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的作用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三门峡陕县第一职业高中 刘江红
摘要: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语言能力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尤其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型之路。那么,是不是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已经俱备了呢?
在高中朗读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令人担忧的情况:
1、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朗读过程中常出现发音不准确、逻辑停顿的错误。如把‚戏谑‛的‚谑‛(xuè),读作‚虐‛(nuè);把‚戛然而止‛中的‚戛‛(jiá)读作‚嘎‛(gá)。如把‚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冰心《笑》)的正确读法‚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错读为‚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文言文更是出现停顿错误、通假字读音错误等现象。
2、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读。
学生站起来朗读,声音又细又低,神态扭扭捏捏,一个语调读下去,不会抑扬顿挫。这样的学生在高中有相当数量。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六个方面叙述了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唤起高中老师,学生对高中朗读教学的再认识,使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一、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地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地感受,自然而然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二、通过朗读去领会文章神韵,陶冶情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强调了语言对文章的重要作用。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强调了语言锤炼的艰辛。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在语言方面都经过千锤百炼。诗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杏枝头春意闹‛。散文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语言具有含蓄美和音乐美。小说方面,福楼拜认为:‚无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要一个词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性质鲜明。‛戏剧的语言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语言用词追求立体感,分寸感,句式讲究节奏美,整齐美,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可以‚一字传神‛,甚至‚不着一字,尽着风流‛。
高中学生认为朗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实,他们不知道: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如果不读我们就品味不出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体会不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再现不出散文的意境美,展现不出戏剧角色的个性。
三、通过朗读提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例如《荷塘月色》一课,如果我们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许多话语令人费解。怎么办?读,响亮地,有感情地去读,你会发现眼前霍然开朗,有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许多学生反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们说:老师,你授课时讲得太多了,太清楚了,而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又太少了。这样一味地把知识往我们头脑里灌,我们会因‚积食‛而‚消化不良‛的。这是众多家学生的心声。高中语文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去朗读,去思考,不然,课本中的精品就会索然无味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将会事半功倍。
四、朗读也是高中阶段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朗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对《赤壁赋》的学习,如果我们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这篇古文背下来,学生声情并茂,陶醉在苏轼的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心境中,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文章背熟了便于理解,记得牢固了便于吸收利用。如果把高中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那么,高考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运用自如。巴金,钱钟书,叶圣陶,鲁迅等大家都运用过朗读进行记忆积累,其效果大家是不言自明的。
五、朗读可帮助字斟句酌,修改文章
朗读,可以形成语感。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错误、拗口,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罗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炼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言改通顺,流畅了。‛叶圣陶先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改诗时,就采用‚读‛的方式,‚读‛的修改法使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音韵优美,雅俗共赏。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应用‚读‛这种方式修改作品成绩最为显著的是海明威。他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反复读了二百余遍,修改了二百余次,最后才成稿。海明威就是用‚读‛的方法,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形成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
由此可见,通过‚读‛来修改文章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虽然课业紧张,但每写一篇文章务求其精,‚文章不厌百回读‛。只有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语病,只有通过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言‚心语‛之语。这样,可能初改文章时费时费力,但从整体写作教学来说,它却是省时省力的。学生一旦掌握了边读边改的方法,必可受用无穷。
六、朗读可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朗读课文,特别是对于有着浓厚感情或是能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的文章,学生尤其喜欢。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主旨,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和语言组织能力。比如我在讲剧本《雷雨》时,先让学生课下预习,把握课文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形象。再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进一步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实践证明,这样的课上下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课堂气氛活跃。
但高中学生由于课业紧,学习压力大,不能持之以恒,更不能形成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下几点是我的粗浅看法:
1.示范性
在朗读方面来说,示范性主要是老师和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主要指录音机。
⑴老师的示范性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充满情趣,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
例如:老师在讲《陈情表》一文时,不是用太多的讲解,而是身穿肃装,表情严肃,用低缓而厚重的音调,饱含深情的朗读,来表达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音色深沉,苍劲,课堂沉浸在悲怆的氛围中。老师率先垂范,先声夺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朗读和学习的欲望被激发出来。
⑵录音机的示范性
录音机的示范作用,主要指朗读录音。朗读录音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朗读录音教材是朗读大师经过认真揣摩,摊牌练习制作的优秀作品。它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调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
例如,在讲《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我们可以利用录音教材,只要一播放,必会先声夺人,使用权人入境。氛围有了,何患激情?当然,如果老师朗读水平高,由老师来读会给学生‚望尘可及‛的心理,更有说服力。
2、主体性
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都有‚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高中学生也不例外。‚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通过形式,传授给学生朗读方法、技巧,让学生比着读,赛着读。我们应该给他们指导,经常锤炼他们,让他们‚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这时,我们也要注意选材的新颖性,实用性,并且有一定难度。朗读,有一定难度对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俄国教育界认为:‚难度要如同树上的苹果,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这样高中生才会在挑战的氛围中对朗读产生兴趣。
最后,我想说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真正在朗读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文学素质。
第二篇:英语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从增强语感、强化记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英语写作水平、构建正确的英语思维、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等方面阐述了朗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而指出英语教学中朗读弱化产生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强化朗读教学方式的相关对策,以期对教师和学生均有所启示。【关键词】朗读;英语教学;作用;问题;对策
一、引言
学习英语就是要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朗读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众所周知,学习语言就是要从听开始,自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听觉功能就开始发挥作用,周围的声音对婴儿的影响就时时刻刻存在了。在婴幼儿阶段,爸爸妈妈总是不断对着婴儿教“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语言,这就是人类起初语言的训练。在语言训练的初级阶段,任何地区的婴儿都是在这种语言的熏陶下建立起最初的语言基础的。在其他国家,语言的学习大致是一样的,等到了一定阶段,小孩就开始模仿周围人的发音,在这一过程中,大人会通常教小孩一些平常的词语。人类的语言体系就这样开始慢慢建立起来[1]。这样的过程是在校外进行的,是人类掌握沟通技巧及生存技能的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仅能学习到日常用语,而不能学习到社会文化。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孩子们就开始步入学校,开始接受专业的语言技巧训练,这就是开始学习文化的开始。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接受的知识都是先人对历史与现在经验的总结,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了解这个社会,这就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在学习英语的进程中,我们都是整天处在母语的环境里,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朗读就是我们努力克服母语阻碍的有效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先跟着教师或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接下来就是大声朗读,随着英语语句的不断反复,在学生脑海中就会形成固定的英语思维。所以说,朗读训练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比拟的[2]。
二、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有助于增强语感、强化记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英语写作水平、构建正确的英语思维、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等,下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有助于增强语感
学习英语到一定阶段,英语语感自然形成,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持之以恒的英语朗读训练固不可少。朗读训练不仅仅可以使英语学习者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语调,还有助于教师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英语语法教学固不可少,这是因为通过让学生熟记语法规则而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目标。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语法教学,为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英语朗读就成为教师教授过程中的良好工具。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英语朗读使得学生悟出部分英语语法,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省去了很多的麻烦,教学变得相对较容易[3]。
