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201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物理中考试卷结构(试卷分值:70分)
一、填空题:14分
二、选择题:16分
三、作图题:4分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五、综合应用题:18分
其中力学约占40%,电学约占40%,热学、光学、声学约占20%。
难度系数:0.6~0.7,其中易、中、难所占分数的比例控制在4︰4︰2左右。
一、填空题
1、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2、一般有这几种类型:
⑴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
⑵分析型填空(根据生活、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分析,物理图形、函数图像的分析等)
⑶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的答案。注意答案要按题目要求填写)
⑷开放型填空(根据所给现象做出合理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根据给出的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3、解答填空题应注意:
对概念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回答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
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二、选择题
1、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2、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⑴概念辨析
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⑵规律理解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⑶联系实际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⑷求比值类(比例法、数据代人法)
①比例法: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比例法。用比例法解题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而带来计算的烦琐,对物理量的单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运用这种方法既能通过计算定量得出结果,也能经过分析定性比较大小。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
⒈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⒉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⒊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②数据代入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数据,给未知的某个物理量假定一个恰当的值代入题中,然后进行计算。⑸图像分析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①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②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③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⑹电路故障(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利用有关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单位、各种仪器的作用和用法等,对各备选的答案进行分析,将和题意相违背的,或和已知条件无关的答案逐一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最后选择正确的答案。⑺物理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例: 研究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②建立模型法:用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研究浮力形成的原因时用到水柱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
③转换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例: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温度计把温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④等效替代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例:用总电阻代替支路电阻;用电阻箱测未知电阻;等效电路:曹冲称象。⑤类比法:通俗地说,就是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描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
例:用水流表示电流。用水压表示电压。用操场的学生排队、做操、玩耍的情况类比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
⑥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认识事物本质.例:形容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⑻估测类
①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
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 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
②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三、作图题
1、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方面:力学、光学、电与磁的方面
2、一般类型有:
A、力的示意图 B、杠杆的力和力臂 C、滑轮组的装配 D、反射与折射光路图 E、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F、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 G、电路和电路图 H、有关电与磁等 I、物理图像
3、力学作图题:一般是作力的示意图或杠杆示意图,以及滑轮组的装配。这种作图题应当注意首先弄清题的具体要求:
若作力,要明确是物体受到的力(具体哪个力)还是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要画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①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的物体上。②力臂一定得过支点。
③杠杆所受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杠杆上。
4、光学作图
①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 ②要辨明光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③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
5、总之,作图时要注意:
(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线)。
如:力臂和磁感线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3)根据要求,既不要多画,更不要少画。
四、实验探究题
1、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有这样四种:(1)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2)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3)教师的演示实验;
(4)根据生活和生产中的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
2、对于不同实验要掌握其不同的要点。⑴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⑵测量工具使用的共同点是:要求正确“调、放、看、读、记”(测量工具中只有刻度尺的测量中需用估读)
⑶演示实验:弄清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实验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及实验的注意点。要做到“会看图说话”
⑷对学生的探究性分组实验要求掌握①实验的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器材④实验步骤⑤实验现象⑥设计实验表格⑦归纳实验结论⑧作出必要的评估等。
