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贷款经典例题
CPA《会计》知识点总结:贷款和应收款项(3-3)
第三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经典例题1]
2008年1月1日,商业银行向A企业发放一笔8000万元,A企业实际收到款项7514万元,贷款合同年利率为10%,期限4年,利息按年收取,A企业到期一次偿还本金。该商业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假定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2%.2009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A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商业银行据此认定对A企业的贷款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10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3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将收到本金50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预期原来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但当年实际收到的利息为200万元。
2011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经与A企业协商,最终收回贷款60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例题1答案]
(1)2008年1月1日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8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7514
贷款——利息调整
486
摊余成本=8000-486=7514(万元)
(2)2008年12月31日确认并收到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800(8000×10%)
贷款——利息调整
101.68
贷:利息收入
901.68(7514×12%)
借:存放同业等
800
贷:应收利息
800
摊余成本=7514+901.68-800=7615.68(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800(8000×10%)
贷款——利息调整
113.88
贷:利息收入
913.88(7615.68×12%)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贷款的摊余成本=7615.68+913.88=8529.56(万元),2009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预计从A企业贷款将收到的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如下:
300/(1+12%)+5000/(1+12%)^2=4253.83(万元)
应确认贷款减值损失=8529.56-4253.83=4275.7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275.73
贷:贷款损失准备
4275.73
借:贷款——已减值
8529.56
——利息调整 270.44(486-101.68-113.88)
贷:贷款——本金
8000
应收利息
800
确认减值损失后,贷款的摊余成本=8529.56-4275.73=4253.83(万元)
(4)201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并收到利息:
借:贷款损失准备
510.46
贷:利息收入
510.46(4253.83×12%)
借:存放同业等
200
贷:贷款——已减值
200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贷款的摊余成本=4253.83+510.46-200=4564.29(万元),2010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预期原来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因此从A企业将收到的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如下:5000/(1+12%)=4464.29(万元)
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4564.29-4464.29=1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确认减值损失后,贷款的摊余成本=4564.29-100=4464.29(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结算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
535.71(4464.29×12%)
贷:利息收入
535.71
借:存放同业等
6000
贷款损失准备
3329.56(4275.73-510.46+100-535.71)
贷:贷款——已减值
8329.56(8529.56-200)
资产减值损失
1000
[经典例题2]
正保公司于2008年1月1日成立,并开始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率为2%。2008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为800万元;2009年2月确认坏账损失20万元,2009年11月收回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款项15万元,2009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为1200万元,则正保公司2009年末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
是()万元。
A.1B.28
C.8
D.3
[例题2答案]A
[答案解析]2009年末“坏账准备”科目的应有余额=1200×2%=24(万元),2009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24-(800×2%-20+15)=13(万元)。
[例题总结与延伸]
一、例题1
1.由于“贷款”科目主要用于金融企业,不是很常见,所以对于大部分学员来说比较陌生,建议学员参考新准则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贷款”科目账务处理说明。
2.贷款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处理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类似,但在计提减值准备时,要注意同时将贷款的本金、利息调整的科目余额以及应收未收的利息转到“贷款——已减值”科目中,这是比较特殊的处理,这样做目的是便于金融机构对于减值的贷款进行专项的管理和追踪。
3.减值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的利息收入要冲减“贷款损失准备”,对于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应进行表外登记。
4.在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发生变化时,不调整实际利率,而是调整摊余成本,教材在这一点上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相同。
二、例题2
1.应收款项的处理教材上基本没有过多涉及,是比较基础的内容,但是新准则将应收款项作为金融资产,暗示着应收款项作为金融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或者是摊余成本计量的时代已经不远,也体现了新企
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和核算思路
(1)“坏账准备”科目是资产的备抵科目,它增加与减少的方向均与应收账款科目相反,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提的越大,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就会越小;
(2)坏账准备在计提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确定金额,第二步是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
第一步:确定金额。
首先需要了解两个概念:本期期末坏账准备应有余额和本期坏账准备发生额。前者是经过计算坏账准备账户期末应达到的余额,而后者是本期计提坏账准备时会计分录中的金额。
两者的关系是:本期坏账准备期初余额+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本期发生的坏账+本期计提额=本
期期末坏账准备应有余额
其次:掌握以下公式(即上述公式的变形):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有坏账准备余额-期末计提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
余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有坏账准备余额=当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通过减值测试确定的坏账准备计提
比率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借)方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实际余额。
第二步:会计核算。
计提坏账准备的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或相反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知识点理解与总结]
1.贷款的计量:
(1)初始计量:
借:贷款——本金(贷款合同规定的本金金额)
——利息调整(差额,或贷记)
贷: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2)后续计量:
1)确认贷款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注]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2)收到贷款利息:
借:吸收存款/存放中央款项/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贷款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利息调整(或借记)
应收利息(若存在应收未收利息时)
4)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注]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借:存放同业等(减值后收到的本金或利息)
贷:贷款——已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注]后续计提减值时不需要再将本金与利息调整转入“贷款——已减值”,因为在第一期减值时已经做过
处理了。
5)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同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
6)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
借: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或借记)
2.对于应收款项,一般企业对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企业收回或处置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问题,对于贷款来说在确认减值的时候应收未收的利息是要记入到减值前的摊余成本中的,这个处理区别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的处理。金融企业出于谨慎性考虑,考虑到应收未收的利息的风险,所以将应收未收的利息作为计提减值前的摊余成本的一部分,这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不同。
4.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这是比较基础的内容,有的学友可能印象不是很深,在这里归纳一下:
1)计提坏帐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或合并为: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4)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容易犯错的地方]
1.几个重要的分录:
(1)确认减值损失时,把贷款本金、利息调整以及应收未收利息全部转入“贷款——已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利息调整(或借记)
应收利息(若存在应收未收利息时)
(2)按实际利率法以每期初的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当减值后,在收到本金或利息时:
借:存放同业等(减值后收到的本金或利息)
贷:贷款—已减值
2.应收票据贴现
(1)附追索权
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应将贴现金额作为一项短期借款,贴现息在票据贴现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
摊销确认为利息费用。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
短期借款——利息调整(贴现息)
贷:短期借款——成本(应收票据面值)
(2)不附追索权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
财务费用(贴现息)
坏账准备(若存在计提的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若存在出售损益)
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面值)
第二篇:案例题
案例分析题1 乔利民是位工程师,在技术科是最出色的科员。不久前,原先的科长调走了,领导任命乔利民为技术科长。
乔上任不久,全科室的人都领教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小张由于公交车故障,上班迟到了五分钟,乔科长当众狠狠地批评了他,并声称技术科不需要没有时间观念的人。第二周,老李由于忙着接待外宾,一项技术方案晚交了一天,乔又大发雷霆,公开威胁说,如果再有第二次,就要把老李调离。当乔科长需要一份技术资料时,小林加班两晚替他赶写出来,而乔科长却在月底建议厂领导把小林调到生产车间去,理由是小林不能胜任技术工作。一年后,技术科很多人要求调动工作,技术工作也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厂领导认为需要解决技术科的问题了。
问题:(1)、乔利民的管理方法有什么问题?(2)、厂领导的管理方法有没有问题?(3)、如果你是乔利民你会怎么做? 也有沟通的含义 案例分析题2 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该邮购部每天要处理大量的邮购业务,在一般情况下,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货物等都是由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但在前一段时间里,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给了B,B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的事,引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今天又有一大批书要发送,蒋华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问:他应该亲自核对这批书,还是仍由业务员们来处理?
