。而乡镇政府本级财力拮据,无力支持农村,政策上又没有决定权,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为此,乡镇政府至少可从四个方面力求创新。
一、努力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政策信息的宣传渠道主要是电视传播、书报传播、会
议传播。农民因其自身条件的局限,通过书报主动学习政策、寻求致富信息的人较少,电视传播又缺少系统性,从其它先进媒体中获取信息的可能性也很少。而乡镇政府组成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高,又有一定的时间系统研读政策文件,向上获取的信息量也大,加之乡镇政府面对的就是农民,完全能在向农民宣传政策信息、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方面做出成绩,从而赢得农民的认可。
二、组织指导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编制建设规划可以防止建设杂乱无章,机械模仿,浪费人力物力。乡镇政府直接领导农村,对地域历史、现状和特点十分清楚,对上面政策也十分熟悉,乡镇政府应按因地制宜、突出特点、整体推进、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指导各村及早编制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三、努力发挥桥梁作用。乡镇政府向上联系的是县及县以上各级政府部门,向下面对的是群众。为此,乡镇政府可以从以下做起:一是将各级政府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向及时整体向下传输,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向上申报、储备一批能切实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并努力协助村组做好争跑工作;二是深入村组、农户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分析掌握农村建设中的经验,政策运行、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农民的意见建议并迅速向上级反映,以便调整决策,破除障碍,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四、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物质建设又有精神建设。在物质建设方面,乡镇政府因财力不足等原因,难以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完全有可能掌握主动权,乡镇政府完全可以在“乡风文明”上做出成绩。新农村建设不光是发展经济,还要提高农民素质。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许多传统陋习以新的形式出现,传统美德日渐丧失。统筹城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因此,乡镇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强化对农民的教育,逐步树立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良好集体观念,克服各自为政、集体观念淡化的不足,树立起文明向上的美德;克服狭隘落后、斤斤计较、弃老欺弱的陋习,树立起团结互助、尊老扶弱的意识,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作用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作用分析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对新时期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部署,而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序列中处于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真正把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目标,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造福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论述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要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期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词] 新农村;乡镇政府;干部作风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乡镇政府作用的必要性
(一)发挥乡镇政府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乡镇政府如何在新环境下正确发挥职能,迎接机遇和挑战至关重要。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之义,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乡镇政府是所有惠农支农政策的最终执行者。
2、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乡镇政府行为是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乡村,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在“催粮催款”的日子里,乡镇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丢了不少应该履行的责任。乡镇政府不务“政”业,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根据职能转变的新要求,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水平。乡镇政府职能从行政压力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迫使乡镇干部自觉提高服务本领。从乡镇干部现有的知识能力结构看,亟待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市场经济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职能转变之关键在服务,搞好公共服务,乡镇干部必须走亲民之路,不在农民面前摆架子,根据群众的需求,及时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政府的注意力和乡镇资源更多地投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乡镇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乡镇政府的权力结构
1、乡镇人大职能未充分发挥 在乡镇政权结构中,乡镇人大在实际中处于乡镇的权力边缘地位。目前在不少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中,往往将乡镇人大当作“可有可无”的,认为有了它还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和麻烦;有人认为农村基层工作都是硬任务,乡镇人大工作没有硬指标,主张虚化人大;在实际中,乡镇人大的一些职权很难落实。从乡镇人大的上述职权及其性质以及乡镇民主建设的要求来看,乡镇人大的主要职能应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对乡镇社区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对乡镇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民主监督。亦可简单地称之为乡镇人大的“人事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由于乡镇人大“人事权”和“决策权”旁落,乡镇人大既不能、又不敢、也不愿行使“监督权”。乡镇人大会议每年至多不过召开两次,每次都是“一天会议两顿饭,听完报告把会散”。因此,乡镇人大主席不敢也不愿行使监督权。而且,在乡镇实际工作中,乡镇党委、乡镇政府和乡镇人大几乎不“分家”,例如征税收费、计划生育,都是集中在一起突击“行动”,即使不合法行政也有乡镇人大主席的份儿,更是无从监督。
