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论21世纪的教师使命
[摘要]新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全球教育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启动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在21世纪,如何担当起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使命;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125-03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教师的身份和职业责任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法律上确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应享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耕耘不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全球教育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承担的任务、教师发展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师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随着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主义战略方针。今后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格人才”,应当是既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富有爱心,又有科学创新精神、完整的知识和实际应变能力的新人,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要求每个个体都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以便融入社会之后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正常生活、生存。个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和谐社会的公民,归纳起来应具备以下五种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理想纳入整个社会之中;既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与社会共融的爱心;具有与社会共融的生活技能、生存技能和职业技能;养成与社会一致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养成内省的自我观念,能够时时检讨与调节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也有人把这五点概括为未来社会个体生存发展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出现,我国的教育也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势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的需求。世界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经过对世界各国教师发展的长期研究得出结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是“技术员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是“工程师型”;进入21世纪后,教师已经演进为“专家反思型”。这种类型的教师“更有助于引导、培养、发展现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反思型’教师首先应该是自我‘批判者’、不断‘学习者’、深入‘研究者’。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不能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本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提出的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目标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教艺精湛,教研俱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是专家反思型标准。
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出十多年,但中、小学教育目前仍然在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教育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在不少地方,教师至今还守着以课堂为主、以教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靠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像工匠似地劳碌着。这种状况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对教育快速多变的需求和国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急需转变
在新形势下,要成为一名既适应教育改革,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一)变师道尊严为自珍自重
师道尊严观形成于宗法制度社会,但历史上教师实际一直处于“尊”与“不尊”的二元尴尬地位:在人们的观念中受尊,实际生活中不受尊(社会地位低);名师大儒尊,童蒙之师不尊;我授业亲师尊,非我亲师不尊。古代曾有人把社会职业地位由高到低排为十等,儒生即教师排在第九,曰“九儒十丐”,仅比乞丐稍强。俗谚有云:“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蒙师)。”历经时间冲洗,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道德观,最后积淀下来的,除学生对学高道显的授业之师的感恩情怀(曰“恩师”)外,就剩下了教师自身心中暗藏的清高。这种清高感投射到学生身上便产生了“我比你辈分高”、“我比你学识多”、“你应该听我的”、“我训你应该”、“你辩驳不对”等等“自尊”心理,久而久之,成为教师的习惯心理。正是这种错误心理情绪在支配或者说阻碍着不少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正是这种心理情绪横亘在师生关系之间,使双方难以沟通。从现代社会理念出发,个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尊卑之分。个人之间可以互尊互爱,谁都无权单方面要求别人尊敬自己而自己可以卑视别人。所谓尊敬,尊的是对社会对他人做出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的人。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没有强求社会特权的权利――当然也不容别人无端羞辱。我们现在应当把承袭下来的“师道尊严”观转变为对于自己专业、对于自己的人格的自珍自爱,时时用以鞭策自己、检讨自己。抛弃虚荣心,丢掉清高感,建立起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只有师生平等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互为主导,才能引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二)变“传道、授业、解惑”为“教书育人”
“传道、授业、解惑”是唐代韩愈为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和范围,不外乎给学生讲解为人做事的道理、经验以及文化知识。这历来被视为教师从业的准则,进行素质教育不能抛弃它,而要把它接受下来,但要提高它、完善它。从范围上讲,它包容不了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其中缺少技能教育和健康教育;从知识层面上讲,它仅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传授,没有实践行为;从方法上讲,它只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讲述灌输,没有启迪、引导学生活动,没有学生自主地位。要从这三方面补充、改进、发展它,变“传道、授业、解惑”为师生互动的教书育人的完整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长期以来,教师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只在自任的课堂上对学生负责,课堂以外对学生的行为以及生活、安全、卫生等等不闻不问,似乎与己无关,都是班主任或学校管理人员的事。这实际上是没有尽到教师的教育责任,不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教好所任课程只是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三)变塑造人为启导人
人们常说“学校是塑造人才的场所”,塑造人的观念为人们共同接受。这一观念来源于青少年的可塑性。传统教育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对青少年施教的。教师总拿自己的准则、爱好、习惯、认识等教育学生。所以,教出来的学生跟自己一模一样,难有突破,学生原有的个性、特点、优势发挥不出来,甚至被扼杀,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难出创造发明家的缘故。如今的青少年性格活跃、爱好广泛、思维敏捷,老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因势利导,去其多余的枝蔓和无用的疤痕,把他打磨成艺术品;而不可以拿自己的想象和设计,硬用黄泥一把一把糊成自己所需要的玩物。按自己的想象和设计塑造人,可能会毁掉天才。
(四)树立快乐的学习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本来是快乐的事,但是却被历代文人译得变了味,给青少年灌输一种“苦学”的观念,认为“苦学”即吃苦是成功之路。常听老师、家长批评孩子不用功说:“这孩子就是怕吃苦。”学者给人们树立了一些“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学典型;有副对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都是宣传苦学的思想。人的天性是享乐怕苦的,所以宣传苦学思想,首先给青少年制造了一种心理障碍或压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越是督促、逼迫让其学习,他反而越厌学,因为学习要吃苦。“苦学”的正面用意是说学习应该认真下功夫;但要下功夫首先得在其中寻找乐趣,产生兴趣才肯钻研。所以,科学家、学者钻研某门知识、学问是因为他对它产生了兴趣,觉得钻研它是一种乐趣,是享受,并不觉得苦。如果真的很苦,他就不会去熬煎自己,也肯定出不了创造发明。教师不应用苦来吓唬孩子,而应帮助他寻找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久而久之养成快乐的学习观。当他感受到学习知识中的乐趣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了,教师也就轻松了。