3、自主性实验设计
建立正确的“等效替代”思想 实验设计中要注意:
⑴科学性(设计原理要正确,量与量关系要正确),⑵可行性(设计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⑶准确性(选取最佳方案,使实验误差最小)。
如:在烧杯中装满水后测其质量(×),在量筒中装上液体测质量(×)
五、综合应用题
1、简答题
1、简答题一般的问题是:
(1)解释现象。如:解释惯性现象、物态变化现象等;
(2)正误辨析,阐述原因。如辨析小明和小华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对话是否正确等;
(3)叙述工作原理。如:说明电磁继电器、油量表的工作原理
2、解题要求:结论明确、理由充分、答案简练。如何做到“简洁”而“准确”。⑴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弄清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和要求得到的结论。⑵要找准关系。明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物理关系,明确答题的方向,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⑶找准原理与规律。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然后组识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
⑷找准关键词。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必要时可以采用实验、数学、图表等方法,把自己的方案讲清楚。应注意,要根据物理知识解答问题,不要凭借“想当然”和应用生活上的语言来代替物理的语言。“关键词”一般是物理术语。
2、【计算题】
1、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现在的计算题的计算量和计算难度都要求不高。主要涉及这几个公式:密度公式(ρ=m/V);固体压强公式:P=F/S;功的公式:(W=Fs);功率公式:(P=W/t=Fv);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Q=cmΔt;燃料燃烧放热:Q=qm);欧姆定律公式:(I=U/R);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公式:(P=UI=W/t);电热公式:(Q=I2Rt),此外可能会用到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
2、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1)细心读题审题(2)寻找解题根据(3)解答和检验
3、解计算题的一般要求:
(1)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确定主要解题步骤。(2)分析判断,找到解题的理论依据。
(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
(4)计算过程应正确、规范。要正确写出有关的公式,正确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数字和单位。能画图的可以作图辅佐解题。
4、解计算题应注意:
单位的统一性;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解题的规范性。
5、计算题的主要类型:
⑴有关密度、压强、机械功、功率和效率的计算
此类试题一般围绕“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展开,同时考虑实际使用机械做功 时要克服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因此使用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00%。
解题时要注意
①分清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功 ②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
③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初中物理中一般不考虑拉线质量)。③可根据滑轮组中n=s/h 来确定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⑵有关热量、能量转换的计算
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Q=cmΔt;燃料燃烧放热:Q=qm;电热公式:Q=I2Rt 解此类题注意:
① 各种能量间转换的效率
② 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⑶有关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电热的计算 ①电路的结构变化问题
②电路计算中的“安全问题”。⑷综合应用的计算
总之,无论是解好哪种类型的物理题,除了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外,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审题时需注意:
(1)理解关键词语(2)挖掘隐含条件(3)排除干扰因素(4)对应相关原理
第二篇:中考文言文各种题型解题技巧.精讲(模版)
中考文言文各种题型解题技巧
第一部分: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1.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名句默写、划分节奏、翻译句子。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3.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4.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5.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6.领会文言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7.领悟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8.写法探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
第三部分:温馨提示
近几年,中考文言文试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少,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也要格外留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段、课外篇;考查点的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是最佳复习方式。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整体把握,分析文章是最关键的。通过阅读,分析抓住文章的内容。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概括出文章各个层次的含义。
其次,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要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不能仅初读一遍就匆忙答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你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后才能开始做题目。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课内外比较阅读;或课内一段,课外一篇单独考查。
第四部分:解题技巧
1.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同学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正确答题。
2.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提醒同学们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醒同学们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3.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4.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第五部分: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遵循的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找出各自的个性。比较阅读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同学们在考试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文言语段的主要内容。
2.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比较时要根据文言语段、题目以及作家作品的情况,进行分析。
3.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并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
