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语文,六十一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
9.穷 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地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地新词.抄写描写环境地句子.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地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地穷困和悲惨.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地想象,学习心理活动地描写方法.4.练习续写课文.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地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地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地想象,学习心理活动地描写方法.三.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地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为了解开同学们地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地作者和当时地时代背景.3.学生交流搜集地资料.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地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地《穷人》,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地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地两个孩子地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4.理清课文地叙述顺序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地贫穷)
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地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地穷?
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课件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地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西蒙地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地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地手像要抓住什么似地,从___________垂下来.母亲地临死地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地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地小脚.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抄写生字词 / 12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师:《穷人》一文地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地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地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地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地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二).理解:“穷”人(精神上地富有)
2.课文只写了穷人地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3.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地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地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
4.你是从作者地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地?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5.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地句子,用──勾出来.(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地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
1.交流描写环境地句子:
课件出示: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读了描写环境地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地?那就通过读把你地感受表达出来.(2)对西蒙家场景地描写.(西蒙地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地爱,但她尽到了母亲地职责.)
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2.描写心理活动地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地时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地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地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地心理活动.虽然桑娜地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地决心没有动摇.)
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地好品质.读了描写心理活动地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地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地复杂心理.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地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3)“她地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不仅桑娜有高尚地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地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地对话.(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地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地善良,乐于助人地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地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地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3)同桌分角色读./ 12 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地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地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地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地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地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地!”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地孩子,准备过更艰苦地日子,准备付出更多地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地高尚地心.)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地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地话,然而穷人地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地文学家地文学功底.(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地两个孤儿,以后地日子将是何等地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地心中都充满了无限地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地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2.学生续写.3.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四.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地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地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板书: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地描写)教学后记:
本课地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抓住人物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体会人物特点地方法,学习中一定要抓住人物地心理与语言.神态加以理解,以读引悟,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学目标: / 1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地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地感激之情.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地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地深深地感激之情.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地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事例.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地谎言地故事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2.生活是复杂地,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地.今天我们要学习地课文就是一场特殊地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骗?
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地动机是什么?
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地心灵?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地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地?)
B.他盯着姑娘茫然地眼睛,以哥哥地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地眼睛说明什么?)
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地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地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地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地所有地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地马草地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地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地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地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 12 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地感情.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地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地善良和美好?
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地美好品质呢?
四.总结
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地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地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地事迹吗?
五.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地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地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地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地马草地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板书:
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热心.善良爱读书.诚实.有志气
教学后记:
那匹马是课文地主线,围绕那匹马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特别注意到一个隐藏地人物——残疾青年地妹妹,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侧面描写地方法.11.唯一地听众
一.教学目标: / 12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地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3.体会老教授对“我”地鼓励.给“我”带来地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地美好.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地作用.二.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地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地人生哲理地深层领悟.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地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地心灵多些善意.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地“唯一地听众”指地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地听众?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2.汇报交流.(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地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地原因.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地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地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课件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地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地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
(1)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地心理活动地语句.读一读,体会我地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地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地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地心理产生这么大地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地语言地词句,读一读.“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地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地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地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地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地心理障碍.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地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读一读,谈谈自己地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地勇气)
(2)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地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地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地鼓励下,“我”地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地称赞和/ 12 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3)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地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地?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地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地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为什么说老人地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地语言是有声地鼓励,那么她平静地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地忠实听众地举行,就是无声地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地观众演奏.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地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地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交流所写地内容,简单评议.教学后记: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体会文章地语言美及其内涵.诵读是学习语文地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在诵读中体会作品地美感.首先,我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其次,要求学生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第三是仔细品位,争取做到声情并茂,在理解课文内容地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升华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恰当地诵读指导,提高学生地诵读能力.12* 用心灵去倾听
一.教学目标: / 1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地交往过程,感受真情.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地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感受真情地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地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地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地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地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地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地真情故事.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地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地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地句子可以划下来.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地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地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地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地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地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地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地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地苏珊当成了我地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地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3)学生交流谈感受.(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地,面对我地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地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地爱心.(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地人.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地交往地?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地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地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地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地收获.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地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地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地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5.交流练笔.(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听地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地关怀,期待你地笑容!“人”字地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地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地面孔就是爱地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地心灵深处扎根!
教学后记:
让学生找出含义深刻地句子与大家交流.这是在要求学生交流他们预习时地所得与所疑,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课文.找到两个人交流地内容,从中感受苏珊地那种美好心灵,找到作者心中那种怀念之情所在,学生有一定地困难,要多加引导.口语交际·习作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地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地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地刻画./ 12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
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地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地事例,准备5分钟.3.小组辩论
(1)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全班辩论.(2)辩手根据同伴地提示,对自己地发言进行补充修改.4.班级辩论
(1)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2)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二).辩论
师生点评辩论情况.(三).课堂小结
肯定双方说得对地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地认识.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明确要求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地事.出示习作要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地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地?
