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23:2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中学地理教学资料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根本性任务.地理教学因其自身特点,优势也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中学地理“参与式”教学法是利用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面向的是每一位学生;它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从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 有效教学理念 多元智力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 “参与式”教学

1、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

1.1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知识观的演进变革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

所谓知识经济,按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中定义,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当今世界上一种新类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这种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1]它以信息、技术的发明、使用、传播为主要特点,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强弱不再完全受制于该国资源的多少,该国和地区拥有的高智慧、高技术及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成为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因素。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现代文盲定义为,“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和图表的人,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 ”。[2] 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中心。地理学科涉及到新技术推广、使用及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更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学科。今后的地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其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才会使他们更好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

1.2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优势,使其承担起实现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重任的 一部分责任

1.2.1地理教育与素质教育

地理课本身就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功能,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是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学习有关全球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为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各种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体质,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也起了重要作用[3]。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大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依据这一目标,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掘他们的创造性,培养合作精神;另一方面,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2.2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相继出现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后,人类认识到合理开发、使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造成危害的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提出就是为解决人类的环境、资源等问题[4]。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自然,经济,人文学科特征,它十分重视区域和人地关系的研究。2000年教育部编订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地理教科书》就 1 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新的教材框架,改变了传统的四大圈层,而按与人类关系密切程度,把人类生存环境由远及近分别讲述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在每个部分中都融入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因而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但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中学生,只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使他们可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为他们实践,创新能力的发挥奠定基础,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3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的弊端[5]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其特点是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大班授课,教师讲述,学生记忆为主。但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学内容已由过去简单的学习地理事物分布和自然地理知识发展为思想方法与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地理新思想的渗透。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怎样协调两者的关系?但学生只是把教师所讲的当作知识,而想真正让他们形成一种环境意识,做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有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去亲身体验,另一方面适当减少教师讲课量,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辩论,做一些有关环境问题的调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了亲身体验他们就会更加确定自己的信念,才会使环境知识转化为自己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自觉行为。

2、“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依据 2.1有效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教学,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取决于学生是否学到一定的知识,是否有了收获;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发展与进步,即使老师教得再认真,再辛苦这种教学仍是无效或低效的。

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它要求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激发学生动机。第二,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第三,教学语言的独特性。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为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有效教学理念主要为:第一,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它要求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不可唱独脚戏;同时要求教师有“全人”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切不可将之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第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这种效益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第三,有效教学是通过过程,结果;定量、定性相结合;来反映学生的收获与教师的工作表现。2.2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智力外,还有七种智力分别为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因此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掘每个人不同的智力潜能,实施个性化教学[6]。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是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强度等,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多给他们交流合作机会,多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2.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每位学生均存在两种 2 发展水平: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就是这两种水平间的差异。通过教师对学生发展目标的确定和最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就会处于“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的状态,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独立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7]。

综合上述三个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参与机会,提高学习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同时发展应是全面的、自主的;传统的讲授法注重的是给学生一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现在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去会学无限的知识。教师应极力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学习、爱观察、爱探索、爱讨论。

第二、强调个性化教学观念。教学中鼓励支持冒尖,一马当先精神;让学生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多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如课堂提问要有阶梯性、针对性,多给差生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都要及时给予诚恳的、鼓励性的评价。

3、中学地理“参与式”教学法的几点思路

中学地理“参与式”教学法是利用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吸引每一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得到成功的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学生是否“学到手”,是否学会,会学。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场所。他要求大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投身到教学过程中,真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感到教学是自己的事,是一种积极的内心需要,是完善自己的途径。

“参与式”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如何让每一位学生愿参与,敢参与,想参与是这种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3.1重视引言,创设“参与”情景,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如果学生觉地得有趣,就学的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所以,我们应在教学开始时,去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例一: 高中上册·1.4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

导入:新课之前,请大家解答一个小学语文的思考题,幻灯片上打出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两小儿辩日》。接着提问(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孔子有没有回答出来?(3)请您帮孔子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导入的前两个问题,是小学生就可回答的。但第三个问题的出现,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在上语文课时就讲过的,可能有的学生已记不清了,但会有一点印象。这时老师可以补充道:“请大家打开课本,粗略浏览一下,看谁可以帮我们解决孔圣人的难题。一听解决孔圣人的难题,学生的表现欲望就会被激发,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学习的主动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例二:七年级上册·3.1节·多变的天气

