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精)

时间:2019-05-14 13:4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精)》。

第一篇: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精)

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参照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重点实验室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高校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第四条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其主要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我省“两个率先”和建设教育强省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省教育厅是高校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和省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编制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三对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销进行 审批。

(四会同省有关部门拨发高校重点实验室有关建设和运行经费。

(五组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检查、验收和评估。第六条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列入学科建设计划,组织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二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后,成立由校长负责的,科技、设备、财务、人事、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三负责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建学术委员会。

(四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提供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五对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有关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重大调整建议进行研究审核。

第三章立项与建设

第七条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与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申请、专家论证评审、公示、批准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调整等。

第八条重点实验室申请立项的基本条件:(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1.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属于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先进

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5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二省重点实验室: 1.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个别新兴、交叉学科应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领域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较高、结构比较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三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1.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主要面向尚不具备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条件的省属和市属本科院校立项建设,符合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布局,已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2年以上。

2.主要研究方向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属

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或高新技术研发,在本领域中具有省内先进水平,能承担和完成省部级研发项目。

3.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较高,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研究、技术队伍。

4.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第九条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由学校填写《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附件一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附件二,向省教育厅申请立项。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的,由省教育厅公示,对符合立项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的,由省教育厅审核立项,并下达《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三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四。

第十条学校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目标和要求,履行第六条规定的各项主要职责,负责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情况与计划任务书有较大变化的,学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书面报告。

第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应围绕建设目标,坚持以科研带动建设,以建设保证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应与相关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努力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服务;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积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实践环境;应与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密切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应将网络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作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条积极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机制。鼓励依托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跨学科、跨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与国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开发。

第十三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期一般为3—5年,在3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5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提前申报。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学校向省教育厅报送《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五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六,申请验收。

第十四条重点实验室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重点实验室验收实行回避制度,学校相关人员与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不能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验收专家组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以及验收申请报告,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五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的验收与申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结合进行。对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然视为验收合格。对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基本合格,可继续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继续予以重点支持。对在确定的建设期内既未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未批准

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不合格,即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资格。其他重点(建设实验室的验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第十六条省教育厅根据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状况,对重点实验室布局和研究方向等进行调整、重组、整合或撤消。

第十七条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或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报告,报省教育厅审定。

第四章运行与管理

第十八条重点实验室是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十九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11人,本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

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学术造诣高,在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2年龄不超过70岁,身体健康。

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年龄不超过60岁,任期为3-5年。每次换届更换的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二十条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作实验室工作报告。

第二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本领域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学术带头人。(2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3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5岁,任期3-5年,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

第二十二条重点实验室实行课题管理制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由学科、学术带头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获得课题等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使用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或实验室统筹解决。实验室应重视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建设和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研究人员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

第二十三条重点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研究生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要加大开放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学校要提供配套条件和资金。

第二十四条鼓励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专项研究基金和研究生奖学金。

第二十五条在学校配套经费中设立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可用于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

第二十六条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产出、管理、实施和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在国外学习、进修、从事客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凡涉及实验室工作、成果的,在论文、专著等发表时,也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日常管理。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防止闲置和浪费。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

据的真实性。加强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要逐步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并保持运行良好。

第二十八条重点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正之风。重点实验室不得以其名义从事或参加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第五章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学校应每年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重点实验室必须编制年度报告,并按规定的格式和时间报送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每年发布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报告。

第三十条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周期评估。评估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评估按照《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

第三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的滚动管理。对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教育厅予以奖励,并按要求给予配套投入;对被评估为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奖励,并优先遴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重点实验室,予以淘汰;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重点建设实验室,符合省重点实验室条件和总体建设规划的,可申请建立省重点实验室;对评估不达标的重点建设实验室,予以淘汰。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或“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所在单位”。

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英文名称为“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如: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重点实验室标牌和印章的制作标准另发。第三十三条重点实验室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一: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 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二: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 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三: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 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

