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问题及策略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幼儿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幼儿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幼儿通过角色游戏不断地体验成功与失败,不断的发现自己,认识环境,丰富情感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获得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所以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之一。关键词: 角色游戏
开展
问题
策略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重要意义
(一)角色游戏的涵义分类
角色游戏是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角色主题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主要意义
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更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幼儿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总之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
二、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支持者、参与者而不是指挥者,这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现状,灵活扮演各种角色,不失时机地给幼儿启发性的建议,引导幼儿扩展新的游戏主题。然而,在现实的游戏指导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一)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尺度拿捏不准。
众所周知,玩具和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更是对幼儿游戏的一种隐性指导,幼儿往往是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并引起做游戏愿望的。很多教师在刚开始投放角色区游戏材料时,认为游戏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幼儿越喜欢,太过于片面追求时髦、仿真的游戏材料,而忽略了材料投放的操作性。
案例一 为中班角色区“亲亲热热一家人”提供了全套仿真家具,其逼真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吸引了全班幼儿,他们争先恐后到这个区角。可没过多久,幼儿渐渐厌烦了这里一成不变的摆设,“床铺”只能给娃娃睡觉;“电视机”只能用来观看;“冰箱”只能用来放水果显然这些仿真材料的单一功能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刚开始由于物品形象逼真,幼儿还比较感兴趣,但时间一长幼儿就失去了兴趣。这些材料虽能吸引幼儿注意,短时间内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时间一长,由于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
(二)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真正的观察者。
观察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观点已被广大幼儿教师所接纳,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观察的质量。
有些教师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他们把游戏看成是自己放松和歇息的机会,根本没有观察游戏的意识。况且,游戏与教学活动相比,不如教学活动那么好驾驭,因为幼儿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他们的行为是教师难以控制的,主宰游戏的是幼儿而不是教师。加之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幼儿,确实难以对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而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观察静态的情景,因此难以观察到动态游戏中的幼儿究竟在干什么。或者有的教师将观察限于安全的防卫,着眼于不出事故,至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绪体验、语言、思维发展水平如何一概不管。这种观察只观不思缺乏质量,不能及时了解幼儿,调整幼儿的活动。现在,大部分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游戏的重要价值,都知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游戏,但是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缺乏观察者角色意识,观察的敏感度不够,往往在游戏活动中有的教师忙碌地穿插于活动空间之中,较多地介入幼儿的游戏之中,像一个指挥者不停地发号 2 施令。可对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还是不太清楚,出现了想观察而不会观察的现象。
(三)指导缺乏目的性、计划性、整体性和层次性,没有保证指导行之有效。
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活动中,常常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把角色游戏的主题事先安排好,幼儿只能机械的模仿,被动的进行游戏,还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有时在游戏中因怕乱、怕出事,还会轻易打断幼儿的游戏,给幼儿的束缚太多,因此幼儿游戏的权利不同程度地被剥夺了。
幼儿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注重的是游戏的过程体验,而对于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他们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游戏也是有差异的。由于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教师面对幼儿游戏时,往往会以自己的既定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幼儿,对他们游戏的不同水平缺乏真正的了解,出现了几种典型的“重轻失调”现象,即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轻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重游戏的预成结果,轻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重游戏的逼真性,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的发挥;重直接的语言指导,轻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探索;重游戏的结果,轻游戏的过程体验;重游戏环境创设的规模,实际利用的灵活性。
(四)无法正确把握介入角色游戏时机。
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时,教师的“介入”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因素,然而常常出现教师的无意义介入,或遇到一些情况会让教师处于介入和不介入的两难境地。有些教师独断的以自己想做的事替换幼儿原来的计划,或者通过强行中断游戏以教导规则和概念,这样只能是毁了游戏,既令游戏脱轨,又遏制了幼儿发挥其自主性和积极性。
案例二 大班角色区,女孩:“大夫有点咳嗽,给开药吧!”男孩听了听,就对拿药的男孩说:“给她拿一些阿莫西林吧!”男孩说:“你过来呀,给你拿药。”这时老师问:“谁是大夫呀!”男孩答:“是呀!”“你们换一换玩,不要一个人老当大夫,来!你来当病人(教师指着女孩说,并给其他孩子都分配了角色)。”老师说:“你先去拿卡,再挂号,然后再去找大夫看病。”当大夫的男孩说:“不想当大夫,就 3 想给小朋友拿药,就能记住药放在哪里。”教师制止住他说:“你现在是大夫。”男孩反对道:“不喜欢当大夫,大夫不能给小朋友打针,当护士吧……”教师觉得很难导演幼儿的游戏就离开了角色区。本案例中,幼儿自己发起和组织了角色游戏活动,有故事情节,角色分配也合理,玩的也很开心,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体现,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但是教师的介入不仅没有使幼儿的游戏向高一级层次发展,反而打乱甚至破坏了游戏的进程,影响了幼儿的情绪。
例三 大班的医院游戏开始了,幼儿先分工(佳佳是看护、大宝是病人、星星是医生),再布置游戏环境(用小椅子搭围墙、病床)。这时,老师走对孩子们说:“别忘了把医院的围墙围起来!”说完就走了(第一次介入)。布置完场地、准备好了器材,游戏正式开始了。医生给病人开了刀,看护非常细心的给病人喂药、打针,为病人盖好被子。(第二次介入)游戏照常进行。
很明显上述案例中当幼儿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游戏,他们没有遇到困难、没有违反规则,更没有任何求助行为,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两次介入都是无价值的,反而对幼儿游戏的发展产生了干扰性影响。是因为笔者们太习惯于幼儿的求助了,当幼儿自主的、有目的的、投入的沉浸于游戏时,老师往往由于不习惯或者觉得无所事事,以至于会不假思索的介入幼儿游戏而对幼儿游戏产生干扰影响,如上例中的“别忘了把医院的围墙围起来!又如:“你是谁呀!”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笔者只需要耐心的观察幼的游戏,都会在幼儿游戏中找到答案或得到验证。因此,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不适宜性,缺乏耐心及盲目性是其中原因之一。要知道盲目地介入幼儿游戏可能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也会影响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及与伙伴间的相互作用,更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甚至于反感。
(六)角色游戏问题存在主要原因。
1.幼儿缺乏生活经 2.游戏材料不丰富
3.教师的指导欠灵活、欠具体、欠深入 4.限时开放游戏区