2、权力过于集中
在实际中,乡镇党委的书记、副书记以及其它党委委员基本上是由上级党委指派、任命的。即使是在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乡镇党委的候选人也主要是上级党委考察、遴选的,几乎没有由党员或党员代表直接提名的。在现实中,选举人至多只能享有选举或者不选举某人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乡镇权力结构中,乡镇党委的权力最高,而乡镇党委的权力又集中于乡镇党委书记等极少数人手中,形成一种金字塔型权力结构格局。之所以会这样,与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没有得到切实执行、贯彻不无关系。
(二)乡镇干部的作风
乡村干部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干部,是党和国家联系农村、农民的纽带。乡村干部不但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而且还是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从催粮派款转向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然而,有的乡镇干部由于思想比较保守,难以打开工作局面,成效不高。再加之村干部报酬比较低(一个村干部的报酬只是一个普通公务员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致使少部分乡村干部在作风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1、乡镇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1)群众观念淡化。少数乡村干部不能沉下去,住下来,扎扎实实为群办一些实事、好事,或逐鹿于城市房车之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相对淡化。不能真正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相反,有的人遇到问题缺乏理性和耐性,易情绪化,很容易站在群众的对立面,把矛盾激化,增加工作的难度。(2)大局观念不强。部分干部一是言不由衷,精力不放在工作上、事业上,而是搬弄是非,说别人的是非三天三夜讲不完,谈到自己的不足却一丝一毫找不着;二是不安心基层工作,有的害怕在乡镇工作,乡镇工作苦、累,工作竞争激烈,就一心找关系调城里,有的厌倦乡镇工作,对待工作马马虎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有的认为才高八斗,在乡镇工作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小事不愿干,整天忙调干。
2、乡镇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工作相对较为艰苦,工作环境和条件差,工作任务繁重,服务对象多、范围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乡镇工作的生动写照。有一些干部经不起考验,思想松动,行动松懈,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学习意识不强。平时读书看报看新闻较少,集中学习浮于形式;遇有问题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对方针政策理解掌握地不够深刻透彻。(2)责任意识欠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在部分人中存在,遇有重大事项“退避三舍”,主动请缨少,回避责任多。工作时互相推诿、萎靡不振、挑肥拣瘦、牢骚满腹,而提要求时却振振有辞,理直气壮。部分干部工作目标不明,要求不严。首先是“散”,不能遵守作息时间,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其次是“懒”,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热情不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次是“怕”,在工作中畏难情绪较浓,难以处理的问题上交了之或一躲了之,有的生来一张好嘴,平时夸夸其谈,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却找各种理由推诿,深怕做不好丢了面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失去了往日的威风。(3)工作作风不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作风浮夸,工作起来“蜻蜓点水”,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办事拖沓,效率低下,养成“九点开会十点到十一点作报告”的习惯。上级安排的任务很难保质保量完成,群众的利益得不到及时实现和维护。创新意识不强,仅仅满足于把任务完成,工作没招数、无突破,片面强调保安求稳,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乡镇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生活作风无小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个人的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些腐败变质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是从生活作风上不检点、情趣低下、作风轻浮、操守不正、品行不端、生活奢靡、道德滑坡开始的。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生活作风一旦出现问题,权力就会迅速异化为获得金钱、美色的工具,从而跌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深渊。
(1)人生价值功利化倾向。现实当中,有些领导干部由于受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发生了变化,人生观扭曲,价值观错位。在生活作风上,由于心理失衡,个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过于看重金钱名利,把权力和地位视为牟取私利的工具,哪里有好处就把权力伸向哪里,哪里能赚钱就把权力投向哪里。挖空心思找门子、跑调动、闹提拔,一门心思想升官;有的人生追求严重畸变,凡事讲“回报”,工作为权,办事讲钱,一门心思想发财;淡忘了党的艰苦奋斗传统,办事讲排场、比阔气,急功近利,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凡此种种,都是作风不正的表现,败坏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
(2)生活方式享乐化倾向。新形势下受物欲横流的侵蚀,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各种诱惑几乎无处不在。一些意志薄弱者往往守不住清廉,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花红柳绿的诱惑,逐渐滋长了奢侈享乐、骄奢淫逸、纵欲无度之风,盲目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流连于软玉温香之间;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拿点等“小节”问题,无伤大雅,以至嘴巴吃软了、立场吃歪了、原则吃丢了、形象吃丑了也全然不顾,结果一步步走向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在私欲膨胀中坠入腐败的深渊;还有的作风漂浮,经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在推杯换盏、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纵欲成性,堕落成腐败分子,既毁了自己的前程,也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3)人际关系庸俗化倾向。个别干部在人际交往中,不考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一味追求实用主义。交往应有度,应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择善而交,择贤而交,不交无德之友,不交无义之友,不交无耻之友。然而,有些人交友目的不纯,认“大款”做朋友,眼馋的是人家的“钱袋子”;有的和“老板”称兄道弟,琢磨的是给自己找后路;有的把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当亲信,沉醉在胡吹乱捧之中;这种不讲原则的“团结”,催生庸俗的关系,诱发不正之风。
