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精)
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 2011年度“散户”参保保障计划
一、上海市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
1、缴费金额 135元。
2、保障期限一年 首次参保执行30天免责期。
3、散户参保对象(享受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下列人员)及所需材料:
(1)破产、歇业企业的退休职工:提供法院判决原单位破产的判决书复印件,或工商部门企业注销证明复印件,或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歇业批文复印件。
(2)到退休年龄并已领取退休证的原失业人员:提供办理退休手续时的《个人养老金核定表》复印件。
(3)办理退职并按月领取社保局退职费的退职人员:提供退职证复印件。(4)未到退休年龄,但经劳动部门鉴定为丧劳提前退休的无业人员:提供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时《个人养老金核定表》复印件。
(5)续保对象:凭市职保会印发的“退休职工住院互助保障计划参保凭证”卡。
(6)在6月份以后,因失业、丧劳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城保)的新退休人员,在办理退休后2个月内,提供《个人
养老金核定表》复到印件到街道(镇)工会会服务点办理参保手续。
二、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
1、缴费金额 50元。
2、保障期限一年 首次参保执行30天免责期。
3、散户参保对象及所需材料:
(1)凡已参加上海市城镇职工:由该组织提供一式两份的参保名单(姓名、身份证号)。
(2)凡本市破产、歇业企业的职工,且原单位已为他们缴纳“城保”到退休的对象,提供法院判决原单位破产的判决书复印件,或工商部门企业注销证明复印件,或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歇业批文复印件。
(3)凡按14%的缴费率向社保中心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自由职业者,提供当年4月份或5月份的《个人交纳社会保险费结算单》。
注;
1、凡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可在6月1日至6月25日(双休日除外)到唐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唐兴路495号)14号窗口办理。
2、凡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带好所需材料外,再带好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退休证和工资卡。
3、凡7月1日到次年5月31日止首次办妥参保手续的对象,今后续保在每年6月份到工会服务点统一办理。
第二篇:广东省职工保障互助会简介[范文模版]
广东省职工保障互助会简介
一、广东省职工保障互助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广东省职工保障互助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职工保障互助合作组织,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总工会。其业务范围是在职工自筹资金、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开展与职工生、老、病、死、残或发生意外灾害、伤亡等有关的保障活动。宗旨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基本经济利益。
二、职工保障互助会与商业保险公司有什么区别?
职工保障互助会同商业保险公司一样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职工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社会互助互济合作保障组织,是通过工会组织动员,依靠集体的力量,用互助合作的办法,解决职工的特殊困难,作为国家基本保障的补充。
三、工会搞职工互助保障有什么优势?
1、职工互助保障在中国是项新兴的事业,市场广阔。中国职工队伍规模庞大,有待开发的互助保险计划很多。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补充保障,支持工会发展互助互济的保障事业。国际上互助保险事业已有悠久的历史,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刚刚起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优势,按照党和国家对“送温暖工程”的指示,组织动员职工开展活动,可以节省人力、财力、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
3、互助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在经济上最大限度的保证会员利益,能够得到职工的拥护。因此,这种组织上和运营上的优势决定了中国工会一定能把“职工互助保险事业这件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大事办好”。
四、加入广东省职工保障互助会需履行什么手续?
