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学考大全

时间:2019-05-14 14:0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中地理学考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中地理学考大全》。

第一篇:2018年高中地理学考大全

2018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全

(根据湖南考试大纲编写,内部使用,不得外传)

编辑老师: 班级: 学生姓名:

必修一部分

考点001:天体系统及层次

1、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包括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太空垃圾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恒星自身可以发光,星云为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陨石和待发射的航天器不算天体。

2、天体系统的层次:共四级,总星系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为并列关系。

考点002: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

1、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2、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有水、金、地、火,巨行星有木、土,远日行星有天王、海王。

3、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同一平面)、近圆性(椭圆)。

4、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5、哈雷彗星运动特征:自东向西绕日公转,周期76年。

6、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原因: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天体。考点003: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1、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具有生命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有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大气(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液态水(温度适宜)。考点004:太阳辐射的概况

1、概念: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2、形式:紫外光(波长小于0.4微米,7%)、可见光(波长0.4-0.76微米,50%)、红外光(波长大于0.76微米,43%)。

3、太阳能的其它存在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

4、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拔、天气、日照时间。

5、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最弱的地区是四川盆地(阴雨、云雾多)。

6、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能源、维持地表温度、植物光合作用、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考点00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分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其中,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它们的周期都为11年;太阳风是脱离太阳引力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3、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降水量有相关性、耀斑干扰电离层和地球磁场,引起短波通信中断和磁暴现象、太阳风在地球两极高纬度地区形成极光(夜晚可见)考点006: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速度:角速度除南极点和北极点为0外,其余都相等,约为15°/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极点和北极点为0.3、周期:1恒星日为真正周期,自转360度,时长为23小时56分4秒; 1太阳日为生活周期,自转角度大于360度,时长为24小时整。考点007: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三个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2、晨线与昏线:合称晨昏线或晨昏圈。随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变夜为昏线,由夜变昼为晨线。

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度数。昼半球大于0度,夜半球小于0度,晨昏线上各地等于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其计算公式为90°-纬度差(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地方时与区时:地方时是指每条经线各自的时间,东早西晚;区时是指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他代表整个时区的常用时间。全球分为24个时区,区时换算采用东加西减的规律,若相加结果大于24,则减去24,将日期加一天;若相减结果小于0,则加上24,将日期减一天。东12区比西12区快一天,但时间相同。

5、日界线:由两条经线组成,一条为固定的180°经线,其东侧日期晚一天,其西侧日期快一天;另一条为移动的0时经线,其东侧快一天,西侧慢一天。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0°经线为0时时,全球平分为两个日期。

6、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考点008: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1、方向:自西向东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其轨道的 一个焦点上

3、速度:角速度平均每天约为1°,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两种速度都是近日点(1月初)大于远日点(7月初)。

4、周期:1恒星年为真正周期,公转360度,时长365天6时9分10秒;

1回归年为常用周期,公转角度小于360度,时长365天5时48分46秒。考点009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共四个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五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月21(春分)至6月22(夏至)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6月22至9月23(秋分)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9月23至12月22(冬至)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12月22至下年3月21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3、节气日判别: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无极昼极夜。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南半球各地夜长达到最大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极昼、北极圈极夜、南半球昼长达到最大值,北半球夜长达到最大值。

4、昼夜长短判别: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昼渐长,南半球昼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南半球昼渐长,北半球昼渐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越往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越往南昼越长。赤道上各地永远昼夜等长,且总是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

5、五带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太阳直射的范围;南北极圈内为南北寒带,极昼极夜的范围;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南北温带,季节变化最明显。

6、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由节气日决定,经度由地方时12时所在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度数决定。

7、影子:方向与太阳所在方位相反;长度由太阳高度决定,可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为90°时无影)。

8、黄赤交角: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与地轴呈66.5°夹角;自转轨道平面称为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两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约为23.5°。黄赤交角的度数即为回归线的度数,若变大,则地球的热带和寒带面积增大,温带面积缩小。

9、四季划分(北半球):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考点010: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

1、地震波:纵波速度快,可在固、液、气态介质中传播;横波速度慢,仅可在固体中传播。

2、三个内部圈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厚度不均,平均17千米,陆地大于海洋,高原大于平原,上层为硅铝层(不连续,海底缺失),下层为硅镁层(连续);地幔为固态物质,分上

地幔和下地幔,其中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岩石圈以下为软流层(岩浆发源地);地核厚度最大,铁镍为主,分外核(液态)和内核(固态)。

3、不连续面(分界面):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界面,横波、纵波速度都加快;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考点011:地球的外部圈层

1、三个外部圈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它们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人类生存的有机统一的自然环境。

2、特征:大气圈厚度2000-3000千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密度越小,气温越低;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具有固、液、气三相变化,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生物圈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不独占一个圈层,而是渗透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它是最活跃的圈层。考点012:矿物及其基本存在形式

1、地壳组成物质关系:元素-矿物-岩石-地壳,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2、矿物: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元,具有固、液、气三态存在形式。有用矿物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称为矿产。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最软的矿物是滑石,最硬的矿物是金刚石。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石灰岩及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考点013: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1、三大类岩石:岩浆岩(火成岩)--分为喷出岩(有气孔,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和侵入岩(花岗岩);沉积岩—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煤);变质岩—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主要有大理岩(石灰岩变质)、片麻岩(花岗岩变质)、板岩(页岩变质)、石英岩(砂岩变质)。

2、建筑材料:一般常用硬度较大的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变质岩(如大理岩)。考点014: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岩石衰变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2、范围:岩石圈与软流层之间。

3、原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但三类岩石都可形成岩浆;岩浆岩可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但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转化为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可相互转化。

4、转化过程:冷却凝固—岩浆形成岩浆岩;重熔再生—三类岩石形成岩浆;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形成变质岩。考点015:地质作用的分类

1、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外力和内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3、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016:板块构造考点学说的主要内容

1、全球岩石圈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含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南北二岛)、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以海沟(碰撞,消亡边界)或海岭(张裂,生长边界)为分界线。赤道穿过全球六大板块。

2、特征: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3、塑造地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高大的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都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海岸山脉、岛弧,如东亚岛弧(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板块张裂—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红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4、变化趋势:消亡边界--面积会缩小(如地中海、太平洋),海拔会升高(如青藏高原);生长边界—面积会增大(如红海、大西洋)。

考点017: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分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和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断层—分为地垒(两侧断裂下降,中间抬升的部位)和地堑(两侧断裂上升,中间下沉的部位)。

2、应用: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存构造(油气密度小于水)和隧道施工构造(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安全稳定,工程难度小,防止积水);向斜是地下水的储藏构造(水的密度大于油气,向低处汇集);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构造(下渗量大,漏水,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3、特征:背斜岩石中间老、两翼新,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向斜岩石中间新、两翼老,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易沉积形成山地。地垒形成块状山地,如泰山、庐山、华山等。地堑形成谷地或盆地,如渭河谷地(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等。考点018: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岩石破碎形成碎屑物,即风化壳,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2、侵蚀作用:分为风力侵蚀(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雅丹地貌,如戈壁、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等)、流水侵蚀(湿润半湿润地区,如河流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瀑布、喀斯特地貌等)、冰川侵蚀(高山高纬地区,如冰斗、角峰、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加拿大的湖泊、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湖泊等)。

3、沉积作用:分为冰川沉积(颗粒不分粗细,杂乱无章)、流水沉积(上粗下细,出山口的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平原)、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层)。

4、规律:沙丘迎风坡的坡度缓,背风坡的坡度陡;喀斯特地貌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降水较多的地区,主要有溶洞、石林、峰林、地下暗河等地貌,如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瑶琳仙境、云贵高原崎岖地形等;河流上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V型谷,下游以流水沉积为主,形成U型谷;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流偏向的一侧河岸侵蚀强,河水深,流速快,适宜建港口;另一侧沉积强,河水浅,流速慢,河岸易与河心洲相连,适宜建居民区。冰川沉积一般形成U型谷。考点019: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主要有填海造陆(荷兰造陆比重最大、中国以澳门最为突出)和修建梯田(一般在丘陵区,可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但坡度大于20度不宜修建梯田)。考点020: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1、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特征: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赤道17-18千米、中纬12千米、两极8-9千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降低0.6摄氏度)、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和水汽几乎全部在对流层中)。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晴朗且能见度好(适合飞机飞行)、含有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高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递减后递增、航天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飞行的场所、含有电离层。考点02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三种削弱形式: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可见光几乎不能被吸收);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散射—有选择性(黎明和黄昏不因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而完全黑暗、晴朗天空呈蔚蓝色因蓝色光最易被空气分子散射)。