(五)变“输血”为“造血”
我国前些年在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工作中,创造了一条经验,即“输血”不如“造血”。与其给他输血不如激活他自身的造血功能。输血只解决一时病痛,治标不治本;激活其造血功能就再不会患缺血症。同样给受困人口救济钱物,不如教会他致富的门路和技术,他掌握了门路和技术以后就能永远脱贫。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捕鱼方法)。”送给朋友一条鱼,只解决他一时饥饿,教给他捕鱼门路,就不会缺鱼吃。教师应从这个理念出发,把传授具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传授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和本领,会学习了也就主动了,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自然也就浓厚了,可以取得一通百通的效果。所以,给学生教方法比教具体知识更重要。
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则。而正确的理念,需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总结获得,而后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应该不断探索与总结。
三、构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只具备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还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真才实学。教育学家指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三个层面的素养:广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部分知识就像一个金字塔:文化知识做底座,专业知识做塔身,教育学心理学做塔尖。只有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三者缺一不可。再则现代科学多有交叉,不仅仅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交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有交叉。因此,一名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能是单一的,还应掌握与本专业相交叉的有关学科的知识。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作为教师还必须掌握信息知识与技术,熟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者,不能以为只有学生在学习。在现代社会,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自身也需要学习,接受教育,而且要不断地学,活到老,学到老。如此,我们才能胜任教师这个塑造人灵魂的职业。
早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把“教师教育”摆上日程,强调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知识、素养结构的丰富性。目前,国家正逐步探索并建立多种渠道的教师教育机制。对在职教师而言,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培训、就近培训。山东淄博四中采取阶梯型培养方式,使用与培养并重,按“入门、合格、骨干、能手、带头人、专家”六个阶梯,通过“结对子,压担子,树梯子,搭台子”营造教师学习发展环境,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办法切实可行,值得推广。国家开展的“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也是很好的教师教育方法,对促进教师培训和教师自身发展有引领作用。不论那种学习方法,最主要的还取决于教师的自觉意识、主动进取精神。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者不但可以通过组织行为进行学习,也可以坚持自学,订出有针对性的个人学习计划,见缝插针、持之以恒、不断攀登、不断学习,一定能成为一名培养新人的新型教师。
第二篇:论21世纪当代大学生使命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我们是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都是由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要矛盾来决定。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接受或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毋庸置疑,我们代表着最有年轻活力的一族。
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以个体而存在的,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因此,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当之无愧成为当代大学生首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更多的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国际环境,敏锐观察和判断国际事务动向,向着国际上需要的人才战略目标迈进,从而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两大历史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平为主流的外部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激烈竞争,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使中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紧紧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国才能在新世纪实现经济发展、赶超先进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当然也要为祖国的崛起付出努力,并作出实际行动。那么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很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对此,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教、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越来二元经济结构还有改变,地区差距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它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认识我国现在的发展机遇。世纪之交的年代,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历史机遇。从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我国有极大的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是可以实现,这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二是从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科技革命进程加快,我们可以抓住新科技革命产业化的环节,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从国内来说,我国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跨进21世纪,历经探索,我们已经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采取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现在,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指出了新世纪初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已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发展的源流,迎接变革的挑战,从而树立起为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伟大志向。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历史重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业的两项具体表现。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我们信心十足,发愤图强;艰苦卓绝,但却心底光明。我们勤劳简朴,惜时节约但却乐观豁达。我们给人们以光明,以希望。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就是未来和希望。我们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法纪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克服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仰迷惘、政治意识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在今后人生的奋斗的征途中,一定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本领,练好基本功,掌握新的知识,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拓、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塑造无悔的青春。
第三篇:论21世纪的教师
论21世纪的教师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2010级汉语言文学普本班翟永举
关键词:21世纪教师教育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21世纪的教师,也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首先,21世纪的教师要具备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的教育方式。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高速节奏的运行中。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展,引发的是一场深刻的教学改革。
