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8年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2011年7月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主要依托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和生物两个一级学科开展建设工作。目前主要围绕 “能源”和“环境”两个热点问题,重点开展生物质能源转化和生物基产品开发等研究工作。实验室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应用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并为在本实验室中进行的科研课题提供资助。
重点实验室热忱欢迎国内外从事生物质转化技术相关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与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申报实验室开放课题。同时支持本校教师与其它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合作申报实验室开放课题。原则上开放课题主要支持实验室固定人员以外的科研人员申请,且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外单位高级研究人员。开放课题的申请,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经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后确定。
一、实验室资助研究方向
1.生物质能源制备及新型纯化技术
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2,5-二甲基呋喃、生物柴油、沼气厌氧发酵等产品的制备及纯化技术。
2.生物质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
生物催化转化产品、天然化合物提取及转化,化学催化制备生物基产品等 3.绿色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以农林生物质为原料转化制造的生物塑料、节能保温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热固性树脂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二、科研项目类别、经费资助额度与项目任务
1.A类项目,经费资助为5-10万元。项目研究发表论文1篇或申请专利1项,在此基础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 项,且资助单位为主要完成单位。2.B类项目,经费资助为 5-7万元。对以“项目+子课题”的形式进行联合申报的项目进行优先资助,每个项目由2-3个子课题组成。每个子课题须分别明确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经费投入计划、考核指标等。总项目需至少完成三区以上SCI 论文6篇,每个项目至少须发表一区论文3篇或在二级学科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SCI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篇。
3.C类项目,经费资助为2-4万元。明确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经费投入计划、考核指标等。每个项目需至少完成SCI 论文3篇以上,其中一区论文至少1篇;或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资助单位为共同权利人);或申请专利2项以上,且合作研究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在企业中形成成熟的工艺,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
三、条件与要求
1.项目申请人需围绕实验室的三个研究方向申报课题,不符合研究方向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经专家评审后批准立项,项目研究周期为2年。
2.项目申请人应为具有中级职称(博士)或副高级以上职称、较高学术水平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的研究人员。
3.非本单位的研究人员申报上述三种类型的项目,均需依托淮阴师范学院的在职研究人员,以合作研究方式进行。
4.项目的申请应得到申请人所在单位同意,手续完备,所需资料齐全。5.每个立项资助课题,需在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研究领域完成科研论文、申请专利、成果转让,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获奖等相关成果,方可结题。
6.发表论文、鉴定成果和申请专利等,项目申请人的成果署名单位为“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英文署名为“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Biomass-Based Energy and Enzyme Technology,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
7.科研成果的单位与作者排名:资助单位排名第一(或合作单位排名第一、资助单位排名第二);申请者排名第一(学生第一时,申请者应为第一通讯人)。
四、申报材料与手续
申请手续,所需资料等具体要求参照附件《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管理条例》。
五、申报时间
项目申报时间为2018 年1 月25 日~3月29 日,逾期不予受理。未尽事宜请与重点实验室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贺爱永、0517-83526983、hay@hytc.edu.cn。
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8-01-15
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项目管理条例
一、总则
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生物质转化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鼓励新思想、新方法及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倡创新、求实、开放、交流的学术风气。
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国内外从事生物质转化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开放基金的申请应符合实验室当年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经过评审后确定。
二、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
1.项目负责人应为中级职称(博士)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在职研究人员,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
2.项目申报须按照实验室研究方向进行申请,不符合研究方向的不予受理。3.申请者应得到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申请手续完备,所需资料齐全。
三、项目的申报及审批程序
1.申请实验室开放课题,必须按规定格式实事求是地填写《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实验室网址可下载)。
2.申请者所在单位需在申请书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申请者向重点实验室报送《申请书》一式3 份,并将《申请书》电子档发至实验室信箱“hay@hytc.edu.cn”。
3.开放课题项目的申请每年受理一次,截止日期参考《开放基金申请指南》。4.开放课题项目的评审,按室务委员会审查、学术委员会评审的程序进行。
四、项目管理与要求
1.开放课题项目的评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外开放课题项目应指定一位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作为该项开放课题的项目合作者。
2.开放课题项目一经批准,由实验室统一进行项目编号,并建立课题帐号。立项的课题项目须填写计划任务书,交实验室办公室审核建档并签订项目经费使用协议书。
3.开放课题项目的起止时间一般为二年,因故不能按期完成者,延长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
4.开放课题项目的申请限每人每次一项,按期结题者可继续申请该项目的资助,未结题者不得申报。
5.课题项目负责人应定期向实验室提交课题的年度进展报告;实验室如发现研究课题因故无法继续进行,经实验室事务委员会审核批准,取消原批准的经费。
6.课题结束时,项目负责人应按实验室的要求提交结题报告及研究成果复印件一式二份交本室存档。按规定做好资金经费结算,器材清理与科技资料归档工作。用开放课题经费购置的仪器、材料必须留在本实验室。未提交结题报告的小组,将被暂停申请资格三年。
7.发表论文、鉴定成果和申请专利等,作者署名单位为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英文署名为“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Biomass-Based Energy and Enzyme Technology,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
8.科研成果的单位与作者排名:资助单位排名第一(或合作单位排名第一、资助单位排名第二);申请者排名第一(学生为第一作者时,申请者应为第一通讯联系人)。
五、项目经费管理
1. 经费的开支范围:
① 与资助项目直接有关的科研费用,包括小型仪器购置费、分析测试费、试剂、材料费、加工费等。