案例分析题3 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二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
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要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厂长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
问:(1)、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2)、上述情况说明了管理的什么理论观点?
案例分析题1(1)、乔利民的管理方法有什么问题?
乔利民的管理方法简单粗暴,不关心和不尊重下属,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2)、厂领导的管理方法有没有问题?
该厂领导有些官僚,没有及时掌握中层管理人员的动态,要等事态扩大了才处理,这是下策,并已影响了厂里的正常工作。(3)、如果你是乔利民你会怎么做?
1、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认识,经常关心和加强与下属的沟通,提高亲和力,及时掌握下属的状况,以利开展工作;
2、对下属的一些过错要事后个别了解,指出他的不足,鼓励他改正错误,继续前进;
3、尊重和体谅下属及他们的困难,及时了解情况,避免造成误解;
4、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将企业及本部门的情况向大家通报,共享成就的喜悦;共担困难和风险;共同为企业的建设发展而努力。
案例分析题2 要保证新华书店邮购部工作的长效管理和时效性,对这批书,应该还是仍由业务员们来处理,但他应亲自在旁指导。同时事后应重新建章立制,加强管理,进行绩效考核,使新华书店邮购部工作更规范,服务更到位,不断提高新华书店邮购部员工的素质及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案例分析题3(1)、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这两个厂长的观点都有正确的一面。A厂注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而B厂重视以制度管人的管理。
A厂在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一切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不再是物质资本。这个思想目前非常流行,大部分的企业都开始了人本管理。它几个最基本的内涵:(1)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企业的主体,对企业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不再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单纯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组织,而是一个由人组成的、能够自我繁衍的有机体,企业的财富首先表现在人的价值上,而不是首先表现在物的价值上;(3)企业不仅要创造物质财富,更要创造精神财富,如企业文化;(4)对人实行物质刺激和金钱鼓励的同时,把对人的精神激励放在首要位置。所以A厂能成功地让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
B厂的制度的管理,则充分体现了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在规范性的实施,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内部管理。因此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固本强基,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企业内部管理之
要义在于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也说明了管理的目的性、管理措施要充分尊重员工的自我利益,让员工认识到这种管理有利于他们的利益,这样,企业才能发展迅速。
(2)、上述情况说明了管理的什么理论观点?
从上述A、B厂的情况还是说明了企业“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的观点。
企业的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企业员工对物质资源的配置和赢利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以人为本”就能创造这种环境和氛围。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不仅企业中的人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且企业对人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如A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B厂的重视以制度管人的管理。而不管企业处于创业或是正在成长,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但她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又是她的最大财富,因为企业所有的价值和竞争优势都蕴藏在这些人力资本的大脑中。但这个财富并不是唾手可得,就像她被锁住了,如何开启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说人力资本管理是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在如此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获得和保持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家企业面临的最首要的问题。我们大家都认识到,在价值创造方面传统的技术和货币资本远远不如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因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其他竞争者不可轻易模仿、不可轻易转移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知识和技能,即人力资本。因此,企业在任何方面的管理创新都比较容易被对手所模仿,只有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所创造的独占性的异质知识和技术优势是很难模仿的。在劳力、资本和知识等日益集中于人才之上的今天,人力资本不断升值已是一个必然趋势,知识正在成为现代经济中真正的资本和财富。
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其重要内容不再是板着面孔式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一门融进了管理者对职工、对事业献身精神的独特的艺术。所以,我们一定要象优秀的企业那样:
1、以人为本应从尊重员工开始。用“心”去尊重员工,去真诚对待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员工目前处于哪个需求层次,才能真正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实际问题;
