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 要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大致说来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创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想象
前 言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语文美育的目的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鼓舞教育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语文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自从人类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世界以来,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到了魏晋,人的自我开始觉醒,人的本质力量开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得到延展,发现、追求、欣赏自然美成为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发挥程度的认识和追求。自此以后,自然美成了陶冶性情和培育知识分子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材中,自然美占相当一部分,如《桂林山水》《黄山奇石》《荷花》《火烧云》《望庐山瀑布》等等。在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换,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学生多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和群体的美。社会美广泛的存在着,哪里有人的生活,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哪里就能显示人的创造力量,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社会美也是各种各样的,十分丰富和复杂。如语文教材中的《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的壮烈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体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美,《手术台就是阵地》体现了人格之美等。社会美对于人的教育和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态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如《太阳》《月球之迷》《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等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如果老师只从抽象的理性角度去介绍,往往会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学生很快丧失了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
三、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
语文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课文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的,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 [2]。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3]。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的日月潭等;或者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负荆请罪的廉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等。
(二)愉悦性
语文美育使人“乐”的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当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时,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三)不可抗拒的,以情动人
语文美育是不可抗拒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诗歌使学生动于内,从内心情感的角度打动学生。如当我们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课文中人们痛失总理,送
别总理的悲伤场面感染了,读着读着,眼圈红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识,领悟意境。
(四)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语文美育的愉悦性,不仅满足每个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激励学生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的创造力,学生的兴趣也正是好奇的心理中产生的。当学习给学生带来快乐,而且能满足其创造欲,语文美育过程就变得更为积极、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画风》前,我让学生画风,有些学生在苦思冥想,伤透脑筋,有部分学生只参照书本画出来。学习课文后,学生都对画风很感兴趣,能画出各种不同于课文的画风方法,如小朋友在放风筝,小朋友的帽子被风吹走了„„画得很有创意。因此语文美育能通过其愉悦性激发个人创造性。
(五)能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陶冶的本意是造型、铸造,人在被造就的过程中通常不是一块白板,人性有自身的弱点。语文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减少、去除弱点,提高学生的品格。如学习《可贵的沉默》后,我也曾问学生:“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会为你祝贺吗?”答案大多是肯定的。“那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他们祝贺吗?”接着也是一片可贵的沉默,学生在沉默中反省自己。我又问:“那你以后会为父母祝贺吗?怎样祝贺?”学生又热烈地各抒己见。在学习课文后,学生懂得了不能只向父母索取爱,还要懂得回报爱、奉献爱。而“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活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5],这就明确了语文美育在人的身心陶养中的作用,能调节身心的矛盾,使之臻于和谐。
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各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纵观语文教材,课文中富有凝练生动的文学
