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读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的作用
范读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精彩的朗读能让语文学习充满生机,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在朗读时容易添字漏字,语调平淡,不能正确表达感情,读书时不注意语义,因而不能正确深入理解课文。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认字,初学知识,对代表声音的符号——字很生疏。因而当他们看到字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出字所代表的声音。所以读书时容易把字音拉长,形成唱读。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范读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气,语速,语调等技巧,把课文读正确,读出感情。所以要想让学生读好,教师就必须先示范好,充分发挥范读的引导作用,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范读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语言文字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媒介,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非得通过朗读体会不可。但是,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又决定了他们对许多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有困惑、有障碍。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和感染。因此,范读对文本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株紫丁香》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可能没这样深刻,我教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自己声情并茂地范读了一遍课文,学生感受到了诗中浓浓的师生情,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接下来整堂课的学习都沉浸在爱师敬师的氛围中,教师范读在文本理解上就起到了一个关键的启发作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既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成生动的有声语言传递给学生,也能把教师的情感、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
二、范读能使学生在朗读时产生情感的共鸣
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对学生说“读得美一些”“读出高兴来”“用愤怒的语气读一读”„„而学生站起来后却往往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水平。其实也并不是学生不能体会出文本的情感,而是一时不知用怎样的感情朗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经历,感情朗读很不到位,就很需要教师的精彩范读。如在教学《我多想„„》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他们自读课文时,我注意听他们自读的情况,发现他们大多是一字一顿地读,缺少感情。这时我说:“你们这样读让我觉得原来很美的小河、天空,现在是一点都不美了,你们听老师读一读,听听老师是不是把小河、天空读得很美。”接着,我就美美地读了一遍课文,听我读完,学生都争着说:“我觉得小河、天空太美了。”在教师的范读引导下,文中那种美丽的景色,美好的意境就会深渗透进学生的内心。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减少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范读能启发学生的想象
想象的材料越丰富,想象力就越开阔而深刻。我认为范读是一种极佳的想象材料,它容易唤起学生的想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课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卢沟桥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在教学中,我重点范读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认真听并想一想:课文描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几种形态?接着我用雄壮的声音读着“好像朝着远方长吼”,用甜美的声音和陶醉的表情读着“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用轻柔的声音读着“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用高兴的语气读着“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用有声语言再现不同形态的石狮子,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想象出朝着远方长吼的石狮子,专心听桥下流水声的石狮子,在母狮子的怀里熟睡的石狮子,在做游戏的石狮子。从而产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再让学生进行交流,想象丰富了,思维拓展开了,学生的朗读情感也就跟上来了。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展开想象,从而真正把课文读懂读好,达到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目的。
四、范读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有时会感到学生没有想读的欲望,当老师问:“谁想来读一读?”的时候,却没有几个人举手。这时候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范读鼓励学生来挑战“谁想和老师来比一比”,再次发挥范读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就从不想读变成想读,甚至是我要读,我要读得和老师一样好,我要比老师读得还要好。这样就将范读的引导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达到了我想要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也可以适时来一段范读,“这一段写得真优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进文本,学生便也会跃跃欲试。
五、范读能让学生学习朗读技巧
想要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在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时,我不赞成关于朗读技术性的生硬指导,但融在范读则很容易让学生接受。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标点符号的语气,停顿的长短等,这些不用生硬的说明,你的范读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教《草坪青青》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注意听老师范读,特别注意听一听老师朗读的节奏和速度,字音的长短,停顿时间,说话的语气。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也会模仿教师朗读的语气,节奏和速度,进行适当停顿。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地提高朗读水平。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为学生打开朗读的大门,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音律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能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专注的神态,抑扬顿挫的语调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范读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低年级,教师的范读更是必不可少。
第二篇:表演性朗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表演性朗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朗读是艺术,用表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分角色表演朗读,让学生亲身体会人物的情态与思想。
