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
论如何发挥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
兴宁市黄槐中学
曾新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录了许多经典名篇,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一不是精辟之作。这些名篇佳作,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世界、深邃幽远的意境,能使学生产生无限遐想,获得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经典诗词这一文化载体,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经笔者多年的探索发现,将音乐、舞蹈、绘画等美学形式与诗词教学灵活地结合在一起,能好更地发挥古诗词的美育功效。
一、吟咏诵唱,体会音乐美
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其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因为押韵能形成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也能使得其更具和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应注意朗读指导:
首先教会学生揣摩朗读节奏:从形式上看,四言的古诗词常采用二、二节奏;五言的常采用二、三节奏或二、二、一节奏;六言的常采用二、二、二节奏;七言的常采用二、二、三节奏或二、二、二、一节奏,这是按音节单位来划分的,例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句为3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七言句为4个音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现在,我们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无定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词的朗读节奏比较灵活,所以要灵活处理,才会有更好的朗读效果。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正确诵读古诗词,实际上就是引导他们理解古诗词的特殊音律和内涵。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音乐美,也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其次,在揣摩节奏的基础上,应分析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同时,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诗词创作的背景,体味诗人的情感起伏。这样,就能读出诗词的不同韵味。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来铿锵有力;如李煜的《虞美人》读来哀婉、悲慨;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读来豪气冲天、气壮山河等。我们甚至可以将舞蹈、歌曲等结合起来表演,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的教学中,与邓丽君唱的《虞美人》,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结合起来进行。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乐在其中,觉得很享受。古诗词的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心灵,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的效果。
二、读诗作画,享受画面美
人们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并不怎么被人注意或早已习以为常的景象,一旦通过画家或诗人的笔墨再现时,往往令人惊叹和神往。如倪瓒的山水画,有的只不过是几处疏林,三两处平坡;米芾的烟雨图,也无非是树林拱卫的几处山头而已。然而,画家们正是通过他们的细心观察、挖掘和精心裁剪,才使人们发现并感受到平远开阔,或烟雨濛濛之美景。
诗亦然。一个平淡无奇的野店,一旦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早行》)的佳句再现出来,就使读者进入一种寂寥而又清新的意境。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模糊的。
教师可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教学时,教师可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那“绿树”、“青山”、“村舍”、“场圃”以简笔画勾勒出来,便能构成一幅简单明了而又意蕴丰富的山野村舍风景画。又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将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寥寥几笔便可勾勒出一幅奇特壮丽而迷人的塞外风光图。
三、启发想象,领悟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历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往往只截取几个最感人的情景或景物,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如教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时,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启发学生结合山水画的意境进行想象: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黄鹂在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享受到恬淡幽静的意境。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把“天”和“月”都人格化,既问天,又问月。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会进入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
四、仔细咀嚼,品味情感美
中国每位伟大的诗人,他们都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并终生追寻。从《诗经》开始,就有一个传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你内心之中要有真正的感动,才会通
过诗句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可结合作者的生活、写作背景进行品悟。
如教学《饮酒》(结庐在人境),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生平,清楚他是“吾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辞官。当学生吟诵、咀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就能理解诗人不像一般的隐士标榜“出世”。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在于他无求名逐利之心。正所谓“心静,境自静”。作者曾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也特别喜爱傲霜的菊花。所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诗人在东篱旁盛开的菊花丛中劳作,无意中望见那郁郁葱葱的庐山。此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面对着这一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旷神怡,若有所悟,其间的意趣,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南山的人和那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学生在这样细细的品味之中,不知不觉就会与诗人产生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又如: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很容易联想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会联想到秋思之祖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反复吟诵,不断咀嚼,学生会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回到远在天涯的家乡时,一路上极为矛盾复杂的心情。
由此可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仔细咀嚼诗歌内容,通过审美体验,从而真正体悟诗人的情感。
美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审美教育能使语文古诗词教学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清新优美,鸢飞鱼跃般的生动活泼,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诗词的美育功效,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古诗词教学
感受美、品味美、享受美。学生就会逐步形成爱美的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为将来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摘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审美教育。语文更是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画面美
情感美 引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将审美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指出“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借助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失为一条便捷的途径,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
中国诗歌,尤其是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文质兼美,本身就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往往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如何借助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呢?我在十几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品析字词,感知诗词的语言美
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诗词语言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像我们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如此。
诗词教学时要重视诗歌字词的品析,感知诗词语言独特的美。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个“含”字,若一般写来,用“外”也能讲得通。通过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它把诗人所站的位置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又如《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都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绣、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中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炼句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中国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又富有节奏感,有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节奏感也是诗词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使古诗词易于被记住;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过反复诵读,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词的意境。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名句,“倍思亲”读的速度可慢些,语调要深沉些,以传达出诗人强烈的思亲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少一人”则要读得更慢些,声音要显得平缓深沉,似传达出诗人的遗憾惋惜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诗词节奏的规律,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的节奏和韵律,做到“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这样,就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情感共鸣,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情绪,并能借助声觉形象,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细腻纯美的情感,达到美的内化。
