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上海海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问答
2018年上海海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问答
[摘要]2018年考研成绩已经公布,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公布2018年考研调剂信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2018年上海海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问答,帮助大家了解上海海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希望考生提前做准备。
2018年上海海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问答
2018年考研成绩查询接近尾声,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可能会考虑考研调剂,为了方便考生,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上海海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公布,以供考生参考。
各位考生:欢迎报考和调剂我校。今年我校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和录取工作的相关问题解答如下,请考生仔细阅读。
1.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什么时候公布?
答:2月3日。
2.国家分数线什么时间公布?
答:大约3月中下旬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或国家官方网站查询。
3.请问复试大概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答:大约3月下旬以后。
4.专业排名是否公布?
答:不公布专业排名。
5.复试科目和参考书何时公布?
答:2018年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上已经公布了复试科目和参考书,可以自己查询。
6.贵校在线登记调剂网址及登陆办法?
答:http://58.40.126.136/xscx/,注意该系统主要是起收集调剂信息的作用,系统开通时间:2018年3月5日。正式调剂和录取必须登陆中国研招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7.请问老师,调剂系统中只能填报一个专业,但是如果该专业调剂人数很多了,而其他专业又相对较少,怎么办?可以把我调剂到其他专业吗?
答:调剂原则上在同一一级学科内进行。学术性学位可以调剂到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不可以调剂到学术性学位。如果有些专业调剂人数人少,我们会根据专业的情况和学生联系进行专业调整的。
8.请问这届研究生收费情况?
答:请查看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
9.老师你好,今年我考的专业没有过分数线,请问可以转到分数线低的专业或在职读研吗?
答:没有过国家分数线就不能调剂的,也不能转到在职读研。
10.请问贵校今年调剂流程怎样?
答:先在我校调剂系统中登记,我们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符合条件的,我校作初步筛选,相关专业会在国家调剂系统开放前联系考生。
国家调剂系统开放后考生第一时间登录中国研招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正式调剂。未在规定时间到中国研招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的,信息无效。
11.请问贵校按什么标准挑选调剂生?
答:按综合情况挑选考生,综合情况包括:考分、报考专业、报考学校、本科学校、本科专业、英语水平等。第一志愿报考自主划线高校生源优先。
12.调剂需要邮寄纸质材料吗?
答:不需要,网上在线登记就可以。
13.调剂缺额是否公布?
答:不公布具体缺额。
14.要公布复试考试大纲吗?
答:不公布复试大纲。
15.复试科目多选一是自己任选其一还是学校随机抽一门啊?
答:自己选择考试科目。
16.贵校复试办法什么时候公布?
答:大约3月中旬,公布在http://yz.shmtu.edu.cn。
17.在贵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几年?
答:目前我校研究生学制为2--3年,具体详见http://yz.shmtu.edu.cn学费学制一览表。
18.可否为在读研究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的机会?
答:我校可按国家及上海市政府的规定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助学贷款,也可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19.调剂生享受的奖学金待遇和一志愿是一样的吗?
答:是一样的。我校奖助学金覆盖率达100%,优秀学生可享受丰厚的奖学金,最高每年可达5万元。具体详见研究生院网站http://gs.shmtu.edu.cn。
20.调剂生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吗?
答:调剂生和一志愿学生出国交流选拔是一视同仁的,我校有较多的研究生交流和合作项目。具体详见研究生院网站http://gs.shmtu.edu.cn。
21.贵校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外语听力测试如何进行?
答:按教育部规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外语听力测试调整到复试阶段。我校听力测试方式由招生的学院具体负责组织。
22.2018年贵校录取线是多少?比国家线高吗?
答:我校执行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复试分数基本”中的A类分数线,2018年绝大部分专业考生只要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达到A类分数线的,基本上都可以进入复试,即绝大部分专业复试线没有比国家线高(这两年我校各专业的录取数信息可查询我校研究生招生网)。
23.如何了解各专业的培养特色及其导师队伍?
