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优化历史插图教学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时间:2019-05-14 13: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优化历史插图教学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优化历史插图教学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优化历史插图教学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优化历史插图教学 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摘 要:历史插图教学应树立“读史”与“读图”互通、互动、相得益彰的教学理念,在充分考查各类历史插图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因“图”施教。指导学生科学“读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技巧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探索出提高历史插图教学质量、实现历史插图教学创新的新方法。

关键词:插图; 历史教学;“读史”;“读图”

2010年11月中旬,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的一则关于“高中历史课本多位古人插图一致”的帖子被多次跟帖、转发,同时也被多家报刊登载[1],并引发热议。这位网友在微博里上传了一组插画,并称:“高中的历史课本,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原来全是同一个人”,都有着“倭瓜脸,倒八字浓眉,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形象。据网友透露,这些画像一般都是取自《三才图会》之类明清类书,这类书在绘制历史人物画像时想象力一向比较有限。而有些高中历史课本采用了这些人物画像,导致了这种“千人一面”的历史人物形象。

网友和社会大众对历史插图的印象如此之深、关注度如此之高是绝大多数历史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进一步思考之后还会发现,当前历史插图受到社会关注,还有一定的时代因素背景,即:“读图时代”的到来[2]和“眼球经济”的蓬勃兴起。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和繁荣为主要特征的“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动态和非动态的图像铺天盖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引发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作为“图像”种类之一的历史“插图”,受到关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社会大众对中学历史教材插图设计和历史插图教学现状的不满意,以及“读图时代”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步步逼进,对当前的中学历史插图教学提出了挑战,应该引发历史教师对历史插图教学的深入反思。以下是笔者对当前历史插图教学的些许浅见。

一、“读史”与“读图” 重新定位

近年来,历史插图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改革力度虽然一直在加大,但对于“读史(研读教材文字)”与“读图(研读历史插图)”如何定位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很多师生仍有“重文轻图”的观念,认为教材插图处于服务和从属于教材文字的地位,教材文字是真正的主体,插图教学不应“喧宾夺主”。正是“读史”与“读图”的这种主从关系,导致插图教学改革一直滞后于教材文字的教学改革,难以取得大的进展和实质性突破。事实上,相对于教材文字而言,历史插图的有些特点是前者无法比拟或无可替代的。例如:①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即使对历史学习积极性很低的学生,不愿看文字一眼,但也会饶有兴趣的浏览色彩亮丽的历史插图[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能及时抓住学生由历史插图激起的短暂的、肤浅的兴趣,将其酝酿、发酵、升华,引导为持久的、理性的学习兴趣,将赢得历史课堂教学的主动。②耐读性和耐品性方面:“一图胜千言”,图画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有时任何语言的描绘都无法企及。历史插图所具有的简洁明了、信息量大、现场感强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历史事件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的时空距离,还能给学生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体验,深层次地开发其审美鉴赏能力。其耐读性和耐品性是其它教学材料难以比拟的,如“清明上河图”、“兰亭序”、“敦煌飞天壁画”等插图,上至历史研究者下至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尽管学识和能力差别很大,都对这些插图产生不同的感悟和体验,回味良久。③从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学生接受历史信息的过程一般是: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抽象;先直观形象,后透视本质。在这一过程中,以历史插图为主要载体的“图像思维”和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符号思维”是并行的。没有以历史插图为载体的“图像思维”,而仅有抽象的“符号思维”,不符合学生接受历史知识和信息的内在思维规律。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教材文字与教材插图无优劣高下之分、“读史”与“读图”可以相得益彰的观点,研究文字与插图的不同特点和各自功能,寻求二者之间的互通、互动,提升历史插图教学改革的层次,引领历史插图教学改革进入快车道。