四、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对策研究
(一)推进乡镇政府在权利结构和政府职能方面的转变
1、提升乡镇人大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乡镇人大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关键是落实乡镇人大的“人事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除了由乡镇人大选举乡镇政府领导成员以外,还必须逐步增加或扩大乡镇人大对乡镇政府部门领导的任免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乡镇长的直接选举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推广。副乡镇长和乡镇政府部门领导人选改由乡镇长向乡镇人大提名,并由乡镇人大选举产生或讨论决定;有关乡镇社区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乡镇人大民主决策方可付诸施行。乡镇人大只有真正享有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策权,才敢于对乡镇行政依法进行监督。
2、改善乡镇党委的领导。“为了真正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能够有效地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的有活力、有权威、高效能的一级政权,乡党委要保证乡镇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职权,支持乡长大胆地开展工作;县级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要按照党政分工的正常工作渠道领导基层工作,凡属于乡政府的工作,就不要布置给乡党委;乡政府管理经济,主要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为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乡政府要支持乡经济组织行使其自主权,不能包揽或代替经济组织的具体经营活动,更不能把经济组织变成行政管理机构;县级许多部门设在乡镇的分支机构要简政放权,健全和完善乡政府的职能”所以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充分发扬党内和党外民主。
(二)改进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干部作风
1、改进乡村干部思想作风。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乡村干部思想作风问题尤为重要。
一、积极引导乡村干部民主、科学、依法做决策、抓工作、解难事,执行各项制度;
二、认真执行目标责任制,通过考评、任免、奖惩、树立典型等具有导向效应的措施从组织管理、作用监督等方面促进乡村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
三、努力为乡村干部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平台,褒奖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等待、观望的干部,教育那些无所事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真正促使他们人人某发展,人人干实事。
2、改进乡村干部工作作风。
(1)完善招录制度,逐步优化乡镇干部结构。规范和健全乡镇干部招录制度,严格乡镇干部录用条件,通过招考选拔方式,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引进优秀人才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同时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就业,为其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得他们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也能在乡镇干部队伍中产生“鲇鱼效应”,无形中给其他乡镇干部增加压力,使其向好的看齐,不断提高自己。
(2)倡导权责一致,提高八小时工作效率。坚持“充分授权、权责一致”这一基本原则,在进一步做好授权到位、机构到位、服务到位并合理设置机构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权责统一,规范运作,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滥用要追究。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包村制度。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防止干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
(3)健全日常管理制度。
一、严格考勤和请假制度,克服乡镇干部工作散漫、消极问题。乡镇干部包村实行竞争上岗,且要与所包村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充分尊重村干部的意见,以此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竞争力和战斗力;
二、根据职位职责要求,实行目标任务明细化考核办法。考核时要充分体现民意,表现好不好,能力强不强,业绩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发挥群众的评价监督作用。
三、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以后工资增减、评先选优、岗位调整、推荐提拔的重要依。严明纪律,严格责任追究,遇有责任事件,要一追到底,对责任人员绝不姑息,使得乡镇干部工作时葆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3、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新时期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狠抓作风转变,狠抓工作改进,狠抓责任落实,狠抓对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1)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抓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强化教育和监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格,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2)坚持不懈地进行廉洁教育。时时用《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面镜子照照自己,认真检点剖析自己,看看“五官”是否端正,手脚是,言行是否一致,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心灵上的纯洁,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升华道德境界,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侵蚀,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管住活动圈,过好“亲情关”。