答:请通过http://www.xiexiebang.com/登陆各学院的网站了解。
第二篇:上海海事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导师 联系方式
电子工程系
朱大奇 教授 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电子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学科带头人,“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负责人;中国自动化学会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机生产工程学会机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模范教师,《船海工程》核心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通信评审专家。研究方向:水下机器人传感、控制与路径规划;港航设备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人工神经网络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Email:dqzhu@shmtu.edu.cn
谢宏 教授男,1962年生,陕西汉中市人,工学博士,教授。2002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作博士后研究,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在悉尼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物流信息监控和生物信号处理等Email:hongxie@shmtu.edu.cn
曾连荪 教授男,教授。长期从事无线接入技术和定位测控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成功了多项导弹测控、医疗电子和汽车电子工业产品。上海无线电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上海惯性学会理事;上海通信制造行业协会定位导航专委会副主任。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负责过五项国防“七五”、“八五”等预研攻关和型号项目。目前为我国无线测控网建设首席专家,建设总工程师。研究方向:无线接入技术、定位测控技术、安全监控技术等。Email:lszeng@shmtu.edu.cn
安博文 副教授男,1969年出生,上海市曙光学者,副教授。200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200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武汉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遥感图像的获取与处理、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Email:bwan@shmtu.edu.cn
薄华 副教授女,1971年生,副教授。2006年6月,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防科技八五重点预研项目、“十五”国防预研以及国家’863’计划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在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方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遥感图像处理。Email:huabo@shmtu.edu.cn
徐志京 副教授男,1972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研和参与上海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交通部通达项目1项,云南省交通厅项目1项以及横向项目多项。主研和参与的科研项目10多项,主要涵盖电子海图系统应用、AIS系统应用、GPS导航定位应用等领域,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2001-2009年,主要从事船舶导航信息的采集处理、电子海图信息处理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纵向、横向课题多项。2009年至今,承担交通部专项建设实验室---水下传感器网络实验室筹建和研究工作,实验室拥有较好的水声研究的软硬件条件和实验条件,主要从事水环境信号的采集处理、水声信号的采集处理、水声通信、水下通信网、水声图像处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等工作。Email:zjxu@shmtu.edu.cn
陈淑荣 副教授女,1972年生,副教授。长期从事通信网交换技术的研究,曾参与国内首台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并主要完成了该交换机通用测试器的研发工作;参与了“甘肃省用电管理信息电话语音查询系统”的项目开发以及大容量VoIP网关系统的方案设计等。曾获2008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9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1)、2008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校优秀党员、校三八红旗手等奖项和荣誉。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工学院访问半年。研究方向:通信网交换技术、视频分析、视频图像检测Email:srchen@shmtu.edu.cn
张友俊 副教授男,1961年11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4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信电系,2006年3月在上海大学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国际著名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的Poly-Grames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2007年10月调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微波技术Email:zhangyj@shmtu.edu.cn
袁国良 副教授男,1963年生,副教授。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子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上海海事大学光纤通信的实验室建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1项,吉林省重点资助项目2项,主研吉林大学项目2项。编著了高等学校教材《光纤通信原理》,该书200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7月再版第2次印刷。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光电通信技术Email:glyuan@shmtu.edu.cn
杨文璐 副教授男,1967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已在《中国科学》、《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等国内外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5篇被SCI检索,12篇被EI检索。主研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和横向项目十余项。获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分析、生物信号处理、脑机接口、视觉感知计算、智能信息处理等。Email:wlyang@shmtu.edu.cn
张颖 副教授男,1968.08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师,博士、副教授。199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在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至2010年,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RFID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实时定位技术(RTLS)、网络视频监控Email:yingzhang@shmtu.edu.cn