2、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物体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短(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考点022: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

1、原理:大气吸收了大部分地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同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补偿回地面。如冬季农田烧烟雾防冻。

2、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强。

3、昼夜温差:晴天大于阴雨、多云、大雾天气;陆地大于海洋。考点02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即太阳高度,为主要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被削弱少,地面吸收热量多,地面辐射强。

2、下垫面因素:即反射率因素。反射率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陆地反射率大于海洋,裸地大于植被,新雪大于裸地。

3、其他因素:天气状况、昼长时间、海拔高低等。考点024: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根本动力:太阳辐射能

2、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3、原理:热地面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冷地面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水平面上,大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4、气压大小比较:垂直方向上看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平面上看流向,箭头总是指向低压。

5、天气状况: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气压,一般指的是近地面气压。低压控制,阴雨、大风、多云等天气;高压控制,晴朗天气。

考点02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根本动力(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直接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3、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有一定夹角),受三个力的作用,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4、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受两个力的作用,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5、风的画法: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第二步画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南左北右进行偏转,近地面偏一锐角,高空偏一直角);第三步画摩擦力(与风向相反);第四步画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南左北右)。考点026: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1、四个气压带

(1)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空气上升,热力因素,气候湿热。

(2)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空气下沉,动力因素,气候干热。(3)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空气上升,动力因素,气候温湿。(4)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度附近,空气下沉,热力因素,气候干冷。

2、三个风带

(1)东北信风带:赤道与北纬30度之间,为东北风,干热风。

(2)中纬西风带:北纬30度与北纬60度之间,为西南风,温湿风。(3)极地东风带:北纬60度与北纬90度之间,为东北风,干冷风。

3、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判别方法是依据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完全在赤道以北,表明北半球为夏季;完全在赤道以南,表明为南半球夏季)。考点027: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1、大气活动中心:1月为蒙古高压(亚洲高压或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7月为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

2、季风环流: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冬季西北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干冷气流),夏季东南风(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南亚—冬季东北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夏季西南风(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考点028: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1、气团:冷气团气温低,气压高;暖气团气温高,气压低。

2、锋面: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为冷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为暖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为准静止锋。

3、相同点:冷气团都在锋面以下,暖气团都在锋面以上;过境时一般都出现降水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雨区都位于冷气团一侧;水汽都来源于暖气团。

4、不同点:冷锋移动快,雨区窄,降水持续时间短(暴雨);雨区在锋后;其前方为暖气团。暖锋移动慢,雨区宽,降水时间长(连续性降水);雨区在锋前;其前方为冷气团。考点029: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

1、锋面判别方法:冷锋—冷气团箭头笔直向前,迫使暖气团上升;暖锋—冷气团箭头后转,暖气团主动爬升。

2、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判别方法:闭合等压线低压中心为气旋,闭合等压线高压中心为反气旋,气旋和锋面同时存在形成锋面气旋(中纬度最常见,雨雪和风力更大)。

3、天气:冷锋—我国主要降水形式,过境时阴雨、大风或雨雪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压上升、气温下降;暖锋—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天气转晴,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准静止锋—长时间阴雨连绵天气;气旋—阴雨;反气旋—晴朗。

4、实例:冷锋天气—我国北方暴雨、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天气—一场春雨一场暖;准静止锋—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梅雨(6月)、云贵高原冬季天无三日晴;气旋—台风;反气旋—长江中下游伏旱(7月)、秋高气爽。

5、气流运动:气旋—垂直方向上上升,水平方向上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反气旋—垂直方向上下沉,水平方向上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6、等压线: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向高气压凸出为低压槽(阴雨天气),向低气压凸出为高压脊(晴朗天气)。锋面只能在低压槽部位形成,不能在高压脊部位形成。在锋面气旋中,左侧总为冷锋,右侧总为暖锋。

考点030: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地理意义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过程:水的固、液、气三相变化周而复始。

3、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跨区域最广)、陆上内循环(参与水体最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体最多)。

4、主要环节:蒸发(植物为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5、地理意义:塑造地表形态、陆地淡水资源得到更新和补充、促进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6、人类影响水循环最大的环节:地表径流(如调水工程、水库等)。考点031: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1、按性质分为暖流(低纬流向高纬,高温区流向低温区)和寒流(高纬流向低纬,低温区流向高温区)。

2、分布规律: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仅限北半球)——逆时针,东暖西寒;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皆为暖流;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环绕地球一圈,原因海陆分布)。

3、世界主要洋流:太平洋中--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大西洋中—南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南印度洋—厄加勒斯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考点03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形成渔场: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易形成渔场(冷海水上泛,营养物质多,鱼类饵料丰富)。世界四大渔场中,属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海流交汇);属于上升流形成的渔场是秘鲁渔场。

3、影响海洋污染:加快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4、影响航运:顺流使航速加快,逆流使航速减慢;寒流沿岸易形成大雾天气,影响航行安全。考点03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人类圈等。考点03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含义:“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地理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有机统一的转入地理环境整体。

2、整体性的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如破坏植被,会加重水土流失);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而且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考点03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1、土壤: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由成土母质(岩石风化后的碎屑物,即风化壳,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含量最大)、水分(过多则缺氧)、空气(过多则缺水)、有机质(来源于生物,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志)组成。

2、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气候—湿热地区微生物活跃,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土壤肥力低(如亚热带红壤呈酸性,肥力低;东北平原黑土肥力高);干旱区荒漠土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地形—陡坡土壤薄,肥力低;平原土壤深厚,肥力高;迎风坡水分条件好于背风坡;阳坡水分条件差于阴坡,但光热条件好于阴坡。人类活动—合理的活动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如增施有机肥),不合理地活动会降低土壤质量(如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等)。考点036: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为主导因素。自然带随纬度变化、向纬线延伸,又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如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2、经度地带分异:水分为主导因素。自然带随经度变化、向经线延伸,又称干湿度地带分异或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如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森林(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3、垂直地带分异:由水分和热量共同作用,分布在山地。自然带随海拔变化、大致沿等高线延伸,又称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地衣、冰川。

4、非地带性分异:又称地方性分异,从整个自然环境而言没有地带性和规律性。如沙漠中的绿洲、东非高原上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南美大陆南部的巴塔哥尼亚荒漠、澳大利亚东北热带雨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等。

附注:南半球无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考点037: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1、热带雨林带: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控制,砖红壤。

2、热带草原带:南北纬10-20度大陆中西部,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夏,雨季)和信风带(冬,旱季)交替控制,燥红壤。

3、热带季雨林带:南北纬10-20度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砖红壤。

4、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中西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副高或信风带控制,荒漠土。

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红壤。

6、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副高(夏,干燥)和西风带(冬,湿润)交替控制,褐土。

7、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两种情况,一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只分布在东亚(即北纬35-55度亚欧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棕壤;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棕壤。

8、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中纬度大陆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前者黑钙土,后者荒漠土。

9、亚寒带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70度地区(东岸至70度,西岸因受暖流影响可延伸至70度以上),副极地低气压控制,灰化土。

10、苔原带(属寒带):只分布在北半球北纬70-80度,寒带苔原气候,极地东风带控制,冰沼土。

11、冰原带(属寒带):南北纬80-90度,寒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未发育土壤。

2018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全

(根据湖南考试大纲编写,内部使用,不得外传)

考点038: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分为乡村聚落(规模小、交通线路单

一、第一产业为主)和城市聚落(规模大、交通方式多样、第二三产业为主)。乡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对乡村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平原—聚落规模大,呈团聚型、棋盘式分布,人口数量大且集中;山地丘陵—聚落规模小,沿河或交通线路分布,相对分散呈带状,人口数量少。

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交通方式多样,网络状,建设成本低;山区—交通线路稀疏,交通方式单一,“之”字形,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4、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经济实力等)。如青藏铁路的冻土、南昆铁路的喀斯特地貌、京九铁路跨越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考点039: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的三个时期: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前,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但总体上温暖期长,寒冷期短,新时代以湿润期为主;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温暖期北极冰盖消失,寒冷期欧洲农作物歉收;近现代时期——近一两百年以来,总的而言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变化显著(北半球中高纬度和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