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等,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语言的分析,课堂形式的设计等,审美都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创造美的氛围
氛围,简而言之,就是气氛和情凋。教学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一学生身上。他们活动的主体性、情感的活跃性,又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1.教师应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营造氛围。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使用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的手段,也是创造课堂教学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优美的语言再加上丰富的表情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说: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6]。音调和表情属非语言行为,但在一个信息的总效果中占很重要的成分。据调查统计,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老师非语言的使用是否具有美感成正比。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速的。另外,上课前教师短短的几句导入语。或诗词,名言、成语,或故事、典故的引用,或几句有感而发的充满激情、富有哲理的话语,都能渲染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情境,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大海的歌》可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来导入《和时间赛跑》等。
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教学《荷花》时,展示一池美丽荷花的图片,为教学增色不少,学生能知其形美,感其神美。又如教学《海底世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3.简明的板书、板画也能创造美的氛围。板书是教师在认真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以简明、精练的文字,将课文内容提纲列举在黑板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知识,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简明的板画也一样,能形象、简单地把课文内容以直观形式再现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儿童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活起来了。可见,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画面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使语文美育的过程更活跃、主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最直接的 7 感知材料。而朗读则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品的力量,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要领会文章的情趣,还必须多读文章,甚至熟读成诵。愈是美学价值高的作品,愈难深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想深入理解,单单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7]清代学者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8]“熟读”、“疾读”、“缓读”之说都强调了吟诵朗读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朗读方法:
1.范读与领读。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范读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抓住它的基调,并进入情境,让人感染,产生共鸣,这样听者在别人朗读时也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言。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如学习《太阳是大家的》,教师应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明快的节奏,读出人们对太阳、生命、和平的热爱。
2.有声有画朗读。借助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朗读。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揣摩角色的个性,把握好语调、语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人物的了解,感受到形象美,人格美,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去年的树》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对话的朗读中体会小鸟与大树的真挚友谊,感受失去挚友后小鸟落寞的心情,唤起学生对保护自然的初步意识。
4.比赛诵读。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提高朗诵水平,展示朗诵才华,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
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感知能力,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或感到美,感到愉悦;或心情不愉快,感到丑恶。作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喜、怒、哀、乐诸情感都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了。这种情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语文和语文学科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决定可以通过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每个人的审美观虽然不同,但它有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高尚和卑劣的区别。因此要明辨美丑,就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否则就有可能视丑为美,视美为丑。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理解课文和作文的观点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9]那么教师首先在钻研教材时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做到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这样,教师就具有了一种激情,然后在教学时,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从而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把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让学生学习包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寄寓的美好情感,让他们的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如教学《一个降落伞包》,我先向学生讲述当时飞机遇到的危急情况,再让学生读出当时机舱中的情况,抓住小女孩的“哭”
