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

时间:2019-05-14 18:0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

第一篇: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

十一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 看拼音写词语

Shū shì

qīng tīng kuíwí

yōu lǜ

zhuāng zhîng

jiāo huáng()()()()()()Tài rán

shãn shâng bào yuàn dǎo mãi

bào qiàn

kuí wǔ

()

()()()()

()Liū zǒu

jiã lì

hū xiào

miǎn qiǎng()()()()二

把词语补充完整

心()肉()

自()自()

自()自()()出()外

流()忘()

()骨()心 溜之()

怒目()

兴高()

身无()

如愿()

排山()

千方()

()转反侧 良师()

再接再()

应接不()

神机妙()

照样子写词语 1 湿淋淋兴致勃勃 怒目圆睁(神态)4 兴高采烈(心情)四 选词填空

宁静

平静

安静

幽静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的睡着。2 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老人正独享的(4 他慈祥的眼神,()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果然

偶然

泰然

竟然 我泪流不止。()我抬头拭泪时,我瞥见他正定定的看着我。攥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摊,()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我唯一的听众()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8 小精灵()在里面,她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五

判断对错 《穷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西蒙。

()

2“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首悠悠的小令。”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3 魁梧的魁是半包围结构,共13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K.。“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这句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

()《别饿坏了那匹马》表现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6 《用心灵去倾听》的译者是顾周皓。

()六

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在读书,坐直身子,手被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五分钟。我爬很废劲,爬得越高,口渴的就越历害。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就是砸,永远不要再大怒的时后处理任何事情。4 你真是一个深名大义、宽荣大度的人啊。5 魁梧黧黑的鱼夫拖着湿淋淋的渔网走了近来。6

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却不能大手大脚。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又回到故乡小镇。)8 丈夫不爱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桑娜胆战心惊地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呼啸,感到胆战心惊。七

日积月累

轻诺必().2 民无信()。诚者();诚之者()

有所期诺,();有所期约()。(),不能动人。八 用“静”字组词填入括号里

请你()下来,再想点办法。

我的心渐渐()。

枪声打破了这乡村夜晚的().老田()地指挥抢险战斗。5 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6 哀悼仪式开始了,烈士墓前一片()。7 这里太嘈杂了,我们找个()的地方谈谈。8 从()的小巷深处传来吆喝声。9 这是一个远离城市的()的小山村。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老人正独享的()。九

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她心里安定不下来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把文中画线的部分换成适当的词语,写在下面

 这段话选自俄国作家()写的《

》。2 文中出现省略号,请选择一处,写出省略号的意思或作用。这段话中,充分表现了她具有()高尚品质。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通过对渔夫()描写,反应他()心里;“搔搔后脑勺”是通过()描写来说明渔夫在();“嗯,你看怎么办?”这是通过()描写来表现渔夫一开始还拿不定主意,而向桑娜()。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

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渔夫说的“是个问题”到底是哪个问题? 哪个字说明渔夫对将来的生活有清醒地认识? 你觉得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穷人》的中心思想是()

A 赞美了主人公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B 文章描写了穷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动人事迹。

C 赞美了像桑拿那样的穷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崇高品质。

第二篇:第三单元 练习卷

第三单元 练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说明了全国人大在行使

A.决定权B.立法权C.任免权D.监督权2、2、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下列对人大代表履行职权理解正确的是

A.行使质询权,依法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

B.行使监督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

C.行使立法权,按照人民群众要求制定法律

D.行使决定权,对国家重大事务作出决策

3、甘肃回族农民毕红珍自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为改善农村面貌提出了200余条建议及议案,推动了家乡的公路、坡耕地改造等建设。这体现人大代表行使

A.提案权B.决定权C.任免权D.立法权

4、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最高人民法院

6、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文章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质,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这表明

①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国国家机关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三个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B.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D.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9、一年多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B.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

C.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10、近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所以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因为中国共产党

A.具有依法治国的执政能力B.长期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C.实现了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繁荣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1、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乐团里的演奏家各有专长,各有专职,但要奏出和谐、动 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形象地说明

A.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1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其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B.民主执政C.依法执政D.文明执政

13、我国人民政协成立60年来,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的职能。

A.长期共存B.肝胆相照C.参政议政D.荣辱与共

14、下列选项中,存在互相监督关系的是

A.人民与人民代表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C.全国人大与国务院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科学执政B.民主执政C.依法执政 D.文明执政

16、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①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的产物③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7、西藏自治区自1965年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西藏各族人民除了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普遍性的权利,还享有一些特殊性的权利。这表明我国

A.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B.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C.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D.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18、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大资金援疆力度,加快项目建成投产,为实现新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这主要体现我国

A.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D.发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A.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B.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C.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D.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20、坚持___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

2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制造民族分裂不得人心。这是因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

