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主席去安源一审判决书
北 京 市 第 二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1998)二中民初字第169号
原告中国革命博物馆,住所地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法定代表人夏燕月,馆长。
委托代理人王玉雪,男,51岁,汉族,中国革命博物馆行政处处长,住北京市丰台区华芳园小区4号楼1304室。
委托代理人张耀军,北京市大通-正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刘春华,男,57岁,汉族,原北京画院院长,住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北里1号。
委托代理人赵连勤,哈尔滨市新格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贺宝银,北京市金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第三人中国建设银行,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法定代表人张恩照,行长。
委托代理人江平,男,72岁,汉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住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委托代理人张贵成,北京市诚实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中国革命博物馆(以下称革博)诉被告刘春华、第三人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称建行)返还财物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革博之委托代理人王玉雪、张耀军,刘春华及其委托代理人赵连勤、贺宝银,建行之委托代理人江平、张贵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革博诉称,1967年秋至1969年8月底,北京市“工代会”、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革博等组织和单位共同主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以下称“安展”)。“安展”组织创作了一批绘画作品,其中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以下称《去》画)由刘春华等执笔绘制。“安展”的经费由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拨付,物质条件由革博提供。“安展”结束后,由“安展”组织创作的绘画等美术作品全部拨交革博,由革博代表国家收藏。革博在收藏时即将《去》画确定为一级馆藏品,入文物库房收藏。1980年,刘春华数次与革博联系,并于同年7月持其所在单位北京画院出具的“证明”《去》画为刘春华个人创作的信函,以落实政策为由要求索回《去》画,革博当时的负责人在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将《去》画交刘春华取走。1995年10月7日,刘春华委托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称嘉德公司)将《去》画拍卖,建行广州市分行以550万元买得。现《去》画由建行收存。《去》画是刘春华等人利用“安展”提供的物质条件,为执行“安展”安排的政治任务而完成的,《去》画属国家文物,所有权由国家享有,革博将《去》画交刘春华取走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文物管理的有关规定,是无效的。刘春华无权将《去》画委托嘉德公司进行拍卖,且嘉德公司拍卖国家文物,亦违反了国家文物管理有关规定,嘉德公司的拍卖行为亦属无效。故请求判令刘春华、建行返还《去》画,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刘春华辩称,《去》画是我个人创作,我对该画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1968年7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以下称“两报一刊”)发表《去》画时的署名亦侵犯了我的署名权。“安展”是在暂停开放时,将展品交革博寄存,而不是移交或拨交。即使是移交,因“安展”不是合法民事主体,其移交也是无效的。革博将《去》画退还给我及我委托嘉德公司拍卖《去》画的行为均合法有效。革博主张《去》画归属国家所有缺乏依据,且其诉讼请求超过了诉讼时效,故请求法院驳回革博的诉讼请求。
第三人建行辩称,我行下属广州市分行在嘉德公司举办的公开拍卖会上,通过公开竞价购买取得《去》画。嘉德公司在拍卖《去》画前通过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包括革博在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未对此次拍卖提出异议,亦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称该画为文物,广州市分行购买该画行为合法有效。我行已取得该画的所有权。该画若属国家文物,我行也有收藏权。且革博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故不同意革博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1967年6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市“工代会”、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革博等单位筹办“安展”。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为“安展”活动拨付了部分经费。“安展”组织成立后,邀请北京部分大专院校有关人员创作展览作品,刘春华(时名刘成华,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属其中被邀请人员。刘春华接受邀请后,“安展”组织指派刘春华绘制油画《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即《去》画。