第六部分: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一.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可以按照朝代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身份、文章要点以及相关材料等。如《曹刿论战》,出处为《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文章要点为取信于民及把握战机,相关材料有编年体史书、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等。如果将这些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且随时增减,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了。
二.实词解释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为主。
1、通假字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通假字的考查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通常是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劳”,本意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劳累”。
【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课内所学实词不仅要掌握其常用义,还要注意迁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思考它最适合的意义。
3、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里面,一词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如:①既克,公问其故;②广故数言欲亡;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④温故而知新。①句中的“故”是“原因”的意思,②句中的“故”是“故意”的意思,③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④句中的“故”是“旧知识”的意思。同样是“故”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像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
【复习方法】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古今异义
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容易失误的地方。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文中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代汉语中则是“(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复习方法】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同学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梁老师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地发挥集体优势,省时省力。
三.语句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即我们常说的“信、达、雅”。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六字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乡为身死而不受”应译为“从前(为了礼义),宁可死也不接受(施舍)”;对少数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陵”可照录不译。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
意译法:对少数文言词不能紧扣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的,要能在理解句子大概意义的前提下,找出相近的含义加以表示。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直译为“鸢飞到天上,看到山峰,就会平息那心”,意译为“那些追逐名利想要飞黄腾达的人,远远望见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两相比较联系上下文意义,显然意译要比直译更准确。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倘直译则为“不因为外物的变化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显然不符合语境,此处作者采用的是互文,因此要译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复习方法】①选择部分文言语段,运用上面讲到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练习,特别要注意那些需要补充和调整的地方。②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选择练习的语段以包含关键性、富有哲理性和生命力的句子为原则。
四、名句默写
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语言精练,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熟读成诵。尤其是文章的关键句、富含哲理句、名句等,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书写,保证背得流利,写得准确。当然,做到不失分的关键,还在于对默写内容的透彻理解上。
五.划分节奏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发语词助词后和关联词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②故/君子有不战。
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壮语提前的有关停顿: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①可/以一战。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动词“鼓”。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六.概括分析
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如: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曹刿论战》)分析:要做好此题,首先要快速熟练地读懂原文,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筛选题目要找的信息。用原文回答的,要逐句逐段地看,回答要快而且准。此题答案为: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七.写法探究
写作方法的考查,属于较难的题型,它是揣摩、品析作者行文过程及技巧的题目。如: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爱莲说》)分析:此题做起来应该不是很难,平时老师都反复强调过,而且问题的答案较明显,写菊花和牡丹,就是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这要结合全文来整体感知,答案要完整,不能简单回答为:起衬托作用。
比较辨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的一个亮点。它重在考查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延伸能力和拓展能力,考查学生能否快速实现新旧知识的高效过渡和链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比较邹忌向齐王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007年河北中考)答案: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八.延伸拓展
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培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如:阅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2007年河北中考)答案: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九. 情景再现题: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试题。
这类题大都属于写景的句子,而且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做这类题时与一般的翻译不一样,要求在翻译的基础上,打开思维的视角,再加以合理地想象,把一个看似结构简单的句子或一种简单的情景,通过展开合理地联想和想象,使其内容描写更丰富、更具体、更充实,使其表达更形象生动,给人的感性认识更强。简单地说,就是情景再现。
