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课业学习的主要思维途径和方法(全国通用)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课业学习的主要思维途径和方法(全国通
用)
1.经验思维和理论《逻辑》思维
经验思维是指主要根据日常生活感受来认识事物和理解问题的一种较为简单的习惯型思维方式。例如,学生依据多年的生活体验,一提到夏天就马上意识到热而多雨,植物生长旺盛的景象。当学习到热带气候时,也会以当地的夏天来认识和理解。由于对气候的成因类型缺乏深刻的认识,这种只凭经验思维而思考问题,就容易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但是,经验思维在低年级和乡土地理教学中又的确是经常运用的思维方式。
经验思维是一种局限性很大的思维方式,必须升华为逻辑思维。如果学生在掌握了热带气候的成因后,通过经验思维的升华,对热带气候特点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地理特证的基本模式,就是按特征的内容要目(即概念内涵)对事实材料进行逐项分析概括,然后进行定性分类。如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就在围绕着地形高低变化的趋势、地形类型组合、地形分布趋势等几个要目对该地区的地形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像中国地形概括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多高原山地,中部多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同样分析气候特征、河流特征、工业特征、农业特征等等,也都要根据各自特征内容要目(概念内涵)逐项地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定性分类。分析判断地理因果关系的基本逻辑思维模式就是根据地理特征同诸多影响因素的因果联系,逐项进行推理判断。各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影响条件,统称为“影响因素”,如地形的影响因素有内力的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及若干种,气候的影响因素有属于地面状况的位置、地形、洋流等,还有气压带(中心)、风带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河流的影响因素有地形地势、气候、水源补给、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工业发展和布局有资源交通、市场和社会技术等影响因素;农业发展和产品分布有光、热、水、土、种植技术、商品市场等影响因素……,都要具体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状况来判断主要的因果关系。掌握了地理课的逻辑思维模式,就可以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逻辑认识结构(或称之为信息加工机制),在新的认识活动中发挥作用。
2.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
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是地理学中最常用的思维之一。由于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表阁圈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对于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就必须以形象思维去认识和理解。形象思维的认识方法,具有比逻辑思维更简洁的特征,它利用已有的认识经验和相似性的原理,沿着直观形象→抽象形象→再造形象的路线深化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已有的认识经验,在头脑中积累了许多直观形象(景观、实物、图像)和抽象形象(如各种地图、示意图),可以在新的认知活动中同新的认知对象的形象进行对比,从相似和不相似中对新认知的对象进行判断。地理教科书如地图册中,系统安排了各种图形,不仅是认识各个具体地理事物的形象思维基础,同时,分门别类地储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以形象为基础地理形象认识结构,同地理逻辑思维认知结构相辅相成,在新的认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所以,在地理课的学习中,要努力占有这些图像,掌握图像的分析方法、图像组合法(找横向联系)、图像重叠方法(找因果关系)和抽象概念图示化(示意图)的方法,以发展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对山的认识是地势起伏大,道路崎岖,认为大海是波涛翻滚,认为平原是坦荡辽阔,认为森林是大树参天,认为草原是香花遍野,认为城市是楼房林立,等等。形象
5.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
逆向思维在地理学习中也经常运用。例如根据岩层的变位和交接关系,以及化石等可推断古地理的环境特征;对古河道的研究推断历史时期的气候特征和河流水文特点,对火山地貌的研究推断火山喷发和熔岩流的场境等,都是典型的逆向思维。
顺向思维也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例如根据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趋势,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按照现在人口增长速度预测未来人口的状况等等。
当我们明确了地理思维的五条主要途径后,还必须掌握地理思维的主要方法,地理思维主要通过对地理事物本身和地图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推理进行。(1)地理分析法就是找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分析要运用过去学习过的知识:如分析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要根据北美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洋流风向来分析,从而得出这些因素对北美气候所起的作用。
在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弄清分析的条件,二是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2)地理综合法就是把部分的和个别的地理事物,通过它们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加以总结。例如,亚马孙平原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森林中生长着种类最多的热带植物,栖息着大量的动物,同时还哺育着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综合起来是与气候这个起主导作用的地理要素分不开的。所以在分析上述特点之后,如果把这些表面上是孤立的、单独的特点,加以联系综合起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它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弄清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就不必事事都靠死记硬背了。
此外,从上述情况来看,综合也是和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分析往往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则往往是分析的总结。
(3)地理比较法就是对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和原因加以比较。许多复杂的地理事物只有借助于比较,才能区别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其特征,明确其相似性利差异性。例如,非洲北部的热带沙漠可与已学过的中亚沙漠相比较,并分析其不同成因。同时,通过比较还可彻底地理解事物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例如,气旋和反气旋的中心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旋转中心的气流和过境时的天气状况等,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不同的。如果将这些概念加以对比,明确它们的差异性,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因此,经常把一些类似的或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加以比较,是十分心要的。
(4)地理推理法就是在对某些地理事物已形成概念的基础上,把一些类似地理事物推理得出。地理推理就是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确定地理特征,解释地理成固是对地理信息加工,使信息增殖的过程。例如,当掌握了等高线的概念后,再学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时,就能推理出来。
经常采用由果推因或由因导果,分析因果关系,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有作用的。例如,近几十年世界人口发展情况,从由因导果来说,可先讲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所以人口增长缓慢。由果推因的例子,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究其原因是:首先,由于黄土比较疏松,具有直立性和湿陷性。其次,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大,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再次,由于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地面失去植被保护。推理要正确无误,必须是在掌握了某些地理基本原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无法进行推理。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常用地理课业学习程式与方法(全国通用)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常用地理课业学习程式与方法(全国通用)
这是根据福建长泰一中姚秀元老师实验并总结的 “四段式”目标教学法而设计的。1.明确目标,看书读图——识记 新课开始,教师先用1—2分钟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教材各知识点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事先了解哪些内容要求记住,哪些内容要求深刻理解,哪些内容要求能够灵活应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热情。
