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证明商标管理办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附件1: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以下简称绿色生资)标志管理,保障绿色生资的质量,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绿色生资,是指获得国家法定部门许可、登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及本办法规定,经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审核,许可使用特定绿色生资标志的生产投入品。
第三条
绿色生资标志是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协会是绿色生资商标的注册人,其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第四条
绿色生资标志用以标识和证明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 1 的生产资料。
第五条
绿色生资管理实行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协会按照本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生资企业及其产品实施标志使用许可。未经协会审核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使用绿色生资标志。
第六条
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范围包括:肥料、农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食品添加剂,及其它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的生产投入品。
第七条
协会负责制定绿色生资标志使用管理规则,组织开展标志使用许可的审核和管理工作。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受理所辖区域内使用绿色生资标志的申请、现场检查、材料审核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应积极组织开展绿色生资推广、应用与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绿色食品企业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先使用绿色生资。
第二章 标志许可
第九条 凡具有法人资格,并获得相关行政许可的生资企业,可作为绿色生资标志使用的申请人。
第十条
申请使用绿色生资标志的产品(以下简称用标产品)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经国家法定部门检验、登记;
(二)质量符合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
(三)有利于保护和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或有利于保护和提高使用对象的品质;
(四)生产符合环保要求,在合理使用的条件下,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五)非转基因产品和以非转基因原料加工的产品。第十一条
申请和审核程序:
(一)申请人向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使用申请书》及相关材料(一式两份)。有关 3 申请资料可通过协会网站(www.xiexiebang.com/sites/cgfa)或中国绿色食品网(www.xiexiebang.com)下载。
(二)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审。初审符合要求的,组织绿色生资管理员在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用标企业及产品的原料来源、投入品使用和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现场检查。初审和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做出整改或暂停审核决定。
(三)协会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提交的初审合格材料和现场检查报告的复审。在复审过程中,协会可根据有关生产资料行业风险预警情况,委托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和具有法定资质的监测机构对申请用标产品组织开展常规检项之外的专项检测,检测费用由申请使用绿色生资标志的企业(以下简称用标企业)承担。
(四)复审合格的,协会组织绿色生资专家评审委员会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用标产品的评审。复审不合格的,协会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用标企业,并说明理由。
(五)协会依据绿色生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结论。
第十二条 审核结论合格的,申请用标企业与协会签订《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以下简称《合同》)。审核结论不合格的,协会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按照《合同》约定,申请用标企业须向协会分别缴纳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审核费和管理费。
第十四条
完成上述事项后,由协会颁发《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使用证》(以下简称《使用证》)。
第十五条
协会对获得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产品(以下简称获证产品)予以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获证产品名称、编号、商标和企业名称。
第三章 标志使用
第十六条
获证产品应在其包装上使用绿色生资标志和绿色 5 生资产品编号。具体使用式样参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证明商标设计使用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
绿色生资标志产品编号形式及含义如下: LSSZ ——— XX ——— XX
XX
XX
XXXX 绿色生资
产品
核准
核准
省份 产品序号
类别
年份
月份(国别)
省份代码按全国行政区划的序号编码;国外产品,从51号开始,按各国第一个产品获证的先后为序依次编码。
产品编号在绿色生资标志连续许可使用期间不变。
第十八条
获得绿色生资标志许可使用的企业(以下简称获证企业)可在其获证产品的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使用绿色生资标志及产品编号。标志和产品编号使用范围仅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和数量,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不得将绿色生资标志及产品编号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不得进行导致他人产生误解的宣传。