孔薇 副教授女,1977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方向为非平稳信号的特征提取、高维相关数据无监督聚类与分类分析,包括语音信号及生物微阵列基因表达信号的降噪、特征提取、聚类与分类等。近几年共发表文章18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10篇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处理,主要包括语音信号及生物信号的智能信息处理。Email:weikong@shmtu.edu.cn
杨静 副教授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工作。研究方向:图像通信与视频压缩编码Email:jingyang@shmtu.edu.cn
黄洪琼 副教授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智能交通研究所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在智能交通领域、航运智能运输系统领域,以及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近年共发表EI检索论文及软件著作权十余篇/项。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在智能交通领域、航运智能运输系统领域中的应用研究。Email:hqhuang@shmtu.edu.cn
夏斌 副教授男,1975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9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专业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8-2010年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脑-机接口、计算神经科学和生理电信号处理等。Email:binxia@shmtu.edu.cn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王晓峰 教授男,1958年生,教授,工学博士,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博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anular Computing, Rough Set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IJGCRSIS)编委;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粗糙集与粒度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机应用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海洋与湖沼学会海洋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任2006、2007 IEEE控制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2008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anular Computing 程序委员会委员,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会议副主席;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及其在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中的应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在海洋信息技术、港航信息工程等领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Email:xiaofengwang@shmtu.edu.cn
刘广钟 教授 男,1962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1983年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毕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1992年在日本翼系统株式会社研修;1994年~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2002年~2003年于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网格计算,CIMS技术,物流信息化技术等。Email:gzhliu@shmtu.edu.cn
冯嘉礼 教授男,1948.12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系统仿真语灾害模拟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 Shanghai Section委员;《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anular Computing, Rough Set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副主编,《智能系统学报》编委。研究方向:思维与智能的属性论方法Email:jlfeng@shmtu.edu.cn
张明 教授男,1957 年生,博士,教授。1980年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毕业,1981~1983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习,1995年、2010年两次赴美国访问学习,2003年获河海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分布式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视觉信息检索与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航运信息化技术等。Email:mingzhang@shmtu.edu.cn
曾卫明 教授男,1971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系主任、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05年1月东南大学博士毕业。2006.04-2008.06,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rby脑功能成像研究中心(F.M.Kirby Research Center for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博士后。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功能磁共振成像信息处理、脑功能连通性检测与神经认知等。Email:wmzeng@shmtu.edu.cn
杨智应 教授男,1964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分配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工作。于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做访问研究学者。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任。研究方向: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与软件工程 Email:zyyang@shmtu.edu.cn 韩德志 教授男,1966.12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外存储专委会会员,《电子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通信评审专家。研究方向:海量网络数据信息管理、存储及安全技术,云计算和云存储安全技术。Email:dzhan@shmtu.edu.cn
高茂庭 副教授男,1963年生,博士,副教授,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公派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访问进修。现担任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20多名。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港航信息系统等领域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工作Email:mtgao@shmtu.edu.cn 栾翠菊 副教授女,197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6月获得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校级及横向项目7项,主持科研项目2项,研究方向:网格计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智能决策、网格计算。Email:cjluan@shmtu.edu.cn
