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18:1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

第一篇: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

浅析中学历史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

新疆阜康市第二中学 姬健伟 831500 邮箱:jjw-w@163.com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一个民族的历史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不同民族历史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界定,认为历史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时代的灵性,能不断与人们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让人们在阅读历史著作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及美的享受;分析中学历史审美教育对人审美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及其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 美育的意义 审美意识 美育的方法

何为美育?“美育”一词是德国启蒙时期(17—18世纪)的剧作家,美术家,历史学家席勒在其美学著作《美育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并开始使用的。席勒认为,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美,自始自终贯穿和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史存美在”。

历史审美教育的意义

历史的审美教育是以文本为基点,以审美为核心,以教育为目的,对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审美静观的培养。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虚静”的概念:“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是针对作家创作状态而言的,但给今天的审美提供了借鉴。与影视艺术的声色光截然不同,历史本身是静态、内敛的艺术,不张扬,它是一种个人性的精神活动,阅读历史享受这项精神娱乐时,只需要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情与历史对话。历史不断被重读,始终与读者进行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的当代存在。这是一个静读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历史的深化,它能够营造一种更鼓励人们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文化环境,促成和提升审美静观和审美沉思的审美观念。这种境界是其他艺术难以达到的。审美静观让阅读主题远离图像的喧嚣、浮华、排场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等,保持一种澄澈朗照的精神状态,不为外物所干

扰。正如现代词作家乔羽先生所言:“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充分体现了做学问的态势。现代人的文化需求不同于以往。同济大学教授张闳认为:现代人需要的,实际上既不是学术,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娱乐。他们只是出于对强大“偶像”的习惯性的“精神依赖”,只想把自己交付出去。他们既懒得自己觅食,甚至连动嘴咀嚼一下都懒得去做,只想躺在知识的摇篮里张着嘴等待喂养。因此,不为外物所惑,保持独立自主,享有极大的能动性,自由性和超时空性。现在社会需要这样的审美静观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交流。

其次,审美情感的提升。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现实建构,是对现实的一种尊重。历史从客观存在的史实出发,结合史学家主体的意识与情感,将日常生活审美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广博的历史作品中翔实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哲理、丰富历史生活的再现、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描写,能使读者联想追忆,享受精神之饕餮大餐,精神为之振奋,引起或轻松、或愉悦、或超脱、或悲哀、或沉思、或喃喃细语等等的情感反应,感到精神满足,从而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历史审美情感的培养对日常生活审美是一种良好的引导,使美与人的实践活动和历史联系起来,开拓了深层而丰富的情感美的空间,审美得之升华。

再次,审美思维的深化。通过历史进行审美教育,对人思维的深化与发散有着开拓作用。在整个视觉、听觉文化中,以图像、声音来表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耳朵的“可听”,而忽视人脑的“可思”。声像文化成为当代大众审美的视听享受时尚,最大的负面影响则是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成为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意大利历史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说:“历史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离开了人们的心灵这个“熔炉”,就无法锻造出历史的真实。看完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易中天之品三国》,不假思索的认为那就是东汉末期、三国时期的历史,而不去阅读静思《三国志》、《资治通鉴》、《魏书》等史书;看大师《话红楼》而不去阅读《红楼梦》之原著等等。这些不回归历史,不运用心灵的“熔炉”去锻造这段史实,而选择少思多信,被动的接受,不可能得出真实的历史。这些现象恰恰反映了当代人的“浅思维文化”。而对历史的接受,却必须进行梳理、分析、比较,深层领悟,常常会掩卷长思,反复品味,这是思维的高层次才具有的能力,被动接受的表层思维是无法达到的。

最后,崇高精神的追求。目前大众审美接受已趋于直观化、简单化以至低俗化,审美沦为一种消遣。人的快乐有快感和美感,即感官的快适与精神的愉悦,如果人把自己仅仅定位于前者,这是对人的一种降格。轻松中忘记了做人的追求,陶醉中淡忘了人生的意义,这样的审美其意义在哪里呢?这与我们现代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称?人是需要振奋的,是不断追求希望的。“红色经典”塑造的不朽英雄形象和劳苦大众已成为文化的象征,他们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嫉恶如仇,坚忍不拔,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他们为人们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悲壮崇高的斗争和反抗,表现出了强烈的英雄气概乐观精神、集体意识,这是人类崇高精神品质的升华。

