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死与解脱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浅见[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13: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生死与解脱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浅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生死与解脱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浅见》。

第一篇:关于生死与解脱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浅见

关于生死与解脱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浅见

(在论坛上发表)

(此为行尸妄谈,恭请众位师父和善知识指正和讨论,但若辩论和破论请务必引用全文,否则恐有过失。)

一、死后永灭吗?

不是。

1、事实证明:国外科学家(已研究了几千例记得前世之人)和国内古今都有众多的记得前生之人的研究和实际事例证明,参见《因果报应实证》。

2、逻辑推理:我们做个实验:让一个死囚在头上顶着一个满满盛油的碗,告诉他若在大街上走50米油不洒就释放他,再在大街上布置最热闹的歌舞场面,等他走完50米后,问他刚才在大街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必说既没有看到舞蹈也没有听到歌声,这就证明身体不能看和听,同理也不能嗅、尝、触和思考。此实验证明了身体是无知(见闻觉知)的,能知(见闻觉知)的才是真正的“我”!此“我”支配着身体,而且不随身体坏(死)而坏(灭)。我们一生将此身体累坏了,支配不了了就是通常的死,但因无始坚固的执著有我的习气驱使,就再次找我,而感六种(六道,天、人、修罗、畜牲、鬼、地狱)类型的身体之一而投生(前生就是从此六道投来)。于是,生生死此生彼、轮回不休、受苦无量。

二、身体是我吗?

不是。身体不过是行尸,属于火葬场,属于坟墓,最后消失。身体是木偶,靠真正的“我”这个机关来支配(牵动)。

三、身体死后是逐渐消失的吗?物质是真实而有的吗?

不是逐渐消失,而是本来就没有,是如梦中世界的幻化!因无始强烈的执著为真有的习气(无明),而感到一切都是似乎真的实有。其实,物质和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无始错觉而幻化的,即幻觉。不但佛学说,爱因斯坦也说:“时间和物质其实是人的错觉”。

还有,举世瞩目的四川省98年8月29日14时,阿曲尊者的虹化(全部虹化,头发丝都没留)就是“物质是假象”的最佳证明。

从一切物质的因温度(火大)而显现的三态变化(固体乃地大、液体乃水大、气体乃风大)现象也可推出一切物质乃幻化。

从原子物理学上组成各种物质的原子都可以相互转变,也可推断出一切物质是假象。

四、身体不是我,那真正的我在那里呢?

错了!我们都犯了无始来就习惯了的大大思维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我们生生轮回的后果。什么错误呢?一说到什么东西或事情(如我、电灯、言语、兔子的角),我们就都总是感觉(强烈的执著)到有这个东西真实的存在,在某某位置、是某某形状、某某颜色、某某味道、某某声音等等。

一提到真正的“我”,也照样在犯着上面的同样错误。总是坚定的执著有个“东西”是我,就必然进一步的执著“我”在哪里,什么样的等等等等。

肯定地说:我们都犯了执著有个东西(佛学叫本体或体)是“我”的错误。其实谁也找不到“我”是个什么东西,在哪里。所以说根本没有个东西是我,即佛学上的无我。虽然没有“我”这个东西,但“我”却不无,见闻觉知的功能(大作用佛学叫用)却永恒,就是行尸所言的真正不灭的“我”。所以无体却无生无灭的觉性就叫真正的“我”,为方便表达,强行取个名字叫空、或真心、佛、或佛性、或如来藏、或真我、或本来面目、或涅磐......五、轮回(的世界)是如何产生的?众生如何解脱?

我们因无始的无明,而坚执有个能觉知的东西(我)和所觉知,能觉知之分就幻现了我而成众生世间,所觉知就幻现成环境(世界)即器世间。众生都犯此错,同业感生同类同环境、异业则各有福报苦乐,即各自现前缤纷多彩的世界。

所以:一切都是心的幻现,而且是因无明而幻现,故一切皆心。执著我才是罪魁,是生死之根,一切(法执)都是因执著“我”造成的。轮回是、贪欲是、嗔恨是、愚痴是......若不执著我——就不会投胎——就没有身体——就没有了“我”这个受到报应的载体——业果也就没有机会落成实报,至少是罗汉。如果再不执一切(即破掉法执),则如梦大醒,强名为佛。

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因为执著我、法的程度不同,而幻现成的地狱、鬼、畜牲、修罗、人、天、罗汉、极乐、菩萨、佛的境界不同。故执著程度不同则祸福(果报)不同。二执最重,便幻现地狱,故最苦。其余六道依次渐轻。若念佛则二执减轻而现极乐。破我执则罗汉,再破除相当法执,则登地菩萨,二执皆断我们就恢复了本来面目,则强名成佛。

故此,无论是谁,必须下真功夫,要锻炼逐渐破除二执。若直接放下最干脆,既从无心处入手。千万注意:无心仍隔一重关,无心不是如枯木顽石、寒潭死水般(无觉),而是觉而不迷、灵灵不昧。要提得起放得下。无心是放下,不昧是提起,即“无佛(痴迷无觉的状态)处莫停留,有佛处(执著觉照)急走过”。有放有提(执著)则同于妄想,无放无提则同于迷睡。此处不敢多言,必须依佛经、依真正觉悟之师父教诲,而且自己扎扎实实的体悟。

现在人的根基,专修最合适,即“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若一门深入,必会不知不觉地达到不起能修所修二执,即是《阿弥陀经》中说的真正的一心不乱,若能坚持至少一天一心不乱(放下二执)则决定往生净土。

一切修行方法,都是放下妄想执著的方便。戒律是强制放下;定是直接放下;慧是看破后自然放下。戒律最能体现佛陀不可思议的善巧,就像轨道,只要不犯解脱戒律上的过错,就自然通向解脱。但要明白,戒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戒律的灵魂是放下妄想执著。因不犯戒律,就会自然不执著一切,才能真正放下,才能真正显现本来智慧。故佛令真正的佛弟子“以戒为师”。

行尸全是嘴皮功夫,纯粹是以轮回心而妄测佛智。仅供有缘参考。若有邪见,恳请大德指出,免令末学招致堕落。顶礼善知识!顶礼!

