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实行的城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机制是公安交警部门会同当地保险行业,选择有一定规模的汽车修理厂家,建立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派驻理赔人员,交警在中心设立警务室,派驻有资质的事故民警。城区道路上发生单车损失在2000元以下的轻微事故后,当事人不向公安机关和保险公司报告,填写《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现场记录书》,快速撤离现场,到当地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办理理赔手续,事故各方不在同一保险公司投保的,由理赔中心内的相关保险公司直接沟通解决,损失超出2000元或当事人因事故事实及责任发生纠纷的,由警务室民警调解解决。这一工作模式自2007年初石家庄现场会推广到2010年邢台现场会的强化,期间内容与形式一直没有任何变动,目前看来,该机制理论上可行,实际运行中问题较多,难以达到预想的社会效果,就当前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当前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键环节一直没有打通。该模式运行的的基础和主要
环节是发生单车损失在2000元以下的刮蹭事故后,无需公安机关或保险部门到达事故现场,只需填写《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现场记录书》,即可撤离现场,到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办理理赔手续,的设想到今天为止仍处于论证阶段,没能付诸实施,原因是保险公司方面为了防范保险诈骗行为,要求凡是交通事故原则上一律由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确认,保险公司不到场的须有交警的证实或签字,对当事人自己协商形成的《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现场记录书》不予认可,严重的影响了快速处理制度的形成。
(二)保险理赔中心运转困难。各家保险公司都应该派员进驻保险理赔服务中心,随时接待前来处理事故的当事人,是理赔中心运转得起码要求,但现实工作中理赔中心只有人保、太平洋等有限的几家较大的保险公司能够坚守岗位,其他保险公司只有在迎接检查时才会出现在理赔中心。原因是一些小的保险公司本身人员就少,业务量小,专门派出一个业务精通的人员常驻,对公司效益影响太大。这样延续的结果很可能就变成了人保一家支撑的局面,最后有的地方索性将理赔服务中心移到人保公司的场所去了,这就失去了设立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多家保险并存,进一家门,办所有的事”的初衷。以上是对设有一处保险理赔服务中心的单位而言,如果要设立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理赔中心其运转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通过保险理赔服务中心不能一次办结业务。
由于受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的限制,进驻理赔中心的保险理赔人员受理案件后只能在理赔服务中心办理一定的手续,上传到所在的保险公司,并非一次彻底办完理赔事宜,当事人要想得到保险赔偿,还需持在理赔服务中心办理的有关手续到该保险公司驻地财务部门办理取款或转款手续,这样一来反不如让当事人直接到该保险公司办理所有手续省事省力。
(四)快速处理案件范围受限。以保险理赔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快速处理制度,是以保险公司的理赔为前提,而保险公司能够实现快速理赔的范围仅限于车辆的交强险赔偿限额,即2000元车物损失,这是由交强险的法定赔偿数额决定的,对没有保险或超出限额涉及商业险的事故,保险公司一是无法理赔,二是必须按照相应的合同进行审批核算,已经超出了保险理赔服务中心的权限。目前,有些地方将快速处理的案件损失数额提高到5000元或10000元,只能代表交警部门的事故处理权限的调整分配,是绝对不能像对待2000元损失一样去依靠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去办理的。即当事人发生了损失超过2000元的事故后,填写《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由交警出具简易程序事故认定书来处理,“模糊责任”也是不能适用的。
第二篇:陕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
陕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服务水平,快速、高效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缓解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交通拥堵,保障人民群众平安顺畅出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陕西省境内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仅造成财产损失、不涉及人身伤亡、各方车辆可以移动的道路交通事故,适用本办法快速处理。
快速处理方式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快速处理和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
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不适用快速处理:
(一)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交强险标志的;
(二)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
(三)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的;
(四)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五)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六)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有
(一)至
(三)项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报警后等候处理。有
(四)至
(六)项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第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在事故处理部门设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公室,或者在合适地点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快处中心),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专门处理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服务区、收费站等地点设置临时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场所。
第五条 确因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时常造成严重交通拥堵,拟筹建快处中心的,应当逐级以书面形式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审批。建设完成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验收合格后,正式开展工作。
快处中心作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设立统一的公安标识,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公开办事流程、事故处理程序,公开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社会
和群众的监督,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对快处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考核通报,如有违法违纪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六条 发生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按照下列程序自行协商处理:
(一)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相互查验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凭证,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用摄像、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的方式固定事故现场及损失部位等证据;
(二)自行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向各自保险公司报案;
(三)对责任及赔偿进行协商;
(四)协商达成协议的,应当以文字方式如实记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联系方式、机动车驾驶证号、机动车号牌、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过错行为、赔偿责任等内容,由各方当事人对文字材料共同核对后签名确认;