当大众还沉迷于浮华事物表象而不能迷途知返之时,一定要高扬历史的大旗多读历史,“读史明智”让更多的人把审美趣味转移到历史的接受上来。当人们思维达到深层和丰厚,当主体意识得到创新性发挥,当崇高的精神追求激起人的责任感时,人们就不满足于浅层次的审美接受,就会对其提出质量要求,努力追求崇高精神的现实。

中学历史美育的有效方法

一、立足教材,进行对话。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历史教材中有丰厚的美育养分。这些审美教育的内容在历史教学中俯拾皆是,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美、艺术美和自然美,并将美育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能够正确的辨别社会上的真善美、假恶丑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有此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美的升华。

其一,融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之中。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我们歌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是为了通过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的熏陶作用及诱导力量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历史教材中古今中外的风流人物,民族精英,他们所迸发出来的思想之光和焕发出来的精神风采,为我们展示了生动感人的审美对象,他们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犹如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像灯塔一样在他们的心灵中闪光,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其二,审美教育要从“动之以情”着手。“师道者应以大爱为先”从灵魂深处让学生真正认识生活,感知生活之美好,激发心灵深处之

感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动情,学生方能动情,触景生情,用情去感受,拨动学生的心弦,叩开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审美教育正是通过美的事物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它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教师教学中应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始终站在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和事物一边将喜怒哀乐和爱憎褒贬倾注在历史之中,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比如讲述“戊戌变法”时可以像谭嗣同一样,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满腔热血,悲愤激情,毫不畏惧,而又充满着无奈与期望。用激动的心情,激昂的语调,使人奋进。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审美情感体验。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启迪了智慧,唤醒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另外,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历史的学习大有裨益。其益处已有很多研究,笔者在此不再阐述。历史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运用历史教材开展课外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相应的开展。比如像我们新疆中学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就可以围绕《新疆地方史》和《可爱的兵团》开展像“红色之旅”的活动,了解三区革命;参观瑶池风景、喀什香妃墓、吐鲁番高昌古城、交河古城、苏公塔等遗址遗迹及相关展览;瞻仰“周总理纪念馆”“王震将军雕像”“民族英雄渥巴锡”“参观军垦博物馆” ;探访三区革命时期的一些革命志士先辈,聆听他们描述所经历的艰难革命历程,结合当今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特别是近几年,新疆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切身感悟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通过感性的认识进一步在情感上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教育,这是审美教育深化的必然途径。

二、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张扬自身。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达到在历史教学中的美育目的。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为我们的中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共享资源,让我们拥有大量取之不尽的宝贵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借助电脑网络电视机大屏幕等等新教学技术,制作各种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动人。让学生有一种切身体会。在历史的直接“对话”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真正的熏陶。进行历史审美教育,立足于教材,史料的整理,阅读的同时,应该让现代化网络技术为其服务,作为接受的辅

助工具和手段。

总之,让我们把历史与审美融合,把史学与教育互动,进行生命的对话,借助信息化时代,弘扬历史本性,努力发掘历史审美教育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让民族的历史的到更好的接受与传承。

参考书目:

1、孟洪美《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行知报》陶行知研究会 2005年5月出版。

2、《美学概论》《谈美书简》朱光潜著,北京出版社 2003年1月出版。

3、《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 闫承利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4、《美学原理》 王旭晓 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探微》 陈小兰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二篇:中小学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方法

中小学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方法

秭归县屈原镇新滩初级中学

谭国发 余先伟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对象传授美的知识,从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美的情操,形成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思想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先秦时期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谓之美”,墨子的“非乐为美”,荀子的“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等美学思想渊源流长;在西方美学史上,毕达哥拉斯是美学史上第一个给“美”下定义的大师,他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和谐”,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揭开了西方美学的序幕,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美学论雄霸西方美坛2000多年云云,影响颇为深远;在当今,审美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审美教育的领域在拓展,而且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并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融合,重视审美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讨论时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也是新时期审美教育的精神实质和时代要求。因此,加强审美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尤其是审美观还未定型,创造美的技能还未形成的中小学生显得更为迫切。

