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操作
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操作指南
一、基本问题
(一)信用信息定义。快递行业信用信息是指能够反映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基本情况、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和履行服务承诺等信用状况的各类信息。
(二)信用管理的原则。快递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应当遵循标准统一、分级分类、动态调整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三)管理职责与权限。快递行业信用管理以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以下简称快递企业)、从业人员为对象,建立唯一信用档案,分别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管理。
快递企业的加盟企业、分支机构由所在地邮政管理部门实施信用管理。
(四)企业信用管理责任。快递企业对其从业人员实施的失信行为,应当承担信用管理责任。
品牌快递企业总部对其加盟企业、分支机构的失信行为,应当承担信用管理责任。
二、信用档案
(一)信用档案的建立。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快递企业、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用以记载和保存快递企业、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信用档案应当使用统一的信用代码。信用代码具有唯一性。快递企业以国家有关登记管理部门发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信用代码,从业人员以居民身份证号为信用代码。
方式方法:通过快递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化信用档案,用以记录、存储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
(二)信用信息具体内容
1.快递企业信用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工商登记注册编号、住所(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经工商核准的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身份信息等;
(2)许可管理信息。包括快递企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备案、年度报告、变更以及许可的地域范围、业务范围等情况;
(3)快递服务质量信息。通过满意度调查、消费者申诉、时限测试、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监督、舆情监测等反映的快递服务质量状况;
(4)寄递安全信息。包括快递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安全培训、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行政处罚等情况;
(5)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快递企业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开展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维护快递市场秩序,弘扬行业核心价值观等情况;
(6)获得表彰奖励等其他反映快递企业信用状况的信息。2.快递从业人员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政治面貌、联系方式、职业资格、从业经历、一寸免冠照片等信息;
(2)服务质量。包括寄递合规和服务态度等遵守法律规定和快递服务国家标准的情况;
(3)寄递安全。包括执行收寄验视等安全制度,保障快件、货款和消费者信息安全等情况;
(4)职业道德。在从事快递业务活动过程中,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况;
(5)获得表彰奖励等其他反映快递从业人员信用状况的信息。
三、信用信息的采集
(一)权限划分。省级和省级以下邮政管理部门负责采集辖区快递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
跨省(区、市)经营快递业务企业总部、经营国际快递业务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由所在地省级邮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负责采集。
(二)采集方式
1.快递企业信用信息通过下列方式采集:
(1)快递企业的基本信息从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信息系统采集,与系统对接有异常的,核实后补正录入。
(2)许可管理信息。快递企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备案、年度报告、变更的信息从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信息系统采集,按照许可的地域范围、业务范围经营的情况可以结合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采集,系统对接异常的,经核实后补正录入。
(3)服务质量信息。邮政管理部门通过消费者申诉、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监督、舆情监测等手段获取的服务质量信用信息,直接从相关信息系统采集或者由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其他影响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信用信息,企业应当在每月的1日主动申报。
(4)寄递安全信息。邮政管理部门通过消费者申诉、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监督、舆情监测等手段获取的寄递安全信用信息,直接从相关信息系统采集或者由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其他寄递安全信息,企业应当在每月的1日主动申报。
(5)社会责任信息。快递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应当主动申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邮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对邮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媒体曝光和他人举报获取的快递企业信用信息,由邮政管理部门核实后录入。
2.快递从业人员信用信息通过下列方式采集:
(1)基本信息。由所在快递企业按邮政管理部门要求主动申报,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发生变化的,每月1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变更。
(2)服务质量和寄递安全信息。邮政管理部门通过消费者申诉、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监督、舆情监测等手段获取的服务质量和寄递安全信用信息,直接从相关信息系统采集或者由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其他涉及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和寄递安全的信用信息,企业应当在每月1日主动申报。