先谢世出世间师兄的回帖。

本来行尸因自大而为是的臭心过重,打算一段时间内不想上论坛了。可还是没抵挡住师兄贵贴的劲风,又给吹了出来,惭愧!

师兄见谅:您的回帖中连行尸自己都没看出来有行尸的本意。要么是行尸没认真看。

拙贴全文,师兄您真的认真看了?其结构是前后相连而不能断开的啊,若拆开来说,行尸也必须承认确实是邪见。您将拙贴拆开来一片一片的论述,那上面记载行尸的一番废话可就惨了!

行尸事先的声明——(此为行尸妄谈,恭请众位师父和善知识指正和讨论,但若辩论和破论请务必引用全文,否则恐有过失。),想必师兄您未当回事儿。

拙贴的结构是先逐个立名,然后随之逐个破除啊!

第1问题——是先立神识不灭,破当今普遍认为没有后世的断见!

第2个问题——破执身为我的“身见”。

第3个问题——破执外相为真,阐明诸法(一切)无生而幻现,彻底破除一切之执著。“无生幻现”之意必须弄懂,见《圆觉经》。

第4个问题——立我而破除执我实有的“我见”。同时,为免有缘生断灭见,又强立能觉知的功能不灭(贴中用〈见闻觉知的功能却永恒,就是行尸所言的真正不灭的“我”,我字用了引号特别强调了啊!〉)即觉性不灭加以校正,可又偏向了另一遍!奈何!奈何!奈何!

尔后,为了破除再执著觉性实有,又用了“无体却无生无灭的觉性就叫真正的‘我’”。“无体、无生、无灭”三个词连用是何意呢?无体——根本无自体;无生——从未产生过;无灭——从未产生因何有灭?“哪个”又是“真心”呢?为表达且坚定有缘的信心又强立了一次“我”。行尸也知一落言诠,即是破绽。惟有心心契合方可领悟行尸之意,唯有具体体悟出来方解行尸真意,因可悟而不可言也。行尸不愿有缘停留在行尸的一连串废话上,唯肯求有缘直下体悟,就路还家,才会猛然醒悟——原来此岸即彼岸!

第5个问题——因拍字较急而忘记标上题号“5”。此问又进一步破除能觉和所觉,因无明而起能、所的二元对立,因而妄现世、界、生、死之轮回,执著有能觉与所觉能出“轮回”吗(轮回二字行尸可又引上了)?请体会一下,是不是能、所总是成对儿出现?二者形如交芦,互相支撑,一个倒下、另一个安能独立?后面又反反复复的一再破除文字痕迹,指出最直接的修证之法——从无心(一切不执,丝毫不挂)处下手(破有病和作病,且问无心有处吗?)、觉而不迷、灵灵不昧(破昏沉无记的沉掉之病),(再强调一回:此三条是并列关系而不是次第关系),谁说有个觉了,若感到此是觉性的话,如何不又凭空生出个我?因二者总是成对儿出现,故只有真正放下妄想、觉而不迷,方可无能无所、能所一如、能所双忘!若做到此,还要修、还争什么?自然就路还家尔。

以上还是行尸在胡乱言语,不足为信,权作无事而消遣吧!贴中有对师兄不敬处,务请见谅。

行尸顶礼!

第二篇:歌词写作技巧 之浅见

歌词写作技巧之浅见

青春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有着出色的文采,有着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又或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别人的歌,唱别人的歌,他们更想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

写一首流行歌曲不外于两种途径:一是依照写好的歌词谱曲,二是依照已有的曲子填词;这两种方法现在都经常使用。对于许多音乐基础不足的朋友而言,作词(或填词)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要想写一首内容好、好唱又好听的流行歌词却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许多热心而有才华的朋友将他们的歌词作品向我们投稿。可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要么是语言表达的功力还不够,要么虽然写得不错却很难谱上曲子来唱。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朋友没有掌握创作歌词的方法和技巧,空有才华,却难以充分发挥。

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首好的歌词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歌词不等于诗歌。

很多朋友寄来的作品,其实只是一首现代诗,而不是歌词。有些朋友也曾问过:究竟诗和歌词有什么不同?是啊,要想写一首好的歌词,我个人认为第一时间就要分清这二者的区别。

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从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内容都更自由。从本质上讲,歌词也具有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写。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畸意”;比如,在心里老是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原词是„吗‟)”,那种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本来一首很好的歌,却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而“毁”了。

话又说回来,流行歌词与现代诗歌同出一源,所以写好诗歌是创作流行歌词的基础。诗歌创作的经验也能给歌词创作以很大的帮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成功诗歌的创作能使一个人的文笔更精练、更准确、更富表现力,这些对歌词创作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有三:语言精练且更富有韵律,表现手法更有力度,结构更严谨。诗歌在相对较小的篇幅内要想有动人的表现力,不做到这三点是不行的,歌词也一样。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能传神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音韵都不整齐,这样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

作词是要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把当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纸上最真实的体现出来,要选择押韵脚的词汇作词,这样的歌曲才会好听。要注意歌词个数的奇偶性,一般每一个小片段多为奇数的比较好听!这和唐诗是同样道理的。

作词常常使用衬字!也就是:啊!啦!呀!咦!Yeah!Di!Da!等音来代替具体的歌词,来抒发感情,但是,这样的衬字在一首歌里面不能够用得太多,太频繁,这样会给人一种我们写不出东西来,肚子里面词汇量太少,就拿衬字来凑字数的感觉,这样是不好的,作词经常会用到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对比等。这个属于文学范畴的,就不多讲了。

总之,一首好词的创作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传唱性,耐听性,要有新意,就是不要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其二、词曲空间。歌词,忌太满,时时想到它是听觉艺术,留下空间,让作曲家的旋律补充表达您的思绪,凝练并有深意的词,方能传唱出去。

其三、讲究韵律、结构,注意整体紧密,用词准确。歌词是语言艺术,不研究、把握、用心对待语言,如何能写出好歌词呢?并且,歌曲又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因此,建议歌词作者也要向生活中摄取鲜活的语言,往往生动的语言,就来自现实生活之中。

