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高中语文练案19游褒禅山记2
练案19 游褒禅山记(1)
本练案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30994136(C)A.褒禅(bǎo)
.奴仆(pú)
.B.华实(huā)
.懈怠(dài)
.C.蛮夷(yí)
.迷惑(huò)
.D.渔父(fù)
.罕至(hǎn)
.
庐冢(zhǒnɡ).荒谬(miù).窈窕(yǎo).瑰丽(ɡuī).负咎(jiù).幽暗(yōu).
谨慎(shân).梵语(fàn).【解析】 A项,“褒”应读bāo;B项,“华”应读huá;D项,“父”应读fǔ。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30994137(C)①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④其文漫灭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有怠而欲出者
.⑧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②③⑧
C.①④⑦⑧
或:或,或许 胜:尽 夷:平漫:潦草不清 识:辨认 穷:尽,走到尽头 怠:怠慢 极:非常 B.②④⑤⑦ D.③⑤⑥⑧
【解析】 ①有的人;④模糊不清;⑦懈怠;⑧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30994138(B)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解析】 A项,古义:十分之一。今义:①数字“11”;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C项,古义:不平常。今义:副词,很、十分。D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 1 一定成就的人。
4.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30994139(D)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解析】
应为“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5.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30994140(B)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③此余之所得也 ④所谓前洞也 ⑤遂与之俱出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②③④⑤
【解析】 ①⑤是省略句,“有碑仆(于)道”,“(余)遂与之俱出”;②③④是判断句;⑥是状语后置句。
6.把下面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导学号 30994141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3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篇游记,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答:示例:《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33岁任舒州通判时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的一篇抒发自己感想的重要游记。
【解析】 此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语段的第一句可作为中心句,其他语句压缩后作为中心句的附加成分即可。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导学号 30994142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①________________,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②________________,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③________________,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答案】 ①文章叙议结合__②他注重实践__③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①处要扣住前面的“很有特色”和后面的“哲思”;第②处从后文“带儿子苏迈„„”来考虑;第③处从后文的“唯勤”来看,强调的是如何“为学”。
二、提高阅读能力(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导学号 30994143
游太和山记
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茜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过白云、仙龟诸岩,共二十余里,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涧即竹笆桥下流,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桥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视碧落,宛若瓮口。度桥,直上攒天岭。五里,抵五龙宫,规制与紫霄南岩相伯仲。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已还至殿右,折下坞中,二里,得凌虚岩。岩倚重峦,临绝壑,面对桃源洞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为希夷[注]习静处。前有传经台,孤瞰壑中,可与飞升作匹。还过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松悉五鬣,实大如莲,间有未堕者,采食之,鲜香殊绝。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
希夷:唐末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由太子岩历不二庵
.
历:经过
B.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
循:沿着,顺着 .C.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
度:涉及,达到 .D.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寿:寿辰 .【解析】 寿:祝寿。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B.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C.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D.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解析】 这段话以游踪为线索描写景物,“过坞底岔”“出龙驹寨”很明显要断开,“不胜„„悴忧伤情”要断开。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徐霞客打算由太子岩经过不二庵,到达五龙宫,然后返回紫霄岩,但这一路线迂回绕路不方便,被轿夫们否定了。
B.徐霞客经过白云岩、仙龟岩之后,沿着石阶一直走到涧底,见到了青羊桥。山涧两岸山崖上草木繁盛,树荫蔽日,长长的清流弯弯曲曲,一座桥横跨其上。
C.太和山四周群山环抱,百里以内茂盛的林木丛密分布,大树遮天蔽日,高耸入云。这与华山不同,华山四周都是石壁,山脚没有什么高大奇特的树木。
D.太和山上奇景迭出,有诸多奇异的岩石,还有竹笆桥、榔梅花、青羊桥、攒天岭、五龙宫、自然庵、凌虚岩、传经台、榔梅台、五针松等景物。
【解析】 五针松属于华山景物。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茜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5分)译文:于是靠着山走,翻越山岭,一路上多是突起的石头、高高的岩石,杂乱地分布在繁茂的草木丛中,不时有开放的榔梅花,绚丽的色彩映照远近。
(2)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5分)译文:靠近太和山的数十里范围内,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这大概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的缘故。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危”“间错”,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抱”“连络”“国禁”。
【参考译文】
从南天门宫往左直奔雷公洞。洞在悬崖中间。我想返回紫霄岩,由太子岩经过不二庵,到达五龙宫。抬轿的人说迂回绕路不方便,不如从南岩下竹笆桥,可以观赏滴水岩、仙侣岩等胜景。于是从北天门往下走,一条阴森的小路,滴水岩、仙侣岩都在小路左侧,悬崖向上飞突,泉水滴沥崖中,悬崖中能容下静室,供奉的都是真武帝。下到竹笆桥,开始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但山路没有随着山涧走。于是靠着山走,翻越山岭,一路上多是突起的石头、高高的岩石,杂乱地分布在繁茂的草木丛中,不时有开放的榔梅花,绚丽的色彩映照远近。
经过白云岩、仙龟岩等处,一共走了二十多里,顺石阶一直下到涧底,就是青羊桥。涧水就是竹笆桥水的下游,两岸山崖上草木繁茂,树荫蔽日,长长的清流弯弯曲曲,一座桥横 跨在上面,不知道涧水流到什么地方。抬头仰望天空,形状如同瓮口一般。过了桥,径直登上攒天岭。走五里,抵达五龙宫,宫殿的规模和格式与紫霄宫、南岩相仿。从宫殿背后登山,走一里多,转进山坞,到自然庵。不久返回五龙宫殿右面,转下坞中,走两里,到凌虚岩。凌虚岩背靠重重山峦,面临极深的沟壑,正对桃源洞众山峰,满山嘉树特别茂密,紫色翠色互相辉映,犹如图画,是希夷先生修炼的地方。前面有传经台,孤零零地俯视深壑,可以和飞升台相媲美。返回时经过五龙宫殿左面,攀登榔梅台,于是下山到达草店。
华山四周都是石壁,所以山脚没有高大奇特的树木;一直上到峰顶,松柏大多有三人围抱那么粗;松树全是五针松,松子和莲子一般大小,间或遇到没掉落的松果,摘下来吃,鲜味、香味都特别好。太和山则是四周群山环抱,百里以内茂盛的林木丛密分布,大树遮天蔽日,高耸入云;靠近太和山的数十里范围内,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这大概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的缘故。嵩山、少室山之间,从平缓的山脚到达绝顶,树木被砍伐得所剩无遗,只有三棵将军树巍然耸立着。山峰、峡谷、河川、平原各种地势,季节相同而天气物象不一样。我从嵩山、少室山出来时,才看到田里麦苗青青;到了陕州,杏树刚刚开花,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摆,十分动人;进入潼关,大路平坦,高大的杨树立在道路两旁,梨树、李树高低不齐;等到转到泓峪,却是层层的冰冻积雪遍布山谷沟涧,真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啊。经过坞底岔时,又看到杏花开放;从龙驹寨出去,桃红柳绿,所到之处一片春色。忽然想起已到清明时节,不由触景生情。于是从草店启程,经过二十四天,在浴佛节第二天到家。用太和山的榔梅为老母亲祝寿。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2.根据提示写出《游褒禅山记》中对应内容。(6分,每空1分)导学号 30994144(1)“有志矣,__不随以止也__,__然力不足者__,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2)有志与力,__而又不随以怠__,__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3)“然力足以至焉,__于人为可讥__,__而在己为有悔__”,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第二篇:高中语文说课稿-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广西来宾市一中 韦茂亮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 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 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 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 院 → 洞 → 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 → 后洞)后洞(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第三篇:游褒禅山记简案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当涂一中 张金凤