(3)职业道德信息。应当由其所在快递企业按邮政管理部门要求主动申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邮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对邮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媒体曝光和他人举报获取的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由邮政管理部门核实后录入。
3.邮政管理部门对其他部门获得的快递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通过共享机制采集。
其他相关信用信息,按照信息来源、产生方式由邮政管理部门确定适当的方式采集。
4.信用信息的变更。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变更或者撤销决定生效之日起10日内自行完成信用记录的变更。
其他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被变更或者撤销的,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变更。
5.信用信息异议。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认为信用信息记录不准确,可以向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部门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复核。异议属实的,应当自核实之日起10日内完成变更。
信用信息记录经当场复核有误且可当场完成变更的,应予当场变更。
四、信用评定与利用
(一)机构与职责。自治区级及以下邮政管理部门组织成立本辖区的快递行业信用评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快递信用评定和利用工作。
快递行业信用评定委员会由邮政管理部门、快递协会、快递企业和相关专家代表等组成。
快递行业信用评定委员会负责编制年度快递信用评定方案,确定评价指标并赋予相应分值。快递信用评定方案发布前,应当征求快递企业等相关主体的意见。
(二)信用评定分制和等级划分。快递行业信用评定采用百分制。各级快递行业信用评定委员会根据年度快递信用评定方案对快递企业、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考核打分,根据得分将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划分为一、二、三、四、五星级和失信企业(个人),得出评定结果。
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用等级分为一、二、三、四、五星级。评定得分90分以上为五星级;评定得分80分以上90分以下为四星级;评定得分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三星级;评定得分50分以上60分以下为二星级;评定得分为40分以上50分以下为一星级。40分以下的为失信企业(个人)。以上不含本数,以下含本数。
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等级起评分为80分,以减分为主、加分为辅。
(三)失信确定
1.失信企业确定。除了评定得分40分以下以外,快递企业出现下列情况的,本评定周期信用评定得分为零分,直接列为失信企业:
(1)因管理不善,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单次致使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因企业自身原因单次造成快件丢失、损毁5000件以上的;
(2)伪造、涂改、冒用、租借、倒卖和非法转让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
(3)消费者有效申诉率连续4个月排名前三的;
(4)因服务质量或者安全等问题被国家级媒体曝光3次以上,省、市(地)范围内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被省级、地市级媒体曝光3次以上的;
(5)因快递业务经营活动中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被处罚的;(6)其他经省级以上快递行业信用评定委员会确定为严重失信行为的。
2.失信从业人员确定。除了评定得分40分以下以外,从业人
员出现下列情况的,本评定周期信用评定得分为零分,直接列为失信个人:
(1)因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被判处刑事处罚的;
(2)盗窃用户快件、侵吞代收货款、侵占公司财物涉案金额累计达一万元以上的;
(3)贩卖、非法提供或者泄露用户个人信息或者使用寄递服务信息累计100条以上的;
(4)被用户有效申诉10次以上并被确认有责的;
(5)因快递业务经营活动中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被处理的;(6)违法收寄禁寄物品3次以上,或者因违法收寄禁寄物品造成重大损失1次以上的;
(7)伪造资格证书或者证明,虚构个人学历等信息的;(8)其他经省级以上快递行业信用评定委员会确定为严重失信行为的。
五、其他方面
(一)对失信行为较为严重企业,邮政管理部门可以约谈告诫其法定代表人,提高其守法诚信意识。
(二)各盟市邮政管理局应当引导全行业开展诚信文化建设,营造讲诚信、守信用的行业氛围。
第二篇:副市长关于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电视讲话
副市长关于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电视讲话
各位观众,大家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市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的十大内容之一,正在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建设。
今年,我们将以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酱油和食醋9大类产品为重点品种;以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等为重点环节;以农村和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地区,标本兼治,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监管。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对食品安全负有主体责任,必须依法诚信经营。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杭州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和有关操作规程,依法从事食品生产、采集、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陈列、供应、销售等活动。各企业要以学法、知法、守法为经营之本,以诚实守法、优质经营为重点,努力争创文明企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卫生、安全、无公害食品。
食品安全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全市人民要立即行动起来,依法维权、自我保护、积极参与监管,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一个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的良好环境。
谢谢大家!
