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8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
8、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3)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第一步:撒盐巴 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 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 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孩子们在历史中反思现在。课堂处理:
1、以一点为中心,覆盖全文。开课向学生介绍了鸦片战争,以及用数字让学生明白鸦片对中国国民国力的毒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然后从整体入手,说说你认为的虎门销烟是件怎样的事件?而引导到“伟大壮举”,你认为那些语句体现了这是一件伟大壮举?学生勾画后,请学生说说,根据学生说到的“时间长,数量大”引导朗读第5段。
提出“这样的壮举,当时有哪些人目睹了呢?”自然过渡到第二段“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说说看到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生:前来观看这一壮举的人很多,不管男女老少都很关心这件事。
生:这些人被鸦片害了很久,所以,他们来这看鸦片被销毁,感到快乐。生:大家都想看看害人的鸦片被销毁的情景。
师:再看看这些人观看的人,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生:那些外国商人是贩卖鸦片的,为什么还要请他们来看呢?
师: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思考。我们别慌着回答,在读读第五段,设想一下这些观看的人会想些什么?
生:来观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很高兴?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知道他们高兴的?
由此过渡到第四段,学生将人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师:是呀,被鸦片害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中国群众是那样得兴奋。那其他人呢? 生:外国商人很心痛,他们狠林则徐 生:外国商人一定会想要害死林则徐。师回扣刚才的问题:是呀,明知道外国商人会狠他入骨,为什么林则徐还要请他们来观看呢? 生抓住课文最后一段:林则徐是为了告诉那些外国人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他这样做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生:那些文武官员有的可能高兴,但有的一定很担心。
师补充林则徐的经历。“禁烟,在当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内外上下,阻力都很大。这些阻力不仅来自被触犯了借鸦片贸易牟取暴利的英国侵略者和中外鸦片贩子;而且来自于从清朝中央以至地方借鸦片走私而营私舞弊受益的大小官吏及其附庸者;来自于清朝满族亲贵和嫉妒林则徐声名的有权势人物,后者的破坏中伤更是不易提防的。当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时,投降派首领穆彰阿“亦为之动色”,而“中外柄臣,有忌阻之者。京朝官、故人子弟,亦以边衅为公虑。”
讲述林则徐说的“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
二、在一段中切实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师:有一群人你们没有发现,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生:我发现了,是民工
师:民工是怎样销毁这些害人的鸦片的?请你们默读后,想想,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销毁这些害人的鸦片。四人小组间自己演示一下。(教师巡视)
生上台演示书中销毁鸦片的经过。正要下讲台。师:等等,你刚才的几个动作在做一遍。
学生边做教师便强调几个表示有顺序行为的词“先”“再”“然后”。将写作指导蕴含在其中。
师:我有个发现,你刚才所做的几个动作,其实都是在倒,可书上为什么用了“撒”“抛”“倒”几个不同的词呢? 生:盐巴是小粒的所以用撒。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盐巴不是小粒的,而是一块一块的,撒是为能均匀,使它能较快融化在水中。而倒会使盐巴堆成一个小山样的,不好融化。
师:的确盐巴不是小粒的,作者在这精确的运用了撒这个词,再现了当时的情景。生:抛是因为鸦片很重,所以用抛。师:我建议你们联系人们的心情再想想。
生:因为大家恨鸦片,所以狠狠的地它抛出去。
师:作者在选取表现动作的词时,还将人们地心情都表现出来了。所以,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中,如果能像作者这样用词精准,那你的语言会多么吸引人呀。
三、在生成中引导,引导中深入。
师:刚才我在巡视的时候听到有的同学用了其他方式销毁鸦片,请他说说看。生:用火烧。
师将200多万斤这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学生顿时明白数量太大。同时,老师补充林则徐选取销毁办法的小故事。
生:我觉得直接就丢入大海。
生:我不同意,这样会污染海洋的。
师:再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想想你们先前的理解。
生:我不同意,是因为如果这样快的销毁了,就不能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了。就是要他们看见自己的鸦片一点点销毁而心痛。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而且,这也表明我们的决心。
师:说的好,能将课文内容理解为自己的话来解开疑惑。
四、回顾以往,目的是指导现在
师:虽然,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已经领导国人开始了禁毒斗争。但是„„ 介绍我国当前禁毒斗争的情况,引发学生的思考
师: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呢?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虎门销烟》教案
8、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2、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
1、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 法: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经验 自由表达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
1、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2、课件;
3、要求学生自己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请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
1、出示林则徐画像,提问:他是谁?他曾经作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板书课题。
3、解题:⑴出示地图,介绍虎门的位置。
⑵圈点“烟”指什么?“销烟”又是什么意思?
