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语文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同行
让语文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同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据此,现行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编排了不少优秀文化的经典作品,他们文质兼美,多角度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生活等的客观美,几乎蕴藉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美,和学生乐享体验美的过程,真正做到寓美于教。为此,笔者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就如何让语文课堂与审美教育同行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在和谐的课堂中感受美的氛围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创造和谐美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其中教师自身的魅力美是首要条件。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式多变的教法,客观公正的评价都会有利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的授课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美的情境往往能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其强烈的审美愉悦,进而激发学生产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导语、优美的配乐朗诵和生动的画面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进入阅读境界。以《蔚蓝的王国》为例,笔者是这样导入的:“请同学们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蔚蓝的天,蔚蓝的地,蔚蓝的大海,你们,一群快乐、幸福的年轻人,驾着一条精美华丽的小船,在蔚蓝的大海上随风漂流。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都在倾诉着爱,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迷人的、幸福的情景啊!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蔚蓝的王国》。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课本,体会一下这迷人的意境吧!”这样的导语,充满浪漫的色彩,使学生沉浸在联想中,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和谐。再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笔者在课堂中插入优美的配乐朗诵,并辅之于幻灯图片,勾勒出一幅清新、秀美的月下竹柏图,创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空明如水的月光世界。音乐朗诵加上图画,多通道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美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叙事抒情的文章,最好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可见朗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审美传情的前提。笔者依据不同的审美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把范读、引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把握轻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并在反复诵读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教师通过范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学生通过朗读能领略文章的情感意蕴,把握住文章的脉搏。这样的诵读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学习《沁园春?雪》这首气势磅礴的现代诗时,就通过组织学生反复的朗读,来领悟其中的语言美。诗歌开头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接着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四句展示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感受,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几句是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北方壮丽的雪景和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要充分体会课文的美感,除了整体的朗读之外,还要咬文嚼字,把蕴含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体会出来。笔者在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创设联想情境,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例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其中“偷偷地”和“钻”既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又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而“嫩嫩” “绿绿”这两个叠词的运用,更突出了小草娇嫩、翠绿的特点,使人顿生怜爱之情。文中还对“鸟儿的鸣叫、流水的声响、牧童的短笛”进行细致的描写,使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欢快、动听的春之交响曲。朱自清的《绿》中有这样一句:“我若能裁你以为带”,这句中的“裁”字就把绿色像绸缎般细腻、柔滑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梅雨潭绿色的由衷喜爱,教学中可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些精美的词句,自然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再如,《再别康桥》中有这样一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这“招摇”一词既体现出青荇那柔美的姿态,有又挥手作别之意,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离别康桥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精美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在大胆的想象中感悟美的形象
在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感知美、品味美、欣赏美,教师还应在教学中以作品中描述的形象作为诱导,依靠自己生动传神、绘形绘色、极具描绘性、形象性的教学言语,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感悟其中的形象美。在学习《蔚蓝的王国》时,笔者就和学生一起进行大胆的想象:想象一个蓝色的、光明的,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理想王国。在它四周是一片茫无边际的蔚蓝色的大海,无数波浪闪耀着金鳞;头上,也是这样茫无边际,这样蔚蓝的海。一群半透明的仙岛。岛上有各种宝石、水晶和碧玉放射着光彩。从突起的岸边,飘来令人心醉的芬芳;一些岛屿上,白蔷薇和铃兰的落英,雨也似的飘洒。从另一些岛屿上,突然飞起了许多彩虹色的长翼鸟。鸟儿在头上盘旋,铃兰和蔷薇消失在珍珠般的浪花里。跟着花儿,跟着鸟儿飞来的还有美妙悦耳的声音……不只是这些,更美的是有一群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他们乘“一叶装饰华丽的小舟”,高扬起美丽的风帆,自由自在的,诉说着幸福与快乐。这些优美的意象,组合成一个和谐、美丽的意境,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再如,《沁园春?雪》一诗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属于虚写,教师也可让学生大胆想象: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从而感悟其中的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
四、在主动的实践中创造美的体验