一、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注意朗读节奏。
2、学习本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3、联系生活,认识治学处事需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手法。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治学处事中必不可少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点拨教学法 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王安石求“生花笔”的故事导入。
(二)预习交流
1、王安石其人
2、说“记”
(三)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第1、2段,学生读第3、4段。读前,正音、句读。读后,结合学生预习情况,解决疑难字词句。(多媒体展示)
2、学生自主朗读,思考:(多媒体展示)
1)作者游褒禅山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说一说游览路线图。2)作者有哪些经历?
3)这些经历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教学预设:
路线:禅院 —— 仆碑 —— 前洞 —— 后洞
经历 感悟
山名、别名 —— 仆道、音谬—— 深思慎取 前洞、后洞 —— 游后洞 —— 尽志无悔
记叙 —— 议论
(四)合作探究
1、指名学生读1、2段,其他学生评点。(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来评,体会叙述性语言的特点)
2、出示幻灯片,找出与议论部分相对应的叙述句来。(见幻灯片展示)
3、指名学生读3、4段,其他学生评点。(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来评,体会议论性语言的特点)
4、出示幻灯片,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语言。明确: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5、师生共同探讨作者游山的心得。(即“尽志”“深思”“慎取”之间的联系)
(五)拓展深思
讨论:对于作者游山的心得,你有何启示?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六)课堂小结
褒禅山,王安石游出至理; 求学路,今少年尽显奇志。
(七)作业设计
1、借鉴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游记,在班上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可将此作为本周周记主题。
(八)板书设计
见
(三)
第四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记‛实为杂记,有许多文章因事因感而发,或叙或议,或抒情或说明,不拘一格,不便归类,于是称为‚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等。
2、学生疏通字词,教师补充:
庐冢(lú zhǒng、卒(zú)、仆(pū)
独其为文犹可识(shí)
瑰(guī)怪、褒禅(bāo chán)山、窈(yǎo)然
咎(jiù)、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ūi)君玉
余弟安国平父(fǔ)
3、学生自读,并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记游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三、研读第一、二段
(一)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
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明确: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碑文)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
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学习重点】目标1、2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学案 【预习检测】
一、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二、记
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得就是游记。)
三、相关背景:《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四、相关资料(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
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课堂学案
【学生展示】【教师精讲】
一、朗读正音: 庐冢()
褒()禅
仆()道
谬()懈怠().....窈()然
咎()
何可胜()道
王回深父()....
二、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
3、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4、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5、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梳理积累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
名: 3.有泉侧出。
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
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传:
名:
(三)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 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六)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七)多义词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2.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6.其 始舍于其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十)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4、于是余有叹焉。古义:
今义: 【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课外阅读】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训练达标】《高效导学》p19
【预习作业】预习《张衡传》
《游褒禅山记》教案
研读第一、二段
(一)1、文言知识梳理(略)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
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讨论:在第三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
"的重要性;
⑶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
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⑷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
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
吾志"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议论,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
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4.第四段,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
慎取的态度.
四.总结全文
1.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秘书的感想:
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
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今天来看,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五.讨论完成书后练习二,掌握"其'的用法及特点.
关于"其"的几种用法:
"其"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作代词和语气助词.具体用法如下:
1.用作代词:
(1)代第三人称: 可译作 “他的” “他” “他们” “它” .例:
安求其能千也?<马说>
(2)作物主代词, 表领属关系,可译作 “他(它)的” “他(它)们的” .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又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远指,可
译作"那""那些".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4)用在数词之前,表示"其中的"意思.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用作副词.
(1)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作"大概""或许".例: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表示诘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3)表示祈使,可译作"一定".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4)表示未来,可译作"将""将要".例: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用作助词,表示加强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