和周总理的镇定,及周总理的言行。周总理临危不惧,为了人民的安危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通过语文审美教育,给学生以美的感化,以高尚的影响,使个体的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结合,形成了美的道德行为。由于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强迫,而是把“美”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积淀成学生的内心道德情感,领悟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鉴察真伪,识别善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乐趣的一种能力。语文课中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排演课本剧,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戏剧,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人物动作、对话的操练排演,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场景,还可指导学生自制头饰表演。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实践,既可以激发阅读的积极性,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美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审美鉴赏力就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课内是流,课外是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诵读,使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唐宋名家词》„„要求他们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品和心得,把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中推广开来,掀起读书的热潮,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五)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由感知到鉴赏再到创造,这实际上是一
种知识的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这“输出”就是创造。“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创造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 [10]。学生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首先要有对客观事物很好的感受力,即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观察力;还要有调动起美感心理因素中的关键性因素--想象力。想象是审美的翅膀,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都需要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
语文教材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宝库,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如《寻隐者不遇》一诗,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妙就妙在一个“绿”字。我要求学生联系经验,从各个感觉器官展开联想。学生说:“我看见到处是绿油油的小草。”“我听到春雨沙沙沙„„”“我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味。”“我感觉到春风拂面,看到嫩绿的柳枝随风摆动。” „„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如何利用想象力去创造美呢?可以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作中体现美的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续写是其中一种创造美的方法。如作文题目:小明独自一个人在家,这时响起了门铃声“叮咚叮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情节设计合理。有些同学说:“家人回来了。”“骗子冒认他爸爸的朋友来骗钱。” „„大部分学生都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其实想象是离不开生活的,想象是对生活的审美,我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除续写以外,还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写作,听音乐作文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美、创造美,成为真正的审美者。
总之,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学生
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整个教学的始终,必须做到合二为一,而要重视思想教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变成美育的殿堂,带领学生去探寻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2]林治金:《语文课程标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4]徐诸标:《美育概要与例话》,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5]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引文注释