(五)需要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各方当事人应当在24小时内共同到事故发生地快速处理机构,向交通警察提交照片、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和协议书。交通警察在一小时内审查相关证据,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
第七条 发生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成因或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可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快速处理:
(一)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后立即报警,相互查验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凭证,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用摄像、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的方式固定事故现场及损失部位等证据;
(二)撤离现场,各方当事人24小时内共同到事故发生地快速处理机构,向交通警察提交照片、视频、事故经过文字陈述、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等材料;
(三)交通警察在审查相关证据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在一个工作日内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由当事人签字。
(四)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应当场进行调解,并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
第八条 当事人固定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证据,应当能够反映车辆在道路上的位置、事故形态、车辆具体损伤部位、车辆号牌和驾驶证、行驶证。
第九条 对适用快速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现场告知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按照第六、七、八条办理。当事人要求交通警察到现场处理的,应当立即指派交通警察出警处理。
第十条 按照本办法进行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在事故中的交通违法行为,应当以教育为主。
严禁违法扣留、扣押事故车辆、驾驶证、行驶证,严禁指定或变相指定修理厂,严格落实自主选修的原则。快处中心应当免收24小时内停车费。
第十一条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造成交通堵塞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罚。
第十二条 一方当事人未按约定到快速处理机构,经交通警察通知,无正当理由,一个工作日内仍不到,导致事故无法正常处理的,案件移交至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一般程序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该事故车辆标注为道路交通事故未处理完毕,限制其办理车辆检验、变更、转移登记等相关业务。
第十三条 对于无保险、外地车辆、租借车辆或损失较大,各方当事人对事实、成因有严重分歧等不利于履行赔偿的情况,应当告知当事人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申请按照一般程序处理。快速处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将案件移交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一般程序处理。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实现短信、微博、微信报警,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引导、协助取证和事故快速处理。充分运用视频监控、执法记录仪、警务通和交通信息卡,实时抓拍道路交通事故图像、采集信息,实现与快速处理机构的信息共享与融合,为道路交通事故后期调查、处理提供证据。
第十五条 全省建立统一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信息系统,快速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应严格按照规定录入该系统,实现网上事故信息查询、法律文书制作、财损事故统计分析、事故处理规范化审查、日常监督和投诉处理。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行业在信息共享基础上,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真实性审查制度。如发现故意制造或虚构道路交通事故涉嫌保险欺诈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与保险监管部门、财产保险公司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本着快速、高效、便民的原则,因地制宜,提供便利,配套开展保险快速理赔服务,共同促进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快速理赔工作开展。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陕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解读
第二部分:《陕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
实施办法》解读:
《陕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2014年10月17日在原《事故快速处理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共十八条。下面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一、《省实施办法》实施的目的和法律依据:
目的意义:为了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服务水平,快速、高效处理交通事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缓解因交通事故导致的交通拥堵,保障人民群众的平安顺畅出行。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后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二、《省实施办法》的适用范围:
陕西省境内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仅造成财产损失,不涉及人员伤亡,各方车辆可以移动道路交通事故。
不适用《省实施办法》的六种行为:
1、车辆无牌、无检验标志、无交强险标志的;
2、运载爆炸物、易燃易爆化学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
3、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的;
4、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5、饮酒、服用国家管制药品或麻醉剂的;(酒驾、毒驾)
6、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三、发生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怎么做:
《省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
1、开启危险报警灯,相互查验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凭证,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用摄像、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位置的方式固定事故现场及损失部位等证据;
2、自行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向各自保险公司报案;
3、对责任及赔偿进行协商;
4、对达成协议的应以文字的方式如实记载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联系方式、驾驶证号、机动车号牌、保险、交通事故形态、过错行为、赔偿责任等,双方当面确认;
5、需要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各方当事人应当在24小时内共同到事故发生地快处机构处理,当然同样要提交上面的这些证据。交通警察会根据现有证据,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以上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无争议的交通事故现场处理,如果对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有争议怎么办?