3.习作时注意人物地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二.要表达真情实感
举例启发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地内容,作为示例.引导学生体会.交流.(2)教师总结.点拨.三.搜索题材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忆地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地故事.启发学生从时间(懂事地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角度去搜索题材.四.布置习作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地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地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地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 / 12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地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二.佳作共赏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地同学请举手,或者自荐.1.请写得好地同学朗读自己地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笔记.学生自评.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地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地?学生评点,教师总结.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地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2.动手修改
3.学生根据受到地启发,分头修改自己地习作.回顾·拓展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地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地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地描写.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地名言警句.二.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地名言警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地作用.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地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地热爱)
B.“她地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地品质)
C.“林子里静极了.沙沙地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地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地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地句子,交流各自地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地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地.4.课后积累相关地句子.(二).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地名言警句.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地意思.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12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地人,一定很少讲信用.“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地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地基本准则.“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地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地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5.学生自由吟诵.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地名言警句.(三).课外书屋
1.自由读.2.交流最感兴趣地地方.3.交流课外阅读地其他歌颂人地美好心灵地作品.4.拓展阅读:
绿山墙地安妮(片段)略/ 12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第三单元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第三单元
课文内容: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积累与运用。教学目标:
一、了解科技新成就,揭示宇宙奥秘,增长见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探索与创造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三、练习通过查阅工具书和收集资料去解决问题。
四、养成和同学合作的习惯,有资料互相交流,有问题共同探究。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11课时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教学目标:
一、学会生字,读写词语;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飞速发展的趋势。教学重点: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一们学生介绍自己对多媒体的认识。
二、认真读课文,把握基本内容。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圈点点。
2、讨论文章内容,你明白了什么内容?
3、将各自然段的内容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4、请同学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主体发挥,选读课文。
1、哪几段是写计算机的?哪几段是写多媒体的?哪几段是写多媒体和计算机的?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内容?
3、讨论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文章是怎样评价电子计算机的?将重点词说出来。
2)还介绍了什么?为什么把电子计算机称作电脑?
3)谈有何感想。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和功能展开讨论。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谁能说说电子计算机的作用。
二、讨论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学习这一段的同学齐读这一段。
2、学生自由谈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3、媒人与多媒体有什么关系?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
4、请学生谈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媒体?
5、“十八般武艺”是指什么?什么叫多媒体设备?
三、讨论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思考: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与第三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2、现在的多媒体电脑有什么功能?请学生举例说明。
3、解释“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内在含义。
四、讨论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计算机会“神”到什么情况?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描绘一下计算机的未来。
五、假如妈妈要给你买电脑,你能向妈妈介绍多媒体电脑的特点吗?
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天之骄子 重要角色(电脑)↘
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
文字、语言、声像、图片(多媒体)↗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使学生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四、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专业用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有一个地球》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知识。(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范读课文。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了解文章。
三、检查预习。
四、理清文章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地球的?
2.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
3.订正。
五、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段。
1、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学生读后用笔画一画有关词语,然后讨论出地球的特点。
2、出示投影片,学生讨论地球的美丽。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词语。如:“纹痕相互交错”。
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3、出示地球仪,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半径”、“地球表面积”、“陆地”等。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说明地球小,人们活动范围更小。
4、指名读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师小结引出下文。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边听边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画出来。什么是有限的? 文中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种,请看投影片,填空。
2、通过读书和填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两个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其结果如何?
3、什么是“节制”和“不加节制”呢?
出示小黑板,解决思考练习的第2题。
指名读句子,注意黑体字的部分,再举个具体例子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4、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一说。
三、讲读第三段。
1、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地球在宇宙中这样渺小,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说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样的说法能行吗?为什么?
2、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板书:(不能移民)
3、教师引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讲读第四段。
1、实际上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如果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就别无去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段。
2、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第1、2句和第3、4句是什么关系?能试着说一说吗?
五、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六、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自己学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要畅所欲言,为练笔服务。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3题。
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八、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而又渺小
无节制 消失
滥用灾难
精心保护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
一、认识四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什么。
四、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了解银河系、太阳系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自学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讨论学习。
1、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讨论: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学生阅读理解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3、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有无生命的情况及结论。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对火星进行探索的?
2)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人们的猜测是怎样被推翻的?
4、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1)从课文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2)我们该怎样知道答案?