导入:今天,我想统计一下我们班里有多少人看过《三国演义》?[学生答] 谁能举出其中一些有名的故事呢?[学生答] 我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赤壁之战的故事。[学生答] 故事听完了,那请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大获全胜呢?这个导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例三,高中必修上册·地质灾害及防御

用播放惊心动魄的地震和火山爆发过程的视频资料作为导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教学 3 情境,不仅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2巧设疑问,激发“参与”行为,给每一位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

侦探小说为什么可以吸引读者,在于其中设下了许多疑问,这些疑问激发人们想去寻求结果。同样在学习中,适当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周围环境中,从较易感知的地理事象,地理事实中找到激趣点。

例一:七年级上册·1.1节·地球和地球仪

讲完课以后设计的一个活动:一位中国小朋友在放暑假前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o、经度116 o 的地方一同度假旅游。现在假设你们是出租车司机,请把这三位朋友送到指定地点,并把你所送的地点标在你们的世界地图上。大家在标注地点时就会发现纬度40o、经度116 o的地方有好几处。这时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他们能相聚吗?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教师可分别请两位代表各自阐诉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最后教师总结。这个例子是通过教师设疑,激发学生间的矛盾,最终诱导学生参与到解疑的学习中。例二:高中上册

水循环知识上完后的活动:朗诵“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提问(1)该诗句出自我国哪一位大诗人?(2)请大致介绍一下这位大诗人。地理课评论诗人学生惊奇,积极参与。这时话题一转,请从地理角度评价这句古诗是否符合地理规律。学生兴趣盎然,在激烈的讨论中,海陆间的水循环又一次得到巩固,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

3.3角色扮演,施以形象“参与”,营造学生自我表现的平台

中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赢得别人的称赞,在称赞中他们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角色扮演主要是通过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一:七年级上册·3.1节·多变的天气 活动的设计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天气预报中的常用符号。活动设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本活动单独设置为一个班会活动,题目为《竞选本班天气预报员》,并制定竞选规则如下:第一,竞选者需本着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认真完成每天天气预报工作,工作时间为一个月。第二,竞选者需熟记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第三,被选上者,每隔两星期,要在全班学生监督下进行测试,测试不合格者,取消工作资格,并重新竞选。第四,一个月后,下位天气预报员由学生推荐或自我推荐,经测试合格后上任。备注:竞选前可先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由大家推荐出评委,利用课余时间初试,选出10人进行复试。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初中生强烈的表现欲,让其由被迫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感受到地理的实用性。3.4创造成功机会,鼓励人人“参与”,给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每个人智力的多元性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堂的着眼点应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需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创造参与机会,让其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感,刺激再参与欲望。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坡度与针对性,这样,一方面可让学的吃力的同学有参与机会,培养他们参与勇气;另一方面,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觉得值得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人人敢参与,愿参与,想参与[8]。

例一:七年级上册·1.1节·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线讲完后的问题设计:(1)请在地球仪上找出0o 和180 o经线?(2)从0o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有何变化规律?(3)从0o 纬线向北、向南经度数有何变化规律?(4)4 请在图上读出A点、B点的坐标。第一个问题是基础题,应把这个机会给一些学习较吃力的同学,当他们回答以后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第二、三个问题稍微有些提高,最后一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是在理解前题的基础上得到答案的,这类题目可以让学得较好的学生回答,并让他们讲解给学生听,从而获得荣誉感。

例二:高中上册

地球公转、自转关系讲完后设计的提问:(1)目前黄赤交角及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斜交角度为多少?(2)太阳直射点位置有何变化?(3)目前,热带范围、寒带范围是多少?(4)假设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60O,太阳直射点,五带范围有什么变化?前三题是对本节内容的巩固,最后一个问题是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答题时选取不同层次学生,即让同学掌握了基本知识,又给予了学有余力的学生一次思维锻炼的机会[9]。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很重要,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1.1.巧引歌曲。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再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2.巧用古诗文。