一、审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审美教育自然体现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渗透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然要求。

1、加强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现行中小学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可见《决定》已将审美教育放到了相当重要位置。随着中国加入WTO,教育已作为一种服务行业纳入到WTO游戏规则之中,随之西方教育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包括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一些不健康思想的渗透,加之中小学生的是非观、审美观尚未确立,因此,《决定》指出,教育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加强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教育,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使学生自觉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继承祖国的优良传统,憧憬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未来。

2、推进审美教育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为了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使中小学教育真正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部对原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如《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美术课程不仅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而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作用是独特的。在其教学建议中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这都说明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要坚决杜绝那种读读背背的纯美术知识的传授、描描画画的纯美术技能的训练的教学活动,更要杜绝那种因美术、音乐等课程未纳入基础教育升学考试范围,而将艺术课作为学生的娱乐休整课的不规范行为。以美术课为例,美术课的教学要在注重美术工具性的基础上注重美术的人文性,在注重美术自然性的基础上,注重美术课的思想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在加强艺术课程审美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其它学科审美教育的渗透。

3、强化审美教育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将教育对象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王朝闻说:“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前三者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前‘三育’之中。”如智育中的智慧美、知识美,德育中的思想美、心灵美,体育中的体态美、竞技美,劳技中的创造美、感受美等等。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复合性人才,从而高举“德育为首,五育并重”的大旗;在国家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亦是德、智、体、美各有所需,又各有侧重。因此,加强审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亦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客观要求。

二、审美教育的途经和方法

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建立在真、善基础上的辨别美丑的标准。审美观的培养不仅需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去培养。目前,一些人的审美观个人化倾向严重,只要自己认为美就什么也不顾了,更重要是对于尚未成年的中小学生的审美观带来方向性的错误。中小学生的审美观除了80年代的“大红大紫”和90年代的“五讲四美”审美观外,还要通过中小学学科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地加强中小学生的服饰审美观、情景审美观、消费审美观、体态审美观、建筑审美观等健康美学意识的培养。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朴实无华的服饰观。通过《民间艺术》、《服装设计》、《服装色彩搭配》等内容的教学,使中小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年龄、性格、气质、民族、性别,适合自己体型、肤色的服装款式,学会评价现实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的着装问题,反对社会上的奇装异服,反对在服饰上过份张扬自己的个性,反对穿着攀比。通过《花鸟小品临摹》、《辉煌的中国古代美术》、《百年竞技的中国现代美术》中山水画的欣赏教学,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到身边的山也有与泰山、黄山等名山相媲美的地方,身边的水也有漓江水奇特的共性,让学生画出现实生活中的山水,描绘理想中的山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恬雅的情景审美观。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讲故事,如《方志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优秀作品,使学生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生活,明白那种一味攀比吃穿,铺张浪费,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无为表现,建立俭朴的消费审美观。通过《外国美术长廊》中人物的形象美,人体的结构美,人体的动态美,人物的神态美等美术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体态美是一个人的骨架、肌肉、肤色的外在表现,亦是人的气质、涵养的外在流露。同时,体态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互相作用,因此不要过份地追求自己的体态美,更不能学社会上那种不顾自身自然条件而整容,畸形追求体态美,培养健慷的体态审美观。“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是一种古朴的建筑美,高楼林立、灯光闪烁,是现代的都市建筑美,古希腊的神殿、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美国芝加哥市的540米的摩天大楼是智慧科技美的体现。因此,要教育学生,不论自己家庭住房如何,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怎样,都有她美的地方,只不过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改造。由此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改造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健慷向上的审美意识。