朗读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而且要巧妙的帮助学生学习朗读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表演特别感兴趣,且低年级课文中故事类、童话类的课文所占比例较大,这些课文都短小而精悍、浅显易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更多地把表演运用到朗读中来。人的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语言的能力;大脑的右半球则负责直觉创造力、想象力。如果,让创造力和想象力参与认知活动,就能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相互补充,协同工作,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当代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说明:当人的身心处于高度放松和协调状态是大脑最灵敏,学习效率也最高。可见,恰如其分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记住所朗读的课文,而且不易遗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用表演性朗读的几点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用表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朗读有了兴趣,就为学生持续朗读和提高朗读提供了内因的条件,减轻了学生朗读的疲劳感。那如激发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 的被动状态转入“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呢?我认为,表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苏教版教材第三册中的秋游一课中,提到“白兔”、“绵羊”及“打滚儿”、“逮蚂蚱”、追逐等一些秋游中的趣事,在朗读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模仿动物的神情、动作和叫声„„这样,课文中的动物白兔”、“绵羊”及“打滚儿”、“逮蚂蚱”、追逐的场景便会在学生的表演中变得活灵活现,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就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二、把所学的内容转化为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要把所描述的内容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就必须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文中内容表现得真实、准确,贴近我们的生活。如苏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乡下孩子》一课中,课文用短小精练的儿歌形式,描绘了乡下孩子聪明能干的特点和乡下孩子生活的乐趣。在朗读“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这一句时,学生有的用双手做抱小孩子的动作,有的一手抱孩子一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脑勺或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在朗读“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时,学生各自发挥想象,做出各种各样的神态和动作,把句中的“挖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小鱼”、“乐坏了”、“馋嘴”等词语形象表现出来,如身临其境一般。
三、分角色表演朗读,让学生亲身体会人物的情态与思想。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基本的训练,分角色训练中倍受教师和学
生喜爱的朗读方法之一,它具有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优点,分角色朗读上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带人物的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让学生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再向“神似”迈进。这一目的只有通过仔细研究任务的语言、语调和语气能达到,而研究的过程则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狼和小羊》一课中,狼和小羊对话是训练的重点:狼故意找茬,气冲冲地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在背地里骂我„„”小羊则温和、可怜的回答到:“亲爱的狼先生,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我还没出生呢?”怎样才能更好的朗读这些语句呢?我先让一小组的学生认识和分析狼和小羊的性格特点:狼是狡猾的、蛮不讲理的、凶恶的;那么我们朗读时就应该读出它的凶恶、狡猾、蛮不讲理;小羊则是温和、善良、弱小的,朗读时就应读出温和与善良的语气。在我的指导,他们把这一对话表演得惟妙惟肖,为其他同学正确把读狼和小羊的语气做好了示范,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表演性朗读为了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学到了知识,感受朗读的乐趣,从中表现了自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充分体现朗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低年级教学中多运用表演朗读,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第三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情绪,领略到文章的 音乐 美、蕴藉美和形象美。
一、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教学中,笔者就特别注重朗读教学。由于自己的普通话比较好,故在讲析课文之前,总要认真地向学生有感情地范读几遍课文,然后让学生仿照朗读课文,这已成为习惯,颇受学生欢迎、领导青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盎然;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目标就无从谈起,而朗读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没有朗读的课堂,经常是“满堂灌”、“满堂问”,课堂气氛的沉闷可想而知。朗读有如一味“兴奋剂”,撞击着学生的耳膜,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朗读的抑扬顿挫,有如旋律和谐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试想一下,曲高和寡的音乐尚且被众人所喜爱,雅俗共赏的朗读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经常读一些文章给他们听。令笔者惊奇的是,每个学生都出奇地安静,哪怕是那几个最调皮的学生,而且尽管只读一遍,他们却能快而准地说出各题的答案。由此可见,朗读是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朗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
朗读,是一种作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翰墨转化为有声语言,变更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加入的庞大的头脑活动历程。它与默读的生理活动要领比较如下:
朗读:目→脑→口→耳→脑
默读:目→脑
以上可以看出,默读较朗读步伐大大地简化了,虽速度快了,但使口、耳缺少了锻炼,对语感的培育也大大降低了。
从朗读这一原理来看,朗读不光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明确,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作为培育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头脑本事强了,他的概括本事、表达本事、构造语言的本事也就 自然 而然地强了。这些本事作用于语言上,学生一定会说得趋于简明、流通、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效果一定是熟能生巧。表现在语言上,学生就能渐渐取得发音清楚、音量适中、熏染力强的效果。一般说来,朗读本事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本事也通常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语言本事前进这一点。另外,由于朗读时要求采用平凡话,这自然会增进学生说平凡话的本事。
所以说,朗读是培育语感的一种好要领,应有效地增强训练。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的以为本事、语义的以为本事和语法的以为本事。如果对精致的文章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范例的敏感和鉴别本事。反之,听到不准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欠亨的句子,就会从情绪上感到不适,并加以倾轧。