词作者要读书。古今中外,与歌词有关的书要读,无关的也要读点。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歌词作者要去亲近大自然,了解山川景物,风俗人情。让歌词中景语与情语相互引发,互相映衬。同时,一切精典的歌词都是我们的老师。所以,词作者要向一切优秀的歌词作家、优秀的歌词作品学习,研究分析这些作家的作品。

歌词的写作,最佳状态往往是音乐地进行着的,是歌唱地进行着的。歌词创作过程中,一切为音乐着想,从立意、到体裁、音韵、声部、演唱形式、节奏特点等,都或多或少地考虑,这有助于词作者在歌词创作上的迅速成熟。基于此,词作者要懂一些作曲和声乐方面的知识,当然是懂得越多越好啦!歌词写作时,仍然是“词是第一位”。也就是说写什么,怎样写,主题、立意、表达,以及切入角度等等,都由词作者作主。作词,毕竟是歌曲的第一道程序呀,不能说“不是说一首歌好不好在于曲么?反正还有曲呢,靠作曲吧!”那样说的话,就实在是太没谱了。

词作者要尽力把作词这第一道程序尽量做到最好。以你词的卓越的创作,才能引发出曲作家最佳的乐思、乐想来,才能以你的词调动作曲家创作的欲望激情。当然,歌词的写作上绝非是被动的。除了与音乐相关的考虑外,更不能轻视勿略歌词的文学性和词彩的丰富。歌词创作过程中,对语言、词汇的要求,也常常与题材、风格等相关连的。

总之,歌词创作若能在一种歌唱状态中进行,就是说歌词作者若有丰厚坚实的音乐素养,是比较好的。

目前,大家都在认为,想要写出好的歌词、好的歌曲,是越来越难了。词作者千千万万,歌曲作品多不胜数。那么,要写出好作品,该怎么做呢?这实在是一个难题。作者多,作品多,人们的鉴赏力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我们一定更须努力。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感、审美情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显现出从未有过的异彩纷呈的状态。世界各国人民除了考虑与本国人民利益相关的事情的同时,也在关注人类的相互依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即人类共同关注的诸多事情。那么,歌词怎样写呢?词作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情感。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同时,还必须保证作品要有新意,要有创新。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歌词写作亦然。要从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感悟,创作从自身的体验出发,不能蹈别人复辙。创作中一味的重复和摹仿,不仅不能在创作上成熟起来,最终也是成就不了大手笔的。

歌词,因为往往要创造一种意境,传达某种人生态度,致使其创作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创造。一首优秀的歌词的产生,是作者对某种事物、某些情景及某种情感的艺术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思考。所以,这种感受越是鲜明、独特的,歌词的魅力就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开说,歌词的写作,其实也是个求新觅奇的过程。所谓的出新觅奇,也就是作者在对事物的自我感受上,感受的不俗,思考的独特,正是歌词作品出新的关键。这也是歌词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写歌词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写了一段时间,作品也有一定的数量了,有的发表有的谱曲有的演唱还获了奖。但是写着写着又觉得陷入一种迷茫,突破不了自己,达不到一种新高度。所以,我们除了多读、多思、多写、多改,创作中还要掌握出新原则:即角度新、立意新、手法新、形式新,使小小歌词在有限字句之中表达出无限的意境来。而要解决突破的问题,除了在研究、总结、实践中提高自己,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在创作上要有意识地加强艺术上的追求,一是抓好情感突破口,因歌词是因情而生,所以必须重视情感的升华提炼。无情,哪里写得出好词来呢?同时要炼题、炼词、炼意。

题指的是一首歌词的标题、题目、题旨、题意,是歌词重要的组成部分。命题响亮别致,则令人振奋、耳目一新。歌词的题目是歌词创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题目起好了,就能给歌词增添光彩。要做到这一点,从创作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和围绕中心出题作文,同时歌词的题目不是凭空而来,应当是从生活中得到的感受,从感受中提炼出题目,力求题目要准确、鲜亮。

歌词,要求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创造一个氛围,营造一个世界,塑造一个形象。这就要求词作者在用词造句上必须精当、精炼、精彩。词句必须千锤百炼。我们不能如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由此可借鉴,古人炼词功夫何等了得。好的词句是一首词的亮点所在魅力所在,有的妙词可以成为全词的核心,甚到是词眼词魂,所以词作者必须要学会炼字炼词。

把词写好写活,把意写新写深,这当是词作者追求的目标。意是词的灵魂,它起到启人心智、令人鼓舞或撼人心魄的作用。所以必须下大力气炼好它。写作前,先把自己要写的东东的真正目的、含意弄明白,然后再动笔,如果连立意还没搞清楚就匆匆动笔,那样的话,怎么能写出质量上乘的好词呢?

歌词创作有六忌。

可以说,歌词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四忌,结构混乱;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高潮;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

综上所述,写一首好的歌词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

● 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

● 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

● 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 ● 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 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 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想出精彩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

其次,精心规划歌词的结构,把握好“起、承、转、合(高潮)”的步调。

做好第一点后,我们应该对要写的歌词有了比较清晰的感觉,同时也应有了最精彩的词句,接下来就应该精心构思整首歌词的结构。有一些朋友一有了好的感觉或词句就迫不急待地坐下来写作,这往往得不到好的作品。我们要养成先规划好歌词段式的习惯。流行歌曲的基本段式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和多段式四种。目前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三段式或多段式,一段式和二段式因为太短,难以很好地表现情感,已经很少用了,一首歌曲的段式一般是由其旋律决定的。

前面所讲到“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主要就是针对用三段式或多段式进行整体布局而言的,因为在写三段式的歌词时,用“故事+抒情”的手法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一首歌词如果能有一点故事情节,就能更好地进行“起、承、转、合”的变化。虽然这听起来有一些老套,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歌词写作的朋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大多数优秀的歌词作品都是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我们以《驿动的心》为例,来说明歌词中的“起、承、转、合”。

驿动的心 词:梁宏志

(起——)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承——)这样漂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转——)哦„„