二、分类研讨 因“图”施教

教材中的历史插图分为历史人物图、历史地图、历史场景图、历史文物图、名胜古迹图以及漫画等。不同类型的插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每幅插图的教学地位和教学要求也不相同[4]。当前的插图教学需要进一步“精耕细作”,针对各类不同历史插图的自身特点,分门别类的研讨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5],做到因“图”施教,展现每张历史插图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对主要的教材插图能做到如数家珍、了然于心。

例如,历史人物图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历史事件的主人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饱满、鲜活,这类人物插图一般信息量较小,因此要求做到以下三点即可:①认清人物的服饰和形貌;②感受人物形象的独特的精神和气质;③能复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过。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诗词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段,要求学生指出这首词中涉及到哪几位历史人物?词中出现的五位历史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教材中都有他们的插图。然后将上述五位历史人物的图片打乱顺序后展示,让学生根据他们的服饰和形貌辨别并一一对应,最后评价依次他们各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功绩等。通过类似训练即可以使学生掌握大多数历史人物图。

历史地图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空间概念而设置的。因为画面是地图,没有其它插 图生动,学生观察时也往往不得要领,所以历史地图往往是学生兴趣最低的一类插图,也是最需要教师指导的一类插图。以“战国形势图”为例,我们分为几个层次逐次引导学生分析。①直观信息的分析——识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七国中处于东方的是齐国,处于南方的是楚国,西方的是秦国,北方的是燕国,中间的从北到南的是韩、赵、魏);②历史地图的比较分析——“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二图的比较:从春秋到战国后,诸侯国的主要变化及发展态势。③隐含信息的挖掘——不同地理位置决定下的七国各自的保家卫国策略: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与六国“合纵连横”策略的较量。④延伸拓展:“远交近攻”策略下六国灭亡的先后顺序。⑤升华提高:秦国一统天下与六国灭亡的主要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数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对于“战国形势图”的教学仅限于识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则这一重要历史地图的教学价值就大打折扣。

三、加强“读图”指导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一般情况下,通过观察历史插图,学生都能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获取一些基本的显性信息,但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一些肤浅、模糊的零散知识。同时,因为方向不明,方法欠缺,难以进一步获取历史插图“一目了然”背后隐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因此读图往往浅尝辄止,无法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形成历史知识网络、训练历史思维方法。所以,学生历史“读图”能力的提高,同样影响和制约着历史插图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

我们在插图教学时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①带着问题“读图”:缺乏目的性、没有问题作为引导是学生“读图”草草收场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关联性的问题,用“问题链”的形式来引导“读图”尤为重要。这些问题既可以教师拟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做到每图必问,带着问题“读图”。②读出演变趋势:历史反映的是由远及近、循序发展的客观事实。很多历史插图也能折射出史实演变趋势,历史插图反映出的变化趋势比文字总结得出的变化趋势更为直观,学生的印象也更为深刻。③读出历史结论:“读图”不能浅尝辄止,无“果”而终。对有些内涵深刻的插图,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透视其本质,得出多种历史结论。④读出情感态度[6]: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寓于插图教学之中,更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经常性的此种训练,就会形成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的习惯,逐步习得科学有效的读图方法和技巧。

以教材插图《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时局图》等比较分析为例。教师首先设计若干逐步深入的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覆盖插图中的诸多隐含信息、变化趋势、蕴含的主要结论等[6]。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理清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发展演变趋势:从东南沿海→整个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西南内地,步步深入。中国的贸易主权、领海主权、内河航运权等均遭到践踏。同时学生也可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消极的方面是:中国的大门被枪炮打开,大量 的商品涌入,造成中国的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极的方面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等。此外,从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岌岌可危,对列强的横行霸道、肆意欺侮中国等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 不断创新历史插图教学

多媒体技术带来了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也为历史插图教学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使课堂上历史插图的展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还可以使许多教材以外的更多的历史插图进入课堂。这样不仅提高了历史插图的教学效果,还大大提升了历史插图在整个历史教学中的比重和地位,拓展了历史插图的教学功能。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历史网络资源,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将更多、更好的历史插图引入课堂,实现历史插图教学的创新。