第三篇: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文章标题: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2005—2007年食品放心工程实施规划》(长政办发〔2005〕64号),规范我县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县实
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加强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的建设,逐步建立起我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工作目的和原则
(一)工作目的
通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县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行业指导,加大舆论宣传,突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三、工作组织及试点行业
全县范围的试点工作,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食安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根据全县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产业特点,选择肉类、粮油、水产品和饮用水行业作为试点行业,每个试点行业确定若干家质量基础比较好、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比较大的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四、主要内容
(一)加强信用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要贯穿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的始终,要突出主题、注重实效,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信用典型案件和食品放心工程等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试点单位的信用意识。(二)制定信用制度规范
1、制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由牵头部门组织制定各试点行业各类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原则、征集方式、征集渠道、征集内容、征集标准以及具体征集要求等。
2、制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由牵头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并邀请消费者共同参与,确定试点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效力等。
3、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对试点单位和行业的食品安全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经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县食安委)审定后,由县食安办会同有关部门发布。
4、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由县食安办组织有关监管部门,研究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
(三)建立管理服务系统
由县食安办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负责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明确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三个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探索和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服务系统,明确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食品安全信用服务的内容和程序等。五、具体步骤
试点工作从2006年6月起至2007年6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6年6月~2006年8月)1、成立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县长担任,成员为各职能部门分管领导。
2、各试点行业成立相应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小组,组长由牵头部门分管领导担任,成员为各相关部门职能科室负责人和行业协会负责人。肉类、粮油行业试点工作由县贸粮局牵头,县工商、卫生、质监、农业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参加;水产品行业试点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县工商、卫生、质监、环保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参加;桶装饮用水行业试点工作由县质监局牵头,县工商、卫生等部门和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参加;集中式供水行业试点工作由县建设局牵头,县质监、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和自来水行业协会参加。
3、各试点工作小组针对试点行业的特点,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试点单位,制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4、召开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举行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签订承诺书仪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5月)1、宣传发动。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诚
信宣传;对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方面的培训,倡导诚实守信。
2、整顿规范。各工作小组按各自的工作实施方案组织落实。
(1)试点单位名单在新闻媒体公示,试点单位向社会做出承诺和责任保证。(2)各工作小组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生产、经营和消费档案示范文本,并在试点单位推行。(3)各职能部门加强对试点行业的监管。
(4)县食安办对试点行业产品进行督查性检验检测,对试点行业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5)制定并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披露和信用体系建设评价制度,适时公布信用体系建设有关评价等信息。(6)实施信用等级制度,将生产、经营和消费单位或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授信。(7)县食安办组织相关部门,对试点单位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督查。(8)适时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6月)1、各试点工作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
