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论文浅谈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
浅谈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1 问题的提出
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物理难学”似乎成了中学生长期以来的普遍呼声,高中物理较之初中物理,无论从学习内容上,还是从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上都存在着颇大的“跨度”,甚至出现“断层”。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良好的教学不能只看到学生现有达到的水平,而应当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看到学生的明天。那么,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又如何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一座桥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研究,以帮助中学生在物理学习整个过程中实现自然的过渡和顺利的衔接呢? 2 新课标对于衔接问题的启示
当前,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并领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更要从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和态度。这样一种多维度的教育目标正是反映了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对原先的物理教育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的同时,无疑对我们所面临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启示。因此,要消除学生在初、高中物理学习中那样一种“跨度感”,还是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革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审美情操,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顺利地完成向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近年来,笔者先后从事了高、初中的教学工作,深感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确实存在着的“跨度”和“断层”,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也尝试着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这个角度对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行了一些教改实践和探索,现跟同行们作一交流,以期抛砖引玉。教学中对衔接问题的探索和实践
3.1实施探究性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致力于向学生展示结构完整、知识完备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养成了依赖、等待的惰性,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教师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不可能安排、呈现好所有的细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追寻、探究其解决方案。可喜的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教材为我们的教学开拓了一条新路,教材突出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历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搜集数据等环节中感受、体验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思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平时可以针对学生所感受到的疑难点和兴趣点,将科学探究的某些环节有机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在与新课本配套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热学题:开水倒在地上为什么会发出低沉的“噗噗”声,而冷水倒地发出的声音却比较清脆呢?这样的问题对于刚接触热现象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给与及时的鼓励和诱导,为他们的积极思维和自主探究指明方向。根据一般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猜想与假设入手:“从冷水和开水的不同特性来看,水撞击地面的声音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很多学生提到了“开水和冷水温度不同”,还有学生指出了“开水和冷水中的空气含量不同”,随后大家共同讨论出影响的因素可能是温度和空气含量。“那么,到底和温度有关,或是和空气含量有关,还是和两者都有关呢?如何来研究这个实际问题呢?”这样来进行诱导思维便使学生们打开了思路,不少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可通过实验来探索、研究,在师生共同探讨下还思索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随后教师设下悬念并加以引导,让学生课后进行分组实验来寻求答案。在第二天的物理课上,各组学生相互间兴奋地交流了实验结果,并且得到结论:“水与地面的撞击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音调越低。”经进一步讨论得到,水的温度越高,水蒸气就越多,于是使得水与地面之间形成“气垫”,所以音调就变低了。此时,还有学生突发奇想,提到“这就好像鸡蛋落在海绵上发生缓冲„„”正是这些探究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使学生最终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
初中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些正是他们乐于探索、勇于探索的动力来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新课程的资源,为学生构建探索性学习的平台,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推动其施展出学习潜能,使他们在探索研究的体验中领悟科学思维的方法,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到高中自主而独立的学习方式奠定基础。
3.2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笔者在高中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最为直接的感受是:高中物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情景复杂,量和量的关系相当隐蔽,难以一下子找到最为关键的联系,而在初中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往往比较简单、直接,条件和问题一目了然,因此一般很容易解决。在这一点上,新课标也强调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对具体生活、生产问题的分析来达到对规律和概念的理解,从中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树立创新意识。这就启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有必要抓住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呈现有一定复杂程度的物理现象、状态和过程,引导学生在想象和分析概括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水平。
例如,在一次《物体的运动》的习题课上,笔者介绍了有关监控车辆时测速仪的测速原理,并以此为背景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1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第2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 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 s,那么如何从中推算出车速呢?(图1)
这样的问题不同于学生平时所做的练习题,它来源于实际生活,而且汽车在两位置间的路程和时间隐含在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中。经师生共同探讨,大家的着眼点落在测速仪如何“记录”路程、时间的问题上,笔者启发诱导他们将测速仪发收信号的时刻和汽车的运动两个事件联系起来,使之在头脑中呈现出过程图景,并用形象的图示进行标注,力图从中提炼出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确切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想象和分析,后来便将过程图景抽象概括为以下两张图示(图