①“图解”当前的国际、国内“热点”事件(问题)。例如:2011年4月4日,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正在寻求竞选连任美国总统,成为世界性的时政热点。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及多媒体灵活、快捷的特点,从网络上选取各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系列图片,配以简练的文字,以Powerpoint的形式全景式介绍美国黑人的辛酸历史。从16~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劫运大批黑人奴隶到美洲,到《美国南方的黑奴交易》,到到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再到《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直到贝拉克•奥巴马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这种“图解”方式既展示400年间美国黑人的地位发生的耐人寻味的变化,同时展现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脉络,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②利用历史插图开展历史专题探究活动。在诸多的历史探究活动形式中,从学生喜爱的历史插图入手,更能激发学习探究兴趣,更具实际教学效果。例如,2012年是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活动较多的一年,中英《南京条約》签订(170周年)、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80周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40周年)等纪念活动将相继展开,这也为开展相关历史知识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时机。教师可以依据时间先后,顺次设置与这些重大事件相关的历史小型专题,安排学生上网搜集下载相关历史插图,归类比较,并配以相应的文字介绍,做成历史小报。以此激发学生寻求历史渊源,史实结合,以古鉴今,更好的体验和感悟历史。

没有历史插图的课堂是寂寞的,历史插图教学滞后的课堂是不完善的。只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课本内外的历史插图资源,在教学中多积累、多探讨、多总结,将历史插图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最优化,推动历史插图教学与时俱进,开创出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 历史课本上有个“龙套”哥[N],现代快报,2010年11月17日封11版。[2] 叶黎明;陶本一,“读图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危机与走向[J],教育学报,2007,3(3):60-63。[3] 陆贵湘,何成刚.历史从插图中走出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0).[4] 李卿,从编者的角度看《历史》(必修1)——插图的设置与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08期.[5] 李卿, 关于人教版《历史1(必修)》教科书插图的设置[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7期.[6] 北京西城教研中心中学历史教研室,如何设计具有“发现”、“探究”特色的历史插图教学[J],历史教学,1998,(3):34-38.5

第二篇:浅谈初中历史插图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插图教学

历史这门课与其他学科确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历史插图很多,种类包括地图、历史照片、美术图、图表、示意图等,这些插图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插图中。

1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重要性

首先,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历史教材插图的大量增加,其目的之一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此为提高学生求知欲望的必要手段。同时,教师在利用插图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疑问难,引起他们思考、联想,活跃思维,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运用插图,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认识理解其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分析、想象,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理解和掌握,并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去感知理解其他知识,如语文、政治、地理等,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插图教学。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编排新颖,插图颇多,真可谓图文并茂。

2利用教材搞好插图教学的途径

第一,教师要非常熟悉和理解书中的插图。“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对插图中的整体、细节全面进行琢磨、研究,大量翻阅有关资料,寻找教学的突破点,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历史事实情节,放大历史真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明晰的认知插图,了解插图,掌握插图,评价插图的内容和作用。

第二,设问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插图。观察是识图的首要步骤。学生对某一插图的观察应首先让其明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目的就不得不依靠历史教师巧妙设置问题了。而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在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及探究方法的指导决定着探究能否真正展开,问题的适度性、问题的价值性决定着探究学习的效果。笔者在让学生观察“狮身人面相”时,就这样设问:①这幅图给我们哪些信息?②照图上的信息逻辑,能指出他的神秘之处吗?他体现了古埃及怎样的习俗?这样问题一出,学生积极 1

思考,踊跃查找书上相关内容,各个学习小组也纷纷议论、酝酿„„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教师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真正体验到了学习之乐,教师也从一味讲解、讲述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

