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箬山小学 生活性的教学内容孔美琴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箬山小学 生活性的教学内容孔美琴 【摘要】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执教老师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 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我们要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 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中获得 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关键词】开放 生活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 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 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 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 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 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 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 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 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 个 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 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 《品德与社会》 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 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 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 1 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 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 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1、教学资源环境要多样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 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 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 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 得如此效果是因为:
一、现代媒体迅猛发展,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
二、这种对 知识 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读书这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 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2、思维环境要扩散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 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 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 识和评价,学生只要言之哟理,言之有据,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三)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1、更新评价观念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2、完善评价方式 首先,采用“闭卷+开卷”的 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 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 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 务。其次,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是评价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仅是对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应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核 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一般智力和特殊能力。总的说来,要将学习的结果与学习活动的 过程结合起来,既评价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又要评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力,不但评价学 生的智力,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和个性。
(四)和谐的交往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环境的交互发展需要交往环境的协调作用。同时,建立现代的交往 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认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促 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创新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交往环境的构建中,强调根据 现实需要沟通各种交往关系。2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 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 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 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 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 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 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 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 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 应该做的事情。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 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 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 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 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城 教 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 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 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 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 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 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 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 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 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 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 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 大家庭。又如,教学《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这一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社区生 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发生在自己社区的寒假里故事。在活动中,我 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 3 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 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 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 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 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 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 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 “你活 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 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 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 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 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 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 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 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现实 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 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 发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 李克东.改善学习[M].吉林:吉林出版社出版,2001 年 [3]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3] 余文森.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整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 曾跟东.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A].2006 年 5 月 [5]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N].福建师大学报,1999 年 4 月 4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初探
沾益县西平小学 张跃平
【摘要】 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究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和积极表达自己感受的少,尤其是教师为了片面提高教学成绩而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读、背、抄”是广大教师教学的一贯做法,结果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本论文旨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尝试,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开放式活动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注意问题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入了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怪圈,教师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教学中没有与其它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没有做到各科相互渗透,没有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教学氛围像是一池死水,违背了“生活本身是更好的教材,社会是个大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这种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必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究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和积极表达自己感受的少,尤其是教师为了片面提高教学成绩而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读、背、抄”是广大教师教学的一贯做法,结果严 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去年秋季学期以来,我在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初探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良好品德、乐于学习、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教学中,通过认真领会《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难点,结合单元分析,准确制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以活动为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自我体验和感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自学、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情景模拟、调查研究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自主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质。