5.游戏开始和结束的形式单一
三、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然而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在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现状,灵活扮演各种角色,不失时机地给幼儿启发性的建议,引导幼儿扩展新的游戏主题。怎样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呢?可以说,角色游戏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同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在保证幼儿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
(一)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提供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的材料。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学会确立主题。例如:某班娃娃家的建立,是创设的第一个活动区。幼儿在玩娃娃家的同时发现娃娃家里缺了很多东西,家里要用的日用品都没有,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又开设了超市的游戏,幼儿还是觉得不满足,他们觉得买东西的时候需要用钱,于是在幼儿的提议下又开设了小银行,在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下,又开设了理发店,麦当劳。这些角色区的建立,来源于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意愿,他们游戏起来更投入,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吸引幼儿参加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通过提供主题的玩具和材料,以及相应的游戏情景,幼儿会自然地玩游戏。陈鹤琴说:“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孩子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提高孩子认知能力、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游戏中幼儿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角色的认识与体验。在幼儿有了相关游戏经验后,接下来就是要丰富他们的游戏材料了。然而半成品和废旧材料更能长时间的吸引幼儿,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半成品材 5 料会使幼儿玩时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这样幼儿就会在摆弄中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案例三 某角色区麦当劳里的食品全是教师精心收集来的麦当劳包装盒,饮料罐,麦当劳优惠券图案非常逼真。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麦当劳里买的东西由于不需要幼儿制作,所以厨师常常没事干,刚开始由于物品形象逼真,幼儿还比较感兴趣,但时间一长幼儿就失去了兴趣。这些材料虽能吸引幼儿注意,短时间内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时间一长,由于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教师辛辛苦苦准备的材料,幼儿欣赏几天就不再理它了。于是教师就尝试减少游戏材料,然而材料一下子从多到少又不能满足幼儿需求。教师便在麦当劳中提供了许多半成品,开始幼儿用橡皮泥加工出了汉堡,慢慢的又出现了冰块、汉堡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做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逼真了。幼儿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由此可见,游戏材料是幼儿操作、探索的工具,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以语言动作代替的情况,并不完全是由于幼儿年龄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提供多样的半成品材料。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幼儿收集卫生安全的废旧材料,并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功能,使幼儿在自由操作、实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不同玩法,做到以物代物、一物多玩。如:扮演的妈妈的小朋友用玩具积木给家里添置了饮水机,她说这是给客人喝水用的;扮演奶奶的小朋友用纸盒做了电视机和电视遥控器,她说这样客人到家里就有事情干了;理发店的小朋友又找了个大塑料盘子说这是烫头发用的机器;扮演爸爸的小朋友不仅将蛋糕盒做成娃娃家的“火锅”,又将它铺上桌布,则可变成小巧的餐桌等等。通过以物代物,既丰富了幼儿游戏材料,又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同时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性和积极
(二)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实施有效的观察策略。
间接的指导方法一般采用:用语言提问、提示、评论;适时地出现玩具和游戏材料;教师以角色身份影响游戏或参加游戏。这种指导方法在于启发幼儿的主动性,与直接指导方法,如指示、直接教、具体指挥等是不同的。教师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这样既可以观察他们的游戏情况,又可以找出不足,对他们进行指导。
教师在指导游戏时,首先要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分析游戏开展的情况,幼儿的表现及游戏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与评价的前提,也是笔者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窗口。这是因为在游戏中幼儿能较好的适应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能力和实现自己的愿望,通过实践体验由创造和成功所带来的高涨情绪及愉悦的心情。此时幼儿的一举一动往往是其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认真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如幼儿还不会开展游戏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对哪些主题比较熟悉或有兴趣,如喜欢玩“汽车”游戏,就可通过讲故事,木偶表演或者带领幼儿参观其它班幼儿玩“汽车”游戏,以启发幼儿开展游戏。
案例四 某班商店生意一直不太好。教师看到营业员总在商店里无所事事。因此请营业员把商品整理好,并建议营业员想想办法来卖商品。这时小营业员可是有他自己的好办法,他搞了个促销活动“买一送一”,“倾巢而出”全去买东西了,生意一下子红火了许多。本案例中,教师原本只是想让营业员卖力吆喝一下,吸引别的幼儿的注意,但没想到幼儿有着比这更好的想法。由于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度较大,有时教师预设的观察内容可能出现没人玩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给予幼儿一个“点”,幼儿就能将此扩展成一个“面”。而在游戏观察时,教师应该将有目的的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每次观察前要有目的、有重点,它是提高观察成效的主要方法。并且教师应该视幼儿游戏情况,随时调整观察重点,一旦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便可以转化为有目的的观察。
(三)尊重幼儿的游戏水平,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指导幼儿游戏。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以模仿为主,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因此,“平行游戏法”特别适用于可以用“交叉游戏法”“游戏经验分享法”进行指导。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1.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时的观察与指导。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角色游戏以日常生活的主题为主。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幼儿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以平7 行游戏法指导幼儿游戏,当幼儿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一类游戏时,教师在幼儿的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进行暗示性指导。也可以角色身份加入游戏中,在与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要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并通过讲评帮助孩子积累游戏经验。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多为独自游戏。教师应参与到游戏中,教幼儿如何正确抱娃娃,如何喂娃娃吃饭,进一步引导幼儿分清自己的角色。此外,我班还开展了“小舞台”“糖果屋”“建筑区”等游戏,这些游戏对合作意识的要求不是很高,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2.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时的观察与指导。