2、以人为本要让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贡献自己的经验,为企业的目标去效力;
3、以人为本一定要关注员工关系。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又能让员工在激励因素中产生满足感,在快乐的气氛中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4、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在员工奖金分配上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惩戒违章、违规员工问题上,要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激励的运用上要有实效性,不主观行事,采取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宣传价值理念、理想和精神,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推动民主管理,完善厂务公开,积极解决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尊重和关心员工,提倡快乐工作法,凝聚人气,鼓舞士气。通过这些作法,调动职工致力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1)、乔利民的管理方法有什么问题?首先应该制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员工遵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杜绝官僚主义思想。二,奖罚不对等。只见到了惩罚,没有奖励,打消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于犯错误的员工,可以按照规定进行惩罚,没必要“狠狠批评,公开威胁”这样反而失了民心。三。单有技术水平,不讲领导艺术。沟通能力和激励能力不足。整日说得是把这个开除,那个调离,员工心情和工作气氛受到很大影响。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厂领导的管理方法有没有问题?厂领导未能知人善用,最好的技术人员,未必能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并在事情发展到一年后才意识到技术科的问题,是组织
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不强的表现。因该引入人员测评考核机制,民主体制,广开言路,此事便不会发生。(3)、如果你是乔利民你会怎么做?研究员工心里,很多时候沟通和教育要比严厉的批评有效得多。但国无法不立,为了树立科室领导的威严,不妨故意犯些小错误,但是更严格的惩罚自己。定会在员工中起到很好的身教作用。与员工交心,上班是上下级关系,下班后不妨以朋友的身份一起聊天吃饭。在不违反公司规定的情况下,逢年过节给员工一些物质奖励。留住人才。并尽力去激励他们发展。案例2首先应亲自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环节。层层把关,工序的交接要明确。避免错误的发生。第二,引入奖惩机制,对于连续数月不发生错误的员工提高奖励幅度。对于犯错误的员工进行教育和惩罚,若确实不适合此岗位尽快调换。第三,如果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则聘用一名监察人员,专门负责在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货物等过程中的核查工作。第四,激励员工以较高的积极性投入工作。案例3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相信很多员工都愿意到A厂去工作,企业氛围融洽,充分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十七大精神相符。且可以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创新,但应避免个别人员消极怠工,甚至一条鱼腥了一锅粥的现象。防患未然,一旦更换厂长,管理方法和模式的改变将在员工中引起巨大骚动。B厂长注重规章制度,按件计酬,把人看成简单的经济人,不注重人的需求层次。在以人为本方面重视不足,公司工作氛围不够和谐,必然导致循规蹈矩,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就像一个紧绷着的发条,虽然也可快速前进,但难免有崩溃的一天。(比如遇到A厂挖墙脚)人治要以法治为根本,法治是人治的前提和保障,也只有二者充分结合,才可最大的实现企业效益。
松下的事业部优缺点
1、只管九个人
我是海洋农场场长,过去大伙叫我“管得宽”,全场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我无事不管,忙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可是农场经营起色不大,一些职工纷纷要求调离。本以为自己辛辛苦苦一心为工作,总能算得上一个党性强、事业心强的领导吧!谁知群众意见纷纷,批评我不相信群众,主观武断,说我不务正业,顾此失彼,影响农场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的群众尖锐指出:再要“管得宽”,就罢我的官。真让人想不通。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省里召开了第六期厂长、经理培训班,我自告奋勇参加了学习。学习班老师讲的管理原理对我思想促动较大,使我意识到以前一些做法从根本上讲,是违背现代管理原则的,我决心利用所学的知识转变观念,对农场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我放下架子下到群众中去,请他们为农场改革献计献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酝酿,召开全场会议,会上郑重宣布:从今以后,我的权力只管九个人,即三个副场长、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还有三个我直接管的科长。这九个人我直接布置工作,他们也直接向我汇报工作,除此之外,其他人找我谈话,一律不接待,请他们各找其主。话音一落,全场大哗,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一时难以统一。问题:
1、你对这位场长宣布“只管九个人”的决定有何看法?是支持,还是反对?用学过的管理原理分析。
2、“只管九个人”和管全场是什么关系?“只管九个人”是不是一律不接待其他人?你认为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
1.“只管九个人”体现的场长对管理幅宽的采纳和使用。对于他以前的亲力亲为是有所改善。但是在这个举措背后确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来支撑,例如层层支撑的组织结构是否形成?中层管理者是否胜任?各部门各管理者的职责.权利是否
明确?管理学中讲到管理者应该做制定制度并站在战略高度把握方向。显然这个场长并不具备高瞻远瞩的能力。所以 仅仅去说只管9个人,这个单纯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2.如果组织结构合理.职责明确.流程顺畅.中层管理者胜任这些基本的因素能够飞、构建起来,管九个人也就可以管全场的效果。但是单纯管全场的话,效果不见得管好九个人更好。一律并不接待其他人就更行不通。在企业中阻塞言路,上下沟通不畅,管理就成了曲高和寡。