② 学术活动费,包括国内外学术会议,科学考察,调研,评审及鉴定费用; ③ 科研人员的差旅费、住宿费、生活补贴等。
2. 课题项目负责人掌握经费的使用权,课题经费的各项开支标准,均按淮阴师范学院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第二篇:2006年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0年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根据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的特点,紧密围绕油气管输技术、油气储运工程新材料、油气回收与环保技术、油气储运装备完整性技术等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一、油气管输技术研究
研究油气储运行业中最基本的管输工程领域,以有效性、前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为目标,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管输技术前沿问题。如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研究、管道停输再启动技术、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二、油气储运工程新材料
将新材料与油气储运输送设备与工艺相结合,研究如何提高管道防腐效率、提高天然气的输送效率、降低管内流动阻力,节约动力消耗。如油气储运管道防腐材料研究、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减阻材料及降粘减阻材料等。
三、油气回收与环保技术的研究
着眼于油气回收、油气田及炼厂火炬气回收、油品回收、油及天然气脱硫净化等问题的研究工作及高新技术在石油与天然气回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油气回收机理、油气回收工艺流程、新型吸附吸收剂开发、油气水分离技术、废水处理等方面研究工作。
四、油气储运工程完整性
着眼于油气储运装备结构完整性与可靠性、储罐及压力管道安全理论、管道失效模式、失效机理、管道完整性评估、在役油气储运装备的风险评价、管道输送仿真与批量跟踪软件开发、因外部干扰、腐蚀、管材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发生失效事故的应急预案、大型油库安全管理理论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篇: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为了促进本重点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管理机制,根据《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经费管理细则》,制定了本实验室的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1、旨在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精细石油化工研究和开发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江苏省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2、开放课题每年申报一次。国内外学者依据项目指南,联合本室科技人员合作申报。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议初审,报学校审核后择优支持。
3、课题申请者须为高级以上技术职称或中级职称具有博士学历的科研人员。
4、每个开放课题的经费申请额度为2-3万元,一般要求在2年内结题。结题要求:在SCI、EI或ISTP收录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1篇论文的影响因子IF≥2.0或者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IF总和≥2.0。应将“常州大学”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将“常州大学精细石油化工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13164(Jiangs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Fine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列为作者单位之一,并注明“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supported by the Jiangs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Fine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和项目编号。结题方式是提交结题报告和相关论文的复印件。
5、开放课题经费由本实验室统一管理,主要用于报销课题研究所需的材料费、加工费、测试费、仪器租用费、差旅费、会务费、论文版面费等。
2013.12.3
第四篇:酶技术原理与应用
酶法提取原理
摘要:简要介绍了酶法提取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提取速率的影响因素,结合酶法在提取有效成分中的应用实例和与其他技术的联用,对酶法在中药提取领域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酶法;中药提取;综述
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中一朵盛开的奇葩,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药成分复杂且很多贵重有效成分含量很低,因此中药开发中的关键工序即为如何有效地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传统提取方法如煎煮、回流、浸渍、渗漉法,存在着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在中药提取中,对中草药细胞壁的有效成分进行分解破坏,从而降低传质阻力,提高提取率;可改变中药目标产物的生理生化性能,优化产物效用,并且酶法提取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环保无毒,现已将其用于中药提取过程。本文就酶法的提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1酶法提取的基本原理
大多数中药为植物性草药,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多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在中药提取过程中,溶剂需要克服来自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的传质阻力。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物质构成的致密结构,选用合适的酶(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对中药材进行预处理,能分解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的结构,产生局部的坍塌、溶解、疏松,减少溶剂提取时来自细胞壁和细胞间质的阻力,加快有效成分溶出细胞的速率,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1]。
而且,在中药提取中酶法可作用于目标产物,改善目标产物的理化性质,提高其在提取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少溶剂的用量,降低成本;也可改善目标产物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提高其效用。
2酶法提取的特点
2.1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不易变性
酶法提取主要采用酶破坏细胞壁结构,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的特点,而酶的专一性可避免对底物外物质的破坏。在提取热稳定性差或含量较少的化学成分时,优势更为明显。杨云龙等[2]用酶法提取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采用酶解法来处理洋葱皮,避免了因高温对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破坏,提高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
2.2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
酶法预处理减少了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及溶剂提取时的传质阻力,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张文森[3]使用复合酶法提取茉莉花中有效成分,相比较传统的水提取,提取温度由85~90℃降至50℃,提取时间由3h降至1h,提取率由55%~60%升至65%~70%。
2.3降低成本,环保节能
酶法是绿色高效的植物提取技术,可利用相关的酶制剂来提高提取物的极性,从而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成本。
2.4优化有效组分
酶法不仅可以应用在中药材的提取过程,也可对中药提取物进行酶法处理,优化有效组分,提高目标产物的药用价值。肖连冬使用碱性蛋白酶对啤酒糟麦芽蛋白进行水解,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麦芽蛋白的起泡性、溶解性和乳化性分别达到167%、22.68%和13.8%,比未改性前的麦芽蛋白分别提高了735%、247%和27.8%。
[4]
2.5工艺简单可行
酶法提取在原工艺条件上仅增加了1个操作单元,反应条件温和易获得,不需要对原有工艺设备进行过多的改变,对反应设备的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姚晓琳等