2、培养学生审美的时代感

美的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时代对美的标准是不一的。如我国的服饰大致经历了长袍、中山装、西服到目前的自由化,每种服饰样式在当时背景下是美的款式。当今极少数男人留着长辫子是极度张扬个性的表现,而在清朝,中国男人不留辫子是不忠不孝的,也是极端丑陋的。人类对自身形象美的追求,各个时代也是不同的。在我国《诗经》的首篇《关雎》里唱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窈窕”就是苗条、幽娴的意思,楚国文学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描述他乡里的一位美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其中“腰如束素”,就是指腰象一束绢那样柔细。可见,在先秦时期人们是以苗条作为女子体态美的标准。可到了唐代就以丰腴为美了,有 “东方维纳斯”美誉的莫高窟彩塑菩萨的丰满健康美佐证。《朝元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中,仕女们圆润的面颊,丰腴的身躯,白皙细嫩的肤色是唐人对人的体态美的审美标准。同时,不同年龄段人的体态美的标准亦不同,如小孩的憨厚美,农民的健壮美,漫画人物的夸张美,战争年代人物的悲怆美,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如此内容教学,要使学生明白美的标准一定要与时代要求相适应。

3、培养学生审美的民族感

审美标准具有民族性,反映在服饰上,非洲的班图妇女就喜欢在腰间缠绕着艳丽的大花布,苏格兰的男子则喜欢穿花格的短裙子,阿尔及利亚南端的图阿雷格人无论是男女都习惯披蓝色的披肩。我国汉、满族妇女曾经都喜欢穿旗袍,朝鲜族人喜欢穿白色或彩色的长裙,藏胞则喜穿黄色的藏服,蒙族人却穿褐色或绿色的大袍。同时,民间艺术与都市文化又有很大的区域差别。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各民族的美。通过对学生审美民族感的培养,教育学生要吸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美的精华,感受我国在现代文明中创造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我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思想感情,最终将自己民族中独特的美推向世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美的未来。

4、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必备的艺术理论知识和相应的艺术技能,更要激起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在音乐课中感知美:感知乐坛中盛行一时的“黄土高坡”直抒胸意、粗犷阳刚之美,感知刘天华的二胡曲《良霄》、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含蓄细腻、阴柔苍凉之美。在美术课中感知美:感知《四川大足石刻佛》的深幽、神秘之美,感知《立马》的浑厚、质朴、古拙的艺术之美,感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的凝重的人性之美。在诗歌中感知美: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感知北方冬季的苍茫之美,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感知热带、亚热带的秀丽之美,在“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诗句中感知我国江河的壮丽之美,在“胡天八月即飞雪”,高处不胜寒”诗词中感知诗词意境的深远之美。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元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不断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技能

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说过,人类从蜘蛛结网学会织布,从燕子营巢学会盖房子,从黄莺和天鹅的宛转鸣叫中学会了歌唱„„从荒野时代的穴居野处到巢氏架木为巢,直到今天高科技时代的摩天大楼,都是通过人类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使学生掌握美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实践中鉴赏美、创造美。

人要有美感,只有有了美感才会热爱生活,才会欣赏美,创造美,才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和谐而美丽,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美丽而精彩。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学原理新篇》杨辛 甘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与中学生谈美》孟宪明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3、《美术课程标准》

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第5期,5、《初中美术》教科书 湖北美术出版社

6、《湖北教育》2001年第14期

第三篇: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 要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大致说来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创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想象

前 言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语文美育的目的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鼓舞教育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语文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自从人类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世界以来,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到了魏晋,人的自我开始觉醒,人的本质力量开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得到延展,发现、追求、欣赏自然美成为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发挥程度的认识和追求。自此以后,自然美成了陶冶性情和培育知识分子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材中,自然美占相当一部分,如《桂林山水》《黄山奇石》《荷花》《火烧云》《望庐山瀑布》等等。在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换,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学生多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和群体的美。社会美广泛的存在着,哪里有人的生活,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哪里就能显示人的创造力量,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社会美也是各种各样的,十分丰富和复杂。如语文教材中的《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的壮烈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体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美,《手术台就是阵地》体现了人格之美等。社会美对于人的教育和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态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如《太阳》《月球之迷》《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等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如果老师只从抽象的理性角度去介绍,往往会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学生很快丧失了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

三、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

语文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课文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的,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 [2]。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3]。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的日月潭等;或者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负荆请罪的廉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等。

(二)愉悦性

语文美育使人“乐”的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当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时,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三)不可抗拒的,以情动人

