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国家均衡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历史任务,更是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系统工程,其重点是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建立新农村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中,把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其重要的手段和主要措施,臵于非常特殊的关键地位,全力进行建设。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何认识农业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中的作用机理?怎样才能在科学技术在文化教育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发挥其决定性作用?这是主要论述的重点,并以个人观点与农业科技同行进行认真探讨。
二、决定作用
任何系统中的子系统、单位、个体、元素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必然有一个子系统(单位、个体、元素)在其主要方面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它决定着整体系统的运动、发展方向和命运。农业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中的子系统,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质量、效果及其生命力,甚至于成败。从现阶段农村现状特征、居民结构特点、农业生产实际分析,由于农业科技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农业现代化建设缓慢,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除平原地区,大部分山区、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很落后,几乎近于原始。因此,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阶段性、战略性需要和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发展不平衡性,认真分析和正确认识农业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位臵和决定作用,对于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普遍较高的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改造农业、培养农民,塑造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既是社会系统,又是经济系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学技术发挥着下列决定性作用。
(一)科技创新是新农村的生命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特征是的创新,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具有本质性生命力的创新。如果说,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制度创新使农村发生深刻性变化,那么农业科学技术必将推动中国农村产生革命性彻底变化。农村科技创新的载体是农业工程,如农业基因工程,动物生命工程、生物技术工程、种子工程、玉米改良工程、大豆工程,超级杂交水稻、蔬菜工程、防旱防灾工程等,通过高科技手段改造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业适应自然环境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变生物特性和物质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的目标。虽然,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技术改造不完全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但通过良种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使用,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移植到农业生产中。在农产品质量提高和效益增长的过程中,使广大农村居民得到到潜移默化的,赋予农村新的生命力。
(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农业这种双重特征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具有内在动力。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农业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难以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力。二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着农村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方式,如测土施肥、保护地栽培、杂交育种、航天育种、品种改良,生物植保,疫病防治等农业技术的使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三是通过科技增粮工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农村社会安定和农业稳定发展坚实基础。四是以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民,培养新农民,推动和吸引农民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五是运用科学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自然环境、落后生产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六是为农村、农民、农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巨大潜力保证和技术支持。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决定力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处于粗放型生产状况,属于数量缓慢成长型,而非技术成长型;优质农产品产量所占比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还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出口农产品占外贸出口总量的比重小,农业收益低于社会平均利润;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产品加工不及时造成很大的浪费,增加劳动力成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重大科技成果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不相适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技术市场贸易额占整个技术贸易额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村、农民、企业未能实现科学对接和有机结合。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依靠科学技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使农业从满足和维持健康需要发展成为新材料、新能源的基础产业。‚美国杜邦等大化学公司以玉米取代石油为原料开发名为聚乳酸(PLA)的可降解‘生物塑料’。‛美国‚在新的能源议案中,鼓励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用作汽车的汽油添加剂‛。以上足以证明,农业科学技术是延伸农业及相关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
(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早已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真理。科学技术对农业,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创造性的意义,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一是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工具,制造具有较高机械性能农业机器设备,满足农业生产部门和广大农村技术装备的需要,提高农业自动化水平;二是运用科学技术改良现有良种,培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产、优质良种,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出量;三是运用科学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培养地力、合理利用光热资源、科学调节气候、推广立体栽培、减少生长周期,达到提高综合产量的目的;四是推广应用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应对国际农业贸易争端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五是开发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更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六是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七是实施生物质工程,开发桔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率;八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基材,培育生物质产业。可以预言,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新材料的加工厂,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五)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科学技术作为重大的战略和增收手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农民增收不能单纯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产出量,只能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优质农产品的比重。第二、依靠农业科学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优质农作物、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第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技术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流动,实现企业集群,提升产业化层次。第四、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加强农业管理,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第五、不断运用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建立农村居民稳定、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民随着改革和生产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现途径
农业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其决定作用的实现途径是本文所要讨论和回答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它的作用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国家法律规定的措施,按照科学技术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方式实现。
