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连云港三模语文含答案
南通市2018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I.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成为文化世家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有着 的文化底蕴。北宋最著名的文化世家非苏氏一门莫属,父亲苏洵发奋苦读勤于笔耕的美名 _,而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文坛的影响更是超过了父亲,真可谓 A.深厚
家喻户晓
长江后浪推前浪 B.深厚
不言而喻
这山望着那山高 C.深重
不言而喻
长江后浪推前浪 D.深重
家喻户晓
这山望着那山高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光临古都洛阳!(导游对游客)B.下一阶段的工作我已经安排好,如有疑问,欢迎垂询!(上级对员工)C.这次回母校叨扰老师,耽搁您宝贵的时间,真不好意思!(学生对老师)D.请记得按时服药,及时复诊,祝您早日康复!(医生对患者)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泰山风景区大门两侧的一组是(3 分)①摘星捧日雄踞五岳之首
蔚霞蒸云矿纳万有之灵
②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
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们总是埋怨这世界太喧闹,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专注一个目标、一项事业。怎样才能静下心来?。。,_。这世界的一切喧闹,原本都是心闹。
①世界再喧闹我们也要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声响 ②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③静得听得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时 ④关键看我们的内心
⑤我们才能听得见内心的梦想和希望 ⑥只有当我们的心静了
A.①②⑥③⑤④ B.①⑥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5.下列对“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徽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会徽将篆体“老”字置于中心位置,点明协会工作与老年人有关。
B.会徽中的麦穗蕴涵丰收之意,预示中国老龄产业的光明前景。C.会徽的外沿呈圆形,寓有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工作和谐、圆满之意。D.会徽的文字与图案浑然一体,表现了对老年人青春永驻的美好祝愿。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郭璧斋先生六十寿序
曾国藩
我年伯璧斋先生,天之处之殆厚矣哉!先生少读书,有大志。既冠,补博士弟子员,旋以优等食饩。屡①②踬场屋贡入成均。试京兆,仍绌。权当阳校官数月,儒术济济,翕然景从。其居乡也,外和而中直,不恶而人...畏之。优伶杂剧,至不敢入境。,谚日:“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直其表而影曲者,吾未之闻也,先生孝友..可以施于政,尊行可以加人。
前岁已未,恭遇栗恩,臣僚得荣其亲。维时先生之家嗣观亭前辈,既由翰林官西曹,两世封赠如例。而先生犹以有事秋试,迁延不得请。于是先生橐笔乡闱,十余役矣。从游之士得其口讲指画,或皆扶摇直上,,而观亭前辈昆仲皆得庭训,而翔步词林,后先辉映,,独先生黜抑良久,曾不一骋骐骥之足,固可解乎? 夫以先..生之德之能,于科名何与轻重? 其达观内外,何尝不明青紫如糠秕? 然终不自画,诚欲有所白于时,而又恶夫庸庸者,一蹶而不复振,乃借恬退之名,以文陋而售其巧。故思有以厉之耳。以志则如彼,以遇则如此,此..岂尽有司之咎哉? 盖所谓天也。天欲厚之,则不如韫于石而光愈远;丛之丰草之中而荫愈广,而枝愈蕃。向使先生假鸿渐之羽,激昂云路,扬厉中外,讵不快于志而裨益于时? 精神有时而竭,福荫有时而单,是亦琢玉.研木之说也。谓能优游林泉,颐神弥性,如今日也 乎? 谓能泽流似续,光大门阀,如今日也乎? 本年某月,先生六十寿辰。次嗣君雨山,与余为同年发,谬相知爱.将称觞介寿,嘱余以言侑爵。吾闻君子之事亲也,可以无所不至,独称其亲之善,则不敢溢词以邻于诬。君子之于友也,四人,季者早殇,二长者并穷约不得怡。独朱氏妹所处稍裕,而少遘痼疾,又离娩厄以死。何命之不淑也!妹卒以八月晦日,不逾月而吾祖母弃养。国藩窃禄京朝,发一家书而两遭期功之丧,又何痛也!于是泣识其略,使咏春追埋清..幽,且叙其内外家之系而声以铭诗,以宣吾辈。
(有删节)[注] ①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②成均:古代大学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当阳校官数月
权:暂代 . B.以文陋而售其巧
售:实行 .
C.故思有以厉之耳
厉:同“励”,勉励 . D.向使先生假鸿渐之羽
假:借助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京兆,文中指当时清朝国都的所在地,古代指国都所在的地区。B.优伶,文中指戏曲演员,古代指俳优乐工,后引申指演员。C.庭训,文中指在朝廷聆听皇帝的教导。古代指父训,父教。
D.期功,古代丧服名,如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I)直其表而影曲者,吾未之闻也,先生孝友可以施于政,尊行可以加人。(4分)(2)吾闻君子之事亲也,可以无所不至,独称其亲之善,则不敢溢词以邻于诬(5分)9.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郭壁斋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送人游蜀
马戴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雨雪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10.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4 分)1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尾联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点。(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⑵ 君子食无求饱,后无求安,__ 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⑶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⑷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⑸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⑹ 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⑺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⑻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滩上
路翎
①的江岸上,纤夫们发出了一种甜美、柔和而宏阔的声音,在这个声音的每一个间歇里,有一个美丽、嘹亮的男子的声音在歌唱着
②纤夫们出现在急流左边的石滩上,形成一个向前倾斜的肉色的整体,紧张地静止着不动,因为江流非常湍急。在急流里挣扎着的沉重的大木船上,敲起了鼓来。纤夫们那肉色的、向前倾斜的紧张的整体里面,发出了年青男子的嘹亮的歌唱声,而后就是那一声柔和而宏阔的应和,那个整体向前移动了一步。
③礁石滩联接着宽阔的沙滩,再里面就是绿色的、树木丰茂的山坡了。黎明的凉爽而活泼的风在江面上和沙滩上吹着,淡蓝的洁净的天上映着日出的红光。那个强壮的、赤膊的、浓眉大眼的美丽男子,肩上披着一块破烂了的白布,因了内心的悲伤而尽情地歌唱着,虽然那歌词是异常的单调。从四周发出来的匍伏在地上的兄弟们的那一声宏大的应接,使他的整个心都颤抖着。
④他结婚才半年,因了穷苦和不幸,他的女人病倒了一已经非常的严重。
⑤天没有亮的时候,他就出门来了,没有人看顾她;然而他仍然出门了,因为他的兄弟们需要他。在这个江上,再没有人比他歌唱得更好了。
⑥他站在黎明的江边,预见着什么重大的不幸,他确信他已经摆好了架势,准备迎接命运的打击。他的思想时而飞翔在他的不幸的女人身边,忏悔着他的罪孽;时而飞进了他的辛苦的兄弟们心里,内心充满甜蜜。他慢慢地移动着,沉醉地激情地歌唱着。
⑦因而,这个早晨是如此的美丽和痛苦,....
⑧太阳升了起来。一个褴褛的老女人在沙滩上出现了,困难地奔跑了过来,一直跑到纤夫们的身边。纤夫们发出了宏大的声音,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好像整个的世界在脚下震动着。他激情地歌唱着,觉得是在无比美丽而舒适的波涛上飘浮着,⑨“这不得了呀,赵青云!你那个女人她过去了!”老女人大声叫着,跑了过来,看着他。他的脸忽然地发抖了,他的歌唱声音破碎了,他觉得有一阵眩晕。但他感觉到,他的兄弟们发出了呼声,抬着他前进了一步。
⑩他突然有燃烧的奇异的快乐,他用可怕的眼睛望着江面的远处,于是他用轻柔的、美丽的、动情的声音唱到:
江上的**呀从古到如今哟!人间的事情呀有多少问不得!
拉得牢呀依哟呀兄弟们啊的心疼!