(3)坚持不懈地强化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的有效方式,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监督管理机制。一要强化组织监督。把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二要发动群众监督。建立领导干部社区监督机制,聘请社区监督员,设立社区监督举报箱,鼓励、支持和保护群众参与监督。三是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使领导干部始终都“显露”在阳光之下,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视线之内。四是把生活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切实做到让那些生活作风不检点的人靠边站;让作风正派、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为民造福。切实做到奖罚分明,激浊扬清。
(三)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乡镇职能,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上去推进,务必把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合理流动、教育管理作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发展的治本之策。
1、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职能问题,要从农村工作的现实状况出发,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出发。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乡镇政府应转变职能方向,认真解决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包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权益,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三是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1)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为本地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负责种植业新技术、林业科学技术、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培育、推广,以及人员培训、技术检测、维护修理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三、负责农村水利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培训;
四、负责指导乡、村规划与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3)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主要负责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宣传;承担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保健和优生技术服务;对村、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4)财政所的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编制乡镇中长期财政收支计划和财政预算,编审财政决算;指导、监督会计业务工作;负责“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理”工作;依法征管耕地占用税、契税和非税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参与宏观经济管理,做好社会财力综合平衡和调控工作;管理和监督各项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监管国有资产。
(5)民政与人社的主要职责。主要负责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工作;贯彻落实救灾救济、农村五保供养、抚恤优待、拥军优属等工作;推行殡葬改革;开展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业务;负责下岗失业人员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搞好社区服务。
2、优化日常工作环境。关心重视选拔优秀的乡镇干部到领导岗位。把乡镇干部住房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落到实处。妥善处理压担子、给任务与教方法的关系,对工作不力的要批评教育,对工作遇到的困难,要主动帮助解决。
3、创新工作机制。
一、对照要求、自查自纠。认真对有关干部管理文件要求,认真查找干部存在的作风懒散、拖拉、干部“走读”、“走村”等问题及所产生的原因,开展自查自纠。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干部住宿考核制度、轮流值班制度、工作去向告示制度,制定奖惩激励措施,把干部住勤情况与干部的经济报酬挂钩,认真抓好落实。
三、加强督导、严明纪律。通过明查暗访的形式对乡镇干部的驻乡住夜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采取通报、诫勉谈话、公开曝光等形式,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要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表彰和推广先进典型,努力为乡镇干部作风转变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乡镇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扮演角色、如何找准位置至关重要,必须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优化乡镇权利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干部作风,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破浪前行!参考文献:
[1] 温总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R]《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2-3-10 [2] 曹现强.行政职能和行政组织[M]《行政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01-01 [3] 刘延江.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政府[N]《人民日报》,2012-11-02
[4] 刘彦随.农村城镇化研究[M]《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2008 [5] 韩超.乡镇机构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 [6] 徐建牛.镇政府行为的制度激励论[M]《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2012-06-12 [7]无名.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近10年的回顾与前瞻 [N] 人民日报,2012-09-10 [8] 白益华,宋志强.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职能改革体条块分割行政管理[M]《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06期
;[9] 聂月岩.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M]《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10-07-01.致谢
感谢论文指导老师张尹莉老师,在论文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他在我一次次出现错误时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时时的帮助我从疑惑中走出来。
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杨剑老师,感谢您给我的帮助与指导,谢谢您!