(一)实行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机制。将广大农村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使科技根植于农村、农业、农民,运用科技为‚三农‛服务,在报务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重点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科技问题。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确立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其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责任和义务,防止脱离科学技术这一内涵,追求形式上、指标上的新农村,而没有雄厚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新农村。关于这一点,笔者先后走访了当地几个新农村示范点,基本印象是找不到科学建设新农村村的感觉,大同小异的只是用石灰粉饰了旧房外表,环境整治后重又污染,食品袋、包装物到处皆是。所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混杂、一块地种几十种蔬菜,既无规模,又不专业、管理粗放。第二、用科学的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指导。按照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生产科学化和农民知识化的要求,在以下几方面实现转变:即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以生产服务为主,向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转变;从以资源开发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从指导一家一户、自给自足、多品种生产,向以特色、优质的专业化科学生产转变,从而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层次。第三、建立各级政府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体(农民)的契约机制。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形成利益结合体,采取科技服务承包、技术参股等形式,参与生产要素分配,国家给与税收优惠的政策照顾。第四、提高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工作的工资标准,在约定服务年限内享受高于国家公务员1-2倍的工资待遇,重奖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以此鼓励大学生进村(社区)开展科技服务,依靠技术取得较高的合法收入。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运用利益机制解决农林类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又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科技力量。
(二)建立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应用技术研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结合的机制。一是科研项目向产业地区延伸,将科学研究的触角直接对准生产前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地区、特色产业进行超前研究,为各级政府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提供前瞻性建议和决策依据。二是对粮、棉、油主产区,城镇粮、油、肉、蔬菜供给基地的主要作物品种、种植技术、平衡施肥等技术、方法开展综合开发研究,为广大农民科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服务。三是开展农业废弃物、环境污染物开发利用的研究,开发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开发秸秆气化、固化成型、沼汽能源、太阳能发电、养畜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基材,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率;向农村提供成熟、高效、实用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四是开展科技协作。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服务机构与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区建立密切的农业科技协作关系,开展技术合作和科技交流,围绕种植、畜牧、林果、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的科技协作和技术攻关。据2006年8月14日《甘肃日报》第一版报道:庆阳市政府与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分别就以上项目签订科技合作协议,进行了大胆尝试,创新校(院)地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
(三)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首先,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的政策安排,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承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研任务和重大课题研究,对技术先进、应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给予重奖,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总量。其次,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坚持公正、流动、竞争、协作的要求,实行课题招标制,择优选择课题承担机构,在当地农业科技经费总量增加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提高农业科技经费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有限的经费资源产生理想的科研效果,较大程度上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需求。
(四)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指标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任务和目标,按照科学、精简、准确、规范、实用的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采用以下科技指标:
1、地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指标:
科技投入比重=
2、研发经费指标: 研发经费率=
3、重点科研项目完成比率指标:
重点项目率=
4、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指标:
入户率=
5、科技贡献率指标: 科技贡献率=
(五)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保障机制。首先,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改善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同时,通过农业‚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技研究及成果转让的资金支持。其次,大力提高对科研单位、农林院校教学、实验、科研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科技产出能力,把科研单位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助推器,产业孵化器。再次,加强政策引导和分类指导,整合农业科技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全面建设科技实力型、经济效益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一.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成效和问题(一)现状和成效
1.科普工作网络健全。科协组织并设有兼职科协秘书长,科普协会。2.科普宣传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广场科普活动,每年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已成为科普活动的重点活动。二是阵地科普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了科学时刻,广播电视台中开设了科普园地,报纸上开设了科技科普之窗,科普板块,科普画廊。
3.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我们一直把创建省市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活动当做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普宣传的有效形式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4.科技培训成效显著。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列入政府“一号实事工程”,大力开展“送训下乡的就近式培训”,“满足个性的自助式培训”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到呢个培训,“远教助创送服务”活动,科技入户工作,农技人员结对农户,充分发挥农函大分销的作用。5.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用明显。共建有农村科技科普示范基地,主要是种植,养蚕,特种水产,畜禽和经济林果,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等。6.农科协工作不断加强。强化对农技协的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增加资金投入。(二)问题与不足
一是农科协科普工作的观鸟和机制与形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二是农村科普组员开发的力度俞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化水平不适应。三是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不适应。四是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调查研究不够,应对措施较少。二.农村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作用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3.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施三.新时期农村科普工作的任务第一,以提高农村公众科学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一要以中青年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题,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各处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二要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把全国科普日,科技生活周,青少年科技传播行为等重点科普活动深入到农村,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农村科普大合唱,极强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合作,在媒体开设科普项目,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使农村科普工作起到应有的放大作用。四要加强与宣传教育卫生文化和科技等部门的联合,加大面向农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技传播力度。五要采用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采用科普演唱队,中小学生科普宣传志愿队,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网点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积极构建集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学习的平台,广泛开展农村网络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农民提高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沟通信息,参与娱乐的能力。第二,围绕培育现代农民,突出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一要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契机,以农民素质培训为切入点,按照“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要求,开展各类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创新,创业能力,要把抓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民心工程和创建科普示范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二要把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作为农村科普的主体,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生产力学习科学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广大农民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第三,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实施“科技兴农富民”工程,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实效。一要以实施“科技兴农富民”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实施“10+1”工程,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作为农村科普的重要内容。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为科技成果进入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了有效的体制切入点,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要把创建科普示范乡,村作为农村科普的主要载体。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把科普工作与地方党政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全社会的科普资源,全面推广县域科普工作。三要继续大力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是提高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由针对性的措施。第四,围绕推进科教兴农,整合社会资源,探索为三农服务的长效机制。要整合力量,形成农村科普新格局。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提倡大联合,大协作,要发挥有关部门和团体的各自特长,形成合力优势。要充分发挥乡街道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和在科普活动中的组织协调功能,发挥各学会和农业专业技术作用,做好农村科普工作;要齐抓共管,努力开创农村科普新局面。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支持。要根据【科普法】的要求,把科普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列为党政部门目标管理与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支持政策。农村科普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为社会各方面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将科普经费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科普,通过财政,企业,个人等多渠道,加大对农村科普的投入,为农村科普提供有力支撑。