⑾“嗨一哟!”纤夫们唱着,于是他们沉重地前进了一步。这样地,赵青云就在那种奇异的激情里继续地歌唱。老女人恐怖地看着他,跟着走了两步,突然地替他觉得悲痛,哭了起来。
⑿正赵青云望着前面,他感觉到恐怖。纤绳松弛了,纤夫们从地上散乱地爬了起来一那个坚强的沉重的整体破碎了。他什么都不明了,好像整个的世界在脚下震动着。纤夫们围绕着赵青云,赵青云呆呆地站在他们的中间。
⒀“可怜她死得惨啊!”老女人挤了进来,哭着说。
⒁“婶娘,”赵青云疲乏地说,“没得啥子好哭的!”随后他剧烈地抽搞了一下,低下头去,沉默着。老女人也停止了她的哭声。
(15)辉煌的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这沉默的、静穆的、褴褛的一群。有删改 13.请根据前六段文意,分别阐释“美丽”和“痛苦”的内涵。(4 分)14.文章第9段写老女人传告死讯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 分)15.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4 分)16.作者多次描写滩上拉纤的场面,试探究这样写的表达效果。(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中国书法与建筑
林语堂
①我们每天要目睹自己建造的房屋,在里面消磨掉大部分时光,糟糕的房屋会限制我们的生活方式,于是,人们自然就有美化这些房屋的要求。问题是怎样让砖块灰浆有一定的寓意,表达一定的美,赋予它一种精神。就像欧洲大教堂那样,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表达着一种巨大的美和崇高的精神。
②中国建筑的主要倾向是寻求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建筑从梅花枝头获得了灵感一首先变换到书法上的生动线条,而后变换到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之中。
③中国建筑甚至都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很难置信。这种影响可见于构架的大胆应用,比如柱子和屋顶,厌恶直线、死线。而这一点在倾斜屋顶的演变中显得更为明显。
④间架结构或露或藏,与绘画中的“笔触”问题极为相似。在绘画中,轮廓线并不仅仅是用来标志事物的模样和外形,而且表达了本身的大胆与自由。而在中国建筑中,木质框架总是显露在房屋的墙壁后面,而且大梁和小椽在屋内屋外总可以看到。
⑤这都起因于一条著名的书法原则,即“间架”。一个字的诸多笔画之中,我们总是选择一个主 要的横笔或竖笔,或一个封口的方框,为其余笔画提供一个依靠。有了这个主要笔划作为依托,其余笔划就可以围绕在它周围,或由此发散开去。即使在群体建筑的设计中,也有一个“轴线”原则,就像大部分中国宇里有轴线一样。
⑥比笔直的中轴线原则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孤形、波浪形或不规则的线条与直线相对映。这在中国式屋顶的构造上看得最为清楚。中国的每一座庙宇、宫殿或宅第,在本质上总是由柱子的直线和屋顶的曲线组合 对比而成。屋顶本身也是由屋脊的直线和往下的斜线组合对比而成的。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书法。书法先生教导我们说,要有一条主线,不管是横是直是斜,我们一定要使这条主线与它周围的曲线相对比。
⑦倾斜的屋顶也许是中国建筑最为明显最无与伦比的特征。,它与书法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一个懂得中国书法要旨的人会看不出美妙的曲线原则。中国书法中,最大的困难是笔力,比如给一条完完全全笔直的线条注入力量就十分困难。另一方面,稍稍向任何一方倾斜一点,即刻就会有一种紧张感。只要看一看汉字中象征屋顶的部首,看看它优美的曲线,就知道这并非空想。
⑧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
(有删改)1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18.从文中看,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对中国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19.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6分)
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
南通市2018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I(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國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然作诗审到此地,岂复更有余事。
(节选自叶梦得《石林诗话》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处)(5 分).5..22.谢灵运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 诗派。他与_(人名)合称为“大小谢”。(2分)23.从材料看,符合“初日芙渠”标准的诗歌应具有哪些特点?(3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三国演义》中,孟获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诸葛亮决战,在盘蛇谷遭遇诸葛亮的火攻,又一次被擒,但心未臣服,还想再战。
B.《家》中,觉新与温柔体贴的瑞珏结婚后,在短时期内忘记了过去的幻梦,忘记了另一个女郎,忘记了他的前程,陶醉在自己的爱情里。
C.《药》中,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人在茶馆闲聊时,听到康大叔转述夏瑜所说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阿义可怜”,都觉得夏瑜是个疯子。D.《老人与海》中,老人出海捕到了大马林鱼,他称这条鱼是他的朋友,又为这条没有东西吃的大鱼感到难过,但难过归难过,还是决定杀死它。
E.《欧也妮.葛朗台》中,庭长德.蓬风愿意到巴黎处理葛朗台弟弟的債务问题,但要葛朗台出往来的旅费,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让他侄儿去办这件事。
25.简答题(10 分)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贾赦拿着扇子问贾琏:“人家怎么弄了来?”贾琏只说了一句:“为这
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贾琏说的是谁?为什么要说“不算什么能为”?(6分)
(2)《边城》中翠翠祖父死后,船总顺顺想把翠翠接回家中作为.二老的媳妇,杨马兵把顺顺的意
思向翠翠说过后,为她提出了什么“主张”? 这些“主张”表明了他什么目的?(4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
莎士比亚所属的伊丽莎白时代是英国人念念不忘的日不落大英帝国,狄更斯所属的维多利亚时代同样是英国国际影响力突出的时期,莫言在当代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有同样的必然。这个奖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读者的某些焦虑,也意外加重了中国写作者们的另一种负担,即关于优秀作品能否顺利翻译进而传播的顾虑。然而,现代汉语写作的困境还远不止于此,搬开文学本身的问题,其与现代汉语自身的发展现状亦关系错综。那种理想的剥离日常的现代汉语写作的书面语,才是写作者的长远目标。早在先锋小说盛行期,就有小说家作过这种尝试,譬如孙甘露的小说语言,曾被王朔誉为上帝按着他的手写出来的。相比较而言,不少小说家麻溜的叙述文字与日常语言靠得如此之近,甚至可以直接拿来进入小说。尽管在早期新文学时期,靠近日常并不是问题,新文学的发起者们甚至还提倡从日常出发。然而百年前提倡文学语言日常化,为的是与陈旧的文言形式进行断开。如今,现代汉语作为文学语言的现代形式则已经确立,一切留步于粗糙的日常用语,与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必然相左。因为从文学语言的生长性来说,作家的写作就是探知语言的边界,并且尝试拓展边界,扩大语言的描述范围。于作家而言,贡献新语言,其价值远远超过贡献一堆 故 事。木 对 唐 诗、宋 词、元 曲 的 时 间 跨 度, 现代汉语还不过百来年,还是幼儿,若到了青壮年该是何等风景?(有删改)26.作者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有哪些?(3 分)27.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现代汉语写作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6 分)28.请结合材料内容,阐释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
语文 I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A 2.(3分)B 3.(3分)A 4.(3分)C 5.(3分)D
二、文言文阅读(19分)6.(3分)C(厉:同“砺”,磨砺。)7.(3分)C(文中指父训,父教。)8.(1)(4分)外形挺直但影子弯曲,我没有听说这样的情形,先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可以延及到政事上,高尚的品行可以对他人有益处。
评分建议:一句 1分;语句通顺,大意对即可。
(2)(5分)我听说郭雨山侍奉父亲时,可以说无微不至,只是称赞他父亲的美好时,就不敢用接近于虚妄的过分言辞。评分建议:“事”、“溢”、“邻”、“诬”,语句通顺,各1分。
9.(4分)外和中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悉心育人;重视德能;达观世务。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四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4分)颔联写想象中离别后友人改变的容颜,颈联写想象中友人的艰险旅途。
评分建议:每点2分,概括的内容要体现诗句插写的特征;只翻译或脱离内容答情感等,不得分。
11.(6分)《送人游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通过想象锦城的美好春景,劝慰友人不要因别离和路途遥远、艰险而悲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用“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直接功慰友人不要因为分别而忧伤。
评分建议:每点3分,手法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8分)(1)匪我愆期
(2)敏于事而慎于言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4)扪参历井仰胁息
(5)君子不齿
(6)伛偻提携
(7)弓如霹雳弦惊
(8)寄意寒星荃不察
五、现代文阅读(-)(20分)13.(4分)①美丽:天气晴好,歌声瞭亮宏阔,团队精诚合作(2分);②痛苦:生活贫穷困苦,拉纤艰难辛苦,家庭遭遇不幸,赵青云内心的矛盾自责(2分)。评分建议:“美丽”“病苦”的内涵各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4.(6分)①写老女人传告死讯与上文写妻子病重和赵青云预见有重大不幸相照应;②引出下文对赵青云内心悲痛而隐忍坚强的叙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渲染了小说的悲凉氛围,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第一处:纤夫们声音洪大,脚步齐整,力量惊人。第二处:赵青云丧妻后内心的痛苦、精神的崩溃。