中班幼儿的游戏能力相对小班有所提高,他们对游戏的内容、情节、角色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观察的重点应该是在幼儿与幼儿的冲突上,不管是规则上、交往技能上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首先,中班幼儿往往是一边游戏一边构思,游戏情节简单,还会随时变更内容和角色。对于实物、形象玩具、半成品、废旧物品和替代物品等游戏材料,他们还不能充分利用。教师应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玩各种主题的游戏,游戏环境的设计要营造开放式的氛围,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以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其次,中班幼儿虽已有交往意识,但语言交流简单,不会用角色语言进行交流和发展情节。在游戏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戏。最后,通过讲评游戏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掌握交往的技能及相应的规范。
3.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时的观察与指导。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积极参加角色游戏活动。大班角色游戏的主题比小班和中班更广泛、丰富,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游戏内容广泛的社会生活扩展,更有时代性。如幼儿结合社会生活经验,开展“麻辣烫”“必胜客比萨屋”“出版社”“银行”等游戏,并且使各个游戏之间能相互联系。幼儿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也增强了,角色间的关系更复杂了,游戏的集体性增强了。而大班幼儿能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新,成为游戏观察的重点。在游戏中,幼儿能够独立地提出主题、选择伙伴、发展情节,能够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 8 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大班幼儿广泛地与同伴交往,已初步具有一定的设计游戏和评价游戏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游戏经验分享法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在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
(四)适时介入,促进角色游戏深入开展。
在幼儿游戏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矛盾,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教师的介入游戏应该经过设计,目的是让游戏持续而非令游戏脱轨。教师应将焦点集中在游戏内容而不是聚焦于规范。应对幼儿的意图表示尊重,运用话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本质,并得以持续原来的游戏。并且角色游戏是幼儿当家,教师的介入是为角色游戏聚焦并且予以扩充。教师的“介入”与“不介入”都应本着尊重幼儿的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的意念,避免不必要的无效干扰,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名“不速之客”。
1.当幼儿提出邀请、求助、告状时。
幼儿在遇到问题而他们又无法解决时,可能会导致游戏情节的停滞不前,这时幼儿会想到叫老师来帮助解决,往往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介入能促使游戏继续开展、游戏的情节获得拓展。当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求助等给予回应。因为幼儿出于对老师的信赖感才会提出邀请、求助、告状。教师一旦置之不理,幼儿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当然在教师回应幼儿提出邀请、求助、告状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不能敷衍了之,也不能直接告诉幼儿方法。2.当幼儿间产生无法解决的冲突时。
许多幼儿到了幼儿园之后,才真正有了与同龄伙伴进行交往交流的活动。然而幼儿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冲突,此时,教师不能立即介入,可以在一旁仔细观察,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急于判断,留给幼儿跟多的真实的交际空间,使幼儿在冲突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当幼儿无法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冲突时。教师可以提供建议以帮助幼儿消除冲突继续游戏。3.当幼儿游戏中产生困难时。
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游戏的继续开展。此时教师要在观察与判断幼儿游戏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幼儿。
教师还可以利用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非语言的手段介入指导,让幼儿自行探索解决方案。如一幼儿在“医院”游戏中扮演医生。但是,当他拿起听诊器时就是不知怎么用。他用求助的眼神看着老师,教师用手势对他示范了一次,幼儿一下子明白了听诊器的用法,高兴地为病人检查起来。
(五)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评议活动。
通过评议可以引导游戏方向,肯定良好的行为,对游戏中有教育意义的言行予以强化,还可以解决争议,提出改进措施。这是教师影响游戏、增强游戏教育作用的很好形式。角色游戏的评议应在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不应给幼儿造成过重的压力和负担,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以及遇到的问题,让幼儿互相交流,再集体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有助于游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促进角色游戏的深入发展。如:教师发现一位幼儿扮演“司机”很认真,他能模仿出“公共汽车”的刹车、启动、转弯、停站时的种种声音,而且还使用了礼貌用语“车站到了,请下车,下车请走好。”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一种综合性强的游戏方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适时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角色交往,更能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角色扮演融入到区域游戏中去,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孩子的交往认知、语言、生活等综合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自主互动中,孩子们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多种经验。同时我们又能感觉到孩子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兴趣、潜力、自主性在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表达。这样一来,孩子在游戏中的角色就活了起来,而要想区域活动真正的活起来,更生活化,更个性化,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在实践-在反思,使幼儿真正地称为游戏的主人,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我们的区域活动才会更有生命力。
五、致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大学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李燕华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李燕华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刘萍,教师介入活动的时机把握时机,早期教育,2008。2.包文霞,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早期教育,2009.。
3.张照英.角色游戏的指导[J].早期教育,2006。
4.陈琦,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时机及策略,教育科研论坛,2007。
5.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宋芳,幼儿园角色游戏与指导,中国儿童教育网,2002。
7.徐尧,浅谈教师在全园开放的角色游戏中的指导,早教无忧网,2002。
8.陈颖,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幼儿教师网,1993。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的角色游戏的开展
浅谈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及注意问题
[摘要]:儿时的伙伴,儿时的游戏总是令我们恋恋不忘。小时候,常常自发邀请好朋友一起玩游戏,扮家家时,我们用破旧的砖瓦、树枝当碗筷,再结伴去田间采些嫩嫩的树叶来捣碎当饭菜,学着大人的样子切菜、炒菜,给宝宝喂饭;几件旧衣服一围就变成了“戏服”,不管天南地北就能谈笑风生,哼唱一些半生不熟的地方歌曲就是小演员了;以“锤子、剪刀、布”的形式,选“新娘、新郎”,闹了不少的笑话,但幼小的我们依然乐此不疲,游戏的形式和花样也越来越多了。
现在想想其中也暗暗包含了我们现在幼教界中常提到的“角色游戏”,它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中一个重要的种类。
[关键词]: 开展角色游戏重要作用注意的问题
在幼儿参与的各种游戏活动中,角色游戏最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期普遍存在和发生,是一种自然游戏。它具有游戏的典型特点,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得异常明显,它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发展十分有益的游戏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能够极大地调动个体的自发性和自主性。角色游戏在幼儿园中极受幼儿们的喜欢。在幼儿们眼中,这些“娃娃家”、“医院”、“小商店”、“超市”、“公共汽车”、“肯得基”等都是他们心中的一片乐土。在这里他们快乐、自由地游戏,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选择游戏的玩伴。