第十九条
获证产品的包装标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二十条
绿色生资标志许可使用权自核准之日起三年内有效,到期愿意继续使用的,须在有效期满前90天提出续展申请。逾期视为放弃续展,不得继续使用绿色生资标志。
第二十一条
《使用证》所载产品名称、商标名称、单位名称和核准产量等内容发生变化,获证企业应及时向协会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二条
获证企业如丧失绿色生资生产条件,应在一个月内向协会报告,办理停止使用绿色生资标志的有关手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协会负责组织绿色生资产品质量抽检,指导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开展企业年度检查和标志使用监察等监管工作。
第二十四条
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地区的绿色生资企业年度检查、标志使用监察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所辖区域内获证的企业和产品质量、标志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获证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作出整改决定:
(一)获证产品未按规定使用绿色生资标志、产品编号的;
(二)获证产品的产量(指实际销售量)超过核准产量的;
(三)违反《合同》有关约定的。
整改期限为一个月,整改合格的,准予继续使用绿色生资标志;整改不合格的,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报请协会取消相关产品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
第二十六条 对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获证企业,由协会对其作出取消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一)许可使用绿色生资标志产品不能持续符合绿色生资技术规范要求的;
(二)违规添加绿色生资禁用品的;
(三)擅自全部或部分采用未经协会核准的原料或擅自改变产品配方的;
(四)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合格的;
(五)丧失有关法定资质的;
(六)将绿色生资标志用于其它未经核准的产品或擅自转让、许可他人使用的;
(七)违反《合同》有关约定的。
第二十七条
获证企业自动放弃或被取消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后,由协会收回其《使用证》。
第二十八条
获证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绿色生资标志许可条件和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对其生产和销售的获证产品的质量负责。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绿色生资标志和《使用证》。
第三十条
从事绿色生资标志管理的工作人员应严格依据绿色生资许可条件和管理制度,客观、公正、规范地开展工作。凡因未履行职责导致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协会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
境外生资企业及其产品申请绿色生资标志使用 许可的有关办法,由协会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绿色食品生 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附图: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含义:绿色外圆,代表安全、有效、环保,象征绿色生资保障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理念;中间向上的三片绿叶,代表绿色食品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象征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基部橘黄色实心圆点为图标的核心,代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象征绿色食品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
第二篇: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员注册管理办法(本站推荐)
附件7: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员注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以下简称绿色生资)管理员的管理,促进绿色生资健康发展,根据《绿色生资标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绿色生资管理员(以下简称管理员)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核准注册的从事绿色生资审核、现场检查的人员。管理员的主要来源为: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专职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生产资料技术推广服务、绿色生资定点监测机构等单位的有关专家。
第三条 协会对管理员实行统一注册管理。管理员须经协会考核、注册,取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员证书》。
第四条 协会对管理员实行分级管理,依据工作经历和成效,分为管理员和高级管理员。
第二章 注册条件
第六条 申请注册的管理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个人素质
1.热爱绿色食品事业,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 2.能够正确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及法规,掌握绿色生资审 核程序、标志许可条件及有关管理规定;
3.具有开展绿色生资审核、现场检查、监督管理等工作所需的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
4.身体健康,适应从事企业现场检查工作。
(二)教育和工作经历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三)专业知识
注册管理员应掌握一定的绿色生资相关专业知识。
(四)培训经历
申请注册管理员应完成协会或协会委托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绿办)组织的管理员课程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第七条 申请注册的高级管理员应取得管理员级别注册资格两年以上,并至少完成5个绿色生资企业的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