⑶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呢?
(教师相机介绍鸦片的危害,及十八世纪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尽量让学生介绍)
⑷你对林则徐还有什么了解?简介人物。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1)在预习中,你了解到什么?给大家汇报一下。
(2)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2、教师整理问题归类,并且板书。
3、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读后讨论:帮助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
5、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齐读。
⑵正音,重点强调“寨、渣”读准翘舌音;“分、担、缴、侮”读准声调。
⑶这些字中,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地方?你怎样记住他?(提示“讯、泄、侮”的笔顺写正确,“抛”字结构要匀称。)⑷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⑸在这些词语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⑹齐读生字词。
7、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
8、易错之处,集体纠正。
三、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在迅速浏览课文,思考: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销烟”的经过?其他小节又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
3、小结分段方法:
(一)1(二)
2(三)3—
5(四)6或
(一)1
(二)2—5
(三)6(学生说清理由,两种方法都可以)
四、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布置作业:①听写生词;
②熟读课文;
③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词。
2、集体反馈。
3、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1、谈话:那一天,虎门寨是怎样一个情景?带着问题小声读第2小节,思考: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在那里?把你认为描写得不同寻常的语句勾画下来,并批注体会。
3、讨论:
①体会人多:“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侧„„另一侧„„”相机理解“水泄不通”的意思。
②体会场面庄重:“彩旗林立,文武官员,外国商人都来了。”相机理解“林立”的意思。
③提问:人们都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的呢?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课文,展现这壮观场面。
5、讲读3—5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这几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哪一段最具体?(使学生明白全文紧扣题目,重点写了“销烟”的经过。)⑵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节讲了哪几个意思?练习分层。⑶小结:第一层:下令硝烟。第二层“销烟”经过。① 学习第一层(1—3句)
a、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气势,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b、朗读,读出气势。② 学习第二层(4—5句)
a、边读边归纳:林则徐是怎样硝烟的?尝试用词语列出小标题。b、思考:从“撒盐抛烟、到石灰”描写细致,不但毫不凌乱,而且使人一看就知道,为什么?标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引导学生理清层次,体会“先„„再„„然后„„”这一具有顺序的描写)
c、你能试着用这样的词介绍一件步骤比较复杂的事情吗? d、指导朗读第二层,读中感受这些词的好处。
⑷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当时的场景。①提问: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②默读课文第四小节,思考:人们的心情怎样?由此可见,老百姓对销烟的态度是什么?你知道是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体会人们的心情。
⑸自读第五自然段,标出数量词,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销烟时间长,数量多,战果辉煌。)
⑹出示句子:“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 提问:①这是什么样的一幅场景?
②对于老百姓而言,卷走的仅仅是烟渣吗? ③想像一下,那些外国鸦片贩子此时的脸色怎样? ④你的感觉呢? ⑺齐读,体会。
6、讲读首尾两段。
⑴谁来为我们读读最后一小节?
⑵采访:你读了有什么感觉?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⑶哪些词语读了最让你感到兴奋?为什么?
(相机理解“壮举”、“嚣张气焰”、“欺侮”的意思)⑷默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说“值得纪念”? ⑸指导朗读,体会。
三、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布置作业: ①听写生词。②熟读课文。
③以“我站在林则徐像前” 为题,写一段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述课文 练习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样一步步说清楚的?
2、讨论思考,小组练习。
3、根据板书自己练说。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文中片段“„„先„„再„„然后„„”。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教师总结。
3、练习说话:回忆刚才复述的情景,小组讨论,老师怎么做,自己怎么做,大家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会复述的?