二、构建《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的理念 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精髓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以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为例,教材中就安排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调查、采访、体验、宣传、搜集资料、讲故事、编童谣、演讲、演课本剧等活动形式。我认为活动教学中,课堂的主体不再是“唱独角戏”的教师,而转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冲破传统的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牢笼,倡导以人为本,以情感性知识和问题性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性的实践性活动进行主 体感受、体验、感悟,从而不断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我教育和评价的能力,实现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学。在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变换活动方式,明确活动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自主活动,自我发展。因此,一方面要重视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开放。要求我们在活动教学中不局限于课堂、室内,根据教育需要,还可延伸到课外、校外;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大量的、广泛的新信息和新观点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视生学习方式的开放。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时,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即“三个学会”。一是学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不要怕说出来,要表达与别人不同的感受;二是学会查找资料,广泛地阅读,这样对问题才会有正确的理解;三是学会与别人交流共享,这是一种很好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流程
在活动课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几年来在高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特点,进行了“布置任务,活动准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交流共享,总结升华——课外延伸,回归生活”四个环节开展活动教学模式的尝试,经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法。具体操作如下:
1、布置任务,活动准备:一方面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主要是查阅资料和进行广泛的阅读,为活动内容做好准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活动教学的准备,主要是教学课件、活动方案、活动教学环节等的准备。
2、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并自主解决问题,不给结论性的答案,只作适当启发引导。
3、交流共享,总结升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准备资料的情况,自己再进行整理归纳,再把搜集查找的资料拿到自己所在小组,结合活动内容交流讨论,补充修改。按合作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可选最佳代表,也可让大家踊跃发言,为本组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同时,在全班交流时也可讨论补充,将举手发言的同学记录在黑板上,及时进行激励表扬。活动结束时,让学生总结活动课内容,并做相应的记录。也可由教师总结升华。
4、课外延伸,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特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实现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实现知行统一。课外布置并完成课外思维扩展训练题(可结合学生手中《同步测练考》的思维扩展题进行)。【教学案例1】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活动一 我们的休闲活动
1、布置任务,课前准备。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2、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教材“麻将是非校辩论”和“麻将**”两个内容,围绕“打麻将娱乐”和“打麻将赌博”两个问题用正方和反方两种不同看法,说出自己的观点。
3、交流共享,总结升华。
⑴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情况在小组交流。⑵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⑶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4)讨论问题,深化理解。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小学生上网聊天、打游戏”。(5)小结升华。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要遵守社会公德,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4、课外延伸,回归生活。结合当今打麻将赌博成风的现象,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一篇题为《拒绝赌博,健康娱乐》的演讲稿。
【教学案例2】《今天我当家》教学设计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3、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布置任务,活动准备:
(一)学生活动准备
1、搜集营养菜谱并制作成卡片。
2、课本剧小品《丹丹的一天》
(二)教师教学准备
1、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则《黄香温席》和《弟子规》“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的内容及易解。
2、课件(课本情景、小资料)
3、“小当家”自我评分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重温中华传统美德
1、老师讲《黄香温席》和《弟子规》“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的内容及易解。
2、说说你在家里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二、情境激趣,反省自我
1、出示教材5页图画,让三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丹丹,出演小品《丹丹的一天》。
2、说说丹丹为什么感到惭愧?你有没有同感?爸爸妈妈为什么辛苦?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营养菜谱知识小竞赛
1、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营养菜谱知识制成小卡片,并在全组同学间交流。
2、将全部的知识小卡片汇总起来进行大题小竞赛。
3、说说爸爸妈妈的饮食喜好和禁忌。
4、为爸妈设计一份他(她)们喜欢的营养菜谱。
四、学习教材,总结升华
1、出示教材第7页课件情景,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买菜小知识。
2、老师总结升华:出示“买菜指南”知识课件,学生巩固记忆。
3、学生自学教材第8页内容: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小结。
五、自我评价,课外拓展,回归生活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就是按照《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的四个流程展开教学,但第二个教学案例又有所改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放式活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把问题看着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能力。当然也要求教师在下达任务后要加以帮助和引导。
第二,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时间,要留给学生交流共享的时间和空间,交流共享不要流于形式,教师要做督促指导。第三,开展活动课,不但要求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提高多种能力。它对教师自身素质和工作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执行和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才能更准确地领会和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自觉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倡导现代化教学手段,但要要注重实用与实效。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 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
2、《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 公民教育
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实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应该把公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的活动尤其重要。
一、游戏感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比兴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魔力眼”的游戏。即班长给学生们看多张图片,然后迅速藏起一张,教师和学生抢答,说说班长藏起来的是什么图片。由于班长是站在讲台前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教师站的位置在讲台旁,猜中的几率当然要比学生高,最后游戏玩不下去了。看着学生沮丧的样子,老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好几个学生说道:“不公平,不公平。”又有几名学生说:“老师耍赖,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长藏的图片。游戏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再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自画像》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了“身边的他/她”的游戏。教师和学生们将本班自己朋友的特点和长处写在一张小卡片上,交给老师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谁”。由于此游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每次抽中的卡片有可能就是自己,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很棒,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主动改正,大家就会更棒。通过此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自身更加了解了,对身边的朋友也多了分理解。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有目的地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其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理解知识,明白道理,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教师可利用音乐,语言描述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家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在我......的时候,爸爸、妈妈......。然后让学生将所讲的故事编成一个剧本,自己扮演父亲或母亲。接着让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声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讲故事环节,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后续的情景体验做好了铺垫。学生表演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爱以及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美文欣赏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学生谈一谈时,他们都被父母的爱所深深感动了,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本节课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教学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间和谐的氛围等都可以形成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教学中教师将身边的事情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把酒驾列入国家刑法的范围开始引入,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把酒驾列入刑法之列,正是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当然,教学中《不和烟酒交朋友》《我的课余生活》等课亦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养定会不断提升。