张琳 副教授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上海海事大学任教至今,其间在职攻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副系主任、网络工程专业主任、上海海事大学第九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6年下半年公派至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UC)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ISE)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港航信息化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信息检索、本体与知识工程等。Email:linzhang@shmtu.edu.cn 黄晓霞 副教授女,1968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1991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同济大学电气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94.3获得了硕士学位;1999.9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信息与控制系博士研究生,2004.9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5.9至2006.3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智嵌入式系统,物流信息化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供应链信息处理等。Email:xxhuang@shmtu.edu.cn
杨斌 副教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理事。研究方向: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供应链过程可视化、物流系统绩效评价。
Email:binyang@shmtu.edu.cn
彭青松,副教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毕业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工作,当年被评为上海海事大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1月至6月在美国仁斯里尔理工学院智能系统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在美访问期间,获2008MLSP国际数据分析算法竞赛第一名。2009年被评为上海海事大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赴香港、克罗地亚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关心研究生成长,受到研究生的广泛好评。研究方向: 安全生产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信息处理。Email:qspeng@shmtu.edu.cn
高俊波,副教授男,1972.9生,博士、副教授;上海海事大学航运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机会发现与模糊系统、社群网络 Email:jbgao@shmtu.edu.cn 宋安军 副教授1969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系统所博士毕业,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系教师从事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的研究,获得过陕西科学进步二等奖以及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科研奖励和专利奖励,2004年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任教,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系统Email:ajsong@shmtu.edu.cn
白治江 副教授男,1962年生,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1998年7月在华东师大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2006年1月在华东师大获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包括数据挖掘和智能主体),模糊系统,系统工程等。Email:zjbai@shmtu.edu.cn
朱春鹤 高级工程师1963年2月出生,现任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基础教学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曾参加多种飞机的气动学试验,《国家潜油电机电泵监测中心》的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速风洞》的研制,主持《矿用风速表校准风洞》的研制,1998年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控制系统设计等Email:chunhe@shmtu.edu.cn
任洪敏 副教授男,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1996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致力于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方法、过程与工具的研究,具体包括:软件体系结构、构件技术、软件复用、过程工程、形式化方法和软件工程环境等。研究方向:软件体系结构、构件技术、软件复用、过程工程等Email:hmren@shmtu.edu.cn
史小宏 副教授男,1963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至1989年在煤炭科学研究院做研究工作;1989年至1996年在太原理工大学任教,期间于1995年至1996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做访问研究;1996至2000年海南大学任教;2000年至今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系网络教研室工作。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移动Agent、移动Agent组通信、JAVA与分布式系统等。Email:xhshi@shmtu.edu.cn
陆能枝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等Email:nzlu@shmtu.edu.cn
王未央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工作流的研究与应用,数据仓库、OLAP与数据挖掘等 Email:wangwy@shmtu.edu.cn
严南南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等Email:nnyan@shmtu.edu.cn
杨丽萍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Email:yanglp@shmtu.edu.cn
葛元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模式识别,管理信息系统mail:geyuan@shmtu.edu.cn
于威威,副教授女,1978年生,副教授。200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任。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Email:wwyu@shmtu.edu.cn
第三篇:上海海事大学
1909年7月,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监督唐文治于该学堂增设船政科(航海专科),学制4年,开创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2] 1911年(宣统三年正月)邮传部决定于上海吴淞炮台湾创建商船学校,并电令唐文治操办。1911年8月,上海吴淞炮台湾校舍建成,该校定名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仍由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管理,学堂监督由唐文治兼任,聘夏孙鹏为教务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划归商船学堂。