按照上面的方法固定交通事故现场证据,撤离现场,各方当事人24小时内到事故发生地事故快处中心处理,民警审查相关证据后,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在一个工作日内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争议较大,不同意快处中心的事故认定,快处中心驻站民警可以将事故移交事故发生地辖区交警大队按照一般程序处理。
法律既然要求驾驶人这样做,首先我们交通警察应当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同样要求交通警察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发现交通事故,要及时引导当事人完成以上工作,尽快撤离现场、恢复交通。但是,现实中往往看到的是,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先给保险公司打电话,保险公司勘察员不到现场照相查勘,当事人就不愿意撤离现场,甚至事故处理民警现场勘查完毕后,个别驾驶员仍然要等保险公司勘查员到场后才撤离事故现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当事人应当撤离现场而未撤离,怎么办?民警仍然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固定相关证据,强行撤离现场,对造成交通堵塞的行为,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第十三条处以200元罚款,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可以一并处罚。
四、快处工作解读:
我省《快处办法》是深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重要举措,也是陕西省公安机关改进作风、便民利民8类50项措施之一,与其他省份相比,《省实施办法》有八大亮点:
(一)确立了交警的主导地位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公安机关法定的职责,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是公安机关推出的便民服务措施,因此《省办法》规定,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在事故处理部门设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公室。专门处理交通事故。这些规定,明确了事故快处工作由交警主导,快处中心是交警部门建立、管理,适应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的场所。(可以讲金台大队在2000年开始推行道路交通財损事故现场由各警区处理的举措,对警长进行了集中培训,配备了勘查工具,可以说是事故快速处理的雏形)。
这里我要说一下快处中心与理赔中心的区别:
1、快速理赔中心的建立和日常管理工作都由保险行业协会负责,各个保险公司派人进驻快处服务中心,交警驻站,当事人在自行协商责任、保险公司现场定损、快速理赔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利于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问题:
1、单一的快速理赔局限性比较明显,还有就是必须为本省投保,单车损失在交强险2000元以内的事故;
2、是交警部门参与度不高。事故双方当事人填写保险协议,交警只签字盖章,既承担了风险而且不符合法律规定;
3、是快速理赔中心不能适用简 易程序进行事故处理。这三点直接导致事故当事人在理赔中心处理事故时,如果达不成协议或者超过交强险的限额,还得回到辖区交警大队才能处理。当事人本来主动采取了解放警力,对社会有益的事故处理方式,结果来回跑冤枉路,长期下去,这种工作方式得不到群众认可,部分当事人为了避免自己来回麻烦,有的担心超过交强险不方便理赔,有时会要求交警到现场处理,就达不到我们快处工作的目的。我省采取交警主导事故快处工作,不但法律依据充分,同时解决了快速理赔上的不足,财产损失事故金额上不封顶。(二)最大限度的扩展事故快处的范围:
1、以前的快速理赔仅局限在交强险2000元进行处理,《省实施办法》依据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对车辆损失金额、投保地没有限制,就是说不论损失大小、只要有保险不分省内省外都可以到快处中心处理。
2、快速处理的方式方式变化。即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和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
3、不限定车型,这样就将财产损失事故最大限度的囊括进来。也就是说,不管是机动车和机动车,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財损事故,车辆只要能移动,都适用快速处理。
(三)最大限度的放权给当事人:
以往,交通事故全部集中在交警身上,这种集中处理的 模式,低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一个城市大量的财损事故耗费了大量的执法资源,不能有效解决城市拥堵的局面。而我省的事故快处办法授予事故当事人自我处理的权利,交通管理从交警一家独揽变成群众的自主参与、合作,事故处理速度变快,拥堵发生几率下降,警力得到解放,管理效率提升。
(四)最大限度的解放事故当事人的后顾之忧:
1、解决了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后,群众自己需要,或者保险理赔时被要求出具认定书的难题。以前交警往往因为自己没有到现场,或者法律并没有规定当事人必须向保险公司提供认定书而拒绝出具认定书,即使事后报案,也需要当事人自己举证。为了方便群众,我省快处办法灵活运用“事后报案”的规定,只要当事人在24小时内到快处中心要求交警出具认定书的,交通警察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照片、协议书等证据,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彻底解决了部分保险公司不认可自行协商协议书,强制要求当事人提供事故认定书的问题。
2、解决了撤离现场后,一方当事人恶意逃避的难题: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未按约定到快速处理机构,经交警通知,无正当理由,一个工作日内仍不到,导致事故无法处理的,案件移交至辖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一般程序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该事 故车辆标注为道路交通事故未处理完毕,限制其办理车辆检验、变更、转移登记等相关业务。
3、针对疑难复杂或不利于履行赔偿等情况,要求交警主动进行风险提示。
《办法》第十三条对于无保险、外的车辆、租借车辆或者损失较大,各方当事人对事实、成因有严重分歧等不利于履行赔偿的情况,应当告知当事人采取诉讼保全或申请按照一般程序处理。快速处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将案件移交有管辖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一般程序处理。
这项规定,是运用民警的专业知识和处理经验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风险警示后由当事人自行选择诉讼保全或者按照一般程序处理。按照一般程序处理就可以依法扣留车辆。