诗词的音韵之美,靠吟诵才能感受得到。学生通过吟诵感受得到的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进入意境,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描摹风采,而诗词则是用语言绘色绘形。王维是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他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看到了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当然古人说:“诗中有画”。不仅指王维的诗,中国古诗词大多如此。所以,诗词不但要吟诵,还要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古诗词中的干瘪的文字符号就不能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例如学习唐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我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眼前仿佛看到:夕阳依山而落,余霞满天。黄河水滚滚东流,映着晚霞的金波粼粼,如铺天扯地的闪着金光的万里长练。一位诗人登高远眺,却无论如何也望不到河的尽头。这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中构成,好像电影银幕上的镜头一样,在眼前一一展开。学习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暮雪纷纷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仿佛看到了北国茫茫的雪地上一面红艳艳的旗帜,红白相映,美艳之极。古诗词表现的这种绘画中的色彩之美,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学生得到了美妙的审美愉悦与享受。当然诗词中写景状物的诗,更是为我们展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隽永的画面。现在的课本都为古诗词配了一幅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推敲品味,了解作者所创设的情境,借助视频和插图,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各种感官,去体会古典诗词的图画美。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我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中展现的是一幅醉人的秋天山色画,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些色彩斑斓的景物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去感受画面之美,从而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与诗词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进而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三、展开想象,体验诗词的情感美
《诗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以言志,情感是诗的灵魂。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曾有过精辟的见解:“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展开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点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因此诗词教学中,要由景引情,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如教《游园不值》,可引导学生想象园中的春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春天想象成可爱的、调皮的精灵,它活蹦乱跳,向四面八方伸展,它要冲破一切束缚。而那枝出墙的红杏,便是春色的象征,它要向大千世界炫耀春色,报告春的消息。又如杜牧的《江南春》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特别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具有一定的讽喻意义。诗人静听鸟啼,亿古思今,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迷信佛教的不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的画面: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水村山郭,楼台烟雨。通过体会诗中“多少”一词的感情色彩,把握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感。
每一首诗词中都蕴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不同的诗词,抒发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丰富多彩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如《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短短二十八个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想象,反复诵读,继而体会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再如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通多诵读,切身感受到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情;杜甫的《茅草为秋之所破歌》里描写了诗人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教学时请学生置身于杜甫的那个特殊情境中,诵读时展开想象,把自己当做杜甫,进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总之,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教育审美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参考文献:
《语文建设》2011年7.8期 2008年5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唐诗鉴赏辞典》2004年12月版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定稿)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加快,教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从而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应擅长引导学生们去找寻、发觉课文中的美,游戏中的美及朗读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们的内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为学生们以后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对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本身就是一个美的海洋,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理解、鉴赏、创造美,是每一位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看手去做。
1从作品形象中进行美学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作品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美的人物形象。如:回忆录《九个炊事员》,我们可以看到忠诚革命事业,关怀革命同志,乐于克己,勇于献身的炊事员的英雄群像。电视文学剧本《中国神火》,可以感受到钱习章这位科学家眷恋祖国的拳拳之心,报效祖国的殷殷之情。又如:话剧《陈毅市长》,我们从中知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那种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作风和坚定、豪爽、机敏、雄辩的性格特点。总这,这些形象,学生通过阅读,打动他们的思想,使之在效法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美育,使人乐善好为。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反面形象的作用,这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真、善、美总是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中学语文中不少作品有不少反面形象。因此,语文课中人物形象的欣赏,使学生具有区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点,培养了高尚的思想情操,达到了以美引善的目的。
2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3构建审美教育的良好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开展审美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审美教育的情境,在这一情境当中,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通过交流能够从更深层面去品味作者创设的各个意象,让学生在品读意象的过程中,更好的去把握作品的美。
4在听、读方面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包括教师和学生)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4.1是要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4.2是要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
4.3是要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加快,教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从而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应擅长引导学生们去找寻、发觉课文中的美,游戏中的美及朗读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们的内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为学生们以后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对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第四篇: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郦道远的《三峡》是一遍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水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社会生活美。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唐睢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
3、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从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并运用排比与反复,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对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都是在对感知语言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
部分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要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运用一幅幅淡雅的工笔画,如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美景图、空灵水晶图等。通过对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济南虽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让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又如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这些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但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尚没达到一定高度,因而他们对美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物的自身,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饱含激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扣击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天门山壮阔雄奇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生读后也能知道诗很美,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未能进入诗歌所展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因此,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朗读、初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断”“开”两个词用得好,好在哪?(2)“青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说成“出”,能否改成“立”?(以动写静,画面有动态美。)(3)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色彩的词?这些色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画面绚丽多彩。)(4)这首诗既有景,也有情,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才深切地感受到美并用如画的文笔描绘出美,那种激情是什么?(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理解本诗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经过这样设疑、启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的美,享受诗的美,提高鉴赏水平。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最后通过多诵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时,并不是单纯地讲解,而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集体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特别是古代诗文,工于词句,富于辞采和音乐美,如《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等。诵读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诵读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
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吧!