学生进行英语朗读训练在改善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功效明显,在进行大量的英语朗读后,英语语感越来越好,自然而然英语口语就会相对较好。语感较好的学生能自我纠正英语表述中的错误,相反,语感较差的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表达过程中的错误,更谈不上纠正自身错误。这样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英语知识是牢固的,能使得学生脑海中存有大量的英语信息,所以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进行语言交流[4]。因此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朗读训练对于增强语感至关重要。
(二)有助于强化记忆
英语学习就是记忆语言知识的过程,它是大脑皮层特殊的功能。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大脑深层记忆,而且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想象,这样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记忆。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语音语调不断发展变化,能够刺激大脑产生声音影像,加深语言的掌握。朗读的过程就是声觉、听觉及视觉之间相互协调作用的过程,并且加深刺激知识被输入到大脑存储区域,从而加深语言知识的记忆[5]。笔者通过实际走访和访谈学生发现,很多教师反映如果有的学生能够对朗读训练比较敏感并且持之以恒就能够快速记忆所学知识,而没有朗读习惯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把朗读与学生的记忆有机结合起来。当然这个前提便是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还有对学生整体记忆能力以及心理学的研究,一旦充分调动起学生这方面的积极性,学生在这方面的进步将是巨大的。
(三)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英语朗读是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英语学习中,朗读训练可以不断使得学生讲自身处于英语环境之中,这样有用的知识素材就会被存放在大脑中,英语段落中的经典之处就会熟记于心,学生自然吸收段落中的亮点,将语言知识储存于自己的脑海中,酝酿发展成自己的[6]知识,所以说,英语朗读训练对学生加深课文理解是大有裨益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监督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制定严密的计划,在不断重复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牢记英语段落中的词语、句子,甚至部分学生能够整篇背诵英语文章,那么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领悟作者的深层次含义,同时又能不断拓展新的背景知识开辟新的理解方式。
(四)有助于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我们学习的英语课文中,被选入的文章、段落都是能代表英语典型文体的部分。按照我国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英语学习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少,并且学生写出的文章要语句通顺、合乎规范。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仅靠教师枯燥的讲授和强制性记忆效果甚微,而英语朗读能够反复刺激大脑记忆皮层,加深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文体至关重要。英语朗读可以使得学生较快
[7]掌握英语的语言规范,并且能够丰富英语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朗读训练效果的监督,可以说,这样的过程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五)有助于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
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语音教学至关重要,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第一拦路虎,是学生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语音学习自然离不开反复的朗读训练,以达到语音的标准化。朗读训练进行到一定数量的时
[8]候,语音会自发纠正,使之变得规范、流畅,对发展英语的其它几项语言能力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学生就能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就从自身加强了自信心,就能敢于在人前表达自己,敢于在班级中朗读,从而进入良心循环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口语能力薄弱的问题。所以说朗读的作用不可小觑,应该从根本上重视起来,从一开始就对语音语调有严格的要求,经过良好的训练和监督后更加能够体现这种标准的作用。
(六)有助于构建正确的英语思维
英语朗读使得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脱离出来,使得英语学习的语言材料变成活泼可爱的语言素材,在加强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大量的语言知识会被反复的记忆在大脑中,自然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思维会被不断的发展开来,在不断加强英语训练的过程中,量变最终会一起质变,使得英语学习进入到良性循环之中[9]。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很多年英语之后,仍不能正确的用英语进行表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用英语思维,在这方面大脑皮层不够兴奋,缺乏最基本的灵敏度,以至于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能力较差。在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作用不可忽视,学生应该坚持英语朗读训练,使得英语思维自发形成。
三、英语教学中朗读弱化产生的问题
英语教学中朗读教学方式的弱化带来了系列问题,不论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还是学生理解英语能力、口语能力等均有所减退。
(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减退
英语教学就是强调读、写、听、说、译这五大基本能力的学习,在英语教材中,被选入的文章都语言优美、流畅、规范。这些教材的经典之处不单单是运用词汇和语法进行理解、掌握,而且还要能够通过日常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语言学习的感受。英语语句就像歌曲一样,歌曲在好听,而我们只是默读语句,不去大声歌唱,根本体会不到语言的魅力的。朗读是我们学习课文的起初项目。段落中丰富的词汇、规范的语句及丰富的段落都能使得学生在心目中产生共鸣,能够丰富学生内心世界,触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外部语言素材[10]。朗读训练不单单使得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语言的魅力。在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去指导学生进行趣味朗读,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灌输语法知识、机械记忆大量词汇之上,本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高的,但是学生却对枯燥的灌输方式产生反感情绪,失去了英语学习的乐趣,使得学习变得日渐枯燥,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理解英语能力薄弱
英语课本中文章的选用,不管是段落还是句子都是放在文章整体中的。英语表达流畅、问题规范、语言精炼、文章结构脉络清晰等能力,都是要通过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训练才能形成的。学生通过对英语文章整篇的反复朗读,才能对了解课文背景、熟记语言规范、掌握英语知识。教师往往热衷于灌输教学而忽视朗读,重视对课文的一段段讲解分析及热衷于抠细枝末节,殊不知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枯燥记忆中花费了巨大精力,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强制记忆只是短时间的记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达到英语学习的目标难上加难。尽管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罗列词汇、讲解语法、分析课文,但是在考试当中,学生十分的地方恰恰是理解性阅读题目。这就是为什么教师讲解越细致,学生理解能力越弱的表现吧。因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感性思维的过程,只有遵循语言学习固有的规律,加强朗读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11]。
(三)学生口语能力薄弱
英语学习中,口语能力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口语能力主要决定于学生的词汇量多少、语句是否规范、表达是否流畅。有效的朗读以致背诵一篇文章,对学生增加词汇量、纠正语言规范方面大有裨益,这也是迅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捷径。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单单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问题,而是在于从改善教师教授方法、观念等方面入手,差地解决学生词汇匮乏、词不达意、语法混乱等问题[12]。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才能彻底解决学生的口语能力薄弱的问题。
四、强化朗读教学方式的对策
深入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问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问题之后的有效解决和持之以恒。
(一)纠正学生朗读习惯
部分学生自信心较差,总是担心自己的能力问题,无法克服心中的障碍,开口说英语成为了这部分学生的奢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英语朗读训练,帮助这部分学生提升自信心,有时候教师可以采取限时朗读的方法,激励这部分学生加快朗读,开展学生竞赛,鼓励学生大胆朗读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一旦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将会对以后更加深入的学校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无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这一方面有所强化,有意识的加强朗读训练和朗读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二)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朗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信,还能使得学生爱上英语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之间因为个体差异,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是不尽相同,教师可以采取鼓励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好奇心,选那些热情高涨,语音规范的学生进行进行英语领读,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带动周围同学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有效监督下,学生养成天天朗读的习惯是及其容易的,这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用语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三)制定学生朗读计划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英语朗读,多方式、多角度的丰富学生情感交融,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走入英语学习的情景之中,朗读规范、流畅、准确,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不必在乎单个单词或句子的理解,而是把精力放在对整篇文章思路的理解和结构的掌握,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背景,揣摩语言内容,体会语言环境,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知识了解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带领学生有热情的朗读,效果甚佳。
具体来说,一是朗读经典,加深记忆。经典的文章可以反复朗读,经典的段落、句子也可以拿来进行朗读训练,以此体会英语的语言精华,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经典,品味语言魅力,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结构的掌握。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二是品味文章,把握基调。一篇文章包含的信息是丰富的,情感是多元的,大量的朗读训练可以品味文章的情感世界,掌握文章的基调,所以要对文章的每一句、每一段都要反复朗读,细细体味文章精妙,把握文章的基调。
(四)培养学生朗读技巧
首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词语的发音和语句的语调。我们处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下,多数时候英语的学习都会或多或少的受汉语语言的阻碍,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英语的语言语调。其次,提升英语段落跟读方法。英语跟读是学生纠正英语发音最好的时机。在教师朗读或听录音的时候,这时候英语的发音往往是最规范的,学生要积极培养跟读习惯,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技巧。第三,培养学生独立认识音标,品读英语单词的能力。这是今后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
(五)创设学生朗读环境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学生的朗读条件,不断改善学生的语言环境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在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纠正学生不良心态,突破自我。创造有利的语言环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开口朗读,树立自信心。其次,培养学生的教材观念。教师应该以现有教材为教学依据,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带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语言的魅力,加强对语言的理解。第三,改善教育环境,加强记忆效果。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不能仅靠死记硬背掌握书本知识,而是应该加强学生对内容知识的理解,加强朗读训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第四,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尤其不能轻视学生的朗读,因为朗读是培养英语语感,掌握英语技能的基础。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大声、清晰的朗读,克服语言学习环境的局限性。第五,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刺激学生朗读热情。将语言学习的被动局面彻底扭转过来,刺激学生的朗读欲望。
