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共5篇)

时间:2019-05-14 13:5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

第一篇: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一些学生在不该出错的地方却出错了。于是,我们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的“帽子”。仔细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类:没有读题;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等。其实只要提醒学生读读题目再重新做一遍,很多学生就能改对了;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再把题目要求读一读,很多学生也会马上反应过来。深入分析原因,在粗心的背后正是学生的“审题障碍”导致解题错误。因此,要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必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而且要注重抓早、抓源头。从一年级开始,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因此,我们首先研究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障碍,从教师教学的角度以及从学生操作的角度出发,探究出一套破解审题障碍的良好方法。

1.指点读题

教师在指导一年级孩子做作业时,要从指导孩子读题入手。首先,让孩子明白如何分清每一题的分界,以免把后一题的要求用前一题去完成;其次,在指导孩子读题时,要让孩子手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读,这样能避免他们在读题时漏字、添字。读后指名让孩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如果发现孩子对题目的意思理解不到位,就需要引导孩子再把题目读一遍。如果教师在每次练习时能做到有意识地渗透读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孩子们对审题也会更加关注。

2.抓关键词

在读题时,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抓题目当中的关键词,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在读好题目后,可以问孩子们,你觉得题目中的哪个词很重 要、很关键?如此训练,孩子们的审题能力定会不断提高。如题目中常见的关键词有:“大、小、多、少、长、短”等,在讲解题目要求时,可以用符号表示。如出示“最多的画√,最少的画○”,问:“你觉得题目中哪个词很关键、很重要?”

3.对比练习

通过设计对比性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一年级中有许多孩子是不仔细审题的,看题型相似就用同样的方法解答,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作业“陷阱”,让孩子们吸取教训。学生只有在审题的时候反复认真地推敲,才不掉进编写者设下的“陷阱”,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4.学科整合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量较少,是造成审题障碍的最大的原因。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数学老师可以统计好这些学生在数学课上必须掌握的汉字,请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提前把这些字进行认读和书写。现整理出生字词如下:《比一比》中的“最、高矮、长、厚薄、轻重”等汉字;“前后、左”;《认识物体》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球”;《认识钟表》中的“时、半”。

5.科学评价

现在的作业形式中,存在一些教师批改后学生不需要审题也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作业,教必须有正确的评价导向,以促进孩子审题能力的提高.如判断题,一年级孩子最怕字数多的题目,因此有的孩子在做判断题时,不假思索随意判断,订正时连题目都不看一眼,将对改成错,或把错改成对。对于这样的孩子,评价一定要跟上。比如,当题目中只要存 在一题是错误的,教师就要孩子重新审视所有的题目,要求学生说明判断的依据。

6.沟通家长

一年级是个起始年级,是孩子系统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审题。就会加速学生在审题中思考。如何让家长科学地指导孩子,教师必须让家长正确认识审题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教给家长正确地培养孩子审题能力的方法。让家长明白:家长可以辅助孩子学习,但不能代替他读题,孩子年龄小,识字量不多,可以让孩子在完成作业前都先把题目读一遍,碰到不认识的字,让孩子做上记号,然后家长给注上拼音,也可以告诉他某个字怎么读。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主动读题、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反之,如果家长们经常代替孩子读题,孩子就有了依赖性,造成学生不想审题,不会审题,不习惯审题。我们要变孩子等答案为孩子主动解决问题,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促进孩子养成审题的习惯。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养成“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好习惯。首先是口动。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可以动口大声读、轻声读或默读,它能解决漏看、错看、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其次是动眼。动眼观察时对题中关键词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条件,不要急于求解,边思考、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信息,找准信息之间的关系。一年级教材中很多题目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再次是动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符号 画一画。如:正确数数是一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一数得到.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边数边记,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最后是动脑。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方法信息,准确思考、全面思考、深入思考,分析遵循的规律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正确解题。

第二篇: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数学论文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数学论文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着重抓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学习习惯、养成、引导、创造、渗透