如今,站在培养人才讲台上的教师常常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因为教师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如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随着人们获取知识渠道的大大拓宽,学生过去依靠课堂、依靠教师、依靠教科书的单一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再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行不通了。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自主性强,尤其接受新事物快,他们从网络媒体获取的知识远远超过教师,那种认为只要钻透专业知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和困惑解答者,还应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和学生心理情感的调和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传知固然重要,启智更是良师。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设备和工具也多样化,21世纪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这些教学设备和工具的操作,从而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相接轨。当然,教育不能舍本逐末,以为网络和媒体的应用就可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仍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务必坚持人本教育。其次,21世纪的教师要具有开阔的教育视野和多元的教育思维。
21世纪的教师,绝不应有狭隘的偏执的眼光,虽然要一个教师面向世界有点苛求,但教师起码要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放到更大的教育环境中,来检测和验证它们的实践可靠性。学生不能“闭门造车”,教师也应不断与外界交流,来不断提高自己和弥补不足,以达到长善救失,精益求精。教师不仅在教育学生上要因材施教,同样的,对于自身而言,在面对各种教学环境和事件中,教师要培养自己多元的教育思维,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敢于质疑既有的规则,打破局限和束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21世纪的教师要有革故鼎新的理论家的思维,要有勇往直前的改革家的勇气,要有大刀阔斧的实践家的魄力。
最后,21世纪的教师要具有前进的教育眼光和长远的教育理想。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的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教育就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教育人生”的终身实践者。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又要树立教育理想,教师应该
把若干的教学目标统一于自己的教育理想上来。为此,教师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眼光应是前瞻性的,能察人所未察,从根本上讲,也就是教师要担当起人才培养这一时代重任的舵手,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最前沿的改革实践者,66岁的朱清时院士把自己的教育理想寄托在了刚刚破壳而出的南方科技大学中,他身体力行,锐意进取,充分体现了一个教育者不懈探索的勇气和魄力。
近来,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接连发生学生撕书事件,其背后反映的固然是学生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和愤懑。而在教育大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有没有及时体察到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有没有做到“禁于未发”?有没有施之有效的疏导?而最根本的在于我们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幸福,学习的内涵完全被考高分、考名校诠释得现实而功利。教师教学方式上的不当,反应的根本问题是教师没有承担起理想教育和价值教育的责任。一旦教育者的情感价值出现麻木,那么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也很难被唤醒了。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21世纪的教师任重而道远,可以说,今天的教师肩上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也担负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与前途。科技的进步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教师更应该信心饱满地迎接新时代的春风,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论21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
论21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论述了21世纪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有创新精神、民主意识、爱心和耐心、文化判断力、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素质要求创新精神民主意识人格魅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的呼唤,更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新”问题。那么,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才不失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才能适应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有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的四大发明史、屈辱的半殖民地史、崛起的改革开放史,无不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而创新这一民族灵魂的延续和升华,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素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尤其是如此。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互动互补的立体工程,诸如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个人素质、群体素质,单项素质、综合素质等等。而创新,是学生发挥潜力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其培养,必须贯穿于素质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所有角度。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是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必须是成体系、全景式的,必须是有再生与辐射能力的。前者是指教师的创新,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后者是指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不是体现于教案中、课堂里,而是体现于终端——教学对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发展、开花结果。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做知识的传声筒,而做引导学生参与的组织者;不做南辕北辙的拔苗助长者,而做开聪启智的潜能开发者。不是逼着学生前进,而是当好助跑器,帮学生发力冲刺;不总是领跑,更多地应该指路,让学生自己去披荆斩棘。
开拓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前途。开拓创新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出路和素质教育的前途。教育思想滞后,教育观念陈旧,必将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以创新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思想境界,是新世纪教师修养的一个重要课题。新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就需要具有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就需要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胸怀,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以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和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有用的人才。全新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新世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建功立业的先决条件,也是新时代教师为人师表不可或缺的可贵品格。
二、要有民主意识