2、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利用气候资源的难度加大、加剧自然灾害、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生物灭绝)、影响农业生产、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厄尔尼诺、旱涝等)、扩大某些疫病流行而危害人体健康。

3、树木年轮的指示含义:年轮宽度大,表明树木生长快,为温暖湿润的年份;年轮宽度小,表明树木生长慢,为寒冷干旱年份。

考点040: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资源概念:存在于自然界,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分类: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非可再生资源——主要为矿产资源和核能,如煤、铁、石油、天然气、各有色金属矿等。考点041: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以煤炭为例):木柴时代——18世纪中期前(产业革命前),主要能源为木柴和水力;煤炭时代——20世纪初,主要能源为煤炭,如俄国的顿巴斯、德国的鲁尔、美国的阿巴拉契亚都形成了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石油时代——20世纪60年代,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新能源时代——未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时代。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依赖性大;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工业布局有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阶段——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材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地位上升,自然资源对经济和产业布局影响弱化。考点042: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发生在自然界的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主要有四类,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崩塌、土地荒漠化)、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沙尘暴、龙卷风、干热风)、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咸潮)、生物灾害(虫灾、鼠害、森林火灾)。

3、我国危害最大、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干旱。考点043:中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1、中国雨带移动规律:华南地区——

4、5月份(春夏之交)江淮地区——

6、7月份 华北和东北地区——

7、8月份 东南沿海台风——

8、9月份

2、洪涝频发原因:季风气候显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东部地区地形平坦、低洼,排水不畅等。

必修二部分

考点044: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为某年出生人口与原总人口的比值,死亡率为某年死亡人口与原总人口的比值)。

2、影响因素:多样,如自然因素(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文化教育水平、医疗条件、婚育观念、宗教信仰、国家人口政策等)。其中,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考点045: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1、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低-地-低模式(现代型)。

2、分布:高-高-低模式目前少见,只分布在非洲个别国家及原始部落;高-低-高模式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三低模式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

3、实例:欧洲自然增长率最低,某些国家出现负增长(德国、俄罗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已为现代型,整体上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大)。

4、衡量高低标准:出生率1.5-2%,死亡率1-1.5%,自然增长率1-1.5%,低于这些区间为低率,高于这些区间为高率。

5、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增长过快,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应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附注:中国目前放开二孩政策,目的是增加劳动力,应对社会老龄化。考点046: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如出国留学和务工、民工潮、去外地就读等,但旅游、出国考察、探亲访友、朝山拜佛等短时间的人口流动不算迁移。

2、分类:国际迁移(国家到国家)和国内迁移(国家内部地方到地方)。

3、迁移方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目前主要迁移方向是乡村到城市;发达国家目前主要迁移方向是城市到乡村。

4、现代社会人口迁移规模大、范围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考点04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如环境难民、美国东北老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等。

2、经济因素:现代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如民工潮、因工程建设的移民等。

3、政治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和战争,如战争难民、解放后的中国移民支边等。

4、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婚育家庭、宗教信仰等引起的人口迁移。考点048: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1、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某国家或地区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征,即临界性(实际人口若超过人口容量会引起环境恶化)、警戒性(实际人口应低于人口容量)、相对性(随社会发展人口容量会变化;面积相同的地区人口容量并不相同)。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两类,正相关因素(资源、社会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等)和负相关因素(消费水平、自然灾害等)。

2、人口合理容量: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某地区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相当于人口容量,一旦超过环境承载力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会引起环境恶化。考点049:地域文化与人口

1、地域文化:指的是某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2、对人口的影响:外国文化——初婚年龄小,加快了人口增长;晚婚、不婚、不育、婚姻关系不稳定降低了出生率;大多宗教为了扩大势力,不反对人口增殖。中国文化——婚育观念变化(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变化(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迁移观念的变化(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考点050:城市区位分析

1、自然地理区位:指城市与河流、山脉、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如怀化位于雪峰山下,上海为长江口和东海沿海,广州位于珠江口和南海沿岸,岳阳位于洞庭湖畔,天津位于渤海沿岸,苏州和无锡位于太湖沿岸等。

2、社会经济区位:指城市与其他城市、大学、科研机构、旅游胜地、交通线、港口、企业、农业基地等社会经济事物的位置关系,如怀化位于湘黔铁路、焦柳铁路和渝怀铁路的交会处,上海位于京沪铁路与沪杭铁路交会处,广州靠近港澳经济特区和东南亚,岳阳靠近省会城市长沙,天津靠近首都北京,苏州和无锡靠近上海等。考点051:城市土地利用

1、概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土地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2、分类:可分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绿地、交通设施用地等。

3、意义:可以反映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功能的地域差异。考点052: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三大基本功能区是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位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工业区(城市外缘或交通干线两侧)、商业区(市中心或街道交会口)。

2、中心商务区:CBD,又称中心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是整个城市的事业核心地区,建筑物最为高大稠密(底层为零售),地价最高,人流量昼夜差别大(昼多夜少),交通便捷,商业、服务业、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

3、空间结构:三大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4、工业防止污染布局原则:污染大气(水泥厂、酿造厂)应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或垂直郊外;污染水资源(印染厂、造纸厂、皮革厂、电镀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污染大气和水(化工厂、炼油厂)需防止两种污染;污染大气且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火电厂、钢铁厂)既要防止大气污染,还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农田。考点053: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含义: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2、中心地等级:自低到高依次为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3、中心地理论:等级越高,个数越少;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等级越高,相互间距离越远;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完全包含低级中心地;相邻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可有部分重叠。考点054:城市化及其意义

1、城市化概念:又称城镇化,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三个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最重要指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表示。

4、意义: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改善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比重趋于协调合理);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向乡村渗透、提高乡村开放程度。考点055:城市化动力机制

1、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动力机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转向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 考点056:城市化特点

1、发展中国家:起步晚、进程慢、水平低(大多约40%左右)、目前速度快、部分国家出现虚假城市化(巴西等拉美国家,70%以上)和滞后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国、印尼等国,40%左右)。

2、发达国家:起步早、进程快、水平高(大多80%以上)、目前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口从城市向郊区或乡村迁移)。

考点057: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

2、对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居民就业方式、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人口和产

业活动更加集中、促进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渗透。考点058: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病)

1、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治安难度加大等。

2、解决途径:加强城市绿化、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建设、节能减排、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等。

考点059: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土壤、水分、热量(由气温决定)、光照(由太阳辐射决定)等。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因素)、交通、政策、消费状况等。考点060: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为世界三大产区,水热条件要求高,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单产高但劳动生产率低,自给型(商品率低),小农经营,亚洲国家大都机械化水平低(日本除外)。中国产量居世界首位。如中国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印度、东南亚的泰国、越南、缅甸等国。

2、商品谷物农业: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要求地广人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商品率高,美国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如中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俄罗斯、加拿大、乌克兰等国。

3、混合农业:两种类型比重较均衡,一般为谷物生产和牲畜饲养结合。如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小麦和养羊),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4、热带种植园农业:热带国家和地区,专门生产天然橡胶、油棕、蕉麻、椰子、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如中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广东南部(雷州半岛)、台湾南部、海南岛和巴西、东南亚各国,其中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5、地中海式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欧、西亚、北非等地中海气候区,作物以大麦、小麦(粮食作物)和葡萄、柑橘、橄榄(园艺作物)为主。

6、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草原面积大的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区,美洲(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大洋洲(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方以牧羊为主。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为杰出代表。

7、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沿岸、西欧、中欧地区,面向大城市的市场(靠近大城市),产品为牛奶及奶制品(奶酪、奶粉、黄油)。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市场,二是饲料的供应。考点061:工业区位因素

1、三大因素:交通运输、土地和集聚。

2、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糖厂等)、市场指向型(家具、饮料、啤酒、食品、印刷厂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普通服装、玩具、鞋袜帽伞、包带毛巾、电子装配厂等)、动力或能源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如炼铝、炼铜厂等)、技术指向型(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电子、软件、高级服装等)。

3、工业集聚的优势::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成本、集中处理废弃物、有利于开展协作和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考点062:工业联系、转移和集聚