评分建议: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①突出了纤夫们的艰辛、坚毅、默契;②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⑧揭示了旧时底层百姓生活的悲者;④贯穿全篇,使文章前后联系紧密,浑然一体。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1!1'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7.(6分)首先,提出中国建筑更加注重曲线与直线相对映的观点;其次,举例分析这种对映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强调中国书法对中国建筑的影响。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①中国书法中的主笔特征促成了中国建筑中“轴线”原则的产生;②中国书法中主线与曲线相对比的特征影响了中国建筑中曲线与直线相对映的特征的形成;③中国书法中的曲线原则影响了中国建筑中倾斜的屋顶特征的形成。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①建筑应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②建筑应没有雕琢的痕迹;③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建筑、白然、艺术三者高度融合。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70分)20.根据 2017 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判分。语文 II(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闻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5分)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评分建议:每处1分。22.(2分)山水
谢眺 评分建议:每空1分。
23.(3分)①取材于自然;②自然地表达;③诗意精妙。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5分)A E(A项中,“但心未臣服,还想再战”错,应是臣服,不敢再反了;E项中,“克罗旭也想让他侄儿去办这件事”错,克罗旭不赞同并阻止他侄儿办这件事。)25.(1)(6分)贾雨村(2分);为了讨好贾赦,贾雨村竟借端敲诈石呆子“拖欠官银”,抄来了旧扇,送给贾赦(2分),贾琏认为贾雨村利用权力,巧取豪夺,手段卑劣,不能算有能耐(2分)。
(2)(4分)主张:名分未定,不宜去生人家里(1分);等二老回来,再看二老的意思(1分)。
目的:保护翠翠的安全,维护翠翠的尊严(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6.(3分)①中国具有了强大国际影响力;②莫言作品优秀;③作品能顺利地翻译并传播。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7.(6分)①百年前新文学时期,提倡文学语言日常化;②先锋小说盛行期,尝试使用剥离日常生活的书面语;③如今,叙述又过于接近或留步于粗糙的日常语言。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直即可。
28.(6分)①现代汉语的发展时间尚短,还未完全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②中国影响力不断增加,会促进现代汉语的传播;③作家将不断探知并拓展现代汉语的边界,贡献新的文学语言。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阅卷补充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8.(1)直其表而影曲者,吾未之闻也,先生孝友可以施于政,尊行可以加人。(4分)“直”译为使动;“者”代“的人、的事、的情形”;“吾未之闻”译为宾语前置,或前面已译出“者”,宾语“之”承前省;“施”“加”译为施展、施加等;只要语句通顺,都可以。
(2)吾闻君子之事亲也,可以无所不至,独称其亲之善,则不敢溢词以邻于诬。(5分)“君子”可不译,也可译为“郭璧斋的儿子”。“无所不至”可译为“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到”。“溢词”可译为“溢美之词”。
9.“悉心育人”只要概括到有教育人的意思即可。“重视德能”“达观世务”根据文中“夫以先生之德之能,于科名何与轻重?其达观内外,何尝不明青紫如糠秕?”而来,不能简单概括为“淡泊名利”,所以答“淡泊名利”之类,不得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严格按照评分建议阅卷,重在纠偏学生以翻译代概括,或以情感代内容的错误做法。“改变的容颜”也可为“衰老的外貌”,“艰险旅途''也可为“变幻的天气”等,只要能围绕内容,并写出特征即可,只是翻译诗句,不得分。
11.需写出抒情方式的不同,并要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只写表达豁达的人生态度,不得分,即使写,前面也必须交代表达怎样的情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防止阅巻疲劳,严格进行双评,重点清除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
五、现代文阅读(-)(20分)13.这题因“美丽''和“痛苦''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各自只要从不同的角度答出两点,即可。14.这题是常规题,如果前面不结合具体内容,只答“照应上文”“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不得分。
15.只空洞写力量大、痛苦,各得1分。
16.注意每小点应从不同的角度答题,只从一个角度重复答,答对得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7.此题为思路题,必须思路清楚,要有层级标志。如没有层级标志,或只是用数字序号表示,答对得3分,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另概括需要结合具体内容,简单答“首先提出观点''等,不得分。
18.必须围绕“线''具体作答,答出书法怎样的线的关系影响建筑的什么,否则酌情扣分。如总答“书法上的生动线条,而后变換到建筑的线条和形态之中”不得分。19.“没有雕琢的痕迹”,也可答为“没有人为艺术的痕迹”。要能体现分说和总说的答题要点。
(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21、22、23题根据阅卷要求阅卷。
二、名著開读题(15分)25(1)第二问只答情节,不分析,得2分。答案要结合具体内容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6、27、28题答案在文中都比较明显,只需概括、归纳,根据答案阅卷。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白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 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 声是一种负担。
一、审題与立意 1.审题和立意
材料的第一句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来自民间俗话。意思是大雁飞去留下鸣声,人生在世要留下名声。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说明:.前一小句承接俗话,很多人将追求好名声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必然价值取向;后一小句说的是不要刻意把追求好名声作为的行事原则,不能受好名声的束缚。理解材料时,首先要明确“名声” 的含义。“名声”是指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这个评价不是一个快速得出的结论,而是经过事件、考验或经过一定的时间沉淀后形成的一种明确的评价。其次,不能把''追求好名声”理解为让人生厌的功利行为,这是人们向善的价值理念。再次,不让名声成为人生负担,不是指反对追求好名声、不要好名声。2.立意
材料中的“名声''是好的、有正能量的评价,行文时不能脱离这个立意。不管是正面的肯定或反面的批判,最终指向应落到对人或某一主体的价值追求这个核心上来。立意时应二选一,不宜作所谓的辩证思考。3.写作注意点
材料中的表述看似围绕人展开,切不可狭义理解为只写人。写作时可以扩大视野,如写经济建设、环境治理、民生工程、文化发展等多领域,这样可以避免题材的雷同,也可以让阅巻者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 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査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2.判分等级
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第二篇:潍坊市2016年5月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2016年5月三模考试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正是初夏时节,阳光有些恍惚,有些摇摆。它醉醺醺地穿行于山野巷陌间,(透露/流露)出对盛夏的一丝幢憬。山色朦胧,田野青葱。
。绿,由高及低,错落有致。远山是梦里的黛绿,禾苗是清翠欲滴的新鲜。溪畔的马鞭草、向日葵、矢车菊、金盏菊尽情绽放,(肆意/随意)绚烂。民居簇新,树影婆娑,庭前的竹子修长而涓秀。乡村戏台边,怒放的蔷薇(渲染/浸染)着一种自由和热烈的气氛,没有人可以阻挡它肆无忌诞地倾诉。一条苔痕斑驳的石板路通向村头的水塘。
。1.文中加点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恍惚
错落有致
B.簇新
清翠欲滴 C.涓秀
树影婆娑
D.斑驳
肆无忌诞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透露
随意
渲染
B.透露
肆意
浸染 C.流露
肆意
渲染
D.流露
随意
浸染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 B.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 C.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 D.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世锦赛上,丁俊晖精准的远台进攻让观众不时发出赞叹声,但他充耳不闻,冷静地寻找战机,力求给对手致命一击。
B.青年教师有的讲课水平高,有的科研能力强,半斤八两,高校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C.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程,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D.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省泰宁市池潭水电厂附近山体突然分崩离析,引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紧急展开救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国版权保护大环境尽管持续改善,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版权纠纷高发期,保护知识产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B.既然环评的目的是预防环境不被污染,那么有关方面就应该将项目建设中的环境隐患纳入环评范围,全过程回应民众关切。