语文美育是不可抗拒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诗歌使学生动于内,从内心情感的角度打动学生。如当我们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课文中人们痛失总理,送

别总理的悲伤场面感染了,读着读着,眼圈红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识,领悟意境。

(四)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语文美育的愉悦性,不仅满足每个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激励学生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的创造力,学生的兴趣也正是好奇的心理中产生的。当学习给学生带来快乐,而且能满足其创造欲,语文美育过程就变得更为积极、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画风》前,我让学生画风,有些学生在苦思冥想,伤透脑筋,有部分学生只参照书本画出来。学习课文后,学生都对画风很感兴趣,能画出各种不同于课文的画风方法,如小朋友在放风筝,小朋友的帽子被风吹走了„„画得很有创意。因此语文美育能通过其愉悦性激发个人创造性。

(五)能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陶冶的本意是造型、铸造,人在被造就的过程中通常不是一块白板,人性有自身的弱点。语文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减少、去除弱点,提高学生的品格。如学习《可贵的沉默》后,我也曾问学生:“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会为你祝贺吗?”答案大多是肯定的。“那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他们祝贺吗?”接着也是一片可贵的沉默,学生在沉默中反省自己。我又问:“那你以后会为父母祝贺吗?怎样祝贺?”学生又热烈地各抒己见。在学习课文后,学生懂得了不能只向父母索取爱,还要懂得回报爱、奉献爱。而“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活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5],这就明确了语文美育在人的身心陶养中的作用,能调节身心的矛盾,使之臻于和谐。

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各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纵观语文教材,课文中富有凝练生动的文学

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等,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语言的分析,课堂形式的设计等,审美都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创造美的氛围

氛围,简而言之,就是气氛和情凋。教学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一学生身上。他们活动的主体性、情感的活跃性,又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1.教师应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营造氛围。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使用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的手段,也是创造课堂教学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优美的语言再加上丰富的表情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说: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6]。音调和表情属非语言行为,但在一个信息的总效果中占很重要的成分。据调查统计,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老师非语言的使用是否具有美感成正比。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速的。另外,上课前教师短短的几句导入语。或诗词,名言、成语,或故事、典故的引用,或几句有感而发的充满激情、富有哲理的话语,都能渲染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情境,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大海的歌》可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来导入《和时间赛跑》等。

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教学《荷花》时,展示一池美丽荷花的图片,为教学增色不少,学生能知其形美,感其神美。又如教学《海底世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3.简明的板书、板画也能创造美的氛围。板书是教师在认真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以简明、精练的文字,将课文内容提纲列举在黑板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知识,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简明的板画也一样,能形象、简单地把课文内容以直观形式再现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儿童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活起来了。可见,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画面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使语文美育的过程更活跃、主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最直接的 7 感知材料。而朗读则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品的力量,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要领会文章的情趣,还必须多读文章,甚至熟读成诵。愈是美学价值高的作品,愈难深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想深入理解,单单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7]清代学者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8]“熟读”、“疾读”、“缓读”之说都强调了吟诵朗读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朗读方法:

1.范读与领读。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范读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抓住它的基调,并进入情境,让人感染,产生共鸣,这样听者在别人朗读时也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言。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如学习《太阳是大家的》,教师应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明快的节奏,读出人们对太阳、生命、和平的热爱。

2.有声有画朗读。借助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朗读。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揣摩角色的个性,把握好语调、语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人物的了解,感受到形象美,人格美,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去年的树》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对话的朗读中体会小鸟与大树的真挚友谊,感受失去挚友后小鸟落寞的心情,唤起学生对保护自然的初步意识。

4.比赛诵读。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提高朗诵水平,展示朗诵才华,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

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感知能力,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或感到美,感到愉悦;或心情不愉快,感到丑恶。作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喜、怒、哀、乐诸情感都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了。这种情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语文和语文学科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决定可以通过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每个人的审美观虽然不同,但它有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高尚和卑劣的区别。因此要明辨美丑,就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否则就有可能视丑为美,视美为丑。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理解课文和作文的观点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9]那么教师首先在钻研教材时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做到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这样,教师就具有了一种激情,然后在教学时,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从而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把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让学生学习包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寄寓的美好情感,让他们的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如教学《一个降落伞包》,我先向学生讲述当时飞机遇到的危急情况,再让学生读出当时机舱中的情况,抓住小女孩的“哭”