在审美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可以从片断练习开始。例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笔者指导学生把那段“庭下如积水孔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优美景物描写改写成散文,从片段训练中去感受苏轼笔下那个空灵澄澈的月夜之美。也可通过让学生在欣赏性的描述中去创造美,如《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描述文章所写的富春江一带的优美景色。有一位学生这样描绘: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群山高耸,笔直向上,泉水飞溅,泠泠作响,群鸟和鸣,和谐动听,这样的景色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啊!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一个真正的人完全不由知识的计较,而由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知育而源于美育。”可见,审美教育可以弘扬文化传统,张扬个体人格,使学生达到“善”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过程也就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育的过程。让我们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使语文课堂与审美教育同行,让师生在共享课本美文、产生独特体验的过程中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第二篇:让语文教学与经典同行
让语文教学与经典同行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强调“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如何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将增强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落到实处,并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这是一个困惑了我很久的话题。去年,当我出次接触到诵读经典的活动之之后,我的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将我们的语文教学延伸于课堂以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不仅能够全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真可谓是相得益彰。原来我一直担心的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耗费其学习时间的担忧都不攻自破了。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经典的古诗文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涵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和情趣。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在的学生中已渐渐淡化。现在的学生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以外,要把较多的时间都花费在很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之上,什么弹琴、舞蹈、绘画等等。却不能静下心来阅读些经典美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学生在记忆的高峰时期,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诵读经典,不仅对于他们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音乐启蒙、科学启蒙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学学、背背,潜移默化
学习中华经典美文,让学生尽快地感受到传统美文的魅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作为启蒙教材的优秀的古诗文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等。我利用学校专门开设的校语课时间,带领学生读读背背。每次诵读内容不多,但由浅入深。刚开始时,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通常采用最简单的老师念、学生跟念的形式。通过反复念、念反复,形成记忆。这样,教师对美诗文的理解、感悟,通过诵读传递给了学生,又营造了良好的班级集体的学习气氛。
在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习中华传统美文给学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天学一点,当时并不能真正地感觉到明显的变化,但在一段时间的渐进过程中,一种慢慢的“变化”渐渐显露出来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课前两分钟预备铃。原本,有些同学在课间玩得忘乎所以,上课铃响时仍在打闹影响班级。自从背诵美文后,两分钟预备铃就被利用起来了,铃声一响,值日班长马上就会带领同学背诵。那些玩闹的同学见状,也就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座位,边迅速准备上课用品,边跟着全班一起背诵。两分钟预备铃,书声朗朗、秩序井然。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学生轻松地学会了一些浅显的古典诗文。通过美文的学习诵读,诗文的美,慢慢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诗文中的情,逐步渗入学生的思想;诗文中的德,也感染了学生的品行。
2、欣赏、品位,深入感悟
在教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的同时,我们还定时通过学校的电视,播放经典美文的讲解、新山,如:《唐诗宋词欣赏》、《历代优秀散文诵读欣赏》等。
长时间不间断的欣赏,学生提高了品位传统美文的能力,这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能将所学的美文运用到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将所背的美文引用到作文中去,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能力。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经典美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进一步延伸该活动,学校特意在课外活动课中开设了中华美文诵读的欣赏课。在课外活动课上,教师还在网上搜索美文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色彩、画面、声音和文字等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诵读了美文、欣赏了美文,更受到了美文的感染。传统美文玩就这样流淌进了学生的血液中,融入了他们的骨髓。
中华经典美文的学习,使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在作文中流露肺腑之言:“因为学习古诗文,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的思想有个巨大的变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使我懂得了做人要尊老爱幼,善于自省;„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君看一叶舟,出没**里‟,让我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感受到自己今天生活的幸福”脍炙人口的中华美文,字字珠玑,读起来口齿嚼香,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置身在金碧辉煌的中华古诗文殿堂,学生留恋往返,边读边品,片品边悟,悟中学习了古人的传统,悟中内省了自我的行为,逐步提高了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索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在长时间的中华美文的熏陶中,领略了中华美文那丰富的内涵,欣赏了中华美文那特有的美,从而提高了感悟鉴赏的能力,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人格的提升。
在学生心中,经典美文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伙伴;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成文了他们成长的动力。
3、思考、领会,提高素养
我还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指导,让每一位同学结合学习的古典美文用 不同的文体,写体会、谈感想。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旁征博引,品位、分析人物和情
节,也可从思想认识的角度畅谈自己对美文的理解。
中华美文让学生领悟到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忧国、救国的伟大胸怀,歌国、诵国的豪情壮志,感受到他们锤章练字的超人智慧;领会做人的道理,感悟处事的态度。