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1.3.巧插趣味故事。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又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我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

用心

爱心

专心 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3.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3.1.学会看图。

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 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3.2.学会填图。

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3.3.学会画图。

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对学生综合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3.4.学会用图。

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声形色画并茂,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在地理教学中有的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要想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运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甚至动画,使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内,为理解基本概念、地理过程原理创造条件。而传统教学方法表现这些概念、过程和原理,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使用多媒体则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动与静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抽象问题迎刃而解。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这一内容时,因为这是空间性极强的内容,采用二维动画可先建立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型,再附加一些关键的线条、符号和文字,边讲解边组织教学,克服七年级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不足的问题,教学效果十分理想。5.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追踪最新的地理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用心

爱心

专心 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鼓励学生要特别观看每天的“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当今的社会三大热点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税利的眼光捕捉到与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地理背景和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老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探讨高中地理的改革及教学方法

探讨高中地理的改革及教学方法

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不仅深刻影响到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随着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迫切需要大批高能力的人才,这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一、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课堂教学,所有的教学任务全部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融合起来。

(1)重视实践教学

以往的教学偏重于理论,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多大作用,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新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应该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有: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实用性的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静态的教学,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或开办地理小广播、小墙报;或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还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发展地方经济的小型辩论会,评价当地的环境质量,开展当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应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而且能有效地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二、重新界定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也就是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实现不了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1)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改之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也有师生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不过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发言,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交流的状态、思维状态如何,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可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地理教学涉及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和广阔的自然天地、人文景观,因此,地理教学有雄厚的直观性基础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三、将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相结合多年以来,我国的地理教学脱节现象较严重,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客观上存在着许多重复和脱节现象。加之初中三年级不开设地理课,人为地造成地理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间断状况。这就容易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上的脱节,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地理素质教育与教学工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努力克服脱节式教学。

初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差别很大,但有许多知识上的连结点。如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区域地理特征等都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内容。利用这些知识连结点就可以将初高中地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初中地理知识主要描述的是区域地理、地理景观,而高中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地理概念的抽象性都要比初中地理内容突出。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平台,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滚动提高,克服学生惯性的“死记硬背”现象而造成学习方法上的不连续性。积极加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传导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地理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得以强化。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在此形势下,认识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初探

地理教学方法探讨

在当前社会、学校、学生都不大重视地理的情况下,要想求得地理教学的良好效果,重要的途径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这样几种方法:一是图示法;二是列表法比较法;三是理论联系实践法;四是学生自学法;五是讨论法;六是谜语、歌诀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在当前社会、学校、学生都不大重视地理课和地理课节压缩的情况下,作为地理教师怎样巩固地理教学阵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这是摆在地理教学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如果要想求得地理教学的良好效果,重要的途径就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学的内容不同的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图示法

地理是一门以图为基础的学科,丰富多彩的挂图和灵活多样的自制简图,往往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地理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动力,主动吸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上课利用的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彩色挂图,如在讲“太阳系和太阳系活动的有关现象”的时候,一出示彩色挂图,学生顿感兴趣,对着彩图记知识,形象且牢靠;二是自制的简图,它能比较直观的反映抽象的地理知识,如在讲高中地理上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这一难点的时候,我利用了下列的图: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是北半球A、B两点的温度如何?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在考虑纬度影响时,在A点的南北两侧,哪一侧可找到B点相同的温度,假设为A’,同时找出C’,把A’、B、C’连接起来,即为等温线。这样学生可以理解等温线是如何发生弯曲及海洋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在不同季节凸出方向不同的特点,并可给学生总结出规律——高高低低(海洋与陆地相比,温度高的等温线就向高纬度凸出,温度低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

另外也发动学生自制模具,从中选出好的用于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从而达到在乐中学知识的目的。

二、列表比较法

地理学中有许多同类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相互混淆,这类知识在讲课的时候,放在一起对比着讲,同时列表比较,找出相同与相异之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能避免迁移时的失误,例如在讲褶曲的基本形态时,列下表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 地形倒置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山岭 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谷地 山岭