四、课外实践活动。
“宇宙的奥秘”资料展。
板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
提出问题 生命条件 探索火星 解决奥秘
积累与运用
(三)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句。
二、阅读练习。
三、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歌,背诵。
1、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望洞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洞庭美景及相关的神话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洞庭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介绍教师节的来历,教师职业的伟大。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图意。
1、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3、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
第三篇:人教语文四下第三单元练习题
第三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òu
ɡuī
shā
tān
zhēn
chá
qì
chuǎn
xū
xū
cháo
xiào
zhuó
shí
qǐ
tú
ruò
wú
qí
shì
chǔn
shì
fǎn
huí
zǔ
lán
jiàn
sǐ
bú
jiù
hǎi
ōu
mào
zi
bì
kāi
yú
ɡuàn
ér
chū
biān
fú
bǔ
zhuō
fēi
é
zhēnɡ
xiān
kǒnɡ
hòu
mǐn
ruì
línɡ
dānɡ
cānɡ
yínɡ
yú
bù
kě
jí
jiē
kāi
xiǎnɡ
chè
yún
xiāo
hénɡ
qī
shù
bā
zhànɡ
ài
wù
yínɡ
ɡuānɡ
pínɡ
qīnɡ
ér
yì
jǔ
二、多音字组词。
吁yù()
折zhē()
扫sǎo
()
xū
()
zhé
()
sào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幼()
逐()
愚()
壁()
揭()
幻()
啄()
遇()
避()
喝()
四、填上适当的词。
第三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òu
ɡuī
shā
tān
zhēn
chá
qì
chuǎn
xū
xū
cháo
xiào
zhuó
shí
qǐ
tú
ruò
wú
qí
shì
chǔn
shì
fǎn
huí
zǔ
lán
jiàn
sǐ
bú
jiù
hǎi
ōu
mào
zi
bì
kāi
yú
ɡuàn
ér
chū
biān
fú
bǔ
zhuō
fēi
é
zhēnɡ
xiān
kǒnɡ
hòu
mǐn
ruì
línɡ
dānɡ
cānɡ
yínɡ
yú
bù
kě
jí
jiē
kāi
xiǎnɡ
chè
yún
xiāo
hénɡ
qī
shù
bā
zhànɡ
ài
wù
yínɡ
ɡuānɡ
pínɡ
qīnɡ
ér
yì
jǔ
二、多音字组词。
吁yù()
折zhē()
扫sǎo
()
xū
()
zhé
()
sào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幼()
逐()
愚()
壁()
揭()
幻()
啄()
遇()
避()
喝()
四、填上适当的词。
一()杂草
一()扫帚
一()电线
一()向导()的苦难
()地看着
()的保护层
()的夜晚
多()多()
机()人()
()出又()
()想()开
不()不()
()枝()叶
()心所()
()()不迭
无()无()
五、填空。
1、清明前后。
2、朝霞不出门。
3、天上,晒谷。
4、鸡迟宿。
5、蚂蚁搬家。
6、春雾风,。
7、《自然之道》一文中,“自然之道”的意思是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8、《蝙蝠与雷达》一课中,我们知道到了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9、从《“打扫”森林》一文中,我懂得了。
从《人类的老师》一文中,我懂得了。
10、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
”。
一()杂草
一()扫帚
一()电线
一()向导()的苦难
()地看着
()的保护层
()的夜晚
多()多()
机()人()
()出又()
()想()开
不()不()
()枝()叶
()心所()
()()不迭
无()无()
五、填空。
1、清明前后。
2、朝霞不出门。
3、天上,晒谷。
4、鸡迟宿。
5、蚂蚁搬家。
6、春雾风,。
7、《自然之道》一文中,“自然之道”的意思是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8、《蝙蝠与雷达》一课中,我们知道到了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9、从《“打扫”森林》一文中,我懂得了。
从《人类的老师》一文中,我懂得了。
10、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
”。
第四篇:人教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目标
启蒙时期的儿童,天真纯净得如一泓清泉。他们欢快流动的过程,就是体验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是真情的种子发芽的过程,是关爱的花蕾含苞的过程。这时候,哪怕有一丁点的风雨,都可能让这泓清泉泛起涟漪。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启蒙时期,便学习用真情获得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这是本组教材的立意所在。
“识字6”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表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日记两则》则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情感熏陶: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古诗《回乡偶书》、《赠汪伦》展现的是令人神往的故土情深和荡气回肠的纯真友谊。
这一组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培养美好情操的依托。在本组导语“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教学时,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见闻,指导学生提高认识,鼓励学生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本组教材以“真情关爱”为专题,可以先不点出专题,让学生通读教材,去体察并发现这一专题。在本组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广泛搜集材料,再通过说见闻、讲故事、唱歌、绘画、情境表演等,进行交流,使本组教学的专题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恨、漠”等52个生字,会写“丑、永”等3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本单元的课文,背诵《假如》、《古诗两首》。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识字6
教学目标
1、认识“恨、漠”等9个生字。会写“丑、永”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课文重点 识字、写字
课文难点 暖的写法,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难点:学习生字。
课前准备:爱的奉献歌曲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由反义词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反义词了,那谁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反义词呢?(生交流)今天,咱们学习的内容就与反义词有关。(导入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音,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小组的伙伴听。(2)朗读展示:学生愿意读哪节就读哪节。引导学生正音把课文读流畅(3)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和反义词的特点。2.再读入情。
(1)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讲讲身边的助人为乐的人和事。(3)朗读品味课题前面的那段话。
三、指导认字
1.出示词语:真诚、冷漠、虚假、索取奉献、永远、雪中送炭、助人为乐。学生自读正音,注意带点的字。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生字。
3.交流识字的经验,发现识字的方法。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诵读课文,指导写字。
教学重点: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教学难点:暖的写法。
课前准备 :卡片,田字格。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2.开火车读词语。
3.抽认词语中未出现的生字:恨、贫、富、饥。4.用要求会认字组词。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同桌对读,可以自由选择伙伴,读给伙伴听,也可以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思想和韵律。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
永:该字可用来反复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运笔的方法。丑:注意第三笔是横。
饥、饱:左窄右宽,注意“饣”的写法。暖:右边不要写成爱。
贫:上面是分不是今,下面是贝不是见。
富:宝盖儿要写得宽一些,盖住下面的部件,口要写得扁一点。2.学生先书空,然后再描红,临写。3.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引导评议、提高。四.拓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窗前的气球
教学目标:
1、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教学重点:
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懂得珍惜友情。教学难点:
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懂得珍惜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写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写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小黑板,气球几个。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出示课题。气球除了可以用来玩以外,还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多角度说。2.学生齐读课题质疑。如:气球为什么跑到窗前了?窗前的气球是什么样的?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同桌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读准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2.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1)检查认读情况。凭借卡片,抽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字词。(2)巩固认读字词。
用找朋友的方法在,认读生字“科、始、猜、拴。” 用扩词的方法认读“亚、呆、逗”。通过认读词语,巩固生字的认读。(3)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鼓励学生自我选择识记的对象、方法,识记部分生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全班交流,及时评价。如,“呆”可用猜謎法识字:加个人就有保证了。3.初步朗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注意先把长句子读通顺,把不好读的句子读顺畅。(2)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3)范读全文,思考:课文讲得气球是一只什么样的气球?(4)全班齐读。三. 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并口头扩词 2.重点指导,练习书写。老师范写“周、床、病”。
学生自己观察其余的五个字,书空,试写、描红练写。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字词,朗读感悟。教学重点: 巩固字词,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 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懂得珍惜友情。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检查、复习要求会写的八个字的认读情况。2.听写词语,同位检查。
二、朗读感悟
1.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重读“病,住进、传染病、谁、不能”等词语,体现出科利亚的特殊处境。
2.朗读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抓住“静静地、呆呆地、什么也看不见”和一个问句,读出“真没意思”的感情。出示挂图,想像科利亚看到气球后的心情。抓住“摇摇摆摆、一上一下、可爱的、叽叽喳喳”等词语和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同学之间的友情之深。
3.朗读第五自然段,结合上下文理解本段的意思。4.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有困难的同学或他人?
三、完成课后练习
先读“读读写写”中的两个句子,再用“可爱的”“高兴”两个词口头说句子。要鼓励学生说不同内容的句子老师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最后练习写句子。
四、实践活动
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学反思:今天,我上完《窗前的气球》一课后,感觉比较塌实。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了科利亚没意思、孤独、伤心最后高兴地笑了这一情感变化为线索,着重让学生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这节课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一、以读为主
语文课上就该书声朗朗。同桌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气球带给科利亚的快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学生体会到位,读得很好。在课堂上我注意把学生朗读和教师范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一次次得朗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二、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
如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由于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很难过,有的说不去上学呆在家里很无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假如
课文目标
1、学习“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课文重点、难点
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
2、学习“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老师简单讲讲《神笔马良》的故事。揭示课题。二.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笔勾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2.认读生字。
(1)先读词语,再认读生字。
(2)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巩固认读:先扩词认读,再玩游戏“找朋友”巩固认读。3.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1)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4.初读课文(1)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2)范读,让学生形成初步印象。(3)学生模仿范读,自由试读。(4)同桌互读、互评。(5)全班齐读。(6)读后说说体会。三. 指导写字
1.指名认读要写的8个字,并口头组词。2.指导观察,总结规律。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字词。朗读感悟。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巩固字词
1.检查复习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2.听写词语,评议,反馈。二. 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要求读通顺。(1)指名试读,进行评价。
(2)听老师范读,注意语气、语调。(3)学生模仿读。
(4)师生一起边读边讨论,怎样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学生再次练读。(5)说说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1)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试读,自悟。(2)朗读指导 三. 积累运用 1.感悟句子。
朗读课后“读读说说”里的句子,并作拓展说句练习。2.举行朗读比赛。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四. 拓展活动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朗读课文第二、三小节,为其中的一节诗配上一幅画
发挥想像,依照课文写一节诗。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创设情境。如:学习第一小节时我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了让学生扮演小树,让学生去体验小树很冷,并直接与“小树”对话,“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你在叹息什么?”进一步让学生走进文本,在这一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感悟当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小树又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时,学生的朗读就水道渠成了。学生不但朗读的热情高,而且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第二节时,我先播放出了鸟的叫声,学生们听了鸟的叫声后,我问:听到了这欢快的鸟叫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答:我仿佛看到了天上的小鸟。于是,我引导学生看图,一棵大树,树上有鸟巢,巢里有小鸟,小鸟正叽叽喳喳的叫着。学生先听到鸟叫,再看到树上的小鸟,情趣高极了。接着我说: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学生很高兴的读起课文来。学习第三小节时,我问:你们想听故事吗?学生答:想。我说:那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学生说:好。这时,我便动情地给他们讲起了故事:有一个女孩叫西西,她在操场上与同学们快活的游戏,突然,有一天,她摔伤了……我的声音越来越低沉。我讲完故事后,问同学: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点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西西很可怜,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小节,让学生感受西西孤单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回答我想帮助西西……我又问:那你们打算怎样帮助西西呢?学生畅所欲言,都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展示了孩子们善良的内心。日记两则
课文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课文重点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课文难点 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导语: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记录下来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请大家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些什么。
二.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把字音读正确,用自制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2.开火车读词语,检查学生学习字词的情况。3.分组再读课文,练读形式由各组自己定。