学校还组织一些优秀文章的交流评比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收获更增添了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中华美文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领悟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样的学习不仅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出口成章,写文章时引经据典,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任何艺术形象在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方面都能产生巨大的渗透力和内化力。因此,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即中华经典美文,从预备年级开始至今,浸润学生的心田,已经远胜于空洞的说教。不管是课内渗透,还是课外延伸,或诵读,或演讲,或研讨会,或展示,一读一唱一看一评,欣赏中华美文,拓展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同时,通过美文,学习前人美德,反思自我行为。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家,学会了感激父母,尊敬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在校,学会了感激老师,尊敬老师,做各方面要求进步的好学生,营造了很好的班级氛围,创设了浓郁高雅的校园文化,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得以提高。
诵读经典,与经典同行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两个提高:
(1)挖掘美文内涵,促进学生的提高
“学习中华美文,传承中华美德”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是通过耳濡目染,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的。因此,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把传统的优秀文化作品呈现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人格,强固他们的筋骨,完善他们的人格,最终积淀成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人文精神。
经典美文的学习,成了很好的催化剂,催生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如:通过古诗文的诵读、品位,增加了学生对经典美文的理解,体验的层面,学生已不只是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将所学的、所思的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根据家长反馈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同学通过中华美文的学习,变的懂事了、主动了,能与家长沟通理解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哈需要不断在美文的熏陶下,让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
(2)学习传统美文,促进教师的提高
对学生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语文教师自身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学习。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也要与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增加阅读量,不断充实自己。语文教师要发挥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从这个意思上说,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来激励学生不断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丰富文化积淀,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三篇: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郦道远的《三峡》是一遍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水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社会生活美。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唐睢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
3、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从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并运用排比与反复,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对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都是在对感知语言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
部分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要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运用一幅幅淡雅的工笔画,如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美景图、空灵水晶图等。通过对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济南虽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让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又如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这些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但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尚没达到一定高度,因而他们对美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物的自身,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饱含激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扣击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天门山壮阔雄奇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生读后也能知道诗很美,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未能进入诗歌所展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因此,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朗读、初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断”“开”两个词用得好,好在哪?(2)“青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说成“出”,能否改成“立”?(以动写静,画面有动态美。)(3)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色彩的词?这些色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画面绚丽多彩。)(4)这首诗既有景,也有情,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才深切地感受到美并用如画的文笔描绘出美,那种激情是什么?(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理解本诗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经过这样设疑、启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的美,享受诗的美,提高鉴赏水平。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最后通过多诵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时,并不是单纯地讲解,而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集体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特别是古代诗文,工于词句,富于辞采和音乐美,如《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等。诵读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诵读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
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吧!
参考文献:
1、《学周刊》2013年07期---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文学教育(中)》2012年04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
3、《审美教育》作者:陈慧玲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语文审美教育研究》作者:刘荧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让真善美与语文教学同行