毋庸讳言,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漫长,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比如“师道尊严”观念——对人的影响至今尚未彻底肃清,我们不少教师的民主意识还比较淡薄。教师缺乏民主意识,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精神的学生。而“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2],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将传到他们手上,可是,从小缺乏民主精神的培养,他们怎么能担当起建设“高度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重任呢?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是否崇尚民主绝不是一件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具有民主意识、并善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教师,在教学中他们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关注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尽可能做到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满足求知欲望的需求;尽可能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知识、技能的教学。如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可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培养民主意识的方式,可避免“一言堂”,“满堂灌”;也可避免培养“录放机”式的学生。
而具备良好民主意识的班主任,则会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及全体学生的作用,请他们共同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在实施对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严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尊重学生意愿、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和管理,而不是仅作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学生条例的“机器人”,从而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培养民主意识,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要有爱心和耐心
英国著名教育家伯特兰·罗素在《教育与美的生活》一书中说过一句话:“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很多年来,教育拥有世界上最美丽、最动人的词汇。人们把它比作一首诗,一支曲,因为它使人懂得了什么是爱和如何去爱。因此,作为教育者,如果一旦忘记了教育的崇高性,忘记了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那么,教育的诗意就会荡然无存了。
诚然,教育以教授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为目的,教师上完一节课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如此,那么,知识本身就会变得单调和索然无味,教学也就等同于机器生产零件,教育的世界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生机。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我们每天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育学生爱生活与人生,而且还意味着,我们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丰富而优美的灵魂。让他们年轻的心灵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美好。相反,如果对他们的需要和期待熟视无睹,一定会使教育黯然失色。知识是有用的,但没有爱的知识又有多少价值呢?21世纪的教师应让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
四、要有文化判断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正被无穷无尽的网络信息包围着。在网络世界中,还散布着各种消极的、颓废的文化。这些垃圾文化往往借助网络,披着各种诱人的外衣不断向我们涌来,并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所需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充斥网络的色情和恐怖文化,更直接污染了学生的心灵,诱发他们背弃伦理道德,形成扭曲的人格。谈情说爱这一现象在大学、中职学校、普通中学甚至小学都不是稀罕的事;而近期发生的、震惊全国的“马嘉爵事件”也不能说与此无关。要使我们的学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文化,将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
要给予学生正确判断健康文化的指导和教育,则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判断力。教师文化判断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广博的知识,只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对纷乱复杂的文化进行鉴别,才能分清其优劣、善恶。因此教师首先要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我国古今的历史及名著。其次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都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我们教师应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人才的价值取向。第三,教师还要努力成为一个文化的研究者,认真研究中西文化,了解我国和西方的文化史和文化政策,并对中西文化有较强的理解力。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才能得心应手。
五、要有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体现为性格、能力气质的特征及其总和,从社会对人的认同上说,人格就是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真正的人格,系指人的美的内质。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美好人格的教化与培养,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外部反映。因此,人格培育是教育之本,而要使受教育者真的能得到美的人格的教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当为“立教”的前提。教师要想使自己真正“立”起来,关键也在于立人格,这样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才能真正担负起时代与民族的重托。教师在人格方面的素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要注重性格的平稳持重和认识视野的开阔贯通
性格的平稳持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心理状态。要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要让情绪稳定,善于自我调节。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行是激发教师情绪的主要因素。这种激发往往是非预谋的、突发的。在情绪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教师要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更要有理智,不要声色俱厉,暴跳如雷,使矛盾冲突白热化,而应冷静沉着,宽宏大量,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并使冲突导向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心态平和,而心境的平和又是与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认识视野分不开的。认识视野窄,心境就易于浮躁,容易过高估计自己,长此以往,会染上“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毛病。
2、要有较强业务技能和学术能力
业务技能,是指通过长期的某一业务活动方面的训练而求得的技术。如工整清晰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等,都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技能。学术能力,是指在业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的个性特征。通常人们主张,“学思结合”、“做想结合”、“知行结合”。不能只停留在业务技能的层面上,而少于学术提炼,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于学术见解的发表,而少于亲身教学的实践。
3、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
因为各门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清晰地展现各门学科、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交给学生一张知识的网,并教会学生利用这张网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要织好这张知识的网,把各知识点、概念和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阐释明白,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是教师的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而对那些过于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则大多抱一种敬畏的态度。机智,就是应变能力,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幽默、机智实际上是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这个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综上所述,教师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含义。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个性心理素质等,这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青年教师须明白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清楚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以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和对学生的爱心为动力,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2.