2、通用电气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的韦尔奇在担任CEO期间,曾强制性地要求通用电气公司的任何地方从一线员工到他本人之间不得超过5个层次。以家电事业部、销售部为例,从一线销售人员到公司总裁之间仅隔4个层次:公司总裁、家用电器事业部总裁、家电销售部总经理、30个地区家电销售经理、400个家电销售代表。通用电气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基地全场有2000多个职工,年销售收入达20亿美元。全厂由一位总经理负责,他下属几位生产线经历,如叶片生产线、装配线、调试线等,每个生产线经理直接面对100多工人。没有班组长、也没有工长、领班,更没有任何副职。你认为通用公司这种宽幅度的管理方式有效吗?为什么? 答:先说句题外话,韦尔奇这个人的案例基本上是拿出来让人崇拜的,所以毫无疑问答案是有效的。
韦尔奇的改革,是企业扁平化运动的改革。扁平式组织结构的优点:①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度低;②有利于发挥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③管理费用低;④便于高层领导了解基层情况;⑤主管人员与下属能够结成一体,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事实是,韦尔奇的改革是通用电气起死回生,采取较宽的管理幅度,就是要迫使每级管理人员向下级授更多的权,让下级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同时有利于上级,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特别是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是分权成为普遍趋势;二是企业追求快速反应(因为不确定性增强),所以扁平化大受欢迎。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讲,扁平结构与金字塔结构各有优缺点。
我只管3个人
美国著名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指挥官,在诺曼底登陆以前,一次他在英国打高尔夫球,新闻记者采访他:“前线战势紧急,您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打球啊?”艾森豪威尔说:“我不忙,我只管3个人:大西洋有蒙哥马利,太平洋有麦克阿瑟,喏,在那边捡球的是马歇尔。”其实艾森豪威尔手下有百万大军。
作为老板,作为职业经理人,你的企业可能有300人、3000人,问题是:你管几个人?你只能管几个人呢?讲课期间通过与温州老板的接触,我惊讶地发现,很多老板根本没有授权的概念,这是一个对于企业家特别是民企老板来说非常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如果你不愿授权或不会授权,那不仅会让你自己更累,而且你根本没有办法把企业做大做强!授权是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如果你明白授权是必须的和必要的,那么,你就会清楚你只能管几个人。
什么是授权呢?授权就是一个人分配另外一个人具体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权力,同时双方对如何评估任务结果的方法达成一致意见,这就是授权,授权是对权力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分配,是对责任的分担。
从管理属性来看,管理被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事情”。一个管理者必须能够通过他人使得事情运作起来,而管理是有层次的。所以,授权是必须的。
同时,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控制每一台机器、独自占领每一个市场,许多时候,我们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所以,授权是必要的。
日企业家盛田昭夫说得好:“不论你多有本事,你企业的命运掌握在你员工的心里。”
美国第二大电脑公司的总裁库拉特,每年有2/3的时间都不在公司。他怎么会有时间和顾客沟通?关键在于授权。他聘用了一些退休的主管来担任这项工作。他把与顾客的电脑沟通工作都授权出去了,所以虽然他不与客户直接沟通,仍然可以掌握到顾客需求。库拉特还授权别人来替代他到外界去演讲。因为他有授权,所以他才有更多的时间。
当你把责任分配给部属时,你的部属通过授权可以得到的好处有:提供学习与成长的机会、锻炼部属的才干,有助于发现那些具有提升潜能的人、细分工作,以便实现专业化、能够获得新的想法和建议、增强部属的参与意识、使命感和成就感。
授权代表的是成长,不但是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团队的成长。授权是一个事业成功之途,它使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得到重视、信赖,进一步地使他们有责任心和参与感,整个团队也会齐心协力,人人都能够发挥自身所长,这个组织才会有活力,有了活力事业就会蒸蒸日上,所以无论在任何时代,一个杰出的或者一个有高效率的管理者或者领导者,他一定是一名非常高明的授权人,充分地授权是领导最佳的手段
第三篇:案例题
案例题汇总一
1.一客户于2014年5月8日在某银行自助柜员机上取款1000元。一周后,该客户在超市使用现金时发现有一张假币,该客户如果要申请进行冠字号码查询,他应该()。
A.联系该自助设备所属银行 B.提供超市录像
C.携带有效证件、有异议纸币、办理取款业务的证明资料 D.提交《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申请表》
2.2014年7月4日,某银行柜面人员小王接到客户张先生要求他查询一张人民币100元券的冠字号码,并称这张钞票是5月份在该网点取的,直到昨天去菜场买菜,才发现是假币;小王请示主管,主管告诉他,该网点付出现金全部经过A类点钞机清点,并记录冠字号码,主管在所有A类点钞机上查询后,未发现有该张钞币的冠字号码,即告知张先生,张先生悻悻离去。这个案例中不符合规定的地方有()
A.查询申请超过有效期
B.查询人未持有效证件并提交申请表 C.查询人未提交办理取款业务的证明资料 D.如上述按要求流程查询,查询结果未出通知书
3.小王于2014年6月4日在某银行取款500元,并于6月15日在消费时发现一张假币,小王立即去某银行提出查询申请,小王提供了取款证明材料及假币实物,银行予以受理,当日某银行将查询结果告知小王,该假币不是银行付出,小王不信银行的查询结果,银行开具了《假币收缴凭证》,并告知小王可以向上级行或当地人民银行提出再查询申请,这个案例中不符合规定的有()。
A.小王提出申请超过申请时效,银行不应受理该申请 B.小王提出查询申请未提供有效身份证件 C.银行未告知小王再查询申请的时效
D.银行未向小王出具《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结果通知书》
4.9月3日,顾先生在某银行的存取款一体机支取1000元现金,一共是10张百元钞票。但顾先生对其中2张心存怀疑,“总觉得不像真币”。于是他拿着机器吐出的打印着所取现金冠字号码的取款凭条,当即向网点大堂经理申请查询。该行的员工受理申请后,通过核对流水信息等方式确认这些现金从该行存取款一体机里取出的。同时,该行员工对这两张钞票进行了鉴伪,查明这两张100元现金其实是1999版人民币真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应在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结
B.顾先生需携带身份证和相关凭证在规定时间内到该行申请查询
C.顾先生可委托他人代理查询