(合——)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

大多数三段式和多段式的歌词,“起、承、合”都十分明显,却没有明显的“转”。这种情况下,“转”主要体现旋律上,一般都是在第二段(承)的最后一句上出现向高潮过度的旋律进程,而这时的歌词往往也有比较明显情绪和语气的变化,以配合旋律转到“高潮”。虽然说“起、承、转、合”的步调主要是通过旋律的变化来体现,但词作者在作词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行。曾见过有的朋友把一首词中最好的句子放在开头,这样只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常常被戏称之为“塌台”,意思是词的后半截撑不起来了。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歌词的结尾,以及全词的和谐。词的结尾一般有三种:一是将高潮的全部或部分反复至结束;二是从高潮过渡到一些虚词上,像“啊”、“啦”之类;三是重复开始头(也可以略加变化),让高亢的情绪平静下来。歌曲的结尾主要由曲作者安排,可词作者如果能在创作时就考虑到,就能给曲作者留下更多的创作空间。另外,全词的每一个段落要做到前后呼应,尤其在细节上,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起——开头和高潮一样重要,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一开始就要能吸引人; ●承——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能否顺利过度到高潮,全看最后一二句; ●转——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标记”,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和语气的变化; ●合——早说过了,没有想出这一段,就不要轻易动笔。●结尾——要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第三,把握好歌词每一段的节奏感,运用合理的句式来组织语言。

词作者如果是填词,那有原曲的旋律参照,一般都会处理好语言的节奏感。如果是先创作歌词,那就要会为自己的词设想一种旋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创作。这一点很重要。

流行歌词有别于美声歌曲和民族歌曲类歌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相对自由一些。传统的歌词对句式有一定的要求,如2+2+3的七字句、2+3的五字句。流行歌词没有这些限制,在同一段内句式可以有比较大的变化。但在不同的段落之间,尤其是旋律相同或相近的段式中相对位置上的句式,要求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这些段落句式差别太大,就会给谱曲造成极大困难。如果每一句(或每一段的相应的句)字数完全一样,旋律上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以僵化、单调的感觉。这时,相应句式的少许变化,反而会使整首歌曲显得更生动。

每一句字数基本都相同的歌词是非常难写的。没有顶尖大师的水准,最好不要尝试。第四,语言要有优美的音韵,即使是纯粹的朗诵也能给人强烈的乐感。

从学术上讲,语言的音韵是由其平仄和辙韵构成的。所谓平仄,指的是字的声调,在普通话中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基本上前二种为平声,后二种为仄声。一些方言的声调就更复杂了,比如粤语(广东话)就有九种声调,说起话来都像唱歌一样。不过流行歌词的平仄并不是很讲究的,相信大多数词作者在创作时不会从声调的角度去考虑平仄的问题,而是凭自己的语感,自然而然地调整歌词的平仄关系。

所谓辙韵,就是我们常说的押韵,辙和韵是同一个意思。中国的传统诗歌对辙韵(以及平仄)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规定,比如一个四句的段落中,二、四句一定是押韵的,第一句也常押韵。辙韵有“十三辙”和“十八韵”之分,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下表列出了十三辙的类别,供大家参考:

十三辙 韵 母 用此韵的歌词

发 花 a(啊)ia(呀)ua(哇)《雨一直下》 梭 波 o(喔)e(鹅)uo(窝)《小城故事》 乜 斜 ie(耶)üe(约)《雾里看花》 姑 苏 u(乌)《风雨无阻》

一 七 i(衣)ü(迂)er(儿)《同桌的你》 怀 来 ai(哀)uai(歪)《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灰 堆 ei(诶)uei(威)《爱不后悔》

遥 条 ao(凹)iao(腰)《我是一只小小鸟》 油 求 ou(欧)iu(优)《让我欢喜让我忧》

言 前 an(安)ian(烟)uan(弯)üan(冤)《真永远》 人 辰 en(恩)in(音)un(温)ün(晕)《凡人歌》 江 阳 ang(昂)iang(央)uang(汪)《梦里水乡》

中 东 eng(冷)ing(英)weng(翁)ong(轰)iong(拥)《月亮代表我的心》

在很多流行歌曲中,用了不只一个韵,为了让歌词的音律有更多的变化,往往会用二个以上的韵,但一般不超过三个。比如:《驿动的心》三段分别用了“人辰”、“言前”、“一七”三种韵,由于这三个韵母的发音变化很自然,所以韵虽用的多,依然有很好的乐感。巧妙的换韵,会赋予歌词以多样的色彩和情绪,用得好的话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过多的换韵会使这首歌没有明显的韵脚,处理不好的话,歌词就会显得很难唱。初学写作的人不要轻易尝试。

在歌词转韵中,常常会用“通韵”的手法,即利用韵母中主要元音相近、相似的字,如音和英、安和昂、优和乌、衣和诶等韵,这样会自然很多。一个优秀的词作者会十分重视歌词的押韵,他们会从作品的表现技法、作曲家谱曲、歌手演唱三个角度综合考虑,挑选那些适于传达情感、咬字清晰、发音顺畅的字作韵脚。

只有在偶然的机会下,一些顶尖的词作家才会用自由韵(也即不押韵),初学者千万不要模仿,那只会浪费你的灵感。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而且往往是在一些原创的经典作品。其实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些歌词是用了很自然而又巧妙的转韵,只不过韵脚太多,且转换之间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所以被归入自由韵之列。

以上分别从立意、构思、分段、遣词四个方面介绍了流行歌词的写作要点。但千万别把这些当成条条框框生搬硬套,真正在写作时应灵活处理。这里介绍一种速成的方法,就是模仿他人的作品,进行填词。找一二首旋律非常熟悉的歌曲,不要看原词,纯粹从旋律的角度考虑来填词。这样能很快明白诗歌与歌词的不同,而且也能从中领悟到很多语言无法准确讲述的技巧和要诀。

其实拿别人的曲子来填词也是流行乐坛常见的做法,不少港台的流行歌曲都是拿欧美或日本的流行歌曲来重新填词的,你的成名作就是从此诞生的呢!