A. 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B. 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C. 实行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D. 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2、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50年来,在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广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充分体现了

A.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B.我国是一个团结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我国各民族在经济建设上实现了同步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3、2008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新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

A.完全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各民族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C.保持着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D.我国少数民族保留自己语言文字和一切传统民间习俗

24、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5、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

①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别②有利于改变“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是有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6、建国60年来,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些政治制度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7、201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新疆全面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障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促进宗教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的宗教政策强调

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②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③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融合④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8、中央统战部发表文章指出: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

①既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②公民既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又要履行一定的义务③要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④既保护信仰宗教的权利,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权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9、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六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认真继续深入抓好条例的宣传培训,不断推进宗教工作法制化进程,着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切实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

A.限制宗教活动,减少宗教的消极影响

B.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C.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D.落实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30、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

①广大信教群众在思想上与党的主张相一致 ②要求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使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

④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材料题

31.材料一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与参加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

比例的对比:

材料二 2009“感动中国”人物——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 的3个孤儿开始,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不 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如今,逢年过 节,不同民族的子女们都会回家团聚,围在老人身边……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第三篇: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巩固练习卷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巩固练习卷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卷•6题)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由此可见

①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④其他国家机关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3•重庆卷•6题)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民意的集合体。

表1全国人大代表来源变化表

表1反映()

A.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B.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发生改变

C.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变化D.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3.(2013•福建卷•26题)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坐上了政协委员这个位置,就不是个普通人,就得对宪法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并建议委员们对宪法宣誓。这说明

A.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B.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

C.政协委员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履行职责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2013上海)“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A.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

B.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落实和满足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C.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表达和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D.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

5.(2013•新课标Ⅰ卷•18题)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

①是政治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表现②提供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④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2013•山东卷•20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必修二第三单元

17.(2013•新课标全国II•17题)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激烈辩论。这种辩论是()

①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④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2013•北京卷•34题)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9.[2012·广东卷] 下表为某人大代表2011年工作总结的部分内容。

A.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B.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

C.该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D.该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审议权、问责权

10.[2012·江苏卷] 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11.2012年1月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行政强制法开始施行,该法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④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2012·安徽卷] 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2012·课标全国卷]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14.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这一制度()

A.扩大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B.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C.拓宽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D.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15.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创建活动、以“爱祖国建功业、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等活动。这是因为

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④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16.2012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网站正式开通。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达自己的意愿积极参与到十八大的活动中,中心网站将为网民提供各种服务。网站的开通()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②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材料题

17.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说,生活在我闪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分析习近平主席讲的三个“共同享有”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你准备如何履职以帮助普遍百姓实现心中的梦?

18.2011年北约发动对利比亚的打击,原因就是因为利比亚内部多民族与宗教交织发生内乱。而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于那些存在冲突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19.(2013·广东卷·36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12分)

20.(2013·重庆卷·14题)(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勒俭节约,严格通守康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12分)

第四篇:十一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课教案

关爱

【教学内容】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教学目标】

1、写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注意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2、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提请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

2、课件(1)、音乐——《世界是个很小的家》,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图片;(2)、本次习作内容;(3)、本组课文中有关环境、心理、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作文指导;第二课时,作文评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文指导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世界是个很小的家》,同时播放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图片。

2、谈谈听后感想。

3教师小结: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持。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一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习作氛围。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课件——本次习作内容后,学生自读习作内容,想一想本次作文的要求。2、议一议,本次习作对象、立意、要求。

(1)、习作对象:写一件事。

(2)、立意: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3)、习作要求:a、把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写清楚;b、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c、要表达真情实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审题仍然是写作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环节。不会审题,文章就抓不住重点;不会审题,写作时就会偏题,甚至离题。因此,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三、指导选材

1、联系生活,拓宽思路

爱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伙伴之间、邻居之间、与老师间、与家人间,一定有过很多你关爱我,我关爱你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是发生在学校,也许是发生在家里,也许是发生在路上„„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回想那感人的一幕幕。

教师提示:首先,选择的材料一定要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其次,选择的材料要有新意,不要重复以前写过的材料;再就是选择材料还要真实,千万不要编造,否则就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确定写作材料

填充:我要写的﹍﹍﹍和﹍﹍﹍之间的事,这件事是﹍﹍﹍﹍﹍﹍﹍﹍﹍﹍﹍﹍﹍﹍﹍﹍﹍﹍,这件事发生在(时候)﹍﹍﹍﹍,地点是﹍﹍﹍﹍。

“巧妇难于无米之炊”,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作文过程中,许多同学都会为选材而犯愁,他们大多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贫乏,没什么可写。写起作文来,要么干巴巴,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选上的材料。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从而写出具有新意,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四、讨论写法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出示课件),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

2、先想想自己要写的这件事的起因、发展变化;再想想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用记号表明。