2、县食安委组织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3、召开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行业和范围。
4、向县政府和湖州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我县试点工作情况。
《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第四篇:信用体系建设
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是关于社会信用信息传输、使用、维护的制度体系。社会信用一般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类。政府信用主要是指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对自身行使权力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落实状况;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则主要是指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遵守诺言、信守合约、履行义务的诚信状态。
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许多的问题。2002年7月下旬《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浮出;“十六大”第一次把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写入了党的文件。全国各地建设诚信省市乡村的声浪高涨;国内征信机构正象“久旱逢甘霖”般地迎接征信业“春天”的到来;外资征信机构也加紧了在华设立机构的步伐。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潮正在中国大地上涌动。然而,我国欲建设的信用体系也正在孕育着新的问题。在此也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共同探讨。
《征信管理条例》是一部征信业的基本法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应将征信定义清楚,才能具有可操作性。《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征信的定义为:对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调查、加工、使用等商业性活动。从广义的征信业务的范围来说,征信至少应包括:企业和个人信用调查、资信评级、信用管理和咨询、信用担保、保理、商账催收等业务;从事这些征信业务,必需通过信用信息的采集、调查、加工和使用等手段;最终出售征信产品和服务,获得收益。广义的征信定义应为:征信机构在依法(规)从事企业和个人信用调查、资信评级、信用管理和咨询、信用担保、保理、商账催收等征信业务时,通过对征信对象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调查、加工、分析、使用等手段,为特定的用户提供商业性服务的活动。
信用体系的建立,仅靠《征信管理条例》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立法的保障。目前,国家的一些现行法律与建立信用体系和WTO规则不一致的应修改。同时,国家在立法时,也应把市场的培育结合起来才具有可操作性。如: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信用信息须被纳入基本信用信息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经济活动须经征信机构的征信和评级;哪些经济活动必须出具征信或评级报告后才能实施;征信机构在从事征信活动时应遵守哪些规范;等等。这样,征信平台才可能建立,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征信市场需求,信用体系的建立才有基础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信用体系在防范信用风险和惩戒不诚信者的机制作用。
1、关于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问题。信用信息数据库,是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征信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信用信息数据库包括基本信用信息库和特定信用信息库。
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如央行、工商、税务、海关、商检、质检、司法、公共服务等掌握着大量的基本信用信息,这些基本信用信息是国家行使管理职能而产生的。国家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中,可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将这些国家机关的基本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政府基本信用信息平台即公共(政府)信用信息数据库,供符合准入条件的机构廉价使用。这是最经济、公平、公正的办法。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建立“诚信省、市、乡、村”热。由各地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在建立“诚信省、市、乡、村”中花巨资建立“信用数据中心” 的做法,难免带来重复建设、资源“私有化”、垄断和分隔。因各地的“信用数据中心” 数据有限、功能不一,日后难以并轨形成全国统一的政府基本信用信息库的问题也不可小视。这种由各地政府牵头搞的模式,只能短期、局部有效。从长期、全局看,无疑是政府资财的浪费;征信机构需花巨资购买和整合后才能使用;征信的社会成本高企。
由各征信机构向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或各地的“信用数据中心”购买,自己建立基本信用信息库。这种模式则意味着国家对用国家的力量建立信用体系的放弃。基本信用信
息的集中若不是靠国家的立法和财力而完全靠征信机构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目前,没有哪个国家采用这种模式。这也是造成目前国内征信机构发展慢、水平不高的最重要原因。特定信用信息库如何建立?特定信用信息库具有差异性特征,是各征信机构根据各自征信业务的需要而建立的专门化数据库。它是扩展了的信息资料,如国际市场信息。基本信用信息库和特定信用信息库两者的数据库资料范围不同;数据库资料搜集的方式也不同。特定信用信息库的建立只能由各征信机构根据各自征信业务的需要来建立。
2、关于资信评级机构集约化的问题。资信评级是一种以智力资本型为主导的经济活动。目前,我国的评信机构几经治理整顿、脱钩后仍有不下30家,货币(注册)资本普遍不多,业务不足且各自为营,人才资源分散,使原本整体素质就不高的状况十几年来无大改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和《证券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修改稿》中拟将征信(评信)机构的注册资本提高到几千万至一个亿。可见,管理层有意要将小而分散的评信机构进行重新整合,以达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这是件有远见的做法!