如果填词已能摸到诀窍,就可以开始自己作词了。歌词从内容上分不外乎叙事、抒情、写景、说理、对唱五种。而流行歌曲中最常见的就是“叙事+抒情”,即使是纯叙事的歌曲也需浓厚的感情做基础。纯抒情的歌也不多,写景的流行歌曲好的也很少。说理的流行歌曲也不多,因为一不小心就成了说教。对唱的形式一般用在重唱中,二个或更多的人像互相对话一样地歌唱。

开始学作词时,还是以创作“叙事+抒情”的作品来锻炼自己,等真正有实力和灵感时再创作其他类型的歌词吧。学习写作的过程总是这样的,先是模仿,然后是写作,最后经历不断地磨练和突破,才能进行原创的殿堂,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有了一个好的作品之后,还要给它起一个好的名字。好的名字是歌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能够反映歌词的主题,吸引人的注意和兴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用这首歌中最经典的句子;

二、用这首歌最核心的意象;

三、用与这首歌有关的对象;

四、用能够反映作者创作意图的概念。

创作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朋友们,努力吧!要切记,只有深明作曲之道,才能创作出数一数二的词。

第三篇:浅谈班主任工作之浅见

浅谈班主任工作之管见

自技师学院组建之日起,我分别担任过2007秋机加三班、2009秋数控一班、2010秋汽修三班的班主任工作。对于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来说,积累了一点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这几年我始终担任的都是男生班的工作,感触也很深,总结了几点,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1、从严治班

当你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一定要严字当头,包括军训在内,一个字“严”。在班级列出许多的条条框框,比如迟到、早退、旷课等上课扣分标准。寝室扣分标准。卫生扣分标准。间操扣分标准等等,一系列的标准。让学生在心里上就有老师要求的非常严的思想。迫使他们轻易不要犯规。

2、树好排头

当一个新的班级给了你以后,你就得开始搜寻班级干部,尤其是班长,班长的选取决定班级的好坏。班级的卫生委员、主管寝室的副班长、体委都是很主要的。一个好的班委会能给班级起很好的带头作用。我的07和09的班委就很好。10秋得班委不得力我就很操心。

3、严中有爱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初中大多都是学习不好,老师对他们关心不够。如果老师一味的严,和初中没有什么区别的话。他们是不会信服你的,我举个例子在我07届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叫钟玉龙的,他是牡丹江本市的学生,学生刚来的时候头发很长,根本就不参加军训,在班级就是不学习开始的时候还旷课,在他的想法里,老师这么凶,他一定没好了,不是找家长就是停课了,但是我却没有这么做。而是给他机会,一次、两次让他说怎么办,等到第三次的时候。我找到了他进行谈话。但是这一次我还是没有找家长。而是又一次给他了机会。但是我说了一句话,“男孩子讲义气,掷地有声。”这个学生真的就在也没有旷课。而且毕业后几乎每个月都来看我。在他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的朋友和哥们。大严大爱使他们真的能听你的话

4、一视同仁

在班级不要歧视每一个同学,对待每一个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同学都会犯错误的时候,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在你的心目中就把他们分成了3、6、9等,看不上这个,或那个的话。那你在班级的威信就降低了。在09数控班有名同学,叫程家贺的,5、沟通家长

不要孩子犯错误就找家长,在他们的心目中最讨厌找家长,他们和家长的叛逆关系比和老师的关系还坏。所以和家长在沟通的时候就要讲技巧,在家长面前不要一味的老说孩子的缺点,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

第四篇:精细化管理之浅见

精细化管理之浅见

企业管理最能保证效率的方法就是精细管理,这也是成功企业的管理之道。但很多时候一些设计精良的精细管理规则,却难得到良好的实施,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其操作性设计的得不尽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执行人的反应,最后导致精细化管理只能停留在纸上、口头上、表层上。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精细

化管理方面需要注意持续发展,把管理看成一项日常而且独立的工作,从上到下,由粗到细,逐步分解,以最优秀的企业为标杆,保证管理体系本身的领先性。加强动态管理,通过实施检查、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引导、培育,推进精细化管理。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大家管理精细化,但在考核方面,激励方面没有先进一步,与精细化接轨,也必然导致精细化落不到实处。

精细化管理是实施煤炭资源开采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成安全生产经营任务。克服长期存在的粗放管理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管理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

近几年来,由于实行标准化管理,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有了提高,但与管理科学的要求相比管理粗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比如,有的管理单元太多、层次太多,造成管理的不到位,有的考核指标缺乏科学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还存在形式主义,大而化之的现象。有的管理主体责权利不统一,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虚拟化,责任随着利益的不落实,同样得不到落实。因此必须狠下决心摒弃粗放管理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对症下药,改革创新,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实现科学管理的主要措施,贯穿到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一是细分管理单元,把管理对象尽可能细化到最小工作单元,管理责任具体化、并落实到位,使细化管理单元的过程成为深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二是量化考核指标,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单元,都要有明确的、量化的、科学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考核指标,把单位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三是管理主体责权利相统一,建立起与管理主体劳动业绩挂钩的分配机制,使每名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能根据其责任大小,贡献多少,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激励广大员工爱岗敬业多做贡献。今年以来我区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并逐步形成了以6s行为的养成4e标准,abcd四卡的管理。“四工”并存为内容的基本框架,把精细化的静态标准转化成动态的管理考核,由始至终贯穿到安全生产,利益分配的全过程,营造出了一种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竞争激励机制,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和各项工作落实的执行力。

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精细化管理要求,着力抓好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实施全面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要紧紧围绕全矿区奋斗目标,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服务矿井为宗旨,以提高职工素质和实际能力为目标,按照分级培训区为基础培训,教育分开,注重实效的原则,逐步形成以矿教育科培训中心集中培训为主渠道,以区队自行培训为基础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职工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紧密结合本矿区安全生产实际,认真制定培训计划,以安全技术培训,岗位培训为基础,重点搞好班队长轮训,青安岗,群监员,安网员培训和一般工种及特殊作业人员的初训和复训。区队要针对本单位具体特点,强化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学习强化现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强化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的提高,使员工不仅想干,肯干,而且会干,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同时还应抓好员工思想政治培训,可利用脱产学习,业余办班,举办讲座等形式,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板报,专栏等媒体,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安全法制观念。稳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力求全方位打造高素质的“四有”职工队伍。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先导,要以提升全员安全思想培养为着眼点,不断深化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致力打造驱动持续安全生产的人文环境。将安全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式方法进行全方延伸纳入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轨道。并通过(如:“关爱生命、珍惜健康”“安全十忌”“安全提醒”“四不忘”等)体现亲情、真情、友情等各种具有人情味的易被广大职工接受的形式“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转化为个人日常行为规范,使干部职工自觉做到“想安全、抓安全、保安全”营造一种独具煤矿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巩固以人为本的安全平台。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第五篇:政府机构改革之浅见