让真善美与语文教学同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刻意包装,追求形式上的美轮美奂,使课堂如美丽的肥皂泡般绚烂夺目。课堂表面上给人新鲜之感,甚至令一些人感动、着迷,实则却是虚假的美丽。它将语文教学引入误区,使语文课堂变得苍白贫乏,华而不实,流失了语文教学应有的丰厚的人文精神,使语文课堂陷入了“误尽苍生”的尴尬局面。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追求科学艺术的教学境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情之真,洋溢人性之善,流淌人文之美。
一、让语文课堂谱写“真”的音符
曾有这样一则教学案例: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上课伊始,教师为了活跃气氛,便问学生:“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圣聂卫平……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反问:“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崇拜董存瑞。”听到这一回答,近百位听课教师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静静思之,这个教学片段是名副其实的假对话。这样的教学对话不但不能塑造人,反而会导致师生真实自我的消失,将教师和学生的人格都扭曲了。学生方面,在教师的权威下,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教师方面,为树立自己的权威,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教会学生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人。只有真实有效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真实有效的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坚持“唯真”的原则。
二、让语文课堂奏响“善”的乐章
一位教师教学《狼和鹿》一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人们对狼的捕杀,教师问学生:“人们会怎样大肆捕杀凶恶的狼,你们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1:可以把狼抓来,先剥掉一小半皮,让狼痛得嗷嗷直叫,这样可以把其他的狼引来,一举抓获。
生2:如果是我,我就把狼窝的小狼宝宝全部抓来,把它们扔在油锅里炸一炸,这样既可以品尝美味可口的炸乳狼,又能让狼断子绝孙。
生3:我觉得可以先抓一只狼来,给它处以宫刑,然后再放狼归山,那只狼痛得不得了,肯定会咬其他的狼。
……
听着学生们一个比一个狠毒的回答,我们不禁有毛骨悚然之感,心底不由得产生了不安与担忧。
细细品味,学生的那种刻薄与冷酷,其实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使然。《狼和鹿》这篇课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如果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狼和鹿的数量进行对比,体会造成森林和鹿群前后不同状态的原因。相信学生会从思想上升华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从而避免那份意想不到的尴尬。
抑恶扬善是教育的一种追求。善是我们心中一缕最温馨的阳光。语文教师应该是善的使者,能点燃学生心中的那份童真与善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种种意外,教师应当及时地介入、引领、纠正,让学生在辨析中发现善良、感受善良、弘扬善良。
三、让语文课堂飘扬“美”的旋律
语文课上,我与学生们共同阅读了一篇关于审美的文章:电视荧屏上,藏羚羊四蹄腾空奔跑的姿势俊美无比,但在镜头后面是拍摄者追逐的吉普车;摄影展上,人们感叹于鸟岛上万鸟齐飞的壮观场面,殊不知,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摄影者甚至放起了鞭炮……读着这段文字,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阅读感言。
生1:我们在电视机前、在照片前欣赏到的美,是牺牲藏羚羊和鸟儿们的自由换来的,这是一种虚假的美丽!
生2:当我们将心比心,联想到被追逐的藏羚羊内心的恐慌、委屈和怨恨,联想到鸟儿的惊慌失措和茫然无助时,我们还能认为这是一种美吗?
生3:我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美是和谐。”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如果所谓的美是通过这种人为制造的方法获得的,那我们应该对这种美说不!
……
静思默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让美的语言自由漫步,让美的情感尽情激荡,让美的思想不断熏陶师生,让美的人格力量不断感召师生。
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课本中文质兼美的文字俯拾皆是。从一篇篇文字优美的课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高山流水的壮美,小桥流水的柔美,春色满园的秀美;从一首首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景是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是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美……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背后的美的意蕴,使课堂上流淌出美的旋律。
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美丽温馨的大花园,里面盛开着真诚、率直、善良的花朵……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用自己宽广的胸襟和丰富的情感去包容、呵护、关爱他们,唯有如此,学生心灵的花园才能春意盎然,才能生机勃勃,才能如诗如画。
(责编 刘宇帆)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美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明灯,而语文教学的课堂,又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审美教育是加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作出它应有的重要的贡献。在实施审美教育中要明确语文教学采用此手段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它的基本任务,同时要注意在读写听说这四个实施点怎样去实施美育。
一、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美。
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及。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预习课,讲读课,讨论课,展示课,无所不包。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是什么形式,都不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美的渗透,美的熏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阅读中品味语言美。
叶圣陶说过:“读的方面,它是包含了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就像一幅画,你觉得它确实太好了,但问你好到什么境地,那得由你自己体会,从体会的能力就见出欣赏的深浅”。的确,读的过程是对教材加深感觉,形成体验的过程。只有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才能不知不觉使学生的心情得到陶冶净化。如《珍珠泉》这篇文章所用的字语虽然寻常,作用却实为瑰妙。以“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开放着的野花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太清太凉了”描绘珍珠泉的地理环境。还用了“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来形容“水泡”从潭底冒出来。深入文章,发掘语言的内涵,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在读中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在这样的美读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品味到文章的语言美。
2.在阅读中品味节奏美。
洪镇涛先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朗读不仅是将每个字的音发出来,而且要将字音与字义结合起来,遵循词类和句法原则,注意停顿和轻重,进一步到用审美的读法,要能表现文学趣味和兴趣,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如在指导朗读《小小的船》时,教师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多媒体设备,边作生动的描述,边用亲切的语气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然后提问:假如你坐在小小的船里,会有什么感觉了?让学生展开想像 的翅膀,进一步体会情境,激发美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朗读的的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停顿的长短、感情的流露都恰到好处。力求声音与意义的完全融合,对语言的品味,对作品意境的体验,使语感进一步趋于细腻,让学生感觉到语言(声音)的韵律的优美。