第三,辅助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插图。识图离不开阅读。阅读包括对插图和文字叙述的阅读,两种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效。教材中有些插图文字说明比较抽象或者没有文字说明,学生阅读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加以讲解和文字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插图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再造想象,让学生初步形成图形形象及有关知识体系,这时学生再去阅读就容易得多。比如笔者在让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时。就这样给学生一段辅助材料:我们书上只选了“十字街头”的部分,这幅图总长5米多,共绘各式人物550多个,牛马驴骡等牲畜56匹,各式车辆20辆,大小船共20余艘,还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目的是反映北宋时商品经济较以前更发达,同时已分散于全城各个城落„„当笔者把这段辅助文字交给学生后再让学生在图上寻找:有哪些不同行业的人?哪些不同式样的车辆、船只?哪些不同种类的店铺?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该图的价值有较深了解,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

第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把插图制成幻灯片,进行电化教学,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例如在讲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时,可将插图《珍妮机、瓦特与蒸汽机、爱迪生与电灯》制成幻灯片,通过幻灯片把插图放大,再现这些发明的结构,让学生在了解。方法简单有效,但对学校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素质的要求都比较高。

第五,将插图配上适当的文字说明、作业练习,并结合课外相关的图片资料扫描制成软件,利用电脑进行程序教学、多媒体教学或者网络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学生要求都很高。但这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历史作为一门更替较慢的学科,学科知识、学科地位、学科作用等,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利用电脑这种现代化工具去传播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学,必能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笔者在讲《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日》这课时,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内容,效果异常的好。在东南沿海以及内地部分城市的学校广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另外在沿海以及内地发达城市的部分学校还组建了网络教室,利用区域网、因特网学习历史或者访问与历史有关的网站,了解历史知识。这是今后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以上几种插图教学方法,各具特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教学设备,尤其要视插图在教材中所起的作用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紧扣课文,大胆取舍,避免走入两个极端:忽视插图教学或插图教学方法单一;或者花大量时间讲解插图,削弱正文部分的讲解。二是弄清图意,准确讲解,力求生动具体。三是看图及时,因势利导,启发思维等。

3、巧用插图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地入门了。第二、以图开路,突出重点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一目指出:为了打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创造出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特方法———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体现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路线的特点。在此《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地道战,是华北平原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形式。地道,原为乡村干部躲避敌人的搜捕而设,后来发展成为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它还可以作为存放东西的仓库、安置伤兵的医院。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还有防毒、防水和通风的设施。原来仅限一家一户,后来家家相通、村村相连,有的长达几里。鬼子进村后,还没有摸清头脑,就遭到冷枪的袭击,深感头

3痛。地雷战,是根据地人民创造的另一种作战方法。地雷的种类很多,有挂在门框上的“抬头见喜雷”,吊在井里的“蜻蜓点水雷”,互相连接起来的“遍地开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车的“飞雷”等。这大大小孝各种各样的地雷,炸得敌人滚的滚,爬的爬。在这场战斗中,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这些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只要抓住这两幅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第三、以图引路,突破难点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旧课本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但学生却不易消化,教学中费时费力。而新编课本用了两幅图(如后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

初中历史课堂中注重插图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也是完成初中历史所负担的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方法。因而,在初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历史插图教学。要将插图和使用讲述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插图应有的作用,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联想,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不断优化历史教学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不断优化历史教学

近两年来,随着我校教学设施的逐步完善,教学设备的日益更新,每个教室都配备有电子白板,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充足的硬件支持,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教学设施的作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成为一线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结合本人任教学科特点,谈一谈在电子白板应用方面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生动的学科,而过去的传统教学,一般只是靠嘴巴讲,满堂灌,最多有时会挂上一些图片,讲讲故事,以增加感性认识,但形式仍比较单一,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驾起了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传播信息的桥梁,特别是班班配备电子白板,更是方便了教学,历史教学也由此变得精彩起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