[1]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1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1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173页
[5]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08页 [6]哈佛商学院:《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哈佛商学院2006年2月版,第十二单元第五章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第168页 [8]姚 鼐:《惜抱轩集》卷四,上海会文堂书局1992年4月版,第449页
[9]刘 勰:《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518页。[10]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第二篇:浅谈审美教育
浅 谈 审 美 教 育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教越没味,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倒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我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湖南师大杨安崙教授在《美学纲要》一书里,是这样解释”审美教育”的:“美育,是在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操,深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审美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智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入美育因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但能通过审美价值唤起人的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情感和激情,而且能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丰富的情感反应,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美丑观念和善恶观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趣味,影响着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美育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语文与审美教育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200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实际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许多语文教师也许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其中的许多精神实质,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尤其是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就没有到位,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缺失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教学文本,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具备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为应付考试,初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中考,高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高考。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经典美文,被肢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以及空洞、苍白的道德标鉴。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被白白地流失、浪费。
例如,教柳宗元的诗《江雪》,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苍茫寥廓、纯洁寂静、远离尘俗的独特意境,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这一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这样的意境无疑是一种极致的美。教师带领学生去揣摩这一意境,也就是一次绝佳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即通过意境的揣摩感悟到柳宗元那清高而孤傲的内心情感,而作为审美者的学生自己无疑也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情韵的美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应该把它作为美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赏析,带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清幽、静美的月下荷塘,去欣赏那月下荷花的别样的美,去体会荷塘之上月色与荷花相互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进而体察朱自清先生那含蓄蕴藉的内心情感。我想,如果用这样一种带着审美意识、审美眼光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荷塘月色》,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受到一次美的熏陶,甚至心灵的净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将教学过程肢解为结构层次的分析、段意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也浅化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主旨的归纳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本来优美的散文就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美,更不能深入品味其中美的内蕴,也就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误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甚至包括老师自己都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对美的文章,甚至美的事物感觉迟钝,从而造成审美的缺失。