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再全班齐读。5.说说两则日记分别写了什么事。三. 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用这些字分别组词。2.分别指导,练习书写。
(1)老师先在田字格里范写“姑、娘、妹”三个字。提醒注意点。学生先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2)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份、粉”2个字,注意左右比例。学生先书空后在书上描红。
(3)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昨、晴2个字,学生先书空后在书上描红。(4)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读”字。(5)学生练习书写,每个字临写两遍。四. 课后作业
练习写一则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课前准备 日记格式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用多种方法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二. 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2.学生自由读。3.分小组体会读。(1)合作学习。四人小组讨论:你发现了日记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2)指名汇报交流。
(3)日记要有一定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正文。4.学生细读。
(1)小组讨论:这两则日记分别写了什么事?(2)指定小组汇报。
(3)小结:日记是对自己说的话,必须真实。有些小秘密,都可以记录在里面。
5.学生精读。
(1)学生读两则日记。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2)比较这两则日记的不同,指名回答。(3)小结:日记内容必须新鲜,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写日记要写一天里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事。
三. 拓展活动
1.展示日记。指名上台读日记,评出写得好的贴在光荣榜上。2.当小医生修改日记。
(1)老师出示几则日记。说:这些日记生病了,你能给他们治病吗? 指名上台修改日记。学生评议。古诗两首
课文目标
1、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课文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2、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2、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赠汪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1.范读《回乡偶书》。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说说自己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三.朗读感悟
1.听老师示范朗读课文,说说自己从老师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2.自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读出诗的意味。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诗的体会。4.展示读课文,相互挑战。
5.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四.迁移学习赠汪伦。
1.按照上面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赠汪伦,先自读自悟,再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2.全班交流。
(1)展示朗读或背诵。
(2)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什么。
(3)背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欣赏。
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教学过程:
一. 吟诵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吟诵比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吟诵两首古诗,可以单个吟诵,也可集体吟诵,还可配乐或表演。二. 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并有重点地正音。3.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三. 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2.用这些字组词。
3.示范书写,逐个指导。
4.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5.评议写字的情况。四. 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语文园地六
课文目标
1.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2.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3.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5、积极参加与展示交流活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课文重点: 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积极参加与展示交流活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语文的兴 课文难点:
1、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
2、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2、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认、读、说、写的过程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运用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卡片。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两个字合起来,可以构成一个新字。(1)出示教材中的字词,学生自由认读。(2)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
(3)书上的小女孩发现了“历”字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你发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4)出示:历、贡、肯、扇、确、愁。
(5)各小组玩拼字游戏,把“厂、力、工、贝、止、月、户、羽、石、角、秋、心”等字卡发放各组,让他们拼成新字:如,厂和力组成历,日历的历。(6)指名读,检查是否人人会读。
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具有一字多音的特点。(1)读句子,看拼音填汉字。
(2)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填完空以后发现了什么?(要填的字一样,读音不一样。)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出示六组短语。(2)小组同学互相读。(3)学生自愿上台领读。(4)口头扩展练习。如:()的天空()的教室 2.我会填
(1)出示例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2)学生自读其他句子,并填上标点符号。(3)扩展练习。3.我会读。
(1)学生自读诗歌。(2)同桌互读欣赏。(3)开火车分节读(4)齐读。(5)展示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积极参加与展示交流活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重点: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
教学难点: 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课前准备: 有关帮助残疾人的文章,歌曲《爱的奉献》。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十分方便,我们多么幸福啊!但是,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生活不方便,他们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啊!现在我们来谈谈遇到残疾人时该怎么办,看谁最有爱心,说的办法最好。2.读一读
老师读有关帮助残疾人的文章,学生听后谈谈感想,或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来讨论。3.说一说
你认识或者见过残疾人吗?说说他们有什么缺陷,他们有什么不便。小结: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照顾他们,他们会很高兴。我们能帮助他们也会觉得很快乐。4.议一议
遇到下列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一个盲人要去买东西,一个盲人家里没有水,有事情要告诉聋哑人,腿脚不灵便的人要外出。5.演一演
学生自由组合自愿上台表演帮助残疾人的情景,可以让演员,观众说说各自的感受。
6.拓展活动
帮助残疾人做一件事,把感受写在日记中。二.展示台
1.谈话引入,同时播放《爱的奉献》。小朋友,又到了我们展示才华的时候了。2.出示《爱的奉献》的歌词,学生自读。
3.在读歌词中,你又认识了哪些新字?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把新识的字贴在教室里。
4.唱唱这首歌。
5.谁会像第24课中的小朋友一样能写日记呀?(1)指名上台读日记,教师鼓励。
(2)在小组内交流,朗读自己写的日记。(3)展出优秀者。
6.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能。
第五篇:人教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目标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我们置身在万人大合唱的情境中时,就会感到浑身是劲。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团队精神,这些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从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等本单元46个生字,会写“斤、折”等4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2、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识字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课文重点 课文难点 识字、朗读、写字
