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附件2
《深圳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的通知》(深人社规〔2016〕22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的通知》(深府〔2016〕59号)、《深圳市政府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的若干规定》(深府〔2000〕70号)等有关规定,我局总结了近年留学人员引进工作经验,并结合近期对留学人员引进流程的改革,起草了《深圳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现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背景说明和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引进人才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2016年我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0509人,其中办理入户深圳手续6781人,累计引进留学人员超过8万人。留学人员引进数量屡创新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为了给留学人员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我局结合“放管服”改革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模式要求,对现有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办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并草拟该《办法》将优化后的内容予以明确,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印发。
二、主要内容和特点 为了给留学人员办理引进业务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和业务指引,《办法》从申请条件、申办方式、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及后续迁户手续等方面进行规定,体现了对原有办理流程的优化,包括增加个人申报路径、后置审档环节、简化申报材料和压缩办理时限等。
(一)关于增加申报途径。
优化前,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只可通过所在用人单位或委托指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引进申请。由于业务量激增,现有市、区级各代理机构的资源配备无法满足留学回国人员需求。留学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各方面通过不同的途径集中反映代理机构业务办理周期长、预约办理时“一号难求”、甚至“黄牛”倒卖预约号等现象。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同时贯彻落实我市“放管服”改革,《办法》新增了留学人员以个人名义向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引进申请这一申办方式。
(二)关于审查人事档案。
根据“放管服”的要求,《办法》对留学回国人员引进申办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把审档环节后置。如申请人有人事档案,可选择在办理引进业务结束后再商调。由于档案商调最短需时一个月,多则几个月,通过这一改革,办理时间至少可缩短一个月左右。
(三)关于简化申报材料。《办法》对流程和材料进一步简化,取消现实表现证明、计生证明、留学人员资格审定表、留学人员信息采集表、配偶学历认证和现实表现证明等六份材料。其余材料通过系统自动比对、扫描上传等方式提交验证。
(四)关于压缩办理时限。
根据市政府绩效考核对网上申办事项到现场次数率要求,《办法》规定了留学人员引进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网上申报、材料上传、网上审批、在线打印等),申请人无需再到办事窗口递交书面材料,实现“无纸化”申报。同时,将留学人员引进业务办理时限从十个工作日缩减至八个工作日,提高了行政效率。
第二篇:1.深圳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
深圳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工作,提供更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的通知》(深人社规〔2016〕22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的通知》(深府〔2016〕59号)、《深圳市政府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的若干规定》(深府〔2000〕70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本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工作的政策制定、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业务审批。
各区(新区)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主要负责本辖区留学回国人员引进的业务审批。
第三条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引进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年龄在45周岁以下;
(二)属于在国(境)外学习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出国留学人员(包括已获得居住国永久居留权、留学国再入境资格者),或者在国内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到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作或学习一年以上,取得一 定成果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等进修人员;
(三)取得我市《出国留学人员资格证明》。
第四条 符合引进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办:
(一)单位申办:申请人网上填报信息后通过所在工作单位向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引进申请。
(二)个人申办:申请人有明确入户地且符合落户条件的,可在网上填报信息后直接提交到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
(三)代理机构申办:申请人委托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引进申请。
第五条 申办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应当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在申报系统上传申请材料原件的电子版):
(一)学历、资历证明(以下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其中一项):
1.国外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攻读学位的留学人员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
2.出国或赴港澳台地区的访问学者提交国内最高学历学位证书。
(二)户籍、身份证明材料(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人户口簿或户籍证明;
如属集体户,应当提供集体户口簿中的户口首页及个人信息页,或提供其户籍地所在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
如原籍户口已注销,提供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
如果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与身份证上的号码不一致的,应当提供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户籍证明须说明出现两个不同身份证号的原因,并应当明确一个有效身份证号。
2.申请人当前有效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的第一代身份证自2013年1月1日停止使用。申报单位需按照18位身份证号码填报信息。)第六条 如申办同时还需办理配偶随迁,应当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一)婚姻状况证明材料:
双方在国内结婚则提供结婚证,在国外结婚则提供经我驻外使(领)馆认证的结婚证明;如夫妻双方有前次婚姻的,需提供前次婚姻的离婚证和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如属于除中文或英文外的其他语言版本,需提供专业翻译机构出具的中文翻译件)。
(二)配偶随迁承诺书(可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网站下载);
(三)配偶户籍、身份证明材料(与申请人户籍、身份证明材料要求一致),如配偶为农业户口,应当先到原户籍 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农转非手续。
第七条 如申办同时还需办理子女随迁的,应当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一)婚姻状况证明材料(参照第九条第一款);
(二)随迁子女户籍、身份证明材料(与申请人户籍、身份证明材料要求一致。子女在国外出生未在国内入户的,其子女随迁须待其本人入户后,再另行向我市公安部门申请。)
第八条 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根据不同情形分别做出以下处理:
(一)申报材料齐全、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受理;
(二)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且无法当场补正的,退回申报材料并告知需补正的内容,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予以受理;
(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告知不予办理的理由。
第九条 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自受理业务之日起8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结果。对情况特殊需进一步审核的,审核时限可适当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 15个工作日。
第十条 经审批通过的,申请人可以选择证件邮政快递服务邮寄材料,或由留学人员个人或呈报单位到市、区、前海管理局业务窗口领取《留学人员报到行政介绍信》、《留 学人员入户行政介绍信》(非深户办理入户人员)和《深圳市入户人员信息卡》(非深户办理入户人员)。
第十一条 留学人员可在引进业务办理完结后凭《留学人员行政报到介绍信》商调其干部人事档案。
有档案保管权的用人单位自行办理档案商调手续。个人、无档案保管权的用人单位可委托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可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办理档案建档、商调手续。
第十二条 市外户籍办理迁户留学人员按以下程序办理迁户手续:
(一)申请人凭《留学人员入户行政介绍信》、《深圳市入户人员信息卡》到我市拟入户地公安分局领取《户籍准予迁入证明》并回原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如属原籍户口已注销的,则由我市拟入户地公安分局在《留学人员入户行政介绍信》背面加盖公章,不需办理《户籍准予迁入证明》及迁户手续。
(二)取得《深圳市入户指标卡》后,需在《深圳市入户人员信息卡》备注入户时间内办理入户手续。
第十三条 留学人员应当确保申报信息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并如实填写人事档案情况。
申请人有申报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的,不予办理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并记入本市人才引进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征信系统,5年内不得申办人才引进业务;已领取人才引进审核文件的,予以撤销;已入户的,予以注销,退回 原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留学人员曾因申报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被记入我市人才引进征信系统并限制申办人才引进业务的,需在限制期满后方可重新申办我市留学人员引进业务。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及代理机构应确保申报信息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用人单位或人才引进代理机构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该用人单位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经办人5年内均不得办理人才引进业务,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用人单位为非本单位人员办理人才引进的;
(二)不具备人才引进代理资质的机构代办人才引进的;
(三)申报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的;
(四)不严格核实申报材料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有行贿、受贿或索贿情形的;
(六)有其他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第十五条 市、区(新区)和前海管理局人力资源部门在留学回国人员引进业务中实行经办人负责制,违反有关规定的,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17年 月日起实施。
第三篇: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申请说明
关于《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申请说明
2011年7月20日
受中国驻美国各使(领)馆教育处(组)委托,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下称“纽约中心”)负责办理全美各领区留学人员申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的咨询与审核工作。为了方便留学人员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现将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准备的材料及申请程序说明如下:
一、申请资格
凡在美国正规大学(学院)、研究机构注册学习、攻读学位以及从事进修、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留学时间满6个月的留学人员,在毕(结)业或工作结束后,确定回国定居前,均可向”纽约中心”申请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如果曾以留学人员身份赴美学习进修,现已加入美籍(包括加入其它国籍)的申请人,请与所在领区教育处(组)联系咨询。
如果曾以留学人员身份赴美并在纽约馆区的学校学习进修,现已加入美籍(包括加入其它国籍)的申请人,请参看纽约领区《留学经历证明》申请说明,其他馆区的申请人请与所在领区教育处(组)联系咨询。
二、申请材料(点击材料名称可查看材料样本)
1、当前有效和本次来美留学期间的第一次入境复印件(如更换过护照,第一次入境签证应该在旧护照上)。
2、(“白卡”)复印件和回国单程机票复印件。已回国人员请提供入境章复印件,请用红笔圈出。
3、本次来美留学期间各阶段签证表复印件,如或(原IAP-66表)等(详见问题解答第4、5条)。在同一学习阶段,由于延期或缩短学习时间,更换过签证表(学习开始时间相同),只需提供最后一份。
4、本次来美留学期间各阶段学习证明。攻读学位人员请提供学位证书复印件;博士后、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学者或其它留学人员,请提供美方导师证明信,合作教授的聘书、美国学校/单位证明信等(详见问题解答第8-11条)。
5、通过合作办学项目或转学来美攻读学位的申请者,除须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供学校出具的合作办学或转学的证明信复印件。
6、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只须提交如下材料:
当前有效护照个人信息页、回国单程机票及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科院公派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三、申请程序
为了方便留学人员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纽约中心开发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在线申请系统。申请程序如下:
1、新用户请首先填写进行在线注册。
2、已注册用户请登陆。
3、在线填写并提交《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申请表。