2、图3)。
图2中反映了车在两位置间的距离,图3中t1、t2之间则反映了车在两位置间的时间间隔,其中p1′、p2′表示第1次发收信号时刻,p1、p2表示第2次发收信号时刻。这样,本来复杂错综的关系通过如此表示就变得一目了然了。在问题解决之余,学生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思维得以启迪,智能得以发展。
实际上,高中物理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情境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构。在这些动态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很多思维方法,诸如类比和迁移、抽象和形象、顺向和逆向、收敛和发散等等。作为物理学习起始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积极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改革实践,把重点放在引导与培养学生积极而广泛的思维活动及其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
3.3 适当拓宽高、初中知识的边界,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他们的认知水平完全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较少,知识大多简单易懂,有些地方还不能满足部分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需求。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接纳新知识的方式有“同化”和“顺应”两大方式,“同化”是指如果新旧知识相联系,个体可以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如果新旧知识间缺乏联系等,那么就要对原来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重建。在近年来的新课标教改中,部分省市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新型试题,此类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虽然是要到高中课本中才出现,但它是以学生所具有的初中知识为基础,依靠学生自己的“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如果我们将这类问题的命题思想迁移到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将会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深化,有助于跟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从而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做好有益的铺垫工作。
例如,初中阶段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只要求学生知道一般“变速运动”的物理意义,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领会匀变速运动的概念,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处理:给出的情景是:一辆小车作直线运动,车上装有一个滴水器,滴水器每秒滴一滴水,随着小车的运动,地面上便留下了一系列水滴的痕迹(图4)。
所有学生看到这种痕迹图,很容易就得出这辆小车做的不是匀速运动,而是变速运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以下问题:要求测量出第1 s、第2 s、第3 s„内小车的路程,并把数据记录下来,从中可以看出这样的变速运动有什么特点?将小车经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整理到表格中,并从中分析出路程和时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很多学生经过认真测量,发现每1 s内的路程是均匀增加的,由此说明每1 s内的速度也是均匀增加的,所以学生不难总结出这辆小车所作运动的特点,进而获得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步认识。对于后面的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也便能很快地得到了如表1中的数据。经过简单的数据分析,不少学生还发现,该运动中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从而增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了解。这样的学习,使学生视野得到了开阔,知识结构获得了拓展,进而认识到除了匀速直线运动之外,还有其他更加复杂的运动形式,而且它们的规律也是可探索研究的。对于学生学习基础较好的学校或班级,适当地采取这样的教学举措对今后高中的学习当然是不无益处的。
事实上,高中物理知识中有些与初中物理知识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进行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探究活动的安排,将与初中物理联系较紧密的高中物理知识适时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在学习物理中顺利地实现“同化”和“顺应”过程,从而促使他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扩展。
3.4 联系“科学·技术·社会”,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
新课标在强调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之外,也非常注重学生情感与精神的心理体验,学生通过积极美好的物理审美体验发展起对科学本身追求的热情和志向。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那样,“我成功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对物理学的兴趣,对物理世界的美的向往和爱好„„”在初高中衔接问题上,对物理的兴趣以及对物理世界的热爱同样是初中生在面对未来高中学习挑战时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源源动力之所在。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材在编写时也十分注意突出STS思想,在内容选编上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关注科技、融入时代的气息。例如,在学习热现象时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热岛效应”,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温度问题正在影响着人类的居住环境,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中热污染问题的思考。又如,在“透镜及其应用”中给学生介绍“望远镜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技术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从中领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上已有的资源外,我们在教学时还应设法向学生呈现一个博采多姿的物理世界。例如,神州6号宇宙飞船成功飞行之际,学生们个个都非常兴奋,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适当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物理知识思考“宇宙飞船是如何实现升空和落地的?”、“制造宇宙飞船时应注意选择什么特性的材料?”„„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且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学生们在分析和探讨这些科普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物理科学知识的价值,进而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正是一幅幅物理世界中激动人心的人和事,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生活现象中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在科技发展的脉搏中体验物理学的价值,展望物理学发展的前景,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理想的憧憬,进而陶冶情操、培养品德,激发起对物理的热爱和追求,这才是推动他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勇往直前的根本力量。
第二篇:初高中物理教学论文衔接 人教版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反映物理难学;有些高中物理教师也常常责怪初中教师牧师未教好,使学生一进高中物理成绩就掉队。不少学生初中物理成绩一直在80分以上,初中升高中的入学成绩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在一部分女同学身上表现更加突出,这是物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衔接”问题的根源何在?