在创作前,“安展”负责人对展览的整体结构、各部分的内容及每幅作品的创作要求均作了设计,并给包括刘春华在内的创作人员进行了讲解。1967年7月初,“安展”组织包括刘春华在内的创作人员到安源进行实地考察、写真等活动。刘春华于同年10月执笔完成了《去》画。在该画的创作过程中,“安展”有关负责人参与过对刘春华绘制初稿的研究、讨论,为该画的创作收集了包括人物形象、背景云图在内的素材,并邀请模特拍照,为刘春华绘画提供帮助。同时,“安展”为刘春华创作该画提供了画板、画布、颜料、场地及必要经费等物质条件。
创作完成后,“安展”对外进行了展览,展览作品包括《去》画。当时该画原件上没有署名。1968年7月1日“两报一刊”刊发该画时署名“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此后出版的该画复制品均采用此署名方式。1969年8月31日“安展”结束,根据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批示,“安展”全部作品拨交革博,革博遂将《去》画定为一级馆藏品收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刘春华于1980年7月持其所在单位北京画院开具的信函要求革博将《去》画退还给其本人,信函主要内容为:经我院调查了解,《去》画确系我院刘春华个人创作;此画如何处理,请革博同刘春华本人商定即可。革博接到此函后,未按照国家对一级馆藏品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就将《去》画退还刘春华。15年后的1995年7月,刘春华委托嘉德公司拍卖《去》画。嘉德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向社会公布后,在其举办的拍卖会上对《去》画进行拍卖,建行广州市分行(现并入建行广东省分行)以550万元价格通过竞买购得《去》画,并向嘉德公司支付酬金55万元。刘春华收取建行广州市分行支付的画款550万元后,向嘉德公司支付佣金48万元,并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76.32万元。建行广州市分行购得《去》画后,将《去》画交归建行收存。
《去》画在被拍卖过程中,包括革博在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未提出异议。《去》画被拍卖后,当年参与“安展”的部分人员对刘春华拍卖该画提出异议,认为刘春华无权拍卖。1998年3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致函国家文物局,确认《去》画系国有资产,建议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追回。国家文物局责成革博依法索回该画。刘春华对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确权决定不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申请行政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受理后,作出维持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此,刘春华于1998年7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作出的确权决定违反程序为由,撤销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作出的确权决定。刘春华鉴于对《去》画已无行政确权决定,申请撤回起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4月30日裁定准予撤诉。
在审理本案过程中,本院委托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对《去》画是否属于文物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去》画自革博收藏之日起属国家馆藏一级文物。
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当事人提交的相应证据及鉴定结论在案证明。
本院认为,“安展”是在我国法制建设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忽视财产权属的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受政治形势影响,有组织的一次美术作品展览活动。《去》画从创作完成之日起即长期处在权属不明状态,所有权与著作权均未具体而实际的最终确定,对此诉讼各方均无过错。但随着国家立法逐步完善和公民权益保护的不断加强,以我国现行法律原则和精神,将此权属问题置于当时背景之下重新审视,应当认为,该画的所有权和著作权始终是分离的。当年创作此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拨付经费、革博提供工作条件、作者接受组织委派从事创作,此后,拨款单位决定将包括《去》画在内的参展作品拨交给革博保管,都可以证明《去》画根本权属性质为国家所有,其法律特征是,财产权属于财产投资人和制作委托人。因此,国家享有《去》画的所有权,且《去》画事实上已由国家授权给革博收藏和管理。但应当指出,刘春华确系独立完成绘画,其他人员的协作均为辅助性质,当年“两报一刊”刊发的署名,没有从法律上严格界定著作权,故不能以该署名作为确定著作权的依据。根据《去》画的绘制事实,刘春华应为《去》画的唯一作者,享有著作权。但因《去》画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其无权向革博索要,亦不应将《去》画作为个人所有财产委托拍卖。
革博将《去》画发还刘春华的行为,既无政策法律依据,也不符合其后来的诉讼主张及其坚持国有的理由。革博接收《去》画时即将该画定为一级馆藏品,国家文物局1978年颁布实施的《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亦规定,博物馆藏品是国家财产,在此情况下,革博未经审批即将《去》画发还刘春华,致使国有财产流向个人,其过错明显。革博发还《去》画15年后,嘉德公司接受刘春华的委托对《去》画进行拍卖,履行了申报审批手续,拍卖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及革博对拍卖也未提出异议,导致《去》画易手,其中虽有历史原因,但文物管理环节的疏漏之责无可推卸。建行广州市分行通过竞买购得《去》画,支付对价、交付酬金,刘春华支付佣金、上缴个人所得税等行为,均系公开进行,符合交易规则,无可厚责。