五、结语
英语是种优美的语言,是讲究美感的。不单单是它的词汇丰富,更在于节奏和语言的韵律。要培养这种语言的美感,朗读是独一无二的方法之一。学生要想学习好英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能有丝毫的轻视。学生要多模仿、多朗读,形成自己的英语语感,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此外,朗读是种简单易操作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措施坚持灵活多样的应用朗读方法,监督学生长期坚持朗读训练,这能对英语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2:48-49.[2] 王为东.朗读导引[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124-126.[3]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9-70.[4] 杨华英.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12(4):22.[5] 王文霞.浅谈背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5):44-46.[6] 黄姣玲.背诵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55.[7] 吴一安.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6):47-48.[8]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4-117.[9] 赵健.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2(3):17.[10] 卜凡.朗读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86-89.[11] 熊瑞华.教学千法以读为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33-35.[12] 张秀红.论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2-113.
第三篇:张颂《朗读学》具体感受和朗读的作用
北京传媒大学张颂《朗读学》具体感受和朗读的作用
具体感受
第一节:形象感受
朗读者对文字作品的分析、理解,必须伴随着感受。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首先取决于作品文字语言的形象性。干瘪枯燥的文字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读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引不起具体的感受。这种情况,用得着一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字语言,特别是实词所具有的形象性,是表达思想感情、给人以感染的明显因素。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可谈了。形象性更深刻的含义当然远不止于此,不过这不是我们的探讨范围。我们所说的形象性,必须以作品为依据,从已有的文字语言中去挖掘。
王摩洁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明了文字语言与绘画艺术的相遇。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爆如界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表明了文字语言与舞蹈艺术的相通,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如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明了文字语言与音乐艺术的相通。文字语言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描绘、刻画变化多端、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就是像“制造工具”这比较抽象化的概念,也会产生一定的形象性。从鲁班发明锯,到瓦特发明蒸气机,从石箭、石刀到导弹、飞船,都会为这个概念补充形象化的内涵和外延;更不用说“关关雎鸠”、“采采苤苡”和“云破月来花弄影”、“踏花归去马蹄香”了。文字语言对朗读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造就了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剌激,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已融化在这整体之中了。这就使朗读者在从文字语言中获得感受的时候,完全脱离了认识客观事物的表面的、原始的、蒙昧的、混沌的状态。这要归功于作者的观察、体验、提炼和写作。
朗读者由作品的文字语言中,由其中包含着的形象性中,可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也可以知道时间发展、空间移动、事物运动,这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我们可以分别给以简单说明。
一、视觉
从作品中的文字语言中“看到”描写、叙述的对象,是一种非直观的视觉想象,或叫内心视象。
〈文镜秘府.地卷.十七势〉中说:“夫臵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这“凝心,目击其物”,对于朗读者非常重要。只是目击白纸黑字,不能朗读出作品的本意,更不会有高水平的朗读,必须透过文字“目击其物”,才会产生切实的感受。
高尔基也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地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历历地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而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积蓄去补充和增补……。”朗读者首先是作品的读者,他必须把作品中的描写浮现在眼前,并用自己的积蓄去补足,而后朗读出来,才有可能相当强烈地打动听者。
这历历浮现在眼前,正是我们所说的视觉想象,也是刘勰所谓“视通万里”的意思。
“今天清早,雪停丁,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看这一段文字,引起我们对作品描写的对象进行不同侧面的“审视”。这画面是以静为主的,静中有动的。就像截取一个镜头,让客体定住不动,容我们把它一样一样地看个仔细,并清晰具体地感受到它。凡是作品中的肖像、环境、景物等描写,都要用“审视”引起感受。虽然“审视”的时间、感受的深浅各人不同,可是这在视觉想象中是比较简单和容易的。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把他提醒了。他怒,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多了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鲁班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简化为”抓-爬-破-看-试-想-打-拿“这种文字叙述,使朗读者”看“到连续的画面,当然是浮现在脑海里的。我们的视觉想象跟得上,人物行为敏捷时,要及时看清,人物行为停止时,也要看到”想“的表情。这是一种”扫视“,以动为主,动中有静。凡是作品中有连续行为、发展情节等的叙述、描写,我们必须用”扫视“的视觉想象尾追不放,纵观全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指通过眼神能看到内心世界。事实上,内心世界的变化由视觉诱发,对朗读者来说更重要。由视觉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在脑海中的再现,有时会比作品的文字语言打开的天地更开阔、包容量更大。因为缺少布景、道具、人物交往等舞台气氛,朗读者的视觉想象就比演员的内心视象更难于捕捉,也更难于把握。
二、听觉
从文字作品的描写、叙述中”听到“某些声音,属于听觉想象,由此而能使朗读者获得听觉感受。
当我们看文字语言的时候,字的音会给我们造成有声语言的感觉,一方面,发音器官会有微弱的活动,另一方面,又似乎可以听到这个字的声音。这是心理学中的问题,不是我们所说的听觉想象、听觉感受。既然不是真实的什么声音刺激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而是文字语言所描述的声音,这显然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间接刺激造成的。歌唱演员看到乐谱不由自主地听到了曲调,乐队指挥翻看乐谱的时候,小提琴、小号、单簧管等各种乐器的特有音色会自然而然地涌流进他的耳际。朗读者在看作品的文字语言的时候,就需要有更多的经历和体验,才能引起听觉想象。这听觉想象并非简单地再现语言的声音变化,而是那字里行间表现的现实生活的复合音响,犹如歌曲和乐曲里表现的军队行进、鹏啭蝉鸣、牧童短笛、丰收锣鼓那样,是一种间接的、想象的声音。这正是艺术创作的共同特征。〈晚祷〉是画,不可能有声音,但它可以表现声音。我们看着那虔诚地低着头的农妇,看着那暮色里依稀可辨的教堂,一串悠扬、深沉的钟声就会在脑际回响。从〈琵琶行〉中对弹琵琶的描写,我们不是也可以听到那曲调的抑扬吗? 请看〈红岩〉中这一段文字:
”一阵狂风卷过,寒气阵阵袭来,崛立在签子门边的余新江浑身发冷,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屋瓦上响起了哗哗的声音,击打在人的心土。是暴雨?这声音比暴雨更响,更加嘈杂,更加猛烈。‘冰雹!'余新江听见有人悄声喊着。他也侧耳听那屋瓦上的响声,在沉静的寒气里,在劈打屋顶的冰雹急响中,忽然听出一种隆隆的轰鸣。这声音夹杂在冰雹之中,时大时小,余新江渐渐想起,刚才在冰雹之前的狂风呼啸中,似乎也曾听到过这种响声,只是不如现在这样清晰,这样接近,因为他专注地观察敌人,所以未曾引起注意。这隆隆的轰鸣,是风雪中的雷声么?余新江暗自猜想着:在这隆冬季节不该出现雷声啊!难道是敌人在爆破工厂、毁灭山城了么?忽然,余新江冰冷的脸上露出狂喜,他的手心激动得冒出了汗水,他忽然一转身,面对着全室的人,眼里不可抑制地涌出滚烫的泪水:
‘听!炮声,解放军的炮声!'“ 为了表达出余新江的听觉反应,朗读者必须细心体会作品中的具体环境和微妙的心理描写。先是哗哗的声音,在听中判断,不是暴雨,是冰雹。接着听到轰鸣,不是雷声,不是爆炸声,而是炮声。事实上,我们耳畔什么声波也没有,完全是”哗哗“、”击打在人的心上“、”冰苞“、”轰鸣“、”喊着“等词语传递给我们的形象,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具体的声音。由于种种声音的具体性,我们的感受也不完全一样。就说”雷声“和”炮声“吧,虽然都可以用”隆隆的轰鸣“来形容,但雷声是一种轰隆-隆-隆的响声,炮声是一种轰-隆,轰-隆的响声,在距离远、有冰雹急响的环境中,不太容易分辨。更不用说炮的不同型号有不同的声响,在渣滓洞集中营四周有山,炮声还可以有回音。听觉经验和听觉国限是有很大作用的。在分析理解和具体感受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展开听觉想象,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具体声音的剌激。
三、嗅觉
作品中关于嗅觉的描写也是经常出现的。这时,我们要用嗅觉想象加以感受。如: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豆透红,发出诱人的香味。“ ”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 气味有多种多样,我们要善于在想象中辨别。都是”香“,也各有差别,更需要细心地加以分辨。”苹果香“和”泥土香“是不同的,但如果没有”泥土的清香“的体验,也就分辨不出二者的不同,那感受也就不易很具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哥尔多尼的剧本〈女店主〉的演出中,曾扮演骑士的角色,当骑士闻到密兰多林娜以出色的厨艺给他弄出来的纸做的炖肉的香味而大喜若狂的时候,作为角色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没有真的闻到什么香味,那炖肉的香味是在他想象中剌激他的嗅觉的。可是,朗读者连纸做的炖肉的形象也看不到,但他应该从”炖肉的香味“这五个字中,就像真的闻到了那具体的、与其它香味不同的肉香。
嗅觉的一个特点,是同吸气、屏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时深吸、有时猛吸,那一定是给人以快感的气味;有时屏息,有时掩鼻,那肯定是一种难闻的气味。我们感受作品中的嗅觉方面的描写时,呼吸的作用不是消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加强感受,加深体验。
四、昧觉
食物在口腔内咀嚼,人们可以感觉到某种滋味,苦、辣、酸、甜、咸都是。婴儿能区别母亲的奶和牛奶,也能区别母亲的乳头和奶瓶的奶嘴,因为味觉在起作用,不能不说这味觉国限已经开始变得微小了。长年一日三餐的味觉体验更给人们以丰富的经验积累。
人们从语词中获得的味觉刺激是古已有之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士兵们并没有看到梅子,只是听到曹孟德说前面就是默林,口腔里便产生了酸的味觉,唾液分泌出来,缓和了口干舌燥的苦况。越王勾践死了这么多年,一提到”卧薪尝胆“,还会引起人们”苦不堪尝“的味觉想象。福楼拜口中那砒霜的味道,不但为作家刻画人物提供了有益的体验,同时对朗读不是也有很多可借鉴的意义吗?
当然,味觉想象中,也有快感和恶感的区分,也有各种具体味觉的辨别。味觉的快感与”馋涎欲滴“"狼吞虎咽”相联系;味觉的恶感与“味同嚼蜡”“令人作呕”相联系。
在作品中,那种直觉的描写虽然也有,但为了突出人物的精神境界,往往运用相反相成的手法。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加以考察:
“„„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了身旁的小胡。小胡咬了一口,传给了小张。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七天没有喝过水的人,怎样对待苹果呢?只咬一小口。是不想吃吗?不可能。但为什么不“狼吞虎咽”呢?因为别人比自己更需要。在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中,走向了先人后己的崇高境界。朗读者必须产生这种矛盾的感受:渴得受不住了,看见苹果,马上产生了“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的强烈欲望。但是,看看身边的同志们,马上又产生了“他们更渴,更应该多吃”的深切感受。这两种感受,在交叉中立即升华为先人后己的思想,而味觉想象中的兴奋与抑制发生了巨大的作用,自己吃的欲望消失了,让别人吃的愿望强烈了,于是,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高尚情操随之溢于言表。这个过程中,“咬了一口”的味觉,其甜美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比那谁也不肯吃的描写更真实、更深刻,我们的味感想像也就更确定、更丰富了。
五、触觉
当外界刺激使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产生“冷热”、“软硬”、“平滑”、“刺痛”等感觉时,那就是触觉。由文字语言引起的触觉想象在朗读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猎人带着我折来许多枞树枝。他又把火堆移到一边,把枞树枝铺在烤热的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热气透上来,暖烘烘的,我们睡得很舒服,跟睡在炕上一样。”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这两段文字,一段写“暖烘烘”,一段写“更冷了”,都是触觉想象的对象,它经过触觉想象,引起我们不同的感受,“暖”使全身舒展,“冷”使身体蜷缩。这不同的感觉,造成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将来会直接表露在有声语言中。
当然,“春风扑面”和“北风刺骨”是相反的,容易区别。但“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对游击战士的感觉岂止在冷暖的直觉上?而抚琴、抚剑、抚桌、那触觉想象当更加复杂。这时,简直已经超出了触觉范围,进入到高一级的感情中去了。
六、时间觉、空间觉
对于时间、空间的知觉,在感受中十分重要。“思接千载”是时间想象,“视通万里”是空间想象。我们可以统称为时空想象。