2.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研究.新教育.1919,2(2).
第五篇: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基础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它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和指南。课程目标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如果说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核心,那么课程目标改革就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在21世纪,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目的,探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现状分析
一项以宿迁市四所中小学的200名教师为主要对象,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问题进行调查的问卷,其结果显示,关于考虑课程目标内容时,调查意见基本上集中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基础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时有的教师也把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自我完善也列入到课程目标里去,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和成熟。就本次问卷调查,虽然能反映出教师对课程目标问题的一些观念,但并不十分全面,在认识深度上也不够,我想这与我国长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缺陷有一定的联系吧。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以发现,经过50年的风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特别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教学大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当然,现行的课程目标也存在不少的缺点,这正是我们继续改革的地方。首先从课程目标的特点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在整体上又显得有点欠缺。现行课程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来说仍然侧重于认知和技能两类。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重要性,但比起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还显得次之。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历来有编排上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上重视表达严谨、准确,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求比较严格,注意逻辑思维培养等优点,这是我们应保持和发扬的。但是由于我们轻视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实施,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差、知识面窄、无自已兴趣志向,缺乏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名主意识和自信心等。其次,从课程结构来看,我国的德育课程目标即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又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目标,然而智育、体育、美育等现行的课程目标或多或少的偏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以语文为例,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感,古汉语保留相当大的篇幅,而反映人类和我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却很少。再看看数学,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固守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而随机事件、抽样、数据统计、数学建模等一些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在课堂上几乎没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课程目标的制定完善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对课程目标的探讨
(一)、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在制定课程目标和设计课程时究竟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关于这个问题,在教育界长期争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社会中心论、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面,同时,在实践中又有自已的缺陷,因此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该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辨证地结合起来。根据我国现行课程的弊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去考虑。
(二)、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
制定课程目标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还有遵循一定的原则。就我个人认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现实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所制定的课程标准是为适应升入高一节学校需要确定的。很少考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因此造成学科内容偏深、偏难,只有少数“英才”才能达到的标准,而大多数学生则达不到标准,只有被陪读或淘汰。因此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是,绝不能以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2.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是指制定的课程目标应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我们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时,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平衡性。虽然我们提出的课程目标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强调素质教育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并不意味这平均发展,其间的平衡性也应该考虑。
4.针对性。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既要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考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严重弊端,提出适合我国
国情的课程目标
(三)、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的特点:
1.综合性。21世纪所需的人才,是即要有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人文素
质,还要有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基础教育,给学生打下的基础不应仅是科学文化素质基础或人文素质基础,而应是整体的、综合的素质基础,这既是社会历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人的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的性质,以及科学发展趋向综合的时代特征。鉴于此,其课程目标也就必然地具有综合性特点。这种综合式的课程目标是科学性和人文性整合的目标,这种整合性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其目标指向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基础性。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基础性,其其课程目标当然
也就具有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其一是针对全体学生未来的发展的,其二基础教育也是针对全体学生接受的“可能”的,他要考虑学生的信息负荷量,不能使学生负担过重。因而,在中小学教育中,其基础性则表现为对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的基础教育,其课程目标则是比较低的、有限的、普遍都能达到的,它要使受教育者通过课程的全面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基本态度,形成一定的能力,它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
3.多元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既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要适应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要求,单一形式的课程目标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使课程目标具有了多元化倾向。课程结构也呈现为多元化:既有国家统一课程,也有地方课程;既有分科课程,也有综合课程;既有核心课程,也有扩展性课程。学科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综合课有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等。
4.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