1912年1月,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改由国民政府交通部直辖,易名为吴淞商船学堂,唐文治兼任校长。
吴淞商船学校校门
1912年3月 国民政府交通部任命原清末筹备海军大臣、海军提督萨镇冰为吴淞商船学校校长。3月15日萨镇冰到职。
1912年9月22日,吴淞商船学校迁入吴淞炮台湾新校舍,命名为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占地面积约百余亩,设有实习工厂、游泳池、运动场、图书室、仪器室等。
1915年 吴淞商船学校奉国民政府之命停办,全部校舍、实习船及书籍、仪器等由海军部接收,开办海军学校。
1928年 国民政府交通部决定收回吴淞商船学校校舍,筹备恢复吴淞商船学校。
1929年9月1日 吴淞商船学校正式复校,定校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由交通部部长王伯群兼任,杨志雄任雄副校长,主持日常校务。校舍仍为原吴淞商船学校校舍。1929年10月8日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正式开学。学校将1929年10月8日定为复校纪念日。
上海海事大学校园灯塔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日军轰炸,学校在上海市内租屋上课。1933年春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修复,学校迁回,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3年8月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奉令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1935年8月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停招附属高中新生。1937年 日寇入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侵略炮火摧毁,学校被迫停办。
1939年6月,因战火内迁重庆,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教育专门委员会决定在重庆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改称“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隶属于教育部。
1939年11月27日 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于“江顺”轮举行隆重开学典礼。1942年秋 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新校舍在溉澜溪落成。1943年,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国立重庆交通大学。
1945年11月 抗战胜利后,并入交通大学的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师生迁回上海。
1946年10月14日,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在上海东长治路505号(原雷士德工学院旧址)正式开学。至此,学校经三度停办终在上海再次复校。交通大学代管的航海、轮机两科复归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1950年9月,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及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海事班合并升格为上海航务学院,设航海系、轮机系和无线电专修科。
1958年,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恢复上海航务学院建制,随委托上海海运局负责教室校舍等基础设施筹建工作。
1959年9月5日,学校正式开学,并命名为上海海运学院,为交通部所属,校址设于浦东大道1550号。
1961年9月,上海海运学院筹建工作初步完成,遂脱离上海海运局,由交通部直接领导,为交通部部属重点院校,党委由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建校初期设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机械、港口机械等专业,并附设专业基本相同的中专部和一所普通中学。
1962年,交通部决定对所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先后将上海海运学院海洋运输类专业调整到大连海运学院,将机械工程类专业调整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同时将该两校的管理和经济类专业调入上海海运学院。又在上海海运学院院陆续创办了远洋运输业务、交通财务会计、英语、法语等专业。
1966年,转变成为交通部所属以水运经济管理为主要专业的交通部重点高等院校。[2] 1972年,先后恢复海洋运输类各专业。2000年,实行交通部和上海市双重领导、以交通部为主的领导体制,学院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同年11月19日,临港新城新校建设破土动工。
2008年10月,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城新校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
2009年,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上海海事大学迎来她们的百年华诞,历经百年的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同年9月23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200余名校友齐聚上海海事大学新校区,隆重纪念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之源——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会后举行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碑揭幕仪式。该纪念碑象征着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百年历程。[2] 2办学条件编辑 院系设置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截止至2014年,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设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设徐悲鸿艺术学院)、科学研究院等12个二级办学部门,45个本科专业。[1] 院 系[3]
专业(方向)名称
基本学制专业类别
(年)
航海系
航海技术
行政管理(海洋管理)4 商船学院
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系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4 热能与动力工程 4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管理系
交通运输 4 物流管理 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工程系 交通工程 国际航运系
航运管理 4 航运管理+英语 4 法学院 法律系
法学(海商法)
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物流经济系 济)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海运金融)4
会计学 财务与会计
会计学(国际会计)4 经济管理学院 学系
会计学(ACCA课程
班)财务管理 工商与公共工商管理 4 管理系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管理科学系
管理科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 机械工程系
机械电子工程(港口机
械)4 物流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系
工业工程 4 物流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 电气自动化系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中荷机电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中荷)4