正如孟德斯鸠在〈论趣味〉中指出的:“人们总想扩大自己的眼界,愿意看到尽可能多的空间,精神总是想逃避界限;日常生活中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只能借助于艺术的帮助。”美术作品的构图很能说明这一点。在满纸上画出大大小小的骆驼,总有屈指可数的局限,不过是拙劣的画技;而只画一只、两只骆驼,前有一尾,后有一头,反而造成了无限大、无数多的空间物态,真是懂得艺术真谛的大手笔。在空间想象中,朗读者的眼界开阔到什么程度,就会对作品描绘的空间认识到什么程度,以至感受到什么程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必须有“东篱”和“南山”之间的高低、远近的感受;“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对这种天上、地下的感受应比“九重天上”和“九泉之下”还要具体。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那段精彩的台词中这样写道:“诗人的眼睛在神奇的狂放的一转中,便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牛。想象会把不知名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诗人的笔再使他们具有如实的形象,空虚的无物也会有了居处和名字。”朗读者也应该同诗人一样,透过形象看到天地之间去,即使是空虚的无物,在我们的想象里,在我们未来的有声语言朗读中,也应该有它的居处和名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但空间宏大,而且那“漫漫”、“修远”、“上下”,竟给人以雄浑、坚毅的感受,好像对我们探求朗读的奥妙也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用太阳的升落表示时间概念,虽然不如今天的钟表精确,但当时这巨大的发现不是使后人仍然感到合理吗?直到经过多少年以后,还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训育,现在的“作息时间”也还是古代延续下来的时间观念。
时间想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发展运动的延续和顺序的感受的积累,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新的组合。“春天来了”,应是经历了多少个春天,也听过别人描写春天的体验在具体时间中的凝聚。“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深刻的哲理正寓于冬去春来的时间推移的必然性中。时间想象在作品和朗读中的意义远远不像“日月如梭”“白驹过隙”那样简单。
时空想象必须强调具体性。作品里表现的内容总不会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和“宏观无限大,微观无限小”这种包罗万象的东西。“折载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有具体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有具体性。因此,朗读中的时空想象不能漫无边际,必须找到它们的限度,找出它们的形象确指性,以揭示作品的主旨,否则时空想象只能造成空洞、浮泛的感觉。
七、运动觉
运动觉,是说客观物体在一定的空间、以一定的时间进行的有机活动。对朗读者的刺激,比这更深一层。物体下落有加速度,流水下行有落差,虽是活动,却本身无感觉。朗读者却要从作品的描述中运用运动想象使自己接受它们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形象感受。飞机升降,给机上人以运动觉,小船起落,给船上人以运动觉。如果作品中有这些描写,我们朗读者就要以运动想象,造成自己也在升降、起落的感受,产生身体各部分肌肉程度不等的张弛、血液流动时快时慢的变化这些生理、心理过程。语言是有动作性的,有些动作还要靠语言指示。“立正!”“举起手来!”这种口令和命令,“到终点了,冲刺!”“敌人进入了射击范围,打!”这些呐喊和呼唤,有时并不形于声,只是心中想,可也支配了行为动作。我们看文字作品的时候,凭着经验,往往产生与人物动作相应的运动觉,那就毫不奇怪了。
“在这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我们看着这文字也要用心体会人物的心情和动作。当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的时候,我们似乎也举起了左手,用力托着炸药包;当董存瑞“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的时候,我们似乎也用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虽然我们手里并没有炸药包,没有导火索,但左手和右手应该有这种感觉;虽然左手也没有真的抬,右手也没有真的拉,但应该觉得两只臂膀的肌肉好像在伸缩。这种运动想象,真实、具体,对于此时此地的人物心情,会由此而获得更真切、更深刻的体会。
运动想象帮助我们扩大体验的范围,增加感受的深度。我们没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但从〈草地夜行〉这一篇作品里可以体验“身子一沉,掉进了草地的泥沼里”的情景;我们没有打死过老虎,但从〈景阳冈〉这一篇作品里可以体验到武松同吊睛白额大虎搏斗的情景,这是动用了生活经验中“一脚踩空”的记忆和武术比赛的联想等积累形成的。而结合实际作品之后,那记忆和联想的材料就变得活跃起来。在记忆和联想的帮助下,作品中的描写也就显得实在和可感了。
事实上,我们的形象感受已经更为深广了。文字作品中的一切形象性内容不是被我们具体地感知着、深入地感受着了吗?我们并不是被动地承受着刺激,我们正在一步一步主动地寻找着、捕捉着刺激,反复地探究着、开掘着感受,并进而走向深邃、广大的拢界中去。
八、综合感知
诸种感知觉,视、听、嗅、昧、触、时、空、运动等各种知觉的想象,完全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在作品中总是错杂的、综合的表现出来。它们不但互相联系,而且互相结合。即使是某种单一的刺激,我们也会用其它感知觉给以补充和丰富,使我们对这种刺激的反应显得色彩纷呈,生气勃勃。这正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和优点。
我们从作品中运用的多种比喻不是可以看到综合感知的丰富例证吗?“铁石心肠”、“火爆脾气”,是对不易表述的事物的说明;“空中撒盐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对不易形容的事物的描绘;“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他人到开阔光明的地方去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在比喻中造成突出的意境,给人以深思遐想,令人感到余味无穷。
综合感知有混合交错和融合一体两大类。
混合交错是指既有视、听,又有嗅、触等可分的感知,经常用“看到了”、“听到了”这类词语。融合一体是指几种感知同时出现,互相缠裹,不可分割。经常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千头万绪,百感交集”之类的感受。
但是,在朗读中我们特别重视融合一体的感知,它不但有利于抓住本质特征,还更有利于引发情感因素。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段文章,一首诗,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受。但是,如果想从字面上一一区分感知类别,不但太迂腐,而且很可能是朗读刻板的先兆。文中的“热闹”,仅以声音为例,似乎只是听觉想象,可是仔细想来,其中必定包含着视觉、运动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受。这样的描述,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常法。“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仅仅看作听觉想象也不合适。“两岸”显然是指船过处沿江两岸,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啼不住”也不只是猿多、声长。这种时间、空间、运动的感知想象造成了融合一体的丰富感受。
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最忌就字讲字,只停留在表面了解上,因为形象感受是来源于对文字语言的深层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正是这个道理,综合感知是感知的深化,而不是一般感知的相加。
从朗读的全过程看,综合感知只是分析理解阶段的组成部分,还没有完全转化为情感运动,不能解决形象感受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不过,形象感受已经为自身的发展准备好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节:逻辑感受
分析理解文字作品的过程中,除了形象感受之外,还有逻辑感受的问题。
长期以来,凡谈到“逻辑”,就一定是冷静、理智的,似乎与感受无关。至少,从朗读的角度来说,这个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作品中的形象性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逻辑性也可以感受到。
逻辑,作为思维规律,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离开语言几乎就无法表述和进行。任何文章,如果“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辞不达意”,“挂一漏万”,那就不成其为佳作;更不会作为朗读的材料。好的作品在逻辑上也会是严密的,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过去写文章,讲求“起、承、转、合”,虽然走进了“八股”的绝路,但对文章脉络的清晰度的要求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即使灵活如“散文”、“杂文”,那也应达到“散文不散”“杂文不杂”的水平,而不能散乱一片,杂乱无章。
作品中的逻辑关系,主要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犹如文气,顺畅地贯穿全篇;犹如经络,紧密地布满全身。不仅指组合的先后顺序,还指为什么这样结构。不论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点顺序,还是情节、矛盾、问题的连绵起伏,都应在朗读者的头脑中形成强烈的感受,而不应仅仅是“清楚”、“明白”。这种感受,不同于形象感受,缺少形象性是一方面,但在文字语言上,更多地从虚词中获得。虚词,似乎不可捉摸,但是,由于上下文气的贯通,由于与实词的多样结合,经络的感觉又并非虚无缥缈。
逻辑感受有两大范畴:一是语言本质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二是语言链条要清晰,不能模棱两可。
语言本质,包括思想感情的目的性、具体性。必须抓准语句、篇章的真正含意。我们已经讨论了朗读一篇作品的整体目的,语句的具体目的将在语气部分再加以说明。目的,与逻辑感受是有关系的。特别是主次方面,更能体现本质,本质把握不住,链条也就必然会被割裂、扭曲。语言链条,包括上下衔接、前后呼应的连贯性、流动性。因此,逻辑感受要成为一种纳入作品贯穿线的“潜流”,每一个环节之间都要如胶似漆,不可随意变更。
语言本质与语言链条是点与线的关系。所谓点,犹如大珠、小珠;所谓线,犹如明线、暗线。语言的丰富性,造成了“珠子”的色彩斑斓,大小参差;语言的完整性,要求着“珠子”的有机串连,我们必须具体感受到点的特色和线的走向。这点,可以从几方面说明。
一、主次感
目的的落实要抓住重点。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就是主次关系。我们对作品主次关系的感受,可以叫主次感。
〈周易.系辞〉有“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的话,郑伯康注:“精义,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我们对作品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对于主次关系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头脑里变得充实了,似乎发现了什么,进而察觉到了作品的精神实质、主要之点,重点对我们的刺激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我们对全篇作品豁然感通。这个情况,对我们驾驭作品进行朗读是十分重要的。作品中的重点与非重点、主与次是对立的统一,没有重点,就没有非重点;没有次,也就无所谓主。重点与非重点,主与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朗读者必须善于抓住重点,以重点带动非重点,就像衣之提领,网之提纲。
重点不宜过多,多则蔓;重点也不宜太少,少则粗。作者创作,与画家作画相似,画家有点睛之笔,作者有神来之会。不管像陆游说的“妙手偶得之”,还是像贾岛说的“二句三年得”,那重点处总是“泼墨如云”,非重点处总是“惜墨如金”的。朗读者要在作品中的重点处花气力,充分发挥重点的作用。所谓重点,无非是最能体现主题和目的的段落、语句,思想最深刻丰富、感情最炽烈饱满的段落、语句。抓不住重点,全篇作品就会像过眼云,耳旁风,飘忽即逝,不得要领。
所谓非重点,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段落、语句。非重点,犹如扶红花的绿叶,烘明月的白云,不应欠缺,不可移易。非重点部分,也有主次之分,不可能同等次要。但是非重点中的主,不应超过重点中的主,比起重点来,它永远居于次要地位。就像重点中的次,不应轻于非重点中的主,比起非重点中的主,它仍然要居于主要地位,是一个道理。当然,主次之间并非刀切斧断、整齐划一。
作品中的主次关系,总是多层次的,好比电影里的特写、近景、中景、远景,好比绘画里的远小近大、远淡近深,有时,比这类层次还要复杂。这个多层次,包括全篇作品的部分、层次、段落、小层次、语句、词组和词之间的主次关系,也包括重点部分、重点层次、重点段落、重点小层次、重点语句、重点词组和重点词内部的主次关系,还包括各个非重点内部的主次关系。在具体作品中,只要有两个词,甚至某些词的内部有两个以上的音节,就存在主次关系问题。从全篇作品看,从最主要的到最次要的,难以计算有多少个主次层次,但是,层次再多,也完全可以感受到,可以使它们完全成为朗读者自己思维过程中的有机组合。鳖脚的朗读者,似乎对主次关系很清醒,“这里是主,那里是次”,好像很明确,但却缺少主次感。原因恰在于他是主和次的旁观者,主次关系竟如手中的玩物,而没有化为心中的珍品。
重点的分布随作品而异。但是,只在篇首的比较少见,只在一两个语句上的也不多。绝大部分作品的重点,表现在文字语言上,往往是浓墨重彩、细致入微。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重点集中,或集中在由几个段落组合成的一个层次、一个部分,或集中在一个层次、一个部分中的某几个段落。另一种情况,重点分散,在全篇的各部分、层次中,几乎都有几个段落和几个小层次属于重点,甚至有各段都有一两个小层次、以至两三句话属于重点的。当然,也有交叉的情形。重点散见于全篇,重点集中于某层,这是因文而异的。主次感对朗读者来说,要发展成为吃透作品深意之后的语言反应,这在给技巧以依据和形成有声语言的流动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二、并列感
在作品结构中,在全篇的语言链条中,有并列部分、并列层次、并列段落、并列小层次、并列语句、并列词组和并列词。所谓并列,就是只有先后的顺序而没有主次的区分。
从数量上讲,有二重并列,三重并列、四重并列等;从内容上看,有时间并列、空间并列、人物并列、论点并列等。.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要注意并列感,就是说,并列成分作品的这一客观存在必须转化为朗读者的主观感受,才能在有声语言中流露出来。时间并列感
对于时间的感知,这里先要强调具体时间单位的形象感受,如“早晨”,要获得符合作品目的的感受,一般情况大约是:清新的空气、东方的旭日、苏醒的朝气,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珍惜等。但逻辑感受不在此落脚,它更注重各个具体时间单位并列关系的相应感受。
并列的时间单位的表述虽然不相同,如“早‘中、晚”“春、夏、秋、冬” “去年、今年、明年”,“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唐朝、宋朝、元朝”,“还有三十秒,还有十秒”等,但是,在感受上,一定突出并列关系。空间并列感
空间并列感,主要是指方位感。具体方位上具体的事物会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受,但各方位的关系,不同方位的指向、位臵,却要有并列感。如“东、南、西、北”,“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天上、地下”,“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教室里、操场上、小河边、田里”,“太阳、月亮、地球”,“口腔、食道、胃、肠”都是。有了方位感,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场面的转移,环境的特点,也就有了具体居处和各居处之间的关系。人物并列感
不同的人物如果在作品中处于并列地位,我们就要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并列关系。有的作品分述不同的人物,有的作品有不同人物的行动,不少作品都有不同人物的对话、议论。具体人物都有其具体的思想、心情、行为,这要仔细分辨和体会,但就他们的出现、相互关系、交叉活动方面说,有时,应该从中获得并列感受,以便造成都是事件的同等参与者的印象。不能因为有的并列中的人物处于次要地位、陪衬地位,或处于被贬斥的地位,就任其并列感被淹没、削弱。
论点并列感
在议论性、论说性作品中,一个主要论点或中心论点,可能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或小论点。描写或报道--个人物、一个事件,也许需要从几个侧面去描述,如人物、事件通讯、报告文学中常见的那样。这种情况下,论点或侧面的并列关系会使朗读者产生相应的并列感受。这种并列感,对中心论点与并列分论点来说,犹如湘、资、沅、澧之于洞庭湖;对人物、事件与并列侧面来说,犹如左、右、前、后之于全身像。由于有融会贯通的核心,并列感不会显得各个孤立,更不会有风马牛不相及之感。诸如此类的并列感,使我们在朗读的准备中就胸有成竹,不论大的并列、小的井列、多种并列或简单并列,都可以在有形的语流中加以把握。
三、递进感