1、工业联系:分两种类型,一为“投入——产出”的联系,即产品由几道工序完成,前道工序的产品是后道工序的投入(如纺纱厂的产品纱是织布厂的投入、钢铁厂的产品钢材是造船厂的投入等);二为产品由多家工厂的零部件组装而成,易形成跨国企业(如轿车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发动机、反光镜、轮胎等组成,飞机的零部件来源于世界各国)。

2、工业转移: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如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顺序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东部沿海-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市内钢铁厂外迁等。但高端产品和技术仍然由发达国家垄断,如美国硅谷微电子技术、、日本数码电子产品、瑞士名表、德国高级轿车、法国高档化妆品等。

3、专业化产业区: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等,有利于分享专业化协作、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

4、开发区:引进资金和技术,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考点063:工业与环境

关系:工业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呈反比。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企业希望环保法律法规执行严格,如电子元件厂(绿地面积大)。考点064: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联系最密切

2、工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

3、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主要指向消费人群。考点065: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三种联系方式:生产协作(如布匹、汽车、飞机)、商贸联系(如现代物流业,分为国内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前者联系更密切)、科技信息联系(如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等,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加强协作和交流)。

2、钢铁工业: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各道工序之间衔接密切,形成工业链;与之相关的产业集聚(如耐火材料、制氧、修配等),形成钢铁城。其流程是铁矿选矿、烧结和焦煤配焦、焦化-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连铸连轧-各种钢材。其区位变化依次经历了近煤-近铁-临海(即港口,一般市场消费量大)的过程。我国鞍山、本溪、攀枝花、包头等钢铁工业为原料、燃料指向型,宝山(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钢铁工业为临海型。考点066: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分布

1、五种运输方式:铁路—优点是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强,运费低;缺点是占地广,投资大(造价高)。公路—优点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实现家门口到家门口服务;缺点是运量小,能耗大,运费较高。水路(包括海运和河运)--优点是运量大,投资小,运费低;缺点是速度慢,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运量小,投资大,能耗大,运费高。管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优点是连续性强,损耗小,运量大,安全;缺点是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2、交通方式选择:铁路—大宗、笨重货物,两地都位于铁路线上;公路—小宗货物,一般为省内短途;水路—大宗、笨重货物,两地位于河流或沿海;航空—小型、轻型、贵重、时效性物品(食品、急救药品、电子产品、鲜花等);管道—液态或气态货物(油气)。

3、交通与聚落分布:交通便利之处易形成聚落;河流干流与支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河流入海处(河口)易形成较大的聚落(大城市)。

4、实例:古代大都市多诞生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如黄河下游的郑州、开封、济南,长江中下游的南京、扬州等);我国大多数城市是沿海、沿湖、沿河发展起来的(如江西鄱阳湖畔的九江,江苏太湖畔的苏州、无锡,陕西渭河畔的西安,山西分河畔的太原,沿海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南通、杭州、宁波、温州、福州、汕头、湛江、北海等);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江西赣江畔的赣州等);河口易形成大城市(长江口的上海、珠江口的广州、海河口的天津、钱塘江口的杭州等);河流交汇处大城市分布(长江干流与雅砻江交汇处的攀枝花、长江干流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长江干流与岷江交汇处的宜宾、长江干流与汉江交汇处的武汉、珠江干流西江与桂江交汇处的梧州等)。

5、特例:交通布局的变化会引起城市的兴衰(如古代扬州因京杭运河而繁荣,现因京沪铁路的修建而衰落)。

6、我国北方和南方交通、聚落差异:古代南船北马。北方陆路交通为主,聚落沿陆路干道分布(如河北邯郸);南方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如江苏扬州)。考点067: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规模从大到小:商业中心(区域核心)、商业网点、商店。

2、布局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在市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布局在交通干线两侧。

3、交通的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兴建,促使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促使的结合部;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专业化市场、超市和连锁店;城市交通的改善,出现了大型购物休闲中心;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新型商业组织形式(如电子商务、网购、无人自动售货等)。

考点068: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产业革命前)

1、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被动适应自然。

2、封建社会(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因地制宜(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

考点069: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产业革命后)1、19世纪: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2、20世纪初: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

3、二战后:和谐轮,即人地协调论(针对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的思想)。4、20世纪8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论(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科学理论)。考点070:环境问题概念与类型

1、概念:因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破坏的问题,其本质是发展问题。

2、类型: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生态破坏问题(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减少和破坏)、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3、分布特点: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三大环境问题。考点07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三个方面:一是部分资源枯竭,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二是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三是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下降。

2、原因分析和措施:全球变暖——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化石燃料)和滥伐森林;措施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保护森林资源。臭氧层破坏(南极上空空洞最明显,以南半球春季为最)——原因是人类使用的制冷设备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措施是改进技术,推广使用新型无氟制冷设备。酸雨——原因是人类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我国以煤为最主,故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多为硫酸型酸雨);措施是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资源(洁净煤技术,如回收二氧化硫气体制成硫酸等)。沙尘暴(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和华北为主)——原因是气候干旱、植被破坏、风力大、地表物质松散;措施是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修建治沙工程(建设防护林)。赤潮(河口、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含有高浓度的氮、磷、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海域封闭、水温较高、光照强,从而导致藻类过度繁殖;措施是对废水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

考点07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即全面的经济可持续(条件)、生态可持续(基础)、社会可持续(目的)发展。

3、基本内涵:即树立四个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包括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环境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

07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四个主要途径:控制人口规模(最根本途径)、转变发展模式(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三高一低”模式转变为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减轻环境压力和资源枯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人地协调,从我做起(人人参与)。

2、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地理必修三部分

考点074:区域的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分为模糊界线(如自然带、气候区等的界线)和明确界线(如行政区的界线)。

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每个区域都具有一定的的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考点075:区域空间结构

1、类型:乡村地域—范围较大,以农业生产活动(第一产业)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范围较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第二、三产业)为主,对乡村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带动作用。

2、分布形式:农业—面状;交通线—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 考点076: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3、差异:传统农业区—第一产业比重大;工业区—第一产业比重小,第二产业比重大;高水平发展区域—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考点077:区域发展阶段

1、区域发展指标:分为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和综合指标(即人文发展指数,包括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发展的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三个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且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小,缺乏实力雄厚的大型中心城市,交通线路少且分布稀疏,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出现大规模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内部差异大且中心城市发展速度显著高于整个区域的平均速度,交通建设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工业由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形成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区域内部发展差异缩小,对外开放程度和联系大幅增强,整个区域处于高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

考点078:东、中、西部、东北部四大大经济地带及发展差异

1、四大经济地带划分(以经济水平为主要依据):东部经济地带——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澳门(13个,除北京外都位于沿海);中部经济地带——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个);西部经济地带——内蒙古、广西、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12个);东北部经济地带——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附注:请同学们记住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2、发展差异:东部经济地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工业为主,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综合实力强,对外开放早且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中西部地区——农业占的比重较大,重型工业为主,工业化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低且综合实力弱,对外开放晚且程度低,吸纳外资能力弱;东北经济地带---以重工业为主,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考点079: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秦岭-淮河为界)

1、北方地区: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温度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和铁矿等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程度、改善生态环境。

2、南方地区:跨越热带和亚热带两个温度带,多山地丘陵,水分充足,有色金属、水力(水能)、生物资

源等丰富,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严重,地形破碎(不利于机械化大规模耕作),应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强污染的治理。考点080: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1、范围:整个西部10省级行政区、中部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

2、开发条件:有利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优势明显;不利条件——基础设施落后,人才、资金、技术缺乏。

3、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考点081: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原因:水资源地区(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制约了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线路:三条线路,东线——从扬州取水,经京杭运河输往天津和山东的烟台和威海;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以北可自流(原因:黄河的“地上河”);水量大但水质差。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取水,输往北京和天津;基本可以自流;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建坝取水,输往黄河上游;需开凿巴颜喀拉山隧洞,工程量大;水量小但水质好。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但长江径流量减少,枯水季节,可能造成长江河口盐度升高、水质降低、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对输水水道沿线水生生物生长不利;修建隧洞和建坝会破坏植被;北方引水灌溉区易导致土地盐碱化。

考点082:西气东输的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管道运输)

1、线路: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东部的上海,途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共跨越9个省级行政区,三跨黄河,一跨长江,且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区域。

2、意义:对东部而言,加大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对西部而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是管道建设会破坏沿线植被和生态环境。考点083:西电东送的原因、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原因:我国水能资源分布不均,90%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工业集中,能源需求量大(消耗量大),但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短缺。