我们认为,造成高初中物理教学不能很好地衔接的根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方面
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浓,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定性分析多,形象具体,易于接受;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一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象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
数学教学进度跟不上物理教学的需要,学科间的不衔接给学生数学工具的运用带来了困难,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
近几年初中物理教材的难度降低幅度较大,高中教材虽然也有调整,但由于受高考等客观因素的牵,在实际教学中,难度降不下来,因而反使初、高中的台阶加高了。
2、教学方面
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进度较慢,有可能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且多数与教师课上讲的内容、例题对得上路子,考试时往往只要记住公式,背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到了高中后,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思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很多学生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
3、学习方法方面
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及实验的习惯。高中物理学习,课上勤思考,课后注意观察、分析,把知识学活,能举一反三,甚至有独创精神。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往往带着初中的一套学习方法,以致不能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要求。
4、心理状态方面
由初中进入高中,学生刚经过紧张的升学考试,而距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还有三年久,不少学生存在“休整”一下的心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出现松弛,疲塌的现象。
另一方面学生听自己的兄姐或邻友讲,高中物理难学,因而还未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就已对高中物理存在畏惧心理,首先在心理上就打了败仗。
5、思维能力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高中物理教学都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许多物理过程的变化是多因素的,需要学生抽象的假设一些中间物理状态或抽象出物理图景,然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此,只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学生,一时是难于做到的。
由于物理教学的阶段性,学生在初中学到的不少物理知识是有局限性与不严密性的,然而这些知识有时都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例如,初中阶段学习压力时经常遇到的水平状态下,因而压力等物体的重力,结果不少学生形成“压力一定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势,对他们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产生消极影响。
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往往顽固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尽管他们经过了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但并没有真正排除这些错误的认识,随着时间的迁移,正确的东西遗忘了,错误的认识又会重新抬头。例如,初二时已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到了高一,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又会顽强的表现出来。三解决“衔接”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们认为,解决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究学生,开展教学改革。几年来我 在以 1
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努力,对解决“衔接”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学生,教学循序渐进,做好铺垫,过渡工作。
(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以便学生适应高中教学
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由于存在以上不能很好“衔接”的原因,我注意放慢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方法,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例如关于静力学的教学“物体受力分析”是含在几节教材中的,没有自成一节。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不强,于是就多安排一节“物体的受力分析”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物体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2)分散教学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接受新概念
在讲“加速度”概念时,我们抓住直线运动的情况不追求概念的完善性,这样虽然学生对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矢量关系不能全面认识,但却大大降低难度,易于接受,建立正确的概念,分散了难点。
(3)重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
考虑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我们在讲“支架问题”时,教师就做成支架型,支架的连接处以橡皮筋连接,挂上重物后,学生就能形象地看到各根杆子的受力方向,由此再引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分析各种支架的受力情况。
(4)加强基础训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分析,回答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我们就按逻辑程序编些填充题让他们进行练习。例如,问: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为什么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5)循循诱导,促成由“算术法”到“代数法”解题能力的提高
学生习惯于初中的算术法解题,而不善于运用代数的方法解题;我们在教学中就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在学习《匀变速运动规律应用》一节教材时,先让学生按课本的要求解例题1和例题,然后引导学生要他们不急于代入数字,而是先进行文字运算,结果学生自己分别由例题1和例题2,推导出了“两个有用的推论”
这样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代数法解题,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6)设置障碍,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培养扩散性思维能力
学生习惯于初中的套出式型的定向思维,我们就在教学生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去上当。例如,汽车速度在10米/秒时关闭发动机,在阻力作用下汽车的加速度为2米/秒2,经济秒钟后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不少学生就死套公式
结果得出错误答案S=16米。其实汽车的运动时间根本没有8秒,而是5秒钟就停了,所以t是不能用8秒代入的。由此训练学生多因素,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扭转他们的定向思维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7)补充基本训练题,以利于降低“台阶”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
为了有利于学生强化基本概念,加强基础训练降低教材中的“台阶”,我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基本训练题,原则是从容不同角度强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降低教材中题目间的台阶,以利于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掌握知识。
经过以上的训练和做法,起到了由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辅垫,过渡作用,有利于“衔接”问题的顺利解决。