企业、事业、机关团体中的工会人员、职工、职工家属承认互助会《章程》,交纳会费,并至少参加一项保障互助计划的,均可申请加入广东省职工保障互助会。工会会员以团休形式加入互助会,入会时每人必须一次性缴纳人民币10元的会费,取得会员证,享受保障互助会提供的各种服务,参加保险互助计划和有关活动而未加入工会组织的职工、职工家属、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三资等企事业、机关团体的劳动者,可采取单独加入互助会。入会时必须一次性缴纳会员费15元,其他权利义务与工会会员相同。会员入会退会以自愿为原则,会员地位平等。
第三篇: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实施细则》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
《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活动实施细则》
为缓解职工因首次确诊患上女性特殊恶性肿瘤导致医疗费用支出增加和收入减少带来的经济负担,根据《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职工互助保障办法》的规定,制定《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活动(以下简称“本活动”)实施细则》。
第一条
活动的基本内容
参加本活动后,在互助保障有效期内会员首次确诊患有本活动所列的8类女职工特殊疾病的一种或多种时,会员可按照本活动有关规定领取互助金,用于缓解会员家庭经济困难。
第二条
参加本活动的条件和办法
凡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参加所在单位工作,年龄在16至60周岁的在职女职工(含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聘用期超过一年的临时职工),都可以通过其所在单位的工会向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以下简称“本会”)滨州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申请参加本活动,成为本会会员。
参加本活动时已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的或非本单位职工不可参加本活动。
为保证会员享有公平的权益,本会只接受由基层工会统一组织职工参加本活动。参加本活动的职工不得少于全体职工的80%;100人以下的单位要全体参加。
第三条
参加本活动的规定
1、参加本活动会费标准为每人 36 元,交纳会费后互助保障期在约定时间统一生效。互助保障期一经生效中途不得退出本活动。
2、本活动保障期为两年,期满续保另办手续。保障期满后,无论会员是否已享受互助金待遇,所交纳会费不再返还。
3、会员所在单位应提供参加本活动的会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4、在互助保障期内会员只允许参加一次本活动,超出次数视为无效。对已参加活动的单位,本内新增人员参加活动原则上将在下一本单位续保时统一办理。
5、参加本活动的会员在约定生效的互助保障期开始之日起,执行90日(含本数,下同)的观察期。互助保障期满后,符合参加条件的会员在15日内继续参加本活动将不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超过15日后续保仍须执行观察期。
第四条 参加本活动的待遇和相关规定
1、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待遇
(1)在本活动生效30日(含)内,会员首次确诊患有8类女职工特殊疾病的一种或者多种时,不享受领取女职工特殊疾病的互助金待遇;
(2)在本活动生效30日后90日(含)内,会员首次确诊患有8类女职工特殊疾病的一种或者多种时,可以一次性领取慰问金500元,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待遇终止;
(3)在本活动生效90日(不含)后,会员首次确诊患有上述8类女职工特殊疾病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时,可以一次性领取10,000元女工特病互助金,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待遇终止;
(4)参加本活动前已患有本活动规定的一种或多种女职工特殊疾病的会员,对既往疾病不再享受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待遇;
(5)对参加本活动并按照规定领取互助金的会员,互助保障期满后再次续保时,对既往疾病不再享受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待遇。
2、本活动所指的女职工特殊疾病包括以下8类:
(1)原发性子宫颈癌;
(2)原发性输卵管恶性肿瘤;
(3)原发性子宫内膜癌;
(4)绒毛膜癌;
(5)原发性乳腺癌;
(6)原发性外阴癌、阴道癌;
(7)原发性子宫肉瘤;
(8)原发性卵巢癌。
第五条
下列原因,会员不享受本活动的保障待遇:
1、战争、军事行动、暴动、恐怖活动或者其他类似的武装叛乱期间;
2、原子能、核能装置的污染或辐射造成的疾病;
3、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
4、违法犯罪行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期间或者被依法拘留、服刑期间;
5、故意行为,挑衅而导致的打斗、被袭击或被谋杀;
6、会员或其所在单位故意隐瞒、伪造或篡改病史、病历以及其他欺骗行为;
7、酗酒或者受酒精、毒品、管制药品影响;
8、酒后驾驶、无有效驾驶执照驾驶、驾驶无有效行驶证或者驾驶与驾照不符的机动交通工具;
9、医疗事故导致的;
10、不孕不育治疗、人工受精、怀孕、分娩(含难产)、流产、堕胎、节育(含绝育);
11、所有由精神科疾病导致的;
12、非认可的医疗机构;