论文提纲

一、对建国以来七次机构改革的简单回顾

二、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导

三、机构改革的动向及趋势

(一)推进以审批改革为基础的政府规制改革

(二)政府组织体系调整重在加强监管

(三)加强行政法规的建设,实现依法行政

(四)由政府主体理念到人大主体理念,重视人大的监督作用

【摘要】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政府机构改革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成败得失。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我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总结过去经验,指导政府机构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对政府机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政府机构改革之浅见

【摘要】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政府机构改革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成败得失。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我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总结过去经验,指导政府机构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对政府机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政府职能 机构改革 体制改革

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报告在第五部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五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可以说是明确提出了我国第八次机构改革的目标。与十五大关于机构改革的论述比较,这次关于机构改革的提法、目标都明显深化了,是站在第七次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的需要,党中央作出的科学决策。我们发现,政府机构改革一次又一次的进行,但每次都少不了“精简”的字眼,这不能不让我们考虑政府机构的数量与政府的大与小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到底要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即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是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粗浅的分析和说明,使机构的改革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对建国以来七次机构改革的简单回顾

(一)1952-1953年,第一次机构改革。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从1953年起要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计划中的大型建设项目,而地方政府缺乏组织管理能力。故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与此相适应,政务院的部门由1949年的35个增加到42个,机构数净增加20%,其中经济部门增加到22个,这是一个较小的膨胀。1954年,国务院成立,机构增加到64个,其中部委机构35个,直属机构20个,办公机构8个,一个秘书厅。与1953年相比,净增24个,增幅为57%。经济管理部门也增加到35个,增长66%,这是一次较大的膨胀。1955年到1956年,由于社会主义改革进入高潮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国务院扩充机构,其中部委机构48个,直属机构24个,办公机构8个和秘书厅一个。这样到第二次机构改革前期,国务院机构总数为81个。

(二)1958-1959年,第二次机构改革。这时“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趋向单一化,国家直接计划的领域增多,同时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体制中集权过多,统得过死,国家机构臃肿庞大,办事效率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逐渐突出出来。同时,机构的膨胀照常中央高度集权,地方失去了自主权,要求放权。于是,从1958年开始,中央开始对机构进行精简合并。总共撤消了9个部委,10个直接机构及两个办公室,共计21个部门。这样,到1959年底,国务院共设60个工作部门。

(三)1960-1965年,第三次改革。1959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央宏观调控失控,为了收回下放权力,中央重新强调集中统一,到1965年底,国务院已有了79个部门,成为建国以后第二次高峰。其中经济部门的变化最大,数目由36个增加到53个,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进行了干部的精简运动,共精简干部81万人。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到1970年,权力大下放,国务

院机构32个,但实际上19个。1971-1975年,国务院在改革中恢复,机构增加到52个。其中恢复建立部委机构29个,直属机构19个,办公机构4个。1978年,国务院增加机构到76个,其中部委机构37个,直属机构32个,办公机构7个。1979-1981年底,由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被撤并的机构被恢复,又增设了新的机构。到1981年底,国务院机构大膨胀,达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高峰。

(四)1982年,第四次机构改革。与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将国务院机构减到了61个。1983-1984年,又增加到65个。1985-1986年底,继续膨胀,机构达到72个。其中部委机构45个,直属机构22个,办事机构4个和国务院办公厅1个。

(五)1988年,第五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和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将机构精简到65个。与前一次相比,这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1989-1993年,机构再次膨胀,达到86个。

(六)1993年,第六次机构改革。机构减为59个。这次机构改革主要是要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

(七)1998年,第七次机构改革。是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历时五年。国务院部委机构由40个减少到29个,机关干部编制减少近一半。在1998年完成了国务院各部门的机构改革工作后,1999-2002年间进行了中央部门的机构改革以及省、市、县、乡级的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等。根据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从1998年到2002年10月的5年间,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编制共精简115万名,市县乡在机构改革中清退超编人员约43万人。省级政府机构设置平均由55个减少到40个,市地级政府机构平均由45个减少到35个,县级政府机构由平均28个减少到18个。在人员编制方面,党中央和省级党委各部门精简20%,国务院各部门精简47.5%,省级政府精简48.2%市县乡各级党政群机关精简19.4%。

通观这七次改革,特别是80年代以后的几次改革,大体与政府换届同步。政府不停地进行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因此形成了世界现代史上独特的国家现象:机构改革几乎成为了每一届中国政府催生的动因之一和首要任务,并随之形成了“减而复胖,消而复肿”的怪圈,而且机构改革基本上是政策调整而非制度创新。“精简、统一、效能”一直是机构改革的指导原则,因而也给人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机构膨胀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把不该管的都管了,并且由于机关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心理,办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因此机构改革就是要减部门减人员。

按照帕金森定律:行政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而为了安置这些人员,机构的膨胀也就成了政府机构的可怕顽症。既膨胀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就牵扯到了政府的大与小的问题。自80年代初至今,关于大政府与小政府之争一直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争论仍然余音未了。“小政府” 这一说法可以追溯到斯密的“守夜人”理论,既管的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政府管的少了,机构和人员自然就少了。反之,就是“大政府”了。实际上,政府的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按照国际公认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三个,其一是政府预算占GDP的比例。现今美国是35%,发达国家一般是40%以上,我国是20%左右;其二是政府就业占整个社会劳动力 的比例,发达国家为15%—20%,美国15%左右,我国只6%左右;其三是公务员或政府支薪人员与人口的比例,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口中财政支薪人员大都在60个左右,我国是28个左右。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政府规模巨大显然有其原因,这也是其新公共管理主义运动提倡要“重塑政府”,要求减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效率,建立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新的政府与社会关系运行模式的原因。美国信奉凯恩思主义50年,福利国家实行了50年,政府的膨胀是在所难免的。里根政府从80年代开始,信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来了一个180º的大转弯。里根说:“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政府就是问题本身。”因而大力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一直到克林顿政府都是要求缩减政府规模,要把管事太多,花费太多的大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小政府。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政府显然是“弱小”的,但为什么仍要进行机构精简的改革呢?