[正文]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如,“伊镇滔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在进行十几减9的减法学习时,我才刚开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 11-9=2、12-9=3、13-9=4„„ 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幼儿园的学生,而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则一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11-9=2、12-9=3、13-9=4„„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于十几减9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十几减9的学生我则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减法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且清晰,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就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如有一次遇到这样一道题目:“小红的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学生有的说是8个,有的说是9个,于是我请答案是8的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答道:“小红前面5个人,后面3个人,5+3=8,所以应该是8个人。”我又请了答案是9的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最后都明白应该是9个人。想想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不喜欢回答问题,恐怕就是因为怕回答出错挨批评。“你的回答错了,坐下,听别人怎么说的。”“不对,你也好好想想再举手呀。”诸如此类生硬的批评话语,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应该慎重一些。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 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3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2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1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

(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2)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有了时间限制,学生不敢随意浪费时间。和时间比赛的结果会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细心演算。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树榜样。

(4)检验改错。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上课坐不住: 开学一个月:方法:借助儿歌强化纪律,上课铃响后能做好。用对口令的形式强化课堂纪律,表扬坐的好的孩子,树立榜样。老师用动作来引导孩子。

学期末:目标: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走动,不乱说话。方法:明确要求,对个别孩子进行特殊强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眼睛里有孩子,可以用语言、动作去表扬学生。上课不会听讲: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集中注意力听十分钟,老师在说话时孩子的眼睛能看老师,别人在回答问题时他不说话,一定举手说话,说话要站起来说。方法:眼神提示,坐姿提示,发言举手,语言提示,用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有颜色的图片吸引孩子,语调要有变化。上课总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要知道上课不能上厕所。方法:课件一定要下课所有人都排队上厕所。表扬那些上课能坚持不上厕所的。要是有特殊情况的,不用跟老师打招呼,可以直接出去。不管要干什么都要跟老师打招呼。跟家长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长摆形势。学期末:目标:基本不上厕所。听不懂话的: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事。方法:书写要求要用投影带着写。

学期末:基本能听懂老师的语言要求。方法:渐渐由直观演示变为语言要求,由小组长进行检查。

哭闹情绪孩子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有没哭闹的。方法:先安慰,实在不行,就在门口哭,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每次谈话还要都进行安抚,放学时一定要跟家长沟通这个问题,让家长跟孩子聊聊。学期末:目标:孩子们能够服从老师的管理。如何会排队喝水、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知道排队一起去上厕所,去接水,靠右,走着去,排队时一定不能与前后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方法:提细致要求,往外走一定要走着。只要在学校一定不能跑。在门口多看看,选几个靠谱的人当小组长。早上到校时一定从家带好水来,尽可能控制学生打水的时间。喝水的量要教,灌水的量要教。上完厕所得冲水,一个门里站一个人,开门如果开不开就说明里面有人,就别拽了。应对层次不同的孩子:

开学一个月:目标:方法:给孩子发照片不要很频繁,发孩子有闪光点的照片。注意细节,换位思考。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在为孩子考虑。不能光发照片,要有文字引导。

学期末:目标:缩短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差距。方法:不能有学困生,不能有不及格的。练习要跟上,每天都要有练习。家长期望孩子快乐,该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 方法:跟家长先打好预防针,进行各种各样的小竞赛,表彰好的孩子。如:习惯上的,可以拼在一起。要让家长看到孩子之间的差距。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了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的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就拿学习习惯来说,如果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将轻松地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会独立学习、认真思考,分辨是非,找出要点,学有所成。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否则,不良的习惯将阻碍他们正常发展。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他们还谈不上有学习观念,还不知道学习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一方面,他们已经习惯了学前的幼儿园生活,游戏玩乐;另一方面,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娇惯自由。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我们一年级的教师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应着重应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好习惯。

一、首先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难免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所以做好小学生的常规,就显得有些困难,怎样才

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不要太早着急学习课程,要把常规放在首位。如果你不把常规搞好,小学生就会很不守纪律,在班上乱跑、乱叫,所以只有把纪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课,才能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特别是开学的第一个月,重点放在搞好入学教育,做好常规训练尤为重要。

第二,某一项常规没有做好,就要反复训练,严格把关,直到做好为止。例如: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未做好,就要节节课练习、堂堂课提醒;坐姿不端正,就让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看看谁坐的最端正,夸夸他们,并在每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习惯;个别同学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口,也可以采用个别提醒,常抓不懈,比如我们班的张俊伟、喻熔,上课总是坐不住,小手老是不停地动,我每天不知要提醒他们多少遍,现在终于有点成效了。