2、线路:北线——山西火电送往京津唐(华北)地区;中线——三峡水电送往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线——红水河(西江支流)水电送往广东(珠江三角洲)。

3、意义:对东部而言,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对中西部而言,促进能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经济发展。

4、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减轻东部地区环境污染;缩小东西部差距;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优化能源结构等。考点084: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作用:促进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

2、原因:降低成本,环保因素等。

3、实例:中国东部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等。

4、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发达地区而言,有利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但减少了就业机会,失业人口增加。考点085:荒漠化的含义

1、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2、类型:沙漠化(西北干旱区)、盐碱化(华北平原灌溉农业区)、石漠化(西南云贵高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地区)等。

考点086: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多大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降水集中且强度大等。

2、人为因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砍伐、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

考点087: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植被破坏、生物的生产力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印发饥荒;掩埋村庄、农田、水库、交通线路等设施;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沙源;沙尘暴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大气质量和交通安全。

2、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防治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封沙禁牧、禁樵禁采;营建生态防护林;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确定载畜量、生态移民等。

考点088:湿地的概念及作用

1、概念: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天然湿地——沼泽、河流、湖泊、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等;人工湿地——水库、运河、稻田等。

3、作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地球之肾)、保护生物多样性(地球基因库)等,此外湿地还称为“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考点089: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1、问题: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和效益发挥受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2、保护措施:退田还湖还湿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考点09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开发条件:丰富的水能资源(降水丰富,落差大)和煤炭、石油资源。

2、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汽来源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降水集中在12月到次年4月(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冬春季)。

3、自然环境:历史上过渡垦殖、滥伐森林及暴雨集中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芜、农业生产条件恶劣,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4、综合治理: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内容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开发方式是梯级开发;主要措施,工业建设方面吸引大量高耗能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农业方面因地制宜选择农作物,林业、渔业、牧业综合发展;环保方面做好灭蚊防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矿区土地复垦、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旅游方面建设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

5、成效:控制了洪涝灾害;改善了航运条件(大坝、船闸、运河组成了庞大的航运网);建成了美国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结合的电力系统;形成了以电力工业为龙头、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考点09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气候: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好。

2、地形:本土中部为平原,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3、经济效益(首要因素):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4、交通运输:交通便捷、设施完善。

5、国家政策和法规:保护、支持农业生产的力度大。考点092: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2、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形成与分布:乳畜带——美国东北部及五大湖沿岸(纬度高,气候湿冷,不利于谷物生产,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小麦带——中部的冬小麦和北部的春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玉米带——乳畜带以南(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棉花带——东南部,北纬35度以南(光照丰富;热量充足);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落基山区(地广人稀;草场广阔);混合农业带——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气候湿热,雨热同期)。考点09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对策:美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处方农业、精确农业、节水农业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美国

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政策等)。考点094:德国鲁尔区繁荣和衰落的原因

1、繁荣的原因(区位优势):丰富的煤资源、靠近铁矿(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及瑞典、俄罗斯铁矿)、充足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原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的竞争)、钢铁工业外迁、经济结构单一(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

3、工业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4、工业城市: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考点095: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措施

1、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和合理化改造,减少煤炭和钢铁工业的数量,扩大其规模,提高效率。

2、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优化经济结构。

3、对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

4、发展科技、拓展交通。

5、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考点096: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1、位置: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2、范围:通常指的是狭义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的全部及惠州、肇庆的部分县市;广义的范围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3、区位优势:地形平坦,水热、光照丰富,农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改革开放早且程度高;靠近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劳动力充足等。考点097: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乡界限模糊)。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中心大城市(广州、深圳)的带动作用,由城乡一体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考点098: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的两个阶段:夯实基础阶段(90年代以前)、稳步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工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三个方面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考点099: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表现:耕地被大量占用(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质恶化、酸雨等)、资源和能源不足、发展空间不足(经济腹地小)、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应加快产业升级)、工业和城市过于集中(应合理布局)。

2、对策:发展技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点100: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该技术应用于储存、管理、评估、分析、查询地理数据和地理事物;使用和制作电子地图;确定及预测洪涝灾害和森林火灾等范围;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

2、遥感技术(RS):该技术应用于辨析地表事物(依据地表不同事物反射的电磁波差异);如水域和陆地,裸地和森林,监测及分辨长势良好与病虫害作物等;拍摄卫星云图(注意:不是制作电子地图)。越接近地面,图片分辨率越高。

3、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地理事物的精确位置,即“四度”——经度、纬度、高度(海拔)和速度;轮船、飞机等导航;时间的测量。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实时定位和导航功能。

考点101:主要图表

1、太阳系

2、地球自转

3、地球的公转

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5、大气受热过程

6、热力环流

7、近地面与高空风的形成

8、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9、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10、锋面

11、海水等温线与洋流流向、性质判别

12、水循环主要环节

13、气旋与反气旋

14、地域分异规律

15、洋流形成原理

16、地质循环

17、城市功能分区与地租

18、地图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省会或首府)

19、地图册:中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主要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及松花江、珠江、塔里木河、淮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京杭运河,主要山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阴山、天山、昆仑山、太行山、巫山、武夷山、横断山、南岭、秦岭、祁连山、雪峰山、玉山等。

20、地图册:世界主要国家的位置、轮廓及著名城市。

21、地图册:世界主要地形区、岛屿、海湾、海峡、运河、半岛等。

22、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23、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及分布。

24、锋面气旋示意图。

25、农业地域类型

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二篇:新经济地理学

浅谈余干县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中的

经济发展思路

[摘要] 余干县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昌九一体化”双核区域联动,余干经济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余干县 环鄱阳湖经济圈 昌九一体化 产业聚集 绿色崛起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波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环湖地区全部人口184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1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2.8%和49.5%。

环鄱阳湖经济圈,即“环鄱湖经济圈规划区”,是鄱阳湖滨湖城市合力打造环鄱阳湖经济区,是江西着力推进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目标,是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的重点产业链。2009年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规划》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是江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二、余干县域经济状况

余干县是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卫星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南岸,东与鹰潭、贵溪接壤,南和东乡相连,西界南昌,北邻万年、鄱阳、景德镇。全县国土面积2330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场,100万人口。自秦朝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有“百越咽喉”、“鱼米之乡”、之美誉,今以“南昌后花园”、“鄱阳湖新明珠”而扬名。盛产稻谷、油菜籽、金银花、芝麻、花生、大豆、莲藕、藜蒿、薏仁、芡实,是鄱阳湖周边地区优质农副产品集散地。全县拥有优质、无污染可养水面36万亩,鱼类资源118种,是鄱湖银鱼、甲鱼、鳜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余干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2456”的经济社会工作思路(奋力进位赶超、加快绿色崛起的两大任务;突出强攻工业、做优农业、做美城乡、突破旅游服务业的四大重点工作;实施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等五大领域五十个重大项目;创优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宽松有序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谋事创业;舆论环境的六大环境),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01.8亿元,增长10.5%,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幅0.4和0.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1.05亿元,增长20.1%,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幅4.9和4.7个百分点。

余干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必须清楚认识到余干经济发展的不足。余干是国家贫困县,经济发展总体比较落后,经济总量偏小,人均量更少,传统滨湖农业大县,经济结构不优。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低,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弱,社会管理、基层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仍然是余干最基本的县情、最大的县情。

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对余干经济的影响

余干县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德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改变了余干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余干在鄱余地区中心区位的形成,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一)产业聚集带来的便利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个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鄱阳湖经济区是江西粮棉水产主产区,自古以来都是鱼米之乡,粮棉油料丰富。环鄱阳地区也是江西工业的集中区,有汽车、机械、冶金、石化、电子、建材、食品、纺织、医药、陶瓷、精密光学仪器、有色金属等一系列工业体系,支柱产业日益壮大。同时鄱阳湖经济区有着以沿长江、环鄱湖、经浙赣、通京九的水陆交通优势并辅之以全省空中交通最密集的重要口岸区。可以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随着江西经济快速发展,“昌九一体化”江西双核引擎的联动,形成江西产业区域集合效应势所必然。而在产业聚集过程中,所带来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和区域红利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2)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4)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5)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余干县也将受益于环鄱阳湖区产业聚集。