三、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一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首先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特别是中学段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反复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于一篇文章,有感情地朗读,遍数多了,文章的意思在朗读中就清楚明白了。这里所说的朗读,不是指懒于动脑筋的走马观花似的朗读,而是指勤于眼、口、脑共同作用于文章的有感情的朗读。
四、朗读启真,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学生审美的感知、理解、抽象能力,从而 发展 学生的智力,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美启真”。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精彩片段进行反复吟诵,而这样的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高声朗诵、低声吟咏中,通过声音把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技巧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入境入情,逐步领悟教材真谛。例如在教《热爱生命》一课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时而语速缓慢、语气低沉,体会主人公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惊人的毅力,时而语气加快,语气越来越坚定,读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渴望。学生在朗读中悟出了语速、语气的变化,再反复朗读,声音伴随着表情,显得声情并茂。在学生情绪高潮阶段,笔者及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时你想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你喜欢文中的人物吗?为什么?这时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情感的激发中迸发而出。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鉴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智力也同时得到发展。这时,教师已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解释词语、分析句子,甚至讨 论文 章中心思想了。
五、朗读欣赏,组织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真情感染的基础上,教师要掌握“火候”,善于组织“高潮”。在朗读欣赏阶段,可以组织交流。例如:笔者在教《背影》一课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文章好的地方?为什么说它好?学生说“父亲为我买橘子”这部分写得好。因为“蹒跚”、“攀”、“缩”这些词用得贴切,突出了父亲的爱。这时,笔者说“我认为这里可以这样读„„你们的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读出了“父爱”,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读。这种通过朗读欣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到高潮时,学生情绪高涨,进入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好的朗读本身就是课文极好的解释,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优美的意境,象征性的意境都能得以充分、酣畅的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较好地把握朗读的各个环节,对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将起到“以车代步”的作用。
最后,有感情的朗读,能够起到突出作品中心思想的作用。我国著名的中学特级教师陈老师在讲读《土地的誓言》一文时,范读全文感情真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节奏快慢有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
总之,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朗读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可以在反复的朗读之中让学生体会和品味。朗读是培养说话的基础。朗读得正确、流利,说话也一般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说话也一般比较有感染力。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朗读技巧讲究节奏、停顿,吐字、发音,语流、语态,对于养成学生高雅的气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朗读有助于交谈、发言、复述、演讲、论辩、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和技能训练。朗读课作为一种课型,在得到充分的运用之后,以分析为主的课型将得到改造与遏制,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将得到环节上的简化与内容上的深化。
第四篇: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桂冠学校 蔡晓勇
【摘 要】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朗读能激起美感而引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内容、感情、特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朗读作用 朗读教学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都说明“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朗读的作用:
一、在朗读中唤起美感、引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朗读教学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有位著名作家回忆,自已中学语文老师讲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做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很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深深地受到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唏嘘声,竟至„放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就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速的效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理解文句。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
起初,要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然后,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再后,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间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
三、在朗读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
文言文的语文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如初中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通过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
这样进行朗读法教文言文,不费时、不费力,而且自然、亲切,不用照搬教参说明,无需进行要点的罗列或过渡,它完全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领略。
四、在朗读中增强语感,提高表达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的宝库,不是学生思考和语文训练的范本,不是例子,而是培养语感,开发心智的引擎,是为了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铺设的言语之路。它应当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吸引他们,点燃他们成为真正的人、优秀的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离我们现代语言习惯远,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甚至现代汉语语言还有直接保留的古代的途径之一。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例如用昂扬急促的语调 朗读唐雎对秦王说的一番话,读出唐雎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唐雎的临危不惧、机智果敢。