但对于苦苦经营了十几年而无大多积累的“老”机构来说,如此高的注册资本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现有“老”机构加在一起的货币资本也不过一亿左右。诚然,货币资本大,可以体现经济实力,可建立自己的大型数据库采集更多的重要信息。但毕竟智力资本、人才资源才是评级机构更重要的内部资源。
因此,适当的抬高注册资本门槛以达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是必要的。但国家在设定注册资本门槛时应考虑内资控股与外资控股有别;老机构业内增资(老机构业内增资可规定年限分步达标)与新机构业外增资有别;“全能型”机构与“分业型”机构有别。
3、关于“违约率”的问题。资信评级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风险管理的工具。而“违约率”是检验资信评级质量的工具,它可以检验不同的评级机构对同一评级对象在相同等级时质量上的优劣差异。“违约率”是资信等级可操作性的灵魂。评级机构避开严谨科学的违约率统计而片面追求评级指标体系的建设和评级方法的完善,将无法达到评级产品的质的飞跃。因此,评级机构应建立违约率模型。
很显然,由于我国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目前的评信机构虽经多则十几年、少则几年的惨淡经营,但绝大多数都未建立评级对象的违约数据库,只是侧重于对评级对象未来风险的主观预测。尽管厦门金融咨询评信公司引入了违约率概念(全国唯一),连续六年进行了违约率计算,也仅仅是停留在“金融债务违约率”(包括贷款、信用证、票据贴现)的水平上。可见,要真正使用“违约率”来检验资信评级的质量,有赖于评级机构的努力和数据库的积累。目前的条件尚不具备。在实施“违约率”作为检验资信评级质量的工具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4、关于征信立法和市场需求培育的问题。信用体系的建立,仅靠《征信管理条例》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立法的保障。目前,国家的一些现行法律与建立信用体系和WTO规则不一致的应修改。同时,国家在立法时,也应把市场的培育结合起来才具有可操作性。如: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信用信息须被纳入基本信用信息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经济活动须经征信机构的征信和评级;哪些经济活动必须出具征信或评级报告后才能实施;征信机构在从事征信活动时应遵守哪些规范;等等。这样,征信平台才可能建立,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征信市场需求,信用体系的建立才有基础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信用体系在防范信用风险和惩戒不诚信者的机制作用。
回顾我国评信业艰辛的发展历程,八十年代中至九三年治理整顿前,曾经也是银行对企业进行热火朝天评级(信)的时期,结果出现了如上的消极影响。治理整顿后至当前,我国较规范的评信业才刚刚步入起步阶段,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按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已探索出了一条对授信企业由社会专业评信机构与商业银行“联合评信”的路子。十五年来,既有沉重的教训,也有近五年来可贵的经验。为了不重蹈过去的覆辙以利于评信
业的健康发展,在商业银行也从事企业信用评级业务后,一定要兴利除弊针对以上的问题作出具体的安排。因此,对授信企业评级,要有“合”有“分”、“两条腿走路”,应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相结合:在有评信中介机构的地方,对在两家以上的银行授信的企业和虽只在一家银行授信但授信金额超过一定数额的大户,实行商业银行和评信中介机构“联合评信”的办法;对只在一家银行授信和授信金额未超过一定数额的企业,则由授信银行单独评信,“内部掌握”。在目前暂没有评信中介机构的地方,只要市场需求培育起来了,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大机构自然会设立分支机构或按市场规律与商业银行合作运作。
一个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应该包括哪些东西呢?美国是世界公认的信用制度最完善的国家,其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较强。美国信用交易十分普遍,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而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信用成了在宏观上左右美国经济景气的重要因素,美国短期消费信贷5年以内余额从1946年的98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13010.44亿美元,当年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达到47378.23亿美元。第二,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达。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这些中介机构都是完全的市场化运营,能保持相当高的独立性,能够为各种信息需求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产品,从而满足美国社会了解社会成员信用状况的需求。独立的信用中介机构是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柱。
第二,信用法律制度相对完善。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原有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1970年《公平信用报告法》是美国信用立法的代表,该法专门对个人征信机构的设立、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用信息报告的使用,消费者个人的权利,征信机构的违法责任等方面作了清楚的规定。
第三,信用行业管理到位。在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下,美国政府对信用行业的干预并不多,主要是监督市场主体,尤其是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者的守法状况。联邦贸易委员会是对信用管理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司法部、财政部货币监理局和联邦储备系统等在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美国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一些民间机构,在信用行业的自律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见,社会信用体系是与所有社会成员(包括个人、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信用活动有关的制度性社会工程,包括所有个人和组织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征信服务运作机制、信用法律制度、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以及有关信用管理的职业教育和道德建设。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全可以借鉴信用制度完善的国家的经验,从信用文化宣传、信用中介机构培育、信用法制完善、信用行业监管等方面入手,尽快为社会构建一个有效的信用服务机制。