(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年度用款计划以 及主要支出项目

(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 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年度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四: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

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

(1)学术带头人介绍(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年度用款计划以 及主要支出项目(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 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年度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五: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 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 11 附件六: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 12

第二篇:《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教科〔2006〕7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我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我厅在原《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修订了《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我厅。

二○○六年八月一日

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苏教科〔2006〕7号

2006年8月1日)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参照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第四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其主要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我省“两个率先”和建设教育强省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教育厅是高校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和省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编制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三)对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销进行审批。

(四)会同省有关部门拨发高校重点实验室有关建设和运行经费。

(五)组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检查、验收和评估。第六条

高校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列入学科建设计划,组织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二)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后,成立由校长负责的,科技、设备、财务、人事、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三)负责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建学术委员会。

(四)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提供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五)对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有关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重大调整建议进行研究审核。

第三章

立项与建设

第七条

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与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申请、专家论证评审、公示、批准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调整等。

第八条

重点实验室申请立项的基本条件: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1.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属于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5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二)省重点实验室:

1.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个别新兴、交叉学科应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领域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较高、结构比较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三)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1.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主要面向尚不具备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条件的省属和市属本科院校立项建设,符合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布局,已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2年以上。2.主要研究方向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或高新技术研发,在本领域中具有省内先进水平,能承担和完成省部级研发项目。

3.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较高,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研究、技术队伍。

4.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5.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第九条

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由学校填写《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附件一)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附件二),向省教育厅申请立项。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的,由省教育厅公示,对符合立项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的,由省教育厅审核立项,并下达《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三)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四)。

第十条

学校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目标和要求,履行第六条规定的各项主要职责,负责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情况与计划任务书有较大变化的,学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书面报告。

第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应围绕建设目标,坚持以科研带动建设,以建设保证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应与相关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努力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服务;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积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实践环境;应与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密切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应将网络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作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条

积极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机制。鼓励依托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跨学科、跨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与国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开发。

第十三条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期一般为3—5年,在3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5年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提前申报。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学校向省教育厅报送《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五)或《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六),申请验收。

第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重点实验室验收实行回避制度,学校相关人员与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不能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验收专家组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以及验收申请报告,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五条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的验收与申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结合进行。对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然视为验收合格。对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基本合格,可继续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继续予以重点支持。对在确定的建设期内既未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未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不合格,即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资格。其他重点(建设)实验室的验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第十六条

省教育厅根据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状况,对重点实验室布局和研究方向等进行调整、重组、整合或撤消。

第十七条

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或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报告,报省教育厅审定。

第四章

运行与管理

第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是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第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11人,本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学术造诣高,在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2)年龄不超过70岁,身体健康。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年龄不超过60岁,任期为3-5年。每次换届更换的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二十条

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作实验室工作报告。

第二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本领域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学术带头人。(2)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3)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5岁,任期3-5年,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第二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课题管理制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由学科、学术带头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获得课题等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使用流动编制,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或实验室统筹解决。实验室应重视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建设和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研究人员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

第二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研究生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要加大开放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学校要提供配套条件和资金。第二十四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专项研究基金和研究生奖学金。

第二十五条

在学校配套经费中设立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可用于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

第二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产出、管理、实施和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在国外学习、进修、从事客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凡涉及实验室工作、成果的,在论文、专著等发表时,也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日常管理。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防止闲置和浪费。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加强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要逐步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并保持运行良好。第二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正之风。重点实验室不得以其名义从事或参加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每年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考核。重点实验室必须编制报告,并按规定的格式和时间报送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每年发布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报告。第三十条

在考核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周期评估。评估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评估按照《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第三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的滚动管理。对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省教育厅予以奖励,并按要求给予配套投入;对被评估为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奖励,并优先遴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重点实验室,予以淘汰;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重点建设实验室,符合省重点实验室条件和总体建设规划的,可申请建立省重点实验室;对评估不达标的重点建设实验室,予以淘汰。