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就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五、在朗读中锻造想象、激发创造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现代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及积极的再创造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因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讲授《童趣》中“我”鞭逐蛤蟆一节,用轻声朗读“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用急促声朗读“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的朗读,结合自己捕捉蛤蟆的情景产生联想,再现出少儿沈复调皮可爱的人物形象。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才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
第五篇:让阅读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闪光
让阅读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闪光
安庆巿迎江区老峰镇新桥小学 焦贤乐
数学给人的感觉太枯燥,没有语文的语言美,没有语文的韵味十足,简洁明了,说的话总是平平淡淡。但通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我感受到数学其实也是充满魅力的,数学的语言虽然平淡但言简意赅,逻辑性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使用数学语言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抓住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将会使数学课堂更富有吸引力,孩子更容易接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世纪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同以往教材相比,更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灵活性。这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将课本上的知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传授给学生是每一个老师都要认真面对的课题。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谈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经验。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量少,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以及学生受观察力、注意力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问题是由老师为学生代劳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形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经常出现老师读题目学生会做,让学生独立做,总会出错。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的过程。因此,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针对在平时教学中经常遇见的学生的错误:学生有时听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对题目的条件记不全,有时不按题目要求去做,而是凭着习惯去做……我受到学生上语文课指读的启发,于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这个方法,要求学生口手配合,指读要求、读问题、读自己的计算过程,让孩子们把数学读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竟然发现这样的读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在读后,理解题意的速度加快了,做题的速度加快了,准确度也提高了……看来把数学读出来确实有很好的效果。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读”就是学生与课本之间交互作用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这些信息,达到学习的真正的目的。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读”的教学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大家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做”。其实,在数学课中读的教学举足轻重。不管是读题目还是读要求、读计算的过程都是一个审题的前提,更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决问题作良好的铺垫,避免因误解题意而犯错误。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很有必要。那么,该如何进行“读”的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在运用读数学这个方法时,首先要使学生有读的意识,养成读的习惯。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题目只是粗略地看一眼,然后就想当然地做起来。例如题目是要把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于不仔细读题,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答案自然不对。因此,要使学生逐渐养成读的习惯,可先从一句话开始,由易到难,逐步发展到较复杂的题目。
二、学会如何读数学
数学应该如何去“读”呢?难道仅仅就是单纯地“读”、机械地“读”吗?我认为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读”应该具有更多的数学特色,包括各种读的内容。比如读题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多,连独立读题都有困难,别说去理解题意,这时就要教师范读或领读,或把生字注音,或放大在黑板上,在老师的帮助下读题。在数的组成的学习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问“与15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孩子们不认识“相邻”一词,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先教孩子们认识这个词以后,再引导他们理解相邻的意思就是邻居,就像你的座位前后离你最近的同学和你就是相邻的关系,孩子们一听就明白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以疑导读
在很多时候,当老师提出读的要求后,很多学生就按照老师的要求仅仅读书而已,而不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体会,去发现所读的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以疑导读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老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读完后再一起来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在明白了读的原因后,才会带着目的去读,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形式,思维的过程通过语言的表达得以体现。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学习习惯。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眼、口、手、脑有机的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读数学的习惯,让学生从读数学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以及数学描述中渗透的情感。在语言使用上要把握住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使他们逐渐形成“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也不是贫乏的数学符号的组合,它可以变得充满生机和富有韵味。在数学教学中应提倡这种方法从而使课堂显得更生动、学习效率更高。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