一、开展角色游戏有其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角色游戏,幼儿的许多能力都提高了。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开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在学前教育期我们有意识地为幼儿设置一些小小的问题鼓励他们解决、处理,使他们从小就看见问题不足为怪、看见问题不害怕、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
角色游戏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意愿游戏。教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里,并掌握幼儿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加以引导,这样的游戏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教师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与幼儿进行互动时,要注意顾及到幼儿的想法,从而确定指导的方法,与他们进行互动的方式、节奏。让幼儿能在自主选择的角色游戏中,真正地快乐起来。教师深入到
游戏中,通过建议、参与,启迪了幼儿的思维,使他们动脑筋解决了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克服了游戏的障碍,也促进了游戏主题的深化,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我班开展了“小吃店和小医院”的角色游戏交往区。在“小吃店和小医院”开业之初,我们都是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你去过的小吃店和医院是什么样的?你在小吃店和小医院都看到了什么?小吃店、小医院墙面上都悬挂了什么?你们想怎么玩小医院和小吃店的游戏?需要哪些游戏材料?我们需要的材料和需要创设的环境由谁来做?通过一系列的开放性的提问,不但了解了幼儿的现有经验与兴趣需要,同时也促使幼儿间经验的共享与丰富。在解决创设我们的“小吃店、小医院”环境创设的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协商分工,有人负责制作各种食品、药品;有人负责制作广告宣传、有人负责制作看病流程图;有人负责制作食品药品标签、价钱;有人负责设计菜单;有人负责设计挂号单、取药单-----孩子们分成小组,目的明确、分工合作准备小吃店小医院的游戏游戏材料,体验到了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意义,获得了愉快的体验。
2、开展角色游戏,不但培养幼儿们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角色游戏“娃娃家”、“医院”、“小商店”、“超市”、“公共汽车”、“肯得基”等内容贴近幼儿平常的生活,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们运用平时的生活经验,要想活动顺利开展,幼儿必须模仿平时同家人一起上商店买东西,上医院看病,上理发店购物等生活场景,这就需要幼儿能更用心去观察周围环境,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各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及他们的语言特色。如:商店中营业员和顾客的关系,营业员的礼貌用语“请问需要我帮忙吗?”“欢迎光临!”“谢谢,欢迎您下回再来!”
3、开展角色游戏,提高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皮亚杰指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得幼儿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识视野,在幼儿与同伴关系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幼儿虽然年龄小,他们是“没长大的小成人”,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独自游戏。但自从他们体验了角色游戏后,开始喜欢,同时满足了交往需求。角色游戏恰恰给了幼儿一片自由天空,他们扮演着各种角色身份,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们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宝宝。这就需要通过幼儿自己去组织一个小群体,慢慢地他们会通过协商来分配角色,愿意和同伴一起玩,愿意与人共同分享游戏材料,学会接纳新成员参加游戏。也在游戏中学会了包容、体谅他人。力求让整个游戏充满合理性、趣味性。在此就考验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4、游戏的开展,增强了幼儿们的自理能力。
例如每次游戏后他们必须好好收拾自己的“家”、“商店”、“理发店”等,因为下回还得在那里玩,每个人都要把最美的“家”、“商店”、“理发店”等展示给大家,通过幼儿间的讨论、相互评价,引起幼儿的重视,间接约束幼儿的行为,争取做得更好。
二、开展角色游戏教师注意的问题:
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各种方式的角色游戏,但要让角色游戏更加顺利开展,教师应注意以下方面:
1、教师注意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以观察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游戏。与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布置我们所设置的游戏区,丰富游戏材料。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适时给幼儿提供善意的建议,促进游戏内容的多样性,促进游戏情节的趣味性。例如,老师扮演的“顾客”进入小吃店以后,发现小吃店菜种类很久都没变,就那几样菜,其他顾客都不爱光顾了,此时教师就可以说“老板,我下回要请好朋友吃饭,您能多准备几道菜吗?”在此提出了增加新菜品的要求,幼儿必须共同合作,运用美术中绘画、泥工、纸工等技巧,来制作好吃的,烧烤串啊!营养套餐啊!等等以满足顾客的口味。
2、教师需要注意游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目的性。
不可一次性将所有材料都放进游戏区域,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会导致他们只顾着一个人玩,而忽视了游戏的真正意义。例如在开展“医院”主题中,初期以小诊所的形式,可投放听诊器、仿真注射器、药盒等供幼儿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情景;中后期可扩大医院的规模,添加候诊室、内科室、外科室、手术室,增添医生、护士服装、病历卡、吊瓶、手术台及病床等用品,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吸引幼儿玩‘‘医院”的兴趣;同时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继续拓展游戏内容和游戏情节。在幼儿熟悉的游戏环境中加入新材料,往往会对幼儿所熟悉的情节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出新的情节。如在“娃娃家”放一支笔,会使“妈妈”教娃娃画画,放上牙膏、牙刷,会让“父母”提醒“娃娃”刷牙,保护牙齿健康。材料的投放可以是逐渐增加,变换的,不要一步到位,这样就限定了游戏情节。
3、教师应注意角色游戏与班级主题活动、区角活动的交流,这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如在中班上期,我们开展了一个主题〈〈香香的蔬菜〉〉,为配合开展该主题,我们在角色游戏“商店”中增加了很多蔬菜模具,供幼儿进行辨认、买卖;在“娃娃家”中,增加了“妈妈”炒菜,教宝宝爱吃蔬菜,不挑食。加深了幼儿对蔬菜品种的认识以及喜爱之情。果真效
果明显,原先不爱吃青菜、香菇的幼儿少了,我们也解决了搁在家长心头的一个难题,赢得家长的好评。
4、教师必须学会将各种角色游戏之间整合在一起。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资源,开展以“小社会、大世界”为宗旨的角色游戏城堡,调动教师的兴趣和积极性,收集废旧物品开展各角色游戏区,注意动静位置的安排,角色游戏“娃娃家”、“食品加工坊”,“医院”等较静的活动可考虑安排在一起,像“小商店”、“超市”、“公共汽车”、“肯得基”等幼儿活动就可挨近点。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与各种不同的角色游戏区活动,如:扮演“娃娃家”妈妈的幼儿,可抱着娃娃上“超市”买菜、“医院”看病、为了哄娃娃,也可带娃娃上“肯得基”进餐,总之,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十分重要。
5、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评价游戏。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合理的评价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幼儿自我能动性的表现,更能表现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可以说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幼儿自我的成长。然而,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玩好了就结束了,对游戏只仅仅存在于感性的过程,而无法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无法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成长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实现游戏中的预防性评价。在游戏前就引导幼儿建立游戏规则,使幼儿在游戏前就明白哪个行为好的,哪些是不好。如在玩“娃娃家”时,考虑到有幼儿不喜欢当幼儿,而要当妈妈,这向幼儿提出:玩娃娃家时,如果有人老是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如果娃娃家的只有妈妈行吗?幼儿在回答中,其实已经为玩游戏做出了规则,即大家要合理选择角色,不准抢角色。幼儿在玩游戏中,表现肯定有好有不好的。教师要抓住相对典型的事例,在游戏中及时引导幼儿加以评价,以起到树立游戏榜样,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如玩“乘车”游戏中,发现一位“售票员表现好”,教师就表扬说:某某当售票员当得真好,不但问有谁没有买票,还扶老爷爷下车。通过及时性评价,使幼儿们明确怎样才玩得好。游戏完成后,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谁玩的好,让幼儿说说自已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游戏中谁最会动脑筋,谁最遵守规则等等,能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游戏中的规则意识,促使他们自我提高,以获得更高的游戏质量。