(二)区域联动带来的机遇

江西省政府正式下发了《昌九一体化发展规(2013-2020年)》,为昌九两地规划了发展蓝图。根据《规划》,江西省将“昌九一体化”战略定位为:全省发展升级引领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重要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区。南昌作为中心城市,拥有人才、资金、技术和产业的优势,九江的港口则可以帮助南昌形成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昌九“双核”联动,可迅速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提升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将是1+1﹥2的发展效应。余干与南昌一衣带水,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将余干纳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后,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的余干县,“昌九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为余干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余干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生态农业资源、劳务供应方面的优势。

三、余干积极助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

余干县按照“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建设“五个余干”、实现进位赶超的奋斗目标中,进一步深化“依托南昌、对接沿海”的积极开放战略,进一步优化“一城三区(余干县城和黄金埠工业园区、瑞洪休闲度假区、滨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生产力布局,以加快发展为主要任务,以项目为主抓手,以城区为主阵地,以园区为主战场,以旅游休闲度假区为突破口,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打牌,做大总量,稳中求进,确保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努力实现余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对接南昌,发挥区位优势

余干县处在南昌、鹰潭、景德镇“金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区域和环鄱阳湖区公路“咽喉”地带,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的交通节点。余干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将余干纳入南昌1小时经济圈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依托南昌、对接沿海”为战略开放取向,打造“一条快速通道,一个休闲度假区,两个供应基地”,快速融入南昌1小时经济圈,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打造南昌一小时经济圈,既可以让南昌抱团发展,也可以让周边县(市、区)靠大联强,不断释放同城效应。余干是个人口过百万、面积逾2330平方公里的大县,粮食、水产等大宗农产品资源丰富,电力能源充足,湖区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每年在外务工人员20万人,其中在南昌务工人员有2万多人,这些自然禀赋和要素优势,对推动“大南昌”建设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借助南昌的平台和辐射效应,将加快余干食品加工、汽车配件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在融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的进程中实现余干崛起梦。

(二)强攻工业,创优发展环境

余干深入实施“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核心战略,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平台建设,不断补齐一直以来制约自身发展的工业这块“短板”,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形成以资源优势产业为龙头、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固定投资13.4亿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1.3亿元,增长23.9%;新增入园企业16家。

余干将创优发展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宽松有序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谋事创业的舆论环境等“六大环境”,努力实现“商务环境要优于周边地区、办事效率要高于周边地区、企业感觉要好于周边地区”的工作目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准做加法、乘法,不准做减法、除法。对所有的招商引资项目采取代办制,做到县内手续一日清、市内手续一周清、省内手续一月清,有效减少审批环节。所有办证单位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所有办证项目必须行政服务中心办结。余干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以“依托南昌、对接沿海、面向乡友、强攻产业”为开放战略取向,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深入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主题概念招商、商会招商,紧盯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规划建设回归创业产业园,目前已吸引了禾丰电子、鹏辉高科、雄兵橡胶、江西丸杰等项目落户园区。

(三)绿色崛起,主打生态品牌

余干县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全力打响“候鸟天堂、梦里水乡”的原生态旅游新品牌,使余干成为环鄱阳湖地区新兴的生态旅游热地。余干计划用5年时间,在保持全县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培育乡村度假型、依托景区型、文化村落型、农业观光型、滨湖渔家乐型、特色餐饮型、民俗风情型等乡村旅游业态,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作为鄱阳湖畔的“鱼米之乡”,余干有着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和优质的美食材料,不但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鳜鱼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还盛产芝麻、藜蒿、芡实等农特产品。余干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的包装、饮食文化的挖掘提炼,以“生态食材、文化美食”为推介理念,擦亮余干美食品牌,进一步打响枫树辣椒、鄱湖银鱼等一批具有鄱湖特色的美食文化品牌,全力建设“中国美食之乡”。余干县始终坚持以市场化的理念、工业化的办法,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去年,该县启动了1平方公里的乌泥食品产业园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92家,新发展家庭农场28家。今年又加紧实施粮食种植加工、蚕桑种植加工、芡实种养加工、皇禽鸭养殖、肉鸽养殖、余干辣椒种植加工、甲鱼养殖、特色水产养殖、加工农业观光采摘、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等十大农业产业化工程建设。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是第一位。余干坚持保护和治理并举的原则,积极开展湿地保护、水源保护、污水治理和造林绿化等工作。为保护好候鸟的家园,该县目前正着手将余干县康山候鸟自然保护区这片湿地申报为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已经通过省市专家现场考察,下一步将开展湿地恢复、河道疏浚、候鸟保护等工作的实施规划和认证。

参考文献: [1]余干县情简介,余干之窗http://www.xiexiebang.com/Item/list.asp?id=1542 [2]张丽.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J].当代江西[J].2010年第一期

[3]尹世洪 麻智辉.让县域经济成为壮大江西经济总量的强大支撑点.企业经济.2006.5-8

第三篇:地理学概况

地球是人类的家,人类一直都十分关心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的状况,从而萌生出各种地理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地说,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它是地球各个层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方面,地球表面是由五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它们分别是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

大气对流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也包括部分液态水和固体颗粒。由于对流层同地面和水面接触,因此大气中各种要素都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含部分气态、液态物质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类所依附的场所,也是各种圈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水圈主要由液态水组成,以海洋为主还有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类圈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动的圈层,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层圈——人类圈。

上述各层圈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这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各层圈的形成在实践上亦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全是无机的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其相关的土壤,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太阳能。

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内

能分布的不均匀性。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体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比如人种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在有,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过程中,大陆与海洋的面积和位置几经变迁,气候历经了炎热与寒冷、湿润与干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自然地理的变化影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于自然地理。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时期,人类的活动是地球表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控制或减轻了某些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况的出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还在加剧。

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它着重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不同,综合的复杂程度也不同。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是一个横断学科,它与研究地球表面某一个层圈或某一个层圈中部分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研究大气的大气物理、研究岩石圈的地质学、研究人类圈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地理学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各种要素的专门知识,反过来又为这些学科提供关于各种要素及与其它现象间联系的知识。

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性: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又有区域性的特点。由于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一种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另一个地区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整体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地理学研究的动态的观点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必须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的特点。地理学研究及注重空间的变化,也注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周期性的又有随意性的;有长周期的,也又短周期的。

用动态的观点研究地理学,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地理现象的规律。现在现代地理学已经有可能对于某些区域的未来发展提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满足人们对区域发展的要求。因此。时间和空间统一的概念,在地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理研究方法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现代地理研究主要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的资料主要来自于野外考察,随着航空遥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航天技术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研究,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地理数据的处理、各种地理现象的实验室模拟等也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地理学的快速发展。

地理学学科体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一个。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属的分支按研究特点分为两组:

一组是综合性的,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一组是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还包括新近发展起来的,同其他自然学科结合而成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化学地理学、医药地理学,以及异特殊自然要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等。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另一个。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

社会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以及新近形成的旅游地力学等。

政治地理学包括狭义的政治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层士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隶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已经超出了聚落和社会文化的范围,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这是地理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区域地理学强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统一,注重研究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区域综合和空间联系。

地图学是研究编制和应用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一门以地图的形式来综合表达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中的技术性学科,同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在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各类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

应用地理学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学科。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如医药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由于许多重大问题,比如荒漠化、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问题的解决与研究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单独胜任的,而地理学由于是综合性的横断学科,特别适于这种应用性研究。

其它的还有数量地理学、地名学、方志学等等。

总之,21世纪的地理学将是一门在理论化和数量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的理论与应用并举的两栖科学。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旅游和娱乐是指人们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一般来说,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动,而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构成旅游的有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起始于剩余劳动出现之时,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发展。1986年,全世界参加旅游的人数已达4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部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旅游记述大量地见诸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中。如《水经注》、《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等。中国的方志也含有极为丰富的古典旅游资料。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他和詹姆斯、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

20世纪40年代艾塞林、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

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1964年,加拿大地理学家沃尔夫指出:旅游地理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则把旅游地理学当作一门应用地理学。

70年代鲁彼特等结合联邦德国实例,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区位做了分析研究。

法国在这一时期对地中海沿岸的沼泽、沙丘地进行规划建设,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国际海滨旅游胜地。同期,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和国际地理大会(I.G.C)开始专门讨论旅游和娱乐地理。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存在不同的见解。如1966年意大利的布鲁诺提出5个方面的研究课题:旅游的基本动力;旅游的环境和空间;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旅游的运行;旅游区规划。罗宾逊在《旅游地理学》中,着重阐述了旅游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演变,旅游的动力,国际旅游者的流向,旅游的计量和范围,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以及旅游规划,旅游与环境,世界区域旅游的发展等。