识字、朗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想象:折一根和折一把筷子有什么不一样?(用小棒演示)
2、这说明什么呢?从课文中找出与它想对应的一句话。
3、揭题,学习谚语。
二、朗读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读通顺。
2、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几句读给同桌听。
3、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从谚语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展示:说说谚语的意思,可举例,也可用图表示。
5、可参考挂图理解。
6、朗读背课文。
三、指导认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3、给生字找找朋友。图片,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朗读、写字 教学难点 图片,生字卡片
朗读、写字
一、巩固生字
1、玩“找朋友”游戏,给生字找相应的读音。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1、展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谚语。指名读一读。2、与伙伴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3、背一背。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要写的八个字,有什么特点?怎样写好? 2、交流,讨论说一说。
3、教师指导范写八个字。并注意几个难写的地方。4、指名学生书写,共同评价。5、教师小结,提示写时的注意点。6、练习:在田字格中练习要写的字。7、教师随机指导。称赞
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十个生字。会写“采、背”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真诚地称赞别人。
教学难点:
从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称赞带给别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写有本课词语的蘑菇卡片、小刺猬、小獾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语引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称赞”。(板书课题)。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里,那里的景色美极了,到处都是茂盛的树木,一棵棵树木长得又粗又壮,森林里还有青青的小草,绿油油的草地,多美丽的景色呀!(边叙述边画出森林美景图)听,故事开始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生听故事。
2、师粘贴小刺猬、小獾图片。
过渡: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它就在我们的课文中,打开课本把它读一读,遇上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3、指名回答。
4、小结(课件出示写有拼音的本课生字)
5、学生自由读文。
三、自主识字,游戏巩固
1、指名读生字。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重点指导“刺”“留”。
4、游戏中巩固识字。
A、采蘑菇。(认识、练读本课词语)
B、抢气球。(练习扩词)
过渡:大家可真了不起,生字学得这么好,如果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流利地读出来吗?(分小组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积累语言
1、理解词语意思
重点指导“泄气”的意思
(1)课件出示“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2)给泄气换词。(泄劲,灰心,丧气,没有自信„„)
(3)小獾为什么泄气?
(4)学习用这种方法理解其他词语。
2、积累语言,练习说话。
过渡:小獾在泄气的时候,是什么让他又有了自信呢?(板书自信)
指名回答。
(1)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2)指导朗读。(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3)词语训练。一 比一
过渡:大家说得一个比一个好,课文中小刺猬的称赞让小獾充满了自信,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呢?
五、朗读感悟,体会语言
1、指导朗读第九自然段。
出示“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吃的苹果。”
(1)指名朗读。
(2)师范读
(3)生反复练读,读后学生相互评价。
过渡:小刺猬听了小獾对它的称赞,心情怎样?
2、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四幅图画,观察小刺猬的表情,动作。[板书:快乐]
指导读出快乐、轻松的语气。
六、课外拓展,总结全文
1、师小结 :小朋友,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有了自信,小獾对小刺猬的称赞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看来,称赞有着无穷的力量,小朋友,你能也来称赞称赞别人吗?
2、拓展练习。引导学生称赞身边的小伙伴、周围的人,以及对祖国对人民有杰出贡献的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生字
1、读词语。
2、生字开花。(要求学会的字)
采、背、板、椅、但、傍、清、消
二、细读课文,学生质疑
1、小獾板凳做得那么粗糙,为什么还能得到小刺猬的称赞?
引导学生理解:
(1)板凳虽然做得很粗糙,但是他做得很认真,所以值得去称赞。(称赞别人就要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2)小刺猬仔细地看了看小板凳,发现小獾的点滴进步。(要善于称赞别人)
2、小獾为什么要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3、为什么小獾的称赞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三、指导书写。
(一)、重点指导写“采”字。
1、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老师范写,2、强调上面是由“爪”字头和“木”字底组成,而不是一“撇”加上“米”。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二)、指导书写背、板、傍。
1、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红后交流,再独立书写。
四、学生朗读课文,再分小组演一演。
五、总结
教学反思:
《称赞》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相互称赞,而正因为彼此真心实意的称赞,使对方增强了自信,消除了疲劳,神奇的称赞为他俩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文中,小刺猬与小獾相处融洽,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就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根据单元训练目标,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感情,从中理解和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还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强调学以致用,用上合适的称赞语对身边的人物进行称赞,引领学生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蓝色的树叶 课文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课文重点 课文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字、写字、朗读
朗读、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你想知道什么?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下面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抽读生字卡片,识字。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三、朗读感悟
1、读、悟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读流利,体会语气。(2)指导朗读。
指导长句子的停顿: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挂图
指导读出语气: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李丽找不到绿铅笔时的焦急心情,再听老师范读,模仿读)
2、读、悟第二至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数数两个人共有几次对话,用横线划出李丽的问话,用曲线画出林园园回答的话。
(2)指导第一次对话。
抓住“小声、行吗、吞吞吐吐”这几个关键词语,先让学生自己体会两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教师范读,读李丽的话“小声”读,用商量的口气;读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想借又不能直接说的语气。
学生模仿练读,分角色读。
(3)用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感情的方法,在小组内读悟其余对话。(4)检查自读自悟的情况,相机指导朗读。(5)教师引读李丽与林园园的对话。(6)分角色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读、悟第五自然段(1)说说:树叶的来历。
(2)想想: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3)议议:你们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
四、总结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生字卡片
一、复习生字,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总结课文。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分小组练习表情朗读课文。学生评价,再读。3、你喜欢课文中的李丽和园园吗?