参考文献:
1、《学周刊》2013年07期---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文学教育(中)》2012年04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
3、《审美教育》作者:陈慧玲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语文审美教育研究》作者:刘荧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进行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进行审美教育
摘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它们以丰富多彩的意象、深邃优美的意境、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中的意象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寓审美教育于古诗词教学之中,以美的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
绪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在总结《诗经》的作用时说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对诗歌价值的这一界定,形成了我国诗歌教学的一大传统,对我们后来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一度边缘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目也不断减少。但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人们也重新开始认识到了“诗教”的意义以及古诗词的美育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忠,必须落实其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诗词中的美,加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尽管广大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并且也身体力行地进行着古诗词的美育教学。然而,目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其美育效应也并未凸显出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师对美育功能认识的不足,目前中学语文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仍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学重点放在背景介绍、句子翻译和写作特色上。轻视了学生的感性体验,普遍忽视了古诗词审美功能的实现,造成学生基本的审美和想象力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本文通过探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必要性以及论述中学[2][1]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美育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并在此基础上受到古诗词之美的感染和熏陶。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理论基础
(一)美育及其功能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与审美活动来激发与提高人的创造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是丰富的情感、健全人格、提升人的境界的一种教育活动。”
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正如王国维所说:“美育者一方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方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美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美育中又包含着德育与智育,而且将智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和基础,美育是各育的内在动力,三者相互渗透。
但具体来说,美育功能的实现需要从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审美想象力的激发、审美情感世界的丰富出发。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精华,无论从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的好素材。[4]
[3]
(二)美育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到:“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还应通过对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些规定说明了美育任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越来越占据明显的位置,也明确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综合价值。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审美教育的规定,无论是出于低级阶段的初中生,还是心智趋于成熟的高中生,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语文课肩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中的古诗词蕴含着大量的美育资源,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更具形象意境美、风格气韵美和语言音韵美,是给学生进行美育的珍贵资源。
[6]
[5]
(三)古诗词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
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这些审美因素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都有生动鲜明的反映和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无不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使人们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获得美的享受。如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再到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些诗句无不给我们展示了劳动生产之美,劳动人民的淳朴之美,田园生活的和谐之美。中国古代诗词或为五言律诗,或为七言绝句,或为乐府歌行,或为长慢小令等,其格式结构都有相对固定的要求,无论是讲求音律追求对仗,还是参差错落寓于变化,都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之美。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词开篇连用十四个叠字,自然流畅,无形中在舌齿音交切中传达出浓浓的吞愁忍恨的艰涩,同时又富有层次的展现了女词人“寻而不得”的绝望和战栗,在字字浓愁句句含泪中唤起读者无限的惆怅伤感之情。我国古诗词短小精悍,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寓意深远,节奏分明。同时又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是给学生展开审美教育的极佳教材。
二、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美育的必要性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 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标的要求和美育功能的重新认识,使得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也越来越备受关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古诗词篇目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并没有充分的挖掘这些美育资源。无论是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首先,从教师教的方法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只是对古诗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过于重视理性分析,而将诗歌的意境鉴赏却抛之不提;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
其次,从学生学的困境来看。一方面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疏远了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大量网络信息和网络娱乐已经另他们应接不暇。中学生很难去品味古诗词的优美的文字,感受古诗词中深邃的意境,体会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来自中高考的压力,使得所学的古诗词不能学以致用,抑制了学生的审美追求。
这样一来,不仅是导致无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且连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也是大大下降,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古诗词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语文教育中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它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开展中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指标,它包括审美鉴赏力与审美创造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因此在教学送要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力就是指审美主体调动多种因素,对审美对象展开全面而深刻品评与感悟的能力,这是一种融入多元素的综合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鉴赏中,要先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万千的诗歌语言着手,审美鉴赏的重点在于“披文以入情”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的艺术形象,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力就是指审美主体在充分调动审美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手或口创造性地表现美、展示美的能力。古诗词以其高度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带给学生无限的审美遐想,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兴趣。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诵或对仿写,体验古诗词的审美情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古诗词教学可以完善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现在美育的功能非常明确地定位在完善人格上,“审美教育要求将审美的诸种价值的选择集中于人格塑造上来,以人格的丰富完善——不妨称其为审美的人格。”中学生正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中学语文所选的古诗词中充满着终极关怀,读这些诗词,可以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升华他们世俗的情感,完善其人格。在学习这些古诗词中,他们可以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获得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悟;可以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遇中释放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悲情;可以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中寻找一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慰藉。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在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豁达胸襟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是心灵变得圣洁而美好,精神自由而开阔,理想伟大而崇高。这样一种健全的人格,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三、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美育的内容及方法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乐之美