例如: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课外)
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评分要求: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
十.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题。
例: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绅的《寒松赋》比较阅读,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答案: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评分:答对一种写法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十一.整体感知文章,并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认真阅读,在读懂得基础之上,加强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特别要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如主旨句、总结句等。如:①感知文章的内容。完成此类题型特别注意的是要认真阅读文言文,在读懂得基础上,并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②理解文章的主旨。③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些问题不仅考查对课文理解能力,而且也考查了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解答以上内容应努力做到把问题放在语段于课文整体之中,紧扣文章主题、内容及表观手法综合考虑,然后用简洁概括的语言组织答案,并反复推敲,最后作答。
十二.拓展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常有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试题,试题的开放性、综合性比较强,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批判能力。回答此类试题,要认真阅读文言文,在读懂得基础上,充分调动已经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还要调动我们积累的知识库去进行解答。如:
联系实际生活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十三.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A.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B.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②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我们又该如何云改正或抵制。
第三篇:2010年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201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
1、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1、表达方式及作用
(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2)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作用:
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五、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六、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5)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6)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
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七、文章的结构
1、划分段落、层次:
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八、语言上
1、题型:
(1)词语选用: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4)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修辞作用见附1)
(5)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加语言特色词语)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见附2语言特色)
九、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3、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十一、给文段拟标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十二、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十三、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十四、概括层意、段意、层意、中心。
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首段或尾段句、议论抒情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②用概括法,概括出各层的意思。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总结中心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附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附2语言特色
1、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2、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附
3、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汉。它适用于阅读一切记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
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只要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一篇记叙文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⑴“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是以哪个为主。
⑵“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记叙文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⑶“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⑷“辨叙术方式”,即辨析志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无间有插叙、被叙或追叙等叙述方法。
⑸“挖中心思想”,目的是“理解作品的意义”,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
⑹“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这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语文表达方式,象片、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记叙文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阅读时间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记叙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
第四篇:上海中考分析及英语新题型解题技巧
英语太简单 中考可能再出现“高分集中”
中考结束,不少考生反映,今年英语“有史以来最简单”。今天,中考阅卷工作启动,7月7日左右``,中考成绩公布,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很可能仍然出现“高分考生集中”的现象。
英语作文很好写
昨日英语听力考试,凤华中学考场周围显得特别的安静,记者在现场打开收音机,跟随考生一起收听第一部分的听力考试。一位姓刘的考生说“听力没有问题,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听得比较清楚。”
英语考试结束后,考生纷纷和家长议论英语考题,在现场不时能听到“太简单了”“英语肯定没问题的”。还有位考生很兴奋地说“这是我做过史上最简单的英语试题。”对于“i am proud of myself”这个英语作文题,考生的反映普遍是很好写,就六十个单词。
数学难易一般般
而相比较于上午“史上最简单的英语”,下午的数学让不少学生失去了兴奋的表情。对于数学的难易程度,大部分考生表示一般,说不上难但也不能说不难。还有不少考生表示数学比较难,时间有点紧。