此外还有“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潜水和承压水”等都可用此法。

三、理论联系实践

地理材料中有许多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的通俗易懂,例如讲“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的“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时举例: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去美洲,逆北大西洋暖流而行,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行,只用了20天。在讲环境问题时联系阿思旺水坝的建设等。

四、学生自学法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教材中那些易懂需记、大篇幅陈述的内容,就可以指导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之前,必须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或列出这一节的提纲,这些我一般情况下是写在投影图片上,上课用投影仪放出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然后通过提问、解答促进学生自学,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章“人类活动与气候”,内容很多,篇幅很大,但其中并无难点,所以我要求学生去自学,并能举例加以说明。通过自学,学生了解到:气候既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又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而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依赖的一面,又有反作用的一面,并能结合现实中的事例进行说明,收到了较好的结果。这种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阅读范围不能过大,阅读要求应十分明确。对于难度稍大的问题,应分割成几个小问题,然后综合,即分几步走,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讨论法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各抒己见,多向交流,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地理课上,我一般采取集体讨论的形式,这样做,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使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如高中地理在讲“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时,指出建国四十年来我国工业布局遵循了五个基本原则。然后让学生围绕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布局的变化,讨论每个工业基地的建设都分别符合上述哪些布局原则。通过讨论,学生开阔了思路,启发了思维,增强了学习兴趣。例如有人说,我国在攀枝花建钢铁基地符合两个原则:接近原料地和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很好!当然也有错误的,如有人说上海钢铁基地接近原料产地。最后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肯定正确的,指出错误的。

六、其他方法

对于教材中比较容易懂而又多属于机械记忆的内容,有时采用谜语或编歌诀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章中涉及到很多风向,有些学生分不清,常常把西北风说成是东北风,于是让学生用“东风”答一水果的名称,谜语是“西瓜”,然后告诉学生东风向西刮,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又如在讲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编成顺口流让学生记忆,即:中美日双印,俄孟尼双巴。这样不但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造的热情。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每章节有不同的授课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作为将来的一名地理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去捕捉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为乐,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第五篇: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下地理案例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下地理案例教学方法 ——以“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为例

刘玉琴,丁俊新

(1.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03;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12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地理案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所青睐。本文在案例教学法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理案例的分析,归纳了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总结了4点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最后,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实施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而为正确应用地理案例教学法提供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案例教学法

什么是案例?案例就是包含有问题或者说有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的典型性事件。而“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样的特定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将含有真实、典型性的问题(事实)作为教学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这个问题讨论,通过讨论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师生间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它与一般的教学形式互补互进,把许多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合作、平等的精神。

一、分析“案例教学”实例,归纳 “案例教学”实施方法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产业布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其中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各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不容易使学生深刻理解,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选择了地理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首先,在学生了解了农业区位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为学生选定了“环地中海的农业变迁 ”这一案例。

环地中海的农业变迁

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而且经常下暴雨,造成高地水土流失和低地沼泽化。后来人们大规模兴修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对水的因素进行了季节调节,改变了农业区位条件,使这里更加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但是,由于这里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水果、蔬菜等产品主要就地消费,花卉不能大量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交通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欧洲的城市化进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葡萄酒、新鲜水果、蔬菜、花卉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农业生产选择专业化方式,成为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加工酒类,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现代化保鲜技术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加看好。

但是,越是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遭受低温、洪水、病虫害等灾害时的损失越大,环地中海的“时鲜业”已有多次惨痛的教训。地区之间的农业区位差异造成竞争态势。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气温较高,时鲜货上市时间较早,而法国距离欧洲腹地较近,货物运输更便捷,两地之间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这些问题都要求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选择上作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其次,针对案例进行讨论。

讨论1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史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综合分析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讨论2目前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请同学们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

讨论3 你认为同学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最有效的方案是什么?(请陈述理由)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学习,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真实案例中,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区位因素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化,从而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也会造成其它因素的变化,并对环地中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从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中我们得到什么启迪?