交通运输类 公共管理类 交通运输类 电气信息类 能源动力类 能源动力类 交通运输类 工商管理类 交通运输类 公共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法学类 经济学类 经济学类 经济学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机械类 机械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交通运输类 电气信息类 电气信息类 仪器仪表类 机械类 学院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中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信息类 电气信息类 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 系
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 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环境与安全环境工程 工程系
安全工程
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港口与航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系 船舶与海洋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英 语
英语系
英 语(翻 译)外国语学院
英 语(国际商务)日语系
日 语
信息与计算信息与计算科学 科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
文理学院 艺术设计系 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行政管理
学科建设
商船学院
工程类 4 电气信息类 4 电气信息类 4 电气信息类 4 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与安全类 4
水利类 4 海洋工程类 4 材料类 4 外国语言文学类 4
外国语言文学类 4 外国语言文学类 4 外国语言文学类 4 数学类 4 数学类 4 机械类 4 艺术类 4
公共管理类
截止至2014年1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共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和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学科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五大门类、17个一级学科和相关二级学科。[1]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隶属交通运输学院)[4] 交通部重点学科[4] [1] 学科名称 产业经济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上海市重点学科[4] [1] 学科名称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 港口机械电子工程 国际法学(海商法)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 一级博士后流动站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 物流管理与工程学科
电气工程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博硕点[5](注:★ 表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表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据为2014年6月更新版本[6])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代码)
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
一级学二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备注 科代 码 科代 码
产业经济学
0202
国际贸易学 民商法学
法学(03)法学☆
0301
国际法学 经济法学
020205
020206
030105
030109
030107
法学院 所在院、部
所属院系 商船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 物流工程学院 物流工程学院 法学院 所属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刑法学 诉讼法学
030104
030106
环境与资源保030108
护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文理学院
文学(05)外国语言文学☆
0502 机械工程 ☆
08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0807 理☆
工学(08)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 电气工程☆
0808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外国语言学及050211 应用语言学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5 机械设计及理080203 论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2 机械制造及其080201 自动化
工程热物理 080701 热能工程
080702 动力机械及工080703 程
制冷及低温技080705 术
电磁场与微波080904 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080804 力传动 电力系统及其080802 自动化 电机与电器
080801 电工理论与新080805 技术
控制理论与控081101
外国语学
院
物流工程
学院
商船学院
文理学院
二级博士
点
物流工程
学院
制工程
科学研究院
检测技术与自081102
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081001
统
信号与信息处081002
理
计算机应用技081203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软件工程☆
0835 交通运输工程 ★ 0823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 水利工程☆
0815
术
计算机软件与081202 理论
计算机系统结081201 构
信息与计算科0812Z1 学
交通信息工程082302 及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082303 与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0823Z1 理 海洋运输工程0823Z3 材料与防护 交通运输安全0823Z4 与环境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0823Z2 经济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082304 工程 轮机工程
082402 船舶与海洋结082401 构物设计制造
港口、海岸及近081505 海工程
水工结构工程 081503
学院
文理学院
信息工程
学院
二级博士商船学院 点 二级博士交通运输点 学院 二级博士科学研究点 院 二级博士海洋科学点 与工程学
院 二级博士海洋科学点 与工程学
院 二级博士经济管理点 学院 二级博士点
二级博士
点
商船学院
海洋科学
与工程学
院
水文学及水资081501
源
1201
航运管理与法1201Z1 二级博士法学院
律 点 信息管理与信1201Z2 二级博士信息工程息系统 点 学院 供应链管理与1201Z5 二级博士科学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12)
工商管理☆ 1202 工商工商管理硕管理士(MBA)
硕士 高级管理人1251 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 0551 工程管理硕士 1256 工 交通运输工程 0852
实现技术 工业工程
1201Z7 海岸与海洋工1201Z8 程管理 交通管理决策1201Z3 理论与方法 产业管理理论1201Z4 与技术 运输管理科学 1201Z6 会计学 120201 企业管理 120202 旅游管理 120203 财务管理
1202Z1 技术经济与管120204 理
点 院 二级博士物流工程
点 学院
二级博士海洋科学
点 与工程学
院 二级博士点
二级博士点 二级博士
点
经济管理
学院
科学研究
院
经济管理
学院
外国语学
院
科学研究
院
交通运输程硕
士
船舶与海洋工
程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计算机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
程
软件工程
项目管理
物流工程
法律法律硕士
硕
(非法学)
0351
士 法律硕士(法学)
学院 商船学院 商船学院
物流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物流工程学院
科学研究院 法学院
第四篇: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
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