第三,让他们养成上课看黑板的习惯,以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否则,有的同学小手又在乱动,有的同桌又在窃窃私语,有的同学又在随心所欲的看课本上与本节无关的内容。

二、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认真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学习方式上已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注意

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创设情境,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创设情境,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教学“数一数”时,首先给学生呈现一幅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这样就带给学生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于是老师要求观察主题图上的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这时同学们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又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创设情境,比如到超市买小吃或玩具等,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这是,同学们既能够集中注意力听清楚,又能听的懂。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去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他高高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其实很多同学是没加思索的回答问题,有的随心所

欲地看书,有的甚至吃零食、玩玩具。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每次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就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了。

三、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有勇气敢说。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比如××同学有胆量,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

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能大胆发言了就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其次要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地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例如,在教8加几时,我创设了小朋友感兴趣的小猴卖桃子的情境:10个一盒装的盒子里有8个桃子,盒外有5个桃。要求小朋友帮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几个桃?借助这一情境,我分三个层次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第一层次:让学生借助桌上的学具边操作边说。第二层次: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思维图式,让学生看着思维图式说计算过程。第三层次: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到8+5就能说出计算过程和得数。一定的情

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的、有层次地训练,就能为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养成读的习惯

数学课上读什么?读题,读关键字、词、句。

读题是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题的前提、基础。一读该做什么;二读要求做几件事情;三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在做每一道题目之前,都要求学生读题目。如“谁来说说,拿到题目我们首先做什么啊?”“这道题目要我们做几件事情啊?”“先做那件呢?”“再来看看,题目要求的都做完了吗?”长此以往,就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读关键字、词、句。将关键字、词、句重读,也可以圈画,同时可以辅之相应的动作。如 “车比人少,少几辆?”将一个“少”字重读,突出比较的结果,学生也照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并将“少”圈画;又如 “大虎有2只,小虎有4只,合在一起共有多少只老虎?”将“合在” 重读,并圈一圈,并用手势演示合在一起。这样同学们就读懂了、读透了。

五、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一年级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

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我为了指导学生写字,我在黑板左边用广告油漆画有四线格和田字格,教学生把字写规范。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同学们作业的排列要工整、美观。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特别是优秀的在旁边加“笑脸”。学生对老师的奖励敏感度极高,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师奖给他们的“笑脸”。教师也可以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快形成,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将终身受益。

第五篇: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调研报告

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调研报告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很多情况下都会在审题这一初始环节中有所体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一下学生审题中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以及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战胜学习困难的做法与体会.一,粗心大意引起结果出错------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例:17.58-5.49+4.51==17.59-(5.49+4.51)

==17.59-10

==7.59

上面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典型案例.究其原因:在题目中,学生不是没有掌握加减法计算法则,而是仅凭直觉,一眼看出5.49与4.51可以凑十,于是动起笔来一挥而就;导致结果出错也就不奇怪了.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学生审题时缺乏细心,耐心是有密切关系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引导学生数学审题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审题中,要教育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细心推敲,耐心思考.解题时要有自信,但不能过于轻信自己的经验与直觉;尽管题目文字极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思维却丝毫不能简单化,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二,事理不清引起算理错误——增加生活数学知识的积累

例:张师傅把一根长120厘米的自来水管锯成6截,每锯断一次需小时,张师傅共用了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植树问题”类的应用题.如果学生阅历不够丰富,解此类问题时,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不少学生对张师傅只要把水管锯断5次,就能锯成6截的事理不熟悉,因而思路无法展开,错误列式为×(120÷6)也就见怪不怪了.帮助学生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弄清事理与算理,有助于克服学生解题时的心理障碍,提高解题能力.由此及彼,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丰富并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登上五楼,实际上只需登四个楼层之间的楼梯;把一根管子锯成4段,实际只需锯三次;钟敲10下,实际一声与一声的间隔只有9次.„„随着对生活中数学

算理的感知,以及这些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正确审题,分析与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手段单一引起思路狭窄——学会用线段图启发思路