D.该行还需填制《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结果通知书》 5.2014年7月3日,银行现金柜员小周在办理一客户1000元人民币存取款时,先用点钞机点了一遍,没有异常,随后又手工清点了一遍,发现其中1张100元是假币,再次放入点钞机这张假币通过点钞机而不报警,随后两人将假币收缴,填制《假币收缴凭证》然后将《假币收缴凭证》交顾客签字,后将假币实物和收缴凭证收入单独保管,办理完这笔现金业务后,又开始办理下一笔业务,直至营业终了,上述案例中该金融机构操作违反规定的有
A.未告知持币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以在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B.各商业银行使用的现钞处理设备如遇特殊情况要及时进行测试升级,对不能识别假币的设备,要督促生产厂家尽快进行升级,不能升级的停止使用
C.各商业银行使用的现钞处理设备如遇特殊情况要及时进行测试升级,测试升级情况要有书面记录,以备查阅
6.6月3日,市民王先生怀疑某银行网点ATM机取到假钱。6月5日持假币到该网点申请查询冠字号码,该网点以王先生已离行为由,不予受理,王先生的正确做法是
A.王先生可到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投诉
B.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接到王先生投诉,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 C.王先生不具有查询申请资格 D.王先生应接受验货处理结果
7.李某称有2005版人民币100元因火灾受损。第一张中间部分被烧毁,左半边剩余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右半边剩余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第二张剩余二分之一,能辨别面额,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营业网点柜员在查看2张残缺人民币后,告知李某按《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均不予兑换,并将2张残缺人民币予以收缴。李某对上述认定结果有异议,要求退回。经办柜员表示,一经收缴,不予退回。针对该案,下列正确的是
A.第一张残缺人民币可以半额兑换
B.第二张残缺人民币可以半额兑换
C.不予兑换的残缺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
D.持有人对认定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人民币
8.客户王女士到当地人民银行投诉:某商业银行受理自己的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申请已经两个星期了,仍然没有告知结果。当地人民银行正确做法是
A.当地人民银行应责成受理单位立即向王女士反馈结果
B.当地人民银行应该受理投诉
C.当地人民银行应该告知王女士该事项应向银监局投诉
D.当地人民银行应责成该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受理该投诉 9.小李大学毕业后,于2004年7月3日在某银行求职,并被顺利录用为储蓄柜员。7月4日小李刚上班就办理张先生的存款业务,对假币略有所知的小李发现其中有一张人民币100元纸币像是假币,她将假币交给储蓄主管,储蓄主管将这张100元纸币拿到二楼办公室和同事们仔细辨别后确认是假币,于是用红色油墨盖上假币印章,并开具了假币没收凭证,回到柜台将凭证交给张先生,张先生离去。请指出这个案例中违反的规定包括()
A.收缴过程离开了持有人视线范围, 没有做到“当面收缴”“当面盖戳”
B.假币印章使用红色油墨而非蓝色油墨
C.银行开具假币没收凭证而非《假币收缴凭证》 D.没有履行告知程序
10.某张第五套2005年版人民币100 元纸币正面左下角光 变油墨 “100”字样被墨水渍遮盖, 该墨水渍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 对该张纸币表述正确的是()。
A.可以流通 B.不宜流通
C.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虽不超过2平方厘米, 但遮盖了防伪特征
D.纸币票面污渍未超过规定的2平方厘米 11.张三存款,柜台人员小李发现其1张50元纸币像是假币,她马上叫来主管,两人经过仔细辨别后,确认该纸币是从未见过的假币种类,于是当着张三的面盖上假币章,并开具假币没收凭证,盖好章,将凭证交给张三签字,并告知了其权利。张三虽予以配合但仍不服气,又递进一张50元纸币要求换出假币去中国人民银行鉴定。小李和主管商量片刻确认递进来的50元纸币是真币后,将假币交给张三。请指出案例中违反了规定的假币收缴程序有
A.小李未对张先生递进来的50元真币开具收条或说明 B.发现属于利用新的造假手段制造的假币, 小李未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C.小李未开具 《假币收缴凭证》 而是开具了假币没收凭证 D.小李将假币退还顾客
12.在交通事故中, 车主看到汽车漆被人擦坏, 在接受对方赔偿时觉得太少, 因而将对方所赔偿的人民币纸币当场撕毁, 结果受到公安机关9000元的罚款。此案例处罚依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有()。
A.第三条: 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B.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
C.第二十七条: 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 第一款,故意毁损人民币
D.第四十三条: 故意毁损人民币的, 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 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13.2013年3月10日,某货币真伪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小刘接到李女士电话,要求鉴定其于3月8日被某银行收缴的一张100元人民币假币。小刘将假币券别、张数、冠字号码、收缴机构等作了详细的记录。3月14日,小刘出差回来后通知收缴单位送达待鉴定货币,并于当日独自进行了鉴定。经鉴定该张人民币确为假币,小刘将其退回原收缴单位没收。请指出该案例中的操作哪些违反了规定程序()。
A.小刘受理李女士的电话鉴定申请
B.小刘3月14日通知收缴单位送达待鉴定货币, 超过了规定时限
C.小刘独自进行鉴定;应至少由两名鉴定人员同时参与,并做出鉴定结论
D.对盖有 “假币”印章的人民币纸币, 小刘鉴定为假币,将其退回原收缴单位没收应由鉴定单位直接没收
14.王先生接到某商业银行的电话通知:告知王先生申请的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已经有结果了。经核查,没有发现王先生要求查询的冠字号码,因此这张假币不是该商业银行付出的,王先生不要再来银行了。该商业银行正确做法是()。【案例题】 A.应通过查询结果通知书告知查询人
B.应尽量详细描述查询过程,充分履行举证责任 C.应将查询结果通过人民银行告知查询人
D.应告知申请人在3个工作日内向有关机构申请再查询
15.2014年6月3日,某银行(已接入人民银行反假货币信息系统)的临柜人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清点客户存款时发现了3张100元面额可疑币,冠字号码分别为GZA2386175GZF8983045GZF8984439,经过其他工作人员复核确认后,王晓芳当场收缴了这3张100元假币,以下关于该金融机构处理假币的做法表述正确的是()。【案例题】
A.临柜人员王晓芳登录反假货币信息系统,按照冠字号码查询分类填写《假币收缴凭证》
B.其中两种假币GZF8983045GZF8984439,的冠字号码的6位相同视为同一冠字号码合并面额、张数填写《假币收缴凭证》