还有我的同学、朋友从我写论文开始至今他们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关怀,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我的启蒙老师,谢谢你们!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导师评语:
成绩:
导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组评语:
成绩:组长签名: 年月日
第四篇: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年4月26日,按照乌苏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第十六期中青班赴山东考察学习,考察目的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转变观念,更好地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5月3日,我们对寿光市展览馆、寿光的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和三元朱村冬暖大棚蔬菜种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通过看专题片、阅读资料、听讲座等,对寿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引发了对自己所从事的妇女工作的思考,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寿光三元朱村基本情况及新农村建设成果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坐落在渤海湾南畔,寿光市最南端,紧靠济青公路,南靠胶济铁路,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是一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早在五千年前就受到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熏陶,是巾帼英雄陈少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就是出生并成长在这片热土上。
三元朱村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在王乐义书记的带领下发展特色经济取得辉煌成就,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之路。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三元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冬暖蔬菜大棚,1989年由17名党员带头建的17个大棚,创造了平均每亩收入2.7万元的世界最高水平,1990年该村又建了181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寿光全市已建冬暖式大棚5130个,当年为寿光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现在的三元朱村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服务站和蔬菜加工厂,乐义品牌蔬菜销往世界各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低效问题。目前,三元朱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期工程,全村81栋楼房已经完工,幼儿园、敬老院相继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重要项目高科技示范院开始动工建设。
王乐义说:“三元朱村的发展关键是靠生产的发展,我们有了好的政策,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起一支好的队伍,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结构上调整了三次,这个村的经济上了三大步。”
三元朱村发展经验,一是立足实际确定发展方向;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走特色农业、科技农业之路;四是把握时机,发展外向型农业;五是坚持科学规划村庄,立足长远发展。这个村在发展过程中,妇女能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真正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乌苏市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智慧、参与和创新。为全面掌握当前我市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职能作用,引导广大妇女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依据我市各乡场镇妇联有关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汇报,通过座谈、走访了解、数字统计等形式,对全市20个乡场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1、农村妇女致富本领显著增强。近年来,乌苏市各级妇女组织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把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妇女工作的首要任务,深人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和“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加强妇联组织网络建设,采取上下联动,着力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三大网络,建立以农村妇女学校为重点、各类教育培训基地为补充的科技培训网络,形成了文化教育、实用技术、绿色证书、职称评定和学历教育五个梯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2005年组织讲师团深入20个乡场,培训了村级妇女科技推广骨干2000多人。广大农村妇女立足各类活动载体,在劳动中学,在学中做,目前全市有70%以上的妇女接受政策规定、农业科技培训,60%的农村妇女掌握了2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树立妇字号龙头大户27户,“新农村巾帼示范村”20个,“巾帼科技示范村”6个,全市派出第一批4名女农民参加了全国女农民经纪人培训,并取得全国农民经济人证书。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本领普遍增强。
2、农村妇女致富渠道明显拓宽。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在更广阔的生产领域中实现增收致富。形成了蔬菜种植业、养殖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发展势头。八十四户乡妇联积极贯彻该乡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方针,结合本地优势和产业方向,把农村妇女组织起来,带头种植“绿色蔬菜”,带头销售农副产品,她们兴办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为农村妇女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夹河子乡面向市场,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向妇女推广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标准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新技术,仅葡萄保鲜技术就使该乡80名妇女受益,靠保鲜技术平均每户收入 2万元。皇宫镇、百泉镇、四棵树镇开展科技养殖竞赛,引导妇女发展名优新特品种养殖,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涌现出象许云霞、加玛力汗、王亚萍等一批年产值10万元以上专业大户,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1%。另外,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村妇女的又一条增收渠道。古尔图镇一次为汇通棉纺厂输送30名女工,2005在农牧区开展了“转变观念走出去,艰苦创业为家乡”活动,我市输送到乌鲁木齐市从事宾馆服务、家政服务的女工32名,2006年实现市乡转移1530人次。