递进关系在语言链条中往往使内容愈显明朗,推动感情进入高潮,它的总趋势是向纵深发展。但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或一泻千里,或逆流而上,会给人一种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之感,一层接一层,一句接一句,步步逼进,绵延不断。
递进感的核心是“进”,因此,递进感给我们的力量是意不可止,情不可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作品内容本来就是递进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不就是逐层展开的么?但,递进又不是到此为止。递进是具体的,不是笼统的。只有具体化了的递进才有可能产生递进感,才有希望在有声语言中具体把握。递进的具体化,基本表现为二:
其一是直进,如“一”之后为“二”,“二”之前为“一”,读到“一”时,知道后边还有“二”,读到“二”时,知道是从“一”来,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这就是一种直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种旋进。是递进的第二种表现。
旋进,是在行进中稍作回旋,既不显得单直,又可利于深入。所谓退一步、进两步的笔法,可以此类推。它的核心还是“进”,根本不发生行进趋势、行进方向上的转变。可以说,旋进是小退大进,稍退后进。这“退”,并非掉转身,而是“一挫身”的感觉。
递进感经常采用“不但……而且……”,“先是……进而……”,“……还……”,“……甚至……”等句式。我们抓取作品内容中的递进感,当然不应只凭这些表面的文字,但无疑,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递进感与主次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递进关系是由次到主的发展关系。
四、总括感
作品中那些有领起作用和综合作用的段落、语句,是逻辑关系的重要体现。我们为了在语言链条中给以显露,就得努力获取领起、综合的感受,这两方面可以统称为总括感。
领起,像大队人马到来之前的先遣队,不但使人了解它的出现意味着“老鼠衔木欣-大头在后边”,人们还可以从先遣队的构成上看到后续部队-主力部队的概貌。对一件事的领起,如:“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在后面的叙述中体现出的事件的性质给人以勇气这一点也就不言自明了。
对分述的领起,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接着就分述“什么是不熟?……“"什么是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当然,分述的三个问题又是并列关系。
领起的后面,我们的总括感中应包含“下面我详细说”这样的念头。因此,对于领起什么,应该产生一种预感。在领起的段落、语句结束了,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说明并没有获得总括感。
综台,有“总之”的意思。如“所有的这一切,有力地说明……”是对上文的综述。“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是对回叙作结。“有的……,有的……,真是千态万状,维妙维肖”。一个“真是”,正显示了综合的意思,我们也恰可从中取得总括感
总括感在语言链条中的启下、承上的作用非常明显。只有加强总括感,才可以造成有分有合、以一当十的严密布局,才利于形成探幽发微、珠联璧合的有声语言。
如果说,雨露甘霖是作品洒向人间的主体,那么,观音施雨,仙人承露,也是作品伴随着主体呈现的神思。领起时,施雨在前;综合时,承露于后,更显得内容的巧夺天工,完美无缺。即使只有领起或只有综合,总恬感也会产生或先声夺人,或余味无穷的效果。
五、转折感
转折感是对作品文气跌宕的感受。上文正说某人、某事,或某一论点,本应顺势而行,却出其不意向另一方向转去。这是一种需要,完全为作者意图左右,为作品主题服务。如:“……越飞越近,眼看就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牛郎面前立刻出现了一条河。……” 在“眼看就变赶上了”之后,不是牛郎织女相聚的欢欣,而是王母娘娘的蛮横阻隔,这是突然发生的情况,是事与愿违的转折。这种转折,由对欢聚的渴望,立即变为痛昔的郁闷,强化了阻隔者的恶行引起的愤怒。这种转折,正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转折感所表现的思维过程,在“眼看就赶上了”后面,隐含着“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这样的意思,是文字语言所无,而应是朗读者心中所有。这样的思维过程,把转折前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不是平铺直叙,也不是前后无关。
由于任何作品的脉络、文气都一定是曲折回环的,绝不是径情直遂的,转折感对于朗读者简直是不可缺的。转折感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绝非一个“可是”,一个“但是”所能囊括的,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作品的语言链条,因势利导,随风转舵,不能笼统地处理。
六、对比感
对比感是由不同的客观事物各自质的规定性的区别与联系决定的。表现在作品中,从内容上说是正反对比,从结构上说是前后对比。如果说,某一客观事物必须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那么,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的共同存在与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对比。“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正是一种辩证的表述。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作品如实地反映了它,就不会没有对比。“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里的“月”与“人”是并列,而阴与晴、圆与缺、悲与欢、离与合就都是对比。律诗的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是对仗的,这种艺术上的对比,已经是人们的常识了。
对比感,首先来源于内容的背反。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在对比中更加显示出它们各自的规定性。在作品中,事理对比,人物对比(包括心情、言谈、行为等的对比)、环境对比……多属内容背反的范围。对比感也要从形式的背反中获得。前与后(呼与应、上与下等对比也在内)、顺与逆、显与隐,常常在对比中表现出形式上的特色。当然,形式上的对比感与内容上的对比感不可截然分开,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这就是内容上的对比,我们应该获得雪前雪后的”两样了“的对比感。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类选择复句,往往采取更换主要词语的办法,许多词都相同,只是主要词语处于对立地位,所造成的形式上的对比感恰恰反映了内容的背反,在内容背反基社础上的对比感受,又可以完美地表现形式上的对比。
像〈岳阳楼记〉中:”若夫霪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老矣。“两段,内容的”悲“与”喜“,形式的某本对应,造成了较强的对比感,并由上文的”得无异乎?“领起,至下文的”嗟夫“综合,使这两段的对比感成为语言链条中的相反相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会有南辕北辙之感。
综上所述,逻辑感受帮助朗读者沿着作品本身的结构”亦步亦趋“ ”登堂入室“,形成有机的语言链条。只有理性上的认识,不把这种认识深化为逻辑感受,并列、转折、递进、对比、总括及其上次也不化为语言发出的”需要“,肯定心口不一,达不到准确表达的要求。为此,作品的文路,要化为朗读者的思路,并落实为古路,朗读者必须加强自己的逻辑感受。
为了让我们的朗读从”死气沉沉“的”字音“,变成”生机勃勃“的”话语“,我们既要注重形象感受的”面“,又要注重逻辑感受的”线“,让我们从分析作品伊始,在理解、感受过程中形成内心的”语流",一旦诉诸有声语言,便如飞瀑流泉,汹涌奔泻!朗读的作用
为什么朗读会发展起来,并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呢?我们不能不研究朗读的作用。朗读的效果决定于朗读者和听众两方面,但这不是绝对的,朗读者有听的因素,听者也可以进行朗读;在一次朗读中当然有各自的差异,从总的情况看,都共享着朗读的妙处。
一、朗读有利于深入体味文字作品
文字作品是诉诸视觉的,可以反复看、经常看,无疑是一种优势。可是,看,仍有一定局限,除去一目十行的粗读不说,就是细读,也只是凭借一条渠道传入大脑,留下的印象,远不如多条渠道来得深刻,这正如看舞台演出比看文字剧本收益更大,道理是一样的。朗读,不但要看,反复看,还要变为有声语言,从而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剌激渠道,同时,更须要认真领会、准确表达文字作品的语词涵义和精神实质。这样,对体味作品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入体味中所得也就更多了。通过朗读,自会发觉“对味儿”或“不对味儿”,“贴切”或“不贴切”的问题,于是再看、再体味、再读。这种精益求精的反复,就意味着对文字作品的更深的理解、更深的感受。不应忽视的是,诉诸声音之后,声音出口时负载的思想感情,比蕴含在文字之中、文字背后的,更为可感,因此,由于朗读者的再创作,听者可以比自己去看文字作品体味更深,他的判断、品评也就会更为切实。这样看来,就使我们认识到:朗读既有再感受的魅力,又有再体验的动力,更有自我检验的活力。应该说,朗读引导着朗读者和听者走向文字作品更深的去处。
<朱子训学斋规>提到: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从背诵的要求指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些话,重视心到是对的,一方面是对文字作品的用心思索、用心体会,一方面又是对自己朗读的用心品味、用心检验。当然,认为朗读只是为了记,为了长久不忘,就显得太狭窄了,朗读的目的和作用远比记住、背诵来得丰富和深广。叶圣陶先生从教学的角度,在更深的意义上提出:“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至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享受”二字用的何等得好啊!循着这种途径进行朗读,可以使朗读进入更自觉的境界,可以使体会深入,使表达更准确,使广大听众获得更大的美感享受。
边看边读,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汇贯通,步步深入,乐趣丛生。正如吉林省特级教师魏治明所说:“从诵读入手进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熟读以至背诵。这样循环往覆,逐步加深体会,对一篇文章才能晓其理、感其情,品味其精当美妙之处。”不少语文教师都有同感。
二、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文字作品的深入体味,为有声语言运用与追求奠定了基础,为用有声语言表现文字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提供了依据。朗读者如果不能把内心的依据通过有声语言体现出来,传达给听众,就说明他不具备一定的语言表现力。朗读者只有具备一定的表现力,才可能把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形之于声。因此,朗读就应该包含着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诸如层次感、主次感、对比感、形象性、逻辑性、丰富性;都要体现在有声语言中。
由于对文字作品的深入体味,那准确的词语慨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臵等,总是十分具体地启迪着我们的思路;而用有声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的愿望又迫使我们不能不运用各种技巧,尽可能完美地表现出文字作品的精妙。这种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无论对我们从事文字写作,抑或对有声语言的表达,都起着自觉学习运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就贮存了许多可资借鉴、可供取用的表现手段,并在需要时或召之即来,或妙手偶得。这一切是仅仅通过分析、讲解文字作品所不易得到的,也是只靠眼看手写所不易达到的。表现力和鉴赏力是相互关联的、互相促进的。有的人听别人朗读可以品头评足,大发议论,很可能语语中的,相当正确。但当他自己朗读时,也许不及别人朗读水平的十之五六。这正是“耳高口低”造成的,是缺乏朗读实践的结果。相反的情况自然也会有:自己朗读水平较高,但听别人朗读,觉得似乎也还可以,却指不出优劣,虽然也模糊感到某些不足之处,却说不真切,更说不清原委。这是“口高耳低”造成的,是缺乏朗读理论的结果。这两种情况告诉找们,表现力和鉴赏力不同。但表现力和鉴赏力完全相背的情况几乎没有,就是说,凡有鉴赏力的人,也肯定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而有表现力的人,也肯定具有一定的鉴赏力。这又告诉我们,提高表现力,对鉴赏力的提高有益,提高鉴赏力,对表现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这两种能力的提高,都可以通过在朗读理论指导下的朗读实践来实现。
朗读,一般是以别人写的文字作品为依据,朗读过程正是在广泛汲取表现力的营养。古今中外的名家高手,究竟是怎样以他们的生花妙笔反映现实、表现世界、阐明事理、抒发感情的?这些文字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我们仔细分析、深入体味,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绝不仅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作。于是,朗读多少篇之后,多少次朗读之后,那潜移默化的成果就会日益显露出来:不但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摹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应用那词章,从而使我们的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词趋于准确和生动。虽然我们写作时是边想边写,说话时是边想边说,可是,在“想”时,便会融合进前人的创造,在“写”或“说”时,也会吸取过去的经验,积累多了,写作、说话、朗读等的表现力必然明显提高。随着表现力的提高,辞不达意、言不及义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随着语言技巧的丰富,当会逐步改变心虚笔拙、木讷无文的窘状。语言表现力的提高,完全可以使“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和“七步为诗,出口成章”的阶段尽快到来,到那时,更高水平的朗读也便会出现了。这样,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的语言表现力便纵横驰骋,无往而不适了。这是从不涉足朗读领域的人所难以体验的。
三、朗读有利于发挥语言的感染力 文字语言逝有感染人的力量,“爱不释手” “掩卷遐思”都是被感染的表现。可是,当把文字作品变为有声语言的时候,那感人的力量应该更强烈。这也就是说,朗读,应该比作品本身给人的东西更多。为什么要说朗读是一种再创作呢?就因为在朗读语言里饱含着、浓缩着朗读者的深刻体味、独特感受、熟练技巧、音声魅力。高水平的朗读会使文字作品的作者惊喜:我写的东西里还有如此深刻的意味哪?!当然也就会使听者动容:比我自己看作品可好多啦!所以列夫.托尔斯泰说: “不但感染性是艺术的一个肯定无疑的标志,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志。”作为语言艺术的一个品种的朗读,当然不能例外。当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广场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时候,他那高亢有力、雄浑豪壮的声音是多么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啊!这声音里凝聚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自豪感,回响着历史上叱口宅风云的英雄们的胜利召唤。今天再听当时的录音,仍然今人心神飞动!当郭沫若同志在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上宣读发言稿的时候,他那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的声音是多么沁人心脾啊!不但表达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捍卫和平的强烈愿望和坚强信念,而且使人深刻体味到汉语的优美待色。苏联诗人吉洪诺夫就说过,听了郭沫若的发言以后,认识到只有用音乐才能形容汉语的优美。
在“四五”运动中,朗读那些脍炙入口、震撼人心的诗文,那充满了忧国忧民、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的声音,回荡在天安门广场,传播到四面八方,唤起民众,伸张了正义,打击了邪气,鼓舞了斗志、把朗读的作用发挥得相当充分,到今天人们还记忆犹新、心驰神往!