C.3张假币的冠字号码各不相同,不能合并张数面额填制《假币收缴凭证》
D.根据相关规定,不允许收缴人员在该批假币上加盖“假币”戳记
16.2014年7月1日,某金融机构的现金清分中心,工作人员李某在清分网点缴存的现金时,发现了3张100元面额的假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假人民币收缴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3】150号)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清分中心发现假人民币处置工作规程(试行)》的相关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案例题】
A.李某应该立即向清分中心现钞的负责人报告发现假币的情况
B.该金融机构现金管理中心应于7月15日前将本机构清分中心发现的假币集中调整,解缴到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C.工作人员李某应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假币收缴程序收缴该张假币,并加盖“假币”戳记 D.假币实物不加盖“假币”印章,使用专用袋封装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关于假外币和假人民币硬币的处理办法将假币封装起来,交于清分中心指定的专人保管。
17.杨先生到某银行办理美元存款业务,储蓄柜员小王为其办理业务时发现11张10元面值的美元假币,小王与一名同事在该假币的正面水印窗及背面中间位置价加盖了假币印章,向杨先生出具了《假币没收收据》,以下有关上述案例中说法正确的是()。【案例题】
A.小王发现11张假外币的情况下,未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B.小王发现假外币纸币不应当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应放入统一的专用袋加封 C.小王应向客户开具《假币收缴凭证》 D.小张没有向客户履行告知程序
18.2009年12月15日,银行现金柜员小王在办理一客户10万元人民币存款时,发现其中5张100元是假币,可以在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填制《假币收缴凭证》,将《假币收缴凭证》交顾客签字,将假币实物和收缴凭证收入单独保管,办理完这笔现金存款后,又开始办理下一笔业务。上述案例中,小王的操作违反规定的有()。【案例题】
A.银行应开具《假币没收凭证》而非《假币收缴凭证》
B.金融机构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500元(含)以上的,应当立即通报公安机关
C.持币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D.违法了双人收缴的规定
19.某客户拿着3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纸币和2张面值50元的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去商业银行柜面兑换。通过测量,其中,3张面值100元人民币有1张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五分之四;1张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有一张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2张面值50元的人民币包括与票面原样连接的炭化、变形部分剩余四分之三,不包括与票面原样连接的炭化、变形部分剩余三分之二,客户的残损币可兑换的面额为()。【案例题】
A.400 B.350 C.300 D.250
20.某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委托社会清分机构清分后调入,双方达成协议,由社会清分机构记录、存储冠字号码,保证冠字号码可追溯查询,该批现金后调运至该银行某营业网点,网点柜员在为客户李某办理取款业务时,发现调入现金中有一张伪造假币,柜员及时通知社会清分机构,并按相关规定将假币予以收缴。客户李某于次日至网点投诉取出一张变造假币,并要求查询冠字号码。针对该案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网点在付款前发现的假币,应由本行承担责任
B.网点在付款前发现的假币,应由社会清分机构承担责任
C.对于客户的查询要求,应由网点受理检索申请,按事先协议约定的方式,向社会清分机构提出检索要求,社会清分机构应在2个工作日内向网点提交检索结果,并由网点向客户反馈结果
D.对于客户的查询要求,应由社会清分机构受理检索申请,并向客户反馈结果 21.2014年 6月15日,客户张先生持1张100元假币到某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反映:5天前在该营业网点取款5000元,其中有1张假币,现在要求银行退赔。柜面人员小李在张先生提供身份证和假币实物后,受理了张先生的申请,同事将假币按照规定办理了假币收缴手续,并在纸币实物上加盖印章。请问柜员小李应如何操作?()【案例题】
A.因张先生提供的资料不全,小李应拒绝受理该申请 B.小李应当面告知张先生补齐相关材料
C.当张先生补齐材料后,应比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对于假硬币、假外币的处理办法予以封存,暂不在纸币实物上加盖印章
D.在查询工作处理完结后,应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关于假人民币的规程处理
22.小李在某银行网点担任储蓄柜员。一天,小李发现一张100元疑似假币。小李在向王某说明情况后,叫来主管和另一名柜员,并对纸币进行鉴别。经验看,她们认定该100元纸币为假币,于是当客户面盖“假币”印章,并开具《假币收缴凭证》。王某情绪激动,拒绝提供个人信息,并拒绝在《假币收缴凭证》上签字,小李向王某解释相关规定,并告知处理方式,但王某仍不配合,强烈要求退回该100元假币,小李做法正确的是()
A.由于王小姐拒绝提供证件号码和签字,所以不必开具《假币收缴凭证》 B.开具假币收缴凭证,将要素不完整的假币收缴凭证(缺少持币人身份证件号码、持币人签名)的第一联留存,第二联作废,不必交给王小姐
C.开具假币收缴凭证,将要素不完整的假币收缴凭证(缺少持币人身份证件号码,持币人签名)的第二联交给王小姐,第一联留存。持有人拒绝签字,收缴人可以在收缴凭证上注明 D.满足王小姐要求,将假币退回给王小姐
第四篇:例题
例1.已知回归模型EN,式中E为某类公司一名新员工的起始薪金(元),N为所受教育水平(年)。随机扰动项
的分布未知,其他所有假设都满足。
(1)从直观及经济角度解释和。
ˆ和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吗?简单陈述理由。(2)OLS估计量(3)对参数的假设检验还能进行吗?简单陈述理由。解答:
(1)N为接受过N年教育的员工的总体平均起始薪金。当N为零时,平均薪金为,因此表示没有接受过教育员工的平均起始薪金。是每单位N变化所引起的E的变化,即表示每多接受一年学校教育所对应的薪金增加值。
ˆˆ和仍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因为这些性质的的成立无需(2)OLS估计量随机扰动项
ˆ的正态分布假设。
(3)如果在t的分布未知,则所有的假设检验都是无效的。因为t检验与F检验是建立的正态分布假设之上的。
例2.对于人均存款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式
StYtt使用美国36年的数据得如下估计模型,括号内为标准差:
ˆ384.1050.067YStt(151.105)(0.011)
ˆ19.092 3R2 =0.538
(1)的经济解释是什么?