3、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广大妇女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市妇联抓住时机,适时引导,组织学习,相互观摩,使各类女农民经济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市场信息和最新技术传递,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各乡场妇联积极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知识培训,大胆尝试成立了适合妇女群众的专业协会32个,初步完成了制定规章、召开理事会、成立专业小组、建档、营销活动等工作。其中,八十四户乡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协会、西大沟镇的番茄协会、石桥乡的手工艺品协会、古尔图镇的大芸中草药协会、百泉镇的巾帼奶业协会等协会较为成熟。据调查显示,随着各类农村妇女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广大妇女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能力较以前明显增加。
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历史原因,农村妇女工作中还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妇女总体素质偏低。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与男性相比,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平均少于男性。二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仍然存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认为致富兴家是男人的事,满足于自家经营和操持家务的小视野,主动性较低,严重制约妇女的发展潜能;三是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生产技能等,不能有效地掌握,对一些生产经营、政策措施、网络信息等,更是知之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
2、妇女就业观念保守和懒惰思想还很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靠近家门的就业机会虽然增加了很多,但仍有不少农村妇女观念保守,认为自己没什么文化和本事,只能在家做家务,尽管有很多活儿可以做,但她们嫌挣的钱太少,大事做不来,小事也不愿做,一有时间沉缅于麻将桌上,生活满足于过得去就行。
3、妇女获取信息渠道闭塞。由于信息不畅,缺少行业协会的帮助等原因,农村妇女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致富信息主要来源于“你种什么,我也种什么”、“别人赚钱了,我也跟着干”,造成生产的盲目、被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欠缺。
三、今后工作的思考
1、继续强化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要在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网络的基础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分层次培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培养合格新型女农民为主要任务,创新教育培训思路。具体操作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式多样,以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需要。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保证妇女占一定比例。
2、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妇女致富意识。鼓励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增收渠道,要广泛树立妇女致富典型,大力宣传她们的创业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实现自主创业,要充分利用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农村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帮助做好创业前的培训、资金扶持工作等。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要促其向规模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
3、大力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要结合地区妇联的要求,各级妇联组织特别是乡场镇妇联要着力抓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出能带领广大农村妇女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示范村,使“三学三比”活动的对象由示范户到示范村,带动效应由点到面,发展当地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壮大和培育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各级妇女组织要成立女经纪人联谊会和女能手协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突出抓好结构调整、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建设,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5、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要充分发挥妇女劳务输出基地的作用,加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畅通输出渠道,做好权益维护,为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大跨度、大规模、有组织的转移创造条件,通过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同时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第五篇:如何发挥林业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是基础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我市林地面积1561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75%。60%的农村人口拥有林地,可以说林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的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对加强我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真正做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造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内在动力将推动林业不断发展。