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努力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政策。要加大投入,为农村科普提供有力支撑。四.加速科学技术普及,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实现新农村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核心是人才。加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速科学技术普及,加快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是新农村新阶段能力建设的新要求。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把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础和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一要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二要激活自主创新机制。三要探索自主创新模式。二药提高科技应用致富能力。“科技兴农”对于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因此,“科技兴农”将成为农村科普的重点。一要择优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示范基地。二要建立农科推广体系。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根本点海华丝普遍存在的整体素质较低,而导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二药建立科技联合机制。三要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四是提高科技超前服务能力。以科技为本,满意服务为宗旨,构建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一要加强为农科人员服务。二药强化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三要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要强化为构建和谐农村服务。五是提高基层组织协调能力。一要在农字上想办法。二药在科上做文章。三要在协字上起作用。四要在新字上求发展。五要在巧字上下功夫。第三篇:农业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农业县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创造性地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农业县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科学制定系统的具有前瞻性、包容性、和谐性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一是农村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农村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通过规划和建设农村交通、通讯、饮用水、农田水利设施等,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打造良好平台。三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通过规划和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逐步改变农村公共事业落后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四是村容村貌整治规划。通过规划,加强农村脏乱差状况的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五是乡风文明建设规划。通过规划和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六是民主管理规划。通过规划和建设乡村管理体制及民主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培育产业,发展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艰巨、最需要长期持续抓好的基础工作。一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高效农产品,推行基地化生产,公司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水平。二是努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立足传统优势和龙头企业,拓宽思路,明确重(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点,扶优扶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支持群众引资、合资开办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工业化。扶持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四是抓好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加大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力度,转变群众旧观念,鼓励他们走出去,继续加强组织和服务工作,提高劳务输出工作水平。
以人为本,改善环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一要实施“畅通工程”,加强道路建设。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切实为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铺路搭桥。二要实施“增产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集中投放,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要实施“整洁工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促使农村整体面貌明显改观,全面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四要实施“服务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供水供电网络、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医疗卫生、通讯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社会事业
立足实际,统筹兼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广泛开展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公民道德和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二是健全农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制度。三是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加强村镇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积极推进农村民主自治建设。大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五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要全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逐步解决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相对滞后。由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相对落后,农民整体生活环境与质量亟待提高。党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培育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体现了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新农村具有多种模式、多条途径,其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林业既是基础产业,更是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乡村文明,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我国农业基础脆弱,装备及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生态环境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治理改善;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渠道不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格局亟待改变。要全面达到和谐的小康社会,进而迈向现代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不断改观,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使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新时期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还包括产前的生产资料、资源等的合理安排,生物技术运用和产后的产品深加工、营销等生产活动形成的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通过专业化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采用先进的技术,使劳动力投入相对下降,土地、淡水和能源等资源投入得到集约化利用,从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耕地不增加的情况下,收益得到增加。其次,现代农业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再次,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农业生产将进一步从无机化学技术向基因等生物工程技术发展,使使用化肥、农药形成的污染得到控制并减少,农业和农村中的各种资源得到循环利用。[1]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过分依赖农药、化肥、激素等造成的土地板结、肥力下降。解决对土地、水源、粮食造成的污染和对环境与其他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努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生物工程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即废物利用),以减少污染。上述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都需要现代林业的配合和支持,因而新农村建设呼唤发展现代林业。现代林业由生态林业、可持续林业发展而来。它重视生态环境的主体作用,在和谐的基础上兼顾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做到和谐,才能逐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林业已经不是传统的木材生产,而是把生态系统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由注重第一产业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向深加工、经营流通、生态旅游、环境友好等二、三产业诸多领域方向发展,使林业发挥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而独特作用。