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能力培养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能力较强的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物理学习的衔接是不成问题的,而那些在初中死记硬背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在物理学习中逐渐掉队。由此可见,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及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力在教学中不是一种自发状态,没有明确的目标。要加强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我在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能力培养上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做了些努力,促进了“衔接”问题的解决。
(1)培养自学能力
在各种能力 中,自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主要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堂指导阅读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自学,上课时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预习的疑点提出问题,接着老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提问,然后老师再根据两次提问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基本掌握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学生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教材内容老师就详讲或着重讲。这种加强预习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因为一个新概念的建立,新的知识的接受不是一次就能完成 的,再预习中学生第一次认识这些新概念,新知识。并对某些疑难问题再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兴奋点,当教师讲到学生的疑难问题时立刻激发了学生头脑中兴奋点,掀起思维的波涛,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难点的排除,新概念建立,新知识的接受,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加强课堂阅读指导的做法主要是在课内留出适当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某一部分教材,以减轻学生课外预习的负担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收到加强预习的效率。
(2)利用“章节小结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
一阶段教材学完后,能否整理出一个知识系统纲,归纳出知识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章节小结”就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一章或一个单元教材学完后,老师要学生写出部分内容的小结或自己认为体会最深刻的某一个内容布置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要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去求解,验证,与此同时,在实验室里布置了相应的试验,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一个题目。教师预先收集小结与题目完成情况,先派部分学生在小结课上发言汇报,其他同学可质疑,讨论,课上绝大多数学生思维都很活跃,而且往往引起激烈的争论,在教师的指导和选拔下,让学生得出结论。这样的小结,学生思维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状态,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等待接受老师灌给的小结方式。
(3)提倡“题后小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有些学生做题目经常不理解题意而死套公式,这是缺乏分析问题能力的表现。针对这个问题提倡学生进行“题后小结”,开始要求学生在作业本右边留出适当的地方,在每题后面写解题体会,心得,三言两面语即可,并不要求成文,坚持下来后,进一步要求学生解一道题后,再对题目的某些条件进行变换及提出深入一步的问题分析研究题目的结果,使得他们通过解一题,弄懂一类题目,促使学生主动去分析,研究题目。这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化的创造思维能力的。
我们在加强试验教学方面做了些努力,主要途径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强演示及分组实验,有选择地改进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和进行实验考试的改革。
我们教学中有计划地增加演示及分组实验,有时采取边教边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高一《物体的平衡》一章时,除教材规定的学生实验外又安排了些实验习题,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写出了具有一定质量的物理小论文。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认识,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探索性实验”是有利于他们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的,并可以改变验证性实验中部分学生不认真,不动脑子乱凑数据的现象,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是带着疑问来进行探索,研究物理规律的,因而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实验更认真,思维也更活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研究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后能否真正使学生重视物理实验,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还必须有考试方法的改革做保障。我们进行了改革实验考试方法的尝试选择部分分组实验与课外实验陈列出来,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考核,既考查了实验原理,又考查了实验实际操作的技能,技巧。
(5)开展“第二渠道”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了实验室专题开放,实验室自由开放,物理小论文竞赛,物理讲座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等等。其中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就有教具制作、航模、舰模、无线电小组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造就了一批思维活跃,手脑并用,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人才苗子。
根据我对“衔接”问题的以上做法,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第三篇: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初探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初探
李俊林
摘要: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许多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过早地失去学数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度过“难关”,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成绩分化;差异;衔接;措施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考取了高中,有些学生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充要条件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
(二)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直接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在知识的呈现、过程和联系上注重逻辑性,在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了突变,高一教材开始就是集合、函数定义及相关证明、逻辑关系等,概念多而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严格、论证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三)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自习辅导课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以及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初、高中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也是高一新生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直观、形象教学,一些重点题目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强化学习效果。而高中数学教学则更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往往采用粗线条模式,为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讲授一些典型例题,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难以适应快速的教学推进速度,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成绩。