综观全案,国家财产本应返还,恢复原状,但《去》画属于已经国家授权革博收藏管理之财产,错误发还后,通过诉讼追索该画根据法律规定必须在二年内进行,否则,即丧失胜诉权。换言之,即不能以法律强制力保障实现追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实施前,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从1987年1月1日起算。1980年7月革博将《去》画发还刘春华时,根据《去》画属一级馆藏品及博物馆藏品属国家财产的规定,其应当知道国家财产权利受到侵害。革博于1998年8月起诉追索《去》画,已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且不存在法定中止、中断及延长事由,故革博已丧失了胜诉权,不能再通过诉讼实现追索。加之《去》画目前尚在建行保管,国有状态没有改变,国家财产并未实际受损。故对革博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附带指出:刘春华不是《去》画所有人,不应得到拍卖价款,但出于同样的诉讼时效原因,刘春华不自愿交返价金,法院也不能强制扣还。
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三万七千五百一十元、鉴定费一千元由原告中国革命博物馆负担(已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孙 珊
审 判 员 肖蓉蓉
代理审判员 付 辉
二○○二年四月一日 书 记 员 肖荣远
第二篇:一审判决书模块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7)楚中民二初字第××号
原告×××。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特别授权代理。
被告
委托代理人×××,××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与被告×××纠纷一案,本院于2007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2007年×月×日,本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与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 ……
被告××辩称: ……
归纳双方诉辩主张,本案各方当事人对以下问题存在争议:
针对以上争议,原告向本院提交××证据:…… 经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 被告人对其答辩理由,向本院提交××证据:…… 经质证,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
通过各方当事人对上述证据的质证,本院认为,…… 根据庭审和质证,本院确认如下法律事实:…… 本院认为,……判决如下: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双方当事人均服判的,本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若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本判决,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可在本判决规定履行期限届满后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一年;双方均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六个月。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此页无正文)
审 判 长 刘亚玲
审 判 员 余 斌
审 判 员 黄 俊
二00七年×月××日
书 记 员 李发连
第三篇:一审简易判决书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0)杨刑初字第237号
公诉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杨啸,1984年2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2008年11月因吸食毒品被强制隔离戒毒二年。因涉嫌盗窃犯罪于2010年3月3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上海市杨浦区看守所。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沪杨检刑诉〔2010〕199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杨啸犯盗窃罪,于2010年4月19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未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杨啸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公诉机关指控:2008年11月1日16时许,被告人杨啸在本市杨浦区民主一村38号203室其叔叔杨建荣家做客期间,从卧室床头柜里偷得一只信封内有人民币3,000元后逃逸。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杨啸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鉴于被告人杨啸在被强制戒毒期间,主动交代自己犯罪事实,是自首,可以从轻处罚,提请对被告人杨啸予以惩处。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公诉机关指控一致。另查明,被告人杨啸所窃赃款被其花用殆尽。
上述事实,被告人杨啸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被害人杨建荣、巫秀妹的陈述,被窃现场的照片等,公安机关出具的“工作情况”等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杨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民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对被告人杨啸依法应予惩处。鉴于被告人杨啸在被强制戒毒期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盗窃犯罪行为,以自首论,本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杨啸的犯罪事实、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及认罪态度等具体情况均在量刑中综合予以考虑。为严肃国法,保护公民财产的所有权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杨啸犯盗窃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0年3月31日起至2010年8月30日止;罚金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缴纳。)