和周总理的镇定,及周总理的言行。周总理临危不惧,为了人民的安危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通过语文审美教育,给学生以美的感化,以高尚的影响,使个体的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结合,形成了美的道德行为。由于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强迫,而是把“美”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积淀成学生的内心道德情感,领悟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鉴察真伪,识别善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乐趣的一种能力。语文课中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排演课本剧,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戏剧,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人物动作、对话的操练排演,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场景,还可指导学生自制头饰表演。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实践,既可以激发阅读的积极性,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美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审美鉴赏力就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课内是流,课外是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诵读,使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唐宋名家词》„„要求他们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品和心得,把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中推广开来,掀起读书的热潮,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五)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由感知到鉴赏再到创造,这实际上是一

种知识的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这“输出”就是创造。“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创造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 [10]。学生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首先要有对客观事物很好的感受力,即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观察力;还要有调动起美感心理因素中的关键性因素--想象力。想象是审美的翅膀,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都需要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

语文教材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宝库,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如《寻隐者不遇》一诗,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妙就妙在一个“绿”字。我要求学生联系经验,从各个感觉器官展开联想。学生说:“我看见到处是绿油油的小草。”“我听到春雨沙沙沙„„”“我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味。”“我感觉到春风拂面,看到嫩绿的柳枝随风摆动。” „„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如何利用想象力去创造美呢?可以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作中体现美的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续写是其中一种创造美的方法。如作文题目:小明独自一个人在家,这时响起了门铃声“叮咚叮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情节设计合理。有些同学说:“家人回来了。”“骗子冒认他爸爸的朋友来骗钱。” „„大部分学生都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其实想象是离不开生活的,想象是对生活的审美,我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除续写以外,还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写作,听音乐作文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美、创造美,成为真正的审美者。

总之,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学生

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整个教学的始终,必须做到合二为一,而要重视思想教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变成美育的殿堂,带领学生去探寻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2]林治金:《语文课程标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4]徐诸标:《美育概要与例话》,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5]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引文注释

[1]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1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1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173页

[5]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08页 [6]哈佛商学院:《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哈佛商学院2006年2月版,第十二单元第五章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第168页 [8]姚 鼐:《惜抱轩集》卷四,上海会文堂书局1992年4月版,第449页

[9]刘 勰:《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518页。[10]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第四篇:谈谈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2

谈谈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化州市第四中学 谢富权

内容提要①

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来展示语文教学的美育性。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通过教育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欣赏美,创造美,对帮助学生成长,促进语文教学,响应素质教育,具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审美教学 美育法

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下文呼吁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美育教育。语文教学恰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能往往会忽略美育,或者没有系统的美育计划和方法,所以探讨一些可以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美育方法很有必要。本文就日常教学中的经验,归纳语文美育法如下:

一、发 现 美。

1、发现美。

世间不少美,少的是美的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优的美文,也不乏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因此,要引导学生有所发现。

如《静女》中对女子的描写,“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还有“搔手踟躇”(男子),这些外貌动作的正侧面描写,刻画了一个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静女”。而后文的赠物说的是“静女”心灵的美。显然,作者对美的描写是有层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姝”、“娈”认识她的貌美——“形美”,再引导学生由赠物认识她对爱情的追求——“心灵美”。

2、认识美。

美有时候是红肥绿瘦,缤纷各异,有时候是薄雾清纱,遮耳掩目,要引导学生区分对待,拨云见月。如《荷花淀》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在抗日战争时期,充满紧张的战斗气氛的课文中,为什么描绘这么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既展现了白洋淀优美的风光,衬托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水生嫂 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景物衬托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为歌颂水乡人们拿起枪杆保卫家乡而参加战斗这一主题打下基础。所以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美,还要教会他们认识事物美在那里。

二、鉴 赏 美。

何为美?素颜质朴美不美?红装粉裹美不美?白杨树、黄山松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景秋色,为何在这个作者笔下明媚多姿,而在那作者笔下却是萧瑟凄清?„„诸如此类问题该如何理解,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辨美、鉴美。(漫)