(五)严格规定处理时间,真正高效、便民
《办法》第六条规定自行协商达成协议以后,需要认定书的,交通警察在1小时之内审查相关证据,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办法》第七条对有争议的事故,交警在一个工作日内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设定一个时间差异(1小时、1个工作日),一是因为有争议的事故,交警需要更多的时间审查证据,分析原因,严格依法公正定责。二是鼓励群众采取时间短的方式解决事故 争议,即自行协商。
(六)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群众采取快速处理
1、电话、短信、微信和现场告知书(确认单)。第九条 对适用快速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现场告知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按照规定办理。
还包括110、122指挥中心监控发现后,通过电话主导引导,引导内容包括:事故是否符合快速处理、如何进行事故现场照相、怎样设置安全警示防护区域保护自身安全、如何撤离事故现场、快速处理中心的地址电话等。
2、对符合快处条件的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不计分不罚款、不扣车、不扣证。
3、未按规定撤离现场的罚则。
第十一条 对应该撤离而未撤离,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罚款200元,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一并处罚。(七)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准确定责
《办法》第七条第三项:交通警察在审查相关证据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在一个工作日内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此规定明确了“定责”适用“过错原则”而不是“模糊定责”。模糊定责由于不分责任大小,有责就是同等责任或 全部责任,损失自担或者一方承担,只适用交强险互碰自赔。对于金额较大的財损事故,超过交强险额的,如果不分过错大小,随意套用“模糊定责”,可能显失公平,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容易被群众认为稀泥抹光墙,降低交警的执法威信。所以办法明确规定必须使用过错原则,依法公正定责。
《办法》第十条 严禁扣车、扣证;严禁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修理厂,采取车主自主选修的原则。(八)严格的监督机制
1、快处中心将省实施办法、事故快处的流程、鼓励性、禁止性条款和监督电话等公示,让群众群众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和维权渠道。
2、上级监督
交警总队在各地市的快处中心设立时,也有严格的要求和审批程序,同时总队通过省级媒体对社会公告,并借助微信、微博进行宣传。每半年对快处中心的工作进行考评进行考评、考核。
3、系统监督
《办法》第十五条 今后全省要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信息系统。一是快速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应严格按照规定录入该系统,实行网上事故信息的查询、法律文书的制作、財损事故统计分析、事故规范化处理、日常监督和投诉处理。二是通过案件信息与保险信息共享,可以完善事故真实性审查制度,有效杜绝碰瓷和讹诈骗保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事故快处工作的前景和改革方向:
针对交通事故处理人民群众最期待解决的:快速撤离、快速定责、快速理赔、快速维修和公正执法等问题。总队从去年开始决定全面建设我省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快速理赔智能化、精细化工作体制。
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智能化、精细化的工作机制,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放权给当事人,以最大限度解决当事人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的,努力实现事故处理公正、便民、高效的三统一。
目前,宝鸡市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工作已经初显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快处机构职能比较单一,交警快处工作到位,而保险公司快赔缺位,完全没有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快处智能化程度低,对案件的受理、引导、接待相互脱节,当事人自己处理能力没有充分发挥;三是保险部门配合不到位;四是宣传力度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总队在去年底就制订了交通事故智能化、精细化实施方案。今后,一 是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从顶层设计入手,使快处快赔中心的职能更加精细化,真正实现交通事故受理、引导、定责、调解、理赔、维修和违章处理的一站式服务。二是 建设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事故处理由“人工”向“自动”的彻底转变。通过手机app等实现网上、微信报案、上传证据、智能平台自动分配案件、自动确定接案民警、自动引导当事人依法进行事故快处、自动打印事故认定书等功能。实现网上定责、网上理赔,自动锁定不配合快处的事故车辆和当事人的档案功能。三是 与保监协会、保险公司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配套开展快速理赔服务,实现保险理赔和事故快处平台的对接。四是 充分发挥视屏监控、执法记录仪、警务通平台、六合一平台,自动调取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增加法律文书制作、统计分析、日常监督和投诉处理功能,打造事故处理快速、高效、便民、规范的快处快赔机制。
第四篇: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方案
***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快速理赔服务
中心筹建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在大力推行轻微交通事故简易处理程序、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大趋势下,我支队将以做好理赔服务、加快理赔速度为前提,与***保险公司等在兰财险从业主体开展密切配合筹备共建“快速理赔中心”。为确保7月底前完成***市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工作任务,彻底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规范政务行为,优化***市区道路交通环境,特制定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为目标,以改革传统处理方式、强化便民服务为重点,推行业务集中联办,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加强公共服务,为开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模式,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筹建原则