所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是不可或缺的。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新农村全面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项综合性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 407亿元,人口为131 448万人①,经济总量已跃升为世界第四位,人均15 930元,按现汇人均超过了2 000美元。说明我国经济状况已经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的能力。但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在新农村建设的较长过程中,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优先发展能够增产增收、改变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有利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一)发展林业,有利于农民增收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人均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可支配收入,都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地区差别、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农民人均收入成为全面达小康的制约因素。新农村建设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多渠道进行。例如土地流转实行农业专业化、上下游对接发展产业链、工业化生产、城市化进程转移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等,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其中,发展林业和各种林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途径之一。林木生长周期相对农作物时间较长,但是各种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可利用的各种土地空间较多,只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各种宜林荒地都可利用。如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山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片区,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的收入不断增加提高。即是在平原地区,发展林业增加农民收入事例也比比皆是。例如在苏北平原,农民主要种植从意大利引进的速生杨树,3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平原被杨树林所覆盖。据统计,仅泗阳县累计种植意杨达一亿多株,直接经济效益180多亿元。采用河渠、道路、湖滩、片林、林带、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农田套种等多种形式,每年以000万株以上的速度栽种,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全县林木蓄积量达550万m3,年采伐50万m3。②并充分利用林间空隙地,实行多种经营,养鸡鸭、食用菌、家畜等,带动农民增收,仅林地综合开发一项,全县年人均增收630元。苏北平原木材蓄积量增多后,又形成产业链木材加工,并逐步由粗放加工向科技含量多、木材利用率高的深加工迈进,创造了多个精加工品牌,开拓了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5万多人就业。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发展林业是农民实现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
国土安全、农业安全、粮食安全都与林业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只有保证生态安全,才能够有国土安全、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有足够数量和优质的各种农林副产品提供给市场,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目前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人类的各项活动,使得空气、环境、水质、土壤时有污染。如工业交通等污水废气超标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导致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部分地区出现酸雨,这些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与安全。森林、植被的破坏削弱了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入渗过程,减少了土壤的库容,导致了水土流失。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有110个严重缺乏淡水资源。这其中缺少森林或森林被毁是主因,保
护森林土壤的蓄水功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潜能尤为重要。另一现象是片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利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其他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影响了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化肥使用效率低,过量残留氮、磷等造成水域富营养化,加之未经处理的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致使饮用水、地下水及农作物中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染导致质量型缺水,严重影响生态安全。高残留的农药进入农产品,对农产品和食物构成污染,给人类自身生存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该配合城市、工业“减排”,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和残留量,逐步向生态农业和现代生物工程农业转型。特别要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其涵养水源,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充分发挥林网和森林的生物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用生物生态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森林有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维持碳平衡,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又能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及维持土壤自然特性的功能,分解废弃有机物,加速物质循环,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的功能,稀释土壤富氧化成分,保障国土安全。通过森林、林网、林带对风速、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形成小气候效应,使农作物增产增值。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可控制沙漠化、荒漠化进程,发挥固土保肥效能,保障农业安全。
(三)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是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主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生态价值观念没有形成,对林业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些地方植树造林效果较差。林业整体上处于森林资源缺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脆弱状态。部分农村人畜共居,厕所、圈养畜禽等没有进行有序的规划建设和整治,脏、乱、差等环境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适宜的生活小环境,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些地方林业建设、绿化活动没有从适宜的人居环境着想,甚至时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极不协调。发展林业可以调节气候,庞大林冠能改变太阳的辐射和大气流通,是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绿色调节器,对大气候及区域小气候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节作用,缓冲极端气候对区域小气候甚至整个区域的不利影响。树冠可以吸附、粘着一部分粉尘,降低大气中含尘量,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吸收或分解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森林在不同区域能促进或调节物质循环交流,维持生态过程和生态平衡。森林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2]通过发展林业,发挥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形成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小气候小环境。逐步减少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对生活的侵扰,良好的生态环境定能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四)发展林业,有利于国家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等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今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生物质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林业等可再生资源,可以扩大生物质能源,减少对石油的需求量。发展林业特别是速生林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对木材及林副产品的需求,并形成国家对天然林保护的有力支持,使天然林森林生态永续利用,还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利用的资源储备,保持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资料显示,日本有森林面积2 526万hm2,占其国土总面积的66.6%,就是这样一个森林覆盖率如此之高的国家,其木材使用量的55.1%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其森林的年生长
储积量远大于年采伐量,真正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功能良好、为长远发展实行资源储备的国家。这方面的发展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可持续发展是在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3]事实上,针对我国林业宏观上面临的重大问题,自20世纪陆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六大工程”国家战略以来,退耕还林还草等各项工程成效显著,2006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18.2%,我国林业已经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深刻历史性变革中。但是要做到森林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太大。如果各地都能把林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那么我国林业事业将会出现巨大变化,为当代更为子孙造福将会有更大突破和收益。我国各地地理、气候诸多自然条件差异性很大,因而生物多样性也多种多样。为了可持续发展并调控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应该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当地树种,这将有利于国家层面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储备,各种生物质资源的储备和利用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步入更高层次的轨道。