要使朗读内容和朗读技巧都有大幅度提高,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朗读是一条重要途径。可是,现在我们的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人们往往忽略朗读对学生、儿童的感染作用。其实,优秀的文字作品通过朗读对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更能增添人们的前进的勇气和希望。大量的白话文,字面上的较易理解,但字里行间的蕴含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就能溢于言表,使入心领神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我们应该努力发挥朗读的感染作用,就是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等,在教学中朗读一些精选的材料,对达到教学目的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四、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朗读也一定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激励人们蓬勃向上、奋发有为;人们将在朗读中获得日常生活中不易得到的那样集中、明确、生动的高尚精神享受,使思想更加纯净、生活更加充实,使那些旧的污垢、那些低级趣味显得更加卑微,无处藏身。
日常生活中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件平常小事,由讲话生动的人叙述,便使人觉得有趣;一件奇闻,由讲话呆板的人说,却使人颇感平庸。其原因是明显的。朗读,当然同朗读内容有关,但朗读者的水平也非常重要。即使在作学术报告、宣读学术论文那样的场合,听众除了解其中的学术价值外,同时,从报告人或宣读者词语的清晰、口齿的流利、语气的生动中,直至声音的自如、音调的悦耳,不也承受着无限乐趣和美感享受吗?如果竟因为不善于朗读,精彩的内容被读得吭吭哧哧、支离破碎、结结巴巴、索然无味,朗读者自己汗流挟背,听众也都昏昏欲睡,哪里还有什么享受可言?崇高如共产主义理想,迫切如精神文明建设,诸如此类的重要内容,也会被蹩脚的朗读把人们的兴味降低,甚而在朗读大门之前望而却步,反去专注于其它方面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作为教师,不论教哪一门课,都存在朗读一定材料的问题,包括公式、定理等在内。因此,教师都有一个朗读水平高低的问题。待别是语文教师,自己不善于朗读,当然不可能指导学生学习朗读,如果连课文都读得平板吃力,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文字作品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呢?其结果,往往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乏味和学习爱好的转移,更谈不上对朗读有什么兴趣了,那的确是十分可惜的。殊不知,由朗读引起的、强化的对语言文学的爱好,也许能够造就出一代语言艺术大师!
作为父母,当孩子开始听懂话语的时候,不要只满足于教给他们那些日常生活的用语,欣喜之余,确实应该着意选择那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发育的文艺作品、科普读物给他们朗读,使他们领略语言的美感,加强他们的听音、辨音、发音的语言训练,迅速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的老师们,如果能给小朋友们多朗读一些文艺作品、科普读物,更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是小学生的后备军了,能够摹仿老师朗读一些儿歌、小故事、小童话,甚至背诵出来,这也是极好的语言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老师、周围的人们有意无意带给孩子们的不良词语、不良语言习惯,将会被优美的词藻、良好的语言习惯所代替。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开始了朗读课文的准备和学习。这时的朗读,已经是正规的训练了。在朗读中,他们不仅可以更多地识字、更好地接受课文内容的教育,而且可以逐渐认识到应该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在实现这个基本的要求之中享受着再创作的乐趣。当他们把一篇课文顺畅地朗读出来以后,那欣喜的心情中,饱含着对示范朗读教师的钦敬,同时,也会在比较中意识到,老师的示范朗读给了自己很大鼓舞和极大乐趣,自己也一定要像老师那样,朗读得十分动人!在闯过第一次当众朗读的怯场之后,他们便会发现,在羞涩帷幕后面,竟有如此心旷神怡的情景,一股初出茅庐的心志自会奔突而起,不可遏止。由此,进一步体味到有声语言的神奇功能,接着又产生了更上一层楼的愿望。在循着肯学苦读的道路前进中,更多的人获得了高尚的情操,走上了不同的岗位,有的人用着铁杵磨针的功夫,一步步登上了语言艺术的峰巅,并召唤着后继者!即令不是专攻文科专业的学生,在校时老师示范朗读留下的印象,也是终生难忘的。
这一切,在朗读中,伴随着声音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纯真的心灵,也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不论是听别人朗读,还是自己朗读,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这不但包括从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转变能力,从有声语言推及文字语言的判断能力,还包括着深广的学识、熟练的技巧,更包括着语言的感受力和对语言完美的鉴赏力。语言的美感给人的高尚精神享受常常使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素养和造诣,即使听到好的朗读,尽管旁人在那里拍案叫绝,自己也只是茫然,又怎能领会有声语言的精妙!没有这种素养和造诣,尽管朗读时全力倾注,字字认真,也表达不出原作的精髓,文字作品中那些画龙点睛、一唱三叹的妙言警句就会黯然失色,朗读的作用也便付诸东流了。因此我们说,听者和朗读者的造诣越深,才越能体会到和体现出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今天,广插、电视、戏剧、电影、朗诵等日益普及,并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就不会从中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或者只取其末节,或者只感其皮毛,甚或会反其主旨,接受某些消极的东西。如果在朗读中加深了语言艺术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提高了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和鉴赏力,力求达到高尚的精神享受的境界,那所得就全然不同了,不但可以明其是非、辨其瑕瑜,而且修身养性,其乐无穷。这样看来,重视朗读,学习朗读,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朗读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途径
我们的朗读,必须使用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从语音上要求标准,从词汇、语法上要求正确。虽然文字作品的多种多样、古今中外都有,朗读时要尊重原作,但是,声、韵、调、轻重格式、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声音样式,不能不讲究规范。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时代的要求。1958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入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朗读,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形式,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途径。不学习普通话,不掌握普通话,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朗读者。而学习朗读的过程,同时就是学习普通话的过程,通过朗读学习普通话,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朗读者要朗读某篇文字作品,这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首先解决声母、韵母、声调、轻重格式、儿化、音变等问题,真是字斟句酌、不能马虎的事。初学普通话时,在朗读中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错误。诸如把“南方”读成“兰帆”;把“农村”中的“村”字的调值读成33或22,而不是55;把“战士”读成中重格式,而不是重中格式;把“好啊(哇)”读成“好呀”„„这都不标准,不能说是普通话。在说话时,既没有文字依据,语流又快,口腔再松软无力,就不容易感觉到存在的问题,事过境迁,纠正起来也实在困难。如果加上方言土语掺杂其间,与普通话的距离拉大,当面校正更觉吃力。因此,在朗读文学作品中使语言规范化,就成为朗读的重要作用之一。自己朗读,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同听别人朗读结合起来。听标准、正确的朗读,同自己的朗读加以对照,就可以在比较中认识到什么是普通话的标准音,什么是方言上语,怎样读才对,怎样改正不正确的读法,等等。相当多的人是从听电台、电视台的普通话播音,听朗读唱片或录音磁带中学习普通话朗读的。正因如此,周恩来同志于1958年l月10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的报告<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就强调指出:“北京语音是个标准,有个标准就有了方向,大家好向他看齐。„„比方对广播员、电影和话剧演员、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就应该要求严些„„”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应该是人们学习普通话的榜样。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持别指出:“每年有上千万儿童进入小学,训练普通话应该从他们开始。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成百万的教师是普通话最直接的教学者和宣传家”,应该“使学生不但在语音方面,而且在书面语言的语法、修辞、逻辑方面都能得到有系统的规范化的教育,消除目前很多学生在中学甚至大学毕业以后还不会说普通话、不会写通顺文字的现象。”这个要求在今天看来仍显得十分迫切。
语言规范化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朗读在推动语言规范化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的人,日常说话中带有明显的方言,可是一拿起文章朗读,却能基本上符合普通话的标准,这不是恰恰说明了朗读在语言规范化中所起的作用么?学习和掌握普通话,达到语言规范化,完全可以通过朗读率先实现,这是一条快捷方式,我们应该把它充分利用起来!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认识朗读的作用,也还可能并不完全,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朗读活动对朗读者,除需要严格的识字、组词、造句、谋篇方面的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感受能力、积极思维能力、感情引发能力、语言驾驭能力之外,还需要声音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象交流能力、把握状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提高,离开了朗读是不能获得的。此外,如作品体裁、文章风格方面的鉴赏审美能力、独特感受能力、艺术创新能力等,更是高水平的朗读所不可缺少的。朗读活动对朗读者来说,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这“厚积”,当然是长期朗读实践的沉积作用的表现,正是这沉积作用,才造就了读者语言艺术的深厚功底,从而才有可能由“必然王国”走近“自由王国”(要走进“自由王国”那是很难很难的),无论在任何场合下,捉襟见肘的朗读者总是远不及游刃有余的朗读者,这不及,正是在认识和发挥朗读作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造成的。有出息的朗读者必定是在经历了众多痛苦的磨炼之后才飞进声情并茂的高境界的。
这里,我们还要强调朗读应用范围的广泛性,破除对朗读作用的某些狭隘理解,更进一步加深对朗读作用的认识。
朗读的应甩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幼儿启蒙,语文教学、念信读报,宣读论文、讲稿,念剧本、歌词,都离不开朗读的应用。
首先,随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在大学、中学、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应该是重要环节;理工科也开始设置语文课,有的文科、师范院校正在准备开设朗读课。尤其令人高兴的,普通话观摩表演、朗读比赛、口头表达比赛,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这真是一派令人鼓舞的景象!其次,我们的电台、电视台、广播站、广播室的播音员、广播员,都是从事普通话播音工作。如果他们从小就受到朗读的训练,如果十分重视朗读的作用的发挥,一定会播送出更加优美动听的有声语言。广播电视事业已处在大发展的时期,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朗读的基本训练、学习朗读的理论,是每一位播音员、广播员不可忽视的课目。而随着朗读水平的提高,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将更深入人心,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播音员、广播员必能发挥生力军的作用。与此同时,播音队伍的壮大也一定会不乏后起之秀。