第六章

第三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或“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所在单位)”。

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英文名称为“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如: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重点实验室标牌和印章的制作标准另发。

第三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江苏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一: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二: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 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三: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

(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

(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用款计划以及主要支出项目(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四: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

(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

(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用款计划以及主要支出项目(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江苏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五: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项目验收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

附件六: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

第三篇: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参照国家、教育部以及自治区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阵地。

第三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包括高校重点实验室和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第四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依托高等学校应将其列入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

第五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校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第六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要接受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动态发展。

第七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

方针,面向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其主要目的就是集中力量在我区高校重点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并和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实验室,使之成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成为我区高校师生从事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成为我区高校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窗口,为推进科技进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科教兴桂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自治区教育厅是高校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编制全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三)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和淘汰进行审批。

(四)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拨发高校重点实验室有关建设和运行经费。

(五)组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检查、验收和评估。第九条

高校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申请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定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并指导运行

和管理组织编报建设申请书、计划任务书和验收报告。

(二)立项后,优先支持重点实验室,落实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并提供相应的人财物条件保障,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三)组织推荐重点实验室主任,推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对高校重点实验室进行考核,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做好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

(五)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有关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的重大调整建议进行研究审核并报主管部门。

第三章

立项与建设

第十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与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申请、专家论证评审、公示、批准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调整等。

第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申请立项的基本条件:

(一)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实验室所在学科应为广西高校及以上重点学科或具有相应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含建设),且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领域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达到区域高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区级重点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3.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与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研究群体;固定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不少于人,并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

4.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近年来承担过一定数量的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自治区级以上研究项目或课题,并获得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具备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以及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具有一定面积的研究场所和一定规模的研究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有稳定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与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

6.实验室的运行经费及建设配套经费纳入依托单位的预算。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2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二)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要面向尚不具备建设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的本科院校立项建设,符合全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布局,已作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2年以上。

2.主要研究方向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属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或

技术研发,在本领域中具有区内先进水平,能承担和完成部区级研发项目。

3.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较高,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研究、技术队伍。

4.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实力较强,在本领域有代表性,有能力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任务;

5.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

6.学校能为实验室提供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保障。第十二条

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由学校填写《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申请报告》(附件一),向自治区教育厅申请立项。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的,由自治区教育厅公示,对符合立项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的,由自治区教育厅审核立项,并下达《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附件二)。

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目标和要求,履行第九条规定的各项主要职责,负责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情况与计划任务书有较大变化的,学校应及时向自治区教育厅提交书面报告。

第十四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应围绕建设目标,坚持以科研带动建设,以建设保证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应与相关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努力为提高学科的建设水平服务;应与高层次人才培

养密切结合,积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实践环境;应与科技机制体制创新密切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应将网络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作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十五条

积极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机制。鼓励依托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跨学科、跨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开发。

第十六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学校向自治区教育厅报送《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附件三),申请验收。

第十七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重点实验室验收实行回避制度,学校相关人员与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不能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验收专家组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以及验收申请报告,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八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高校重点实验室的验收与申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结合进行,对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自然视为验

收合格,并可继续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继续予以重点支持。

第十九条 自治区教育厅根据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状况,对重点实验室布局和研究方向等进行调整、重组、整合或撤消。

第二十条

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或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报告,报自治区教育厅审定。

第四章

运行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是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二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9人,本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

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职条件是:

(一)学术造诣高,在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

(二)身体健康。

(三)聘任当年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六十岁(院士除外)。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依托单位聘任,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学术委员会委员任期为3-5年。每次换届更换的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二十三条

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作实验室工作报告。

第二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

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职条件是:

(一)本领域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学术带头人。

(二)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任期3~5年,一般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

第二十五条

重点实验室必须设立专职,协助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课题管理制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重点实验室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包括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重点实验室应按需设岗,按岗聘任,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由学科、学术带头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获得课题等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经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或实验室统筹解决。实验室应重视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建设并打造出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研究人员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