二、赃款予以追缴。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 判 员 孙 颖
二O一O年四月二十二日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 记 员 周广明
第四篇:行政一审判决书
沈 阳 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行 政 判 决 书
(2006)沈行初字第94号
原告高波,男,1968年2月19日出生,汉族,个体业主,住址沈阳市大东区东站街27号。
委托代理人周百顺,系辽宁古京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孙海光,系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地址沈阳市大东区津桥路20号。
法定代表人于振明,系区长。
委托代理人李海义,系辽宁同方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王彤,系辽宁同方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高波诉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强制拆除房屋并赔偿一案,于2006年8月14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11月2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高波及委托代理人周百顺,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及委托代理人李海义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于2006年8月18日对原告房屋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拆除其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站街24号的房屋。被告向本院提交的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有:
1、拆迁许可证;
2、拆迁公告;
3、延期公告;
4、关于尽快解决沈阳市大东区鹏远旧物购销站(高波)搬迁问题的解决报告,1-4号证据用以证明被告合法拆迁。
5、高波所有的鹏远旧物购销站房地产拆迁价值评估报告,证明被拆迁房地产价值。
6、物品清单,证明拆迁时物品的情况。
7、录像带,证明拆迁过程。
8、光盘(照片),证明拆迁现场情况。
原告诉称,其在大东区东站路拥有一块898.9平方米的土地,地上房屋为119平方米,均为商业用途,2005年大东区政府决定原告所在地拆迁改造,被告在没有向原告出示任何文书、没有履行任何手续的情况下要求原告接受153万元的补偿,原告不同意。区拆迁办工作人员于2006年7月21日向原告出示了其单方委托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故原告拒绝接受该报告。拆迁办在8月11日以“大东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的名义向原告宣布了一个“通告”,要求原告限期搬出,否则就强制拆除原告的房屋。并且,被告在本案诉讼期间将其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非法强制实施,对原告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故请求本院确认被告强制拆除房屋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357。728万元。
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有:
1、土地使用权证,证明原告拥有合法土地权利。
2、房产证,证明原告拥有合法房产权利。
3、录音光盘1,证明被告以“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4、录音光盘2,证明大东棚户区改造指挥部承认实施强制拆除行为。
5、录相光盘3张,证明被告实施了强拆行为和原告的财产损失。
6、财产损失清单,证明原告财产损失的数量和价值。
7、企业流水账,原告货物数量及价值。
8、询问杨中文笔录,证明原告财产的损失。
9、户口簿,证明无产籍房可得拆迁补偿。
10、农业高新区管委会文件,证明原告围墙损失的赔偿依据。
11、工商管理费发票,证明原告月平均营业额。
12、电费收据存根及收费标准,证明原告有工业用电手续。
13、辽宁北辰资产评估公司土地估价报告,证明原告土地的现价值。
14、土地位置图;
15、出售协议及交易总表,证明原告土地还另外包括49平方米的划拨土地。
16、商品房售楼广告,证明原告房屋的参考价值。
17、评估费收据,证明原告支付的评估费。
被告答辩称,其实施的拆迁行为合法,请求法院维持拆迁行为,驳回原告的赔偿请求。
经庭审质证,本院对以下证据作如下确认:原告提供的1号证据可以证明原告对土地享有使用权,予以采信;2号证据可以证明原告对房屋享有所有权,予以采信;3-4号证据可以证明被告授权“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实施拆迁行为,予以采信;5号证据可以证明被告实施拆除行为的过程,予以采信;6-8号证据是原告自行记载、书写的材料和收集的证据,不能证明具体的财产损失,不予采信;
9、10号证据与本案无直接联系,不予采信;
11、12号证据是沈阳市大东区鹏远旧物购销站相关证明,原告不是该旧物购销站的权利人,不予采信;13号证据是原告自行委托评估公司进行的评估,不予采信;
14、15号证据缺少有权机关的证明,不予采信;16号证据与本案无直接联系,不予采信;17号证据可以证明原告支出的评估费,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1-3号证据可以证明大东区城建局已取得拆除原告所在地房屋的拆迁许可证并发布了拆迁公告,予以采信;4号证据不是拆迁法规规定的程序步骤,不予采信;5号证据是拆迁人大东区城建局自行向评估机构委托作出的评估报告,不符合法定程序,不予采信;6号证据不能证明清单上记录的物品是被拆除房产范围内的全部物品,不予采信;7号证据内容不完整,不能证明下达限期拆除通知的全过程,不予采信;8号证据可以证明拆迁当日现场的情况,予以采信。