再者,话剧、电影演员如果在训练时忽视朗读的作用,同样会带来明显的弊病。多少年来,口齿不清晰、语言不规范的台词,不是屡见不鲜么?国产影片还需要普通话配音,这些演员的朗读水平是可想而知的。欧阳予倩先生说:“据说法国人认为演员在台上语言不肖是对观众的不礼貌„„。”老舍先生说: “咱们演的是话剧,可不能搞成“话锯”,拿话来锯人家的耳朵。”欧阳予倩先生指出:“关键还是要我们演员把台词念好。”有人说演员不是“国文教员”,不必有标准的北京语音,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欠妥的。演员之成为“语言艺术大师”,绝不仅仅是创造了鲜明的角色,他完全应该同时创造个性化的角色语言,这其中就应该包含着对普通话的要求。有人说演员不能用朗读来训练,因为朗读与创造角色是两码事。虽然朗读与创造角色并不完全相同,光用朗读训练演员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把朗读和创造角色看成水火不兼容的对立物,培养演员时,不从名著的朗读中体验各样的人物、锤炼精确的语言,基础不坚实,那台词又怎能说好呢?不改变“重表演、轻语言”的状况,“表演艺术家”是不会与“语言艺术家”统一起来的,语言不过关,表演就必然受到很大的局限。戏剧演员的唱、念也不能离开朗读的训练。有的京剧演员的道白,韵味十足,令人百听不厌、经久难忘,难道只是这几句道白的功夫么?“千斤道白四两唱”,其中凝聚着多少朗读的心血啊!
当你作为领导干部向群众宣读文件或讲话稿的时候,当你给孩子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当你为邻居大娘念她的亲人来信的时候,当你被大家推举读报纸上一条重要消息的时候,当你朗读自己的作品、论文的时候,„„你的朗读能力和水平不就呈现在听者的面前了么?难道可以用“我不是干这一行的”之类的遁词为自己开脱么?
我们会看到,朗读的巨大作用,将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而愈益真切地显露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之中。
第四篇:经典朗读
经典诵读 —— 一种教育、开发孩子各种能力的方法
儿童的天性善于记忆和模仿,而拙于理解分析。儿童的经典教育正是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儿童很自然的将国学经典记忆在心中。通过这种简单的、儿童并不反感的方式,全面提升儿童的各种能力。
1、提升记忆力:在诵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听觉神经、视觉神经、触觉神经以及大脑的潜意识。整个过程就是提升各种神经敏感度,提高记忆力的过程。一般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退。而接受过读经教育的孩子,基本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很多读经教育成长起来的人甚至到了七十多岁,依然头脑聪明,过目不忘。记忆力是人类进行学习的最基础能力,没有记忆力,人就无法学习。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是成正比的,记忆力也跟聪明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诵读教育,首先给孩子的是学习一切文化的最基础的能力。
2、提升注意力:很多孩子上学以后,表现得散漫、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诵读训练,能够最有效的提升儿童的注意力。儿童对于诵读非常有兴趣,尤其是大家一起读,更是兴致盎然。而诵读本身就能让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点上。所以,诵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3、识字能力:识字是不用特殊教的。人是靠图形来识别汉字的,而不是靠逻辑来识别汉字。一些汉字经常出现在儿童的眼前,辅之以读音,儿童就自然能够认识这些汉字。在诵读经典的时候,这些汉字的形状和读音不断的在孩子头脑中重复,久而久之,很自然的就能够记住。孩子就能够认识这些汉字。识字速度能达到每年2000个。所以,读经三年的孩子,常用汉字几乎都能认识了。
4、阅读能力:儿童天生就喜欢阅读。通过1-2年的读经教育,儿童能够认识大部分常用汉字,他们就能够进行阅读,甚至阅读深度的书籍。儿童很喜欢读书,只要大人不破坏儿童阅读的情绪,他们就能主动阅读。而且随着读经量和阅读量的增加,儿童阅读能力会突飞猛进的提高。因此阅读是不用教育的。用分段、段意的方法培养不出儿童的阅读能力,只会让儿童越来越讨厌阅读。而我们的学校正好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所以多数学生一毕业,就不喜欢读书了。诵读国学经典,本身就是在阅读最好的书籍。通过诵读,识字量迅速增加,之后就可以阅读各种书籍。而且因为识字量大,他们更有兴趣阅读各种书籍。诵读一定量的经典以后,孩子也能够很自然的理解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所以孩子可以阅读具有深度的中国书籍。诵读经典是全面提升孩子深度的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没有接受过诵读训练的人,对阅读几乎都没有多少兴趣。小时候多少还有兴趣,越长大越没有兴趣。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没有提升上来,稍微有点深度的书就看不懂了。所以,如今大部分成年人都失去了深造的能力。
5、文学作文能力:写好作文,主要在于思想和词汇。将经典记忆在心中,心中便有了最深度的思想,同时也有了最优美的词汇,作文顺理成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熟读经书十三部,不通文章也能通”。组词、造句、作文:学生上学以后,老师一般都很关心这三种能力,每天都进行训练。其实只要孩子多读经,多读书,就自然的会组词、造句、作文。如果读得少,无论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有这种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的心灵中没有思想,缺少词汇怎么能组词、造句、作文呢?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连作文都写不好,其原因就在这里。但是今天教孩子作文,没有从孩子的思想和词汇上下功夫,只让孩子空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的作文只能照作文选抄,干瘪无味。读经的孩子,组词、造句、作文,都变得简单愉快。所以通过读经教育,会给儿童打下相当的文学功底。诗词文赋不再遥不可及。
6、语言表达能力:现在很多人认为表达能力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从小就训练孩子(口才班、表演班等等),让孩子尽可能的在各种场合去表达、表现自己。跟作文一样,有思想有语言的人才能有口才。而单纯以技能的形式锻炼表达能力是徒劳的。演讲与口才能力:诵读的过程,就是训练口齿表达的过程。相声演员要每天练习绕口令。而经典中的很多章句,都比绕口令更难读。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口齿就会越来越清晰。随着经典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孩子的思维能力逐步提升,演讲与口才将不再困难。
7、外语能力:我们学了十几年的外语,连天气都问不好。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方法不对。听读训练是学好外语的唯一方法。读经教育刚好是让孩子听外语录音,跟外语录音来读,而读的内容是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所以读经就能学好外语,而且能学很深度的外语。心理学家认为只要人能够背诵足够量的句子,就能自己从这些句子中摸索出语言的规律。所以教外语,不需要讲语法,不需要背单词,只要跟着录音诵读就可以了。等背诵了足够的外文经典,再去请一个外教,事半功倍。
8、道德修养的基础:一个人,没有化学知识,没有物理知识,没有天文知识,至少还是人。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仁义礼智信,别人就会说“这个人,不是人”。中国的经典中,很大成分都在讲述为人处事的道理。孩子从小把这些道理记忆在心里,就奠定了孩子一生道德修养的基础,也奠定了高明的为人处事的智慧。
9、动手能力:皮亚杰在100年前创立了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他着重研究行为对儿童智力的影响,并认为运动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以此建立了很多关于动手能力的课程。但其实真正的动手能力是在劳动中学习的。也就是在家多让孩子做家务,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然就得到提高。手脚的协调能力、管理运动的脑半球都能够顺利得到发展。另外一种教育方法就是体育,以武术和瑜伽最好。这两种运动能让人身体运动达到一种最佳的协调。不需要用其它的课程和方法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
10、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学习深度的语言能够带来高度思维能力。经过中英文诵读训练,能够迅速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日后能够很轻松的应付数理化学习。
11、艺术修养的提升:艺术心灵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环境熏陶出来的。每天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看世界名画,让这些优美的旋律、色彩和线条来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
12、轻松的学习学校的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读经训练,儿童的智慧和潜能被激发出来以后,他们可以用非常少的时间学会小学、中学的各种科目的课程,并取得好成绩。
孩子的时间如同孩子的生命一样宝贵,只有给孩子安排最有效率的教育,才是在珍惜孩子的时间和生命。诵读国学经典,是最有效率的教育,也是最经济的教育,一个时间、一种教育,开发孩子全部的能力。
第五篇: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摘 要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古语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今,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搞扎实,才能激发起学生爱学语文的热忱。所以语文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了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起到哪些作用。关键词: 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 语感
前 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朗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朗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指导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朗读教学的特点
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依然是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使用和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语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
二、朗读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所谓“正确流利地读”,就是要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按句逗号的停顿去读。有感情地朗读是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把握好语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朗读是感知的重要手段,是感悟的前提条件。重视朗读是阅读教学不变的主题,而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是小学阅读教学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的结果。但是当前有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走入了误区。
(一)夸大效果,满堂皆读
曾几何时,小学语文教学界的权威人士大力呼吁要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可喜的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终于得到了重视,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夸大朗读教学的效果。以为朗读无所不能,包容万象,课堂上只要抓好了学生的朗读,就万事大吉,皆大欢喜,于是语文课成了典型的赛读会,出现了“满堂读”的现象。
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段时,他先让一个学生读了一遍,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学生回答:“好!”再让另一个学生读了一遍,老师又问“这个同学读得好不好?”学生回答:“好!”老师又说:“谁想和他比一比?”后来又让第一组的同学和第二组的同学比„„最后老师说:“谁想和老师比一比呢?”老师读,学生再读。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学生读书遍数不少,课堂也很热闹,但收效却不大。这不仅不是加强了朗读教学,而且还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厌烦情绪,由最先的兴趣勃勃变成最后的索然无味,失去读的兴趣,使朗读教学变得事倍功半了。
(二)指令性太多,自由性太少
部分教师喜欢指名朗读某一节,不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某一节;喜欢全班齐读,忽视自由朗读、个别读;喜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过多的评论,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评价。有的老师上课,学生刚接触课题,就要求学生带着激动的或者沉重的心情、矛盾的或者陶醉的感情朗读,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感情是学生受到课文感染之后,自然而然萌发出来的。感情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光靠几个孤零零的概念,更不是靠老师生硬的指令来调控和强加的。与其强加指令,不如花些精力帮助学生用心体会文章的感情。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出文章的感情,与作者和文章中的人物情感产生了共鸣,自然就不要你去告诉他要用什么感情、什么语气去朗读课文了。