7月10日划定投档分数线
今天,中考阅卷工作启动。据悉,今年,中考将统一实行网上阅卷。7月7日左右公布中考成绩,7月10日划定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7月12日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考生正式录取、公示;7月13日至16日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艺术类专业”学校录取、退档;7月17日,参加“零志愿”、“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录取。7月18日前区(县)上报本区(县)民办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7月19日至25日统一录取志愿学校投档、录取。7月25日至30日征求志愿录取。8月4日前,各类学校退档结束、区(县)中招办统计录取数据。
业内人士分析,从今年学生的反映来看,试卷难度不大,估计今年的高分又会比较集中。
2010年中考试卷评析 英语卷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
学用结合教考相谐
学用结合,教考相谐,关注学生精神成长,这是语文卷的命题导向。
1.选文重视思想文化价值
阅读材料选用了孟浩然的诗、苏轼的散文、关于顾炎武五易其稿的笔记小品、解释“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的说明文、倡导打破思维惯性的小小说等。这些材料文质兼美,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含量,既立足传统,注重文化积淀,又关注当下,联系现实生活,能够给考生带来心灵滋养和思想启迪。
2.试题体现二期课改精神
试卷题型稳定,考点覆盖面广,新增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人物形象分析、想象性扩写等考查内容。试题设计力求体现课改精神,如第19题要求学生举出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中国红表示喜庆的例子,坚持了学用结合的导向;第20题要求学生筛选并概括文本的要点填写读书卡片,将教材中做读书卡片的有关知识迁移运用到考试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导向积极,对教与考的统一相谐开启了新的思路。
3.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作文题《黑板上的记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度大。试题有效规避了套题,需要考生现场发挥,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检测考生的真实水平。题目自身的“高熟悉度”———与黑板天天打交道,可以迅速让考生产生亲近感;置身考场的“高可视性”———考场前后皆黑板,由此而构成的“磁场”定会触发考生的写作灵感,从而迅速打开感情和思想的阀门。一切与黑板有关的人和事,无论是铭记在心灵深处的陈年往事,还是昨日刚刚结识的好友新朋,都可取材。可写人,可叙事;可围绕一人写,也可塑造群像;可写一件完整的事,也可写连缀多个生活片断。总之,撷取记忆中与黑板有关的生活“浪花”,皆可成文。
数学
注重“双基”体现新意
20数学卷的命题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依据,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试卷在题量、题型、难度等方面保持稳定的同时,体现对“双基”的重视,并逐步适度凸显对思维过程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整卷设计的思路是“注重双基、合理铺设整卷难度、体现新意”。
1.注重“双基”考查
试卷考查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选用合理解题方法的能力,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试题避免复杂计算,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凸显通性通法在解决试题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如函数考核、解直角三角形等方面内容的考查都有重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及函数思想等都作了合理体现。
2.合理铺设整卷难度
综合题如24、25题等试题设计保留较多的解题途径,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功和灵活性都得到较充分的考查,既有利于提升整卷效度,又便于控制试题及整卷的难度,有利于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及复习的正面指导意义。在试卷结构方面,中档题和较难题各占10%,试题分散在不同题型中,不把所有难点放在同一题中,既有利于适度区分,又能有利于合理诊断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认知情况。
3.体现试题新意
本卷注重试题实际情境的合理设计,材料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合理融合世博知识载体检测学生的数学基本水平,如22题。适度体现对图形、图像、文字的阅读理解、思考分析的要求,如17题等。试题情景及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既体现数学的应用性,也有利于体现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数学化的过程,体现出对过程与方法考核的需求。
化学
体现特色考查能力
化学部分命题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考查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科学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符合初中学业考试的要求。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定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1.立足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科内容要求。考试内容源于教材,重点考查了初中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自然渗透了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考查,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引导教与学遵循课程标准、回归教材、跳出题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体现化学学科的特色
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与事实,保持一定量的对化学用语、定量描述化学问题和简单计算的考查题,注重“物质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科学思想的体现。试题重视实验,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认真做好每个必做实验,关注实验现象、过程分析,重视对初中学生应具有的科学素养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的同时,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条件、现象的分析、应用能力以及图表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3.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把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组合、自然渗透在试题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重视实验过程,突出体现学科思想与方法,以实验为载体展开化学情景,考查学生学习和把握常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稳中有新不偏不废
试题稳中有新,新而不偏。试题尽可能创设与常见试题不同的情景,设计新颖的呈现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使考试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和获取信息、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愉悦的过程。通过简单仪器的不同组合,或运用图表、曲线、流程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能通过理解、加工,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试题背景真实,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感悟、理解化学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
英语
语料丰富注重创新
英语卷命题兼顾了上海市现有的两套二期课改英语教材,在确保试题科学性的前提下,努力贯彻二期课改的要求,推进二期课改的深入发展。重视考核点的覆盖面,词汇努力体现两套教材合一的要求,同时鼓励自由表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注重基础难度合理