1、辨美。

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如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醉心于过上层社会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作品讽刺了她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果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学生就容易对玛蒂尔德所向往的奢华生活产生共鸣,对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示羡慕,对她丢项链、赔项链表示惋惜,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思考、分析、判断。(漫)

2、鉴美。

有些事物表层剥开之后与外表可能截然不同,有些事物是一个表面,几个内在。要真正认识事物,需要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对事物由感性的分析,深入到事物的多方联系、探究、鉴别才能得出最后结论。

如《祝福》的祥林嫂为何在祝福中死去,她的悲剧遭遇从何产生?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贺家堂伯的驱赶,柳妈的解脱之计等展开联系、探究,分析这与造成祥林嫂悲剧有哪些因果关系,便会使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便是扼杀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这个阶段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漫)

三、欣 赏 美。

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或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或情感真挚,催人泪下;或意境悠远,余音绕梁。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这些美文,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赏美能力。

1.捕捉美的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欣赏作品首先要捕捉作品的优美语言,在欣赏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面,日落时的融雪。体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无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阅读这段文字,作者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济南冬天里,与他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也仿佛把一幅美妙的雪景带到我们眼前,令人乐不忘返。这些形象的比喻、生动精致的语言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

又如《荷塘月色》,作者不惜笔墨对荷塘进行了精致、生动的描绘。“田田的叶子”、“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荷花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形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细细品味,体会作者运用文字的匠心。这样学生具体感受到月光的动态美,幽静、素淡、朦胧的情态,是何等悦耳悦目!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捕捉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狐女形象,她们美丽、机智,有灵性,讲情义;《离骚》塑造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爱国诗人形象;《梦游天姥吟留别》塑造了不妥协,不低头的傲岸文人形象。

再如《黄山记》里变幻的云海,冰肌玉骨的黄山松;《巩乃斯的马》中的自由奔放的马。这些自然中的美景美物都是生机勃勃,令人过目难忘的形象。抽取并抓住这些人的、自然的形象,将对学生的心灵,起到熏陶、感染、教化的作用。因此教导学生学会捕捉美,无疑会让他们的学习生涯,甚至整个人生都受益。

3.感悟美的情感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悟情感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优秀作品,往往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与妻书》的殉国情、《纪念刘和珍君》中对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再如朱自清的《背影》,“背影”只是一个表象,透过“背影”就可以看到父子情深: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儿子的前程,又不得不放手这依靠和寄托。送别时,火车站月台中父亲蹒跚的背影,令人依恋怜爱之情顿生。学生能感悟美,他的审美情感自然就得以诱发。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对学生引起情感的熏陶,以引导学生情感上的感悟,引发感动和震动。中学生阅读作品时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是“表同作用”。即学生把自己比拟成作品中的人物,分享他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通过引导、揣摩、体味,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从生活中感悟美。

4.感悟美的意境

为了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就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

如讲授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自己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强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也进一步感悟到词句的意境美。这个阶段由理性认识进入意境感悟,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的又一次飞跃。

四、创 造 美。

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法表达强烈感情,宣扬美人美物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读说讲演和写作训练,才能把作品表达宣扬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让学生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产生出对社会、对他人的某些感悟,从而去创造美。

1、读说出美。

在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鉴赏美、创造美的主体。

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读说讲演训练中做到音质悦耳,诵咏清晰,韵律和谐,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的诵读,常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巧设问题,引发联想想象也是一法。

其中,情感因素特别浓的诗文特别值得教师对学生进行诵读设计,如《我的母亲》、《短歌行》、《赤壁怀古》、《致大海》、《登高》等文章,就非常适合学生展现他们的朗诵,让他们展示情感,体会亲情,追逐理想,感受幽思。这是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比较容易做到的,贵在教师要坚持执行。

2、练写出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美,最重要的是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写训练,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在讲读课文后,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写作训练,引导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意境择词选字,借景表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加以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

如教授小说时可以让学生续写或新编故事,教授议论文时可以让学生另立题意或另选角度作文。授课完,当强烈的艺术效果深深地感染每个学生时,随即提供相近材料作文,都可以作为常用的方法。