(2)和的符号是什么?为什么?实际的符号与你的直觉一致吗?如果有冲突的话,你可以给出可能的原因吗?
(3)对于拟合优度你有什么看法吗?
(4)检验是否每一个回归系数都与零显著不同(在1%水平下)。同时对零假设和备择假设、检验统计值、其分布和自由度以及拒绝零假设的标准进行陈述。你的结论是什么?
解答:
(1)为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表示人均收入每增加1美元时人均储蓄的预期平均变化量。
(2)由于收入为零时,家庭仍会有支出,可预期零收入时的平均储蓄为负,因此符号应为负。储蓄是收入的一部分,且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预期的符号为正。实际的回归式中,的符号为正,与预期的一致。但截距项为负,与预期不符。这可能与由于模型的错误设定形造成的。如家庭的人口数可能影响家庭的储蓄形为,省略该变量将对截距项的估计产生影响;另一种可能就是线性设定可能不正确。
(3)拟合优度刻画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变化的解释能力。模型中53.8%的拟合优度,表明收入的变化可以解释储蓄中53.8 %的变动。
(4)检验单个参数采用t检验,零假设为参数为零,备择假设为参数不为零。双变量情形下在零假设下t 分布的自由度为n-2=36-2=34。由t分布表知,双侧1%下的临界值位于2.750与2.704之间。斜率项计算的t值为0.067/0.011=6.09,截距项计算的t值为384.105/151.105=2.54。可见斜率项计算的t 值大于临界值,截距项小于临界值,因此拒绝斜率项为零的假设,但不拒绝截距项为零的假设。
例3.某地区通过一个样本容量为722的调查数据得到劳动力受教育的一个回归方程为
edu10.360.094sibs0.131medu0.210fedu
R2=0.214 式中,edu为劳动力受教育年数,sibs为该劳动力家庭中兄弟姐妹的个数,medu与fedu分别为母亲与父亲受到教育的年数。问
(1)sibs是否具有预期的影响?为什么?若medu与fedu保持不变,为了使预测的受教育水平减少一年,需要sibs增加多少?
(2)请对medu的系数给予适当的解释。
(3)如果两个劳动力都没有兄弟姐妹,但其中一个的父母受教育的年数为12年,另一个的父母受教育的年数为16年,则两人受教育的年数预期相差多少?
解答:
(1)预期sibs对劳动者受教育的年数有影响。因此在收入及支出预算约束一定的条件下,子女越多的家庭,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会越短。
根据多元回归模型偏回归系数的含义,sibs前的参数估计值-0.094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个兄弟姐妹,受教育年数会减少0.094年,因此,要减少1年受教育的时间,兄弟姐妹需增加1/0.094=10.6个。
(2)medu的系数表示当兄弟姐妹数与父亲受教育的年数保持不变时,母亲每增加1年受教育的机会,其子女作为劳动者就会预期增加0.131年的教育机会。
(3)首先计算两人受教育的年数分别为 10.36+0.13112+0.21012=14.452 10.36+0.13116+0.21016=15.816 因此,两人的受教育年限的差别为15.816-14.452=1.36
例4.以企业研发支出(R&D)占销售额的比重为被解释变量(Y),以企业销售额(X1)与利润占销售额的比重(X2)为解释变量,一个有32容量的样本企业的估计结果如下: Y0.4720.32ln(X1)0.05X2(1.37)(0.22)(0.046)
其中括号中为系数估计值的标准差。
(1)解释ln(X1)的系数。如果X1增加10%,估计Y会变化多少个百分点?这在经济上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吗?
(2)针对R&D强度随销售额的增加而提高这一备择假设,检验它不随X1而变化的假设。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进行这个检验。
(3)利润占销售额的比重X2对R&D强度Y是否在统计上有显著的影响? 解答:
(1)ln(x1)的系数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ln(x1)变化1个单位,Y变化的单位数,即Y=0.32ln(X1)0.32(X1/X1)=0.32100%,换言之,当企业销售X1增长100%时,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Y会增加0.32个百分点。由此,如果X1增加10%,Y会增加0.032个百分点。这在经济上不是一个较大的影响。
(2)针对备择假设H1:10,检验原假设H0:10。易知计算的t统计量的值为t=0.32/0.22=1.46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32-3=29的t 分布的临界值为1.699(单侧),计算的t值小于该临界值,所以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R&D强度不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变化。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t分布的临界值为1.311,计算的t 值小于该值,拒绝原假设,意味着R&D强度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
(3)对X2,参数估计值的t统计值为0.05/0.46=1.087,它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还小,因此可以认为它对Y在统计上没有显著的影响。
5、某地区供水部门利用最近15年的用水数据得出如下估计模型: R20.099water326.90.305house0.363pop0.005pcy17.87price1.123rain
(-1.7)
(0.9)
(1.4)
(-0.6)
(-1.2)
(-0.8)R20.93 F=38.9 式中,water——用水总量(百万立方米),house——住户总数(千户),pop——总人口(千人),pcy——人均收入(元),price——价格(元/100立方米),rain——降雨量(毫米)。
(1)根据经济理论和直觉,请计回归系数的符号是什么(不包括常量),为什么?观察符号与你的直觉相符吗?
(2)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请进行变量的t-检验与方程的F-检验。T检验与F检验结果有相矛盾的现象吗?