上述就是应用地理案例教学法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一个简单过程,通过“环地中海的农业变迁”案例的学习,我们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把与学生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生活化了,把理论问题实践化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精选案例材料,设计案例、分析学生

案例教学成功与否,案例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它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材料选择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第一,教材提供。教材案例材料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而成的,不可轻易弃之不用。它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对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第二,地理研究性学习提供。课题研究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比较好的课题都可以作为相关某一节课的案例。第三,生活中采撷。生活中的案例,与学生较为贴近,不仅具体、生动,而且易懂、真实可信,运用起来学生觉得饶有趣味,主动性强,便于理解课本中的概念、原理,并能根据所提供案例,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第四,模拟情景。在讲授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时,可假设一种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通过对情景的分析,思考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的问题,然后再把所得出的结论应用到课本知识中去,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第五,媒体报道。媒体报道的内容,能使我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拓宽视野,将“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以这些材料为案例,贴近社会现实,也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成效。

有了充足的案例材料,教师在课前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仔细阅读、分析案例,找出案例关键性问题或典型性问题。(2)分析“生情”,估计在课堂讨论中,是否会出现一种观点占上风的可能,或者是否会真正开展讨论。(3)在对学生已有的技能、背景知识、学习能力充分评估后,考虑学生在这个案例学习中到底能获得什么,或者明确通过案例的讨论学习,要达到什么预期的目标。

2.课堂实施

(1)案例导入。教师需要将话题引导到已充分准备的案例的讨论中来。

(2)案例讨论。案例讨论通常与下列问题联系在一起:案例中的问题是什么?案例中哪些信息有价值?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样的决策最适宜?怎样实施计划?如何评价?

案例讨论时,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或提出具体解决策略,讨论通常分为四步:①引导问题;②讨论疑难问题,一般要花费一定时间讨论疑难问题的特征,这是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依据;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通常至少提供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对各自方案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最佳方案;④讨论如何实施方案,通常也是由学生讨论出多个方案,最后选出最行之有效的方案。

(3)总结反思。这个阶段,不仅要对案例呈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总结,更要揭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和原理,这是对案例讨论的深入,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升华。

二、“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从地理教学内容看,案例都来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地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需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2.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从地理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应以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或在课堂上组织对地理案例进行研讨和评析,或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地理案例,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从地理教学目标看,地理案例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意识,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其实际运作能力。

4.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从地理教学方法看,地理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法,从案例的选取,到典型问题的讨论;从个别现象的分析,到理论层面的提高,始终都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开放性,只有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问题的探讨激烈了,教学的问题才能解决;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经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关于“地理案例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1.很明显,“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及互相合作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切不可用案例教学来代替其他的一切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较高,常常需要教师拥有更多的灵活和智慧,能及时调整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并能在学生千奇百怪的创新意识中,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激发学习热情。

3.“案例教学”有时效果也不一定满意,它必须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课程设置的时间往往难以保证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深入。既要深入有效地组织好讨论,又不能占用大量学习时间,常常是两难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地理案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青睐,而且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也多处设计了地理案例,这足以说明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这一教学方法已初显成效,尤其对于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使用该方法,切不可全然照搬,以免“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 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 许定龙,郑伟大.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应用举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4).[4]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刘玉琴:(196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中教一级。

丁俊新:(1976—),男,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05级硕士研究生。

下载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不断普及,新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其科学性、独特性、新颖性。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其教学目标、结构体系、编写手法、......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浅谈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摘 要】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在教学中通过利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过程、方法、思维素材的积累等几个方面......

    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姓名:张晓琴 单位:铜梁二中 [摘要]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教学,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衡量教学有无效......

    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一、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以互动式代替封闭式教学。所谓互动式,就是把“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可以根据提前设计好的问题与学生现场进行......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将有何新的内容,三言两语很难说清,请先读一读下面引言中的三段文字。 一、引言 1995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5篇模版)

    浅谈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摘要:提倡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面对这一现实,只有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教育发展的形势,才能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目标教学的一般程序

    地理目标教学的一般程序 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路和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际通用标准的基本原理,所谓 目标教学,就是通过一整套有计划、有步骤、有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