本院依职权调取了沈阳市大东区鹏远旧物购销站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该证据可以证明该旧物购销站在原告被拆迁的房屋内经营,经营者为姚会佩。
经审理查明,原告在沈阳市大东区东站街24号自有一处房地产,土地证记载使用权面积898.9平方米,房证记载建筑面积119平方米,均为商业用途。原告的母亲姚会佩在该房产内经营沈阳市大东区鹏远旧物购销站。2005年7月28日沈阳市房产局为沈阳市大东区城市建设局颁发了拆许字(2005)第63号房屋拆迁许可证,并在当日发布了沈房拆公字[2005]63号拆迁公告,原告的房地产在拆迁的范围之内。原告与拆迁人大东区城市建设局之间就拆迁安置补偿问题未达成一致,2005年8月11日,“大东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工作人员向原告口头宣读了限期搬迁通告,原告不服,于2006年8月14日向本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被告于2006年8月18日对原告的房屋实施了强制拆除的行为,并对旧物购销站的部分财物登记保管。原告在诉讼中变更了诉讼请求,请求本院确认被告强制拆除房屋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357.728万元。
本院认为,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5号)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作为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政府,有强制拆迁的职权。被告作出的拆迁行为应该符合《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规程》(建住房[2005]200号)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沈阳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沈阳市人民政府令31号)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拆迁人大东区城市建设局与原告之间未达成补偿安置协议,应当先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裁决,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未搬迁的被告才可以强制拆迁。并且,在实施强制拆迁前,应经过听证和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被告违反了上述法定程序,对原告房屋实施的拆除行为违法。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各项损失357。728万元,对于其房地产因拆迁造成的损失,应通过拆迁裁决的方式进行补偿安置;对于其主张的房屋拆除过程中造成的财产损失,缺少有效的证据予以证明,并且沈阳市大东区鹏远旧物购销站在被拆迁房地产内经营,实际使用该处房地产,对财物的损失应由该旧物购销站的经营者向被告提出赔偿。综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三条,判决如下:
一、确认被告于2006年8月18日对原告房屋实施的强制拆除的行为违法;
二,驳回原告的赔偿请求。
本案诉讼费100元由被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祝 妍
审 判 员 赵士元
代理审判员 张宇声
二00七年二月一日
任玉等诉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9)文行初字第20号
原告任玉(化名)。
原告白梅(化名)。
二原告委托代理人马朝民,安阳市文峰区司法局永明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高庄乡政府)。
法定代表人郭新民,职务:乡长。
委托代理人李庆喜。
原告任玉(化名)、白梅(化名)诉被告高庄乡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案,原告于2009年8月5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当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9月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任玉(化名)、白梅(化名)及其委托代理人马朝民、被告高庄乡政府的委托代理人李庆喜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任玉(化名)、白梅(化名)诉称,原告因与南邻吕平(化名)侵占房产和宅基地纠纷一事,从2005年1月多次找文峰区政府、高庄乡政府二级信访机构反映,因高庄乡政府由于人为因素,出具了错误的信访意见,未能充分维护二原告的合法权益。二原告于2007年7月9日向被告高庄乡政府土地管理所提出依法确权申请,要求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高庄乡政府土地管理所以种种借口推脱,让二原告找文峰区国土资源局,文峰区国土资源局以高庄乡土地管理所处理为宜,又推回高庄乡土地管理所,二机构相互推脱,致使二原告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保障,因此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判令被告高庄乡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确认原告土地使用权,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二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证据有:
1、白梅(化名)户籍证明;
2、宅基地转让协议;
3、高庄乡政府土地所宅基地平面图;
4、高庄乡大官庄村委会证明;
5、任玉(化名)宅基地现场照片及现场环境草图;
6、任尚(化名)个人建房用地清查登记表;
7、吕进生个人建房用地清查登记表;
8、任金安宅基地使用证;