紧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思考题”进行阅读教材和地图(必要时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教具),认识并记住本节课中要求“识记”的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虽然只完成最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识记,但却是一堂课中很重要的过程,因为接下去各个教学目标能否完成,都与“识记”这个教学目标完成好坏有关。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预先根据这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一套具有提纲性的“自学思考题”供学生自学。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学生的盲目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从而保证“识记”这个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由于“自学思考题”是按教材的顺序设计,所以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材依次回答每个问题,并且记住这些内容。这样就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识记”的任务。
2.设疑讨论,质疑解疑——理解
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完成对本节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所以,教师要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探索,促进知识的迁移引深。同时,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层层设疑、步步深入,使学生处于疑问—思考、讨论—解疑—新的疑问……直到完成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
3.精讲概括,纲要系统——分析、综合 经过质疑讨论和设疑解疑,绝大多数难点已经基本突破,对每个知识点也都能够“识记”和“理解”。但是,这些知识点在头脑中还比较零散,很容易遗忘,甚至个别学生可能还有疑问未解。因此,必须再用简炼的语言,把本节课的内容全面地复习总结一遍,重点的地方要反复强调,最后,把所有知识点再概括成系统化、网络化、纲要化或图表化,加强记忆。
这一个阶段不仅是对本节知识的复习巩固过程,也是对知识的分析概括、归纳综合的过程。为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分析”、“综合”这两个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采用启发、引导、揭示的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归纳总结。
4.测试反馈,矫正深化——应用、评价
到这时候,前面几个教学目标是否都已达到,要采用一套较完整的目标测试题当堂检验,以便从中了解全班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和各个学习水平掌握的情况,教师再针对薄弱的部分进行补救和对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同时,也需要通过一些较高水平题目的演练来达到“应用”和“评价”这两个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的“反馈—矫正—深化”。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是要精心设计好目标测试题,使之体现“针对性、多样性、系统性”:(1)针对性:即题目内容要有针对性。具体在设计目标测试题时,要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对于已知学生已经完全“识记”和“理解”了的内容,不必再做简单的重复。第二,对于学生可能还没有牢记和真正理解的内容,要变换角度地加以检验,使学生再一次得到补救和深化的机会。第三,重点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灵活性大、涉及面广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评价”、“综合”等能力。如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这节课的目标测试题,最后两道问答题是“根据课本中‘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说明我国耕地分布的优缺点”和“我国为什么要把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为基本国策”。
(2)多样性:即题型和测试形式要多样性。首先,题型可以根据实际内容,设计成选择、是非、填空、改错、填图、读图、填表、问答等多种类型。尤其是选择题和是非题应当尽量多采用,以节省测试时间。同时,测试形式也要注意灵活多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系统性:即小单元与大单元的测试题要形成系统性。每节新课是最小的基本单元,通常由若干节课构成较大的单元——章,由几章又可以构成更大的单元,如高中地理前五章构成自然地理,后六章构成人文地理。也可以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范围来构成较大的单元。此外,在总复习时还可以按地理要素(专题)来组成较大的单元。因此教学目标测试题的没计,要统筹安排、全面考虑,使每节课的测试题与各级单元测试题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有机的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地理目标测试题系列》。一般每堂课的测试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及初步应用的能力,而各级单元测试题,则侧重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不断提高综合应用地理知识、评价地理特征的能力。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研究立意注重“人地关系”,研究角度上偏重“空间结构”,因果分析上注重“综合性”。因而,地理科学素养兼有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故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研究性学习,我国现行的高中地理新大纲也将“研究性课题”列入必修、选修教材,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对中学地理教师的素养提出什么要求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就以上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与内涵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目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主要归纳起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用于探索、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学习,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从狭义上看,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提出的研究性学习含义比较全面,它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含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都有本质的区别: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当代“创新学习”的本质,它兼顾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既可表现为“专题研究学习”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可表现为学生在学科课堂学习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2、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表明了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与学生个人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明显不同。再者,它反映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导”的作用,即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或“教导”。教师的地位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和学习的途径。
3、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很强。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它要求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治学精神,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国内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概况:
注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地理学在研究范围、方法与技术上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识别、获取、分析以及使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主要目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国外研究学习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称为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究、专题研习等,是西方国家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模式比较成功,引起世人的关注。