(三)过程走马观花,效果镜花水月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但有的教师一上课就让一名学生读课文,或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之类的理解性问题。当学生听读完课文之后,马上开始讨论所思考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能否读正确、读流利也不管了。教
师只是走了一个整体感知全文的过程,并没让所有学生充分地读,这样即使悟性好的人,也不能读一遍就能进入文本,更不用说“文意兼得”了。
由于语文测试中对朗读的检测很少甚至没有,所以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朗读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据笔者调查了解所得,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东莞市城镇小学朗读的时间约为7至10分钟,农村小学更少,约为5至8分钟,平均不足8分钟。虽然这不能代表大部分的老师的做法,但也说明小部分老师的朗读教学逐渐被分析课文所替代,那些只有经过反复诵读和吟咏才能体会到的东西被概括成简单的条条框框。有些教师拿到一篇文章,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知识点,急急忙忙分析拆解,搞得支离破碎,教学的情趣荡然无存。许多优秀的文章在一些老师的眼里变成了几道练习题,变成了训练考试的靶子,白白放过了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扭曲了朗读感受美、鉴赏美的本义。
(四)曲解评价内涵,滥用激励性评价 自从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后,出现了赏识教育热,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在评价学生朗读时,难以听到“逆耳忠言”。
在一次语文评优课上,我听了一年级黄老师上的《四季》一文。老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感悟四季的特点后,为了加深印象,采用多种朗读。当小朋友听到老师宣布进行男女朗读比赛时,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女同学先读,确实读出了四季不同的特点,声音甜甜的。接着男同学读,虽然声音响亮,但都是一个调,扯着喉咙叫。不料,黄老师在总结性评判时说:“平分秋色”。看到女同学一脸的无奈,我想,一次两次不要紧,如果长期这样“糊涂”呢?那会怎样?指出不足,就一定伤他自尊吗?不!应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灵并非如此脆弱,不堪一击。魏书生说过:“我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严格要求学生。恰恰是那些我批评得最严厉、最不留情面的学生,几年以后见面或来信中,更流露出对教师深深的感激与尊敬之情。”何况虚假的评判反馈给学生的是错误的信息,这种欺骗对学生而言也构成了伤害,容易造成是非混淆。
四、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一)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语言现象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他们体验和积累的知识来获得,需要引导他们联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放在训练朗读上,让学生获得语感。
在我们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要抓住文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这既可以加深学生感情的熏陶,促进共鸣,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巧妙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情景,就能充分吸引学生整堂课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中积极创设语感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深层把握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通过立体化的教学,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在《长相思》的教学中,我利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再配上一段紧张的琵琶乐曲,让学生听其声、感其形,在音乐、画面、解说中声临其境,零距离触摸作者心路历程,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感悟。这样的情境创设,很快地就把学生带入了“风一更,雪一更”的征程中,感受到纳兰性德军旅生活的思乡之苦。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融情于境,物我同一,从而使朗读引人入胜,叩人心扉。
(二)朗读教学可以加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孩子是富于想象的,发展孩子的想象就是在开发孩子的智慧宝藏。而语言又是妙不可言的,很多文字寓意深刻,特别是人教版的新教材,它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丰碑”“为什么说他成了一座丰碑”,再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在教学古诗《小池》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一句,“早有蜻蜓立上头。”教学生一字一顿,摇头晃脑地朗读,在抑扬顿挫中读出蜻蜓的可爱和俏皮。然后播放欢快的轻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朗诵诗歌,想象蜻蜓飞到荷叶上来干什么。有学生说:“蜻蜓飞累了,到荷叶上休息一会儿。”有学生说:“清晨,蜻蜓口渴了,飞到荷叶上喝点露珠解解渴。”有一个学生更有想象力,他说:“蜻蜓在空中飞呀飞,它看见新长出来的荷叶一个人太寂寞了,飞下来和它交个朋友,聊聊天。”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也只有天真的孩子才有如此的美妙的想象。
(三)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
读书是孤独的散步,读书是精神的放牧和漫游,如同牧羊人往无边的草原上放牧他的羊群,时而望望碧蓝的天空上的朵朵白云,时而抚弄身边的野草小花,在风烟俱净中自有一番体验。又如同海边的旅人,有时看海天外的云鸥,有时在沙浪间寻寻觅觅,有人迹处也好,无人迹处也好,在他只是一种散步、一种乐趣。读书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散步,它令人身入其境,得到读书的乐趣。②在课堂上,我尽让学生融入文本,分享与分担文章的快乐与忧伤,敞开自己的心扉。
在学习《给予树》这篇文章的时候,同学们把金吉娅妈妈的担心——生气——激动读得活灵活现。妈妈的担心——“家里并不富裕,看,她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小罗同学紧紧地抓住了“并不富裕,却要,怎么能”这样的词语,把母亲的担心读活了。同学们也深有体会:的确不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从大家朗读的语气中让人体会到一种忧虑。但读到妈妈的生气时,小李同学读后谈自己的感受时说:“本来家里就很不富裕了,但是金吉娅却很不懂事地买了只用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她太不应该了!”经她一读,大家也不由得气愤起来说:“这小女孩实在太不争气了。”又有的说:“假如我这样做,母亲肯定不放过我,分分钟要挨打。”但,最后母亲为什么又激动起来?同学们继续朗读课文。原来——“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让妈妈如此地激动。活读母亲的转变,让同学们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说道:“我真想不到一个小女孩这么懂事,能做出这么伟大的事情。”“假如我是金吉娅,我想我也这样做,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世界才会更美。‘给予树’才是名副其实的‘给予树’。”
小简同学这样说:“其实,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多这样需要帮助的人,要是我们这里也能‘种’些给予树,我想我会尽我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说不定有一天我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家里比较富裕的同学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困难的人,毕竟,还有很多跟我们同年的孩子不能回到课堂来。”
把文章活读了,孩子的心扉也宁静了。又如在学习《掌声》一课中,当孩子们活读了英子的自卑,犹豫,紧张,痛苦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是同学们的真情流露:“我能明白一个残疾人的心理。不要说别人,我四肢健全,但一回答问题,遭到的是同学们异样的目光,甚至有时被取笑,我真的很想找个洞钻下去,更何况是一个残疾人?老师,下次我举手的时候你才叫我,否则,不要提问我,好吗?”
“我也这样认为,上次我听到你跟妈妈聊天的时候说我不积极举手回答,但你们都没有站在我的角度,没有体会我的心情。”他们的回答不就解开了我们一直都无法解释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们越到高年级就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缘由吗。此时此刻他们多需要自信与鼓励的掌声,这 “掌声”不仅仅送给主人公——英子,更送给了这个——真情流露的心灵。
在学习《检阅》一课中,学生不仅仅佩服博莱克的自信,自强,更让同学们佩服的就是这群儿童队员,他们既没有劝博莱克不去,也没有把他放到队尾,更没有把他藏在队伍的中间,而是把他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这种对残疾人的关爱,只要你熟读是很容易体会出来的。但,如何让文章绽放它的色彩,我试图通过残疾人——衡川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心,通过我的配音介绍。同学们是这样说的: “我要把最美的信纸拿出来给衡川写信。”“我要把零用钱存起来,寄给他做手术费。”“我要写信告诉他,让他坚强地活下来,康复了一定要到我们家乡来玩,因为这里的小朋友会很欢迎他这样一位自信、自强、身残志坚的人,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看,《检阅》不仅仅检阅了整齐的队伍,也检阅了儿童队员们美好的心灵。更检阅了我们学生——雪亮,善良的心扉。孩子的心扉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活读中敞亮开来的。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看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出现暴力、泪水、遗憾了。
(四)朗读教学是记忆、积累的基本方法
古人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在此期间,不求甚解,只要读得多,记得多就好。古今中外那些学问渊博、成就卓著的学者文人,无不深谙读书之道,领略读书的妙处。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交”,巴金少年时代便能背诵《古文观止》,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就主张学生应背诵。他说:“学语文有无捷径和秘诀?有。那就是要背诵。”又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你能背诵的多,脑子里装它几十篇,它就可以好好地为你服务。”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更有生动精辟的阐述。他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轻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的确,朗读是加深理解课文、增强记忆能力、积累知识的有效手段。
五、结语
总之,朗读教学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在朗读中陶冶情操;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朗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朗读中发展自我个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让朗读教学始终活跃在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永远充满学生朗朗书声。
参考文献
[1] 张圣华,《诵读: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5月刊
[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年11月第5次印刷,第365页
[3] 吴立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4次印刷,第144—146页
[4] 林倩影,《形散神聚 和谐共生——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教学》 , 2008年第3期
[5]顾云虎,《一遍有一遍的目的 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朗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
[6] 吴立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第4次印刷,第166页
《 语文课程标准 》 [7] 郭红深《 浅谈素质教育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8] 赖正意 《创设情境式朗读 活化语言文字》 语文新视界网 2007-6-4 [9]《让朗读评价焕发生命色彩》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