第三章 注册程序
第八条 申请人自愿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并附本办法规定的有关材料,经省绿办签署推荐意见后报协会。
第九条 申请人与协会签署保密协议,确保不泄露申请使用绿色生资标志企业的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十条 申请人应签署个人声明,声明其保证遵守绿色生资管理员行为准则及绿色生资管理有关规定。第十一条 申请注册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员注册申请表》、省绿办推荐意见、保密协议、个人声明、学历与职称复印件、工作经历、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
申请注册高级管理员还应附管理员证书复印件。
第十二条
协会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定,合格的申请人予以注册,并颁发《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员证书》。
第十三条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员证书》的内容包括:管理员姓名、工作单位、注册级别、注册日期、注册有效期、注册编号、发证机构名称、专业类别等。
第四章 工作职责、职权和行为准则
第十四条
依据《绿色生资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申请使用绿色生资标志企业(以下简称用标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实企业提供的有关信息、资料;
(二)按照绿色生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申请用标企业实施现场检查,客观描述现场检查实际情况,科学评定申请用标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综合评估现场检查情况,编写书面现场检查报告;
(三)在省绿办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开展绿色生资的监督管理、宣传、培训、推广服务等工作;
(四)完成其它相关工作。第十五条 管理员具有以下职权:
(一)依据绿色生资许可条件,独立地对申请用标企业的申请材料提出审核意见;
(二)检查申请用标企业的生产现场、库房、产品包装、生产记录和档案资料等有关情况。根据检查需要,可要求受检方提供相关的证据;
(三)指出申请用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其整改,同时向协会如实报告有关情况;
(四)向当地绿办和协会提出改进绿色生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十六条 管理员应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绿色生资工作程序、管理制度和保密协议;
(二)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如实记录现场检查或审核对象现状,保证审核和现场检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管理员不得与企业有任何有偿咨询服务关系。可以向企业提出改进意见,但不得收取费用;
(四)不得向企业作出颁证与否的承诺;
(五)未经协会书面授权和企业同意,不得讨论或披露任何与审核和检查活动有关的信息;
(六)不接受企业任何形式的酬劳;
(七)不以任何形式损坏绿色生资工作的声誉。第十七条
绿色生资审核和现场检查实行管理员负责制。管理员须在审核报告和现场检查报告上签字,对检查结果负责。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省绿办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管理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第十九条 管理员证书有效期为3年。管理员须在注册证书期满前3个月向协会提出更换证书书面申请,超过有效期未提交更换证书申请或3年内未开展审核和现场检查工作的,视为自动放弃管理员资格。
第二十条 根据协会对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工作激励机制,建立管理员绩效考评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管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管理员行为准则,尚未构成严重后果的,协会依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暂停注册资格等处置。在暂停期内,管理员不得从事相关审核和现场检查等活动。对于暂停注册资格的管理员,应在暂停期内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并经协会考核后,恢复其注册资格。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其管理员资格:
(一)与企业合作,或提示企业,故意隐瞒申请产品真实情况而骗取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
(二)经核实,在审核或现场检查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三)违反管理员行为准则或由于失职、渎职而出现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
(四)违反管理员行为准则,对绿色生资标志商标或协会声誉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二十三条 被协会撤销注册资格的人员,一年内不再受理其注册申请。
第二十四条 协会就管理员的资格处置情况向绿色食品工作系统进行通报。
第二十五条 严重违反本办法要求,构成犯罪的,由国家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协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肥料)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肥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申请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以下简称绿色生资标志)的肥料产品,包括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土壤调理剂,以及农业部登记管理的、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其它肥料。
第二章 标志许可
第三条 申请使用绿色生资标志的肥料产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企业在农业部或农业部授权的有关单位办理登记手续,取得《肥料正式登记证》或《肥料临时登记证》;
(二)产品符合《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要求。第四条 申请人应向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提交《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使用申请书》和下列材料(一式两份):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产品《肥料正式登记证》或《肥料临时登记证》复印件;