13、会员在参加本活动前已经或曾经患本活动所指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和原位癌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或由其它疾病转移致使会员患有本活动所列疾病;
14、医院误诊;
15、工伤、生育、职业病、由责任方承担的或者其他非疾病原因导致的。
第六条 互助金的受领人
女工特病慰问金、互助金由会员本人受领。
第七条 互助金的申领手续
会员自首次确诊患有8类女职工特殊疾病之日起10日内,应告知办事处以便进行调查;
会员首次确诊患有8类女职工特殊疾病通过其所在单位工会向办事处申请领取互助金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会员应填写《互助金申请书》,提供完整的事件经过书面说明、会员的身份证复印件、会员本人的银行卡号及开户行名称、参加本活动证明、会员名单复印件、会员所在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
2、会员需提供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病案首页,医嘱单,住院用药治疗清单,入院、出院记录(需加盖医院病案室专用章),以及需要由会员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3、会员申请领取女工特病互助金时,应同时提供本会指定或认可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附有病历、必要病理检验报告、血液检验及其他科学诊断报告的诊断书、手术证明及病历调查委托书等;
4、其它必要的与确认保障待遇相关的证明和资料;
5、会员自疾病确诊之日起,两年内不向办事处提交互助金申领手续的,视同为放弃申请互助金的权利。
第八条
其他约定事项
1、本活动所指的女职工特殊疾病按照国家有关疾病诊断标准判定。
2、无论是否已经参加本会其他互助保障活动,会员首次参加本活动均需重新执行观察期的规定。
3、为维护全体会员权益,本活动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将进行适当调整。
4、对本活动执行中有关内容发生争议,由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专家委员会进行最终裁定。
中国职
工保险互助会
2015年1月
第四篇: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实施细则》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实施细则》
为缓解职工因病住院治疗导致医疗费用支出增加和收入减少带来的经济负担,根据《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职工互助保障办法》的规定,制定《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活动(以下简称“本活动”)实施细则》。
第一条 活动的基本内容
参加本活动后,在互助保障有效期内会员因病住院治疗(含急诊留观并收入住院治疗的)、门诊特定项目(门诊慢性病治疗除外),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自付
(一)部分,会员可按照本活动有关规定领取互助金,用于缓解会员家庭经济困难。
第二条 参加本活动的条件和办法
凡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参加所在单位工作,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内16至60周岁的在职职工,都可以通过其所在单位的工会向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以下简称“本会”)北京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申请参加本活动,成为本会会员。
参加本活动时已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的或非本单位职工不可参加本活动。
为保证会员享有公平的权益,本会只接受由基层工会统一组织职工参加本活动。参加本活动的职工不得少于全体职工的80%;100人以下的单位要全体参加。
第三条 参加本活动的规定
1、参加本活动会费标准为每人56元,交纳会费后互助保障期在约定时间统一生效。互助保障期一经生效中途不得退出本活动。
2、本活动保障期为一年,期满续保另办手续。保障期满后,无论会员是否已享受互助金待遇,所交纳会费不再返还。
3、会员所在单位应提供参加本活动的会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4、在互助保障期内会员只允许参加一次本活动,超出次数视为无效。对已参加活动的单位,本保障期内新增人员参加活动原则上将在下保障期本单位续保时统一办理。参加本活动,同一单位必须同等份数。
5、参加本活动的会员在约定生效的互助保障期开始之日起,按照不同保障责任执行相应的观察期。互助保障期满后,符合参加条件的会员在15日(含本数,下同)内继续参加本活动将不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超过15日后续保仍须执行观察期。
第四条 住院医疗保障待遇和相关规定 1.会员因普通住院治疗的,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补助支付范围内(指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后,按照个人自付
(一)部分的医疗费领取住院医疗互助金(首次住院扣除1300起付线后按60%比例领取互助金,第二次及以上住院扣除650起付线后按50%比例领取互助金)。90天为一个住院结算周期,超过90天视为第二次住院;
(1)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各单病种住院费用仍要扣除起付线。