因此,教师开展角色游戏十分重要。游戏是幼儿的权利,爱玩、会玩是我们评价幼儿的标准。尊重和赋予幼儿“玩”的权利,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让美丽的“游戏之花”在每个幼儿心中绽放!
主要参考资料: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2、辛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姚林芳,浅谈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3)。
4、刘晓红,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5、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1月2日。
第三篇: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选择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选择与指导策略
一、角色游戏的区域要求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为幼儿提供选择的内容、材料。
2、区域设置要符合现阶段幼儿年龄特征,不宜过深或过浅。
3、区域内容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4、要有健全的幼儿活动观察记录,以便教师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提高。
二、角色游戏的环境材料选择
(一)游戏空间的一般要求 1.应该有相应的区域划分。
2.应根据便于交往的原则划分区域。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4.尝试让儿童自己安排游戏空间。
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对吸引幼儿参加角色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活动室可分成几个区域进行不同的角色游戏。为了方便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减少活动中的相互干扰,需要把不同区域稍微隔开。从天花板上悬垂下 的纸板门窗、画着花草和卡通人物的纸围墙、有序摆放的包装箱、桌椅等,都能巧妙地将各个游戏区隔开。
每个游戏区的空间要足够大,游戏区内不同作用的空间要明确分开。例如,在“医院”里,为“护士”准 备的小桌椅和几把椅子摆出了一个“候诊室”,旁边的几张大桌子和放着“器械”和“用具”的架子、用纸箱 制成的“狗窝”、“鸟笼”以及几个动物标本,说明这是一间“诊疗室”。这样的安排能使孩子们很快理解每个区域的游戏主题,能很快参加进来并承担起角色。
(二)游戏材料的一般要求: 1.游戏材料应该是常见的、安全的。
2.游戏材料的收集应该有老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3.游戏材料应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游戏材料应适合各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给小班儿童提供的一般是能引起其对熟悉的周围(家
庭)生活回忆的、比较逼真的玩具材料;中班儿童随兴趣、能力的发展,对玩具种类要求增加。应多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玩具材料,以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游戏需要;大班儿童已经能有目的地选择所需的玩具材料,对玩具细节特征有了较高的要求。如他们会用精致的材料打扮娃娃或自己,我们要多为孩子的这种需要提供更丰富的半成品材料,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认知和审美的需要。
5.游戏材料要符合一定大小比例。
6.提供的成品材料,应该是儿童熟悉的,能引发孩子的游戏欲望。
游戏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进入角色,把现实生活和想象中的角色联系到一起。一只听诊器能使他们承担起“ 医生”和“病人”的不同角色;一条围裙和一把勺子能把另一组孩子变成了“冰淇淋售货员”和“顾客”。
游戏材料不求价格昂贵,应当是简单的、尽量真实和耐用的。用泡沫橡胶的下脚料制成的“蛋糕”,厚纸 板和透明塑料片制成的“饼干”,染上不同颜色的棉纱制成的各种“冰淇淋”等,都很受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游戏材料要便于拆装和保存。用过的游戏材料应放在纸箱里以备下次再用。尽可能地多收集和存放,诸如 玩具、图书、服装、电话机、打字机、炊具、汽车方向盘、纸板、胶水、颜料等游戏材料和制作材料,以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游戏活动之所用。
在游戏活动中,不要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材料都提供出来,应该在游戏发展过程中,给幼儿一定的时间去寻 找、发现和获取新的游戏材料,以保持他们对游戏的兴趣。角色游戏往往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教师应有足够 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想象和表演,常受到电影、电视节目、木偶戏、读过或听过的图书、故事、诗歌等的影响。教师应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图片、画册、绘画和游戏材料。
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充足、丰富、可变、多功能的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创设宽敞的空间、营造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可以自主考虑可以玩什么,在哪儿玩,和谁一起玩。这为孩子选择玩具材料,寻找游戏伙伴,选择场所,分配角色,商量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允许幼儿自由选择
只有出自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前,可以观察孩子日常活动的情况,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孩子近来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通常和谁一起玩等。教师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在鼓励孩子自己选择时,教师应让每个孩子都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且明确表明自己的支持态度,使孩子们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会选择,敢于选择,由此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另外,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充足、丰富、可塑性强、多功能性的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创设宽敞的空间、营造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可以自主考虑可以玩什么,在哪儿玩,和谁一起玩。这为孩子选择玩具材料,寻找游戏伙伴,选择场所,分配角色,商量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坚持分层次指导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以模仿为主,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则以创造为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
三、适时给予随机指导
有些教师认为,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玩,随孩子怎样玩都没关系,成人不要随便进行干预和指导,因为成人的指导会影响孩子游戏的正常开展。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游戏作为幼儿的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少干预是正确的,但少干预并非说就不要教师的适当指导,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随机指导,不但不会影响孩子游戏的开展,而且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比如教师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丰富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教师参与到年龄小、能力弱、胆子小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能帮助这些幼儿增强角色意识,他们在游戏中更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游戏的乐趣。这里要说明的是,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应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前提。
四、及时调整游戏角色
由于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他们在角色游戏时往往长时间地充当同一个角色。如:当“运输工人”的幼儿老是重复装运玩具的活动,累得满头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调整角色,如可建议幼儿去当“医生”,坐在医院里为病人看病开药。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可供选择的游戏内容应是健康的,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因为内容不好的游戏会从消极方面影响幼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内容,如模仿吵嘴、打架、打麻将、酗酒等行为,这会强化他们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印象。发现此类情况,教师必须马上制止,及时介入,帮助幼儿树立是非观念。