(五)学习方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增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别提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这些能力、思想方法也正是高考命题的要求。
(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适当在刚开学时用一定时间复习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重点题型、重要方法;三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四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细,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考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
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初高中数学衔接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内容在课内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自学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以自学方法的指导,以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拟提纲自学,并向学生提出预习及进行章节小结的要求。应要求
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总结,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
(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为他们的高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家齐.《教育与新学科》.修订2版.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156页
[2]郑和钧.《协同教学原则》.《湖南教育》,1993年11月.28页
[3]张筱玮.《中学数学理论与实践》.修订版.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125页
[4]钟以俊.《中外实用教学方法手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98页
作者简介:中学一级教师,专科,从事初高中数学教育多年,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
第四篇: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福州格致中学
陈敏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学科课程相衔接”。但长期以来,初高中物理的台阶太大,高一物理难学,一直是一个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中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本人在实际物理教学的一些体会,谈谈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认识。
一、充分认识造成高中物理难教难学的原因,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关键。1.初、高中物理教学互相不了解实际情况
初高中分离后的教学,使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了解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不清楚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与特点,人为增加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困难。
2.学生不同时期的思维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形式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抽象逻辑思维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作为基础,他们往往就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
高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较高的发展,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他们还能自觉要求自己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但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划分为青年初期,其实在心理发展的程度上更接近于初中生。他们对于高中物理的难度高,较抽象的特点缺乏思想准备和心理接受能力,这样在心理方面形成了压力。
3.初、高中物理知识层次的变化特点
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观察实验入手,直观性较强,相对简单,如密度、同一直线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蒸发、沸腾、压强、浮力、杠杆等,都是生活中常见,容易理解的。它建立的物理模型,对思维深度的要求比较低。初中对物理概念的引入一般比较直接形象,叙述简单,要求理解的程度低、思维能力要求也不高,甚至有的物理量的定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不是十分严密。如在运动学中不提位移只讲路程,为了避免矢量的方向性,又把速率的定义作为速度的定义教给学生。初中的物理规律少而简单,对规律的适用条件基本上不作重点强调,数学表达式也简单。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知道或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些自然社会现象做出简单的解释,一般只要求对物理现象做定性说明,简单的计算,整个内容较少,且在升入高中前有大量时间进行联系,成绩可以短期内提高,造成了学生们认为物理很简单,学习很容易的感觉。
高中物理知识相对比较系统、抽象,前后联系紧密;经常需要对物理现象是做模型抽象、定量说明、数学化描述等。如:质点、单摆、理想气体、电磁场。高中物理概念相对抽象、复杂,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高。例如:从“标量”到“矢量”的跨度,从“速度”到“加速度”,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再到“加速度的大小、方向的变化与速度的大小、方向的变化的关系”学生就更困难了。学生在理解这类问题时不但要克服以前形成的思维定势,而且要加深理解,困难可想而知了。而且高中讲的物理规律往往牵涉到多变量的过程,状态,数字表达式较复杂,还经常要用图象来描述,而且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运算中和图象中,强调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因而对数学运用,数学结合,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突然提高了很多。例如运动学四个基本公式,牵涉到s、t、a、v0、vt五个物理量,初中一个学期都学不到四个公式,而高中一节课就学完,他们的困难可想而知。还有S—T图象和V—T图象。虽然图象表述比较形象直观,但在初中却很少用到,学生对此一时很难适应。还有高中物理对实验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有瞬时量的记录、测定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等比初中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也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提高。