显然,“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不符合政府理性规模的要求。机构的数量与政府的大与小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机构改革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在结构性的不合理:一是传统的管理体制使机构设置结构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并由此导致了公务人员的部门分布不合理;二是在层级分配上,地方政府人员比例过大;三是部门内部后勤服务人员比例过大,而行政决策执行人员过少;四是公务人员总体文化和管理素质偏低,造成了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五是目前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切趋向“行政职位”看齐的管理方式,一切单位和公务人员比照行政单位的行政级别进行相应的福利分配,造成了一切趋向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和“官本位”;六是传统管理体制形成的福利“单位化”和社会服务的“单位化”,造成我国有限的政府公共消费更多地用于人员福利工资消费和资源配置的“单位化”,人员福利消费和资源配置的“单位化”造成了公共支出的低效率。

因此我们要进行机构改革,并不是因为政府太大的缘故,政府的“大”与“小”没有绝对可划分的界限,机构改革所要做的就是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调整其结构,把政府不该管的,不是政府的职能的放出去,就是人们习惯上常说的“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把政府应该管的承担起来,让政府及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的职能各归其位。

二、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导 综合审视七次机构改革,我们发现指导机构改革的理念是不同的。改革开放前的三次机构改革,基本以“分权—放权,提高效率”为主导。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早在1986年5月国务院确定辽宁丹东、广东江门等16个中等城市为“中国第一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时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概念。1988年的第五次机构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 的主导理念。这可以说是对机构改革本质的科学认识。职能是机构设置的依据,机构是职能的载体。一方面,政府机构的增减是以政府职能的调整为前提和基础的;另一方面,机构改革是实现职能转变的组织保证。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政府内部协调运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推动机构改革顺利展开。但是,对于转变政府职能而言,认识是不足的,力度上是不够的。事实上,仍然满足于机构编制的精简,在相当程度上只是权力在上下级之间、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放放收收,政府的全能角色并没有根本改变。机构撤了,微观管理的职能还在,机构还会重建,人员减少了还会增加。所以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不是要单纯的简化政府职能。由于现代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政府职能也成

扩张的趋势,一方面,政府在主观上希望做一个称职的政府,希望把政府应当做的事情做的尽善尽美,如果工作存在着问题和不足,那么政府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就是通过扩大机构,增设部门和增加人员来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这也是政府机构规模的主观动因。另一方面,社会对政府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任何时候的政府所为都不是太好了,而总是太不足了;而且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过程,在它的每一个前进的步伐中都会对政府提出许许多多的要求。这也是政府规模膨胀的客观原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机构的膨胀是合理的,是和职能相适应的。即使人们通过强制机构改革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大大缩小了政府规模,其政策效果也极不可靠,很容易进入精简——膨胀的怪圈。

由于政府职能界定不清,而导致了政府机构非科学的不合理的膨胀。这就要求在实践的不断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政府职能的认识,建立与职能相称的机构,限制政府规模不合理的膨胀。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1、应该倡导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坚持以社会为本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政治的实践中培育社会自主运行的健全机制,扩大社会自治的范围,即使存在着对社会的控制和干预也是从属于服务的目的。服务型政府也有着自己的政府职能,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着随时根据社会的要求改革自我的积极性。一旦一项职能不再存在,它就会中止这项职能,与这项职能相伴的机构也会被撤消,不是继续存在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和负担。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管理型政府因僵化和被动变革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政府机构膨胀。

2、要树立“强政府”的理念。所谓“强政府”,就是在一定的“政府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发动经济增长和减缓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压力,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主要是经济赶超和跳跃发展时期)以较高的“政府质量”,克服或约束政府机体的种种弊端,使之最大限度和最大效率地服务于经济增长。在现阶段中国具有整体发展水平低下,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等国情特征,人们有理由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强政府”仍然是中国继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

三、机构改革的动向及趋势

政治体制的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机构改革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我国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机构改革也必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既是1998 年政府机构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十六大召开以后的第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进传统政府职能的变化,从实质上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较大的机构改革逐步体现对传统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职能的变革要求,根本目的是要改变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由此主导的政府与企业部门、与事业部门、与社会的关系。1998 年机构改革基本上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机构设置的格局和模式,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脱计”阶段。2002 年启动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标志着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机构设置的格局和模式将逐步形成。与前几次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相比较,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建立新的行政体制;

2、明确政府职能;

3、健全政府权力运行机制,强化监管职能;

4、突出了体制的创新。可以看出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心不再是机构撤并,而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的改革观念早已从单纯机构数量的增减,机构工作人员的压缩转变到机构创新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上来。精简过后,机构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使机构与职能相适应,也就是“强身”的问题。以此为指导,并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和行政改革的实际状况,来确定机构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具体说来,还应该朝着以下几个目标去努力:

(一)推进以审批改革为基础的政府规制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而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要在审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规制改革。中国加入WTO,就需要按照WTO 的要求来进行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规制改革的推进在总体上应当继续朝着放松规制的方向发展。经济规制改革的重点是要撤销和废除现行大量的审批项目和环节。社会规制改革则要在坚持必要的最小限度原则的基础上创造宽松的社会规制环境。政府规制改革要逐步实现规制方法的合理化,规制内容的简明化,规制过程的公开化,规制手续的迅速化,从而最终实现与国际规制的基本准则保持一致。