认识,课前导入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讲是很重要的,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到九年级世界史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播放了一段视频文件,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片段――英国女王“从天而降”。对于刚刚结束不久的伦敦奥运,学生还记忆犹新,这段视频的播放,更是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英国女王和电影中的偶像级人物007詹姆斯.邦德一同从天而降,这独具匠心的创意,成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一大亮点,让学生兴奋不已。教师趁热打铁及时出示两张图片:英国女王和英国首相的肖像,然后提出问题:在当今的英国,到底是女王权力大,还是首相权力大?学生们众说纷纭,教师趁势说到:要想知道答案,了解当今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渊源,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段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了电子白板的优势,利用视频、图片资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历史教材内容繁多,历史课的信息容量大。那么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们能够理解、运用和掌握呢?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本学期学校倡导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复习提问、自学导读、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图片、录音、视频文件、课堂练习等制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适时展示出来,将复习巩固――讲授新课――夯实基础整个教学流程都能展示出来,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复习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更是充分体现出来,容量大,可呈现的资料形式多样,有文字资料、图片、图表、练习题等等,使复习内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并根据各种题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训练,对于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突破教学难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它反映的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历史具有不可逆性,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由于时空的阻隔,教师如果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更难于理解。如讲“新航路的开辟”的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仅凭学生手中课本的文字描述和静止的地图,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有的学生甚至连相应的地点都不能及时找到,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动态地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途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 1 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及路线,并配以声音讲解。无需教师过多的语言缀述,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大多能准确的描述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让学生到讲台前,把鼠标变成画笔,直接在电子白板上绘出四位航海家路线示意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能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生动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改变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采用电子白板授课,既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同时也进一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反复研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更激烈,而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沦,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如,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通过课件出示美国南方和北方实力对比表,学生能清晰、直观地感受到北方的实力明显优于南方,由此学生便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战争初期北方会失利?林肯政府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扭转战局呢?结果如何?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各班配备的电子白板,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大有帮助的,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合理利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精选材料,提高资料的针对性和利用率。历史教学中有大量可用的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文字资料等等。但教学课件绝不是各种资料的堆砌,教师制作课件时应精心筛选,结合教学实际加以选择,做到各种素材的利用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在当前教学中,有的教师课件教学和实际教学两张皮,在课堂上,教师成了幻灯放映员了,而不能把课件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应有作用。

3、将黑板和电子白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也会出现学生上课听的热闹,下课全都忘掉这种尴尬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利用传统的黑板,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并要求学生及时做好笔记,重点内容突出板书,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

第四篇:历史插图教学的几点做法范文

历史插图教学的几点做法

松原市扶余县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区中学 程黎军

中学历史教科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插图众多,这些插图包括文物图、人物图、地图、历史活动情况图等等。形象生动逼真的插图,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表面看来枯燥而含义却十分深刻的插图,它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被学生忽视。考试的结果显示,凡与图有关的题目失分的多。因此,在历史课上,我积极探索,应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插图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提高了历史课教学的效率,并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分析插图,渲染课堂气氛

通过对插图作必要的分析,来弥补教材中的某些不祥,使历史事物更丰满、更生动。例如:讲商朝的青铜艺术中提到了四羊方尊,如果只按教材“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青铜器中闻名中外的精品”叙述,那么给学生的印象只是一个“青铜器”而已。课堂教学中我结合教材中的彩色插图,绘声绘色地进行描述:这是商代的盛酒器,重达34.5公斤,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尊的颈部铸有蕉叶及蕉叶花纹,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肩部有四条龙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合范的地方,都铸有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氛,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艺术的精品。通过对插图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画面,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有效地渲染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认