二、适当调整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1.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这不仅是学好物理课的手段,而且也是物理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有了兴趣才能不断学习,不断上进。对周围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让学生有兴趣首先就要让学生学得会,学不会不可能有兴趣。首先,教学要求适度不可否认,在只学必修物理课的学生中,许多人的理科基础不太好,因此,教学要求必须切实可行,不能随意拔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其次,循序渐进,为学生搭好“台阶”。许多学习中的困难是由于学习环节中的过分跳跃引起的。再次重视物理情景的建立。一些学生物理学习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不能明白定律、公式所代表的物理情景。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介绍弹力时,我们不要给弹力下定义,主要通过日常生活和体育项目中实例(如:撑杆跳高等)说明什么叫弹力,并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和弯曲竹竿的弹力学生好懂,也容易演示,演示效果也很好。但物体对一些物体表面的压力也是弹力学生就难相信,因为学生看不见不易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的形变,做好微小形变的演示显得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如:用光学实验的激光演示仪放在水平桌面上,激光仪产生的光照在白墙上形成一个亮点。让一个学生压这个水平桌面,就发现光亮位置的改变,引导说明,让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将本节课创设的简易实验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通过教师设计物理情景,才能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的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如高中学习电学的电阻定律时,可以利用初中所学的电阻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知识来同化。但学习欧姆定律,尤其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就需要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3.掌握初、高中物理学习中衔过渡的难点,缩小台阶 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从思维方法上,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完成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初中研究力学问题,仅是力的初步概念,重力的常识,摩擦力只作为阻力的形式介绍而已。而进入高中后,一开始就要对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 进行全面的定量研究,还要选定研究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受力分析等等,这些是横在新生面前凸起的第一个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过关。
其次,从能力要求上,高中物理教学应使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如牛顿运动定律则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在处理问题中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大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不高,就学不好高中物理。初中阶段以常识性介绍、说明为主要学习内容,对数学工具有应用只是简单的触及;进入高一,在学习和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就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计算合力、分力的大小及方向,这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无疑是第二大台阶。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对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定量研究,需要运用数学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综合运用数学进行推理和运算。我们知道,物理知识不是公式的堆积,不作物理分析,乱套公式,不是数学本身的过错,而是不会运用数学。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学会运算,以至最后得到物理结论,是在高中阶段应逐步培养和提高的能力之一。
4.加强研究方法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作为学生来说通过学习物理,更为重要的是学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这是受益终生的;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在于不会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实际的物理问题。因此,要想做好初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物理研究方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开始教学放慢进度,给一段时间让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使学生从中体会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在对高一新课程第二章第二节《质点和位移》的教学,讲质点概念时,就要强调从形象中抽象出来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第四章《相互作用》的教学时,对于弹力,也不能因为初中已学过而轻描淡写。而应从弹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认真分析,为以后不同性质的力做示范,通过比较学习能较好地掌握弹力、摩擦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等,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其次,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现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另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直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教学中可引入三角形法则,使学生认识到矢量三角形中表示合力的也是三角形的一个边;根据三角形中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可知,合力大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和,其与三角形中三边边长之间的关系相似。成良好习惯。复习小结,提高综合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让学生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和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及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个性与共性,区别与联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考方法。
总之,对于走入物理课堂的高一新生来说,虽然台阶客观存在,但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初高中物理学习中衔接和过渡的特点,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学生就一定能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自然过渡,为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昔日很多在初中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一就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于是大声疾呼“物理物理,真是无理”。高一物理难,难就难在初高中物理衔接出现的“台阶”。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化“台阶”为坦途;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物理学习后续发展的能力,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初中物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台阶”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一、台阶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定性介绍向定量研究的过渡使学生学习产生陡度
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复杂的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例如初中学习力的知识,我们只是对单个物体受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高中物理对物体受力分析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物体受一个力,而要考虑的是多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且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因而问题较为复杂。
2、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使学生思维产生断层