总之,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二十一世纪,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但无论怎么变化,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因为它在幼儿心里早已根深蒂固,这就是游戏。游戏不仅能带给幼儿积极、愉悦的情感,还能影响其一生,特别是在幼儿时期接触的角色游戏,在我们的记忆中是最深刻的。本文从幼儿角色游戏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论述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商业化的儿童产品应运而生,游戏是构建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角色游戏在幼儿游戏教育指导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幼儿游戏教育过程中的指导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必须因材施教,不能死板硬套。
一、角色游戏的概述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想象,扮演角色,反应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是适合于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有着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没有游戏,幼儿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精彩的,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成长,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中的德育因素更是俯拾皆是,教师要因材而取,只要不忽视,就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品质,且能收到功半事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是最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将授课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在活动中,幼儿才能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游戏是幼儿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没有游戏的生命是不完整的。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幼儿教师不能死板硬套的把理论复制出来,机械的进行教育;必须要学会因材施教,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将把自己所学的以游戏的形式运用出来,让幼儿有一个美好而记忆犹新的童年。
二、角色游戏中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虽然接触幼儿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在短短一年的接触时间里,我发现一些自己认为幼儿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有些片面,但它是存在的。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幼儿都得到全面发展。唯一有区别的是师资力量的强弱,在公办幼儿园里,教师都是有经验的一线教师老教师或是刚刚毕业的本专业的年轻教师,这样的师资结构,有利于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另外,硬件设备的完善,在组织幼儿活动上更能突出它的优势,幼儿的活动时间很充裕,活动场所宽敞,组织幼儿游戏时更能因材施教,特别是幼儿的营养是比较合理的。在民办幼儿园虽然硬件设备不完善,师资力量没有公办幼儿园强,但是却拥有比公办幼儿园的优势:在于教师思维的开阔,可以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成幼儿喜欢或感兴趣的游戏材料,给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能更快进入角色,可以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简单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机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现象上,缺乏创新意识,而且在游戏选材上也受到制约,教师的指导和评价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意识。着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总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往常的角色游戏中,我们总是精心设计好游戏的内容、形式、规则,孩子们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地听从调动。而我们所谓的“放手”也只不过是让幼儿选择一下在游戏中想要扮演的角色。而后,幼儿就被套在教师规定好的游戏模式中运行。在这样的游戏中,教师付出了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来进行游戏的设计和材料的准备,可以说得上费尽心机、尽心竭力。而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只不过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象一群演员按照导演的要求表演一场剧目,而不是在进行一次快乐的游戏活动。
三、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非常重要,它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一)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生活经验,拓宽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实的重新塑造。例如:在孩子们玩“动物招聘大会”时,幼儿的角色就是“招聘员”首先,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经验,那么游戏是很难进行下去的,于是,我让幼儿先观看“人才招聘市场”视频,先了解它是一个人们找工作的地方。游戏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积极投入,对前来招聘的动物进行审核,把没找到工作的动物送到动物培训学校。当然,除了利用多媒体来提供经验之外,教师还可以有很多方法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生活经验来充实他们的角色游戏。如:讲故事,让幼儿从故事中获得自己无法亲身得到的体验,或是从故事中不同的角色的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件事。或是带孩子去生活中的公共设施去观看、了解。这些不仅可以扩大幼儿的生活视野,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素材。很多时候,角色游戏是社会化的游戏,通常会在多个幼儿之间进行。共有的知识、经验是社会化角色游戏的基础,更是使游戏中幼儿达到默契,进而使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同时也可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和调动角色游戏。孩子是不会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的经历,对于自己的一些难得的经历也没有充分总结或与他人分享。那么就只有给幼儿机会,让他们通过语言讲述和通过绘画的形式来描绘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也会让别的孩子间接分享新的知识。我们是寄宿制幼儿园,幼儿一星期都很少时间与外界接触,所以,每周星期天晚上,我都会空出时间,让本地的孩子,讲讲周末在外面看到的,玩过的一起与其他的孩子分享。同时,一天之中,早晨和下午也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教师以本班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为根据,从游戏的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个别幼儿的教育、角色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提高做好准备工作。
(二)提供非专门化的游戏材料虽然现在的成品玩具应有尽有,但是每一个小朋友的家庭条件却不同,因此给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把一些废旧的书、笔、瓶子等等一系列的物品制作成可以供幼儿游戏的成品。这样不但幼儿感兴趣而且也能自己动手制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成品玩具虽然逼真,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游戏起到启示的作用。但是这样的玩具,为幼儿留下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较小,幼儿不容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对它们进行象征性的改造。因此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为幼儿准备具有开放性的半成品玩具或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完成游戏中所需要的某些物品。如早茶店可提供半成品的包子,让幼儿用橡皮泥做成肉馅,用皱纹纸撕成菜叶,然后做成包子,才能拿给顾客吃。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不厌其烦,乐趣无比,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游戏时间在角色游戏中是一个重要而且很关键的一部分。教师在设计角色游戏时要特别注意幼儿的游戏时间,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去命令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那就不是幼儿的世界,变成自己主宰的世界了,所以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切忌用成人的思维,要蹲下来与幼儿一起看世界,有幼儿的思维去指导,否则会让幼儿没有身临其境,时间太少幼儿没有尽兴,会有失落感,时间太长,幼儿会疲倦,失去游戏的兴趣。