例:商店里运来一批红,蓝墨水.红墨水占总数的,如果把40盒红墨水换成蓝墨水,蓝墨水则占总数的,红墨水,蓝墨水各多少盒

有些学生在审题中习惯于从问题与条件中苦苦寻找联系,探索思路,却从不愿意借用线段图进行审题分析,认为用画线段图费时费事.这种单一的审题手段,势必引起思路狭窄,在碰到上面这样的题目时,这些学生就出现了审题障碍.我从“人需要各种营养成份,才能健康生长”,“战士需要各种武器,才能打好胜仗”入手,启发学生:我们只有把握各种审题手段,才能打开解题思路.并指导这些学生学会用好线段图,分析解答应用题.借助线段图表示出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对线段图的观察,感知中发现:调换后蓝墨水多的40盒与相对应,由此可以求出红,蓝墨水的总盒数.这样,学生在审题中借助线段图晓事理,明算理,悟转化,很快把握了数量关系,理顺了解题思路,并从中尝到了甜头,提高了借助线段图与其它手段参与审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四,迁移障碍引起思路中断——把握课题类化的规律

转自http://例:修一条路,甲需要12天,乙需要15天,甲队工作效率比乙队快百分之几

这条题目中具体的路程是未知的,只给出两队的工作时间,却要比较工作效率.许多学生认为条件不完备,思维陷入困境,思路难以为继.其实,如果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从“工程问题”这一思路去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求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事物统一起来,这就是进行课题类化.而这种类化首先体现在审题阶段.把握知识迁移和课题类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既然“路程÷时间=工作效率”,本题中隐含的抽象的工作总量“1”分别除以甲,乙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得到甲,乙的工作效率与,在此基础上,再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百分数的应用题,再也不是难事了.五,心理习惯引起思维定势----学习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一根绳长176米,第一次用去68米,第二次用去75米,这根绳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就犯下错误,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心理习惯,思维定势造成的.受“是条件都得用上”的思维定势影响,不少同学做成了176-68-75=33(米).为将学生这次出现的错误经历转化为他们认知方面的财富,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转化思考:“这根绳为什么会短”“能否把比原来短的米数”换种说法当学生悟出“比原来短的米数”就是“用去的米数”后,我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诸如:“比原来少多少钱”就是指“用去了多少钱”,以加深理解.最后,我启发学生对“一根绳长176米”这一多余的条件进行再认识,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学生在学习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中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六,指向错误引起思维障碍-------提高善抓题目关键的能力

例:某汽车厂六月份上半月完成了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下半月前5天每天生产160台汽车,后10天每天生产150台汽车.结果超额完成300台.这个厂上半月生产汽车多少台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上半月完成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上苦思冥想,以为一定要求出原计划生产的台数,这个题目才能解决.却想不到只要把思维的聚焦点转移到“另一半上”:即下半月实际完成的台数中,去掉超额数,就是原计划生产的一半.只要找准方向,抓住关键,转化思想与方法,所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审题中善抓关键,把握重点,选准角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就能有助于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审题,解题的能力.公务员之家:http://

工商联开展创先争优调查报告

各位常委: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以党的十七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市“两会”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市工商联(总商会)十届四次执委会工作部署,以保„„

开展五创五争活动的工作调研报告

如何使创先争优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直是各级组织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和实践工作课题,根据创先争优活动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笔者认为,白塔畈乡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五创五争”活动,(即在单位„„

电力局开展女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电力局工会女职委为掌握全局女职工的思想状况,今年首次在全局女职工中进行思想状况调查问卷活动,下发了340份问卷调查表,共收回问卷312份,现就本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女„„

农村创先争优情况的调查报告

参考资料: http://

下载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看图提问题”的几点做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小学一年级习惯培养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习惯培养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各种工作忙而有序地展开,而抓好班级德育工作,尤其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以进一步促进小学德育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着《中......

    怎样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孩子数学书写的培养针对一年级教学,我觉得作为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书写方面十分重要,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不良的习惯,如,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不正确,书写......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六年,孩子在学校里主要学什么?相对于知识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不这样做很别扭,很不舒服。比如,饭前便后养......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计划 刚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教学到课堂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他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很难加以改变。因此,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做题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做题习惯 一、做好做题前的准备工作。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往往是玩性比较大,像我们班的黄楷权、李绍东、陈一文等,经常是开始做题了他还没铅笔,就直接影响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