4、打印确认信。申请人在线提交申请后,纽约中心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确认信,请打印此确认信。
5、邮寄申请材料。请将全部申请材料复印件(确认信作首页,其它申请材料按上述顺序排列)邮寄至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字样。
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邮寄地址如下:
New York Servi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y FellowsBattery Place, Suite 929 New York, NY 1000
4因申请人数众多,审核、审批程序较为复杂,我中心不接受通过传真和/或电子邮件递交的申请材料,亦不接受预约、加急或上门办理。
四、审理周期
在线提交申请后,纽约中心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确认信,之后申请信息将保留45天(确认信发出30天后,若还未收到材料,系统会发出提示邮件,再次提醒申请人尽快提交申请材料),45天后仍未收到书面申请材料,系统将自动取消其申请,此后收到的书面申请材料亦不予保存。故请在线提交申请后,尽快邮寄书面申请材料,材料务必完整并一次性提交。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的审核办理时间约为20个工作日(不包括往返邮寄时间),旧金山领区除外(详见常见问答19)。从在线提交申请至初审、复核批准,每个审理环节结束时,“纽约中心”会将相关进展情况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反馈给申请人;如申请人缺少材料需要补充,“纽约中心”也会通过电子邮件及时通知申请人提供相关材料,原则上不受理申请人电话查询。申请获批准后,“纽约中心”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邮寄至申请人在线登记的邮寄地址,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本人。
五、《回国证明》的邮寄方式选择、邮资支付及更改回邮地址
目前《回国证明》在线申请系统在全美范围运行,中心将提供以下几种邮寄方式供申请人选择:
(1)美国境内Express Mail(Over Night)
(2)美国境内Priority Mail(4-5天)
(3)中国境内Express Mail(2-3天)
邮资支付方式有2种:
(1)信用卡支付。(如果使用中国银联卡支付,请确认带有visa或
mastercard标志)
(2)Money Order支付。请将Money Order连同申请材料一起邮寄至我们中心。
注:选择Money Order支付的申请人,请按照网上提示的邮资购买Money Order,支付抬头请写New York Service Center并在备注栏注明您的护照号码及姓名。
从目前Money Order受理情况来看,Money Order存在未邮寄及遗失等情况,给审理带来不便及延误,因此,希望申请人能尽量用信用卡在网上支付。我们强烈建议申请人在提交《回国证明》申请前再次检查回邮地址是否正确,并且尽量保持回邮地址不做改动。
六、联系方式
申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的留学人员,请详细阅读申请说明,并参阅下面的“常见问题解答”,力求完全、清楚、准确地了解申请要求。如仍有问题,可向“纽约中心”发送电子邮件或电话咨询。
电子邮箱:hgzm@chinesehighway.com
传真:(212)367-7431
咨询专线:(212)835-5526
如您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向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总裁反映,总裁信箱:
president@chinesehighway.com
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
第四篇: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为规范会计人员范围及其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我们研究起草了《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对《管理办法》作出如下说明:
一、制定背景
一是贯彻落实《会计法》有关精神,需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管理工作。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后的《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第三十八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本法所称会计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因此,贯彻落实《会计法》有关精神,有必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会计人员的范围及其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等内容。
二是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需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财政部在2017年12月11日印发《财政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财政部令第92号),废止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及其相关配套文件。这一新情况,对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会计监管工作转型升级,从原有的以会计从业资格准入管理为主,向事中事后管理服务为主进行转变。因此,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有必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对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和谋划。
三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会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会计信息是实现财政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基础性信息。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工作有效作用,有必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会计人员范围及其从事的会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人员是指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1)出纳;(2)稽核;(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4)收入、费用(支出)的核算;(5)财务成果(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核算;(6)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7)会计信息分析应用;(8)会计监督;(9)会计档案保管;(10)其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
(二)明确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
《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遵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相关专业资格资质证书,或持有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或相关专业学历(学位)证书,且持续参加继续教育的,表明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三)明确单位任用(聘用)会计人员的要求。《管理办法》规定,单位应当根据会计工作需要,自主任用(聘用)会计人员,并对任用(聘用)的会计人员及其从业行业负责。同时,《管理办法》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明确了禁止任用(聘用)会计人员的情形。
(四)明确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求。