[5]在研究酶法提取柑橘黄酮时,与原有醇提工艺相比,仅在乙醇浸取提取步骤前增加了一个步骤——适量酶液酶解提取。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67±0.06%,提取率大幅提高。
3酶法提取的影响因素
3.1药材颗粒度
为利于酶解,需对药材进行预处理。如用粉碎机作预处理,粉碎颗粒越细,越易悬浮在酶解液中,增加有效面积而易被酶水解,加快水解速度。但粉碎过细,吸附作用过强,反而会影响扩散作用。因此通常在提取前适当粉碎,可提高酶解效率。
3.2提取溶剂
酶法提取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并且可溶解较多的有效成分。选择溶剂主要注意以下3点:(1)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2)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3)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现在工业生产及实验室主要采用水、乙醇等作为提取的溶剂。
3.3温度及pH
温度增高,分子运动加快,溶解、扩散速度也加快,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出,所以热提常比冷提效率高。但温度过高,有些有效成分被破坏,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同时杂质的溶出也增多。故一般加热不超过60℃,最高不超过100℃。过高或过低的pH都会导致酶失活,pH不仅影响酶立体构象,也影响底物解离状态。在最适宜的pH下进行提取,效率最高。
3.4酶解时间
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通常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直到药材细胞内外有效成分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所以不必无限制地延长提取时间,一般用水加热提取以每次0.5~1h为宜,用乙醇加热提取每次以1h为宜。
3.5酶的用量
随着酶的浓度的升高,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增大,酶解反应速率增大。但当酶的浓度达到过饱和时,底物浓度相对较低,酶与底物竞争,会对酶产生抑制作用,酶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4酶法提取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实例
4.1酶法作用于植物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具有大分子结构的物质是中药提取中传质的主要阻力来源。所以采用酶法提取,分解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多采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
(1)纤维素酶。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以1,4-β葡萄糖苷键连接,用纤维素酶酶解可以破坏β-D-葡萄糖苷键,使细胞壁破坏,有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项雷文等[6]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纤维素酶法提取杭白菊中总黄酮的主要工艺参数(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纤维素酶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5%、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55℃、pH5.0,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9.2%。
(2)果胶酶。果胶酶是作用于果胶复合物的酶的总称。果胶酶有两种:果胶甲酯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周向荣等[7]利用盐渍藠头提取其风味物质,考查了pH值、温度、加热时间、商品果胶酶添加量对盐渍藠头中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果胶酶同原料比为0.6%~1.2%,pH3.4、温度50℃、提取时间2~4h的条件下,蒜素的提取率可达到较高水平(0.21~0.27g/100ML),且出汁效果较好(90%~92%),固形物含量较高(19.2~19.8Brix),能较好地保持藠头特有的香气。
(3)半纤维素酶。戴瑜等[8]研究了半纤维素酶法提取杜仲叶中主要有效成分,即苯丙素类的绿原酸(CHA),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半纤维素酶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加入996U/g半纤维素酶0.45%、pH4.0、温度40℃,得率最高可达38.01mg/g。
(4)复合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酶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进行中药提取,可以较大地加快提取速率,提高提取率。吴国卿等[9]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野木瓜汁的工艺。以野木瓜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提取野木瓜汁。确定了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最佳添加比例为1︰6。复合酶提取野木瓜汁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45℃,pH4.0,酶解时间2.5h,在此最佳条件下,野木瓜出汁率可达56.7%,比空白样的出汁率13.7%高出43.0%。
4.2酶法作用于目标产物
对于有效成分中立体结构大的物质,可使用葡萄糖苷酶、转苷酶、淀粉酶等进行分解糖苷键等,改变理化性质,增大极性,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降低成本,且改变生理生化性质,提高效用。
(1)转苷酶。许明淑等[10]在提取银杏叶黄酮时,使用Suhong475转苷酶和糖基配体对银杏叶进行处理,提高黄酮苷元、黄酮苷的极性,进而在30%乙醇溶剂中提取。此时的提取率相当于60%乙醇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郁军等[11]使用淀粉酶和环糊精转糖苷酶(cGTase)处理甜菊糖作用于甜菊糖苷,破坏了甜菊苷的结构,与未用酶法处理过的甜菊糖相比较,有效地改善了甜菊糖的后苦味。
(2)葡萄糖苷酶。殷涌光等[12]从松针中提取松针黄酮,即8-葡萄糖苷酶松针总黄酮(PNF),使用葡萄糖苷酶酶解PNF,酶解温度40℃,酶添加量1/1000,底物质量浓度0.6g/L,酶解时间5h,经过修饰后的PNF对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都有明显地提高。
(3)复合酶。两种以上的酶的应用,既可以对植物细胞壁进行作用,也可以对有效成分进行优化。董捷等[13]在研究油菜花粉萌发孔通透性时采用了复合酶法中温淀粉酶和复合纤维素酶的组合。结果表明:用中温淀粉酶和复合纤维素酶处理花粉后,每克花粉上清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达到(0.365±0.017g),与空白相比提高了53%。
5酶法提取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某些中药采用酶法提取时收率明显提高,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该技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酶法的最佳反应条件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微小的波动,也有可能引起酶活性的大大下降。实验中的酶有可能会与实验中其他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的纯度。故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多采用酶法与其他技术的联合进行中药提取,可扬长补短,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5.1酶法协同超声波
赵玉等[14]采用复合酶法协同超声波提取南瓜水溶性多糖,试验将两种独立的提取方法进行协同作用,考察协同作用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单一超声波法、复合酶解法相比较。原料经复合酶酶解处理,超声10min后,多糖提取率为25.94%,提取率明显高于单一使用超声波、复合酶法的提取。
5.2酶法协同超高压提取
超声波在使用时,在破碎细胞的同时,会引起温度急剧上升,费用较高。而超高压提取可在低温条件下应用,不会引起温度的剧烈变化,不会引起酶的活性降低,在热敏物质的提取中应用将会更为广泛。奚海燕等[15]在超高压辅助酶法提取大米蛋白的研究中,首先在400MPa下对大米进行预处理,后加碱性蛋白酶量1.4%,温度58℃,pH8.3,时间4h及液固比9︰1进行处理,大米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8.72%,而只用碱性蛋白酶进行处理的提取率为70%,提取率提高显著。
5.3酶法协同微波提取
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微波法批处理量较大,萃取效率高、省时,而且选择性较好,可提高萃取效率和产品纯度。王文平等[16]首次采用微波辅助酶法提取薏苡仁粗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560W,料液比1︰30,提取时间4min,提取得率达22.61%。
6酶法提取技术的应用前景