(根据学生所选定的习作材料,选取一例作具体指导。)

学习运用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真情实感是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模仿性强,看问题比较简单,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一些有关精彩语句,学习运用课文中学过的一些描写方法,启发学生把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展开来,是作文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过渡:发现爱,感受爱,是一种幸福;懂得感恩,更是一种美德。下面请同学们拿起自己手中的生花之笔,讴歌生活,讴歌真爱吧!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作文困难生进行个别指导。

2、关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留意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语句和片段,准备在讲评课上展示。

七、布置作业

根据习作要求继续完成习作,并认真加以修改。

第五篇:十一册语文复习卷及复习教案

十一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计划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品味优美的语言。

3.识记词语盘点中的词语。4.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六句话。

5.完成复习资料中第一单元的练习。

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知识复习方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回顾课文表达上的特点.3 在课文中积累语言.4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5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6 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7 积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积累的内容比较多.教学难点:学习课文表达特点,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 生字词掌握

yín sîng chàng hâ pù

bù tǐng bá shēn qū

qīng shuǎng

dǒu qiào qiào lì

()()()()()()()()jīng zhì yùn hán xiá kâ jìng mì ào mì zhuī suí xiǎo xiàng

hōng kǎo

()()()()()()()()yīn yùn tàn suǒ yǎn zîu qín miǎn áo yïu qīn wěn shãn qí yōu yǎ

()()()()()()()()huān yuâ qīng cuì níng jù biàn rân qīng xīn dã gāo wàng zhîng

()()()()()()()bù jū yì gã

yì wâi shēn cháng

biã yǒu shēn yì

jīn jīn lâ dào páng rán dà wù

()()()()()()()

xíng sâ cōng cōng

zuǒ chōng yîu zhuàng

nián guî huā jiǎ qí miào wú bǐ

()()()()()()二 四字词语掌握

岁月()()波光()()()()乐道 别有()()

()()攘攘()()深长 花色()()驻足()()

()()大物()()匆匆 望而()()千峰()()

绵亘()()随心()()()()一格 旁逸()()

窈窕()()()()直跳()()归真 左()右()

年过()()奇妙()()德高()()

三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1.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用上“不„„不„„也不„„就„„”写一句话)2.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能仿造一字诗也来写写吗? 日积月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3.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4.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秋夜洛城闻笛》

5., 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6.不是花中偏爱菊,.(元稹)---《菊花》

四 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

,在涧水上

? 你把多少人马(),(),你(),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岁月悠悠,,唯有你依然如旧.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露珠与我.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

,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我脚下

,深深扎进

;头发

,胳膊

,血液 ,在年轮里

、.3.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

;拾一片落叶, 细数

,我看到了它蕴含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

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

,听见

..4.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

在天上吼叫,又像有

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

? 5.大街小巷里, 的小圆虫 , 披着

的彩衣.在这些

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

,逗得多少虫子

.五 课文知识点掌握

1.《山中访友》采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2.《*山雨》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草虫的村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4.《索溪峪的“野”》运用(想象)和(联想)来表达独特感受.六 课标古诗

1.《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不拘一格降人才.2.《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儿童散学归来早,3.《所见》 牧童骑黄牛,忽然闭口立.4.《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任尔东西南北风.5.《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粉骨碎身浑不怕,6.《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不要人夸颜色好,7.《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乡村四月闲人少,8.《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 小扣柴扉久不开..

下载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语文十一册练习4教案

    练习4 教学要求: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

    语文十一册期末试卷

    甘垛镇中心小学语文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得分:第一部分:快乐热身(10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5)1、《小草和大树》一课中,“小草”只是指夏洛蒂·勃朗特。()2、要求死后把自己......

    语文十一册生字表

    生字练习 给生字注音: 1.邀俯瀑峭躯津蕴侠谧巷俏 2.逗庞烘烤韵勤勉吻施挠庸 3.艰毅铲劣惹讥浆岔挚寝频 4.朦胧凄斑篇搁填怨裹魁梧 5.淋撕霉虑悠仪歉溜割晶莹 6.蔼资矿赐滥胁睹嗡鹿......

    语文十一册教学计划

    2011下学期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六(2)班:周觅 一、教材分析:1、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

    人教版,语文,六十一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范文合集

    9.穷 人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地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地新词.抄写描写环境地句子. 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自测题[全文5篇]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chúnxiéxīwéicuī 嘴(唇)和(谐) (牺)牲(唯)一(摧)毁 二、比一比,组成词 牲(牺牲) 廉(廉洁) 概(大概) 胁(威胁) 账(账本) 性(......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抓住“穷”字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第三单元(合集)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第三单元课文内容: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积累与运用。 教学目标: 一、了解科技新成就,揭示宇宙奥秘,增长见识,增强保护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