3.在阅读中品味音韵美。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具有音美,形美,意美三重美。三种美有机结合,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美感能力的培养还应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情绪体验。一切美都能触动人的情感。没有美的情绪体验,就不能获得美的感受。“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倾注着写作者的感情,富有复杂的人物情绪。因此,教师应善于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领悟美。同时也要求学生能亲自用自己的情绪,去获得美感的愉快和自由。
例如在讲授《再见了,亲人》时,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特定的情境(图像),并配上比较忧伤的纯音乐。营造了一个充满伤感、离别的氛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亲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感恩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与文字语言的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4、在阅读中品味神韵美。
语文“阅读”教学所蕴含的美学因素是丰富广泛的。语文课本课本身的思想内容、体裁、结构、风格、语言表达等都是美的,因此要让学生会欣赏、受陶冶。并且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叶圣陶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雨》以“清凉”,“温柔”和“轻轻地”,就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用黄色给银杏树的叶子做了一把小扇”“用红色给枫叶做了一枚邮票”“给田野铺上了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使抽象的“秋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又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手段,把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色,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觅食,小青蛙睡大觉描绘成了一幅动人的、立体的、充满神韵的秋天的清丽明朗的水彩画,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章字时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写物附意,扬言切事,抒发对秋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并加以具体的分析感受,要看到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在写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感知美。
1、在作文训练表达中,拓展学生的想像美。
写作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审美创造的基础是审美观察。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不能离开生活。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要让学生到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去领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美,要让学生深入到现实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同时要求学生在作文表达训练中去创造美,更深刻去理解美,在这种“美是生活”的实践中努力提高审美立美能力。要指导学生平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作生活中的有心人,领略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使学生
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例如:要求学生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既可以从大的方面去写,也可以从小的方面去写。但总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内心去抒发出对生活的“美”来。可以去写“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就应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美;可以去写“唱《感恩的心》”时,就应体会到伟大母爱的美;可以去写“唱《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时,就要对过去、现在生活中所蕴含的美进行阐释。要让学生明白,作文要从美学的角度,去立意和析理,要认识到作文的美,就是真实,就是和谐,就是人的愉快和美。使学生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创造出美的文章来。
2、在书法训练中,体会创造美。
书法是一种极其丰富广博、涵盖诸门艺术的综合性极强的学问。书法是一门艺术,它以美好的希望和慰藉,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更能净化和提升人生的境界.能让小学生懂得书法艺术的美。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俗话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汉字作为方块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本身含有美的因素:线条美、结体美等等。因此,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书法课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是学好书法的关键。我们在教授书法的同时,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汉字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给学生讲述一些通俗有趣的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如“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怀素无钱买纸,以蕉叶代之;王羲之为了练字,用了十八缸水等轶闻。从而使学生在榜样的熏陶下,培养热爱书法、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同时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圣地和欣赏临摹一些名家书法作品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爱上书法。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最后要做到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做到走出字帖,写出自己的风格。《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可以说,临帖知识学习书法的前提途径,是一个“跳板”。一旦离开“跳板”,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在“跳板”上,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取其各家长处,为我所用,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风格。
三、在倾听中领悟独特美。
语言学家指出,人类语言交流中,听说占90%,读写只占10%。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一份报告表明,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每个人成长的亲身经历也告诉我们,人们最初学习语言都是从听别人说,到自己模仿别人说开始的。
1、激发听的兴趣感受美。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仍然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而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力”,选材必须儿童化。选择的内容要新颖,要有一定的情节,词语要通俗,学生能听懂,为满足新时期儿童的求知欲望,特别要选择一些学生从未听过但又急切需要知道的内容作为听说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为此,我们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知识性故事、抒情散文及他们渴望了解的最新科技信息作为培养学生“听力”的教材。如:《找春天》,《笋芽儿》,《泉水》,《难忘的泼水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恐龙的灭绝》,《蜜蜂引路》等,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听记。