4、引导回忆生活中那些事须分几步完成,帮助选材,开拓思路。
5、写片断,当堂评析。
四、进行课堂练习
1、听写:★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 一栋楼(dîng zhuàng)欺 侮(wú wǔ)收 缴(jiāo jiǎo)
成 绩(jí jì)应 邀(yīng yìng)担 心(dān dàn)
3、根据拼音,填字组词:★★★
lì:()史 日()严()()声 zhí:()日 笔()()得()务()树()行 价()垂()xiāo:()息 报()()灭()毁
4、辨析,组词:★★
史()寨()寒()彻()
吏()赛()塞()切()泻()嚣()侮()震()泄()器()悔()振()
5、根据分好的段落,给课文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一(1): 二(2): 三(3-5): 四(6):
6、用上“„„先„„再„„然后„„”。说一段话。板书设计:
围观:(热闹)人多 庄重
沉重打击
7、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伟大壮举
销烟:先„„再„„然后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教师抓住场面描写,并让学生进行表演感受。适合小学生喜欢表现的心理。
四: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课前准备: 出示雕像图。
1.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1.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
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林则徐做过的一件了不起的事,虎门销烟。
2.介绍虎门的位置及鸦片的危害。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会戒除,使人身体日衰,意志萎
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生命。(查字典理解:
“销烟”的意思。)
3.读了课题后,你现在想知道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烟渣 群情沸腾
历史 响彻 应邀 伟大壮举
(2)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前鼻音等。出示:渣、史及沿、斤等注意多
音字“担”
(3)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指导写字
描红(师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度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
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
“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
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出示: 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
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销烟要在下午举行,老百姓为什么一大早就来了?交流。
② 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
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过渡:销烟在当时来说、对现在来说都是件大事,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
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
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虎门销烟的经过)
(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
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
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
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
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
(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补充:在虎门销烟以前都是把鸦片倒上油然后烧毁,林则徐向农民了解后,根
据这次烟量特大的特点,使用了这三步简易独特的方法,非常有效。
②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
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然后)
③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
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
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
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④找生板演销烟动作表现出来,其它同学读。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
读?
教师点拨: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让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点拨:假如你是小孩„„假如你是吸鸦片的人„„
③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
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
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
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可以播放1999年阅兵式)
中国人民不可侮。
(2)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3)描写人多的成语:水泄不通、人山人海、济济一堂等。
(4)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等
四、学法练笔
1、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2、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3、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4、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六,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水泄不通彩旗林立打击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表明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伟大壮举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
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一课我有如下反思:
一、关注学生发言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带领学生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出壮观的场面。学生能很快找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水泄不通”等相应的词语,感受到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彩旗林立”“礼炮轰鸣”感受到仪式的隆重,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在学生的回答后,应该及时肯定用词的准确,比如有人说到“摧毁销烟”,显然他想说的是“销毁”。
二、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销烟的顺序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找一找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销烟的过程简单明了地讲出来。然后再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一段话。
三、感情升华
林则徐销烟场面,让学生体会群情激奋、人心大块的销烟场景。接着让学生想象说话:让我们回到那个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如果你是一个小孩,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妇女,你会?如果你是一个吸食过鸦片的人,但现在已经不吸了,你会?学生能够积极表达,此时销烟的大块人心再次深入学生的内心。课尾,让学生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销烟的伟大壮举,体会林则徐的伟大举动。不足之处:
这节课缺少了课外资料的补充,课外资料不仅能够充实文本,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使学生情感的激发。
措施:
今后应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历史方面知识,对学生多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山亭区北庄镇高庄小学:邵泽刚黄应强 齐继会
第四篇:8虎门销烟
7、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 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 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 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是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就这一课我有如下的反思:
1、激情洋溢,进入情境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发挥主动性,学会学习
本课其中的一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从语言文字体会出这一伟大的“壮”举,因此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去读书,找到有关“壮”的语句,再去读,我也从中鼓励学生,如“你真会读书,抓住了重点词来看出人多!”
3、联系生活,感情升华
当学生沉浸于虎门销烟的壮举中,沉浸于林则徐的英勇斗争精神中时,我来了一个大转弯,“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
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但是学生们也许是有话不知如何说,当学生说到自己的感想时,我又不善于去引导、总结,因此造成在这一环节上有些浪费时间。
第五篇:8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准备:图片;2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简介林则徐: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自己介绍林则徐。(在他任湖广总督时,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20200多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段历史。)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谁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题的意思?理解销:销毁; 烟:鸦片
二 初读课文学生自学,师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第二段(2—5节)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生动地描述了群情沸腾 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
第三段(第6节)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 指导写字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讲解字形。
寨: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三横写得紧凑些,注意长短的变化,撇和捺要舒展开,下边的部分左右是两点。
毁:左右结构的字,左上的“臼”扁一些,左下的“工”最后是提,右边是“没有”的“没”右半边。
板书设计:虎门销烟