我国有研究者比较了4-5岁幼儿在相同情景下长时间游戏(30分)和短时间游戏(15分)中幼儿的表现,发现在短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地表现为闲散行为、旁观行为、过渡性行为及一些实物游戏和模仿游戏。此类研究表明,充分的时间会鼓励儿童进行较高社会性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游戏;时间较长,儿童就能从容地选择游戏伙伴,商讨必要的合作角色,使小组合作游戏的发生频率增加;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使儿童更加喜爱游戏。游戏时间短,儿童则无法去筹划和编排游戏,儿童不能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只能从事形式简单的游戏活动。鼓励孩子多动手。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动手制作游戏材料。着名教授杨振宁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表现与创造的机会,使幼儿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充分的想象、发现和创造。
游戏时间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游戏时间不充足幼儿会有失落的心理,太长幼儿会觉得疲倦,就会没有积极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游戏是要控制好游戏时间。
(四)教师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答案是:“引导”。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有知道的,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忘记,最严重的是去干涉幼儿的自由活动,一定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去完成,没有让幼儿真正的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只是让幼儿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而已。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参与”,而不是“干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在实践中,教师除了承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与之互动。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教师在游戏中引导是很重要的任务,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参与到游戏中去,一起合作把游戏顺利完成。例如:在《两人三脚》的游戏中,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合作,这时如果教师就只是在引导幼儿活动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得参与到游戏中,要示范给幼儿才能让幼儿有深刻体会,才能接受得很快。形体示范市很有作用的,还有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喜欢的角色融入游戏中,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更喜欢,更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五)鼓励孩子多动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让幼儿动手。在我组织的角色游《拔萝卜》中,里面的角色随要一些道具,这就需要我们师幼一起完成。教师在给幼儿讲清楚故事内容和角色分配后,接下来就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班里有一个小朋友很聪明,老师只是给指导意见,他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制作出来的作品是所有小朋友中最好的,只让我很欣慰。
经过这次的经验,我反思了很久,虽然我学习学前教育已经有三年,但是严重缺乏教育经验,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我们要大胆的想象,给幼儿多多动手的机会。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动手制作游戏材料。着名教授杨振宁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表现与创造的机会,使幼儿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充分的想象、发现和创造。
(六)在角色游戏中要善于利用好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意识。
我刚刚毕业出来,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唯一有一点就是在毕业前在实习过程中有接触过幼儿,但是时间很短。刚进幼儿园,园长就把中班的教材给我,让我接受中班幼儿的教育,当时心情很复杂,既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我成为了梦寐以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害怕的是我没有经验,怎么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由于不了解幼儿,刚刚开始时特别的困难,在组织活动时漏洞百出,还好园长是个很有耐心的教育工作作者,教我如何去抓住幼儿的心理,才能融入幼儿的世界。幼儿的好奇心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要学会利用,利用好就能激发幼儿的醒悟、创造力,探索意识。
幼儿对外界事物好奇,往往显示出独立的见解和思维,很少模仿别人,能够用新方法对待旧事物。对于由幼儿的好奇心引发的独创行为,应该给予表扬、鼓励,使其好奇心得到强化,并为此去寻找答案,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孩子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形成创新意识,在他们幼稚清新的心灵中形成自己的性格,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刚过不惑之年的康尔于2001年捧走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应该学会创新。创新意味着你不但要熟悉已有的事物,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许多自己的新想法。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5岁孩子的大脑量已达成年人脑重量的95%,是开发和利用幼儿好奇心,培养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一良机,充分利用幼儿对自然、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小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热爱社会的兴趣,以及将来成才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班的幼儿好奇心特别强,遇到什么他们都会问你为什么?有时候自己都没有办法解释,只能告诉幼儿这个问题老师没有办法回答,等老师知道了在告诉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去思考如何做才不会抹杀掉孩子的好奇心,并且能让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
(七)组织幼儿评价、总结游戏评论游戏对提高游戏质量、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讨论法、现场评议法和汇报法对游戏中的情节、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及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总结。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注意评价要具体、准确,不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在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要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使幼儿有讨论的话题内容。评价活动应是指导幼儿再次游戏的方向。
通过游戏孩子不仅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游戏的内容出现了转折,游戏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成了对幼儿实施各种教育的手段。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成长的需要,角色游戏是一种以孩子们为主体,由孩子扮演角色,模仿成人劳动的意愿性游戏。老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里,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利用好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其探索兴趣,使其在游戏时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游戏才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益的游戏活动,在幼儿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必须开展和加强对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工作,从环境的准备到激发兴趣,到各个环节的指导,到结束时的评价总结,都在教师指导的工作范围之内。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对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游戏是幼儿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幼儿时期接触的游戏(包括其他所有事物)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影响其一生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
第五篇:如何开展好角色游戏
如何开展好角色游戏
西峰区老城幼儿园——王小娟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以直接参与并能获得深刻体验的环境。那么,在游戏中,教师应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呢?