(2)享受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在职参保人员,能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有效期证明的,首次住院起付线按650元扣除,第二次及以上住院按325元扣除,依次按60%、50%比例领取互助金。
2.急诊抢救留观并在同一医院收入住院治疗的,其住院留观7日内的治疗费用,并经医保核定出具的加注“急诊留观”字样的专用收费收据或《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工报销费用审批表》,结合本次(同一医院)住院费用清单,按一次起付线扣除,依次按60%、50%比例领取互助金;
3.会员因门诊特定项目治疗的,并经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主管机构批准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后,按照个人自付
(一)部分的医疗费,首次住院需扣除1300元起付线,再次住院不另扣起付线,依次按60%、50%比例核算;特病门诊首次报销需另扣1300元起付线,以后不再扣除起付线,按50%比例领取互助金。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类住院一律按普通住院起付线扣除)享有首次起付线按650元扣除、第二次及以上住院按325元扣除,依次按60%、50%比例领取互助金。每180天为一结算期(住院次数不累加计算);
4.对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在24小时内转诊的,并能提供医保正规格式的《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单》按一次起付线扣除,对《转诊单》时间超过24小时转诊,分别按两次住院起付线扣除。对已支付过赔付金,事后又补报住院转诊单不予重新核定互助金;
5.在一个互助保障责任期内,当医保统筹支付10万元、大额互助资金支付20万元时,自付
(一)最高封顶线限额为39605元,第四条第一至四款执行此规定;
6.首次参加本活动的会员在互助保障期生效30日(含本数)内因病住院治疗的,不享受领取互助金待遇。会员参加本活动后在30日观察期内住院治疗,并且出院日期已超过本活动规定的30日观察期时,会员可以按照观察期后实际住院治疗天数占此次住院治疗的总天数的比例计算会员个人自付
(一)部分的费用,按照第四条第一至五款的有关规定领取互助金;
7.会员因病住院治疗,在出院之前互助保障期满,且没有继续参加本活动的,按照会员互助保障有效期内实际住院治疗天数占此次住院治疗的总天数的比例计算会员个人自付
(一)部分的费用,按照第四条第一至五款的有关规定领取互助金。
第五条 下列原因,会员不享受本活动的保障待遇:
1、战争、军事行动、暴动、恐怖活动或者其他类似的武装叛乱期间;
2、原子能、核能装置的污染或辐射造成的疾病;
3、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
4、违法犯罪行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期间或者被依法拘留、服刑期间;
5、故意行为,挑衅而导致的打斗、被袭击或被谋杀;
6、会员或其所在单位故意隐瞒、伪造或篡改病史、病历以及其他欺骗行为;
7、酗酒或者受酒精、毒品、管制药品影响;
8、酒后驾驶、无有效驾驶执照驾驶、驾驶无有效行驶证或者驾驶与驾照不符的机动交通工具;
9、医疗事故导致的;
10、不孕不育治疗、人工受精、怀孕、分娩(含难产)、流产、堕胎、节育(含绝育);
11、非认可的医疗机构;
12、不属于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个人自费、自付
(二)部分的费用,或不属于超过北京市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在大额医疗补助金支付范围之内的个人自费、自付
(二)部分医疗的费用;
13、会员参加本活动前已经因病住院治疗的;
14、会员采取挂床位或因延迟办理出院、结算手续等产生的住院治疗天数;
15、疗养、体检、康复治疗;
16、工伤、生育、职业病、由责任方承担的或者由国家负担医疗费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导致的;
17、其它非因疾病原因住院治疗。
第六条 互助金的受领人
住院医疗互助金由会员本人受领;
第七条 互助金的申领手续
会员自住院治疗结束之日起10日内,应告知办事处以便进行调查。
会员住院治疗结束,通过其所在单位工会向办事处申请领取互助金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会员通过其所在单位工会向办事处申请领取互助金时,应提供以下复印件,包括本人医疗保障卡正面、京卡•互助卡正面、医院《住院费用清单》(需加盖收费专用章)、特殊病须提供《北京市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申报审批单》(需加盖医院、医保和单位劳动保障部门三章有效)、特殊病报销门诊费用须提供《北京市门诊收费专用收据》(带有财政监制章和门诊特殊病字样与上传信息条形码,需加盖医院收费专用章)和相关资料证明;对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在24小时内转诊的,须提供医保正规格式的《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单》、急诊抢救留观的费用,须出具加注“急诊留观” 字样的专用收费收据或《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工报销费用审批表》、退休人员和低保人员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其它必要的与确认保障待遇相关的证明和资料;
3、会员自医疗机构费用结算日起,两年内不向办事处提交互助金申 领手续的,视同为放弃申请互助金的权利。
第八条 其他约定事项