(三)产品安全性资料,包括毒理试验报告、杂质(主要重金属)限量、卫生指标(大肠杆菌、蛔虫卵死亡率)。产品中添加微生物成分的应提供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拉丁种、属名)及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菌种安全鉴定报告复印件。已获农业部登记的微生物肥料所用菌种可免于提供;
(四)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保合格证明;
(五)外购肥料原料的,提交购买合同及购买发票复印件;
(六)产品执行标准复印件;
(七)具备法定资质的质量监测机构出具的一年内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复印件;
(八)田间试验效果报告复印件;
(九)产品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十)产品包装标签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十一)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十二)系列产品中,绿色生资与非绿色生资生产全过程(从原料到成品)区分管理制度;
(十三)产品实行委托检验的,需提交委托检验协议和被委托单位资质证明复印件;
(十四)其它需提交的材料。
第五条 同类产品中,产品的成分、配比、名称、商标等不同的,按不同产品分别申报。
第六条 审核程序如下:
(一)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收到申请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初审内容包括:
1.材料审查
(1)申报产品是否符合第三条规定的条件;(2)申请材料是否齐全、规范;(3)同类产品中的不同产品是否按第五条的规定分别申报;
(4)产品有效成分及其它成分是否明确、安全,有效成分及杂质等含量是否符合绿色生资的要求;
(5)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和制度是否完备。材料不齐备的,企业应于10个工作日内补齐。2.现场检查
初审符合要求的,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组织绿色生资管理员在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用标企业及产品的原料来源、投入品使用和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现场检查。文审和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作出整改或暂停审核决定。
(二)文审和现场检查合格的,报送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
(三)协会收到初审材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
1.企业需补充材料的,应在20个工作日内,按审核通知单要求将申报材料补齐;
2.需加检的产品,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抽样,送检; 3.必要时,协会可派人赴企业检查,复审时限可相应延长。
(四)复审合格的,协会组织绿色生资专家评审委员会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用标产品的评审。复审不合格的,协会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用标企业,并说明理由。
(五)协会依据绿色生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结论。
第七条 审核合格的,申请用标企业与协会签订《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第八条 按照《合同》约定,申请用标企业须向协会缴纳绿色生资标志许可审核费和管理费。
第九条 完成上述事项后,由协会颁发《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使用证》(以下简称《使用证》),并对获得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产品(以下简称获证产品)予以公告。
第三章 标志使用
第十条 绿色生资肥料产品的类别编号为“01”,编号形式如下: LSSZ—— 01 —— XX XX XX XXXX 绿色生资 产品 核准 核准 省份 当年序列号 类别 年份 月份(国别)
第十一条 获证产品的包装标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标明适用作物的种类,并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证明商标设计使用规范》要求,正确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在协会指导下,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定期对获得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企业(以下简称获证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实施检查、产品质量抽检和标志使用监察等工作。
第十三条 企业检查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对获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内容包括:
(一)生产过程及生产车间、产品质量检验室、库房等相关场所;
(二)生产厂区的环境及环保状况;
(三)查阅有关档案材料及票据,包括不同批次产品的原料配比及投料单、原料和产品的出入库凭证;
(四)规范用标情况;
(五)产品销售、使用效果及安全信息反馈情况。
第十四条 绿色生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检计划由协会制定,并下达有关质量监测机构和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产品抽样工作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协助监测机构完成。监测机构将检验报告分别提交协会、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和有关获证企业。
检测结果关键项目一项不合格的,取消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非关键项目不合格的,限期整改。获证企业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提出复检要求,复检费用自付。
第十五条 获证产品的《肥料正式登记证》、《肥料临时登记证》被吊销,绿色生资标志许可也随之失效。
第十六条 当获证企业发生《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中所列问题时,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作出整改决定。整改期限为一个月,整改合格的,准予继续使用绿色生资标志;整改不合格的,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报请协会,并由协会取消相关产品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