C.我刚四岁,爸爸就离开奶奶和妈妈去广东打工,一直到我七岁的时候才回来,我孤僻、不爱说话的性格,大概就与此有关吧。
D.园林专家指出,海芋、马蹄莲等植物体内所含的草酸钙针晶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和水肿,严重的可诱发窒息,导致死亡。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古典诗歌欣赏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情景上,将其作为核心范畴。古典诗论之所以这样重视情景的关系,表面上看,是由于诗歌往往作为现场交往的手段,自然景观和人情世事都在现场引发,现场感决定了触景生情和即景抒情。往深处探索,这里似乎还有和中国的绘画一样的美学原则,那就是把重点放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上,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建构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的诗学范畴‛。
②现场感的‚感‛,一方面指所感对象是景物,另一方面指所感主体是人情。但有些诗评家却常把两者绝对割裂开来。如宋诗评家范晞文,在分析诗歌时,往往把律诗对仗句的情景机械分割为‚上联景,下联情‛‚上联情,下联景‛之类。个中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传统的诗学理念中片面强调真和实,不免将之推向极端。至于把‚真‛和‚实‛机械地等同起来,就更加僵化了。在这一点上,连王夫之也未能免俗。他把景钉
死在‚实‛,也就是现场感上。他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这就把景观的‚真‛变成了现场亲历的‚实‛。
③对这个理论上的偏颇,许多诗评家长期含而混之,只有清代的黄生提出挑战:‚诗家写有景之景不难,所难者写无景之景。‛有景之景,写五官直接感知,因情绪而产生变异感,这是常规现象。而‚无景之景‛乃不见之见,变不见为见者,情也。后来,清人乔亿提出了一个与王夫之的‚目接‛相反的范畴‚神遇‛,可以说为黄生的‚无景之景‛提供了理论支撑。‚景有神遇,有目接。神遇者,虚拟以成辞……‛这个‚神‛隐含着诗的虚拟、想象,由情而感的自由。
④‚神遇‛是想象的,有可能不是真的。其感染力从何而来呢?早在明朝,谢榛就提出与写实相对的‚写虚‛。认为诗人的功夫就是在虚实之间‚权衡‛。实际上就是说写实与写虚的对立并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认为贯休的‚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景实而无趣‛;而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而有情‛。
⑤在汉语中,虚和假是联系在一起的,怎样才避免由虚而假,达到由虚而真呢?元好问曾经提出,虚不要紧,只要虚得诚就是根本。实际上,诗人无不自以为是诚心而发,可是事实上,假诗还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乔亿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了突破,这个突破首先在理论范畴上。一般诗评词评,大都从鉴赏学出发,而乔亿却从创作论出发,从创作过程、从难度的克服来展开论述:景观万象已经给前人写光了,经典的、权威的诗语,已经充满了心理空间。怎样才能再虚而不假,虚而入诚呢?乔亿提出‚同题而异趣‛,也就是同景而异趣。人心不阿,各如其面,找到自我之心与他人之心的不同,即使面对的是相同的景物,诗文也会有无穷的不同。
(节选自孙绍振《情景之真实、变异和相生》,有删改)6.根据全文内容,下列有关诗歌情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作为现场交往的手段时,景物和人情都在现场引发,现场感决定了不能把它们绝对割裂开。
B.诗歌情景的真和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鉴赏诗歌时不能把‚真‛和‚实‛机械地联系在一起。
C.诗歌的景可以是实,也可以是虚,实景和虚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诗人的功夫就是‚权衡‛虚实。D.只要诗人能找到自我之心与他人之心的不同,即使所写的景物与其他诗歌相同,表现的情趣也会不同。
7.依据第③段内容,下列诗句及分析不符合‚无景之景‛特点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想象酒醒时只能独自面对岸边杨柳、凄冷晓风和如钩残月,表现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借景抒情,用白云随风飘浮比喻友人行踪不定,用夕阳不忍离开大地,表现对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写日后一定登上泰山顶峰,那时俯瞰群山,群山会显得更渺小,表现泰山的雄姿和气势。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想象与亲人团圆时,共剪西窗烛,再谈及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表现对亲人的思念。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诗学理念中片面强调真和实,可能是导致一些诗评家常把所感对象和所感主体绝对割裂开的原因。
B.元好问认为,只要虚得诚就能避免由虚而假,可实际上,尽管诗人无不诚心而发,假诗仍然遍布天下。
C.一般的诗评词评大都从鉴赏学出发,而乔亿则从创作论出发展开论述,这在诗论的理论范畴上是个突破。
D.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诗评家的评论,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批评或肯定,表达了作者对诗歌情景关系的独特见解。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9~12题。
至忠之言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口孰能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人主无不恶暴劫者,而日致之,恶之何益?今有树于此,而欲其美也,人时灌之,则恶之,而日伐其根,则必无活树矣。夫恶闻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
楚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夺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 ‛命吏诛之。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申公子培之弟进请赏于吏曰:‚人之有功也于军旅,臣兄之有功也于车下。‛王曰:‚何谓也? ‛对曰:‚臣之兄犯暴不敬之名、触死亡之罪于王之侧,其愚心将以忠于君王之身,而持千岁之寿也。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是以臣之兄惊惧而争之,故伏其罪而死。‛王令人发平府注而视之,于故记果有,口厚赏之。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不以人知之为劝,不以人不知为沮。行无高乎此矣。
齐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 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到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有顷,问王之疾,王怒而不口言。文挚因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说,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爨之三日三夜,颜色不变。文挚曰:‚诚欲杀我,则胡不覆之,以绝阴阳之气? ‛王使覆之,文挚乃死。夫忠于治世易,忠于浊世难。文挚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
(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有删改)[注]平府:书库名,是楚国收藏古籍文书的地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
诛:惩罚
B.此必有故,愿察之也
故:故交 C.王令人发平府而视之
发:打开 D.非怒王则疾不可治
怒:激怒 10.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非贤主口孰能听之 ②于故记果有,口厚赏之 ③王怒而不口言
A.其
且
为
B.焉
乃
为 C.其
乃
与
D.焉
且
与 1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到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
B.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到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
C.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到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 D.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到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阐述了忠言虽逆耳逆心、但君主不能厌恶听取的道理,运用朴实易懂的比喻论证,增强了说服力。B.申公子培品德高尚,不怕获犯上不敬之罪,替楚庄王接受射杀随兕带来的不祥之灾,为君王竭尽忠心。
C.文挚精通医术,他明知用激怒齐王的手段治病会有不测,但还是冒死而行,显示了高尚的节义。
D.文章通过楚庄王游猎诛杀贤臣和齐王患病烹煮名医两件事,告诫为政者要善纳忠言。厚遇忠臣。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不以人知之为劝,不以人不知为沮。行无高乎此矣。(5分)(2)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5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括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刘长卿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注]元判官,诗人朋友,要去老家河南征收当苗税,诗人为其送行,写下此诗。(1)‚鸟雀空城在‛与‚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两个‚空‛字,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2)诗人‚渺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4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论语》中,孔子用‚
