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2018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13:2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2018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2018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报告》。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2018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报告

2018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实验器材:蜡烛、三张小孔纸

我的猜测:两张纸板的小孔对齐,光就能照到纸屏上。步骤:

1、给老师讲述“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实验所需材料名称。

2、打开手电筒(或点燃蜡烛),放好纸屏,两手各拿一张有孔的纸板。

3、边实验,边给老师讲你的发现。(两张纸板的小孔对齐,光就能照到纸屏上。)

4、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两张纸板的小孔对齐,光就能照到纸屏上。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镜子的反光现象

实验器材:平面镜及支架 我的猜测: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步骤:

1、给老师讲述“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把这些材料组装好并进行实验。

3、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通过镜面,能看到其它物体;镜子里的像和物体左右相反;等)

4、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你有什么发现。(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像和物体左右相反,镜子里面有很多像。结论: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3、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实验器材:凸透镜

我的猜测:凸透镜有放大作用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凸透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3、做凸透镜放大的实验。(把凸透镜对着要观察的物体,通过凸透镜进行观察)

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凸透镜进行观察,物体适当的放大。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4、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实验器材:凸透镜

我的猜测:凸透镜有聚光作用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凸透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3、做凸透镜聚光的实验。(把凸透镜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能看到很亮的光点)

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把凸透镜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能看到很亮的光点。结论: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

5、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实验器材:凸透镜

我的猜测:凸透镜有成像作用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凸透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3、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把凸透镜对着窗户,在白纸上能看到窗户的影像)

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把凸透镜对着窗户,在白纸上能看到窗户的影像。结论: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

6、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 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灯泡发亮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正确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3、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

4、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熄灭。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结论: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

7、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导体、绝缘体、电池、导线、灯泡 我的猜测: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检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所需步骤。

3、组装一个检验器。

4、检验老师准备的材料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接上铜、铝、铁灯泡亮是导体,接上塑料灯泡不亮是绝缘体。结论: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8、研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实验器材:磁铁

我的猜测: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及材料名称。

2、给老师讲述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步骤。

3、做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

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

5、整理仪器。

实验现象:把两块磁铁的同极相互靠近,相互排斥;把两块磁铁的异极相互靠近,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有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性质

9、做一个电磁铁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大头针、铁钉 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

1、给老师讲述制作一个电磁铁所用的材料名称。

2、给老师讲述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3、用你制作的电磁铁去吸大头针。

4、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什么?(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

5、整理仪器。

实验现象: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实验结论:电磁铁有磁性

10、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铁钉、导线、大头针 我的猜测: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大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及材料名称。

2、制作一个电磁铁。

3、做电磁铁吸引的实验。

4、如何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证明)。

5、整理仪器。

实验现象: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大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3、用嘴巴尝(无味道)。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实验步骤:

1、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2、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橡皮筋振动并发出声音。

3、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鼓面振动并发出声音。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现象:音叉的振动导致水面产生波纹。

5、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五年级实验

实验一: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材料:激光笔(或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实验步骤: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不能透过三张带孔纸屏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4、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冷热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实验材料:小的岩石块、酒精灯、火柴、镊子、绒线手套、烧杯、冷水。实验步骤:

1、正确使用酒精灯给小的岩石加热。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岩石放入烧杯时要注意不能砸坏烧杯底部)。

3、观察并描述岩石的变化,说出结论。

实验三: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测力计,小重物(钩码或者文具盒等)。实验步骤:

1、使用前先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不指零的要调零。

2、用手轻拉测力计,读出用力的大小(读数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用力要轻)。

3、用测力计测量一个小物体,读出重力大小(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指针已经达到最大数值还没提起,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

实验四: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钩码、小盒子、测力计、线、粗砂纸、细砂纸等。实验步骤:

1、预测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不改变物体重量,只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对比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运动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改变物体重量,不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对比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运动时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六年级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秘密

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实验步骤:

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3、实验结论:

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

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实验步骤:

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实验步骤:

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3节)、电池盒、大头针若干。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实验过程:

1、将一定量的水倒入()。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底与壁。

3、视线与()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或()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不能拿出水面。

实验二:用什么方法辨认铁制物品 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木块、橡皮、塑料尺、卡纸、铁钉。实验步骤:

1、预测以上物品是否能被()吸引。

2、用磁铁验证,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三:辨别没有标记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器材:有、无标记磁铁各一块。实验步骤:

1、指出有标记磁铁的()极、()极。

2、用()标记磁铁的任一端接触无标记()的一端,观察现象,再检验另一端,多次验证。

3、辨别出无标记()的南极、北极。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材料: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实验步骤:

1、组装电路: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确定能使小灯泡()。③将()安装在小灯座中。④打开开关。⑤用导线将灯座和()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接通电路:闭合(),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3、拆分器材:断开开关,使小灯泡()。

实验二:检测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1个电路检测器。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和()两组。

实验三:选择两种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电池、导线。实验步骤:

1、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①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②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③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2、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滑动,观察现象。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观察现象。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它们含有()。

2、辨别淀粉: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观察现象。②将()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橡皮泥由沉变浮的秘密

实验材料:油性橡皮泥、刻度杯、200ML水、记录表。实验步骤:

1、把()实心团放入200ML水中观察沉浮,并记录排开的水量,再捏成实心的其它形状,完成同样操作(再捏一种实心形状即可)。

2、把橡皮泥捏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多种形状: ①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②把橡皮泥捏成盘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③把橡皮泥捏成船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④把橡皮泥捏成盒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⑤……。

3、得出结论:橡皮泥由沉变浮的原因在于它的()不变,而是排开的水量()了。

实验二:验证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装有红色液体的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烧杯、冷水、热水、记号笔、锥形瓶、气球。实验步骤:

1、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液体是否有()现象。

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气体是否有()现象。

3、实验结论: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的现象。实验三: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金属棒、蜡烛、凡士林、塑料小棒或火柴棍。实验步骤:

1、把热学实验盒中的()支好。

2、把塑料小棒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上。

3、用蜡烛给金属棒加热。从离蜡烛最近的一端塑料小棒()落下。

4、实验结论:热能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的部分。

实验四:摆的快慢有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秒表、不同轻重的摆锤、不同长短的摆绳、铁架台。实验步骤:

1、摆锤与摆绳一端连接,摆绳另一端()在支架上。

2、摆绳长短不变,改变()的重量,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

3、摆锤重量不变,改变()的长度,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

4、汇报结果:摆的快慢跟摆锤的()无关,跟摆绳的()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摆绳越(),摆动越快。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实验步骤:

1、()手握住镜臂,()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3、调节载物台下的(),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调节粗准焦(),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上,用()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为止。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实验步骤:

1、说出小苏打和()的使用比例约为1∶3。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

4、多角度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很多()冒出,杯壁变凉等等。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

6、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

第三篇: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一、请你写出制作地球模型的方案

使用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木块、钉子

使用工具:小刀、笔

制作步骤:

1、把红色的橡皮泥制成小球,当做地核。

2、把黄色橡皮泥做成饼状,把红色小球包起来,做成地幔。

3、把绿色橡皮泥做成饼状,包在小球外面,做成地壳。

4、用铅笔在小球上画上弧线,用小刀切去小球的八分之一。这就是地球结构模型

二、探究火山的成因

实验材料:番茄酱、土豆泥、三角架、酒精灯、托盘

实验过程:

1、用土豆泥把番茄酱包起来,放在托盘里。

2、把托盘放在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一会后,番茄酱喷了出来

实验结论: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深处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岩浆运动喷出地表形成的。

三、写出模拟地震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研究地震的成因

实验器材:毛巾、木棒

实验过程:

1、把毛巾叠成长条,平铺在桌子上,用手从毛巾两头向中间推,毛巾出现褶皱。

2、用手拿着木棒两端,用力,木棒会折断。

实验结论:地震是岩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断裂引起震动形成的。

四、写出你制作卵石的过程。

材料:锤子、磨刀石、水

过程:用锤子把石块的棱角砸去,在磨刀石上反复摩擦,用水冲刷,就制成了卵石。

五、实验目的: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两支蜡烛、一盒火柴、大鼓、鼓槌。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较远处作为对比。

2、敲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鼓前面的蜡烛火焰抖动很厉害,较远处的很轻微。

实验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

六、实验目的:液体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水槽、透明的塑料袋、闹钟,水

实验过程:

1、把闹钟定好铃,用塑料袋包起来,系紧口。

2、把塑料袋放在水槽里。

实验现象:时间到,可以听到铃声

实验结论:液体能传播声音

七、实验目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器材:玻璃钟罩、抽气机、闹钟

实验过程:

1、把闹钟定好铃,放在钟罩里。

2、用抽气机把空气抽出来。

实验现象:时间到,听不到铃声。

实验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四篇: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一、P14第5课 蜡烛的变化

方法有:

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

2、点燃。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二、P16第6课 食盐和水泥

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一)食盐的变化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方法: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二)水泥的变化器材: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方法: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总结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三、P19第7课 铁生锈

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重点是培养对比实验的能力。做“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实验方法:

(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

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三)观察记录铁生锈的情况:水中,轻微;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空气中,轻微;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P39第四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亮主要是模拟实验。

四、P41第14课 白天与黑夜

先根据照片及讨论,引出:地球上有昼夜,昼夜最主要的不同、造成昼夜不同的原因。再让学生想“站在宇宙中”,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让大家设计实验。师生共同研讨出实验方法: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观察实验现象。这时,使学生注意地球仪不要转动得太快。调整手电筒与地球的距离,光线照亮半个地球即可。调整后,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最好找个有毅力的孩子负责手电。实验中一般会出现两种转动地球仪的方法:一个由西向东,一个由东向西。到底怎样转动,让大家根据平常看到的现象来判断:车向东行驶景物向西,车向北景物向南。思考:当看到景物由东向西时车该向哪运动。太阳东升西落,为了观察更清楚,首先确定一观察点(北京、上海都可以)。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会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经过探究得出了地球仪由西向东转,手电筒光线照亮半个地球不能移动,观察一个地方的昼夜变化。

五、P47第16课 四季更替 说说生活中对四季的认识。

说明四季带来的主要变化是气温和昼夜的长短,昼夜长短也影响气温。这样开始使学生精力集中到四季变化主要是气温变化造成的。气温变化原因猜想

一、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形成

一月初 147100000千米 冬季近日点 七月初 152100000千米 夏季 远日点(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二、地球自转 根据前面学的知识,自转一周为24小时,如果是自转形成,四季变化应当每天一次。

三、地球公转 让学生探究如何公转: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

1、(1)一年循环一次,得出周期一年;(2)方向应从星空逐渐西移,认识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如果地轴直立、地轴不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注意观察,太阳直射点是南北变化的吗?此时学生发现太阳直射点只射赤道。明确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保持不变,北端指北极星。发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南北半球接受到太阳光照射面积是不同的。引导学生: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阳光照射面积大,北半球受到热量多,气温就高,是夏季;反之,北半球是冬季。当直射点在赤道时,南北半球照射面一样大,热量一样多,从而形成了四季。

六、P49第17课 弯弯的月亮

1、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圆缺变化的,十五是圆的,初三是弯的……

2、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明确月球不停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

3、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亮面背着地球叫新朔日。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可找有插座的灯泡、球,老师手持“月球”,用来模拟月球的球体,它明亮的一面要面向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圈,它就自转了一周。这里先让学生找月相特征:初一初八 二十二 十五一旦发现这四大月相的变化,以图方式画出来,就易推测整个月。这样很直观地推出: 1→15,小→大,弯→圆,这样的规律。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8个分组实验有第2课《混种子发芽的实验

(二)》第三单元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4课《土壤中有什么》第四单元4课《测量力的大小》5课《运动与摩擦力》7课《运动与设计》8课《设计制作小赛车》。12个演示实验分别: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课《蚯蚓的选择》6课《做一个生态瓶》7课《改变生态瓶》第二单元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5课《光与热》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课《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第三单元第5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四单元1课《我们的小缆车》2课《用橡皮筋作动力》6课《滑动与滚动》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38人,学生喜欢学习科学,而且喜欢做实验。从实验情况看,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也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实验。

三、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

2、使学生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包括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课上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活动能力。

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五、实验安排 周次 时间 实验内容

9.月1--3

种子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

9月6--10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蚯蚓的选择实验9月13—17 生态瓶观察记录 4

9月20—24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观察记录气温统计

9月27—10月铅笔影子的变化

1日

10月18--22

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实

实验类型分组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演示

10111214

1516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的关系实验

10月25--29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实

11月1--5 地球表面的地形 11月8--12 寻找土壤的成分 11月15--19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

11月9—12月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3

运动关系的记录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12月6--10

测量物体重量大小实

12月13--17

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

车轮滚动摩擦力和滑

演示

分组 分组 演示

演示

分组 分组分组演示

动摩擦力的比较

12月20—24

自行车上的设计 “飞驰号”小赛车设计方案

分组

下载苏教版小学2018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2018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苏教实验版)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植物和我们 教学目标: 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植物及果实的图片、西红柿......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实验,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学习的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就本学期五年级科学的探究实验教学工作做以如下总结: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科学实验是学生对未知的世界探索的一个窗口,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多对世界上各种现象产生怀疑,而这个时候如果能动手做实验,让他们理解现象......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学习的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就本学期五年级科学的探究实验教学工作做以如下总结: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1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自己总结)

    实验一:测量水温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4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实验过程:1、向烧杯中加......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共五篇]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五篇模版]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田桥小学 年级 五年级 实验者 第 组 时间实验名称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我的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