第十七条 当获证企业发生《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中所列问题时,由协会作出取消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细则由协会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质量抽检工作管理办法
附件5: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质量抽检(以下简称绿色生资抽检)工作,加强对绿色生资抽检工作的管理,提高绿色生资抽检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依据《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绿色生资抽检是指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已获得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产品(以下简称获证产品)采取的监督性抽查检验,是企业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所有获得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企业(以下简称获证企业),必须接受绿色生资抽检。
第四条 申请续展的绿色生资产品,其当年的抽检检验报告可作为绿色生资标志使用续展审核的依据。
第二章 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绿色生资抽检工作由协会负责制定抽检计划,委托相关绿色生资质量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监测机构)按计划实施,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绿办)予以配合。
(一)协会的绿色生资抽检工作职责: 1.制定全国抽检工作的有关规定;
2.确定具有法定资质的监测单位承担绿色生资产品抽检工作,作为绿色生资定点监测机构;
3.组织开展全国的抽检工作;
4.下达抽检计划(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检测项目、加检项目及其标准、时限);
5.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生资安全性评估的有关信息,或接到举报发现生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时,立即组织绿色生资专项检测;
6.指导、监督和考核各监测机构的抽检工作;
7.依据有关规定,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做出整改或取消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的决定,并予以通报或公告;
8.及时向省绿办和监测机构公布有效使用绿色生资标志企业及其产品名录。
(二)省绿办的绿色生资抽检工作职责:
1.向协会推荐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经协会审核备案后,承担绿色生资产品抽检工作;
2.依据本管理办法制定本地区实施细则;
3.配合协会及监测机构开展绿色生资抽检和专项检测工作; 4.向协会提出绿色生资抽检工作计划的建议;
5.根据协会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做出的整改决定,督促企业按时完成整改,并组织验收,同时抽样寄送协会指定监测机构;
6.及时向协会报告企业的变更情况,包括企业名称、通讯地址、法人代表以及企业停产、转产等情况。
(三)监测机构的绿色生资抽检工作职责: 1.根据协会下达的抽检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按时完成协会下达的检测(包括专项检测)任务; 3.按规定时间及方式向协会、省绿办和企业出具检验报告; 4.向协会及时报告抽检中出现的问题和有关企业产品质量信息。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六条 协会于每年3月底前制定绿色生资抽检计划,并下达有关监测机构和省绿办。
第七条 监测机构根据抽检计划和专项检测任务,适时派专人赴相关企业规范随机抽取样品,也可以委托相关省绿办协助进行,由绿色生资管理员抽样并寄送监测机构,封样前应与企业有关人员办理签字手续,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第八条 监测机构应及时进行样品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一式三份),检验报告结论要明确、完整,检测项目指标齐全,检验报告应以特快专递方式分别寄送协会、相关省绿办和企业。
第九条 监测机构应于时限前完成抽检,并将检验报告分别寄送协会、相关省绿办和企业。
第十条 监测机构须于每年12月20日前将绿色生资抽检汇总表及总结报送协会,专项检测汇总表及总结必须于时限前报送协会。总结内容应全面、详细、客观,未完成抽检任务的应说明原因。
第四章 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一条 制定绿色生资抽检计划必须遵循科学、高效、公正、公开的原则,突出重点生资和关键指标,并考虑上抽检计划完 成情况及当年任务量。
第十二条 监测机构必须承检协会要求检测的项目,未经协会同意,不得擅自增减检测项目。
第十三条 对当年应续展的产品,监测机构应及时抽样检验并将检验报告提供给企业,以便作为续展审核的依据。
第五章 问题的处理
第十四条 绿色生资抽检中出现倒闭、无故拒检或提出自行放弃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的企业,监测机构应及时报告协会及相关省绿办。
第十五条 企业对检验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以当地邮局邮戳为准)15日内向协会提出书面复议申请,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对检出不合格项目的绿色生资产品,监测机构不得擅自通知获证企业送样复检。
第十六条 绿色生资抽检结论为产品包装及标签(标识)、感(外)官指标不合格,或绿色生资标志使用不规范的,协会通知企业整改,企业须于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和结果报告省绿办,省绿办应及时组织整改验收。需复检的,抽样寄送绿色生资定点监测机构检验。监测机构应及时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以特快邮递方式将检验报告分别寄送协会和有关省绿办。复检合格的可继续使用绿色生资标志,复检不合格的取消其标志使用权。
第十七条 绿色生资抽检结论为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成分或主 4 要营养成分)、限量指标(卫生指标)不合格,或有绿色生资禁用品的,报请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取消企业及产品的绿色生资标志使用权。协会及时通知企业及相关省绿办,并予以公告。
第六章 工作考核与奖惩