,‛回答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这个问题,这也是他一贯的治学态度和方法。(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从花和树的角度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3)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塑造了一个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长的宝剑的特立独行的高士形象。
五、(12分)16.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超过20字。(4分)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答:
17.仿照下面小诗的第一节,再写一节,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似。(4分)屋檐下的鸟巢还在 雏鸟却没有回来 为何耳畔似有 熟悉的吟唱
过去的温馨 是否能够复制 是否能勾起 抹不掉的乡愁
18.下面是某机构人才招聘面试流程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将流程表述出来,不超过80字。(4分)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嘉峪关记 于坚
①旅行团走的是古代中国从内地进入嘉峪关的路线,我们决定背叛旅行团,从古代胡人入关的方向重新走进嘉峪关。走了大约两小时,古代旅人的那种感受早已体会,这路途的确是‚行路难‛,没法阔步大迈。没路的地方,坑坑洼洼,、还得避开高高低低的石头和铁丝网般的荆棘,下脚如插针;就是上了便道,路面也全是砾石,踩不稳还要滑倒。很少树木,白杨偶尔出现,但枝叶都朝天扬着,很难遮阳。
②嗓子冒烟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了嘉峪关。在地平线上,它像一位披甲戴盔的武士正在戈壁上策马疾驰而来,两边的城墙犹如马蹄卷起的一排黄雾。有人得救似的大喊起来,看哪,嘉峪关!越走越近,从穿越戈壁而来的胡人的位臵,只看见关楼而看不见城门。只有几步了,还是看不见城门,只是在地表上拱出一个半圆。直到迈上城门前面隆起的小阜,才看见嘉峪关陷在这阜丘的后面。其实如果要强调气势的话,嘉峪关只要跨前几步,就可以俯视一马平川,却屈尊在凹处,这就是玄机。
③嘉峪关外面看着很文气,内部却杀机四伏。罗城注与主城之间,是一个陷阱。如果敌人突破了罗城,那么只要将罗城大门一关,罗城与主城之间,就形成一条死巷,敌人即刻被罗城和主城城堞上射下的乱箭歼灭。嘉峪关的设计是采取守势,以柔克刚。人不犯我,那么重门深宅暗藏的是礼数。从外到内一路丝绸飘扬,笙歌锣鼓不绝,升入厅堂之际,来宾们的敬畏之心、归家之心已经油然而生。人若犯我,经过几重陷阱,铁骑也溃不成军。
④在嘉峪关主城的西门和东门上,分别刻着大字‚柔远‛、‚光化‛。这是嘉峪关这个关隘的主题,这个关隘是为着柔远、光化而建造的。军事只是一个次要的主题。柔远、光化,不是非我族类必欲诛之,而是以德化之,这就是中国。嘉峪关不仅仅是一个耀武扬威的工事,还是德关,嘉峪关的德就是信任来者、虚怀若谷。
⑤怀柔远人,以什么怀之、柔之?丝绸。有明一代,丝绸已经成为一种东方文明的象征。
⑥胡人为丝绸来。这是一条死亡之路,其旅程犹如穿越地狱抵达天堂。丝绸之路,就是朝觐东方天堂的路。
⑦嘉峪关正当丝绸之路的要冲。设身处地地想想,那些胡人,穿过浩瀚坚硬干旱的死亡沙漠,亚麻布、皮子捆在身上,又渴又累,跌跌撞撞,就要彻底绝望之际,终于爬进嘉峪关,忽然看见丝绸,灿烂耀眼,柔软如美女子,飘逸如春天之光—一服了!‚怀柔远人,厚往薄来‛,制服也。制服既是动词的制服,也是名词的制服,这套制服是丝做的。
⑧我们进入嘉峪关,登上柔远楼,像是逐渐失去记忆似的,古代那种苍凉雄浑的感觉逐渐消失。嘉峪关西面的戈壁与嘉峪关城内完全是两个世界。那边,满川碎石大如斗。这边,前后左右摩肩接踵的似乎都是现代‚胡人‛。穿西装打领带的、穿拉链夹克的……比比皆是。朝东望去,关内,摩天大楼、高速公路林立蜿蜒,飞机穿越石油城划出高空的长烟……关外,没有一个‚胡人‛。他们在关内,我们也在关内,如今全世界都在一个‚关‛内,这个关可不是嘉峪关、长城或者柏林墙们守得住的。胡人虽然在关内,但毕竟还个个揣着本护照,此时说不定正担心着过期呢。
⑨恋恋不舍,白天在戈壁走了一趟,到黄昏时分,一行人又沿着城墙在戈壁滩上走。默默地登上一片高地,坐下。天地之间充沛着苍茫大气,内心光明感动,落日在背后,夜晚在搭台,像个酒保似的,一颗一颗擦着他的星星。高两米多、厚一米多的古城墙已经看不出曾经是墙了,已经化为一列坚固密实的土墩,仿佛大地突出的手筋,有些缝隙长出蔓草,被鼠类钻开暗室。城墙曾经令某个时代的人们绝望,曾经拥有人为的雄强霸道的力量和质地,宿命般地不可抗拒。从前那些胡骑攻到城墙下,长叹一声,明白了固若金汤的含义,以为它们将天长地久,不敢再犯。如今安在哉!⑩落日终于归顺大地,星子出现在天空,天幕森蓝,那个伟大的怀柔者在黑暗里凝视着这片无声的瀚海,四周似乎有万涓细流缓缓涌入。隐约间,似乎听见戈壁某处传来歌声:祁连山高啊嘉峪关长/戈壁滩大啊地老天荒/长风万里野茫茫……
(选自《散文》,有删改)[注]罗城,城墙外另修的环墙。
19.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0.作为一个关隘,嘉峪关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21.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4分)(1)制服既是动词的制服,也是名词的制服,这套制服是丝绸做的。(2分)(2)那个伟大的怀柔者在黑暗里凝视着这片无声的瀚海,四周似乎有万涓细流缓缓涌入。(2分)22.现在的嘉峪关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访谈现场,记者问两位成功人士:‚二位在各自领域都取得骄人成绩,你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一位回答说:‚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另一位回答说:‚对准一个‘城墙口’进攻。‛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5
一、(15分,每小题3分)1.A(B青翠欲滴 C娟秀 D肆元忌惮)2.C(透露:泄露;显露。流露:意思、感情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渲染: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浸染: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3.A(第一处前后照应;第二处四字主谓短语,结构一致)4.C(A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B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D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5.D(A搭配不当,‚大环境‛是‚高发期‛主宾搭配不当。B不合逻辑,删除‚不被‛。C表意不明,‚离开奶奶和妈妈‛有歧义)
二、(9分,每小题3分)6.C(‚实景和虚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表述错,原句是‚写实与写虚的对立并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偷换概念)7.B(‚落日‛‚浮云‛都是眼前之景,属‚有景之景‛)8.B(‚尽管诗人无不诚心而发,假诗仍然遍布天下‛表述错,原句为‚诗人无不自以为是诚心而发‛)
三、(12分,每小题3分)9.B(故:缘故)10.C 11.D(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到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12.D(‚楚庄王游猎诛杀贤臣‛不合文意)
四、(24分)13.(1)申公子培的忠诚可称得上是美德了。美德的意思是:不因为别人理解自己就受到鼓励,也不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就感到沮丧。德行没有比这更高尚的了。(5分)‚知‛‚劝‛‚沮‛‚高乎此‛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太子叩头下拜,极力请求说:‚如果治好父王的病,(而父王真的要杀先生的话)我和我的母亲以死向父王为您争辩,父王一定哀怜我和我的母亲,希望先生不要担忧。‛(5分。‚顿首‛‚强‛‚已‛‚患‛各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
竭尽忠诚的话不顺耳,逆人心,如果不是贤明的君主,有谁能听取它?因此,这是贤明的君主喜欢的,是不贤明的君主要惩罚的。君主无一不痛恨侵暴劫夺的行径,然而自己的所作所为却在天天招致它,痛恨它又有什么益处?假如这里有棵树,希望它生长茂盛,别人按时浇灌它,自己却讨厌别人的行为,并且每天砍伐树根,这样,一定不会有活树了。厌恶听取忠言,正是最严重的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
楚庄王在云梦泽打猎,射中了一只猛兽随兕。申公子培抢在王之前把随兕夺走了。楚庄王说:‚怎么这样地犯上不敬啊!‛命令官吏杀掉子培。左右大夫都上前劝谏说:‚子培是个贤人,又是您最有才能的臣子,这里面必有缘故,希望您能仔细了解这件事。‛不到三个月,子培生病而死。后来楚国起兵,与晋国军队在两棠交战,大胜晋军,回国之后奖赏有功将士。申公子培的兄弟上前向主管官吏请赏说:‚别人在行军打仗中有功,我的兄长在大王的车下有功。‛庄王问:‚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回答说:‚我的兄长在大王您的身旁冒着犯上不敬的恶名,遭获死罪,但他本心是要效忠君王,让您享有千岁之寿啊!我的兄长曾读古书,古书记载说:‘杀死随兕的人,不出三个月必死。’因此我的兄长见到您射杀随兕,十分惊恐,因而抢在您之前把它夺走,所以后来遭遇灾祸而死。‛庄王让人打开平府查阅古籍,在古书上果然有这样的记载,于是厚赏了他。申公子培的忠诚可称得上是美德了。美德的意思是:不因为别人理解自己就受到鼓励,也不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就感到沮丧。德行没有比这更高尚的了。齐王得了恶疮,派人到宋国接文挚。文挚到了,察看了齐王的病,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愈。虽然如此,大王的病一旦痊愈,就一定会杀死我。‛太子说:‚什么原因呢? ‛文挚回答说:‚如果不激怒大王,大王的病就治不好,但如果大王真的被激怒了,那我就必死无疑。‛太子叩头下拜,极力请求说:‚如果治好父王的病而父王真的要杀先生的话,我和我的母亲以死向父王为您争辩,父王一定哀怜我和我的母亲,望先生不要担忧。‛文挚说:‚好吧。我愿拼着一死为大王治病。‛文挚跟太子约定了看病的日期,多次都不如期前往,齐王本来已经发怒了。文挚来了之后,不脱鞋就登上了齐王的床,踩着齐王的衣服。过了一会儿,询问齐王的病情,齐王恼怒,不跟他说话。文挚于是口出不逊之辞激怒齐王。齐王大声呵斥着站了起来,病于是就好了。齐王盛怒未消,要把文挚活活煮死。太子和王后急忙为文挚与齐王辩解,但却未能改变齐王的决定,齐王果然用鼎把文挚活活地煮了。文挚被煮了三天三夜,容貌没有改变。文挚说:‚真的要杀我,为什么不盖上盖,隔断阴阳之气?‛齐王让人把鼎盖上,文挚才死。由此看来,在本平盛世做到忠诚容易,在乱世做到忠诚很难。文挚不是不知道治愈齐王的病自己就得被杀,他是为了太子去做招致杀身的事,以便成全忠义啊。