试题题干简洁明了,考点突出,充分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杜绝偏题、难题和怪题,有利于引导教学摆脱题海,落实减负要求。如听力对话部分,干扰项作用由小到大,从易到难,以基础题居多,而最后几题对学生的归纳和推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助于增加区分度,更真实全面地检测出学生的交际能力。
2.兼顾两套教材
试题兼顾两套二期课改教材,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重视考核点的覆盖面,努力贯彻二期课改的要求。
3.语料丰富选材新颖
整卷语料丰富多样,选材地道新颖,涉及到很多时事热点和教育话题,如亲子活动、志愿者工作、世博信息、语言学习、环境保护和行为规范教育等。阅读语篇题材广泛、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素材包括:变化发展、交通安全、人际关系和饮食健康等,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贴近考生实际,体现了语言的文化性和语言学习与时俱进的特色。
4.表达开放注重创新
鼓励自由表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实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如阅读E篇的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以单句形式概括“什么是真正的美”,既考查学生重组信息的能力,又允许考生自由表达观点。作文题目“我为自己感到自豪”,要求考生描述引以自豪的某件事情或某个方面,话题贴近学生实际,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思维空间,又有较强的德育意义。
物理
紧扣课标稳中有新
理化两科继续采用“理化合卷”的形式。
理化试卷物理部分命题体现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稳步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
1.紧扣课标落实课改
测试的目标、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重点考查初中物理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渗透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题内容源于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引导学科的教与学遵循“课程标准”,回归教材、重视教材,让教师和学生都远离题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基础鼓励创新
试卷涉及的内容覆盖初中阶段的主要基础知识点,总体难度力求与考生的实际相符。重视物理实验,突出学科思想与方法。实验的教与学应规范操作、认真观察、仔细读数,实事求是地记录,尊重实验数据,若发现问题,应重新实验,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未来的物理学习生活能充满希望和期待。
3.科学规范稳中有新
本试卷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公平性。语言准确严谨,逻辑性强,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题型和题量保持稳定,试题有新意,背景真实,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紧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特点。
2010中考英语新题型还原句子的高分做题法
一、出题形式:
还原句子题目一般有200-250个单词左右,一般是5选4的题型。
二、考核内容:
1、细节与细节的关系(一般这种空出现在文章中间,主要考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这种题型最好的解题法就是在文章中寻找逻辑词和主语承接。
2、主题与细节的关系。这种题目的答案一般就在挖空的那一段中,比较简单。
3、大主题与小主题的关系。这种题目比较难,一般需要考生通读全文,在全文中找出答案。这时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以及最后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了,往往空也出现在这两个地方。
三、解题步骤:
1、看选项,画出关键词;关键词一般是主语、宾语以及名词性从句。
2、通读文章,划出逻辑词;
3、寻找突破口,即将自己认为可能的答案轻轻描出来。
4、删除已选答案,即只要你已经确定这是正确答案,就不要在看了。
理论归理论,讲的多么具体也没有实践来的有效。张老师在讲完理论之后,立即让孩子做讲义上的一道新题型,教孩子一步步地实践这些方法。
四、投机
因为有些同学,往往会遇到最后2道题,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建议剩两道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样的答案,这样正确的概率就会达到3分之2。
第五篇: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型解析及解题技巧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型解析及解题技巧
中考英语中的书面表达题,主要有“补全对话”、“看图填词”、“看图写话”、“看图作答”、“看图完成短文”、“看图完成句子”和“根据提示的内容,完成某项写作”等形式。这类题型的考试目的在于:通过书面形式测试考生口头会话和作简单书面表达的能力。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测试要点
一般说来,测试的主要内容都是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进行简单的会话或写作。例如:问候、问路、看病、打电话、购物、自我介绍等功能意念项目和简单的应用文,例如:便条、通知、短信等。一个题目写10个左右的句子,字数为80-100个左右。
二、日常训练与应试注意事项
1.平时要注意句型与对话的学习,注意听说训练,积极参与听说训练的教学活动,以达到会话相当熟练的程度。
2.在会话中,注意常在情景中使用的习惯用语、套语的归纳和应用,做到脱口而出,应对如流。
3.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做题时一定要瞻前顾后,既要看到前面的内容,又要看到后面的语句;既要符合习惯用法,又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4.要经常进行日常应用文和命题作文的学习与训练。
三、解题技巧
1.要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与提供的情景,需用哪些习惯用语,哪种时态,根据词数限制,应选用哪一种表达方式为最佳。
2.表达要正确,要注意英美人的习惯用语,切忌随心所欲,用中文去对照英文进行翻译。例如:A:How do you do?此题只能选择How do you do”来回答,除此,无第二种选择。如果从语法和字数方面来考虑,那将会有“How old are you” “What
i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等多种与问句不符的答语。
3.注意在一些交际场合中,习惯使用的客套语。只要根据已知部分,就可推测出未知部分。例如:How are you回答 可用“fine ” “I’m fine.Thank you.”如果用“How do you do”来回答,就大错特错了。
4.在写应用文类命题作文或对话时,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人称、动词的时态等用法;写短文或对话时,要注意切题,不写没有把握的句子,切忌为使文章生动,在句中随意增加自己无把握的词,导致中文式英语而影响考试成绩。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和词汇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
四、举例分析
1.写短文。
以Self Introduction为题,要求写出10个意思连贯、表述正确、无严重语法错误、语言流畅的句子,向新来的老师作自我介绍。第一句已给出:My name is Cheng Hui.分析:该题是要求考生向新来的老师作自我介绍。那么,该短文的写法可从如下三个自然段来写。第一段,向新老师介绍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第二段向新老师介绍自己在家里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及生活情况;第三段可以写自己与父母、同学和老师之间相处情况等。
2.写对话。
以“A Talk About English Study”为题写一篇对话,要求所问所答必须与英语学习有关,问答表述完整、正确、无严重语法错误、语言流畅、提问不少于5项内容。分析:写对话一要采用问答的形式;二要掌握好对话的内容与中心思想;三要在落笔之前,心里有一个构思计划即该对话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表述。就该对话而言,可从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表达:一是谈对英语这一门学科了解得怎样;二是谈学习英语用了多长时间;三是谈是否在课后还练习讲英语;四是谈英语这门学科是否难学;最后可以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