识这一青铜器的生动过程。

二、化图为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地图插图是所有历史插图中最“枯燥”、“繁乱”的插图,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插图。比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图,遵义会议后往返的四个箭头,及其后边的长征路线,就因“繁乱”而使学生感到此图“枯燥”。那么,怎么激发学生对此图及相关历史知识的兴趣呢?好办法就是化图为故事: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移师北上,一月下旬一渡赤水,进入川南,由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不能前来接应(点出该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查找该军路线),致使敌人得以沿川贵边布防,红军渡江受阻。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红军挥师向东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城,并歼敌二师又八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为了进一步调动敌军,红军三渡赤水,蒋介石断定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在川黔湘三省边界重点设防,当各路敌军汇集时,红军突然折返贵州,以三月下旬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并作出进逼贵阳的态势,蒋介石速调动滇军援黔,红军却乘虚直入云南,使蒋介石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红军于五月上旬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这真是“调虎离山洗金沙,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教学效果显示,学生对此图不但不感到厌烦了,相反,更急于知道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后的战斗情况。

三、比较插图,发掘图中内涵

领会插图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历史要素,则是插图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任务,如何实现这一任务呢?我的做法是通过图与图之间的比较、分析,发掘图中的内涵。如《隋唐时期文化》一课中有杜甫和李

白的画像插图,这两幅历史人物画像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教师不积极引导发掘,学生不易领会,学习上很难达到效果,因此,教学中我就先提问二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后回答:杜甫双眉紧锁,面带忧愁;二李白眉宇舒展,神态开朗。继之设问:二人的神态为何有那么大的差异?并提示:从他们的生卒时间,看他们各自生活在什么时期。通过阅读比较后,有学生回答: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年代,李白一生的大部分处于盛唐时期。抓住这一点,我进行分析归纳:由于二人所处的历史年代的差异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性格也有所不同。画中李白的神态,准确地刻画了李白豁达豪放,轻视功名利禄的性格特点,杜甫目睹了安史之乱的惨状后,忧国忧民之情使他愁云锁眉。通过对这两幅图的比较分析,图中蕴涵的本质得到了揭示,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四、运用插图,加强思想教育

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时,我先介绍圆明园的宏伟华丽,园中有珍珠宝物、艺术精品、图书典籍等难以数计的珍藏。继之,话锋转过:“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他们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破坏,最后,放火焚烧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时向学生展示出《圆明园遗址》挂图,“这就是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把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使之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

其实,插图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着色法可以增强记忆,图与列表相结合增强整体印象,等等。历史插图毕竟只是历史教学的一种

工具,应用与否,如何应用,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而定。这才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更应注意体现“以人为本”,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应培养如下的素质与能力:

一 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应该是指学生注重自主独立读书的实践活动。即:既学知识,又方法,主动去获取知识,正确地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纯地,一味地讲解;而应该侧重引导学生自主地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根据历史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同时,在引导中,正确地运用教师的爱护大主导作用而此作用,主要是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独立自主的学习。

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主体思维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积极起来,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我认为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⒈以“兴趣”为前提,体现情境教学。

⒉以“感情”为桥梁,引导学生在体验教材的美感中,动情晓理。

⒊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感悟力。

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二是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超越。

培养学生创造性,中在自身动机的激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为此,教育者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教师要运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机智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诠释教训。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认为,教育者要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用心爱心专心 1

下载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优化历史插图教学提升历史教学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优化历史插图教学提升历史教学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如何复习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如何复习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录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这种程式化的惯用语在大搞教法学法改革的今天,尤其对是功课紧张,学习压力大的九年级来说,显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就连自己也......

    历史教学论文

    促进课堂有效互动,提升学生全面素养 【内容提要】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活动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教师与学生凭借课堂、教材以实现一定的目标,只有当两者的积极因素......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上饶县七中郭修福 论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自信 有效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做文......

    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层次性 武宣第二中学:赖连凤 论文摘要:作为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弊病:各段教学缺乏明显的层次性。我认为,......

    历史教学论文

    浅析初中历史教育之重要性 初中,是一个学生初步认识、感知社会、人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校要客观、正确地来引导学生,学校要如何客观、正确地来引导学生呢?这就要从教......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的几点做法探索 郯城一中张衍斌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 单位:大朗中学 科组:历史 姓名:孙燕玲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摘要]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