政府规制改革的推进要侧重于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进入规制的改革。在这一方面,要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对现行各种进入规制进行放松、调整、撤消和废除。特别要努力排除那些阻碍国外企业和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限制。要对涉及进入领域的供需规制、设备规制和费用规制等进行全面调整。二是许可认可等制度的改革。要取消大量不必要的许可认可项目和环节,由采用许认可制度向采用申请申报制度转变。对于必要的许认可项目,要实现审查标准的明确化、具体化和数值化,尽量减少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限。申请申报制度要坚持尊重企业的自主性原则,逐渐将事前申请申报制改为事后申请申报制。对于许认可项目和事前申请申报的批准和处理要坚持尽可能减少行政相对人负担的原则。批准和处理的时间要尽可能缩短。申请手续逐渐向简明化、电子化、无纸化和网络化发展。三是资格制度的改革。对于涉及资格条件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资格制度要从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自主性的立场出发进行调整。要逐步放宽资格认证方面不必要的限制。四是标准检查制度的改革。在涉及行业及生产标准和规格等方面,要尽可能减少政府的直接规制,尽量采用民间自主检查制度。要逐渐鼓励行业协会和公益法人等积极建立自主确认、自主保安和自主检查制度。同时,要积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利用相互承认制度,努力实现各种标准和规格能与国际规范的要求相一致。五是新设规制的审查。对于新设规制必须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新设规制实施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审查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新设规制要附加规制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并符合听证程序和其他决策程序及审查程序的要求。

推进政府规制改革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和反腐败的需要。腐败最根本的就是公共权力的扭曲,是公权力的异化,并在以公权力的异化方式运行过程中谋取私利或是集团利益、部门利益、单位利益,牟取额外的收入和资源。谈腐败,一定不要忘记权力平衡。当政府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力失去了平衡,政府权力的性质发生了扭曲,政府权力行使的方式脱出了法律的轨道,公民的权力处于一个毫无抵抗、毫无保障的状况的时候,这个腐败就是最严重的腐败了。

(二)政府组织体系调整重在加强监管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要调整归并业务相近的机构、联系密切的机构或因分工过细导致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的机构。进一步减少政府组成部门,加大社会管理和政务管理部门的改革力度。重点调整和改善机关人员结构,着力充实和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和基层一线的执法力量。明确界定和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分工。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办理的,明确主办协办关系。将分散到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相对集中于本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中央)或本级政府及其综合部门(地方),增强

政府整体运作功能,形成精干的政府组成部门与专业化的执行机构并存,分工合作、协调有效的政府组织体系。同时要加强中央监管,避免多头为政,机构改革的调整趋势是逐步实现统一监管。要通过进一步精简机构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三)加强行政法规的建设,实现依法行政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机构改革,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重视组织法的作用,没有实行依法定机构,依法定编制。历届政府机构改革与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政府机构设置不依法进行的结果是严重损害法律的尊严。《国务院组织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大批准。其中没有提到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1998 年机构改革将这两个部门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而《国务院组织法》也不做修改。

按照十六大要求,今后必须逐步实现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的法定化。做到行政机构及内设部门的设立、撤并,机构职能的确定及人员编制的增减均依法定程序进行。

展望过渡期的政府改革,关键是要坚持依宪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要将政府行为和执政党的执政行为逐渐纳入法治化轨道。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急需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实现执政党的执政行为的法定化。要实现政府行政体制的转变,必须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如果违反宪法和法律,应当有相应的司法救济途径加以解决。

(四)由政府主体理念到人大主体理念,重视人大的监督作用。政府机构改革,始终由政府这支看的见的手在进行探索,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又是改革的客体。所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在其整体目标设计和推进力度上,都显得要沉重、艰巨的多。政府机构改革缺乏人大有效的预算监督。政府机构改革要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内驱力,同时,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最多的行政预算、最高的行政权力和最大的行政机构,而财政预算是政府的生命。因此,政府的这种自我膨胀趋势可以概括为“预算最大化”趋势。在历次机构改革过程中,政府往往没有充分重视人大所享有的预算表决和预算监督的权力,而是让人大仅仅履行一种形式上的法律程序,视之为“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虽然我国宪法和法律对人大的预算监督已经有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预算监督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法的规定仍然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仍待于加强。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机构改革中,人大要成为改革的主体,使机构改革引入人大的重要议事日程,使之纳入经常化、法制化的轨道。人大要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并且全程跟踪监督,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同时还要赋予人大对政府改革方案的否决权,这样才能确立人大的改革主体地位,从而使改革获得根本的推动力,最终保证改革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十六大报告辅导文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刘智峰.第七次革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国庆.中国政府改革的“两难抉择”极其应对理路[J].公共行政,2002,(1)[4]竹立家.政府的大与小[J].中国行政管理,2003,(11)

[5]张雅林.适度政府规模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选择[J],公共行政,2001,(4)[6]张康之.政府规模

[7]黄仁宗.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怪圈”的成因[J].公共行政,2002,(1)

[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杜建钢.政府机构改革展望[J].决策咨询,2003,(4)

[10]周维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念创新[J].公共行政,2002,(4)

下载关于生死与解脱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浅见[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生死与解脱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之浅见[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困生转化之浅见

    学困生转化之浅见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 张春林 225814 摘要: 做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一个字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也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

    古诗文诵读之浅见[范文大全]

    古诗文诵读之浅见 ——戴建荣古诗文诵读要点: 通顺、节奏、情感 一读读通顺:读准字音,不读错 朱熹说: 二读读出节奏: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

    法院执行工作之浅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民事经济纠纷越来越多,随着此类案件受理的增长,执行的问题也日显突出。东兴法院从严执法、维护法律权威角度出发,强化执行工作力度,把执行......

    发展国内旅游之浅见

    发展国内旅游之浅见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旅游部门对发展国内旅游重要性认识不够,发展国内旅游的方针、政策、措施不具体和缺乏力度,对发展国内旅游宏观管理和正确引导不够,制约着......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浅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浅见 李敏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一名教授《品德与社会》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对于教授本学科的一些心得体......

    社区文化提升之浅见

    社区文化提升之浅见 文化,顾名思义以文化人。对于**物业的社区文化而言,即要每一位物业工作人员始终秉承“与您一起分享”的企业宗旨和“共筑幸福生活”的服务理念,以361管家服......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之浅见[大全]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之浅见当前,县纪检监察系统正在深入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活动,切实解决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锻造一支反腐败的......

    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之浅见

    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之浅见基层国税干部工作在税收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是税收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是国税干部队伍的基石,是税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和根本。加强基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