(二)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凡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好文章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语言贫乏,让人读之乏味。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首先前面分析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深入领会文章的美,也就不大可能写得出美的文章来。其次,写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起、承、转、合”“总—分—总”“凤头、豹尾、猪肚”等等,但是却很少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漂亮,但内容却贫乏、枯燥、空洞,有些还很牵强、做作,这样缺少实际内容,尤其缺少美的内蕴的文章,怎么能打动人呢?而相反,那种真正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质朴、没什么技巧,也能打动人,也是好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蕴,有美的特质,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形式,不要技巧了,而是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而形式与技巧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美意识去发掘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了。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的参与。而且这与应试其实并不矛盾,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依据的始终是教学大纲,考的无非是基础和能力,而审美能力的考查其实在这两大考试中都有体现,比如阅读和写作这两大块。都要考察到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审美教育与应试对立起来,而应该从本质上认识到它们的一致性。越是重视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越会觉得考试其实很容易,效果也会更好。
第三篇: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卢梭
席勒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最多的原理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感性冲动来自人的物质存在或人的感性天性,把人当作个人放在时间之中,要求变化和实在性。感性冲动不能离开精神,他需要存在与具有媒介物的事物中,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物质冲动,需要依托时间,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以人作为基本的寄托,要求不断的变化。形式冲动来自人的绝对存在或人的理性天性,把人当作类属,超越一切感性世界的限制而达到人格的自由,在认识中要求真理,在行为中要求合理,他扬弃时间和变化,把个别时间当作永恒,存在可以得到最大的限度的扩展。形式冲动不需要依托物质而存在。形式冲动独立与时间,是一个横向面的发展,是客观的法则。
感性冲动可以看作一种 “变”,而形式冲动可以看作为一种“不变”。变与不变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在一种对比与冲突中产生一种“和谐之美”,这也是席勒美学的核心。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的概念,极力追求一种平等与和谐。
由此席勒提出的一个概念“游戏冲动”。实质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交集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等的统一。是一个平衡点存在与对立与统一之中,即一种“完美”和谐的状态。这样的平衡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美。
第四篇:英语课审美教育浅谈
英语课审美教育浅谈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英语课也不例外。
在英语课中展开美的内涵,可以运用多种手段:
一、揭示和感知美,激发学生对英语美的向往之情
英语和汉语一样,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到家喻户晓的狄更斯、马克•吐温都用英语撰写了他们的传世佳作。英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揭示英语美,同时在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力求使学生获得对英语美的感知,从而全身心进入审美意境并使之内化。手段之一:在听音中欣赏美。首先要选好听音材料。《灵格风》、《看、听、学》、《新概念》、《新视野》、《展望未来》等美版教材有非常理想的配套录音。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点重音、标意群,画升降符号,如何揣摩纯正优美的语调中那种特有韵味,从而进行对比模仿。手段之二:在朗读中体验美。朗读是训练英语语感的基本方法。英语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对话,丰富多姿的句式蕴含着作者的情趣意旨,需要大声朗读、细心咀嚼才可真实感受其中的内涵和美感。手段之三:在课文讲解中展示英语的内在美。中学英语课文的讲解应从整体展开深入认识课文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语言的熏陶和审美心理的满足。
二、在说写训练中语养学生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手段之一:在实际运用中体现英语美。这是个趣味的实践活动。天天说活动不仿当做英语课的口头表现英语美的极好形式,幽默小故事、校园事漫谈、一日一议、国际国内新闻等话题应有尽有,经常变化学生会乐此不疲。
手段之二:在创造性想象中完善英语美。一切审美活动总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增添,才能产生新鲜的愉快和感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应让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所得语言纵横联想让英语美在创造中升华。
手段之三:在勤笔的耕耘中升华英语美。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借鉴英语美,模仿英语美和创造英语美是英语课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训练先从模仿入手,从仿写句式地道优美,表情达意的单句,过渡到结构严谨、语言简洁的段落,再到构思奇妙,布局合理的篇章,让教材中漂亮的英语框架结构为我所用。
三、营造一个具有和谐美的课堂教学气氛
毕加索有这样一幅画:鱼在天上游,鹤在水上飞。有人问:“这可能吗?”他说:“只要和谐,什么都能做到。”我们的授课内容是英语,而周围是汉语的汪洋大海。乍一看的确不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一个有限的教学空间与时间中营造出一个与英语这一教学主题相统一的教学环境。