诗歌是文学的一大体裁,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是作者对现实感悟的基础上有感而发,都是用来反映和认识生活的。但由于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它又有着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古诗词在中国古代都是可以入乐的,因此又有很强的音乐性。正如朱光潜所说:“论性质,在诸艺术之中,诗与乐也是最近。它们都是时间艺术,与图画、雕刻只借空间见形象者不同。节奏在时间连绵中最易见出,所以在其他艺术中不如在诗与音乐中的重要。诗与乐所用的媒介有一部分是相同的。音乐只用声音,诗用语言,声音也是语言的一个重要成分。声音在音乐中借节奏与音调的‘和谐’而显其功用,在诗中也是如此。”诗歌艺术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具有韵律,也就是音乐中的节奏和音调。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特点反复吟咏,要求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更好地、直观地再现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比如《诗经》章法、句法和韵法变化多端,[8]音节低徊往复、一唱三叹,音乐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诗经》二首词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咏,把握其节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朗读时,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吟诵朗读,如示范朗读、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美读古诗词,做到字正腔圆、节奏切合、音调和谐、感情起伏以便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词内容,品味诗词意蕴,感受诗情之美,体会不同的诗词风格。如苏轼《定**》这首词中,上片表现出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过片“山头斜照却相迎”既为上片所写的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的人生感慨作铺垫,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反复美读才能把握词中的“风雨”一语双关,才能把握全词,词人所表现的那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得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二)在联想想象中赏析古诗词的画面美
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的篇幅,并且诗词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幅神奇多彩的画面。有《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景图;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夏景图;有“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三峡秋景图;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江乡雪景图等等。每一首诗都是一副瑰丽的图画。诗人很多都是画家,他们能用平凡无奇字句却写出饱含诗情的诗句,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都寄寓在诗句之中,将看似毫无关联的景物用自己的情感为引线联系在一起。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景象却绘制出一副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画卷。
古诗词是诗人词人内心的真情流露,是情到深处的自然宣泄。所以,我们在读诗词的时候,必须发挥想象,读懂诗人的感情,才能看到那些美丽的画面。
在诗歌中绘制画面,在绘画中融入诗意,我们不得不提王维。“他通晓音乐,又擅长绘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在我们中学所选的《山居秋暝》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初秋的傍晚,空旷的的群山刚沐浴完一场新雨,皎皎的明月从松隙中洒下青光,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淙淙流淌,竹林处响起浣纱归来的姑娘们的欢笑之声,莲叶轻轻摇荡,原来一条渔舟穿过。着景象是多么的静谧、优美!在教读这首诗时,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透过这优美的诗句去品味其生动鲜活的画面。
古诗词中大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古诗词中都描绘了形象生动的画面。教师作为指导者,在教古诗词时应遵循古诗词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从古诗词的画面着手,让学生走进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想象中与诗人进行心灵交流,感受其诗词中的表达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其审美兴趣,完善学生的完美人格。
[9]
(三)在整体感之中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作者的审美体验、内心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古诗词艺术存在的灵魂,是作者主观情致和客观景物的统一。“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10]作者截取一个或几个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因此,评定诗词是否出彩也应该从诗词的意境着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11]
意境是诗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因此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古诗词的情深意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在分析古诗词时,要把握诗词中情感与景物的和谐统一。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洋溢着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情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描绘了恬静优美、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这些意境都表达了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悦之情。
对古诗词意境的把握,要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美感体验,引导他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进行补充和丰富。学生只有在用心品味古诗词中的意境,如临其境时才能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审美体验。
结论
综上所述,美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培养人的感知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全人格的功能。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处在中学阶段的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中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实现其自我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语文的审美教育,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地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没有美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古诗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但是由于中高考的压力,中学生对古诗词兴趣的下降和语文老师对美育功能认识的局限,导致了中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的价值挖掘不够。本文通过对古诗词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这三个因素的深入挖掘,旨在希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古诗词的审美因素着手进行教学,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美育渗透。这样才能使语文美育不至落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3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 [3]陈炎主编.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40 [4]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5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 [7]黄良.现代美育范畴构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8][10]朱光潜.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115,46——47 [9]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7 [11]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