三、写字指导。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
2、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3、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教学反思:
我在预习的时候要学生读文三遍,课上在问学生读出了什么时,可是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回。我就他们再读,举手的不多,那么再读,举手不多,那么再读。反正到最后学生们举手的越来越多了。在学习本课的时候,我没有学字,只是不停的让学生读,感觉人物的心情和语气,然后读出感觉来。一生在读“把绿铅笔借我用一用行么?”这句话时,提示语是“小声的”可是他没有小声,反而更大声了。其他学生哈哈大笑,都说他读得错了,这么大声,老师一定不让这么大声的说话的。看来孩子们已经能够注意到提示语的作用。可是大部分学生要在教师的暗示之下才能领悟。这方面要再加训练。为了达到多读的目的,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加强预习的指导和检测。
20纸船和风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课件出示课题《纸船和风筝》
二、初读课文
师:纸船和风筝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92页,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师:看大家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想要考考大家了,(出示生词),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学生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2.学习生字。
师:我们已经和词语认识了,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了一首小诗里,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呢,想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你瞧(出示小诗内容)
小诗内容:折纸船,放松果。扎风筝,挂草莓。乐坏了松鼠和小熊。抓住幸福不放手。
(课件出示小诗,单个读小诗,齐读小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刚刚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啊?(出示写有“小熊”和“松鼠”的卡片,贴于黑板)
师边画边说:小熊和松鼠就住在这座高高的山上,山上还有一条小溪,潺潺的溪水不断地从山上流下来,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分别建在山的哪里呢? 师:谁愿意上来贴一贴?
预设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预设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1)了解课文大意。
师: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课件出示),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呢?(纸船和风筝)
师:那纸船和风筝是怎么样到小熊和松鼠的手里的呢?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2)区别“漂”和“飘” 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预设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漂”和“飘”有什么不同?
纸船是怎么漂的?风筝是怎么飘的?
指出“漂”是顺水而流的,而“飘”是随风飘荡。出示句子,巩固练习
风筝()啊(),()到了云朵里。木头()啊(),()到了小岛上。落叶()啊(),()到了小溪里。
师:纸船顺水漂呀漂,风筝乘风飘呀飘,多美呀!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评价:读得慢悠悠的,真像一只纸船在水中漂呀。
老师仿佛感觉风筝在微风中越飞越高了,真是一只轻巧的风筝啊!⑶研读第3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师:你看呀,小熊收到松鼠的礼物,心情怎么样啊?(指明学生说一说)
②师: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是写小熊高兴的心情的?
那谁也来当当这只乐坏了的小熊?,读一读这段话。③角色体验:请问小熊,你为什么乐坏了?
④有感情朗读。我们就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4)研读第5自然段
师:小熊乐坏了,多快乐呀!那小松鼠呢?小朋友们,当小松鼠把纸船放进小溪时,小松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说)
师小结:自从小松鼠把纸船放进小溪里后,它每天都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遥望着山脚,它心里总是默默地念着:小纸船啊,小纸船啊!你漂到小熊的家门口了吗?小熊,小熊,你收到我的礼物了吗?有一天,小松鼠又像平常一样在家门口遥望着山脚,突然,他发现有东西从山脚飘来,小松鼠赶紧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呀!是一只风筝,小松鼠马上(师动作提示,生答:一把抓住风筝。)
①(出示课文插图)师:小松鼠们,你们为什么要“一把抓住风筝的线”呢?期盼了这么久,看到风筝后,你在想什么呢?(指明生说)
②师过渡:是啊,小松鼠终于收到小熊的礼物了,他知道小熊也乐意教他这个朋友了,他以后再也不会寂寞了,你看小松鼠也(乐坏了),让我们也来当当快乐的小松鼠吧,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出示课文第5小节)③自由读、指读。
④师小结:小松鼠不仅收到了小熊的风筝,还收到了小熊的祝福和友情,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刻啊,小朋友们,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小松鼠的这份幸福吧。(齐读)(5)段落小结
师:松鼠和小熊都把祝福送给了对方,也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大家都乐坏了。让我们轻轻地捧起书一起读读课文1-6自然段,在音乐声中再次去体会友情带来的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最幸福、最快乐!