14.(1)刘诗的‚空‛字有荒无人烟之意,突出了战后城池残破、百姓流离的凄惨;王诗的‚空‛字有空明幽静之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恬静。(4分。每点2分)(2)①与朋友的离别之情及对朋友此行的担忧;②对百姓遭受战乱仍被征税的同情;③对朝廷向战后百姓征税的批判。(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15.(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五、(12分)16.①技艺精湛;②敬畏职业;③关注细节;④追求完美(极致)(4分,每点1分)(‚态度‛1分,‚追求‛1分,精神内涵1分,句式1分)17.参考示例:
天空中的白云还在\风筝却没有飘荡\为何眼眸里还有\嬉戏的身影 村子里的老屋还在\炊烟却没有升起\为何脑海里还有\温暖的翘盼(4分。句式相似2分,内容协调2分)18.参考示例:考生抽签后进入考场面试。先进行个人答辩,考生面试答题后评委打分;再进行组内展示,考生个人陈述、自由讨论后评委打分。最后确认成绩,面试结束。(4分。内容全面准确2分,语言简洁、条理清晰2分)
六、(18分)19.①写了作者走进嘉峪关的路线和方向,突出了作者体验古人奔赴嘉峪关的艰难;②以古代胡人的视角感受嘉峪关,为下文写嘉峪关‚以柔克刚‛的特点和对于胡人以及丝绸之路的重要作做铺垫。(4分。每点2分)20.①屈尊凹处,不以气势夺人;②外表文气,内里暗藏杀机;③采取守势,以柔克刚;④军事为辅,以德化人。(4分。每点1分)21.(1)我们的祖先能使外族归化,靠的是以丝绸为代表的东方文明。(2分)(2)嘉峪关胸怀博大,能够以德化人,接纳外族。(2分)22.①嘉峪关在现代得到飞速发展,接纳了更多的外人,已经连接世界,体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更大的胸襟。②嘉峪关原先霸道、不可抗拒的城墙破败荒芜,已看不出是城墙,这意味着交流往来的阻碍必将被打破。(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七、(60分)建议参照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3分为基准分评分。
第三篇:2016大庆一模语文(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 答非所问,选项是对阅读实质的阐述,而不是对“娱乐至死”现象的表述。
2.B 偷换概念,强加因果,原文表述:“厚黑读物”的阅读,庸俗、搞笑的“颠覆阅读”,解构、歪曲经典的阅读等阅读形式成了市场的“热点”,成为一种趋势,败坏了阅读的风气和本质,使人们渐渐远离了纯净的阅读、美好的阅读、神圣高贵的阅读。
3.C 程度范围有误,且强加因果。原文表述:人性的高贵与否,很大程度上和其受到的阅读文化影响有关。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C 5.(3分)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6.(3分)B(“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错,原文是用把韦曜的论奏出示给宾客传阅的方法规劝蔡颍)
7.(1)(5分)当时蔡颍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的人很多都效仿(学习)他,所以孙和用这个方法(这篇论奏)来规劝他。(“直事”、“焉”、“讽”、“ 直事在署者”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2)(5分)孙权非常生气,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最终流放孙和到故鄣,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大臣多达几十人。众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徙”“竟”“坐”“冤”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6分)
①(共3分)李诗表达了从军将士对故乡的思念。(概括1分)首句通过寒冷凄清的环境描写,表现出征途的艰苦和劳累,已经勾起将士们怀乡的情思。“遍吹”二字表明很多人都在吹奏《行路难》这首悲凉哀婉的曲调,折射出将士行路的困苦和背井离乡的悲伤。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共同望月,怀乡思亲,动作之齐整可见将士们心意相通,表达了将士思乡之情的浓烈。(具体分析2分)
②(共3分)王诗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不畏艰苦,誓死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概括1分)首句描绘长云、雪山、孤城,极力渲染西北边疆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借以衬托将士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怀。三四句直抒胸臆,以黄沙百战,金甲穿破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和将士们出生入死的情形。“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将士们以身许国的誓言,表达了他们为国献身的豪迈热情和爱国情怀。(具体分析2分)
9.(5分)两首诗的首联都选取了风、雪、山等意象,描绘了边塞的空旷寒冷,艰苦险恶的环境,但作用是不同的。(总说1分)
李诗:“天山雪后海风寒”,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和气候。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写出了行军环境的肃杀苦寒,营造了荒凉、悲怆的情景氛围,正面烘托征人的思乡之情。(答出烘托或衬托给1分,结合诗句分析合理给1分)
王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写青海湖的上空,浓云弥漫,使雪山晦暗无光。既写出了戍边环境的艰苦,又营造了迷茫、黯淡、悲壮、辽阔的意境氛围,同时“暗雪山”也暗示了战争局势的紧张与压抑,与将士们高涨的爱国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身经百战的将士不畏艰难,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答出对比或反衬给1分,结合诗句分析合理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5分)C、D(C项3分,D项2分,其它选项不给分。A项“因为同情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想帮助小女孩实现圣诞心愿”不是买包谷的原因,是多给钱的原因;B项对“小女孩的不安”解释有误,三次“不安”所包含的意义都不同,比如,第一次“不安” 是她拿不定主意是否该告诉“我”她的秘密;第二次“似乎她看出了我的心思”,感到羞涩;第三次因为挣到的钱少,感到一丝难过。E项“神态描写”错误,原文没有“我”的神态描写;另外,“我”是因小女孩的乐观与懂事而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与自信。)(2)(6分)属于序幕(引子)。(2分)
作用:①内容上(2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心境,描绘出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小人物艰难生存。车厢内的环境,令人压抑;“我”的生活状态,疲惫与无奈。这都与下文出现的小女孩给“我”带来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或为下文写小女孩的出现带来的心理震撼作铺垫),增加小说的表现力。
②结构上(2分),铺垫,引起下文。(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3)(6分)①“我”是一个为生活奔波的小人物:随时都可能被公司裁员,为生活而疲惫不堪。被迫与家人分隔两地,为生计而奔波。
②“我”是一个懂得体谅、尊重他人之人(善解人意):当小女孩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告诉“我”卖包谷的秘密时,我意识到这会使她为难,马上说“啊,对不起。我只不过随便问问”;多付给小女孩美元后,意识到伤害了她的自尊时,连忙补救解释等。
③“我”是一个有爱心的善良之人:担心小女孩钱是否攒够了,不愿打破小女孩的美好愿望,鼓励小女孩“太棒了,再加把劲!”。热心资助又能委婉含蓄,不伤害小女孩的自尊。④“我”是一个重拾希望与自信之人:小女孩让“我”重新变得积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8分)“礼物”:①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乐观的生活态度):虽然生活不幸,虽然所攒的35美元,离买一台录音机还差得很远,但眼中充满希望。②孝顺善良:心怀美好,希望母亲快乐,为母亲准备圣诞礼物。③自尊自强:面对“我”给出的10美元不愿毫无理由地接受别人的恩惠,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钱买礼物。(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启示:无论生活给予我们的是幸还是不幸,都应如小女孩一般,对生活充满希望与自信,自力更生,用乐观与坚强创造美好。(启示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B E(B2分,E3分,其他选项不给分。A项主次颠倒,贝聿铭离开哈佛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学校里自由不够”,而新的公司“能给我一点自由”,其他原因是次要的。C项强加因果,贝聿铭的几十件作品当中,博物馆的项目占到很大的比重,是因为“我希望博物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担负起自己的一份文化责任感”。D项“不惜破坏原有古建筑的和谐与完整”错,文中并未提及。)
(2)(6分)态度上(3分):①维持十足的信心,相信自己,接受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②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不肯随波逐流。(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行动上(3分):③游说拜见法国有影响力的名流,彬彬有礼但毫不妥协;④接受电视节目访谈,儒雅得体地争辩,他的坚定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⑤让部下制作金字塔模型,举办展览会。
(3)(6分)这句话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贝聿铭不妥协的个性及其建筑特点。(比喻修辞1分)此句将“我”和“建筑”都比喻成“竹子”,“风雨”指“我和的建筑”经历的考验非议,“弯弯腰”,则指一种“谦恭”和“彬彬有礼”。(修辞分析2分)②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贝聿铭的建筑像竹子,高峻宏伟,饱受非议之后愈显其建筑之美;贝聿铭其人也像竹子,坚韧顽强,面对再多的困难也不改初衷,只是谦卑、彬彬有礼而已。(句意分析2分)③唯其坚定、柔韧,使得贝聿铭的作品往往从选址之初就开始引发争议,最后却总能以建筑之美让批评者收声。(理解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8分)贝聿铭及其作品能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源于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秀品质。
①认真设计、完成每一个作品。为了让大众接受自己的金字塔方案,贝聿铭开始游说,拜访名流,参加电视访谈,让部下制作模型,举办展览会。建造苏州博物馆,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建设,他先后8次亲抵苏州。