美国积极提倡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法论,提出了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野外,学生应当像地理学者那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日本也比较重视研究性学习,近年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给学生更多的主动考察,分析地理问题的机会,使其获得思考和主动探究的经验。如选择生活中垃圾回收和处理的专题,通过让学生了解资源回收现状,然后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资料,从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等等。
国外的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十分突出,它体现了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与能力,反映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2、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中国的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学生学习的质疑精神被抹杀。近二十年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加深,求变、求新的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99年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在高中阶段应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建议。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地理教学大纲》第一次规定高中地理课每一学期至少要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求学生做一次专题研究,并具体列出了26个课题供学生选择或参考,每个专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对研究的目的、课题、方法、步骤、结论作了提示。特别是近两年上海的高考试题中还出现了考查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简单设计理念等,从而引导广大师生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与国外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相比,我国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的困难也比较多。究其根源,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有的甚至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相去甚远,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素养还不能满足当前教改的需要等等。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中学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养,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则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地理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民主、宽松的新型教学关系。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权威,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者。他们在课堂上按照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思想要求学生,虽然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见解,有创造性,但是不太规范、不太全面。而研究性的学习则强调了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增强了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度定位是引入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新的教学理念对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重视当代教育理念的具备。当代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变革,它涉及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三个层面,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素养随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构建专业素养,并将教育观念付诸行动。我们要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教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职业能力。当然,教师的素养的提高还要求有关的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强教师的职后教育,确定继续教育的正确策略。
2、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我们的教师不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和思路左右学生的学习,而应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索;当学生的研究出现偏差,陷入困境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摆正方向、摆脱困境,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为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一个有利的情境和途径。
3、教师间要更加紧密合作,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传统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具有广泛性、迁移性和多学科综合性。因此,依靠一个教师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难以有效地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正确的指导,而是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既有主次之分,又能相互配合,从而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有效地、正确地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如“福州旅游资源的调查”课题,它涉及地理、历史、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只有多学科教师互相配合,对涉及到的问题互相协商讨论,多方查阅资料,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当然,这也可增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否则,开展的课题调查只局限于社会调查的性质,与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相去甚远。
4、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一旦定位,很少或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经常以“隔行如隔山”来作为借口,回避知识面的拓展;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题的内容极为丰富,范围极广,教师有限的知识必然会造成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瓶颈”。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其他科学、艺术等多领域,从而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也只有具备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更详尽的资料,才能对学生的研究具有发言权,才能真正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与指导者”。
5、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教学实践,我们仍要重视地理课堂的探究活动,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研究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题探究。课堂探究的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研究性学习仍需依托相应的地理课堂载体,需要通过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等途径来完成,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1)探究性提问