篇一:关于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辅修专业招生的通知
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辅修专业招生通知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定于2014年5 月进行辅修专业招生。今年招生的辅修专业分两类:校内辅修专业和跨校辅修专业,请准备参加辅修报名的学生提前学习《上海海事大学辅修制条例(沪海大教〔2013〕
124号)》。
具体招生信息如下: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从2013级全日制本科生中招生,学制二年。
二、各辅修专业及计划招生人数、招生条件
1、校内辅修专业 以上各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简介可在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网站《辅修专栏》的《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辅修教学便览》中查询。2
各跨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简介可在“上海市东北片高校教学信息协作网”()上查询。
三、报名及录取 1.报名时间
2014年5月20日~21日8:30--16:00。
2.报名方法
1)登录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主页(htttp://jwc.shmtu.edu.cn),点击“学生服务窗口”的“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登陆用户名为学号,密码为选课密码(初始密码为8888)。
2)每位学生可报一个辅修专业。报名跨校辅修专业的学生,由于跨校招生名额有限,可以填报一个备选校内辅修专业。
3、录取原则
1)根据报名同一辅修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的成绩绩点(所有课程成绩都计算在内)排名,择优录取。
2)对于填报了备选校内辅修专业的学生,在跨校辅修专业不录取的情况下,和其它报名校内辅修专业学生一起排名,择优录取。
4、录取名单公布
本学期17周将在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网站公布校内辅修和跨校辅修各专业的录取名单,跨校辅修录取名单也可在上海市东北片高校教学信息协作网()
上查询,请同学认真核对本人信息。
四、其他相关内容
1、辅修学费
辅修学费按学期缴付。被跨校辅修专业录取的学生请留意“上海市东北片高校教学信息协作网”上开设辅修专业学校的辅修注册缴费通知;被校内辅修专业录取的学生,请留意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网站公布的辅修专业缴费注册开学通知。不按时缴纳辅修学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辅修资格。
2、上课时间与地点
1)校内辅修:每学期第二周开始,每周六在临港校区上课,具体课程安排在教务处网站公布。
2)跨校辅修:每周六在辅修专业主办学校(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上海财经大学国定路校区、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上课,具体时间与教室可通过上海市东北片高校教学信息协作网查询。
3、信息查询
校内辅修可向教务信息管理中心(1A203室,021-38284272)咨询,也可在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网站的“辅修专栏”查询;跨校辅修专业的相关情况可向修读学校教务处咨询,具体联系方式可在“上海市东北片高校教学信息协作网”公告栏中查询。
五、咨询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辅修,教务信息管理中心定于2014年5月16日下午13:00-16:00,在1A203室举行“辅修专业相关问题”咨询活动,欢迎同学们届时光临。
教务处2014年5月7日 篇二:5 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第二专业(学位)宣传册
2016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第二学位招生宣传
会计学专业作为一门持续的热门专业,不断受到人们关注。而理解理财知识,掌握会计技巧,对公司财务数据把握的游刃有余,无一不依赖于会计知识。同时内外资企业、事务所、理财咨询、公务员、教师等大量的职业需求,也催促着学生们进一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本经济管理学院继续以培养跨专业、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会计学第二学位教育。
第二学位全称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是指由学校授予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修读主修专业外的、跨学科门类专业而获得的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会计学第二学位教育主要针对上海海事大学非管理类学生,培养具备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能胜任在工商和金融企业、政府机关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会计实务以及相关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学、理财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政策、规范和国际会计惯例;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计划学制、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1、计划学制:3年;
2、毕业最低学分:55学分;
3、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4、授课时间:周末及暑假;
5、授课地点: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教学楼。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学科基础课程:基础会计、管理学、税收学(合计9学分);
2、专业教育课程:国际结算、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软件应用、国际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专业英语、企业分析与公司估值(合计37学分);
3、毕业论文环节(9学分)。
五、招生录取
1、招生对象:从2015级全日制本科生中招生。凡第一学期课程成绩平均绩点达到2.30及以上,能认真遵守《学生手册》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考试违纪作弊记录者,均可报名。基本学制三年。
2、招生规模:计划招收100名。
3、报名方法:登录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htttp://jwc.shmtu.edu.cn),进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我的报名。
4、录取原则:学校根据第二专业(学位)招生规模,按照成绩绩点(所有课程成绩都计算在内)排名择优录取,绩点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跨学科的申请学生。
六、学习费用
100元/学分,按学期缴纳。
七、联系方式
教学秘书:周淑玲老师(办公室电话:38282455)。
篇三:关于开展上海海事大学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预通知
关于开展我校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预通知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知行合一,融入社会。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本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5年3月—2015年10月(详细日程安排,请见附件一。)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学生处
共青团上海海事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
三、活动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四、活动宗旨:
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行合一,从实践中继
续学习提高,从实际中得到真知。
五、报名咨询方式:
1.报名方式:所有有关课题项目的申请资料(申报书及实践课题