一、根据幼儿经验设定游戏内容
例如,在“超市”游戏中,针对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了如下引导: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解超市的环境、用途,观察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激发幼儿模仿的欲望。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在教师或中、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付款,并建立起初步的规则意识。
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让幼儿亲自购物,观察、感受工作人员的工作。游戏中,教师让幼儿商量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一次扮演一个角色、两人发生争执可以用猜拳的方式解决等等。中班幼儿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与商品价格一致的钱币付款。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请大班幼儿扮演的收银员来指导帮助他。
针对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已有购物经验商量设施、材料及商品的分类摆放情况,收集废旧材料或自制商品并贴上标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游戏角色进行模仿,并制订游戏规则,例如要从入口进、出口出,买了东西要付款等。教师会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知道找零或凑整,练习简单的加减运算;鼓励幼儿学习宣传自己的商品,用绘画等形式为商品做广告。
二、提供低结构开放性的游戏材料
虽然现在的成品玩具应有尽有,但是这样的玩具为幼儿留下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为幼儿准备废旧材料制成的成品以及具有开放性的半成品游戏材料,让幼儿动手完成游戏中所需要的物品。
在“娃娃家”的环境创设中,不论是厨房的微波炉、洗衣机,还是卧室的衣柜、梳妆台,都是教师利用废旧纸箱,经过创新、重新包装制作而成的,这些摆设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安全环保。
在“串串香”的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橡皮泥制成的半成品“串菜”,让幼儿把橡皮泥做成“丸子”,用皱纹纸撕成“菜叶”,然后做成“串菜”,再售卖给“顾客”。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不厌其烦,乐趣无比,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幼儿以物代物的能力。
三、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游戏时间。时间太少,幼儿没有尽兴,会有失落感;时间太长,幼儿会疲倦,从而失去游戏的兴趣。所以,教师对游戏时间的把握很关键。
在全园“以大带小”的社会角色扮演游戏中,我们将游戏时间安排在40分钟左右。在充足的时间内,幼儿可以从容地选择游戏伙伴,商讨必要的合作角色,增加小组合作游戏的发生频率,儿童更加喜爱游戏。如果游戏时间太短,幼儿往往无法筹划和编排游戏,不能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只能参与形式简单的游戏活动,起不到社会角色扮演游戏真正的作用。
四、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在社会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的身份主要是引导者和参与者。但是在游戏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不自觉地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
在实践中,教师除了承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与之互动。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如何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这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例如,在“理发店”的游戏中,当没有“顾客”的时候,教师就要机动灵活地参与其中,以“顾客”的身份出现在幼儿的面前,与幼儿一起参与角色扮演,与之互动、交流,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五、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对外界事物好奇,往往显示出独立的见解和思维,他们很少模仿别人,能够用新方法对待旧事物。对于由幼儿的好奇心引发的独创行为,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其好奇心得到强化,并为此去寻找答案,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中、大班的幼儿好奇心特别强。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不满足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或预先创设好的情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通常会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勇于说出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反思、构思、创设,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在“明星坊”的游戏中,幼儿表演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打扮得这么漂亮,为什么没有摄影师给我们拍照呢?”根据幼儿的要求,教师马上调整游戏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增加了“摄影师”的角色,从而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激励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对提高游戏质量、巩固游戏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我们的做法通常是在游戏结束时由教师进行游戏小结,其结果往往是幼儿游戏经验不深刻,游戏体验也得不到回顾。
在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应发生转变,以幼儿评价为主。教师向幼儿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使幼儿有讨论的话题内容,从而指明幼儿再次游戏的方向。
在“医院”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团坐在一起,问一问“今天大家都选择扮演了哪些角色”,孩子们踊跃地举手回答,表示下次要尝试其他角色。当老师问起“今天你在扮演你喜欢的角色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游戏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孩子们都在认真地回顾着自己参与的过程,并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遇到的困难。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让幼儿参与到讨论中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小主人。通过这种“幼儿参与式”的游戏评价,不仅让幼儿获得了知识和经验,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学习分享的良好品质。
社会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游戏指导策略对游戏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应该指导教师不断反思、学习、总结经验来提高指导水平,从而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幼儿发展,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
王小娟 20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