第二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

金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研究生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要加大开放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学校要提供配套条件和资金。

第二十八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专项研究基金和研究生奖学金。

第二十九条

在学校配套经费中设立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可用于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

第三十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产出、管理、实施和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在国外学习、进修、从事客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凡涉及实验室工作、成果的,在论文、专著等发表时,也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申报奖励、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日常管理。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防止闲置和浪费。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加强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要逐步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并保持运行良好。

第三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营造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开展经常性、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及保存工作,重视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正之风。

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

第三十三条

学校应每年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考核。重点实验室必须编制报告,并按规定的格式和时间报送自治区教育厅。

第三十四条

在考核的基础上,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进行周期评估。评估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评估按照《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

第三十五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的滚动管理。对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的实验室,自治区教育厅予以奖励,并按要求给予配套投入;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高校重点实验室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对被评估为优秀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符合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和总体建设规划的,可申请设立为高校重点实验

室;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重点实验室提出整改要求,整改期为,通过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淘汰。

第六章

第三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或“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所在单位)”。(英语模板参考格式: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Laboratory of ***或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

第三十七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

第三十八条

依托单位依据本办法制定本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申请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申请学校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水平等

五、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六、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七、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学校意见(含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十二、自治区教育厅审批意见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承担学校、学校负责人、建设地点、建设起止年限)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

(1)学术带头人介绍

(2)人才培养能力及培养计划

(3)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

(4)培养和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来源及落实计划,分用款计划以及主要支出项目(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学校给予的支持(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七、联合、开放设想

八、目标任务及考核指标

九、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委员会的提名

十、依托学校意见

十一、自治区教育厅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内容

三、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四、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五、实验室硬件建设

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七、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八、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九、依托高校意见

十、专家验收意见

十一、自治区教育厅审批意见

第四篇: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是我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和规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旨在围绕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为重点,针对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产业技术源,聚集和培养重点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第三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按照“ 优化布局、做优做强、自主创新、引领发展 ”的原则,主要依托本领域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科技企业,建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

第四条

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

(一)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产业技术源;

(二)接受相关领域企业等单位的委托开展研究与开发,加强实验室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为产业技术创新、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三)培养、聚集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团队;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全省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省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和运行管理工作。省有关厅局或省辖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归口管理的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

相关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是:

(一)省科技厅

1、负责制定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划;

2、负责编制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计划与经费预算;

3、负责组织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检查、监督、评估和验收;

4、会同省财政厅制定省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指标体系、绩效考评体系,并组织对建成运行的省重点实验室进行考核和阶段运行绩效评价;

5、委托省科技条件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对省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二)省财政厅

1.负责审批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预算,并安排必要的建设运行资金;

2.会同省财政厅检查、监督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

3、会同省科技厅组织对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检查、监督、评估和验收;

4、会同省科技厅制定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并对其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三)主管部门

1.负责本行业(或地区)拟建省重点实验室的组织与推荐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本行业(或地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省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和检查监督;

3.负责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的落实;

4.负责协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与共建或合作单位的关系。

第三章 申报与立项

第七条

省科技厅根据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和经费预算,提出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计划和组建要求,采取主管部门推荐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组建重点实验室。

第八条

申请或投标组建省重点实验室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有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组织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及一支学术思想活跃、科研业绩优秀、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

(二)研究领域符合国家和省有关科技发展政策,在某一高技术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具备承担国家及省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以往科研成绩突出,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三)能提供保证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的资金、技术支撑、实验条件和相对集中的设施场所等后勤保障。

第九条

省重点实验室组建由依托单位提出、主管部门择优推荐并组织编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科技厅经专家咨询、现场考察及 同行专家论证通过后,由申请单位按照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项目计划任务书,并按要求与省科技厅签定科技项目合同。