六、生字指导
师:是啊,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珍贵,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出示“幸福”两字)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心写好“幸福”这两个字。看老师写“幸”,上面一个扁扁的土,第二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羊去掉一横,最后一个竖要竖在竖中线上。自己在抄写本上也端端正正地写两个。(生写“幸”)师:该写“福”了,你想提醒我点什么?(指说)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把它写好了。(生书写)(完成后同桌评价)
七、课堂小结
可是有一天,他们之间的幸福却被打破了,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熊和松鼠之间的故事还会怎么发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听下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第一至六自然段。
二、导读7至11自然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第7自然段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自己试试)(指)
三、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学生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学生抄写会写的词语。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生字呈现的方式多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八个生字呈现在频幕上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朋友的,进行了汇报交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进行了从字到词到句的识字过程,比较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学生认字也认得既快又好。
2、充分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师生以黑板为阵地,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在进行角色体验的时候,有点脱离文本,因为小朋友对课文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就直接开始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点过高。从现在开始
学习目标:
1.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课前准备:CAI 课件、字词卡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难点:理解“自己习惯的方式是什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王国里,狮子大王年纪大了,他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寿之王”,(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找:狮子找了哪几个动物轮流当“万寿之王”?
2、最后谁作了万兽之王呢?(小猴子)
二、品读课文
1、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从现在开始》,(出示课题,齐读),现在我们打开书本自由的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为止。(放音乐,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读得那么认真,真是高兴。来,用你的手指告诉老师你读了几遍?
3、读了课文后,你知不知道为什么狮子让小猴子做“万兽之王”呢?(学生举手自由说,若说不出,教师提示小猴子说了句什么话,目的是要引出: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出示:
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齐读这句话,每个动物自己习惯的方式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竞选万兽之王的那三个小动物的生活方式。(放音乐)
5、交流:哪些小朋友刚刚找了猫头鹰的,来说说看? 1)猫头鹰的生活方式: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你从课文哪句话中找到的?出示: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a 指名读这句话,这样读好不好?(抓住神气指导朗读)
b 为什么猫头鹰要叫小动物们都要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因为这是猫头鹰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他觉得自己做了大王,大家必须都要听他的。)
c 小动物们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吗?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出示:
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d 齐读,如果你是那里的动物,你听到这个命令后,会说些什么?(指名说)刚才我们大家你也说,我也说,他也说,用我们课文中的词就叫(议论纷纷)
f 从大家刚才的议论中,我听到了大家对猫头鹰的命令都感到痛苦极了,已经忍受不了了,用我们课文中的词就是(叫苦连天)
g 假如我们也是森林里的动物,我们肯定也会对猫头鹰大王不满的,对不对?那就让我们带着对猫头鹰大王的不满再来读读这几句话(齐读)2)* 袋鼠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出示:跳着走路
你从课文哪句话中找到的?出示: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a 抓住“激动”,指导朗读。
b 为什么袋鼠也没有当上大王?自己读读这一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说出自己的感受)
c 袋鼠和猫头鹰一样,不考虑动物们的感受,强迫动物们跟自己一样生活,所以同样没有当上大王。
3)小猴子习惯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出示: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
a 小猴子为什么不让动物们像他那样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指名说)
b 是呀,小猴子能考虑到动物们的感受,为动物们着想,所以轮到他做大王时说:读(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小猴子知道做了大王不能强迫别人做事,要尊重别人,所以他说,读(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c 如果当时你也正好在下面,你听到小猴子这样说,你会怎么想啊?(高兴)为什么高兴呢?(大家可以不用担心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意味着可以原来怎样生活的,还是怎样生活。)这样你们高兴吗?所以大家听到小猴子的命令立刻(欢呼起来)学学动物们欢呼。
d 从大家的欢呼声中,我知道了你们都喜欢小猴子做大王,都拥护小猴子做大王。所以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出示:
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三、学习生字词
1、做了“万兽之王”的小猴子呀,带着他的动物们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欢迎吗?可是他有一个要求,只有我们小朋友读对了这些生字,他们才会出来。出示生字:
之 轮 期 第 任 惯 式 眯 郑
1)自己读
2)读给同桌听
3)打乱顺序读
4)齐读,出示动物
5)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每个动物后面都有一个词语,点击动物,跳出词语读)
2、指导书写生字: 轮 第
小猴子带着小动物们回家按各自的习惯高高兴兴的过日子啦,临走他们为我们留下了本课最难写的两个字,要考考你们写字的本领。会被考倒吗?猜猜看,是哪两个字?出示:第 轮 1)观察字形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先描再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
3.出示课题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如:猫头鹰让大家从现在开始白天睡觉,夜里做事。
二、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文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懂得相互尊重才是大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低年级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对这篇故事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教学时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导入时就把学生带到动物王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整篇课文。特别是在指导朗读猫头鹰的话时,全班同学表演神气的样子,而且很可爱。但如果能多请几个同学来朗读的话,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猫头鹰神气的样子,可能效果会更加好。在教学动物们的反映的时候,分析太多,如果用学生的朗读来代替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来感悟动物的心情,自主性就更强了;在课前准备时让孩子了解动物们的生活习惯,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一下,让学生对于动物的生活习惯有较充分的了解,也许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朗读感悟,如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抓住“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的分析理解,让孩子领悟文章内容。
总的来说,这堂课孩子乐于学,而且兴致非常浓厚,我想在以后的每节课中都要关注细节,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一个()
一把()一块()
一条()
一盘()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一条鱼,两只鸭,三个桃,四块瓜,五辆车,六匹马,七棵果树八朵花,词语搭配要适当,用错量词闹笑话。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合 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