②执着应对争议和挑战。无论是卢浮宫还是苏州博物馆,面对各界强烈的争论,他坚持不改变自己的设计初衷。一生70多件作品,往往从选址之初就开始引发争议,但最后,贝聿铭总能以建筑之美让批评者收声。
③设计作品时从实际出发,不断尝试创新。二次大战刚刚结束建设廉价房屋时创造性地用水泥墙代替了砖块墙,采用舷窗式的窗户来扩大屋子的空间,改善采光。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他制订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通过借景与映衬,使得新旧园景笔断意连,最终赢得了大众的肯定。
④始终怀有坚定的自信。他认为建筑师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参与卢浮宫重建,为卢浮宫建造金字塔,面对法国人的不满,他能够相信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
⑤坚持自我,从不妥协。他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他认为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效果的美感。几十年来,他和他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每点2分,答出四点,有理有据,连贯流畅,清晰工整,可得8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B(“破釜沉舟”与“孤注一掷”均有最后一搏、力图胜利之意。前者含褒义,指富有勇气,不留退路,决一胜负;后者含贬义,指的是竭尽本钱赌一把,玩命对抗。“铤而走险” 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14.(3分)D(A项“据……显示”句式杂糅,“较”和“与……相比” 结构杂糅;B项 “她的图片报道”“被选为‘美国第一女性’”,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在“为世界”前添加“这所学校”)
15.(3分)C(解析:心态→行动→不偏离→成为牢固一环)
16.(6分)①崇高则体现了这种本质力量与客体在对象世界中的矛盾冲突的统一 ②优美则以静态的气韵(或神采气韵)见长,属于阴柔美、静态美 ③而春光明媚,山清水秀却给人以优美感
(每句2分,第一句一定要有“统一”,第三句意思贴近即可给分)
17.(5分)显性信息(3分):老龄化程度随时间推移均呈增加趋势,非洲地区老龄化发展缓慢,亚洲和拉丁美洲老龄化发展迅速,欧洲和北美洲老龄化情况最为严重。
隐性信息(2分):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老龄化速度快。
六、写作(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分析】(仅供参考)本次作文涉及两则材料,属于时事热点类。对材料的解读要注重抓住关键语句,寻求内在关联,准确把握倾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丽,本无可厚非,但指望通过改变容貌而改变命运,却是不切实际的。成功仍需真才实学。关于这一点,材料的倾向性十分明显。一边是盲目整形造脸追求成功资本的大众,一边是无颜值却有才华、有志向的创业英雄,前后形成鲜明对照,颜值时代,仍应以“修心”为上。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造脸”还是“修心”,既是选择型的话题,也是关系型的话题,应既有选择侧重,又有所思辨。第二,对“修心”的解读,这里的“心”是心志、心性、智识,是为追求事业成功、个体价值实现而必须具备的宏伟志向、坚韧毅力、出众才华,是一个人的内在标识。如果有的考生不紧密结合材料,仅理解为与脸面相对的“内心”,而阐述心态、心灵,或更虚无的“本心”“自性”,则不够好。【文言文参考译文:】
孙和,字子孝。他小时候因为母亲王夫人受孙权的宠爱而被孙权所喜爱,他爱好学习,礼贤下士,颇为人们所赞誉。赤乌五年(242),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十九岁。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伟、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
当时官吏常用分条书写的形式询问政事,孙和认为奸猾狂妄之徒,将利用公事掺杂个人私情,从而产生为祸作歹的念头,此风不可助长,上表表示应当杜绝。又都督刘宝状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状告刘宝,孙和对丁晏说:“文武官员称职主事,能有几人?因有矛盾就相互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他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使他们相互交往增多。他常说:“当世的才学之士应探研讲习学问,操演熟习武功,以济当世事务,而只知交游下棋以妨碍事业,不能说是进取的态度。”后来群臣出席他的宴会,言谈中说到下棋,孙和认为“此妨碍事务浪费时光而毫无用处,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不是用来增进德行功业、积累功绩的行为。而且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愿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为光明耀世,以不能列入此种等级为耻。”于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个人,各自写出评判下棋行为的论文以矫正时弊,于是中庶子韦曜回家后写了一篇论文奏上,孙和将文章出示给宾客传阅。其时蔡颍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者很多人都跟着他学棋,所以孙和用这个方法规劝他。
王夫人与全公主有矛盾。孙权曾大病卧床,孙和到太庙祭祀,孙和的妃子的叔父张休的住所离太庙很近,就邀孙和到他家。全公主派人跟随监视,借机向孙权进谗言说太子不在太庙里,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孙权因此发怒,王夫人忧郁而死,而孙和所受宠信日益减损,害怕自己被废除。鲁王孙霸图谋太子之位的欲望更为强烈,陆逊、吾粲、顾谭等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和明定嫡庶的道义,指出按理太子之位不能被剥夺,全寄、杨竺是鲁王孙霸的党羽,他们天天在孙权面前谗毁。吾粲终于被关进监狱处死,顾谭被流放交州。孙权犹豫了好几年,后来终于将孙和软禁。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领众多将吏头上抹泥,将自己捆绑起来,接连几天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孙权登上白爵观观望,非常反感这种行径。斥责朱据、屈晃等是无理取闹。孙权打算废除孙和册立孙亮为太子,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奏,引述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以致晋国大乱的史实进行劝谏。孙权大怒,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最后将孙和流放到故鄣,群臣中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多达几十人。人们都为他们感到冤屈。太元二年正月,封孙和为南阳王,派他去了长沙。
第四篇:三模语文tq答案
201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D2.B3.A.随风直到夜郎西B.晴川历历汉阳树C.可怜后主还祠庙D.自缘身在最高层E.会挽雕弓如满月F.食之不能尽其材G.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4.A.示例:“时报创卫随手拍”栏目今日开通。
B.示例一:争做文明济南人,共创国家卫生城;
示例二:大美泉城,创卫先行;
示例三:泉城是我家,创卫靠大家。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小题2分。A题能结合第二段内容进行概括即可。B题能体现创卫内容,符合宣传语的特点即可。
5.A.鲁肃关羽单刀赴会。
B.示例:从“明叱周仓,实在鲁肃”“关羽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亲热之中又带有几分杀气”等细节中,可以看出关羽是一个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人。
评分意见:本题共5分。A题1空1分,B题结合内容分析1分,概括人物性格1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6.示例一: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
示例二: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
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画面描述找全景物并适当描绘2分,语言通顺、优美1分。
7.B。8.B。9.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
现。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
10.侧面描写孤凄悲凉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11.君于赵∕为贵公子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
12.哪里不久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13.善于劝谏善于听从正确意见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14.①悠久历史;②品种(或:名称);③采摘;④焙制(或:制法)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5.示例:示例:举例子。通过列举王婆茶坊在茶内放点心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宋代茶座所卖的茶五光十色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说明方法1分,表达作用
2分。
16.示例: “据陆经所载”,“根据陆羽《茶经》记载”的意思,表明了信息来源,准确地说明了中
国茶原有五种不同名称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句子分析作用2分。
17.D 18.示例:本文叙述了患绝症的陈家老四通过种花的方式,让花代替自己继续陪伴母亲的感人故事,(1分)表现了陈家老四的善良和爱心(1分)。以“种爱”为标题,象征陈家老四以花的方式重新存活,陪伴母亲,富含诗意。(1分)题目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一个要点1分。(内容概括+标题分析)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1页(共2页)
19.示例:景物描写通过描写春天叶和花蓬勃生长的气息,与身患重病的陈家老四生命即将消逝形成对比,渲染了凄凉(黯然)的氛围。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描写1分,表达效果2分。