一、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加速农村产业出规模
1、工业原料林产业。我市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是全国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速生树种的中心产区,杨树在我市平原地区也生长良好。根据国家“南用、北休、东扩、西治”林业发展方针,通过科学经营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使之成为林区群众稳定的增收渠道。近期,我市对320国道改造砍伐的杨树的生长、流向、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小头直径10厘米及以上的木材就地交货价600元/吨,主要流向山东、江苏等地;10厘米以下的枝丫材320元/吨,由罗宾公司收购;14年生杨树单株平均材积0.759立方米,年生长收益18.9元。我市“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河滩面积大、土质好,一家农户如能种植1000株杨树,年收入可达2万元,不仅农民增收,而且彻底解决了我市木材加工业原料紧缺的问题,促进我市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
2、高产油茶产业。油茶业是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如丰城市白土镇江下村的120亩高产油茶林,造林仅六年,平均亩产40多公斤,其收入超过了全村水田的总收入,2006年卖接穗收入就高达16余万元,使农民在经营中得到了实惠;高安市农村人口人均1亩油茶林,每人平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油茶业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中具有明显优势。
3、毛竹产业。我市毛竹面积333万亩,蓄积量3.2亿根,亩平立竹96根,2006年采伐量2389万根,亩年平均产出100元左右,而浙江省安吉县毛竹面积78万亩,蓄积量1.35亿根,亩平立竹173根,年采伐量2500万根,亩年平均产出500元以上。如果我市毛竹经营能达到安吉的水平,可年增加收入14亿元,可见,我市毛竹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开辟林农增收新途径
特色经济林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是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迅速有机结合的最佳林种之一。我市特色经济林的发展已有成功经验,如铜鼓温泉凤山村圳上组吴唐钱的七亩南方优质早熟梨,2001年下种,2004年试产,当年产量2800公斤,而今年产10000多公斤,亩收益3000多元,总收入近3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又如靖安的椪柑,奉新、宜丰的猕猴桃,樟树的药材,大部分亩年收益都在千元以上。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林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好途径。过去,特色经济林虽起步早,但因品种劣、规模小、产量低,多数产品处于有展品无商品的状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规范区域布局,发展规模经营。多形式加强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基地建设,实现专业化生产。科学布局,集中连片抓准一两项重点突破,进行集约化经营以增强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2、加强产品流通,促进产业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生产与流通同等重要,市场是核心。我们要有明确的产品定位以满足社会的生产、消费和市场多元化需求。如开发初期,规模小、产量低,要选择采取能迎合主消费群体的流通形式,而随着产业不断壮大,市场定位和销售策略要相应地调整,切实解决有市场没产品、有产品没市场的问题,走出农产品“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怪圈。在组织形式上要以实业公司为主,通过销售提高企业效益、促进生产,使林业生态产业走销—供—产一体化良性循环的路子。
3、建全服务体系,推广先进科技。一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为确保良种化,可由县级政府和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并健全相应的赔偿责任机制;二是建立以林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技术推广体系。直接面向基地、农户或其他专业户推广先进科技,开办各类培训班,传授良种良法模式化栽培技术,确保产品优质高产;三是建立全国商品信息网络。在发展初期各级政府可给予必要的支持,而对如科技、良种、信息这类商品可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以增强自我调节力,使之良性持久运行。
4、发展“龙头”企业,加速产业进程。要发展储藏、深精加工、有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以带动和促进产业基地的形成。调整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种、养、加、销的利益关系,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
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延伸深度加工,实现梯级增值增效。
三、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既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又有利于发展林业经济,更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生态文明的资源开发方式,也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而且必须发展的新兴产业。我市地域宽
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饶,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条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自然、高雅、保健、文明、舒适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年兴起的无景点休闲度假,过过农家生活,品品农家饭菜,成为都市人的休闲时尚,这也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亮点。
1、注重保护森林公园和自然景区。把小型自然保护区和村庄的龙脉山、风水林结合起来,融入民俗风情,植树美化,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使之有序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景观典范。
2、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经济来源。实物一般以工艺品为主,作为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还可与林业生态产业相结合,如请游客下到果园、菜园亲手采摘,使大家不仅品尝到各种绿色食品,更增添了乐趣。
3、高起点规划森林旅游发展。做到生态型施工,防止旅游业重蹈工业发展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如普及对太阳能、沼气、冷能等非化学能源的利用;推广可降解性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在满足旅客基本食宿需求外,尽量减少对空调、汽车、饭店等奢侈消费品的供求;对生活污水及垃圾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处理,实现物质循环利用,使三大效益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