酶法强化中药提取由于反应特异性强、条件温和易获得、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绿色节能等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必将成为中药开发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且随着对酶法技术的不断研究,酶法与其他技术如超声波、超高压、微波等技术的联用也将成为中药提取的另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第五篇:《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教科〔2006〕7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我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我厅在原《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修订了《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我厅。
二○○六年八月一日
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苏教科〔2006〕7号
2006年8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参照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第四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其主要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我省“两个率先”和建设教育强省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教育厅是高校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和省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编制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三)对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销进行审批。
(四)会同省有关部门拨发高校重点实验室有关建设和运行经费。
(五)组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检查、验收和评估。第六条
高校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列入学科建设计划,组织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二)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后,成立由校长负责的,科技、设备、财务、人事、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三)负责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建学术委员会。
(四)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提供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五)对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有关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重大调整建议进行研究审核。
第三章
立项与建设
第七条
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与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申请、专家论证评审、公示、批准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调整等。
第八条
重点实验室申请立项的基本条件: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1.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属于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5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二)省重点实验室:
1.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个别新兴、交叉学科应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领域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较高、结构比较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三)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1.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主要面向尚不具备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条件的省属和市属本科院校立项建设,符合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布局,已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2年以上。2.主要研究方向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或高新技术研发,在本领域中具有省内先进水平,能承担和完成省部级研发项目。
3.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较高,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研究、技术队伍。
4.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第九条
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由学校填写《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附件一)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附件二),向省教育厅申请立项。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的,由省教育厅公示,对符合立项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的,由省教育厅审核立项,并下达《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三)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四)。
第十条
学校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目标和要求,履行第六条规定的各项主要职责,负责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情况与计划任务书有较大变化的,学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书面报告。
第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应围绕建设目标,坚持以科研带动建设,以建设保证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应与相关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努力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服务;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积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实践环境;应与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密切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应将网络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作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条
积极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机制。鼓励依托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跨学科、跨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与国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开发。
第十三条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期一般为3—5年,在3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5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提前申报。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学校向省教育厅报送《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五)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六),申请验收。