20.A.示例:“托”是指用手掌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是对陈家老四的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他“托”花种的动作,表达了他对生命和美好事物发自内心的珍惜和喜爱,以及他得到花种后的欢喜之情。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解释词语1分,表达作用2分。
B.示例:原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连用两个“坠下来”,暗示陈家老四的生命时日不多,同时寄予了“我”的怜惜和同情。而改句只用一个“坠下来”,表达效果平淡,不如原句好。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能答出“词语连用”或“反复”1分,表达作用2分。
21.示例:结尾段写出了陈家老四种花是“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活,陪伴母亲,表达了作者对陈家老四善良和爱心的感动之情,照应标题,深化中心。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内容分析1分,表达情感1分,“照应标题”“深化中心”1分。
22.示例一:你,一个普通的拉车人,却在生命将逝的时节为这个世界带来了爱的力量。你种下的是
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母亲的深情。我们相信,在花的陪伴下,母亲不会孤单。
示例二:你,一个普通的拉车人,却在身患绝症之时为母亲留下了深深的守望,凭着顽强的毅力和
对生命的珍爱,用生命之水浇灌出了鲜艳的花朵,使生命得以延续。你就是那道最亮丽的风景!
评分意见:本题共5分。写出对拉车人的感受3分,语言流畅1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四、作文(50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2页(共2页)
第五篇:2013乌鲁木齐市三模语文
一、基础(3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分)
(2)谁道人生无再少?!
。(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2分)
(4)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民生,借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句诗“
,”表达了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2分)
(5)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1)几个园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2)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岭南的荔枝花jì mî()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鱼船的苦水。(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xiāo shēng nì jì(),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4.以“回眸初中生活”为话题,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和一组关联词。(6分)
真谛
洗礼
多姿多彩
斗转星移
油然而生
虽然„„但是„„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6分)
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的l000多张广场座椅,是用回收来的废弃牛奶饮料盒加工而成。除了做成椅子,废弃牛奶盒中的一部分还摇身变成了公厕内的免费卫生纸。以7000万人次参观世博会为基准,需要用掉生活用纸约2000吨,相当于7000立方米的木材。而使用牛奶饮料包装盒做成的环保生活用纸,将可以使几万棵树木免于被砍伐。(1)请你从上面这段话中提炼出两条信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文中的主要信息,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或做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与朱元思书
(14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B.猛浪若奔/奔走相告
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7.翻译句子
(4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8.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并且重点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进行了描绘,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以上两空格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3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二)花开半时偏妍(13分)
①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半”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妙的境界?
②你一定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
③花开半时偏妍,人生中,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半”中隐美的道理。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隐隐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和思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经典之作。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形成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运用“半”的智慧,成就艺术留白,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的境界。
⑥“半”,还可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把事情做得太过,留有回旋余地的“半”,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开启了一扇门。“半”,是一种宽阔的胸襟!
⑦李密蓭诗云: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⑧愿我们知晓“半”的道理,掌握“半”的艺术,达到“半”的修养,无边受用“半”的恩赐与智慧。
10.作者由“花开半时偏妍”,提出了怎样的观点?(3分)
11.第⑤段是如何阐述“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的?请简要回答。(6分)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句中的“虚实相生”在这里的意思是眼前景色和想象的美景相互交融。
B.“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中“撩拨”一词在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达了激发、引起的意思,突出了留白的妙处。C.夏洛克冷酷无情,坚持索要一磅肉,落得人财两空。这一事例证明了第⑥段中说的“不把事情做得太过”这一句话。
D.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所以不必追求事物发展的圆满。
(三)拔掉那颗蛀牙(20分)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1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有何深刻含义?(4分)
14.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序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4分)
①地位尴尬,滋生仇恨 ②
③
④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15.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任选一道作答)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4分)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16.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我大约睡了两个钟头,梦见自己在家里和妻子儿女在一起,一觉醒来更使我添了许多烦恼,我发现自己孤伶伶地在一间大房间里,那房间两三百英尺宽,两百多英尺高,躺在一张二十码宽的床上。女主人把我锁在房里料理家务去了。床离地有八码。因为生理上的需要,我非下来不可。我不敢高声叫喊,即使叫起来,我睡的房间离开这一家人正在里面忙着的厨房也还远得很,我的声音这样小估计也不会起什么作用。我正处在这种情况下,两只老鼠顺着帐幔爬了上来,在床上跑来跑去乱嗅一阵。有一只几乎快要跑到我的脸上来了,我吓得跳了起来,赶紧抽出腰刀来自卫。这两只可怕的畜生竟敢对我两面夹攻,有一只已经用前爪抓住了我的衣领,幸亏它还没有来得及伤害我,我就把它的肚子剖开了。它倒在我的脚下,另外一只看到了同伴的下场就赶紧逃走,可是没等它跑多远我就给它的背上来了一刀,血涔涔地流了出来。大功告成之后,我慢腾腾地在床上走来走去,稳定呼吸,恢复精神。这两只畜生有大獒犬那么大小,可是来得更加凶猛、矫健。假如在睡前我解去皮带,那就难免被它们撕成碎块吞下肚去。我量了量死老鼠的尾巴,差一英寸就有两码长。我看了觉得作呕,老鼠的尸首还躺在那里淌血,竟没法把它拖下床去。我看见它似乎还有口气,就在它脖子上又猛砍了一刀,这才结束了它的性命。
没多久,女主人就到房间里来了。她看见我全身是血,就赶紧把我拿在手中。我一面指着死老鼠,一面笑着做手势表示我并没有受伤。她高兴极了,就叫女仆用火钳把死老鼠夹起扔到窗外。她把我放在桌上,我把沾满了血的腰刀给她看,然后又用上衣襟把刀擦干,然后放进了刀鞘。
17.这是格列佛在大人国的一次经历。类似危险的经历他在这个国家还遇过不少,请简述两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文段内容,并联系作品其他内容,分析一下本书的艺术特色。(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魅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让人沉迷,让人感动„„请以“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
附加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徙衽以从阴()
(2)其阴逾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分)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