9、汪义和、王景田、王文俊、王文义、任存平等人证明;
10、特快专递详情单;
11、土地使用权确权申请书。
被告高庄乡政府辩称,原告要求被告为其确认宅基地的使用权,并为其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无法律依据,被告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不为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确认其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有法有据,是正确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向本院提供的证据有:
1、高庄乡政府关于任玉(化名)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报告;
2、高庄乡土地所关于任玉(化名)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意见。
经庭审质证,本院对庭审举证作如下确认:对于被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原告提出异议,认为二份处理意见系信访意见,不产生行政法律效果,且未按照行政法规定的确权程序,内容不合法,原告承认收到该二份证据,本院该二份证据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对于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1、3、4、5、6、7、8、9、10,被告未提出异议,本院对予以确认;对于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2,被告提出异议,认为原告是通过任存平购得任尚(化名)的宅基地,而当时任尚(化名)已去世,因协议中已注明任尚(化名)去世,与被告陈述相一致,该证据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对于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11,被告认为该申请书落款为文峰区国土资源局和高庄乡土地所,不应仅起诉高庄乡政府,对证据本身无异议,该证据予以确认。
上述有效证据,可以认定以下案件事实:原告于1997年8月通过中间人购得任尚(化名)宅基地一片,2004年二原告与邻居吕平(化名)因宅基地发生纠纷,之后原告任玉(化名)向被告高庄乡政府反映,要求被告进行处理。2006年4月25日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土地所作出“关于文峰区高庄乡大官庄村任玉(化名)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意见”,查明原告任玉(化名)之子任和平已与吕平(化名)订立出路对换宅基地协议:吕平(化名)西屋北山至灰庄宽为三米一,东边以灰庄为界,由任和平对换给吕平(化名),认为任和平对宅基地由继承权和管理权,与吕平(化名)订立协议后,便盖了房,已经形成事实,原告任玉(化名)反映问题不属实。2007年5月10日被告高庄乡政府作出“关于任玉(化名)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报告”,处理意见同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土地所作出“关于文峰区高庄乡大官庄村任玉(化名)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意见”。2009年3月26日二原告向被告高庄乡政府提出土地使用权确权申请书,要求高庄乡土地主管部门确认争议的宅基地因归其使用。被告高庄乡政府在收到二原告的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处理。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因此被告高庄乡政府对辖区个人之间的土地争议具有处理的职权。本案原告任玉(化名)、白梅(化名)因宅基地使用权与邻居发生争议,向被告高庄乡政府申请对争议的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确权,被告高庄乡政府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答复,现二原告要求被告高庄乡政府履行职责,对争议的宅基地使用权做出处理,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二原告要求被告高庄乡政府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因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应在对争议的宅基地确权后进行,二原告的该项请求不予支持;被告高庄乡政府和高庄乡土地所作出的二份关于任玉(化名)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报意见,属于信访处理意见,且未对争议土地明确作出处理结果,被告辩解已作出处理的意见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人民政府在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对原告任玉(化名)、白梅(化名)申请对争议土地确权作出处理。
二、驳回原告任玉(化名)、白梅(化名)的其他诉讼请求。
本案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高庄乡政府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刘 立 铭
审 判 员 晁 顺 祥
审 判 员 王 胜 军
二OO九年十月十六日
书 记 员 杨 建 华
第五篇:一审判决书范本
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09)北刑初字第46号公诉机关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王峥嵘,男,1962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邵东县,汉族,大学文化,捕前系湖南省隆回县公安局干警,家住邵东县两市镇富田社区文体路232号12栋1单元102室。2006年6月5日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刑事拘留, 2007年2月12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2007年2月15日被取保候审。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犯罪于2009年5月1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22日被逮捕,现押于邵阳市第二看守所。