手段之一:师生共建英语小世界。课前五分钟,播放一曲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黑板上角抄一段英文的锦言妙语、名人名言、天气预报或当日新闻(视学生水平而定)。学生一进教室就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入境感,愉快感和跃跃欲试感。
手段之二:建立一个自然和谐的交际场所。英语教学需要进行大量实现在且频繁的交际操练。和谐自然的交际氛围更能有效地拨动学生的兴趣兴致,直接沉浸在对英语美的鉴赏之中。
总之,英语审美教育不是搞花架子,它是贯串于英语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对美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和潜移默化。正如刘勰在谈写作体会时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英语学习,美在其中,美不胜收。
第五篇: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第十六封信
美的理想与现实中的美,现实中的美的关于松弛和紧张的相互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美。
美的最高理想(我们一直所探求的)——“在实在和形式的尽可能完善的结合和平衡中去寻找”(P49下)-观念上的,不可能达到的,只可能有唯一的一种平衡。
原因:美同时产生松弛作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P50上)和紧张作用(二者都保持自己的力量P50上)。观念上的一致性,松弛和紧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刚毅——“作用是使心灵既从道德上紧张起来,并增加它的反弹力”(P50下)对松弛的需要与柔软——“作用是在道德方面与自然方面使心灵得到松弛”(P51)对紧张的需要。(P51),二者的适度。
对比经验中的美“双重性”(P49下)不断“打破”与“平衡”
理想中的美仅仅由想象来区分,在经验美中依照存在而区分——引出审美教育的任务——认识美“以伦理道德代替举止规矩,以认识代替知识,以内心幸福代替幸福生活”(P50下)对生活美的总结和认知。第十七封信 现实的舞台
美——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协调“把受到限制的状态再引回到绝对的状态,并使人成为一个在他自身上就是完美无缺的整体。”(P52下)
松弛对于压抑的作用,“感觉”通过“形式”,“法则”通过“质料”(P53下)
(哲学意义上的“质料”——康德认为: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那种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就叫做经验性的直观。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而在现象中,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
一切现象的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与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都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
柔软通过两种形式:缓和剂(它将作为宁静的形式,使粗野的生活缓和下来,并开辟从感觉通向思维的道路P53下)与回环针(它将作为活的形象,用感性的力量装备抽象的形式,把概念引回到直观,并把法则引会到感觉P53)第十八封信 美便是一种“中间状态”(P54下)“美是把两种彼此对立的、永远不可能一致的状态相互结合起来。”(P55上)重视感觉或者知性的哲学家都不能真正找到美,对于自由和规则性他们在认识上具有局限。
第十九封信
思想的美,美在思想上的体现。“无规定性的状态——空虚的无限性”(P57上)精神便是一种无规定性的自由。
实在通过限制来达成,现实的确定要通过否定或者排除,可规定性要通过扬弃自由(P57中)
思想——“假如不存在某种可以排除的东西,假如不是通过精神的绝对活动把否定同某种肯定的东西联系起来,并从不确定之中产生对立,那么,从单纯的排除之中永远不会产生实在,从单纯的感官感觉之中永远不会产生表象;这种心灵的活动叫做判断或思维,而这种活动的结果叫做思想。”(P57下)思想是一种纯粹的绝对活动。
“美为思维提供了动力,使思维力能按照自己的法则来表现自己”。(P58)
意志就是在抑制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力量,意志伴随着感觉和自我的形成而形成。当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都慢慢觉醒,存在之后,人性便建立起来。“这样两种对立的基本冲动在人身上活动起来,那么这两者就失去了它们的强制,而两种必然性的对立就成了自由的根源。”(P61上)“从感觉的受动状态过渡到思维和意志的主动状态,只能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来实现。”(P70下,第二十三封信)
第二十封信 自由,从感觉过渡到思维
规定——打破——重塑的轮回
自由本身是自然的作用,人的两种基本冲突建立之后,自由才开始形成。
“审美状态”——可规定性状态(P63上)
感性冲动具有优先权,人们最先开始都是通过感觉来认识社会,生命冲动是一种自然性,而之后理性冲动的力量会伴随着逻辑道德的认知逐渐加强。从感觉过渡到思维首先需要到无序的状态,对以前的规则进行扬弃,“把各种规定相互对立起来”(P62),即首先冲破审美状态。然后心灵上达到一种既不受“自然状态”,又不受“逻辑的状态”和“道德状态”的束缚(P63),即自由的状态,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审美状态。(这里就应征了关于美在现实状态中不断打破和平衡,重组的观点)
第二十一封信 双重的可规定性状态和双重的规定性状态(P64)
心灵的两种状态:
当它处于感觉时,它是被规定的,完全仅仅只是受到限制(“内在无限力量的限制”P64中);当它处于思维时,它是从自己的绝对能力出发自己限制自己(“来自内在无限丰富的一种否定”P64中)
现实中的美的双重性,美“排除任何被规定的存在”(P64下),美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是按照人的本性,从自己本身出发来创造他所愿望的东西,是一种自由的皈依,这便是“人性的馈赠”(P65下)。
审美心境是要脱离开感性和理性的束缚,如何达到这样的审美心境,两种冲动的平衡就需要意志的力量。
(心灵的审美境界——
1、只要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和确定的作用上,就必须被视为零。
2、倘若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不受任何限制,同一个心灵中共同起作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就必须认为审美心境是一种最高实在性的状态P66中)第二十二封信
艺术作品的审美
艺术作品是审美的媒介,达到的“是精神上的高度宁静和自由”(P67下)——心灵上的审美境界,而只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人性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P67上。
每一种艺术的完美风格表现——“消除这种艺术特有的局限性,而又不把这种艺术独有的长处一起抛弃,并通过聪明地运用这种艺术的特点而使这种艺术具有更为普遍的性质。”(P69上)
艺术家的智慧——正确运用形式和质料,“通过形式消灭质料——内容不论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精神随时都起限制作用,而只有从形式中才有希望得到真正的审美自由”(P69上),达到一种整体的和谐,让部分消失在整体之中,从而达到一种审美上的自由。第二十三封信