课堂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课堂教学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的精髓,它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发散思维。因而,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教师的提问不应是一些记忆的问题或对具体的地理事实只须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探究性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需要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否则,“满堂问”的误区只会导致学生的课堂思维混乱,抓不准探究的方法,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我认为,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是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我们要设计的问题应达到:①问在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②问题的难易适度。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与能力的储备特点;③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④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按新课程计划,按照地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基本为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课后的智能训练、案例探讨等,这对设计研究性提问起到了指导作用。
(2)探究性讨论
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判断是否符合探究性讨论要具备:①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它允许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因为具有开放性的讨论主题,会剌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②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学生讨论的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问题往往在教材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各种揣测,然后通过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学生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以培养的过程。
成功的探究性讨论,对教师的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它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即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所以讨论内容的安排,一要看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二要看学生能否理解或科学上是否有定论,三要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
总之,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特别对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地理学丰富的内涵及社会应用研究价值呈现在社会的面前。从长久的意义上看,它还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另外,让广大中学生参加地理学的初步研究,本身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丰富了当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换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只有把握机遇,找准位置,提高素质,才能带领学生步入“研究性学习”新的课程改革的殿堂。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关键词: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 教师地位 更新观念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一、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不断普及,新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其科学性、独特性、新颖性。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其教学目标、结构体系、编写手法、教学要求、版式设计等方面都焕然一新,这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研究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的特点:
一、知识结构体系的调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地理教材按照地理科学体系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我们地理学科而言,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对于旧教材的选材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往往给教与学带来诸多的不便。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逐步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地理新教材注重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做到了简化知识、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从宇宙环境分别来概述地理相关地理知识。地理新教材注重实际,有很多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题目、讨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同时又注重创新性,以全新的思维和方法建立一种崭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突出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次地理新教材,始终把人地关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编写,始终是在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不十分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这次的新教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方面的知识不再是系统的,整体的,而是作为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在提出问题时,始终离不开人地关系,从不同的浓度和广度来选取内容,地理新教材也突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发展总是等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地球,关注未来。
三、密切结合实际
地理新教材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方面合格的人才,很注重其实用性、新颖性,把学生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密切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地理新教材十分注重个案分析与研究,将地理学的知识与具体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阐明了地理的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地理新教材也注重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的剖析,对于现象过程从时间、空间来进行分层、分角度剖析,培养学生学多角度、多方位来思考问题,联系国内、国际多种重大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地理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把教和学有机结合起来,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教师和学生装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要非常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编写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为教师提供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材在选材时,在主体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提供很多趣味性、阅读性的材料给同学们学习,同时在习题的设计中也十分巧妙,练习安排了很多活动、问题可供大学分析、讲座从不同方面来培养学生能力,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五、增加了图像信息功能
地理新教材中,一改以往老教材图像信息的功能,增加了很多的插图、附图、图型等等,对于地理事物有些难的用语言文字来完整形象的表示出来,有些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地理过程运用合理的示意图,能够很形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新教材在图形方面的运用比较合理,合理设计安排了很多图像信息,围绕图像,编排文字,地理新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示意图、地图、统计资料图、景观照片、框架图等等,设计多种新颖的图像,来很好的说
明课文内容、知识,起了鲜明,直观的效果。对于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愉快,教师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这些图像信息,对于学生牢实的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次地理新教材的编写,确实从多方面体现了“新”的特点,无论是从内容、结构、要求,还是目的、设计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当然新教材中还有许多值得去研究,去学习的地方,需要全体师生去共同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