四、体验实践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之所用,学有所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内化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作为社会小公民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笔者尝试着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到各村组,广场,公园......去观察,了解我们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小组整合资料并汇报。结果大家发现,人们并没有善待我们身边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许多健身器材被毁坏;村头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烧了个洞;公园的座椅毁坏严重......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们感到很难过,有的学生还为自己曾经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内疚。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破坏公共设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笔者接着引导谈一谈:“我们小学生除了从自身做起爱护公共设施,还有什么好方法,让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公共设施?”学生们畅所欲言。接下来一周,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或图书室查资料,了解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分小组调查并制定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案;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学生们从此次活动中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教者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观察,认识路标,通过参与交通管理,知道了作为一名小公民我们应该做。通过这两次活动,笔者发现学生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了,他们自己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意识增强了。当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实践耗时较多,加之有安全等方面的种种顾虑,许多教师不愿参与其中。但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的确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小公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活动真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素质,笔者认为应该从小学生抓起,让公民教育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机融合。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主人不断努力。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柿子镇中心完小-魏申群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顺势发展,科学整合,实践创新
——探究实施‚班班通‛后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程的整合
内容提要:‚班班通‛的迅速推进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教学环境及方式的重大变革。作为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运用‚班班通‛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将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之中,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深层次、科学地整合,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全面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班班通 信息技术 品德与社会 整合
有人曾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网络化的世纪‛。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知行为。身处信息社会之中的教育也迅速地进入了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和‚班班通‛为基础和核心的‚网络化‛、‚信息化‛教育时代。同时,‚班班通‛的推进和实施,使我们进一步的明确了信息技术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世纪的教育新使命: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新一轮的国家课程改革明确倡导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并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做到日常化运用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和有效地整合,即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确实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之,‚班班通‛启用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提供了一个实施现代教育的基础和教师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平台,能极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我们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要把握好实施‚班班通‛的好时机,与时俱进,认真钻研教育理论,加强学习信息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同步协调发展。
二、深层理解‚班班通‛,科学整合课程资源
实施‚班班通‛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更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展开课堂信息化有效教学,实现教育教学中打破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这将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会合作》中的‚齐心真好‛这一活动主题时,播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获得了集体项目的唯一的一枚金牌的实况录像片段。让学生交流:‚在时隔20年后,她们再次站在奥运会最高的领奖台上,是什么让她们赢得了桂冠?‛学生交流后,教师再用ppt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故事《杰出的合作》,让学生看课件,说感受。紧接着再用课件揭示本课主题:
可用资源,然后再自己加以科学的加工整理,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资源,来从事自己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到教学环境当中,与教学的诸环节联动协调,为实现创新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胆实践探索,勇于积极创新
我们在利用‚班班通‛设备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来从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关键是利用其多媒体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收集补充到我们的教学之中,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营造品德与社会课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总之就是在实践中整合,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让‚班班通‛设备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实现整合发展,效益最大化。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时,设计了如下的一些运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教学情景环节:
1、用flish课件展示‚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让学生直观 感受这些抽象的概念;
2、学生展示上网查找到的古今通讯方式和现代通讯家族成员的 图片及实物信息;
3、视频资料《一个手机与128条生命的真实故事》;
4、网上在线问卷交流‚假想没有通讯的日子‛;
5、课堂交流在QQ聊天室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不同年龄 网友的通讯工具和通讯方式的采访结果;
息和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转变学生以往接受式和枯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作为正处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与创新并举时代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以敏锐的视觉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实施‚班班通‛后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这一崭新的课题,在不断实践中去把握、创新和运用。
四、‚班班通‛实施后有关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的几点思考:
1、要全面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特别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学生方法和能力的获得,防止把品德与社会课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同时,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科教学的整合,也不是单纯的把利用‚班班通‛设备作为教师教学演示的工具,以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代替所有功能。而应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使用、学习、探索的工具。将设备用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班班通‛来实现教师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同时也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认知主体的作用。
2、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科教学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要根据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效利用网络学习,开发课程资源,从真正意义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这就需要
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在与课程的整合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增加额外的教学目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不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它教学资源。不能认为只有网络信息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应用目标和应用方式,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我们要坚持‚课程本位‛,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我们必须重视结合学科的具体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有关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的应用,要根据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对媒体和教学技术从需要出发,灵活多样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活动中作为效能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决策工具的作用。
5、先进完备的‚班班通‛设备仅是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的基础。要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学科的科学整合,我们教师自身还需要从理论到技术进行认真的学习,加强教育科研,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以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整合和发展。
总之,‚班班通‛的便捷、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特点,能够满足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和生活性的课程需求。实施‚班班通‛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