审美的人
感性的人缺乏思维的自主和自由,感性的人已经被规定了,所以他首先要成为一个审美的人,不仅仅遵从自然,慢慢运用理性、精神自由来实现自然规定,超脱自然。但是同时他又不能仅仅丧失被动的规定,因为那样的话,他同时也丧失了被重塑的可能性,形式总是在质料的基础之上才有实在性。按照美的法则,人要不受感性和理性的束缚,达到一种审美自由,不受到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制约,达到一种绝对状态。
第二十四封信 三种状态的过渡
“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仅仅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审美状态中他摆脱了这种力量,而在道德状态中他支配着这种力量。”(P75上)
“人只有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身于自身之外或观赏世界时,他的人格性才与世界分开,对他来说才出现了世界,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有同一关系。”(第二十五封信P80下) 欲望——动物性,理性——人性
自然与理性的结合 人在动物性的追逐下会毫无节制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在理性世界里面会感到“忧虑和畏惧”(P78上),他还没有运用知性,理性在这个时候是带有枷锁感的。“他预感不到自己身上立法者的尊严,而仅仅感到臣仆式的强制和无力反抗”(P79中),此时他的理性还没有展示出来,道德是为自然服务的,自然地盲目性统治着他。可是当他过渡到理性,人性状态时,自然不再单独支配,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的时候,他开始独立于自然和理性。第二十五封信
审美状态——从世界中分离,美到真理的过程,感性依赖到道德自由。
分离的过程——内心反思:“自然的必然性,在纯粹感觉的状态中会以整个威力支配着人,而在反思的时候,却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就出现了瞬息的平静,时间本身,即永恒的变化停止不动了,这时分散的意识的光线汇集在一起,而形式——对无限的东西的模仿,就反射在短暂的基质上。(”P81中)分离的结果——“只要人仅仅在感觉自然,他就是自然的奴隶;而一旦他思考自然,他就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立法者。”(P81下)人开始将自然作为一个对象审视。经历的过程:“人把形式赋予质料。”(P81下)“自然中任何令人惊恐的东西,只要人能懂得把形式赋予它,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对象,人就能胜过它。一旦人开始面对作为现象的自然维护他的独立自主性,那他也就开始面对作为力量的自然维护他的尊严,并以高尚的自由去反对他的众神。”(P82上)
美的观赏——“真理是抽象的纯粹产物把一切质料的东西和偶然的东西都分离出去了;真理是纯粹的客体,其中不能保留主体的任何限制;真理是纯粹的自主性,不混杂任何手动性。”(P82下)“美同时是我们的状态和活动”(P83中),反思是获得美的条件,形式和质料均不可少,美是形式和生命的统一体。——人的道德自由决不会被他的必然的自然依赖性所取消。真理只能证明感觉可能随着思想而来,并不能认为二者具有统一性-共同存在。
在享受美之中二者却可能相伴而生,在“美中道德自由和感性依赖可以共同存在”(P84上)。
我们在寻求真理的时候切不可理所当然地认为感觉与理性道德是同生的,真理是纯粹性的,感情与思想在真理的范畴上要严格区分开来。但是在美的范畴之中,除了要将自然性从本身上分离开来,进行审视外,又不能完全分离,因为理性和思考也不能完全离开感觉以及它的表现质料,所以在审美过程之中,道德和感觉、情感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二者是不能分割开来的。
从美到真理的追寻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追求,因为在理性和思考之时就必须排除情感,追求的是一种概念。这样的过程就是从日常美到审美,从纯粹的自然到生命形式的过程,而这我以为就是席勒所倡导的审美教育的任务。第二十六封信
审美外观——人开始的走向人性 “审美心境必定是自然的赠品,只有偶然的恩惠才能打开自然状态的束缚,引导野蛮人走向美。”(P84上)
人开始摆脱野蛮状态——以美的发展为象征:“对外观的喜爱,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P85上)“对实在的冷漠与对外观的兴趣就是人性的真正扩展和走向文化的决定性步骤”(P85中)
与自身的对话,发现自己内心的人性;不再对质料盲从,形式开始使自然高尚——“幸运的均衡就是美的灵魂和人性的条件”(P85上)
人性过程:触觉感官(野蛮人的状态)——视觉感官(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审美自由),开始游戏冲动——模仿的造型冲动(形式的能力)——注重外观上的艺术(将外观与实在分割开来)
外观上的不能赋予存在,或者企图用外观去得到某种存在,这也是想象和实在的矛盾,只有在想象的世界才具有无上高的权利。追求审美外观就必须将自己留在想象的世界,不能将实在掺杂进来,然而这正是现世的矛盾,诗人不能将存在赋予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将自己的理想以存在为目的,它是纯粹的,这是审美外观的追求,这却正是人性的完整建立之标致。“只要外观是坦诚的(公开放弃对实在的一切要求),而且只要它是自主的(不需要实在的任何帮助),外观就是审美的。一旦外观是虚假的,并伪装成实在,一旦它是不纯粹的,并需要实在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外观就只不过是达到质料目的的一个低劣工具,并且丝毫证明不了精神的自由。”(P88上)
“不论在哪个人身上或者整个民族那里,人们只要找得到坦诚和自主的外观,也就可以判断出那里有精神和审美趣味以及任何与此同源的优点——在那里,人们将会看到支配现实生活的理想,看到荣誉战胜财产,思想战胜享乐,不朽的梦想战胜存在。在那里,公众的呼声是唯一令人畏惧的东西,橄榄花环比紫色锦袍更受尊敬。只有软弱无力和乖戾反常才把虚假和贫乏的外观当做它们的避难所;而且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民族,只要他们或者‘通过外观来帮助实在,或者通过实在来帮助(审美的外观)’——两者很喜欢结合在一起——就同时证明了他们道德上的无价值和他们审美上的无能力。”(P88下)思考:
同学说自己处在这样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自己想要去干自己兴趣盎然的事情,一方面自己又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和重担不得不去干曲意逢迎,争得利益的事情。这里是审美外观和实在的矛盾,我们无法永远活在审美上,人类只有不断靠近的权利。而做到这样就需要不断自我批评与解析,在注重审美外观的人眼里,人类是龌龊不堪的,可是他们依然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出于内心的审视,希望自己能做到纯粹的审美外观,但是我们在社会上却无法真正做到。因为物质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从本能和欲望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物质性,但是又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性。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是为审美外观所不耻的,然而审美外观不是让我们从此对世事厌恶,它是让我们不断解剖自己,以寻求审美上的自由,在美的自由世界里面尽量减少实在的干扰。