1、无论是否已经参加本会其他互助保障活动,会员首次参加本活动均需重新执行观察期的规定。
2、为维护全体会员权益,本活动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将进行适当调整。
3、对本活动执行中有关内容发生争议,由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专家委员会进行最终裁定。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
2014年10月
第五篇: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 《在职职工住院津贴互助保障计划》
为缓解在职职工患病住院费用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健全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体系,针对本市尚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和各种从业人员,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特制订“在职职工住院津贴互助保障计划”(以下简称本计划)。
第一章 保障对象
第一条 本计划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央在京单位的在职职工和各种从业人员(其中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企业及城镇私营企业的在职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
第二条 凡在职职工和各种从业人员,女性未满55周岁、男性未满60周岁,均可在本单位工会统一组织下集体参加本计划。单位参保人数不得少于在职职工总数的70%,参保职工少于30人的单位,必须100%参保。
第三条 参保单位参保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参保本计划应是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会员(非会员应先办理入会手续,取得会员资格后方可参保)。
2、参保单位需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本月或上月的104表(或能提供正确反映单位从业人员人数情况的报表)复印件。
第二章 保障费和保障期限 第四条 本计划保障费60元。
第五条 在保障期限内被保障人允许参保一份,超出份数视为无效。对已投保单位本内新增人员参保将在下一本单位续保时一并办理。
第六条 本计划保障期限为一年。保障期满后,无论被保障人是否享受给付权利,所交纳互助费不再返还。期满后另办续保手续。
第三章 保障责任
第七条 被保障人自起保之日起执行30天免责期(因意外伤害事故住院不执行免责期)。
第八条 被保障人在保障期满之日起15天内续保,起保生效日与上期相同并不再执行30天免责期,超过15天后续保仍须执行30天免责期。
第九条 最高保障金额为7200元(累计给付180天)。
第十条 本保障责任因病或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住院可享受住院津贴保障待遇。
被保障人在保障期内因病或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若事故发生在外地且需在事故发生地治疗者,则必须在事故发生地的区(县)级以上或在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按有效责任住院天数扣除前3天后的住院天数,每天可享受40元的住院津贴补助,一个保障内最高享受住院津贴7200元(累计给付天数180天),领取互助津贴达到最高限额后,保障责任即告终止。
因病情需要在24小时内转诊(能提供医保规定的正式转诊单),视同一次住院,如超过24小时转诊的按两次住院分别扣除前3天住院天数。
住院日津贴=每日住院津贴40元×(住院有效责任天数-3天)第四章 除外责任
第十一条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本计划不负住院津贴保障责任:
1、在起保日前已退休的人员;
2、在起保日前已发生意外事故而由此引起的住院;
3、在起保日前因疾病住院;
4、在起保日后30天属免责期内的住院天数;
5、在本市区(县)级以下或二级以下医院住院(意外事故发生在外地且在区(县)级以下的医院住院治疗的);
6、工伤、计划生育、职业病;
7、所有精神病科疾病;
8、特殊疾病的门诊治疗;
9、不属于因患病住院治疗的其他住院情况(整形、酒后驾驶自杀、吸毒等)。
10、不孕不育治疗、人工受精、怀孕、分娩(含难产)、流产、堕胎、节育(含绝育);
11、疗养、体检、康复治疗;
12、由国家负担医疗费的新发、突发传染病;
13、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
14、被保障人的欺诈行为; 第五章 申请给付手续
第十二条 申请住院津贴需提供以下材料:
1、基层申报赔付时,通过登陆北京办事处网站www.xiexiebang.com输入申报人理赔信息;
2、给付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3、本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病案首页、住院费用清单、入院、出院记录复印件(需加盖医院病案室专用章),以及本会认为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4、与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日期、性质、原因、伤害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第十三条 参保单位或被保障人在本保障期满三个月内未提出申报给付,过期视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