第十八条 协会对监测机构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监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或出具错误数据造成不良影响的,或发生严重失职和违反规定的,协会将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监测机构管理办法》做出暂停或取消对其业务委托的处理,并予以通报或公告,必要时进一步追究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协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2、坚持外向化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打造绿色食品外向化、多样化、系列化开发新优势。一是培强龙头,推进加工增值。以提高农业效益和绿色食品附加值为核心,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加快绿色食品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步伐。建成xx优质米加工厂等绿标加工企业5家,设计加工能力28万吨。积极帮助xx渔业协调贷款1000万元,扶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建成全省首家俄罗斯海产品加工厂和全省最大俄产松籽加工企业。xx年,加工绿标产品14万吨,销售收入5000万元。目前,全县仅黑木耳产业就已形成xx等近20家
黑木耳加工企业,形成了实力较强、产品多元的加工群体,从小包装、精包装到压缩木耳块各有特色,年加工量超300万斤,产品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家超市,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提高了优势农产品比较效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发育基地,扩张产业规模。面向俄罗斯市场,建设4大绿色产业基地。即6万亩出口水果产业带;5万亩无公害圆葱、早甘兰产业带;4亿袋黑木耳产业带;5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产业带。三是进军境外,拓宽发展空间。在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建成16处以果菜、食品为主的商品综合批发大市场,年经营果菜40万吨以上,承担着俄远东地区十个联邦主体三分之一的果菜供应量;xx集团在俄乌苏里斯克市建设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果菜批发大市场,年批发零售蔬菜近15万吨,仅此实现交易额2亿多美元,成为俄滨海边区及周边区域农副产品主要供应地
之一。
3、坚持市场化运作,完善组织措施。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必须以产业化为牵动,解决好绿色食品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利益分配问题,在激活市场要素、争创产品知名度上抓好抓实。一是强化利益联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通过采取股份合作、签订购销合同等多种形式,引导实力龙头企业,对农村土地实行反租倒包,或与生产大户、农业各类协会联手开发基地,收到显著成效。xx年,全县绿色食品订单面积达20万亩。xx镇优质米厂辟建了1万亩绿色水稻,每斤收购价比其它地区高出0.2元,即保证了原料供应,也推进了农民增收。二是打造强势品牌。巩固县域传统农业优势,审定筛选和申请注册新的绿色食品品牌,积极开展宣传攻势和营销策划。以无公害黑木耳技术研讨会为载体,通过设展示台,发宣传册,有效宣传了地域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绿色品
牌。xx优质大米、xx苹果等品牌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从农家小院昂首迈向大中城市,品牌优势已逐步向竞争优势和效益优势转化。三是畅通销售渠道。围绕构筑外向型绿特农产品销售平台,因地制宜建立多处绿色产品专业销售市场。兴建龙头市场。斥资2200万元,积极辟建xx大市场,自xx年建成运营以来,各地客商云集,年交易量2万吨,交易额8亿元,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和全国最大的xx交易市场,并稳步向国家级产业化龙头迈进。培育强势发展载体,启动兴建总投资1.1亿元的xx批发市场,今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预计10月前竣工并投入试营业,项目建成后,将以构建沿边最大的出口蔬菜集散交易中心为目标,不断打造成为东北地区果菜跨国仓储运销的龙头“旗舰”。
4、坚持规范化发展,改进服务方式。围绕绿、特色主导产业,我们从改善环境、抓好服务、落实责任入手,狠
抓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一是构建训研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与完善县镇推广机构与科研实体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格局。创新科技组织。积极与省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吸引民间资本联办民营食用菌研究所,走民营化、市场化、实体化的自我发展之路,灵活开展多形式的无偿、有偿技术服务。实施沃土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已对1000余户、15000亩耕地进行采样、化验和配方,每亩耕地可节省农资投入20元,增收30元,直接拉动农民增收700万元。推进科技入户。大力推广农村“一池三改”、蔬花疏果、果实套袋、水稻钵体育秧、蔬菜保护地栽培、草食动物规范化用舍饲养等18项安全、高效、实用技术。全县水稻大中棚钵体育秧率达80%,堆积式烤房改建率占60%以上,科技应已用成为农民新的增收亮点。二是构建强有力的服务保障体系。在资金保障方面,我们建立了以企业和农户为主体,引资
和信贷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并积极争取一些大的绿色食品项目在省里和国家立项扶持。县信用联社每年都投入2亿元做为绿色产业专项贷款。在政策方面,对发展黑木耳、元葱等绿色产业的农民在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优先审批,并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服务。为发展黑木耳的贫困户赊购菌种和原料,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对适宜摆栽木耳、种植元葱的地块,按照“面积不变位置变,适当调整连成片”的原则进行调整,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农户集中,提高了外向型绿色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三是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依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全县统一制定建立了作物和畜禽养殖生产档案、企业生产档案和农户生产手册。绿办会同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组成质量监测组,随时进行检查和抽查,全程监控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关键环节,保证了我县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协调、有序发展。总之,我县的