(五)发展林业,有利于特色农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的文化内涵都是以森林生态为基础,与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有联系。发展林业也是一种文明行为和文化现象,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由于自然条件如气候、地理、生境、降雨、土壤等适地适树情况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景象,也由于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形成人们生活环境习俗和生活习惯等不尽相同,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现象,其中生物、林木都充当了重要角色。发展林业就是要促进生态文明,促进文化多样性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但是,少数地方的个别文化现象、生活习惯和习俗,与现代文明不相协调。个别地方或个人为了眼前利益或个人利益,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乱砍滥伐,盲目垦荒围田圈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直接影响到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和多元文化发展。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今日,必须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传承、丰富和拓展农村文化内涵,提高农民各方面的文明素养。
农村发展特色、休闲和旅游农业都离不开发展林业。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各种特色、观光农林业的建设,既可发展农村经济、运用高科技的较高平台,使新一代农民在较高科学知识基础上发展,又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体验特色、休闲农林业并提高对生物知识和生态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的方法与途径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林业重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事业既要配合国家林业重大工程项目,又要不断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各种基本条件和需要的新途径,在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有利于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等方面而展开。坚持数年甚至几十年,再造我国国土的秀美与安全,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计科(1班)王玮
计科(2班)李斌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我们要通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贯彻下去。
生产发展,这里的生产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而且应包括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农村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要稳步发展,做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生态环保几方面的统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逐步扩大。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好,城乡差别缩小。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生活宽裕的农民必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
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们紧紧围绕“乡风文明”这一主题,采取“组合拳”的形式,突出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是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之举,取得良好效果。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体现。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此,我省部分农村从搞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工夫,满足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的最后一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目前,已有学者就农村民主发展的现状、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及如何推进农村的民主进程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发展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体现在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差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相对落后,乡村面貌相对落后。可以说,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三农问题亟待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这种基本国情下建设新农村,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城市支持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以发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
二、必须坚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工作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切实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就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民生活富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实践中,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而不能包办代替,要民主
商议,而不能强迫命令;就是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行使主体权力,履行主体义务的主观能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总之,以人为本,必须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三、必须坚持以农村的全面协调和永续发展为基本要求。
其一,必须坚持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村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唯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才能谈得上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首先必需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要实现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同时还要大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其二,必须坚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还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点是协调好以下几对关系:
首先,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关系。农业发展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更要着力建设农村和教育农民,使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其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大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践中,不管发展经济,还是建设农民新村,或是发展农村文化,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最后,最重要的是要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则应起到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发动、政策扶持、规划制定和投入支持上。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引导社会力量回报农村,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氛围。通过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最终才能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其三,必须坚持农村的永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事关子孙后代的事业。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而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多被粗放利用,甚至造成耕地、林地日益减少,农村还面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为突破口,大力加强节约型农业建设。要让农村地区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村道,最终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农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必须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
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解决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矛盾,破解阻碍农村发展的难题。当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经济建设和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问题;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整体滞后于城市发展,目前农村发展和城乡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城乡差距犹如木桶上的一块短板,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农业经济不发达、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层次低、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等“三农”问题较为突出。单靠农业、农村和农民,我国难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巨历史任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二是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既不断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农民健康安全的需要,提高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真正使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也为农村的永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做到科学规划,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四是统筹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就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从广大农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教育农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切实维护好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在发展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农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维持个人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正当的物质文化利益,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是一种福祉,对农村是一场变革,对农业是一次发展机遇。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