(3)你认为估计值是(1)有偏的;(2)无效的或(3)不一致的吗?详细阐述理由。解答:
(1)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城市的人口越多或房屋数量越多,则对用水的需求越高。所以可期望house和pop的符号为正;收入较高的个人可能用水较多,因此pcy的预期符号为正,但它可能是不显著的。如果水价上涨,则用户会节约用水,所以可预期price的系数为负。显然如果降雨量较大,则草地和其他花园或耕地的用水需求就会下降,所以可以期望rain的系数符号为负。从估计的模型看,除了pcy之外,所有符号都与预期相符。
(2)t-统计量检验单个变量的显著性,F-统计值检验变量是否是联合显著的。这里t-检验的自由度为15-5-1=9,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833。可见,所有参数估计值的t值的绝对值都小于该值,所以即使在10%的水平下这些变量也不是显著的。
这里,F-统计值的分子自由度为5,分母自由度为9。10%显著性水平下F分布的临界值为2.61。可见计算的F值大于该临界值,表明回归系数是联合显著的。
T检验与F检验结果的矛盾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造成的。house、pop、pcy都是高度相关的,这将使它们的t-值降低且表现为不显著。price和rain不显著另有原因。根据经验,如果一个变量的值在样本期间没有很大的变化,则它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就不能够很好地被度量。可以预期水价与年降雨量在各年中一般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它们的影响很难度量。
(3)多重共线性往往表现的是解释变量间的样本观察现象,在不存在完全共线性的情况下,近似共线并不意味着基本假定的任何改变,所以OLS估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仍然成立,即仍是BLUE估计量。但共线性往往导致参数估计值的方差大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情况。
第五篇:例题--例题
序号
2009-2010学第二学期大作业
课程名称: 组织行为学任课老师: 刘尚明作业题目: 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索姓名:
学号:专业:行政管理教学中心:华南理工深圳宝安教学中心联系电话:
评审日期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评审教师(签名)____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摘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支持和动力源泉。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文章从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作用,应具有的功能以及应遵循的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认识思考,并相应的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企业文化;认识思考;建设方法
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是在长期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即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要获得持久深层的发展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和本企业特色的文化作为支撑。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功能
1.能够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企业文化的构成除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还有特质文化。即企业环境、产品、标志等。企业文化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属于物质形态的特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反过来又可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也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
2.能够促进企业心竞争力的增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哪个企业具有文化优势,哪个企业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事实证明,在新形势下,一个成功的企业除必须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管理团队外,还必须具有一个独到的、积极的、和谐的企业文化。
3.能够促进企业队伍的稳定。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管理准则、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育,能够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队伍的稳定,保证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规范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的过程;就是在企业中塑造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建设和谐一致、积极向上、科学文明的文化氛围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稳定因素的过程。
二、要依靠正确的工作方式来做好企业文化培育创建
1.要把握好基本工作思路。要着眼于服务企业的持续发展;要有能体现本企业文化精华和塑造自身形象的独特设计和定位;要顺应外部形势的需要并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服务;要能适应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知识经济的挑战,注重体现以员工为本,以业主为中心;要能体现创新。
2.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一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远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对内挖
掘员工资质和潜能,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对外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赢得社会的信任。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选择好突破口,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把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变成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机制引导、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三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突出特色。个性特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总结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概括和视觉形象设计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形成富有行业特点和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四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生产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要提倡化繁为简、实用易记的企业文化设计,反对盲目模仿或照搬外国模式,反对将企业文化表面化、玄虚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作风。要按照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要求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神统一,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价值观。即:任人唯贤的选人观、效率优先的分配观、勤奋学习的成才观、科学精细的经营观、忠诚敬业的荣誉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落地生根,一以贯之,整整发挥好文化本身的强大作用。
三、应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要受到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把建立具有导向作用的目标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来抓。首先要抓好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的描绘。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和远期前景,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管理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为载体建立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目标文化,做到让广大职工近期有奔头,远期有盼头。其次要抓好经营宗旨、经营思想的确立。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综合分析企业面临的各方面条件和因素,选择一条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经营之路,是适合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同时积极增强职工的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等,以保证企业经营思想战略的顺利正确实施。
2.把培育企业精神作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来抓。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能把员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出来,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时刻充满生机和活力。培养高尚的企业精神,形成一股合力去迎接挑战,战胜危险和困难。当然,企业精神要注意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的特点,不能只是千篇一律的标语口号,要具有自己的行业特色,具有自己的企业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归宿感,激发他们发扬和光大自己企业精神的积极性。
3.把塑造企业形象作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塑造企业形象,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塑造企业的形态和外貌,从企业的视觉、行为和理念三个层面上对企业形象进行整体构筑,主要应包括工程信誉、服务质量、职工队伍风貌、企业环境,以及企业在社会公德、公益事业方面的形象。企业要产品、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保证质量过硬,才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树立快速优质的服务形象。企业职工只有发扬对业主负责、对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敬业精神,在产品品牌延伸方向注入企业文化的内涵,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规范约束自己,才会受到业主以及社会各界的欣赏和信赖。三是树立一流管理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外靠优质服务,内靠抓管理,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创出一流的质量,获取一流的效益。
4.要选好培育创建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一是企业主管领导要从自身做起,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决胜市场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把企业文化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内化到企业经营理念和员工思想意识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之中,体现在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体形象之上。三是要体现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性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弱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制约。四是要确立好视觉识别系统。通过企业徽标、品牌标志、企业旗帜等视觉识别系统的确立,确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大家公认的有形品牌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五是要确立理念识别系统。通过企业精神、经营宗旨、质量方针、企业作风以及企业口号、企业歌曲等理念识别系统的确立,展示企业独特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六是要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增强社会的认同感,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参考文献 [1] 孙健纪建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507-546;
[2] 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309-316;
[3] 张德吴志明.组织行为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8-137;
[4] 杨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210-219;
[5]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6] 周其仁.体制转型、结构变化和城市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3期;
[7]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8] 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人大出版社,1995年:102-115;
[9] 杨文士 张雁.管理学原理,北京:人大出版社,1999年:95-106;
[10]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64-283;
[11]梁磊.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