1、坚持创新原则。创新道路交通管理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职能;创新运作机制,实施机动车保险理赔服务联办;创新服务流程,简化索赔程序,实现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提速;创新服务机制,实现联动服务、项目延伸服务。
2、高效便民原则。对纳入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项目,实行一个窗口、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个时限办理的高效便民服务。对重点单位,实行“绿色通道”,协助全程办理,并进行跟踪督查。
3、规范透明原则。对进驻快速理赔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所有相关服务事项,都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实行规范化服务,公开办事内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结果、标准,做到操作规范、责任明确、廉洁自律。
4、监督制约原则。建立健全各项人员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和舆论监督制度,确保快速理赔服务中心高效规范运行。
三、筹建工作实施步骤
(一)交警队牵头组织实施、***保险公司配合开展“***市快速理赔服务中心”选址工作(2012年5月25日至2012年6月1日)
(二)召开“***市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备座谈会(2012年6月4日至2012年6月7日)
1、由交警队牵头组织,面向**省保监局、**省保险行业协会及12家在兰财产保险省级机构理赔部门发放邀请函;
2、确定“***市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参与单位,并签订意向书;
3、成立“***市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备工作组。具体
成员如下:
组长:xxx ***市交警支队队长
常务副组长:xxx ***市交警支队事故科科长、xxx **省保监局副局长、xxx **省保险行业协会常务秘书长、xxx ***保险公司理赔事业部总经理
副组长:xxx平安财险**省分公司、xxx 太平洋保险***市分公司
……
筹建工作组的人员从交警队、保监局、行业协会及进驻“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各家财险公司各自抽调工作人员组成。
筹建工作组下设筹建办公室,由交警支队事故科白xx同志兼任筹建办公室主任,***保险公司理赔事业部总经理xxx同志、xxx、xxx同志任筹建办公室副主任,筹建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交警队、保监局、行业协会及进驻“***市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各家财险公司各自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筹建办公室地点设在交警队。由筹建办公室负责场地装修、相关办公设备、刻制启用印章、机构编制、资金预算、项目调查和确定、行政审批流程、规章制度制定、试运行、启动等工作。
(三)筹备实施阶段(2012年6月8日至2012年6月
119日)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办公室。
1、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进驻中心的事项进行核准,核定进驻部门、单位,审批项目、人员、窗口。
2、各入驻单位与合作修理厂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场地使用经费、用电、用水、网络通讯等费用的分摊方案;
3、完成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大厅的功能方案;
4、完成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大厅的装修工作,配置办公家具、电脑、电话等相关办公设施,确保满足正常办公需求;
(四)确定方案流程(2012年6月8日至2012年6月15日)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办公室。
按照有关规定,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关于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市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及《***市道路交通财产损失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办法》,并报送相关领导审阅。
(五)召开筹备工作会(2012年6月15日)
1、筹备工作会对各项工作安排落实情况进行摸底,核实各单位各工作是否到位;
2、对“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及《***市道路交通财产损失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办法》进行审阅讨论;
3、商议启动仪式的策划安排、宣传卡片印制发放等问
题;
(六)核定进驻单位和人员、对进驻人员进行培训阶段(2012年6月15日至2012年6月20日)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办公室。
筹建工作组对进驻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审核,对批准进驻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培训。
(七)试运行阶段(6月20日至7月20日)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办公室。
试运行期间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窗口和各单位窗口可同时运行,确定各窗口单位的办理地点,对快速理赔服务中心试运行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
(八)召开联席会议(7月3日)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办公室。
1、通过总结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试运行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解决办法;