第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重点实验室验收实行回避制度,学校相关人员与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不能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验收专家组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以及验收申请报告,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五条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的验收与申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结合进行。对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然视为验收合格。对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基本合格,可继续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继续予以重点支持。对在确定的建设期内既未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未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不合格,即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资格。其他重点(建设)实验室的验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第十六条
省教育厅根据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状况,对重点实验室布局和研究方向等进行调整、重组、整合或撤消。
第十七条
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或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报告,报省教育厅审定。
第四章
运行与管理
第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是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第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11人,本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学术造诣高,在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2)年龄不超过70岁,身体健康。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年龄不超过60岁,任期为3-5年。每次换届更换的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二十条
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作实验室工作报告。
第二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本领域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学术带头人。(2)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3)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5岁,任期3-5年,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第二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课题管理制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由学科、学术带头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获得课题等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使用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或实验室统筹解决。实验室应重视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建设和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研究人员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
第二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研究生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要加大开放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学校要提供配套条件和资金。第二十四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专项研究基金和研究生奖学金。
第二十五条
在学校配套经费中设立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可用于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
第二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产出、管理、实施和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在国外学习、进修、从事客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凡涉及实验室工作、成果的,在论文、专著等发表时,也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日常管理。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防止闲置和浪费。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加强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要逐步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并保持运行良好。第二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正之风。重点实验室不得以其名义从事或参加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每年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考核。重点实验室必须编制报告,并按规定的格式和时间报送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每年发布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报告。第三十条
在考核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周期评估。评估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评估按照《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第三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的滚动管理。对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教育厅予以奖励,并按要求给予配套投入;对被评估为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奖励,并优先遴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重点实验室,予以淘汰;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重点建设实验室,符合省重点实验室条件和总体建设规划的,可申请建立省重点实验室;对评估不达标的重点建设实验室,予以淘汰。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或“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所在单位)”。
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英文名称为“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如: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重点实验室标牌和印章的制作标准另发。
第三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一: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二: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 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三: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
(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
(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用款计划以及主要支出项目(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四: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
(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
(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用款计划以及主要支出项目(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五: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
附件六: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