第十条

项目计划任务书、科技项目合同是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考核的主要依据,具有法律约束力。逾期不签定项目合同或主要指标达不到立项规定要求的,取消项目立项。

第十一条

对我省研究基础好、竞争性强,具备招投标条件的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将会同省财政厅采取招投标的形式组织建设,具体按照《江苏省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苏科计[2001]202号)进行。

第十二条

对我省重点发展且具有科教资源优势的高技术领域、采取跨学科、跨部门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出资组建的省重点实验室,优先予以扶持。

第四章 实施与验收

第十三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建设实施期间,须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建设进展及运行情况。

第十四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期间应严格执行《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苏科计[2005]393号)的规定。建设期间实验室主任连续半年以上不在岗时,一般应及时调整并报省科技厅和主管部门备案。建设期间实验室建设内容、研究课题有调整的,须及时上报省科技厅备案。

第十五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完成后,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验收按照《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苏科计[2005]377号)执行。经验收合格取得《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证书》后,省科技厅颁发相应铭牌。

第十六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依托单位申请中止:

1、实验室骨干技术人员离开依托单位或合作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项目已无法继续实施的;

2、依托单位发生重大变故,实验室建设自筹经费不能足额到位,项目难以完成建设任务的;

3、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项目不能继续实施的。

第十七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省科技厅视情节轻重予以缓拨经费、停止拨款、通报批评、强制中止或撤销项目:

1、项目主管部门、依托单位有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建设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等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或自筹经费不能按进度落实的;

2、项目依托单位管理不善,项目执行不力,重点实验室建设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严重滞后于合同规定的,或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超期二年以上不能通过验收的;

3、无故不接受省科技厅或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检查、监督、审计和评估的;

4、依托单位从事的主导行业或产权发生重大变化,不能保证省重点实验室对我省科技、经济发展继续发挥骨干支撑作用的。

第十八条

项目因故中止的,由依托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科技厅。申请中止、强制中止和撤销项目,省科技厅将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清查、审计。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财务部门应积极配合及时清理帐目与资产,编制决算 报表及资产清单。由此产生的剩余经费(含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上交省财政,仍用于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被撤销项目的依托单位在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主管部门在2年内不得再推荐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九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所需的资金,由省财政、主管部门及依托单位共同筹集。经批准的经费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做变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按规定程序重新上报审批。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应单独到帐,专款专用。

第二十条

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开展科研所必需的关键仪器、设备、软件,以及进行人才培养等。实验室用房及水、电、气等配套条件尽量利用现有设施调剂解决;实验室用房必须新建、扩建的,依托单位或主管部门应相应增加基本建设经费。实验室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应按照《江苏省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苏财教[2005]86号)进行评议,并纳入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共享。

第二十一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省拨经费实行一次核定,分期拨款的办法。依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约定的匹配经费须在立项建设后按合同进度到位,否则将停拨后续建设经费。项目未按计划实施的,缓拨后续经费。

第六章

运行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省重点实验室一般建成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聘任,任期四年。实验室主任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在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 威望,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一般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少于八个月。

第二十三条

省重点实验室须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科研工作计划,组织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审批开放课题等。学术委员会一般由7―11人组成,其中,依托单位的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1/

3、省外的委员不少于1/3,学术委员会成员由省科技厅聘任,每届任期四年。

第二十四条

省重点实验室根据运行和发展需要,除保持部分精干的固定管理人员和科研业务骨干,其他研究人员由实验室主任根据课题任务进行公开聘任。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聘任有威望的专家为客座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的聘任一般不超过2年,保持一定的流动量。

第二十五条

省重点实验室的运行费用主要由依托单位承担,并在预算中列示。运行费用主要用于支付实验室固定人员费用、实验室正常运行及日常管理费用、仪器设备维护费等。

第二十六条

省重点实验室可视为独立的科研单位申报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鼓励省重点实验室组织国内外科研力量共同承担国家、省部各类科技计划任务及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第二十七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根据研究方向面向全省乃至全国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与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省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对外开放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