《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依法对单位任用(聘用)会计人员及其从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计行业自律组织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指导督促会员依法从事会计工作,对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会员进行惩戒。
第五篇: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证券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承销业务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整体工作安排,协会于5月23日发布了《证券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办法》,并于6月5-6日进行首批证券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承销业务试点实施方案专业评价工作,标志着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积极成果。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成功发行,不仅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而且对证券公司整合客户资源,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形成了有力推动,同时也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但由于试点时间较短,相关配套制度规范还不够健全,尤其缺乏对证券公司开展承销业务进行指导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按照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总结会议部署,由协会负责制订《证券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尽职调查指引》(以下简称《尽职调查指引》),加强业务指导,强化证券公司责任。
为此,7月6日协会组织召开中小企业私募债承销业务试点工作座谈会,就制订《尽职调查指引》的必要性、重要性、思路、原则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证券公司一致认为,制订《尽职调查指引》非常必要,不仅可以规范证券公司尽职调查工作,指导证券公司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中小企业情况,而且有助于证券公司控制承销业务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在八家证券公司随后提交的尽职调查工作指引草案基础上,协会起草了《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
二、起草思路
《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思路如下:
一是根据证券公司在中小企业私募债承销业务中的职责定位,明确尽职调查目的。目前,对于证券公司在中小企业私募债承销业务中应充当什么角色、承担哪些职责,业内尚无统一认识。虽然证券公司在债券备案、组织发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鉴于债券性质,证券公司根本无法也不能承担起发行人如期偿还债务本息的保证责任,投资风险仍由投资人自行承担。基于此,《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将充分了解中小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有充分理由确信信息披露文件真实、准确、完整作为尽职调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紧密结合中小微企业现状,提高指引的针对性。中小微企业不仅有严格的划型标准规定,而且具有设立时间较短、经营模式较为单
一、业绩不够稳定、公司治理不够规范、关联方关系较多等特征。起草时,《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充分考虑了中小微企业这些共性,既要求对其设立情况、历史沿革情况等进行调查,又强调对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与执行情况、独立性、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等的调查要求,以达到全面了解中小微企业现状、充分揭示风险的目的。
三是突出债券特性,提高指引的有效性。《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规范的是证券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中的尽职调查工作,除了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特征外,还要突出债券特性。指引一方面是强化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调查,另一方面突出对债券本身担保、评级情况的调查。
四是与证券公司承销业务实际状况相结合,提高指引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遵循证券公司自治原则,仅对尽职调查项目小组和调查程序进行了一般的原则规定,具体操作规范由证券公司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制定。为提高可操作性,指引规定了一些调查方法,作为指导。
三、尽职调查主要内容
《尽职调查指引》(征求意见稿)分为总则、基本要求、尽职调查主要内容和方法、尽职调查工作底稿、尽职调查报告、附则共六章。其中第三章尽职调查主要内容和方法是重点。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基本情况,包括设立情况,历史沿革,股东出资情况,最近二年重大股权变动情况,实际控制人情况和员工情况等。
二是业务和技术情况,包括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所属行业情况及市场竞争状况,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独立性,关联方、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同业竞争,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等。
三是公司治理情况,包括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情况,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情况等。
四是公司财务状况,包括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偿债能力,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可抵押资产,银行借款与授信,其他债务情况,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对外担保情况,资金流转情况等。
五是持续经营能力,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非经常性损益,业务发展目标,风险因素及对策等。
六是私募债券情况,包括历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本期私募债券发行计划,本期债券投资风险,内部决策程序,本次募集资金用途,担保情况,信用评级情况,偿债保障机制、股息分配政策、私募债券受托管理及私募债券持有人会议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安排等。
七是合规及诚信情况,包括纳税情况,缴纳社会保险情况,是否存在重大诉讼、仲裁及未决诉讼、仲裁,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管理层诚信,企业及其实际控制人信用记录等。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以来,证券公司一手牵着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一手牵着有投资需求的投资人,为满足双方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证券公司并不能对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做出担保,投资人的投资风险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证券公司在此项业务中的功能定位到底是什么、职责边界在哪里,尽职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应发挥哪些作用,这些问题不仅事关《尽职调查指引》的起草工作,而且与承销业务的持续健康开展密切相关,需要证券公司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