辩护人屈意民,湖南湘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王峥嵘伪造国家机关证件一案,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本院审判。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检察院以北检刑诉字(2009)第4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峥嵘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一案,于2009年8月2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定于2009年9月10日开庭审理。9月9日,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检察院建议延期审理,以便补充侦查;1个月后补充侦查完毕,本院于10月15日在第六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程子卫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王峥嵘及其辩护人屈意民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04年被告人王峥嵘女儿王佳俊高考成绩为335分,而王佳俊的同学罗彩霞高考成绩为514分。2004年9月期间,被告人王峥嵘为了使女儿王佳俊能够读上二本大学,便冒用罗彩霞高考信息,伪造了罗彩霞户口迁移证,从而使王佳俊成功的冒名顶替罗彩霞入读贵州师范大学,王佳俊毕业后用罗彩霞名字办理了毕业证、教师证等相关证件,致使罗彩霞大学毕业无法办理毕业证、教师证等相关的证件,后此事被新闻媒体披露,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针对上述指控,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了被告人王峥嵘的供述、证人姚亮生、张文迪、唐正乔、杨建新、等人的证言,指认笔录、相关照片、湘迁字第00068350号户口迁移证、公(湘)鉴(刑)字(2009)243号刑事技术鉴定书、(2006)邵中刑二终字第78号刑事判决书等证据材料。认为被告人王峥嵘的行为构成了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并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要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七十七条之规定惩处。
被告人王峥嵘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
辩护人屈意民的主要辩护意见是:
1、被告人王峥嵘主动投案,有自首情节;
2、被告人王峥嵘在得知罗彩霞知情后,主动与罗联系,尽力挽回对罗彩霞的损害,使罗彩霞能顺利毕业,取得了相关证书,防止了损害后果的扩大;
3、王佳俊不是冒名顶替罗彩霞的身份入读贵州师范大学,只是冒用罗彩霞的名义,因为罗彩霞并没有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王佳俊能够入读贵州师范大学,是通过其他方式完成的,没有损害罗彩霞受教育的权利。据此,辩护人提交了证人申合志、王定清的证言及王佳俊书写的申请书、邵东县公安局的证明等证据材料,欲以证明被告人王峥嵘有自首情节及为挽回对罗彩霞的损害所作的努力。请求法庭对被告人王峥嵘免予刑事处罚。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王峥嵘之女王佳俊与罗彩霞系邵东县第一中学2004届高三(文科)298班同学。两人均参加了2004年全国统一高考,王佳俊的高考成绩为335分,未上普通高等大学本科最低控制录取线,罗彩霞高考成绩为514分,上了普通高等大学(三本)最低控制录取线,但未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王峥嵘为了使其女儿王佳俊能够读上普通高等大学,冒用罗彩霞的高考成绩等信息资料及伪造户口迁移证,并通过其他途径,使王佳俊顺利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具体犯罪事实如下:
2003年3月的一天,邵东县中学教师王成委托王峥嵘帮忙搞一张空白户口迁移证,后因王成未要,王峥嵘则将该户口迁移证(编号00068350)留在家中。2004年高考结束后,王峥嵘女儿王佳俊的高考成绩未上普通高等大学最低控制录取线,而王峥嵘在长沙打听到低分考生可冒用他人身份入读大学的信息后,便产生让王佳俊冒用他人身份及高考成绩入读大学的念头。于是,2004年9月,王峥嵘找到王佳俊的班主任老师张飞,要求张帮忙提供已上线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的情况,张飞告诉王峥嵘只有罗彩霞同学的高考成绩为514分,已上普通大学(三本)最低控制录取线,但未被录取。
王峥嵘在张处取得罗彩霞的身份信息及高考成绩等信息资料后,便打电话给在贵州省某出版社工作的同学李阳,咨询罗彩霞的高考成绩能否被贵州师范大学补录,李阳经过了解后答复王峥嵘可以办理,王峥嵘便要李帮忙,并将罗彩霞的相关信息资料告诉李阳,李答应帮忙办妥此事。几天后,王峥嵘在网上查知罗彩霞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王峥嵘又到贵州师范大学将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拿到返回邵东县。回到邵东县后,王峥嵘便着手办理罗彩霞的户口迁移手续及学生学籍档案,王峥嵘将家中的空白户口迁移证(编号00068350)拿出,曾打算要邵东县公安局红土岭派出所干警李强加盖该所的户口专用印章,遭拒后,王峥嵘便在邵东县两市镇东风路百货大楼附近找到私刻章者,伪造了一枚“邵东县公安局红土岭派出所户口专用”印章和一枚“空白”印章,盖在空白户口迁移证上,又到邵东县两市镇解放路原总工会楼梯门面的打字复印店,伪造了罗彩霞的户口迁移证,在伪造的户口迁移证上记载罗彩霞曾用名王佳俊。与此同时,王峥嵘还将王佳俊的学生学籍档案调出,在邵东县两市镇文体路59号打印店比照王佳俊学生学籍档案伪造一份罗彩霞的学生学籍档案。2004年10月,王佳俊带着王峥嵘伪造的罗彩霞的户口迁移证及学生学籍档案到贵州师范大学入学。2008年王佳俊冒用罗彩霞的身份办理了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