活动策划一式两份)均交予学院分团委处,由学院分团委进行 审核并初步评定立项队伍。
2.咨询方式:
① 现场咨询,地点:学服109科创办公室,时间:周一至周五
10:30-20:30;
② 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答疑会(出征仪式)。
③ 讲师团咨询会
六、活动流程: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2015年5月上旬开始申报,5月
30日前各学院将立项项目汇总表报送至大学生科实践中心。6月,学校举办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暑假期间,各团队按照计划奔赴实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暑假结束后,进行校级、市级优秀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对表现出色的团队予以评奖评优。
七、各学院队伍推荐数量及奖项设置:
1.各学院队伍推荐数不设上限。
2.队伍申请奖项的队员人数上限为15人,参与实践人数不限,但必须参保。如果有特殊情况,经过科创核实后可酌情考虑
增加少许名额(最多5个)。
3.大赛拟设校级“优秀团队”、“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论文”、“优秀报告”、“优秀DV”、“优秀简报”、“优秀摄影”,“中远
级优秀宣传奖”,“中远级优秀项目奖”等奖项。4.经过校级评选后,最终选取优秀实践项目、先进个人和优秀
指导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三下乡”和“知行杯”暑期 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评选。
八、资助办法:
各团队自主申报,由各学院团委组织进行初审,予以立
项。然后报送至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进行复审,最终确定队
伍立项情况。其中,由校团委根据各学院队伍立项、答辩结
果以及最后的实践成果,向各学院团委下发资金,由学院团
委自行决定学院队伍的资助办法,酌情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九、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扩大宣传。鼓励实践队伍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
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注
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落实三
走的思想!各学院成立由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及相关老
师组织的社会实践工作指导小组,学院明确一名暑期社会
实践工作联络人,对学院各项目团队予以指导,关心队员的生活,关注各团队的安全。开始项目立项申报前,举办
一次宣讲会,介绍社会实践的概况和历年学院优秀团队的情况。各学院、各团队需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注重
新媒体的应用,保证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类信息
及时发布,定期制作社会实践工作简报发送至科创实践中
心,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学院在对各项目团队立项时,需 严格把关,确保数量和质量,深入开展“三下乡”和“知
行杯”项目。在各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前,各学院举办一次
答辩会,对各申报团队进行指导和筛选,最终确定立项团
队。出征前,各个学院需对团队就安全教育、内容规划、团队宣传、评优材料撰写开展一次培训会,确保各团队有
内涵、有深度赴各地实践时,展示海大学子风采。
3、联络畅通,确保安全。各立项团队需与学院、科创实践中
心保持联络,信息畅通,明确指导老师1名、队长1名、信息员1名。同时必须设立安全联络员1名,负责团队赴
各地实践时,每日向学院联络人报送队员安全状态。各个
学院明确一名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联络人,并将其姓名和联
系方式发送至科创实践中心(联系人:张嘉炜:
***)。
4、工作扎实,成果显著。对于已建立有“上海海事大学暑期
社会实践共建基地”的项目,学院需督促此类项目深入持
续开展,有困难的,及时反映给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方
便项目在全校开展招标工作。社会实践结束返校后,各个
学院开展一次答辩会,推荐优秀团队申报校级奖项,进而
争取市级奖项。鼓励实践主题相近的社会实践团队跨院系
联合举办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准备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 示、交流活动的学院须在活动前一周报送校团委大学生科
创实践中心登记备案。
5、相关资料、申请表下载请登录暑期社会实践专用邮箱
(smusqshsj15@163.com)文件夹“通知”一栏,密码为
kcsjzx(科创实践中心首字母小写);
6、各实践团队成员请关注:
a)加微信公众平台“smutuanwei”或“上海海事大学团委”接
收通知推送信息。
b)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人人主页:海大科创实践;
c)新浪微博:上海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十、联系人
团委:梁亮 联系电话:38284122 科创实践中心:张嘉炜联系电话:***
附件一: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安排
附件二:关于开展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双选会正式通知
附件三: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双选会报名表
附件四: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双选会队伍信息汇总表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学生处
共青团上海海事大学委员会
二O一五年三月
第五篇:东华大学2012调剂信息
附件:调剂专业(领域)具体要求
机械工程学院:欢迎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业自动化、测控技术、金属材料等专业的考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欢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的考生;
人文学院:各专业有少量调剂需求(行政管理除外)。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①化学要求本科毕业于化学或化学相关专业,初试科目中单独设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或 “分析化学”;②应用化学首选本科毕业于有机化学专业的考生,有有机合成背景;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优先考虑英语成绩达到六级者;④生物化工的调剂考生初试科目一定要含“数学一”或“数学二”;⑤生物医学工程要求调剂考生初试科目一定要含“数学一”,可接受具有生物工程、化学或化工、材料、医学、农林、食品等教育背景的考生。⑥化学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接受下列相关专业调剂:生物化工、药物化学、药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欢迎本科毕业于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发酵、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的考生。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少量调剂。欢迎理学、工学的考生调剂,考试科目:业务科一必须为国家统考数学。
外语学院:原则上初试成绩总分高于国家A类分数线10分以上,英、日语专业方向均接收调剂。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学位有少量调剂:欢迎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专业、数学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理学院:数学、物理、光学、固体力学等专业都接受调剂。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①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具体要求待更新;②热能工程和动力工程具体要求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