先生存,再生活。审美外观是纯粹的,不带功利目的的,在审美的世界更不要企图审美外观能给实在以利益和存在的回报。
一切语言都是虚伪的掩饰。
这正是现在人们常常认为的文科生的无病呻吟,其实语言正是可耻行为的遮羞布。然而很少有人去探讨为什么可耻行为要用优美的语言来充当遮羞布这一角色呢? 譬如我们说话,如果过于直白,过于生硬便会遭来厌恶,同样的事情在言语表述上的差异最后就会导致事情结果效果的截然不同。因为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我们在慢慢的发展之中,人性建立起来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审美要求。当然这种语言的审美看似纯粹实际上还是具有功利性和实在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爱去用语言掩饰的原因。从审美层面上来说,这恰巧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有了自己的审美要求,我们需要审美外观,尽管语言是一切可耻行为的掩饰,然而它并没有将野蛮赤裸裸表现出来,这恰恰是对野蛮行为的一种愧疚。
第二十七封信
审美国家——概念上的,无以寻求的 “人要追求独立自主的外观,比起他不得不把自己限制在实在之内,要求有更大的抽象力,更多的意志力;而且要想达到独立自主的外观,人就必须先经过实在。”(P90下)“如果说在权利的动力国家里,人与人以力量相遇,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在义务的伦理国家里,人与人以法则的威严相对立,人的意愿受到束缚,那么,在美的交际范围之内,在审美国家里,人与人就只能作为形象来相互显现,人与人就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面面相对。通过自由来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动力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可能的,因为它是通过自然来抑制自然;伦理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道德上)必然的,因为它使个别的意志服从于普遍的意志;唯有审美国家能使社会成为现实的,因为它是通过个体的本性来实行整体的意志。”(P95下)
总结: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阐述的是关于人怎样认知美和在现实中寻找美的问题,其中重点讨论了美的中间状态在现实中的调和问题。
审美状态是我们的内心需要达到的状态,审美的心灵更是人需要达到审美状态的一个必要介质。
席勒在书中引出了审美的教育任务,审美的教育任务便是让人们开始认知美,让自己不仅仅停留在一瞬间的生活的美的状态或者是混混沌沌的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去系统认知美的问题。笔者认为审美的教育任务便是将一种狭隘的,只是留念于心中的,关于感性的体会或者理性道德的束缚上升到一种纯粹的,不受质料或者形式制约的,不受审美状态或者感性理性冲动的制约的,脱离依附的真理境界。在这其中,意志和人性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性在本书中得到了相当丰富的讨论。人的感性冲动,人的欲望本能是原始性的,具有优先存在于人自身的优势,因为人的本性便是一种欲望性。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即人的两种本能,一是性,二便是攻击性。所以人的本能,人的自然状态就是不受束缚的。人从自然动物性过渡到理性和审美的人的重要标志便是人开始注意自己的审美外观,这种注重不是出于任何功利性目的的,是将外观与实在相分离的。但是可能最初这种注意外表形式是用来取悦于人或者是出于某种目的,但是随着人性的不断完整,审美外观逐步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外观的美,而非实在性。但是这种观念意义上的审美只能是人们不断追寻的目标,要达到审美外观,首先便是要有所实在。
随着人的社会性逐渐随着认知的增长开始占上风,人受到理性的克制也会愈来愈多,理性冲动的力量也越来越强。这便是自我的对于本我的压抑作用,在这个时候,人开始受到道德和理性的束缚,自然状态受到抑制。而这两种状态都非审美状态,审美状态是不受到这两种冲动的束缚。人要达到审美状态首先却要将这两种冲动建立起来,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建立之后,美便是调和这两种冲动的中间状态。而力量便来自于意志,而只有自己的意志能够足够控制自己,并能够使自己达到一种不受两种状态束缚的纯粹状态,自由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审美状态便开始在人性建立的基础上开始使人在自由状态下带领着人们开始内心的审视和思考,慢慢地与感性质料脱离,但并非是完全脱离关系,因为审美的状态首先是建立在质料的基础之上的。审美的状态开始使人用形式把质料解放,让人们在形式和质料的关系中得到一种最纯粹的,不受束缚的状态。当人们开始在不断地打破自己以前的认知,又接受着,建立着新的认知的过程之中,人的心灵的审美便开始发挥作用,人们开始摆脱顽固与偏见。人们开始把自然作为一个对象开始审视,人们开始自然而然的审视着以前的被动接受的道德,开始寻求着道德带给人们的审美的作用,这种主动的去探究和发现为人们的道德状态拉开了序幕。
人们在道德状态中开始支配着自己的自然性,理性或者感性,达到了一种支配着自己的状态。他会慢慢体味到进入到一种纯粹状态的美妙,他做每一件事情不是为着别人的眼光或者是道德的规定,而是来自一种超我,或者说是一种自觉舒服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他开始寻求一种真理。这个时候,他开始寻求思维的帮助,美不会为思维提供什么实质性的便利,美更不是思维的附属品。美只是为思维提供一种动力,人们开始知道认知美,成为一个审美意义上的人要动用自己的思维去寻求真理。
真理并不具有唯一性,笔者认为真理具有美的特征,它是需要不断打破与建立的,是认知的不断追寻的过程。观念上的真理是永远无法达成的,只有相对的真理。而对真理的寻求过程正是审美的人不断成熟的过程,一个审美的人会抛弃偏执和对真理的狭隘认知。
人们在不断追寻世界的美,外在的美,内心的美的同时,也会不断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美。在这里,就产生了审美的国家的概念,人们的关系纽带不是靠强制的义务和惩罚,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于美的体验,譬如相互之间的信任等。这里带有一些柏拉图理想国的成分,例如在理想国中写道:
国如个体,那就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比方说,一个人的手指受伤了,整个身心都能感受到那一小部分的痛,这就是说,在心灵的指挥下,整个人是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就像这样的有机体,各部分的痛痒快乐息息相关。无论公民遭到怎样的事情,国家都能视其为自己的一个部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选自《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 ○著 于是○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7页)
国家的整体意志就是通过个体之间互相的尊重对方的自由实现的,所以在审国家中,人的审美心灵塑造了一个自由的,不受感性和理性束缚的,秩序维护不是靠着逻辑和道德力量制约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