2、以目助听感受美。
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低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教学生“以目助听”。因为,人的感觉器官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耳与目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要教学生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意讲话的人,留心讲话人的姿势、神态和表情,当讲话人变换时,听的人目光也随之转换。如:老师讲述时看着老师,由老师讲转为同学回答时,大家的目光应转移到正在发言的同学身上。在听的过程中,力求目光不去注视周围与听讲内容无关的任何景或物,要集中到讲话人身上。在教学活动中反复训练学生努力使自己的眼睛为耳朵服务,并告诉学生,听人说话时看着对方,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长此以往,学生就能逐步养成集中注意力地听人说话的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听力基础。
3、用心欣赏去倾听感受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看文,心里记住并在文中做上该读轻、重、缓、急的记号,然后模仿着朗读。又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变换一下通常边看边听的方法,采用放配乐的课文录音,让学生将眼睛闭起来,侧耳细听,此时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集中地通过鼓膜,流入心田,学生仿佛跟随导游荡舟漓江,心旷神怡。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再让他们和着音乐练习朗读。这种做法既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4、多种形式听感受美。
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如果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倾听就无从谈起。研究表明,学生在老师讲故事、举例子,以及游戏、组织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参与性的活动时,听得最认真。因此在形式上要讲究方法,如:“用悄悄话传口令”、“打电话”,做“打开知识宫”、“寻找百宝箱”等游戏,寓听力训练于游戏活动之中。如上《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为便于学生听记海底千奇百怪的鱼,课前我配置好录音,绘好幻灯片,设计游戏、活动。课上,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听,海底有哪些千奇百怪的鱼,它们有哪些特点?孩子们带着问题,一边聚精会神地听配有优美音乐的录音,一边全神贯注地看色彩斑斓的幻灯片,注意力是那么的集中,兴趣是那么浓厚,一篇210个字的短文,学生听一遍录音后就能听出重点,并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复述。我还组织“小小考察队”到“百宝箱”中去寻宝。“考察队员”汇报考察情况后,组织听话比赛,比一比哪位同学听到的“宝藏”最多。造成一个人人用耳,个个动口的良好的听说情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即使是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游戏的热烈气氛中也跃跃欲试,主动接受训练,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
四、在口头表达中,拓展学生的整体美。
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中,说话能力已成为认定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应具备的。
1、创设情景,体会对比美。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景,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低年级每单元都有一节口语交际课,我认为口语交际课是集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教给学生说话方法的好时机。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步骤,扩大训练面,增加参与量,提高参与训练度。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把总的课堂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分目标,创设情景,逐步训练。分步训练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放缓坡度,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而后在分步训练的基础上把一段话连贯地说出来。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子》一文时,我就采取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情感的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来扮演,例如:被救的孩子、路人、记者、消防员、家长等等。然后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诠析,全心投入情景中去。使学生通过实际的口语交际,加深了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从而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珍惜,学会关爱,学会承担责任。真正使语文教育体现知识和情操的美的教育。
2、以述促听,体会哲理美。
叶圣陶说过:“读和听是一回事,写和说是一回事,不能丢开听说不顾,光管读和写。”复述是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好形式。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在机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放下书本,进行理解和记忆性复述。选择生动的童话故事、成语典故,生活常识为其主要内容,采取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内容提要简述、听取别人复述后复述、多人接力复述等,既能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想象能力,说话有条理,用词正确,提高逻辑思维的敏捷性。
2、以述促听,体会哲理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的自述内容——各种童话图画、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买物品、迎客人、向教师请假、上学路上的新鲜事等等,自述形式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我在一年级上学期就曾搞过许多游戏,如“打电话”。这是一种对话性的说话趣味活动。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问答一致、条理清楚地口述和正确转述的能力。示范表演如下:教师扮妈妈,一个同学扮小明,另一个同学扮爸爸。妈妈的电话:“喂,你是小明吗?妈妈今天晚上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你和爸爸先吃。”小明告诉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说她今晚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叫我们先吃。”表演完请同学评小明把电话内容传达得是否正确。再请三个同学分别演妈妈、小明和爸爸,示范一次。同桌两人互相扮小明和爸爸,把电话内容传达一遍。
4、语感训练,体会层次美。
加强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语感能力越强,说话能力就越好,分析理解能力就越强,语感训练的内容以说一明确的话题或一件事为材料,强调说前准备,培养先想后说的能力,写好说话提纲,言之有序。其形式可采用故事会、演讲、辩论会等。要求讲述清楚明白,完整畅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词准确丰富,语调、语音适当,表情姿态自然大方,说话语言表达上要更接近于书面表达的要求。重视语感训练。一方面可提高说话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儿童从说话表达顺利向书面表达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审美教育的园地里,语文教师是一名能工巧匠;在审美教育的舞台上,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让学生认识、思考,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去努力创造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