苏联地理学家科特利亚罗夫所著《休憩与旅游地理》,主要阐述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的理论基础,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游憩用地区划和评价,游憩地域综合体的布局,游憩用地的自然保护和改造。美国地理学家布里顿1979年提出了闲暇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闲暇地理学的研究包括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娱乐旅游、城市娱乐、运动等活动,旅游和娱乐只是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

目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入结合数量方法、系统工程,模型研究,参与旅游区(点)布局和开发规划。

第四篇:旅游地理学

简答题

1.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07 09

探查阶段: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有零散的旅客,没有特别的设施;

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便的设施,旅游市场范围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来,旅游季节也逐渐形成;

发展阶段:形成成熟的旅游市场,外来投资骤增,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了先前简陋的设施。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已比较显著;

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总游客量将持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数量,常住居民产生反感和不满。旅游地有了界线分明的娱乐、商业区;

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或被超过,接待设施过剩,旅游地的良好形象不再时兴,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重游游客和会议游客;

衰落或复苏阶段:在衰落阶段,很多旅游设施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房地产转卖率高,本地居民介入旅游业的程度大大增加,旅游地可能完全失去旅游能力;要进入复苏阶段,有两种途径:a 增加人造景观吸引力b 发挥未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重新启动市场。

2.简要分析旅游区划的目的a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工作和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

b确定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地位,指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c 分析确定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

3.简要介绍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类型

RBD是建立在城镇与城市里,由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一个特定的零售商业区。类型包括:大型的购物中心型、特色的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4.简要分析主题公园的特点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特点:1强烈的个性,普遍的适应性:要能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游客;

2被动游憩形式:游客长时间地停留,必然带来门票之外的其它消费,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投入高,占地规模大;4高门票,高消费。

5.简要分析旅游交通的层次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外部交通,是指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的交通,所涉及的是大尺度空间,主要交通方式是航空和铁路;

第二层次是旅游中心城市到风景区的交通,一般是中、小尺度空间,交通方式主要是铁路、公路和水路;第三层次是内部交通,是风景区内的交通,主要靠步行与特种旅游交通,如游船、索道

6.简要分析影响旅游者出游决策的主要因素

a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人们期望了解与自己居住地有差异的地方的环境;

b 最大效益原则: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主要表现为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

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c 旅游偏好:旅游者因其各自的个性特征,在认知活动、情感和意向活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去研究。

7.简要分析旅游区划的原则

a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旅游区划必须从整体上综合衡量,通盘考虑;

b相似性原则:包括旅游资源成因的共同性、形态的类似性和发展的相一致性,旅游资源类型相近的,应划在同一旅游区内;

c主导因素原则:区划时可以突出旅游区内部其中某种起着主导作用的旅游资源;

d完整性原则:各级旅游区能独立承担一定的旅游职能,旅游区划应保证其地域上和职能上的完整性;e 旅游中心地和交通便捷性原则:可以使旅游者的旅游不适和费用等减少到最低程度;

f 区域社会经济原则:旅游区是一个社会-地理系统,应考虑其区域社会经济背景。

另外还应注意1旅游区与行政区相协调2旅游区的地域不连续性

8.简析在旅游管理与规划中,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措施

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饱和,一旦超出其极限容量值,即是旅游超载。在日常的旅游管理工作中,有时视旅游地域接待的旅游流量达到其合理容量为饱和,越过合理容量值为超载。

解决措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a 从旅游需求方便着眼,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旅游流量在旅游地域饱和点之内,一般通过大众传媒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b 提高旅游供给能力,或调控旅游供给的内部结构并辅之以对旅游需求的引导措施,这一方法的着眼点在于对旅游者实行空间上的分流。

9.简析旅游交通运输的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

根据交通工具、线路以及地理环境,可将旅游交通划分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特种旅游交通等基本类型。

a 航空旅游交通:成本高、能耗大,但快速省时,可跨越各种天然障碍,使旅游者能在短期内到相距遥远的世界各地旅游,在长距离旅游和国际旅游中占重要地位;

b 铁路旅游交通:铁路工程造价高、易受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但运载量大、运价低、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安全系数高、环境污染小。旅客在车厢内可以尽情饱览沿线的自然风光,开阔视野;

c 公路旅游交通:运载量小、运费高、速度慢、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但灵活性大、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能随时停留,路线建设投资少、占地少、施工期短、见效快;

d 水路旅游交通:在运输速度、准时性、连续性和灵活性方面难以和铁路公路比拟。但载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

e 特种旅游交通:分为三类1用于景点景区或旅游区内的专门交通工具2在景区内的某些特殊地段为了游客安全或节省体力而设的缆车、索道等3带有娱乐、体育、辅助老幼病残旅游者和特种欣赏意义的特种旅游交通如轿子马匹等。

10.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主要分为: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均会走向稳定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重要的是保持自己持久连贯的旅游形象,控制好旅游环境容量,尽量避免负面影响,这样的旅游地将维持长久的稳定成熟阶段。

分析题论述题

1.试分析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条件可分为一个国家的旅游需求水平(一般要素)和旅游者的个人情况(专门要素)。由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是旅游产生的重要条件; 2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的实践意义等;

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主要研究要发展一套在不同条件下适宜的预测模型,主要有1趋势外推模型2结构模型3仿真模型4定性模型;旅游通道:主要是对可进入性的研究,以及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匹配研究;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旅游资源建立评价模型及合理、客观地确定权重是研究的难点;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和旅游地空间竞争是主要的研究内容,掌握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演变规律,才能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方案和政策;旅游环境容量:一是自然环境容量,二是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的环境容量。研究的焦点是各种旅游资源、各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标准、旅游者个人空间标准的确定;

8旅游区划:首先是区划原则、区划指标的研究,然后针对具体的区域进行区划,在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分类及区域相互关系研究;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主要研究a 经济影响b环境影响c社会文化影响;

10旅游规划:从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出发,分析各种旅游规律和要素,综合评价区位和区域经济条件,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研究和制定旅游规划。可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地规划两个层次。

2.试分析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

1.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主题公园要求选址在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保证

有良好的客源市场条件;还必须有良好的城市对外公共交通(即可进入性要好)以及城市内部交通;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是投资规模,另一方面是游客的消费水平;

3.城市旅游感知形象:是指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和市民素

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总体印象。主要影响大、中尺度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4.空间集聚和竞争:空间聚集一般指主题公园在同一城市的集聚,多个主题公园在空间上的集聚可

以增加这一地区的总体吸引力,同时也产生空间竞争,使游客分流;

5.决策者行为:一个层次是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从投资规模和主题选择两方面影响主题公园的发展;

另一个层次是政府决策行为,各级政府对旅游投资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对主题公园的经营成本有很大影响;

因此,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客观因素的必要条件,城市旅游感知形象以及空间集聚和竞争是客观因素的限制条件,而决策者行为是主观因素。只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关系协调,主题公园的开发才会成功。

3.试给出一套你自己设计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1.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包括以北京为中心,以津、冀为腹地的小华北;

2.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包括东北三省全境,用白山黑水自然奇景

3.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

4.试介绍某一个你熟悉的旅游地规划方案与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旅游地规划是指对旅游地的开发建设所作的规划。以丹霞山为例,规划方案主要包括:

1总体规划

2专项规划与旅游开发:1)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问题2)人文景观维护与利用规划3)植被抚育与绿化规划4)接待服务设施现状和规划5)旅游经济及旅游商品规划6)客源市场分析与客流量预测7)旅游活动行为研究及经营对策8)环境容量估算9)管理规划;

丹霞山规划的主要内容:

1旅游开发评价1)景观资源综合评价a科学价值b历史文化价值c景观美学价值d环境生态价值

2)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目前只有以丹霞山为中心的约20km2 的范围得到了开发利用

和保护;

3)旅游活动行为特点分析:a以节假日一日游为主b以观光活动为主c回头客较少d海外游客占比例较大e游客包括短期休假的港澳劳动阶层、本地其周边省市短期

假日游客和国内南下出差人员;

4)开发条件与开发潜力评价:丹霞盆地交通条件较好,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旅游开发总体规划1)指导思想a以保护为前提,合理有效地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b

5.根据旅游资源、区位及区域经济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区域应该采取怎样不同的区域旅游

发展(规划)模式?