2005年,罗彩霞被天津师范大学录取。2009年初,罗彩霞在申请办理教师资格证时因已注册而遭到拒绝。2009年3月1日,罗彩霞向建设银行鑫茂支行申请办理网上银行业务被拒绝,经过查询,罗彩霞得知其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资料被王佳俊冒用。2009年3月初,王峥嵘得知罗彩霞已知身份被冒用后,便主动找到罗彩霞商议解决此事,并承诺不会影响罗彩霞的毕业及大学文凭、学士学位、教师资格证的取得,4月5日王佳俊向贵州师范大学申请注销“罗彩霞”在贵州师范大学的毕业证等相关证件。此事件被新闻媒体披露后,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5月19日贵州省教育厅收回“罗彩霞”在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获得的毕业证书(***372)学位证书(***7)、教师资格证书(编号:***83)、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编号:GZGY1070714116)原件并予以注销。
另查明,被告人王峥嵘因涉嫌受贿犯罪于2006年6月5日被刑事拘留,关押于邵阳市第一看守所,2007年2月12日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同年2月15日被释放。
2009年5月7日,王峥嵘在邵东县教育局干部申合志的陪同下投案并交代伪造户口迁移证等主要事实,5月14日王峥嵘被刑事拘留,并在第一次审讯中,王峥嵘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上述事实,有控辩双方提供并经法庭质证、认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明(证据略)本院认为,被告人王峥嵘为了使其女儿能够读上本科大学,采取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及高考成绩信息等资料、伪造被冒用者的户口迁移证及学生学籍档案等手段,并通过其他途径使其女儿以被冒用者的身份就读大学,王峥嵘的行为,影响了公安机关对人口户籍管理的正常活动,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名誉和声誉,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其行
为构成了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及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辩护人提出王峥嵘并没有让其女儿冒名顶替他人的名额读大学,只是冒用他人身份及高考成绩等信息资料而入读大学,没有剥夺他人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给被冒用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辩护意见,符合事实,予以采信。辩护人提出王峥嵘在事发后,主动找到被冒用者,欲尽力挽回不良影响,并由其女儿主动向教育部门申请撤销、注销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等,有主动防止犯罪危害后果扩大的行为,主观上有悔罪表现,要求酌情从轻处罚的意见,虽然辩护人的陈述符合事实,但法庭考虑到本案的事实已发生,犯罪已既遂,影响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秩序和活动,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名誉和声誉,并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故辩护人提出的可酌情从轻处罚的意见,不予采纳。王峥嵘犯罪后主动到省市联合调查组投案,对自动投案的事实,公诉机关予以认同,但公诉机关认为王峥嵘投案后,没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不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不应认定王峥嵘有自首情节,辩护人提出,王峥嵘犯罪后,主动到省市联合调查组投案并在接受调查组调查时,已主动交代了主要犯罪事实,并在侦查机关的第一次审讯中,即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王峥嵘的行为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有自首情节。本院认为,王峥嵘主动投案的事实,控辩双方没有争议,对王峥嵘是否构成自首,控辩双方分歧较大,从现有证据反映出的事实来看,王峥嵘投案后,首先对主要犯罪事实即伪造户口迁移证的事实进行了供述,然后在侦查机关的第一次审讯中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可以认定王峥嵘有自首情节。王峥嵘在缓刑考验期间被发现还有其他犯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与新发现的犯罪所处刑罚数罪并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王峥嵘自愿认罪,认罪态度较好。结合王峥嵘的认罪态度、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邵中刑二终字第78号刑事判决书中对被告人王峥嵘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的缓刑部分;
二、被告人王峥嵘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与第一项判决中确定的犯受贿罪所判处的有期徒刑三年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告人王峥嵘的刑期从2009年5月14日起至2012年9月4日止)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判长孙 小 慧
审判员邓 建 国
人民陪审员黄 生 豪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戴 鹳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