第二十八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研究成果等均应署重点实验室的名称,专利 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省重点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在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使用,数据、资料、成果的整理应用和推广,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

第三十条 省重点实验室每年一月底之前应向省科技厅上报本工作计划、上工作总结和有关调查统计报表,作为重点实验室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对建成并通过验收的省重点实验室实行动态管理。

省科技厅将委托中介机构每三年对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一次绩效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发布。评估分为优秀、良好、较差三个等级。对评估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会同纳入我省地方管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按照本管理办法执行。原立项批准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按原建设计划任务书和科技项目合省财政厅将资助适当的滚动支持经费。对评估较差者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次评估较差者,取消其省重点实验室资格,并会同省财政厅对相应资产进行清理,同时该依托单位在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三十二条

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省科技厅将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章

第三十三条 同要求进行考核和验收。验收通过后,按本办法进行运行管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 日起施行。原《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苏科计[2001]160号,苏财教[2001]84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河南省教育厅

教科外〔2009〕107号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切实加强我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高层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突破,提升全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省教育厅决定实施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现将《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1 — 附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 2 —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附

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切实加强我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高层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突破,增强全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项目的意见》(教科外[2008]820号)要求,决定实施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培育基地”)。

为做好组织与管理工作,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重点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实施培育基地建设是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高校支撑中原崛起战略和创新型河南建设

— 3 — 的重要举措。

第三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第四条

培育基地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加强基础、发展应用,强力推进、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重点建设一批高层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尽快实现我省高校国家实验室建设有突破、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成规模,校级重点实验室上水平。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和高校三级重点实验室体系,最大限度实现实验室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全面提升我省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教育厅是培育基地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和省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项目进行指导和管理。

2.负责编制培育基地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相关政策和规章。

3.负责培育基地项目的组建申请、论证、立项;负责立项 — 4 — 培育基地项目的建立、调整和撤销;负责培育基地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检查、评估和验收。

4.对培育基地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进行备案。

第六条

高等学校是培育基地建设的依托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与日常管理。主要职责是:

1.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列入学科建设计划,组织申请培育基地项目立项和建设。

2.成立由学校校(院)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培育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并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建设资金及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3.负责聘任培育基地主任、副主任,学术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4.对培育基地进行考核,配合省教育厅做好项目的检查、验收与评估工作。及时向省教育厅报送项目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七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范围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

第八条

培育基地根据规划和布局,从开放运行两年以上的重点实验室中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建设,保持适度建设规模。

— 5 —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从博士学位授权高校遴选,一般应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者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从普通本科高校遴选,一般应是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含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从全省高校遴选,一般应是地市重点实验室或者学校重点实验室。

第九条

培育基地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立项申请、专家论证评审、公示、批准立项、计划实施、评估检查、验收、调整等。

第十条

推荐申报的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需符合上述规划布局,并满足下列条件: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具有良好的运行基础。原则上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者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2.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原则上所申报的实验室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主体依托学科应是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3.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科研用房相对集中,面积不低于4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实验室建设以来,连续投入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

4.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属于学校优 — 6 — 先或重点发展的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实验室近3年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不少于15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或资助强度50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科研项目总经费1000万元以上,或人均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元/年。

5.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6.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10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具有良好的运行基础。原则上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含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2.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原则上所申报的实验室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主体依托学科原则上为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3.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科研用房相对集中,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原值)不低于1500万元。实

— 7 — 验室建设以来,连续投入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不少于600万元。

4.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属于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或部省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实验室近3年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或资助强度50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不少于5项,科研项目总经费600万元以上,或人均科研经费不少于6万元/年。

5.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6.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5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三)河南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培育基地:

1.具有良好的运行基础。原则上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地市或者学校重点实验室。

2.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原则上所申报的实验室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主体依托学科原则上为省级重点学科或者具 — 8 — 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3.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科研用房相对集中,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实验室建设以来,连续投入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不少于400万元。