2、确定今后快速理赔服务中心正常运行产生办公费用的分摊方案;
3、研究确定后续批次参与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准入模式及参与方式。
(九)快速理赔服务中心中心揭牌、全面启动阶段(2012
年7月20日)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办公室。
举行兰州快速理赔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宣布兰州快速理赔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各进驻单位窗口正式运转,兰州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全面启动。
四、保障措施及要求
(一)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工作组要在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实际,认真研究,科学筹划,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兰州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筹建工作。
(二)各单位及其进驻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建立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保证时效,全力配合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备组做好筹建工作,确保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顺利运行。
(三)加强对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的统一规范管理,确保可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在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快处快赔。快速理赔服务中心要落实 “八公开”,要在服务窗口公开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索赔材料、办理程序、办结期限、赔付/收费标准及依据和窗口权限。各单位要对窗口充分授权,确保其代表单位行使正常工作职能,独立办理各类事项。
(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由快速理赔服务中心筹建办公室召集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研究协调解决快速理赔服务中心建设、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安排布置下一步工作。
第五篇:济南市机动车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
济南市机动车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工作,缓解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根据《山东省机动车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鲁公通〔2013〕359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上机动车发生的没有人员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单车车物损失约在5000元以下)且车辆可以移动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在规定区域、规定时段发生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 当事人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不再到事故现场进行勘查:
(一)拨打122电话报警(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各方车号,报案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二)对现场拍照(三张照片:前方、后方、接触部位,照片中号牌清晰),拍摄事故现场周围参照物。因条件限制无法拍照的,撤离现场后可以文字记录方式记载事故情况。
(三)立即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互验并可互拍驾驶证、行驶证及参保情况,互留联系方式并向保险公司报案。
(四)协商或约定在2个工作日内共同到就近的快处快赔拆检定损中心、快处快赔服务点办理理赔手续,或按照保险公司指定方式进行后续处理。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规定区域”是指:凤凰路(含)以西,西绕城高速以东,二环南路(含)以北,二环北路(含)以南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规定时段”是指:高架路7:00—19:00;其他道路:7:00—9:00,17:00—19:00。
第五条 在规定区域、规定时段以外发生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山东省机动车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及时将车辆撤离现场,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后自行协商或报警。
第六条 撤离现场后当事人对事故责任有异议的,应当共同约定时间到就近的“快处快赔拆检定损中心”,由值班交通警察根据现场照片、现场监控资料、当事人陈述等证据进行责任认定,并由相应保险公司理赔定损人员核定损失、办理理赔。
第七条 当事人未按规定撤离现场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其撤离,并依法处理;当事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罚。
第八条 当事人撤离现场后不按约定配合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依法立案处理。
第九条 因一方当事人逃逸或撤离现场后不按约定配合处理的,受害方的车物损失由其投保的保险公司按规定先行赔付,办理代位求偿手续,并依法追偿。
第十条 对实施骗赔行为的个人或单位,应当依法处理,记入保险行业不诚信客户黑名单,并对骗赔案件进行曝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一条 当事人按规定撤除现场后,保险公司不积极履行赔付责任的,当事人可向济南市保险行业协会举报(电话:0531-87905920),并向社会进行曝光。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济南市机动车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济公通[2008]2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