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重大,方法多样。本文就日常经验,学习借鉴优秀做法来推介、实施美育法。相信重视、积累,身体力行,学习研究,终能将审美教育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李剑国 《中国狐文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东2004年版

新课程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bencandy.php?fid=61&id=1685)

王清芳《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来源: 湖南教育信息网)

第五篇:浅谈审美教育

浅 谈 审 美 教 育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教越没味,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倒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我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湖南师大杨安崙教授在《美学纲要》一书里,是这样解释”审美教育”的:“美育,是在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操,深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审美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智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入美育因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但能通过审美价值唤起人的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情感和激情,而且能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丰富的情感反应,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美丑观念和善恶观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趣味,影响着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美育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语文与审美教育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200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实际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许多语文教师也许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其中的许多精神实质,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尤其是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就没有到位,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缺失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教学文本,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具备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为应付考试,初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中考,高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高考。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经典美文,被肢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以及空洞、苍白的道德标鉴。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被白白地流失、浪费。

例如,教柳宗元的诗《江雪》,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苍茫寥廓、纯洁寂静、远离尘俗的独特意境,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这一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这样的意境无疑是一种极致的美。教师带领学生去揣摩这一意境,也就是一次绝佳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即通过意境的揣摩感悟到柳宗元那清高而孤傲的内心情感,而作为审美者的学生自己无疑也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情韵的美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应该把它作为美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赏析,带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清幽、静美的月下荷塘,去欣赏那月下荷花的别样的美,去体会荷塘之上月色与荷花相互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进而体察朱自清先生那含蓄蕴藉的内心情感。我想,如果用这样一种带着审美意识、审美眼光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荷塘月色》,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受到一次美的熏陶,甚至心灵的净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将教学过程肢解为结构层次的分析、段意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也浅化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主旨的归纳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本来优美的散文就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美,更不能深入品味其中美的内蕴,也就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误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甚至包括老师自己都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对美的文章,甚至美的事物感觉迟钝,从而造成审美的缺失。

(二)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凡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好文章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语言贫乏,让人读之乏味。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首先前面分析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深入领会文章的美,也就不大可能写得出美的文章来。其次,写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起、承、转、合”“总—分—总”“凤头、豹尾、猪肚”等等,但是却很少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漂亮,但内容却贫乏、枯燥、空洞,有些还很牵强、做作,这样缺少实际内容,尤其缺少美的内蕴的文章,怎么能打动人呢?而相反,那种真正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质朴、没什么技巧,也能打动人,也是好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蕴,有美的特质,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形式,不要技巧了,而是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而形式与技巧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美意识去发掘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了。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的参与。而且这与应试其实并不矛盾,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依据的始终是教学大纲,考的无非是基础和能力,而审美能力的考查其实在这两大考试中都有体现,比如阅读和写作这两大块。都要考察到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审美教育与应试对立起来,而应该从本质上认识到它们的一致性。越是重视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越会觉得考试其实很容易,效果也会更好。

下载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美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卢梭 席勒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最多的原理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感性冲动来自人的物质存在或人的感性天性,把人当作个人放在时间之中,要求变化和实在性......

    英语课审美教育浅谈

    英语课审美教育浅谈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英语课也不例外。 在英语课中展开美的内涵,可以运用多种手段:一、揭......

    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及教学意义

    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及教学意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这一口号的提出,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开始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指的是起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

    审美整合力的意义-德育

    审美整合力的意义什么是审美?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第十六封信美的理想与现实中的美,现实中的美的关于松弛和紧张的相互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美。 美的最高理想(我们一直所探求的)——“在实在和形式的尽......

    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操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要】为了加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推动语文美育的研究,本文选择了这一论题。......

    美术教育审美意义的课堂实践(合集5篇)

    美术教育审美意义的课堂实践 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美术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情为内涵,以培养人格,完善审美能力,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下笔者就从“......

    企业文化建设意义及方法

    企业文化建设意义及方法登尼特编辑部:吴编企业文化是企业明天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要真正成为一流企业,就是要借助企业文化强大的推动力。正观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必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