4.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符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属于学校优先或重点发展的方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省内领先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特色。具备承担省部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实验室近3年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不少于5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或资助强度50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不少于1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00万元以上,或人均科研经费不少于4万元/年。

5.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群体,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稳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术气氛浓厚。

6.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30万元,有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第十一条

符合申请基本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由学校填写《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并以正式公文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

— 9 — 第十二条

省教育厅对报送的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评审。通过评审的,经省教育厅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批准立项。

第十三条

获准立项的培育基地要编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项目建设计划任务书》,由依托单位报送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予以批准建设。

第十四条

学校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目标和要求,履行第六条规定的各项主要职责,负责培育基地建设。实施情况与计划任务书有较大变化的,学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书面报告。

第十五条

列入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的实验室,省教育厅将优先推荐申请高层次重点实验室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期一般为3—5年,在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提前申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在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2-3年,在建设期内应力争成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第十六条

培育基地项目建设期满后,学校向省教育厅报送《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项目验收报告》,申请验收。

第十七条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培育基地进行验收。项目验收实行回避制度,学校相关人员与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不能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验收专家组根据建设项目计划任 — 10 — 务书以及验收申请报告,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第十八条

国家(教育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项目的验收与申报建立国家(教育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工作结合进行。对批准为国家(教育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的,自然视为验收合格。对在确定的建设期内未批准为国家(教育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的,视为验收不合格,即取消国家(教育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资格。

第十九条

省教育厅根据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培育基地项目建设与运行状况,对项目布局和研究方向等进行调整、重组、整合或撤消。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二十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依托高等院校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第二十一条

培育基地项目建设坚持动态管理,定期评估,优胜劣态,滚动发展。

第二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培育基地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本领域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学术带头人;(2)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

— 11 —平;(3)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5周岁,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

第二十三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须设立学术委员会,作为培育基地的学术指导机构,负责审议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工作计划和总结。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二十四条

培育基地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11人,本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

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学术造诣高,在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身体健康。

第二十五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客座研究人员。

第二十六条

培育基地项目建设应围绕建设目标,坚持以科研带动建设,以建设保证科研。项目建设应与相关重点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努力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服务;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积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实践环境;应与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密切结合,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

第二十七条

积极创新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机制。鼓励 — 12 — 依托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跨学科、跨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与国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开发。

第二十八条

培育基地项目建设重点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成果转化以及体制改革等内涵建设和培育,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提升竞争力,尽快实现我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有突破,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成规模,校级重点实验室上水平。

第五章

考核评估

第二十九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当在规定时间撰写工作计划和总结,经依托单位审核后,报省教育厅。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对实验室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同时接受并配合省教育厅对培育基地进行检查评估。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基地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一条

根据考核情况,省教育厅每年对部分培育基地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研究和解决培育基地存在的问题。现场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听取培育基地主任工作报告、考察培育基地、召开座谈会等。

第三十二条

培育基地实行优胜劣汰的滚动管理。对进入国

— 13 — 家(教育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的培育基地,省教育厅予以奖励,并按要求给予配套投入;对评估成绩差、不符合要求的重点实验室,予以淘汰。

第六章

第三十三条

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统一命名为“××河南省高校(国家、教育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依托单位)”。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各高等学校可据此制定相应细则和实施办法。

主题词:高校

实验室

建设

办法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2月27日印发

下载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为规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学科开发实验室(以下统称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重点实验室是研究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研究的科技创新基地,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为规范和加强重点实验......

    四川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大全]

    四川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 返回 一 总 则 (一)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高等教育法》及“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鄂科发计字[2002]179号) 省直有关主管部门,各高等学校: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是组织科学研究、......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研究课题

    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研究课题 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我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实验室研究课题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

    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附件2 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现代工程测量技术进步,促进测绘事业发展,发挥同济大学与陕西测绘局在工程测量......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发挥省重点实验室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服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