6.试论述城市旅游吸引之建设的主要内容

7.试分析旅游宾馆微观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8.试对我国现有的主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案进行述评

9.旅游区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试据此对你籍贯所在省或你熟悉的我国某个省进行旅游

区划。

10.试针对一个你自己感兴趣的旅游地理问题,设计一个研究计划

案例题实践题

1.你是否参加过旅游规划实践?如果是,试介绍一个你参加过的旅游规划方案,并对其优

缺点进行评价

2.试介绍一个你熟悉的区域旅游规划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3.从旅行社的角度看,旅游产品的销售最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旅游路线。试分析旅游产品的特点,然后设计一条中国之世界遗产十日游旅游线路,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4.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授权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

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核准。试根据主题公园布局影响因素等理论,分析迪士尼乐园即将落户上海的原因。

第五篇:地理学论文

对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初探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艺设13-1 孙小翔

摘 要 :随着城市外延式扩张的不断加速,城市边缘区作为全面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切入点,其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边缘区各功能类型的城镇组团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空间与社会单元,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也应是城市边缘区建设的出发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要正确引导工业发展方向;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配套合理;要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针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模式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仅此谈些个人看法,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 :城镇、边缘区、发展模式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混合的土地利用带,是从城市到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农业用地不规律(有很大随机性)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随着中心城市规模、吸引强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城市边缘区是特指大中城市附近的一种不连续的空间现象,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结果。由于城乡经济的共同作用,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与一般区域相比,城市边缘区的人口密度、生产力布局、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具有不同于城市和乡村的特性。城市边缘区是任何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会出现的,变化最大、最敏感的地域实体,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变化速度要更快,矛盾也更为错综复杂。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目录

一、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3

(一)产业转移是边缘区发展的外部动力。...............................................................3

(二)城市就业饱和导致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得以积聚。.......................................3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边缘区发展的内在动力。...............................................3

二、城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4

(一)用地布局混乱,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管理。.............................................4

(二)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严重浪费。..............................................................4

(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4

(四)城市的“扩散效应”对边缘地区的副作用。...................................................5

三、城市边缘区发展主要模式.......................................................................................5

(一)产业主导模式。...................................................................................................5

(二)旅游发展模式。...................................................................................................5

(三)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模式。...................................................................................6

(四)卫星城镇模式。...................................................................................................6

(五)交通主导模式。...................................................................................................6

(六)园区模式。...........................................................................................................6

参考文献................................................................7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一、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

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成因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式扩张过程中首先影响到的地区,也是接受城市辐射作用最集中的地区,城市的辐射作用对推动边缘区的发展举足轻重。

(一)产业转移是边缘区发展的外部动力。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中,1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引起产业转移现象的发生,即某些产业从相对发达的地区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从而带动生产要素的转移,给边缘地区带去先进的技术和急需的资金,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加快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产业转移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经济辐射更直接、更显著、更广泛地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它是当前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

(二)城市就业饱和导致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得以积聚。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里,而城市中也存在着隐形失业集群或就业不充分的人口。如以前作为就业主要对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现今有的处于饱和,有的企业已买断工龄、重组甚至破产、关闭,对安置劳动力已难有多少空间。这就使得大量的工人、技术人员有可能到边缘区来就业和发展。这些都使得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的积聚迅速提升,使其发展较以往更有主动性,与城市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少。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边缘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已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生产力分布现状分析,城市边缘区也是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沃土。相对低廉的土地、劳动力和宽松的开发条件,使边缘区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二、城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边缘区发展中所出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中,土地利用和规划无疑是形成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基础环节。当前,也正是在这方面,各地存在不少问题。

(一)用地布局混乱,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边缘区这一快速发展地带,存在管理不严、政策引导不当等诸多问题,导致产业结构在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的过程中,用地布局混乱,结构比例失衡,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相互交织,布局零散,既破坏了居住环境,也不利于工业自身发展。

(二)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边缘区土地的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破坏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边缘区土地非农开发,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容易造成土地投机,农民拥有耕地数量减少,农业兼业化经营,使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都容易出现下降趋势。

(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

城市边缘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道路网分布和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低,功能不明确,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基本要求;电力、电讯线路走向杂乱;煤气管道无法铺设;排水排污不分,排量有限,导致经常内涝;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边缘居民区的需求,这些因素都成为边缘区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制约了边缘区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四)城市的“扩散效应”对边缘地区的副作用。

城市的“扩散效应”在给周边地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造成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和重复,经济发展被动,技术含量低。这些因素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环境恶化问题比中心城市还严重。

三、城市边缘区发展主要模式

大城市边缘区的城镇由于特殊的空间区位,其城镇发展和空间拓展在镇区自身的生长力之外,更主要的是受到城市扩张、镇域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以及大型项目的多元推动,从而使这类城镇的发展具有更强的活力。

(一)产业主导模式。

由于市中心区过于饱和、房租地价、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原因,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由内城区迁移到边缘区小城镇,大部分新建的大型工业企业也布局在边缘区小城镇。工业布局和产业集群促进了边缘区小城镇社会、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产业主导发展模式

(二)旅游发展模式。

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依托自身的风景名胜进行旅游发展,服务主体主要是中心城区和外地游客。大多数旅游发展型城镇与城市中心保持着紧密联系,又因为地处城乡结合部,既受到城市的深刻影响,又没有被完全城市化,生态环境状况比较理想,有的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乡野情趣。边缘区旅游城镇现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类旅游城镇的发展建设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结合衔接,加强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

(三)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模式。

即以农业重点产品和行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一模式首先要根据当地的现有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地理环境等,来确定该地区的种植业,充分发展壮大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特色作物,并且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带动本地区的特色产品,以本地区企业为依托使特色产品走向市场

(四)卫星城镇模式。

卫星镇的发展依托于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卫星城镇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城市类型。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五)交通主导模式。

许多城镇因优越的交通运输而发展起来,流通经济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依托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加工型、商贸型、流通型城镇。可兴建各种类型的专业市场,着力扩大物流规模。在交通优越的区段,可积极扶持综合物流和专业物流的发展,组建特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原材料加工和零部件装配。

(六)园区模式。

即在园区内建有不同形式的产业集聚地域,通过园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其他产业群的发展

城市经济学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等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Peter Hall著.陈闽齐译.城市的未来.国外城市规划.2004/4.[4]郭荣朝.“边缘效应”与城镇发展空间组合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3/ [5]吴红莉,吴柏清.我国生态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以陕西西安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07)[6] 王卫华,陈家芹.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07(07)[7] 钱俭.城市边缘区发展困境及摆脱途径——以杭州市转塘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0(06)[8] 王正新.扩大消费需求视角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新探索[J].中州学刊.2010(03)[9] 王林,张文祥.浅谈边缘效应与城市边缘地区旅游的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10] 夏瑾瑶.我国城市边缘区发展阶段划分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02)

下载2018年高中地理学考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中地理学考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东高三地理学考补考复习计划(写写帮推荐)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备课组学情分析: 高一、高二时因为时间安排少,任务重,学习方法不科学,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学生自以为地理难学而有畏难情绪,再加之地理学科文理兼备......

    旅游地理学实习

    旅游地理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海南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开发建设情况和海南5A级景区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开发建设情况,参观游览南丽湖旅游度假区 2.通过......

    金融地理学[定稿]

    金融地理学.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旅游地理学试卷

    一、单选 1、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 我国大陆最新的火山是:阿其克库勒火山。 3、 “三山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形容的风景名胜是:武夷山。 4......

    地理学科组总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地理学科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在***中地理学科组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正确领导和学科组长*****老师的精心组织带领下,全组成员凝心聚力,始终紧紧......

    地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地理学学习心得体会1 经过一个学期对物流地理的学习之后,了解了许多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之前还没有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还以为物流地理知识单纯的讲地理知识,因为自己以......

    旅游与地理学

    旅 游 与 地 理 学 旅游与地理的关系我国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当中的自然风光资源都是以自然地理景观为基础的。其中种类很多。自然风光资源就使......

    旅游地理学论文

    我的旅游------成都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一种无价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是古蜀先民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