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定性的感性知识多,定量的理性的逻辑内容少,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是属于较低的思维,其由物理感觉引成的物理概念是直接的、经验性的、浅层的。而高中学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对高中学生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整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稍加复习和总结,就能很轻松得获得较理想的成绩。进入高中后,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逻辑强,而且知识之间有关联,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因而学生就感觉到物理深奥难懂,从而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一些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望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对于十四五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心理和好奇心是成人所不能比的。这也是我们解决难题所必须利用好的积极心理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知识相联系的气氛中去,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学习“蒸发与沸腾”时,学生对液体在沸腾时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似有迷惑。老师可举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 “会”。“那用这张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 “当然会” 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烧起来。学生说:“这有什么稀奇,纸盒湿了当然不会烧起来。” 教师追问:“为什么纸盒湿了就不会烧起来呢?此时的学生已处于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迫切等待问题的解答。教师此时趁热打铁,稍加提醒:纸盒里的水烧开后继续吸热温度会上升吗?此时同学们如梦初醒。原来“烧不着的纸盒”是里面的水在起作用,由于水沸腾后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而且此时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纸盒就不会浇着。为了使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可布置课外小实验:“烧不着的布条” 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象烛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真奇怪,棉布并没有烧焦。
当然,激发好奇心只是教学的一个引子。从好奇心出发,但不能仅仅满足于好奇,要逐步引导,善于从常见的物理现象中发掘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学生经常在课堂活动中流露出惊讶、疑惑、兴奋、喜悦激动的情绪,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不平衡状态。这种通过学习的兴趣、满足感激发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只要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对物理的畏惧感自然大大减轻。
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关键。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要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静摩擦力的产生及其方向是教学中的难点。在分析汽车起动时轮胎和地面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教师直接讲授,学生总是觉得难以理解,印象不深。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玩具遥控汽车模拟实际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会开遥控车,但是你有没有见过车轮打转,但车子却在原地不动的情况?那么,当车轮转动向前行驶时,动力来自于哪里呢?
学生答:见过,汽车陷在烂泥里,车轮光打转,车子不能向前行驶,这是因为摩擦力太小的原因。所以汽车行驶的动力应该是车轮受到的摩擦力。
教师:将遥控车举在空中,按下起动按钮,发现两个后轮在转动,而前轮不动。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这辆汽车提供动力的驱动轮是哪两个?那么当后轮转动时,轮胎与地面发生摩擦,轮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怎样的?地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又是怎样的呢?(这是教学难点,学生互相讨论,意见不能统一)
教师演示:将遥控车放在桌面上,在后轮下各放一张白纸,按下启动按钮,看到后轮转动时,白纸被向后送出,汽车没有向前运动。学生顿悟:白纸相当于地面,车辆起动时,白纸向后送出,说明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车子向前运动,说明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这符合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的知识。
一辆遥控玩具车,一张白纸,一步步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一个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3、加强思想方法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物理教学大纲中强调:“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中考也是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可见,对初中生来说,加强能力培养,掌握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利用问题,提高自学能力。老师在上课之前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问题,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思考。例如 :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 时,我们启发学生从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磁场方向、切割磁感应线方向有关; 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强弱、切割磁感应线的快慢、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们积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认真考虑每一个可能影响因素。设计出方案的个人和小组在课堂内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以便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及时改进,做出合理的分析、评介和小结。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定律的教学中,经常采用设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是怎样建立的,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要满足于熟悉课本,记住公式、概念。要使学生知道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要向学生介绍“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这样,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做到举一反
三、由此及彼,培养扩散思维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让学生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和掌握运用。课后做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象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及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个性与共性,区别与联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考方法。
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要从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学生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总之,一个好的物理教师应该熟练驾驭教材,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独立探索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