第五篇:县粮食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总结
打造诚信企业创建民营品牌
――霍邱县粮食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发展侧记霍邱县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今年三月份,霍邱县被六安市政府确定为粮食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县之后,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对全县100多家大米加工企业和5个规模化粮食生产基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确定了永
香米业等6家大米加工企业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从组织领导到建章立制,从整治外部环境到规范内部管理,深入开展试点工作。日前,第二批试点企业初步审查也基本结束,20家企业将进入第二批试点企业行列。
笔者有幸走访了这些企业,领略了各位民营企业家的风采,了解到这些企业走向成功的基本经验。
艰苦创业求生存
霍邱县荣芳米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2年,建厂初期是家庭经营、小作坊生产。总经理李荣正说:“我是农村人,小时候家里人口多,很是贫困,在做生意的初期没有经验,吃过不少的亏”。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该厂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发展模式。企业现有员工50多人,厂房25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年产量4万吨,产值3000多万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拥有优质商品粮基地7200多亩,种植的“太湖糯”稻谷在加工之后,远销河南、福建、浙江等地。
纵观霍邱县粮食加工企业,大多数是从家庭小作坊逐步到规模化经营,有的企业甚至经历过濒临破产的危机。
霍邱洪鑫福联粮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米加工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总经理陈传勇身残志坚,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家刚开始只有2个人、1台碾米机的小加工厂,建设成今天拥有百万资产、数十名员工、产值上千万元的中型大米加工企业。谈到过去,陈传勇感慨万千:“我们残疾人做事,比健康的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也正是他身上的那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带领并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也促进了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
诚信经营谋发展
霍邱县粮食加工企业在发展中逐渐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不断改进经营和管理模式,注重提升企业信誉,提高产品质量。信用中国打造中国信用监督平台。县政府提出建立粮食安全信用体系之后,通过广泛宣传和政策引导,各企业更是坚定了“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思路,部分企业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乐民米业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种植500亩“长粒香”水稻,注册了自己的“志明”牌商标。不少企业借助地域知名度,注册产品商标,如龙潭镇精米加工厂的“龙湖”牌,霍邱稼禾米业公司的“乌龙香”牌、白莲米厂的“白莲香”牌等,逐渐被市场和消费者所认可。有不少企业还在沿海地区设立销售网点,年外销大米40多万吨,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
政府帮促搭平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安徽乐民米业公司总经理涂志乐说。霍邱县岔路镇政府为解决乐民米业公司扩大再生产所需场地和出路问题,在财政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0多万元资金,将临近厂区的镇水利站整体迁移出去,使该企业顺利完成了扩建。
荣芳米业公司一直想从韩国进口了一套大米色选设备,该套设备对于提高大米纯度和精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资金原因迟迟没有购买。今年,国家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对进口该批设备的民营企业免除27的进口关税,安徽省政府对本省粮食加工企业前十位用户给予贷款上的支持。荣芳米业因此受益,今年10月,不仅增添了先进的设备,而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
霍邱县农业发展银行热情服务大米加工企业,多次给予诚信经营的企业政策倾斜,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县质监、工商、税务等部门也以大局为重,落实优惠政策,规范税费征收,努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发展壮大谱新篇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霍邱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多方争取,为企业要政策、出点子、想路子。各试点企业也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细心谋划。部分企业开始实施改制,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石店精米厂已注册为万年红米业有限公司,另有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报之中。信用中国中国信用门户。
长集吉祥米厂易明祥厂长说:“试点工作的开展让我们的视野更宽阔,这些企业内部规范的落实,正是企业未来发展所急需的”。该厂在被确定为第一批试点企业之后,立即投资10多万元,重新装修了厂房,更新了部分落后的设备。安徽乐民米业公司不但拿出结余的资金用于企业设备更新,还开始涉足其他领域,走集团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近期,该公司与日本合资的项目即将投入生产,届时,霍邱县的民营企业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