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朝阳产业,初步形成了发展氛围全民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方式科学化,产业经营集团化,市场开发品牌化的强劲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薄弱的层面和环节,主要是:原字号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和品牌效应产品少;特色产品、畜产品和高附加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等等,需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完善和发展。
二、下步打算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战略部署,我县将依托县情,立足于绿色食品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深入实施产业化牵动,走基地规模化、市场品牌化、精深加工系列化之路,全力推进外向型绿色产业发展步伐。
工作重点
一是实施项目牵动战略,突出建好五大外向型绿色食品基地。实施“天奇牌”苹果梨绿色食品基地项目、对俄出口
蔬菜基地项目、“东波”牌优质米加工改建等项目,进一步增加投入,建好五大绿色食品基地。包括:①无公害蔬菜基地4万亩:包括东良集团无公害高科技园区,无公害圆葱示范区,露地甘兰示范区,菜一、二温室大棚示范区和马架子草霉示范区。②绿色水稻基地5万亩:包括三岔口镇3万亩,xx镇1万亩,大肚川镇1万亩。③绿色无公害黑木耳生产示范基地4万亩。④建设5000头有机食品优质马鹿养殖基地。⑤绿色无公害水果基地6万亩。
二是加强新产品开发,突出做好绿色食品标志申报。抓住国家中心下调绿色食品各项费用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让更多企业申办标志,今年在原有5大系列绿色食品的基础上,计划申报以绿色食品圆葱为主的蔬菜系列产品;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系列产品;以绿色食品鸡蛋为主的蛋禽类食品;以有机食品松籽仁为主的果仁系列产品;以有机食品鱼为主的渔类系列产品。
三是狠抓精深加工,突出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以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为销售龙头,引入绥芬河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系列开发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黑木耳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以xx宝荣中俄果菜批发市场为龙头,开发出口绿色果菜小包装、精包装系列产品;以顺风果仁为龙头,开发绿色果仁类系列产品;以宁城渔业为龙头,深入开发有机食品鱼等渔类系列产品。
推进措施
1、完善生产基地标准体系,落实生产标准。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标准。水田区建立单排单灌渠系,达到田面平整,逐步实现整地、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和塑料田埂应用面积,旱田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机化工程大力更新科技含量高,作业效率化;耕地培肥大力推广根茬和秸杆还田,保证亩施优质农肥3-4立方米。二是完善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基地和小区生产严格执
行了《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选择国家推荐的肥料和农药,实行单品种种植,专品种收购,尽量采用物理和生物措施防除病、虫、草害。三是完善基地标识标准。为增强人们对绿色食品基地的保护意识,基地和小区内按国家统一的规格、字体和形象,设立永久性标识牌。
2、完善多元投入的资金支撑体系,保障产业发展后劲。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体、项目牵动和企业扶持为导向、信贷投入为补充的资金支撑体系。在龙头企业发展上,建立和完善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机制,各种扶持开发资金、企业技改资金、乡企发展基金、科技开发基金等向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倾斜,金融部门优化贷款投向支持绿色食品基地和企业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嫁接引联大上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3、完善生产资料的保障供应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使用和供应严格执行《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
则》、《生产绿色食品的使用准则》。禁止使用和供应高毒、剧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的农药,加强绿色食品生产所需农药和肥料和管理,建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专用绿色食品肥料。
4、完善市场开发的宣传营销体系,大力拓展市场。一是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采取政府推动、企业配合的强化措施,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绿色食品室展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重点是在有宣传影响力的国家、省级电视台、报纸上开展宣传;二是加强市场开发的营销体系建设。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设专人搞营销,并在北京、大连、天津等大中城市设立了营销网点,使我县的绿色食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
5、完善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保证品牌信誉。在绿色食品开发工作中,严格执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采取统一商标品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媒体宣传、统一包装供应、统一基地标识设立的五统一管理办法,切实抓好绿色食品的管理,组织绿办、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定期抽查,严厉打击假冒产品和滥用绿色标识行为,维护绿色食品形象和信誉。
三、需要省里解决的问题和政策
一是绿色食品开发资金问题不足,产业开发缺乏后劲,恳请省里帮助解决。
二是健全绿色食品法制化管理,使绿色标识的申报、开发、应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加强对绿色食品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行为,保护好绿色品牌的声誉。
四是加大绿色品牌宣传,拓展绿色食品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